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0年科学中考化学计算题(无答案)

合集下载

浙江省舟山市中考科学化学部分真题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舟山市中考科学化学部分真题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舟山市2020年中考科学(化学部分)真题试题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首恶,又是一种潜伏的资源。

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一种简单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该新式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以下不是科学家要点考虑的问题是怎样提升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新式塑料能否可降解新式塑料的化学性质能否稳固新式塑料生产能否影响碳循环【答案】D【分析】A. 提升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会提升二氧化碳塑料的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是科学家要点考虑的问题; B.新式塑料能否可降解,会波及到生产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是科学家要点考虑的问题;料的化学性质能否稳固,会影响到塑料的使用价值和生产的价值问题,是科学家要点考虑的问题;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此刻绿色植物从空气中汲取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变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C.新式塑D.生O2),新式塑料生产不会影响碳循环,不是科学家要点考虑的问题。

应选D。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高升而增大。

如图是相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状况。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操作Ⅰ必定是降温①与②的溶液质量必定相等①与③的溶质质量必定相等②与①的溶质质量分数必定相等【答案】D【分析】A、操作I是将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不必定是降温,也可能是增添溶质、蒸发溶剂,错误;B、操作I是将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②是饱和溶液,若采纳的是增添溶质的方法,溶液的质量不相等,错误;C、①是必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②转变为③的过程中,有硝酸钾析出,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不相等,错误;D、②与③均为同样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必定相等,正确。

应选D。

点睛: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主要有:加溶质、蒸发溶剂和降低温度(即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

3.某同学在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变规律后,给制了能够经过一步反响制取MgSO4的思想导图,此中所采纳的物质错误的选项是A.①—MgB.②—MgCl2C.③—H2SO4D.④—Mg(OH)2【答案】B4.15%的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强烈反响产生O2,实验室欲利用15%的H2O2溶液制取O2,则以下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搁置最合理的是A.B.C.D.【答案】D【分析】A、长颈漏斗不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快率,所以不可以控制反响速率,错误;B、B中分液漏斗中应当盛放过氧化氢溶液,错误;C、从长颈漏斗加入的应当是过氧化氢溶液,不可以将过氧化氢溶液一次性加入,否则不可以控制反响速率,错误;D、过氧化氢溶液从分液漏斗中加入,能够控制液体的滴加快率,而控制反响速率,能使生成氧气的速率安稳,正确。

浙教版科学中考集训:10.2 化学计算题 数轴型计算(含解析)

浙教版科学中考集训:10.2 化学计算题 数轴型计算(含解析)

中考特训10 化学反应的计算10.2 数轴型计算重难点集训目录一、数轴型计算与解答1、注意观察纵坐标与横坐标的区别,或PH变化等,判断是**加入到**中2、数轴中表示溶液或气体、沉淀等,求某点坐标,注意是否将几个反应的溶液相加3、求反应中某段的溶质种类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在一烧杯中盛有32.2gCaCO3和CaCl2的粉末状混合物,向其中加入200g水,使混合物中的可溶物完全溶解。

然后再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滴入10%的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

(3)写出坐标中曲线上A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滴入10%的稀盐酸73g时(即A点),试通过计算,求此时烧杯中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结果精确到0.1%)【答案】(1)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故滴入盐酸后看到的现象产生气泡,溶液中的不溶物逐渐减少至消失(2)当滴入10%的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盐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钙和氯化氢,化学式为CaCl2、HCl (3)A点表示盐酸和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4)设A点时,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为x,碳酸钙的质量为y,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z CaCO3+2HCl═CaCl2+H2O+CO2↑100 73 111 18 44y 73g×10% x M z y=10g x=11.1g z=4.4g M=1.8g此时溶液中溶质氯化钙的质量=11.1g+32.2g-10g=33.3g溶液质量=32.2g+200g+73-4.4g=300.8g,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1.1%.某科学小组的同学们对一份固体样品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

