中考题:拉瓦锡被誉为“现代化学之父”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教材中拉瓦锡实验的进阶探析

初中化学教材中拉瓦锡实验的进阶探析

教材研究教学参考;] ,,.V,, ■- (—ZHONC;\t E HIJAXUE JIAOXLiE C ANK AO J_中化雜材中拉瓦麵验的进阶_张文华〃(湛江市第三十二中学广东湛江524000)文章编号:1002-2201(2020)11>0051>02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在化学发展史上做出了许多杰 出的贡献,被誉为“现代化学之父”[1],就初中化学来说, 他最突出的贡献为探究空气组成实验,简称“拉瓦锡实 验”,又叫“钟罩实验”,因为实验经历了 12天,所以也被 人们称为“十二天实验”[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 二单元课题1中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作用的装置如图1所示,该实验指出,“把少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连续加 热12天,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 1/5,得出空气由 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 论”[3]。

从装置图和教材的实验描述可知,该实验反应 原理比较简单,就是在火炉持续加热的条件下,曲颈甑 中的液态汞不断消耗密闭容器中的氧气,导致玻璃钟罩 内压强减小,进而使钟罩内汞液面上升,然后测出上升 的汞液体积,则可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针对拉 瓦锡实验的结论,伍强[4]认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 1/5”这一描述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建议将“1/5”改为 “1/6”。

那么,哪种结论描述较适宜,拉瓦锡通过实验得 到的具体结论是什么?另外,实验初始空气体积是怎样 测定的,有没有将曲颈甑和钟罩内的空气都考虑在内等 等,截至目前,教材曲颂-描述得不是很清楚。

为了探析拉瓦 j锡实验的类似问1题,本教学知识点依旧有很多疑惑需 ^要解决,教材内容图1也亟须补充完善。

一、进阶探析的关键点经过教学实践,对教材描述的内容提出质疑并产生 疑惑:(1)该实验通过玻璃钟罩内液面的变化来判断密闭容器内空气体积的变化,那实验中的初始密闭容器到 底指的是玻璃钟罩、曲颈甑还是指曲颈甑和玻璃钟罩一 体化装置;通过测定钟罩内汞液面上升的体积,得到“氧 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这一结论是否适宜;(2)该装置 中,接近沸点的液态汞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2Hg+ 02加热^2HgO),氧化汞固体又在加热情况下能分解成汞和 力口梦i氧气(2Hg0=^=2Hg+ 02丨),那么火炉加热时这两个反 应是否同时进行;(3)汞槽里的汞是有毒的,能否将汞槽 换成水槽代替实验,是否拉瓦锡实验用的就是水槽,因为操作简便又安全。

全球举世公认的十大顶尖化学家

全球举世公认的十大顶尖化学家

全球举世公认的十大顶尖化学家化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

在世界化学发展史上,涌现了很多杰出的化学家,下面给大家介绍世界上十大杰出化学家如下:1、门捷列夫——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人物简介: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俄罗斯著名化学科学家。

他发现了化学元素的周期性(但是真正第一位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是纽兰兹,门捷列夫是后来经过总结,改进得出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律的),依照原子量,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并据以预见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

他的名著、伴随着元素周期律而诞生的《化学原理》,在十九世纪后期和二十世纪初,被国际化学界公认为标准著作,前后共出了八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化学家。

杰出贡献:门捷列夫对化学这一学科发展最大贡献在于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

他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元素(以及由它所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现根据国家标准称为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既元素周期律。

他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把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全部列入表里,从而初步完成了使元素系统化的任务。

他还在表中留下空位,预言了类似硼、铝、硅的未知元素(门捷列夫叫它类硼、类铝和类硅,即以后发现的钪、镓、锗)的性质,并指出当时测定的某些元素原子量的数值有错误。

而他在周期表中也没有机械地完全按照原子量数值的顺序排列。

若干年后,他的预言都得到了证实。

门捷列夫工作的成功,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

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在世界上留下了不朽的荣誉,世人给他以极高的评价。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经指出。

初中化学 中考题原创:拉瓦锡被誉为“现代化学之父”

初中化学 中考题原创:拉瓦锡被誉为“现代化学之父”

【中考题原创】拉瓦锡被誉为“现代化学之父”湖北省石首市文峰中学刘涛【背景资料】法国著名科学家拉瓦锡被后世尊称为“现代化学之父”,其代表作《化学概要》标志着现代化学的诞生,拉瓦锡创立了氧化说,正确地描述燃烧和吸收这两种现象之外,在历史上第一次开列出化学元素的准确名称,提出了元素的定义,,编写了第一份广泛的元素清单,并帮助改革化学术语。

