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刀设计

合集下载

可调铰刀简介介绍

可调铰刀简介介绍

确保工件安装牢固,避免在加工过程 中出现振动或松动。
在加工过程中,及时清除切屑和冷却 液,保持刀具和工件的清洁。
维护与保养方法
定期检查刀具的磨损情况,如发现磨损严重,应及时更换刀具。 对刀具进行清洗和涂油保养,以防止锈蚀和保持刀具的精度。
将刀具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碰撞。
06
可调铰刀的发展趋势与 展望
其他材料
一些特殊用途的可调铰刀 可能会采用其他材料,如 耐腐蚀的合金钢或轻量化 的铝合金。
制造工艺流程
粗加工
将锻打后的刀具进行粗加工, 进一步形成大致的形状和尺寸 。
精加工
对热处理后的刀具进行精细加 工,确保刀头的精度和表面光 滑度。
锻造
首先将高强度钢坯料加热至一 定温度,然后进行锻打,初步 形成刀头和柄部的形状。
特点
可调铰刀具有调节方便、加工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尤其适用于加工不同规格的孔,如飞机、轮船等制造业中的 高精度孔加工。
可调铰刀的用途
适用于各种材质的孔 加工,如金属、木材 、塑料等;
可加工不同直径和深 度的孔,如钻孔、铰 孔、攻丝等。
可用于各种行业,如 机械制造、航空航天 、汽车制造、家具家 电等;
可调铰刀简介介绍
汇报人: 2023-11-16
目录
• 可调铰刀概述 • 可调铰刀的结构与原理 • 可调铰刀的应用领域 • 可调铰刀的材料与制造工艺 • 可调铰刀的选用与操作 • 可调铰刀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可调铰刀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可调铰刀是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铰刀,能够根据不同的加工 需求调整刀头尺寸,以适应不同深度和直径的孔加工。
可调铰刀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金刚石(PCD)铰刀的产品介绍及应用

金刚石(PCD)铰刀的产品介绍及应用
的关键因素。 ⑤ 切削椎:是金刚石铰刀切削部分,负担切除被加工工件的80%--90%的加工余
量,是对金刚石铰刀寿命有很大的影响。 ⑥ 前导向部:前导部是考虑与加工前的孔,其中最小间隙为10--20米欧。
同时还需要注意冷却槽的设计 金刚石铰刀铰孔时,若热量和切屑来不及排出,刀体将发热膨胀,孔的加工质量会明显降低,严重时还会发生“咬死”刀现象。
内镀法
金刚石铰刀内镀的方法: 采用稳定材料制造一个与铰刀外形相反的
高精度内孔胎模,将金刚石磨粒电镀在胎模内表 面,加厚形成电镀层,再将镀层与刀杆粘结在一 起。
金刚石颗粒的顶端整齐,规则地排列在模具 的内表面上,等高性和均匀性较好;
无需修磨,微刃锋利;
所加工孔的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较高,表面 粗糙度较小,使用寿命较长。
2 PCD铰刀
PCD铰刀的定义及优势
PCD铰刀,一般根据直径大小,采用合金基体或者钢制基体。刃数为2刃或2刃以上。此类刀具主要用于加工公 差要求比较严格,光洁度要求比较高的孔,通孔盲孔均可加工。此类刀具加工的孔,光洁度最高可达Ra0.1以内。
PCD铰刀的优势
具有超高硬度和耐磨性; 具有超长刀具使用寿命; 切削性能稳定,加工效率高; 提高尺寸精度和工艺可靠性。
备注:一般直径15mm左右的可以做成可调式金刚石铰刀,但由于国内市场,可调式金刚石铰刀精度没有固定时金刚 石铰刀好,如果要求精度较高的情况下, 建议选择固定式金刚石铰刀
金刚石铰刀的组成结构及优势
金刚石铰刀的优势
镀层结合力,金刚石粘结牢度,金刚石颗粒分布均匀,外观质量高; 金刚石铰刀前后导向外圆度达到0.005mm,圆柱度为0.005mm/100mm,前导向外圆粗糙度Ra0.63微米, 后导向外圆粗糙度Ra0.16um,刀柄与前后导向部分的同轴度达到0.015mm; 被铰孔工件圆柱度小于0.003,粗糙度可达Ra0.4-0.2,精度高,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量体裁衣”式服务,规范化流程,为客服创造的价值超越契约。