浙江省2020版中考化学试卷(I)卷

浙江省2020版中考化学试卷(I)卷

浙江省2020版中考化学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7九上·来宾期末) 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瓷碗破碎B . 气球爆炸C . 燃放烟花D . 西瓜榨成汁2. (2分) (2018九上·韶关期末) 能源和环保是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 风能属于“绿色能源”B . APEC会议期间的烟花表演不会污染环境C . 以步代车不能减缓雾霾现象D . 大量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符合“低碳生活”理念3. (2分) (2018九下·苏州开学考)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用托盘天平和药匙称取5.6 g食盐②用表面皿、玻璃棒和酒精灯等仪器加热蒸发浓氯化钠溶液获取食盐晶体③用温度计搅拌并测量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的温度变化④用10mL量筒和滴管量取8.8mL水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④D . ②③4. (2分)(2019·兴山模拟) 化学学习让我们有了很多收获,下列归纳总结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 AB . BC . CD . D5. (2分) (2020九上·怀集期末)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 . 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 . 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C . 金属铝能与稀盐酸反应,推测金属铜也能与稀盐酸反应D . 二氧化锰加快氯酸钾的受热分解的速率,故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6. (2分) (2018九上·武威期中) 相同的物质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不同的现象,下列描述符合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是()A .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B . 发出蓝紫色火焰C . 发出耀眼的白光D . 发出红光,并产生大量黄烟7. (2分)一氧化碳和某气体X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含量为55%,则X可能是()A . SO3B . SO2C . CO2D . NO28. (2分) (2017九上·南京月考) 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物质常用的试剂或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 . 白醋和白酒(观察颜色)B . 水与双氧水(取样,加少量二氧化锰)C . 二氧化碳与氮气(燃着的木条)D . 食盐与蔗糖(闻气味)9. (2分)(2020·岱岳模拟) 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浙教版2020年科学中考化学计算题

浙教版2020年科学中考化学计算题

浙教版2020年科学中考经典化学计算题一:图像型计算题应用一:小科同学在参与“五水共治”行动中,考察了某工厂的废水处理工程,并取该厂未经处理的废水样品进行测定分析:(1)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废水的酸碱性,石蕊试液呈 ▲ 色,说明该废水显酸性。

(2)另取该酸性废水少量,滴加适量AgNO 3和稀HNO 3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该废水中不含 ▲ 。

(3)小科进一步了解到该废水中只含有一种酸,是硫酸,为测定其硫酸的质量分数,取该废水200克于烧杯中,逐渐加入硝酸钡溶液,生成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硝酸钡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假设该废水中的其他物质均溶于水且不与硝酸钡溶液反应)①当加入的硝酸钡溶液质量为 ▲ 克时,硝酸钡与硫酸恰好反应。

②计算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应用二:实验室用足量的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 C O 2,为了分析反应后滤液的成分,取 100g 反应后的滤液,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20.0%的 N a2C O3溶液,测得(1)从开始加入碳酸钠溶液至 10g 时,没有产生沉淀的原因是 。

(2)计算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

(3)通过计算求出图中 m 的大小。

(4)随着滴加 N a 2CO 3 溶液质量的增加,烧杯中溶液的 p H 也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

结合图 像判断:b →c 段烧杯中溶 液 p H 如何变化? 。

二:叙述型计算题应用一:实验室用含杂质的锌运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取8g含杂质的锌粒于烧杯中(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向其中加入74.2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82g.计算:(1)杂质的质量___g.(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三:实验型计算题应用一:三位同学分别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小敏的方法可用如下流程表示,测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在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选填序号)。

2020年浙江杭州中考化学试卷

2020年浙江杭州中考化学试卷

2020年浙江杭州中考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A.原子B.质子C.中子D.电子1. 年 月《》杂志报道,科学家合成了一种环状碳分子 ,这种分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个环状碳分子 中共含有 个( )2.工业上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取氧化钠:,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 属于氧化物B.生成物的化学性质由氮气分子()保持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反应前后只有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3.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接着利用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下列说法的是(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B.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C.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D.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错.误.4.小金在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序号温度水的质量/克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所得溶液的质量/克①②A.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克B.②所得溶液一定是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热前保持一致D.若将②所得溶液降温至,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5.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进行的操作,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操作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后,回收其中的二氧化锰将反应得到的混合物溶解后直接加热蒸发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用氧气是否收集满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C 鉴别盐酸和硫酸取样后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D比较铜和银的化学活动性顺序将两种金属与等质量且同浓度的盐酸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A.AB.BC.CD.D6.小金完成了图示实验①②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mL 饱和石灰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加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2mL 饱和石灰水①②③将实验①②试管中所得混合物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最终得到无色澄清溶液A.实验①中石灰水有剩余B.实验②中有气泡产生C.实验③中没有明显变化D.实验③所得溶液中一定含和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1)(2)7.医用消毒酒精为 的乙醇溶液,化工生产中可用 (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作原料,经以下流程制取乙醇:步骤①的转化属于 (选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学(物理化学生物)试题卷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学(物理化学生物)试题卷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科学(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a—40 Cu—64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9年8月《Science》杂志报道,科学家合成了一种环状碳分子C18,这种分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个环状碳分子C18中共含有18个()A.原子B.质子C.中子D.电子2.工业上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取氧化钠:2NaNO3+10Na6Na2O+N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NaNO3属于氧化物B.生成物N2的化学性质由氮气分子(N2)保持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反应前后只有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3.2020年初以来,世界多地先后暴发了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新冠肺炎”是一种高致病性的遗传病B.勤洗手对“新冠肺炎”的传染没有预防效果C.研制“新冠肺炎”疫苗的目的是有效切断传播途径D.对确诊病例进行强制医学隔离的目的是控制传染源4.健康人的正常体温调节过程如下: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效应器→调节活动X.下列关于活动X的说明,合理的是()A.皮肤血管收缩B.汗液分泌增加C.浑身肌肉颤抖D.适当增添衣裤5.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为50N B.科学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8nm C.一个成年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0Pa D.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3m/s 6.用显微镜观察经染色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原因分析不吻合的一项是()7.小金在野外观察到4株植物P、Q、R和S,并设计如图所示的二歧分类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