【知识链接】拉瓦锡的对化学的第一个贡献便是从实验的角度验证并总结了质量守恒定律,拉瓦锡1774年用精确的定量实验研究了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中考题原创】1.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中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A.侯德榜B.拉瓦锡C.门捷列夫D.达尔顿2.拉瓦锡用汞进行实验,发现了空气的组成。

汞的元素符号是()A.Ag B.He C.Hg D.Mg3.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拉瓦锡发现了空气的组成C.氧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4.人类的进步离不开化学的贡献。

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错误的是()A.拉瓦锡用红磷燃烧的实验证明了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五分之一B.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研究得出结论: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C.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D.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最早发现使用“石蕊”酸碱指示剂5.许多重大科学发现,源自对试验中异常现象的大胆质疑,深入研究。

下列科学成果是通过对异常现象研究得出的是()A.侯德榜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联合制碱法B.拉瓦锡深入研究前人忽视的异常现象发现了氧气C.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D.门捷列夫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发现并绘制元素周期表6.十八世纪,拉瓦锡用放大镜聚集日光,使玻璃罩内的金刚石燃烧,得到二氧化碳。

化学名人试题及答案

化学名人试题及答案

化学名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被誉为“现代化学之父”的科学家是:A. 牛顿B. 达尔文C. 门捷列夫D. 爱因斯坦答案:C2. 谁首次提出了原子的概念?A. 亚里士多德B. 道尔顿C. 阿伏伽德罗D. 牛顿答案:B3. 元素周期表的发现者是:A. 门捷列夫B. 爱因斯坦C. 牛顿D. 道尔顿答案:A4. 谁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A. 牛顿B. 拉瓦锡C. 道尔顿D. 门捷列夫答案:B5. 以下哪位科学家发现了电子?A. 道尔顿B. 爱因斯坦C. 汤姆逊D. 门捷列夫答案:C6. 谁提出了“相对论”?A. 牛顿B. 爱因斯坦C. 道尔顿D. 门捷列夫答案:B7. 谁首次提出了“原子论”?A. 牛顿B. 道尔顿C. 阿伏伽德罗D. 门捷列夫答案:B8. 谁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A. 爱因斯坦B. 居里夫人C. 门捷列夫D. 道尔顿答案:B9. 谁提出了“分子动理论”?A. 牛顿B. 道尔顿C. 阿伏伽德罗D. 门捷列夫答案:C10. 以下哪位科学家发现了氧气?A. 牛顿B. 拉瓦锡C. 道尔顿D. 门捷列夫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道尔顿的原子论认为,原子是______的。

答案:不可分割2. 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______排列。

答案:原子量3. 阿伏伽德罗定律指出,相同体积的气体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含有______的分子数。

答案:相同4. 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发现了放射性元素______。

答案:钋5.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是______。

答案:E=mc²6. 牛顿的第三定律指出,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______。

答案:反作用力7. 拉瓦锡通过实验证明了空气是由______和氧气组成的。

答案:氮气8. 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照______和______进行排列。

答案:原子量;化学性质9. 道尔顿的原子论认为,化学反应是原子之间的______。

化学小史(1)——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

化学小史(1)——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

化学小史(1)——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这期为大家介绍一位著名的化学家——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拉瓦锡是法国伟大的化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1743年出生于一个律师家庭,1761年进入巴黎大学法学院学习,1763年获得律师资格。

拉瓦锡利用课余时间自学自然科学,其后组织参加对法国矿产的考察,1768年25岁的拉瓦锡成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

拉瓦锡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他对近代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在18世纪中期以前,人们对物质基本构成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四元素说”与“燃素说”这两种理论上。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两种学说:“四元素说”“四元素说”起源于古希腊,经泰利斯、毕达哥拉斯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发展起来,“四元素说”认为世界万物均是由土、气、水、火组成,并且这四种元素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在此基础上,毕达哥拉斯提出土、气、水、火是由冷、热、湿、燥四种基本物性两两组合形成的。

虽然“四元素说”的提出说明古希腊哲学家已经意识到世界的物质性,但是由于这种学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统治着科学界,导致化学的发展停滞不前。

四元素说示意图“燃素说”17世纪,德国化学家施塔尔对大量燃烧现象进行总结后,系统地提出“燃素学说”,他认为火是由无数活性小颗粒构成的,这些颗粒可以与其他元素相互化合形成新的物质,也能以游离形式存在,这些颗粒聚集在一起形成火焰,分散在大气中则使人感受到热量,这便是所谓的“燃素”。