美标铰刀尺寸公差标准

美标铰刀尺寸公差标准

美标铰刀尺寸公差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美标铰刀尺寸公差标准是指美国标准化协会制定的用于衡量铰刀尺寸的规范,旨在确保产品质量和尺寸精度符合国际标准。

铰刀是一种常用的切削工具,用于在工件上加工凹凸面或倒角。

铰刀的质量和精度对加工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尺寸公差标准。

根据美标铰刀尺寸公差标准,铰刀的尺寸应该符合特定的公差范围,以确保铰刀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精度满足加工要求。

铰刀的尺寸公差包括直径、长度、刃尖半径、切铣角度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直径公差是指铰刀的直径与理论标准直径之间的允许差值范围,长度公差是指铰刀的长度与理论标准长度之间的误差范围。

刃尖半径公差是指刃尖半径与标准值之间的允许差值范围,切铣角度公差是指铰刀的切削角度与标准值之间的误差范围。

在生产过程中,制造商必须严格按照美标铰刀尺寸公差标准进行生产和质量控制,以确保铰刀的尺寸精度和几何形状满足客户的需求。

一旦铰刀的尺寸超出公差范围,可能导致工件加工精度下降,甚至影响产品质量和使用效果。

铰刀制造商必须严格控制生产工艺和质量检测,以确保产品质量。

除了尺寸公差标准外,美标铰刀还对铰刀材料、硬度、涂层、表面粗糙度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铰刀材料应选用高品质的合金钢或硬质合金材料,以保证铰刀的强度和耐磨性。

铰刀的表面硬度应符合标准要求,以确保刀具在使用过程中不易磨损和变形。

铰刀的涂层应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切削性能,以延长铰刀的使用寿命。

美标铰刀尺寸公差标准是保证铰刀质量和精度的重要依据,制造商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范进行生产和质量控制,以确保铰刀的质量和尺寸精度符合国际标准。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产品质量,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篇示例:美标铰刀尺寸公差标准是指美国标准协会(ANSI)制定的关于铰刀尺寸公差的规范,旨在确保铰刀的尺寸精度和质量,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铰刀是一种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部件并允许它们相对旋转的机械零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如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

铰刀的热处理课程设计

铰刀的热处理课程设计

铰刀的热处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铰刀的热处理原理、方法及工艺,能够分析铰刀的热处理过程,了解热处理对铰刀性能的影响。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铰刀的热处理概念、目的和分类。

2.掌握铰刀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包括温度、时间、介质等。

3.理解热处理对铰刀硬度、韧性、耐磨性等性能的影响。

4.能够分析铰刀的热处理过程,确定合适的热处理工艺。

5.能够操作热处理设备,进行铰刀的热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机械加工行业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热处理技术的认识。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如下:1.铰刀热处理概念、目的和分类。

2.铰刀热处理工艺参数的确定。

3.热处理对铰刀性能的影响。

4.铰刀热处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第一课时:铰刀热处理概念、目的和分类。

第二课时:铰刀热处理工艺参数的确定。

第三课时:热处理对铰刀性能的影响。

第四课时:铰刀热处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铰刀热处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热处理过程。

3.实验法:安排热处理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金属热处理》。

2.参考书:《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3.多媒体资料:热处理原理、工艺及设备的PPT、视频等。

4.实验设备:热处理炉、金相显微镜、硬度计等。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实验报告:针对实验部分,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镗刀、铰刀和复合刀具