若上述4株植物中有一株植物是桃树,则它是()A.P B.Q C.R D.S8.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现象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2024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二轮复习:化学计算题专项练习

2024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二轮复习:化学计算题专项练习

2024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二轮复习化学计算题专项练习一、解答题1.实验室准备配制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问:(1)需要固体氯化钠多少克?(2)如改用20%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配置,则需要20%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2.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下列铜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A.铜火锅B.铜导线C.铜钟D.铜钱(2)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铜钱(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取多枚铜钱放入烧杯中,另取80克稀硫酸,分四次等质量加入,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分析上述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①第4次实验结束后溶液的pH ▲ 7(填“>”、“=”或“<”)。

②计算铜钱中铜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③计算参加反应的稀硫酸中的溶质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在配制硝酸钾(KNO3)营养液时,小敏操作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硝酸钾能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料,属于(选填“钾”、“氮”或“复合”)肥。

(2)请利用表格数据分析,若在20℃室温下100g水中溶解40g硝酸钾固体得到的硝酸钾溶液质量分数为多少?(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工业中制取硝酸钾的原理为:KOH+HNO3=H20+KNO3,现有56千克的氢氧化钾,则能制取固体硝酸钾多少千克?4.为测定某品牌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明先将钙片粉碎,再各取2.5克粉末与一定量的同浓度稀盐酸反应(钙片中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测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损失)。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1)小明先将钙片进行粉碎,其目的是。

(2)通过分析第2组和第3组数据,可知第3组反应中过量。

(3)求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5.铁矿石冶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原理是在高温下用还原剂从铁矿石中把铁还原出来。

(1)氢气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是3H2+Fe2O3=∆2Fe+3H2O,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2)用1000吨含Fe2O375%的铁矿石,最多可提炼出多少吨铁?(请写出计算过程)6.灭火器是常见的消防设备,项目化学习小组计划制作一款简易泡沫灭火器模型。

2020浙版中考科学专题04-化合价、化学式计算

2020浙版中考科学专题04-化合价、化学式计算

2020浙版中考科学专题04-化合价、化学式计算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镓酸锌是一种新型半导体发光材料,它的化学式为ZnGa2O4(或ZnO·Ga2O3)。

镓酸锌在紫外线或低压电子的激发下能发出很纯的蓝光。

镓酸锌也是一种新型光催化材料,能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其化学反应模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镓酸锌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B.上述反应中镓酸锌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C.上述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D.在紫外线或低压电子激发下的镓酸锌是一种光源2.金属R与Cu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CuCl2=RCl2+Cu,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金属R可能是铝C.金属R活动性比Cu强D.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3.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

关于丁酸乙酯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为116gB.由20个原子构成C.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6:2D.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4.青篙素(化学式为C15H22O5)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