他指出物体一旦失去燃素就会变成没有生命的灰烬,而当灰烬获得燃素,物体又会复活。

在当时有限的认识水平上,这两种学说能够较好地解释一些常见的化学现象,但是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这些学说逐渐与许多新发现的自然现象产生矛盾,随着矛盾不断激化,拉瓦锡等一批近代化学先驱开始通过各种实验手段推翻这些错误的学说。

“鹈鹕蒸馏实验”为推翻土是由水转化而来的论断,拉瓦锡设计了“鹈鹕蒸馏实验”。

他首先将一定量的蒸馏水加入到鹈鹕蒸馏器中,密闭后称量装置的总重量M1;然后连续加热装置101天,因为鹈鹕蒸馏器可以将水蒸气冷凝并重新流入到蒸馏器内部,所以在加热过程中不会造成水汽的蒸发,经过长时间加热会在装置底部析出少量沉淀物;接着称量加热后装置的总重量M2,比较发现M2=M1;更重要的是,拉瓦锡发现沉淀物重量恰好等于蒸馏器加热前后重量的减少值,并且加热前后装置中水的重量几乎没有变化。

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

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

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摘要:拉瓦锡是化学中的牛顿。

他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被后人称为“近代化学之父”。

本文探讨了拉瓦锡的理论贡献以及拉瓦锡的思想、方法与我国的创新教育的关系,分析了学习拉瓦锡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拉瓦锡;理论贡献;现实意义拉瓦锡是化学中的牛顿。

他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被后人称为“近代化学之父”。

他是恩格斯意义上的“巨人时代的巨人”,造成了化学史上第一次真正的革命。

本文主要介绍拉瓦锡在化学领域的卓越贡献及其对我国当代创新教育的影响。

一、拉瓦锡的理论贡献(一)燃素学说的推翻和氧化学说的建立。

燃烧是自然界发生的最重要的现象之一,历史上出现过不少阐述燃烧现象的学说。

十七世纪下半叶,化学家们提出了用以解释燃烧现象的学说—“燃素说”。

燃素说不但解释了燃烧现象,而且能对许多化学现象作出说明,它几乎解答了当时生产实际和化学实验中所提出的全部理论问题,因此赢得了许多化学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然而,燃素说毕竟是一种错误的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它便漏洞百出了。

1774年,拉瓦锡用锡和铅做了著名的金属煅烧实验,所得结论与燃素说完全对立。

按照燃素说,燃烧是一种分解反应,金属分解,放出燃素,金属变成金属灰。

但拉瓦锡却完全否认了这一点,他认为燃烧是一种结合反应,金属与空气结合变成属灰。

后来,拉瓦锡通过小鼠和燃烧的实验认识到空气是两种气体的混合物,一种是能助燃,有助于呼吸的气体,拉瓦锡将它命名为“氧”;另一种不助燃,无助于生命的气体,拉瓦锡命名为“氮”。

1777年9月,拉瓦锡向巴黎科学院提交一篇名为《燃烧概论》的论文,建立了氧化作用的燃烧理论。

拉瓦锡氧化学说的建立,在化学上以其真实的物质—氧,取代了神秘虚幻的燃素,使过去以燃素说形式倒立着的化学正立过来了。

(二)拉瓦锡与无素概念。

在化学学科的诸多概念中,元素概念在化学发展中的巨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近代元素概念首先是由波义耳提出的,他指出的元素是“那些原始的和简单的物体,混合的物体由它们组成并且最终分解成它们”。

化学学记的三个人物

化学学记的三个人物

化学学记的三个人物
1、拉瓦锡。

著名化学家、生物学家,被后世尊称为"现代化学之父"。

他给出了氧与氢的命名,预测了硅的存在,帮助建立了公制,提出了"元素"的定义。

2、门捷列夫。

俄国科学家,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性,依照原子量,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并据以预见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

3、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

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

4、凯库勒。

德国化学家,发表了有关原子立体排列的思想,首次把原子价的概念从平面推向三维空间。

5、阿伏加德罗。

意大利化学家,在1811年提出了一种分子假说:”同体积的气体,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时,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这一假说被称为阿伏伽德罗定律。