镗刀、铰刀和复合刀具

3.3.3高强度低温钎焊技术在复合刀具上的应用
刀片钎焊式复合加工刀具或带导向结构型复合刀具用一般钎焊技术易 产生刀片裂纹和导向部分退严重影响刀具寿命。由于硬质合金具有高 冷硬(HRC74~ 87)和高热硬性(可耐850~ 1400 ℃) , 但导性差, 焊接性能 不好的特点, 加以刀片与刀体材料同,在高温钎焊结合时,产生较大的应 力, 易产生刀裂纹,一般高温钎焊又易造成带导向结构的复合刀导向部 分退火, 硬度降低,从而降低了刀具寿命和加精度。采用高强度低温钎 焊技术, 既保证了钎焊质又有效减少了钎焊时所产生的内应力, 为提高 复合具的寿命创造了有利条件。
带挤压与磨擦.
2.3圆柱机用铰刀设计 2.3.1铰刀直径及其公差
两种确定公差直径的经验法: 1)高速钢铰刀:把工件上将 被铰孔的直径公差分成三等 份,剩余1/3作为铰刀制造公 差,即工件被铰孔公差的1/3 -2/3为铰刀的制造偏差。 2)硬质合金铰刀:铰孔的直 径公差值分成四等份,取孔 公差1/4作为铰刀直径的制造 上偏差,孔公差的1/2作为铰 刀直径制造下的偏差。
Ra达1.6~0.8μm,主要特点是有很小主偏角和很大螺旋角,但制造较困难
2.4.2可转位单刃铰刀
1双头螺栓 2导向块 3刀片 4压板 5刀体 6调节螺钉 7顶销 8限位销
3 复合刀具
整体式
复合刀具是将两把或两把以上的同 类或不同类的孔加工刀具组合成一 体的专用刀具, 它能在一次加工的 过程中,完成钻孔、 扩孔、 铰孔、 锪孔和镗孔多工序不同的工艺复合, 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的 成形加工等优点。缺点:制造、刃 磨和尺寸调整较为困难。
2.3.5工作部分尺寸
(1)前导锥 l3 在切削部分前端作出1~2 mm×45°前导锥,对切削 刃起保护作用。 (2)切削部分长度 l1 l1=(1.3~1.4)tan Kr (3)校准部分 校准部分倒锥量为0.005,后锥角3°~5°,后锥角长度为3~

铰刀设计

铰刀设计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课程设计(2)铰刀的设计组别第六组姓名蒋亮亮学号*********姓名谢涛学号*********姓名魏秋文学号*********姓名权栋梁学号*********姓名赵文豪学号*********指导老师:***目录一、设计任务书﹒﹒﹒﹒﹒﹒﹒﹒﹒﹒﹒﹒﹒﹒﹒﹒﹒﹒﹒﹒2二、铰刀的设计过程1、确定铰刀直径公差﹒﹒﹒﹒﹒﹒﹒﹒﹒﹒﹒﹒﹒﹒﹒﹒﹒32、齿数与槽型的选择﹒﹒﹒﹒﹒﹒﹒﹒﹒﹒﹒﹒﹒﹒﹒﹒﹒33、铰刀几何角度﹒﹒﹒﹒﹒﹒﹒﹒﹒﹒﹒﹒﹒﹒﹒﹒﹒﹒﹒3(1)主偏角κr﹒﹒﹒﹒﹒﹒﹒﹒﹒﹒﹒﹒﹒﹒﹒﹒﹒﹒﹒3(2)背前角γp和后角αp﹒﹒﹒﹒﹒﹒﹒﹒﹒﹒﹒﹒﹒﹒﹒4(3)刃倾角λs﹒﹒﹒﹒﹒﹒﹒﹒﹒﹒﹒﹒﹒﹒﹒﹒﹒﹒﹒44、铰刀各部分尺寸﹒﹒﹒﹒﹒﹒﹒﹒﹒﹒﹒﹒﹒﹒﹒﹒﹒﹒5三、铰刀工作图﹒﹒﹒﹒﹒﹒﹒﹒﹒﹒﹒﹒﹒﹒﹒﹒﹒﹒﹒﹒﹒6四、铰刀实体图﹒﹒﹒﹒﹒﹒﹒﹒﹒﹒﹒﹒﹒﹒﹒﹒﹒﹒﹒﹒﹒7五、铰孔失效模式分析及解决措施﹒﹒﹒﹒﹒﹒﹒﹒﹒﹒﹒﹒8六、参考文献﹒﹒﹒﹒﹒﹒﹒﹒﹒﹒﹒﹒﹒﹒﹒﹒﹒﹒﹒﹒﹒﹒12一、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手用铰刀,铰刀材料为合金工具钢,所铰毛坯孔尺寸为Φ9.8,加工后孔的尺寸要求为Φ10 0+0.015,孔深度为10mm,孔内表面粗糙度为Ra0.8。

内容:1、确定铰刀直径公差2、齿数与槽型的选择3、铰刀几何角度4、铰刀各部分尺寸5、铰刀工作图6、铰刀实体图7、铰孔失效模式分析及解决措施二、铰刀的设计过程1、确定铰刀直径公差根据《刀具设计手册》,此处按扩张量计算。

计算得铰刀公差带图如图一。

查表得公差为IT5。

图一所以铰刀直径公差为0.005。

2、齿数与槽型的选择根据《刀具设计手册》,铰刀齿数计算公式Z=1.5√d+(2~4),选择6齿。

为制造方便,选取等齿距分布,直线齿背型,齿槽为直槽。

3、铰刀几何角度(1)主偏角κr手用铰刀一般取较小主偏角κr=1°~1°30’,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和获得良好导向性。