关于青篙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属于有机物B.28.2g 青篙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8gC.一个青篙素分子含有11 个氢分子D.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5.二甲醚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清洁燃料,完全燃烧二甲醚4.6g,生成C028.8g,H2O 5.4g,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二甲醚由C、H两种元素组成B.二甲醚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4:1 C.二甲醚中H的质量分数为13% D.4.6g二甲醚完全燃烧消耗O29.6g 6.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千克,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千克(假设两种分子中都具有相同的硫原子和氧原子),若以一个硫原子质量的1/32作为标准,则可计算出SO2的式量为()A.32nm−n B.32n3m−2nC.32n3n−2m D.16n3m−2n7.火星探测器“好奇号”发现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tang)的物质,其化学式为CO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2020年科学中考经典化学计算题
一:图像型计算题
应用一:小科同学在参与“五水共治”行动中,考察了某工厂的废水处理工程,
并取该厂未经处理的废水样品进行测定分析:
(1)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废水的酸碱性,石蕊试液呈 ▲ 色,说明该废
水显酸性。

(2)另取该酸性废水少量,滴加适量AgNO 3和稀HNO 3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该废水中不含 ▲ 。

(3)小科进一步了解到该废水中只含有一种酸,是硫
酸,为测定其硫酸的质量分数,取该废水200克于烧杯中,逐渐加入硝酸钡溶液,生成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硝酸钡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假设该废水中的其他物质均溶于水且不与硝酸钡溶液反应)
①当加入的硝酸钡溶液质量为 ▲ 克时,硝酸钡与硫酸恰好反应。

②计算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应用二:实验室用足量的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 C O 2,为了分析反
应后滤液的成分,取 100g 反应后的滤液,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2
0.0%的 N a
2
C O
3
溶液,测得
(1)从开始加入碳酸钠溶液至 10g 时,没有产生沉淀的原因是 。

(2)计算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

(3)通过计算求出图中 m 的大小。

(4)随着滴加 N a 2CO 3 溶液质量的增加,烧杯中溶液的 p H 也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

结合图 像判断:b →c 段烧杯中溶 液 p H 如何变化? 。

二:叙述型计算题
应用一:实验室用含杂质的锌运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取8g含杂质的锌粒于烧杯中(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向其中加入74.2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82g.计算:
(1)杂质的质量___g.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三:实验型计算题
应用一:三位同学分别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小敏的方法可用如下流程表示,测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在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选填序号)。

A.酒精灯、漏斗、玻璃棒
B.漏斗、玻璃棒、烧杯
C.酒精灯、试管、玻璃棒
(2)小华取10g样品,用如图甲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了4.6g,根据上述数据,算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发现与事实严重不符,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_____。

(3)小军用如图乙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将20g稀盐酸加入到1.25g样品中,生成的CO2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丙。

已知本实验条件下CO2的密度为1.8g/L,求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4)求实验所用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应用二:现有10克锌和8克氧化铜和足量的稀硫酸,有同学想用这些锌和氧化铜为原料来制取铜单质时并采用了如下所示的流程图:
(1)实验时应该_____(选填“一次性足量”、“小流量连续缓慢”、“没有冒出气泡后再”)把稀硫酸加入锥形瓶中.
(2)按照规范操作要求完成实验,氧化铜被完全反应,请以加入的Zn为横坐标,以生成的Cu为纵坐标,画出关系图,标出图中的转折点大致位置,并说明理由.
应用三:为了测定某N aOH 固体中混有的N a2CO3 质量分数,某同学分别设计了三种实验方案:
I.吸收法:实验装置如图,碱石灰为生石灰和固体NaOH 混合物。

(1)浓硫酸的作用是。

(2)以下会使Na2CO3 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有。

A.装置内原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也被碱石灰吸收
B.加入稀硫酸的量不足
C.反应完成后,装置中仍存有二氧化碳,没有被碱石灰吸收D.装置外的空气中的水
蒸气和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收II.沉淀法: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完全溶解于水,加入
足量X 产生沉淀,根据沉淀质量
计算Na2CO3质量分数。

如果X 是一种碱,请写出X 的化学式。

III.滴定法:称取固体5g,配制成100mL 溶液,用3.65%的盐酸滴定,至NaOH 完全
被反应时消耗盐酸80mL,盐酸的密度为1.0g/mL,利用消耗的盐酸
计算出样品中的NaOH 含量。

(1)NaOH 完全被反应的判断依据是。

(2)根据以上数据,原固体中N a2CO3 的质量
分数为。

四:表格型计算题
应用一:实验室现有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样品,小明同学想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先称取该混合物样品5g,完全溶于水中,然后取用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40g 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
次数物质的质量 1 2 3 4
(1)上表中X的数值为:;
(2)计算原固体混合物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
(3)上述实验中所用到的氯化钡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应用二:某同学用一定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和一定质量的氯化钙粉末做实验。

五次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最明显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
(2)表中的a值是________;
(3)实验中所用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五:综合型计算题
应用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