第1页共1页。

拉瓦锡是法国什么家

拉瓦锡是法国什么家
1743年8月26日在法国巴黎一个律师家庭出生了一位男孩,他就是后来在化学界声名显赫的拉瓦锡,家人想让拉瓦锡从事律师职业,拉瓦锡也于1761年在巴黎的法学院进行了学习,并且获得了律师资格,可是他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还是很高的,特别是化学上,其在化学上的成就让其可以留名科学史册,他在25岁的时候就成为了法兰西科学院院士。
眨眼睛的故事,在拉瓦锡被行刑前,他还想着试验,也就是身首分离的人,大脑多长时间才能死亡,他与刽子手商量,在他身首分离的时候,他努力的眨眼睛,看看到底多长时间大脑才能真正的死亡,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拉瓦锡作为一名科学家在面对死亡时的豁达以及对科学的严谨。
氧气的故事,拉瓦锡的故事中有一个关于氧气的故事,当时流行着“燃素学说”,可是对于这一学说的正确性拉瓦锡一直持怀疑态度。他做了一个试验,发明了钟罩,从中得出了空气也参与到燃烧的过程中了,这一发现,打破了“燃素学说”这一错误的思想。
拉瓦锡是法国什么家
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法国贵族,著名化学家、生物学家,被后世尊称为"现代化学之父"。下面是为你搜集的拉瓦锡是法国什么家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拉瓦锡的一生是短暂的,拉瓦锡是法国的一个税务官,但他也是著名的化学家,并且是近代化学的主要奠基人。
拉瓦锡的贡献也如燃烧会发出光和热一般,他的发现让当代化学开始有了广泛发展。除此之外,他的贡献还在医学上有所体现。人体呼吸是人最重要的生理特征之一,拉瓦锡同样想要知道呼吸的实质。然而他雇来的助手却被战争冲散了,拉瓦锡虽然遗憾,但后来还是完成了该实验,医学在他的努力下也少了一个需要攻克的难题。
拉瓦锡有什么重要贡献?拉瓦锡在化学元素上也有所贡献。他没有发现元素,但是第一张元素列表是出自他的手下。上面清楚的列出了各门各类的元素,没有一百多个,只有33个。后来变成元素周期表,被后人加以改进。拉瓦锡对化学的热爱可见于他不知疲倦的重复实验寻求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题原创】拉瓦锡被誉为“现代化学之父”湖北省石首市文峰中学刘涛【背景资料】法国著名科学家拉瓦锡被后世尊称为“现代化学之父”,其代表作《化学概要》标志着现代化学的诞生,拉瓦锡创立了氧化说,正确地描述燃烧和吸收这两种现象之外,在历史上第一次开列出化学元素的准确名称,提出了元素的定义,,编写了第一份广泛的元素清单,并帮助改革化学术语。

【知识链接】拉瓦锡的对化学的第一个贡献便是从实验的角度验证并总结了质量守恒定律,拉瓦锡1774年用精确的定量实验研究了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中考题原创】1.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中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A.侯德榜B.拉瓦锡C.门捷列夫D.达尔顿2.拉瓦锡用汞进行实验,发现了空气的组成。

汞的元素符号是()A.Ag B.He C.Hg D.Mg3.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拉瓦锡发现了空气的组成C.氧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4.人类的进步离不开化学的贡献。

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错误的是()A.拉瓦锡用红磷燃烧的实验证明了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五分之一B.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研究得出结论: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C.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D.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最早发现使用“石蕊”酸碱指示剂5.许多重大科学发现,源自对试验中异常现象的大胆质疑,深入研究。

下列科学成果是通过对异常现象研究得出的是()A.侯德榜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联合制碱法B.拉瓦锡深入研究前人忽视的异常现象发现了氧气C.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D.门捷列夫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发现并绘制元素周期表6.十八世纪,拉瓦锡用放大镜聚集日光,使玻璃罩内的金刚石燃烧,得到二氧化碳。

坦南特近一步研究确定金刚石仅由碳元素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具有可燃性B.金刚石燃烧过程放出热量C.金刚石属于有机物D.聚集日光时温度达到金刚石的着火点7.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C.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4/5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C.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9.英国化学家波义尔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曾做过貌似相同的两个实验。

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实验都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两个实验中,曲颈甑内汞的表面都变为黑色C.波义尔的实验中,金属加热后质量增加,该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D.拉瓦锡的实验中,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10.在不同温度下,Hg与HgO可以相互转化。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用来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生成的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常温下,Hg很难与O2反应B.汞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C.汞能将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D.HgO受热分解时,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减少11.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铁能与氧气、水等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

根据铁生锈的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的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已知广口瓶的有效容积为242ml,实验8分钟后打开止水夹,水从烧杯流入广口瓶中的体积为48ml。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不足之处在于实验前广口瓶底未放少量水B.通过分析本次实验数据,可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9.8%C.若实验药品充足,时间足够长,可十分接近拉瓦锡实验的结果D.此实验可有效解决拉瓦锡实验中的汞污染问题12.化学家拉瓦锡将“精确定量”的概念引入化学实验,他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就是加热氧化汞粉末得到了汞和氧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可说明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B.该实验所得氧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C.该实验可说明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发生变化的D.该实验可说明元素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发生改变的13.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进行了如图实验,取一根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在玻璃管的底部装入红色固体氧化汞,再装满汞(水银),将其倒扣在盛有汞的烧杯中,通过凸透镜将阳光会聚到氧化汞上,对其加热,使其发生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HgO2Hg +O2↑。