螺旋锥形铰刀设计加工尝试

螺旋锥形铰刀设计加工尝试
工 艺 与 装 备
6 9
螺 旋 锥 形 铰 刀 设计 加 工 尝 试
李锦成
( 江 门市技师 学院 ,江 门 5 2 9 0 0 0 )
摘 要:锥形螺旋铰刀在铰孔时具有切 削顺畅 ,排 削好、铰 削稳定、不易起波纹、精度 高、粗糙度好及寿命 长 的优 点 , 但 其 制 造加 工 比较 复杂 。本 文 主要 分析 螺 旋锥形 铰 刀 的加 工 ,从 铰 刀制 作主要 参 数 的选择 ,铰 刀的加 工 ( 车、铣加工 ),铰刀的热处理 ,铰刀的精加 工 ( 精磨 ) 等几个方面分析其加 工过程 ,并探讨铰刀使用的注意
(1) 铣刀 的选择 。 如 果是直齿 的铣 刀 , 用 单角铣刀 ( 图
3 )较方便 。若果 是螺旋 型的齿槽 ,必须选 择双 角铣刀 ( 图
3 ) 。 因 为 单 角 铣 刀 在 加 工 过 程 中 , 刀 具 的 旋 转 轨 迹 会 与 刀
需要 分粗铰 、精铰 多把成套配用 ,购 买更为 困难 。因此,最
事项,以期为铰刀加工提供参考。
关 键词 :锥 形铰 刀 螺旋 型 加 工
在 多年工作 中,笔者遇 到只能用锥形铰 刀加 工的难题 ,
主要 是 加 工 细 长 的锥 孔 ,孑 L 长约 9 O~ 1 2 0 a r m ,小 头 的 孔 径 最
于测量 ,因此选择对 称 的 6齿 。 ( 3 )铰 刀 的前角 。考 虑 到零 件材料 比较 软 ( 铸铜 ), 不 易用 大前角 ,刃 口还 要锋 利 以便 降低切 削力 , 同时 需防
材 料 : 铸 铜
要分 析 车、铣 的加 工 。铰刀 的开 齿 比较工 作复 杂 ,一般 由
卧铣床进 行 。
图 1 锥 孔示意图

解析硬质合金铰刀铰孔无规则收缩_龚小冬

解析硬质合金铰刀铰孔无规则收缩_龚小冬
( 收稿日期:&))-)’%+ )
# !" ! " " # 年 第 $% 期 ! ! !" " # $ % & ’ & ( )" $ * "" $ ’
冷加工
( 收稿日期:&))-)’&- )
( 广东! "#$%%% ) ! 李苏营
更大的进给速度以及防止断续切削时切削刃的破坏。 ( & ) 为了避免振动和切断面不平,将刀具磨成如图 % 所示的形状。这样在切削时,刀刃是逐渐切入工件的, 因此受力平稳、连续性好;同时由于刀刃的受力情况如 图 & 所示,沿工件的轴向分力 +% 与 +& 因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而相互抵消,因此不会出现普通切断刀易产生振动 的现象。
############################################ !" 解决的办法
针对主要原因,在铰刀加工工艺上采取措施: ( % ) 刀体材料选用 16370,使其焊刀片后仍保持一 定的硬度。 ( & ) 铰刀设计上尽量选用较薄的刀片,刀齿稍浅, 齿槽角度稍小,使齿背尽量加厚,且铰刀外径按孔的最 大极限尺寸设计。焊刀片时,铜焊尽量焊薄焊实在。 ( + ) 铰刀加工工艺在粗磨刀齿外圆时,留精磨量 )" %( 2 )" &,,,然后工具磨用死支片支撑前刀面,粗磨 后角为 %(* 2 %-* ,留圆柱刃带 )" (,, 左右 ( 每齿刃带 宽窄必须一致,否则容易产生跳动误差) 。刃带太窄不 便测量,刃带太宽又不易消除 “ 让刀” 。精磨外圆到最 后尺寸接近时千万不能急,多光整一会,就能避免 塌 陷,第三点是主要环节。 我们用前面所提到的前导向细长杆复合铰刀,试加 工几件,到生产线试用后,效果很好,孔的尺寸与铰刀 的外径完全吻合,孔的圆度和表面粗糙度质量都大幅提 高。我们将所有的硬质合金铰刀都按此加工,取得了同 样的效果。现在,我厂的硬质合金铰刀不再为尺寸和铰 孔质量而烦恼,节省了大量调刀时间、研磨工作和刀具 损耗,为工厂生产经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愿我们 的努力也能为我国的机械加工业进步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课程设计





组别
姓名
学号
目录
题目 (1)
第一章材料的选择 (2)
第二章铰刀的结构参数 (3)
1、几何角度 (3)
2、铰刀的直径与公差 (4)
3、齿数Z及分布 (6)
4、铰刀齿槽与尺寸 (7)
5、工作部分尺寸 (8)
6、非工作部分结构 (9)
第三章机用铰刀技术条件 (10)
零件图 (12)
题目
设计被铰孔的直径为Ф10H7mm,深度10mm,材料为A3钢,确定预置孔的直径为Ф8mm。

毛坯图:
第一章材料的选择
A3钢属于低碳钢,硬度低,塑性高,故切削变形大,切削温度高,易产生粘削和积削瘤,断削困难,不易达到小的粗糙度,切削低碳钢应选用较大前角和后角,应使切削刃锋利,提高切削速度。

对于A3钢的切削,可以选用高速钢。

高速钢是综合性能较好,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刀具材料。

热处理后硬度达62-66HRC,抗弯强度约3.3GPa,耐热性约600℃,此外还具有热处理变形小,能锻造,易磨出较锋利的刃口等优点。

具体工作部分可选择W9Mo3Cr4V,其高温热塑性好,淬火过热,脱碳敏感性小,有良好的切削性能。

刀柄部分用45号钢。

第二章铰刀的结构参数
1、几何角度(见表1)
表1机用铰刀几何参数
导锥角ψψ=45°
刃倾角λs一般λs=0°;加工韧性较大材料时λs=15°~20°
前角γp一般γp=0°;粗铰韧性较大材料时γp=5°~10°
螺旋角β一般β=0°(直齿);加工深孔或断续表面时可用螺旋齿铰刀,加工盲孔取右旋,加工通孔取左旋、加工灰铸铁、淬硬钢β=7°~8 °,可锻铸铁、钢12°~20°,铝和轻金属35°~45°
主偏角κr 加工铸铁等脆性材料κr=3°~5°加工钢等塑性材料κr=12°~15°加工盲孔时κr=45°
后角αp与刃带b a1直径
d0/mm
1~3 >3~10 >10~18 >18~30 >30~50 >50~80 后角αp14~18°10~14°8~12°6~10°6~10°6~10°刃带b a10.05~0.1 0.1~0.15 0.15~0.25 0.2~0.3 0.25~0.4 0.3~0.5
倒锥d01<d0直径<2.8 >2.8~6 >6~18 >18~32 >32~50 >50~80 倒锥量0.005~0.02 0.02~0.04 0.03~0.05 0.04~0.06 0.05~0.07 0.06~0.08
d02d02=d0-(1.3~1.4)2A(A为铰孔单边余量)
所以,由表一得:铰刀的倒锥角ψ=0,刃倾角λs=0,前角γp=0°,螺旋角β=0,主偏角κr=12°,后角αp =10°,刃带b a1=0.15mm。

倒锥量为0.04。

2、铰刀直径与公差
(1)铰刀的直径基本尺寸d0等于被铰孔的基本尺寸D
ω即:
do=Dω=10mm
(2)铰刀直径的制造公差G按GB4246-84规定等于
被铰孔公差IT的0.35倍,即:
G=0.35IT=0.015×0.035=0.005mm
铰刀公差和孔公差的配合如图2
图2铰刀公差和孔公差配置
(3)用高速钢铰刀铰孔后,孔径一般发生扩张,按GB4246-84规定铰刀直径的上限尺寸d0max等于孔的最大直径减0.15IT,即:
d omax=Dωmax-0.15IT=10.015-0.15×0.015=10.013mm
铰刀直径的下限尺寸d0min等于铰刀的最大直径d0max 减0.35IT,即:
d omin=d0max-0.35IT=10.013-0.005=10.008mm
查刀具设计手册得铰刀的尺寸为d0=10+0.012+0.006
铰刀直径与偏差见表2
表 2 GB1133-84所列铰刀直径与偏差
铰刀直径d0与分级范围
精度等级
H7H8H9
>5.3~6 +0.010 +0.015 +0.025
>6~10
>10~18
>18~30
>30~50
+0.005 +0.012 +0.006 +0.015 +0.008 +0.017 +0.009 +0.021 +0.012 +0.008 +0.018 +0.010 +0.022 +0.012 +0.028 +0.016 +0.033 +0.019 +0.014 +0.030 +0.017 +0.036 +0.020 +0.044 +0.025 +0.052 +0.030
3、齿数Z 及分布
铰刀齿数Z 影响铰孔质量、刀齿强度和容屑空间并与工件材料、铰刀直径有关。