⑴为使加热效果最好,应使氧化汞处于凸透镜的焦点,将太阳能转化为能。

⑵氧化汞(HgO)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

⑶写出该实验的现象。

(列举一点)14.十八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为了研究空气的组成设计了一个划时代意义的钟罩实验(如图),该实验证明了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的体积1/5。

⑴拉瓦锡用图甲装置定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在该实验中使用汞的优点有(填序号)A.汞为液态,在加热的条件下只与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为固体B.时间足够长,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几乎耗尽C.生成的氧化汞粉末加热生成的气体体积+剩余气体体积=原空气体积D.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⑵拉瓦锡在观察到汞面浮起红色渣滓后,还继续加热12天,至红色渣滓不再增加,这样做的理由是。

⑶拉瓦锡得到的红色渣滓是氧化汞(氧化汞的化合价为+2价),他又将氧化汞加热分解得到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⑷目前实验室不用氧化汞加热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的理由是。

15.200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用到了汞。

某同学发现,初中化学学习中还有一些关于汞的应用,他进行了思考。

⑴水银温度计工作原理的微观解释是水银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即是利用了。

⑵写出图一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基本类型为。

从微观角度分析图一得到的一条信息是。

由图二可知该反应溶液中大量增加的离子是(填符号)。

⑶通过对比以上两图,写出你对微观世界的一条认识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16.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经典赏析。

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

⑴写出汞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本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①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只和氧气反应。

②汞为液态,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并能直接用来测见反应器内空间体积的变化。

③生成的氧化汞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中,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剩下的4/5体积的气体中,结果所得气体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

根据资料卡片,请再补充本实验使用汞的两个优点,并说明依据。

④。

⑤。

⑶通过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

请根据现在的认识,对此结论予以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兴趣小组计划对空气成分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的实验设计方案:⑴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图1中装置B的作用是,装置A、B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

⑵除去氧气:该小组根据教材中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原理,除去了⑴中得到的气体中的氧气。

在拉瓦锡的经典实验中(装置如图2),使用汞的优点有。

A.汞为液态,在加热的条件下只与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为固体B.时间足够长,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几乎耗尽C.无法观察装置中气体体积的变化D.得到的氧化汞粉末加热生成的气体体积+剩余气体体积=原空气体积⑶分析误差:该小组按设计方案得到的氮气密度(假设要除去的气体均已除净)与氮气的实际密度有误差,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18.化学家拉瓦锡将“精确定量”的概念引入化学实验,他用汞进行实验,发现了空气的组成(实验装置图如下)他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⑴写出汞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⑵根据资料卡片,本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中不可能是(填序号)A.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B.汞的沸点较低,汞蒸气与氧气反应比较充分,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C.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并能直接用来测见反应器内空间体积的变化D.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剩下的4/5体积的气体中,结果所得气体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⑶拉瓦锡其中一项实验是加热红色氧化汞粉末得到汞和氧气,该反应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原子的个数没有发生改变B.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C.氧化汞、汞和氧气都是化合物D.氧化汞、汞和氧气都是由分子构成⑷通过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

请根据现在的认识,对此结论予以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2.B、C、C、A、B;C、C、A、D、D;A、B。

13.⑴热;⑵+2;⑶红色固体消失、管内液面下降。

14.⑴ABC;⑵确保氧气完全被消耗;⑶2HgO2Hg+O2↑;⑷汞有毒、反应时间过长、不利于操作15.⑴汞原子之间有间隔,温度升高,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体积膨胀,液柱上升.温度降低,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体积收缩,液柱下降;⑵2HgO2Hg+O2↑;化合反应;分子在化学变中可以在分;⑶分子、原子、离子。

16.⑴2Hg+O22HgO;⑵汞的沸点较低,汞蒸气与氧气反应比较充分,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氧化汞的密度小于汞,且不溶于汞,因此易与汞分离(答案合理亦可)⑶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大约是:氧气21%、氮气78%、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

17.⑴除去水蒸气(或除水);否;⑵ABD(与顺序无关);⑶得到的气体中还含有稀有气体。

18.⑴2Hg+O22HgO;⑵A;⑶A;⑷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大约是:氧气21%、氮气78%、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