一般可按下式计算:
)4~2(5.10+d Z =
加工韧性材料时Z 取小值;加工脆性材料时Z 取大值。

为了测量方便通常取偶数。

刀齿在圆周上分布为制造方便一般取等齿距分布。

Z 可按表3选取。

表3铰刀齿数
高速钢机用铰刀
直径d 0/mm 1~2.8 3~20 21~25 36~48 50~55 齿数Z
4
6
8
10
12
所以,铰刀齿数z=6,等齿距分布。

a)半圆形齿形 b)三角形齿形 c)五角形齿形
图3铰刀公差和孔公差配置
4、铰刀齿槽与尺寸 当铰刀直径d 0<3mm 时铰刀齿槽形状可作成半圆形、三角形或五角形如图3所示。

当铰刀直径d 0≥3~20mm 时,
铰刀齿槽通常作成直线齿背截形;当铰刀直径d 0>20mm 时,铰刀齿槽采用圆弧齿背截形形,尺寸见表图4。

表4铰刀齿槽形状与尺寸
A 型直线齿背
B 型圆弧齿背
铰刀直径
d 0 槽形 齿数
Z b a1 F
θ R r 基本尺寸 公差 >3~5.5 A 6 0.08~0.15 0.25~0.40 0.20 85° - 0.3 >5.5~10 A 6
0.10~0.20
0.50~0.70 0.20 85~90° - 0.5 >10~20 A 6~8 0.10~0.25 0.60~1.00 0.30 75~80° - 0.5 >20~28 B 8 0.15~0.30 1.00~1.20 0.40~
0.50 - 25 0.5~1 >28~34 B 8~10 0.20~0.40 1.30 0.50 - 20 1 >34~45 B 10~12 0.20~0.40 1.40~1.60 0.60 - 15 1 >45~50
B
12
0.25~0.50
1.70~1.80
0.60

20
1
所以,铰刀采用A 型直线齿背,该型号中取b a1=0.15,F=0.6,r=0.5,θ=85°。

5、工作部分尺寸
见表5
表 5 铰刀工作部分尺寸
项目采用值或计算公式
前导锥l3l3=1~2
切削部分
l1
l1=(1.3~1.4)Actgκr(A为铰孔单边余量)
圆柱校准
部分l2
l2=(0.25~0.5)d0
工作部分l l=(0.8~3)d0
圆弧半径r r=0.5~1.5
所以,铰刀可取,前导锥l3=0,切削部分l1=6.2mm,圆柱校准部分l2=5mm,工作部分l=(0.8~3)d0=30mm,圆弧半径r=1mm。

6.非工作部分结构 尺寸见表6。

表 6 莫氏锥柄机用高速钢铰刀非工作部分结构尺寸
直径 总长 刃长 颈部直径 莫氏锥号
5.5 138 26 4.5 1
6 7 150 31 5.5 8 156 33 6.5 9 162 36 7 10 168 38 8 11 175 41 12 182 44 9 13 182 44 10 14 189 47 15 204 50 11 2
16
210
52 12
17 214 54 13 18 219 56
14 19 223 58 15 20 228 60 16 21 232 62 17 22 237 64 23 241 66 24 264 66 19 3
25 268 68 20 26 273 70 27 277 71 21 28 22 30 281 73 23 32
317
77
25
4 铰刀柄部型式有圆柱形和圆锥形两种,圆锥柄为莫氏锥度。

铰刀尺寸可由表6得,莫氏锥度为1,总长L=168mm ,刃长l=30mm ,颈部长度d 03=8mm,取锥柄l 4=65.5mm 。

第三章 机用铰刀技术条件
(一)铰刀表面粗糙度见表7。

表7机用铰刀表面粗糙度Ra
铰刀部位 Ra (μm )
高速钢机用铰刀
前刀面;切削部分后刀面;锥柄表面 0.63 齿背表面 5 直柄表面; 1.25 其余表面 10
(二)铰刀的位置公差见表8。

表8机用铰刀位置公差
项目
公差(mm)
切削部分校准部分
柄部
d0≤30 d0>30
对公共轴线的径向圆跳

H7级0.015 0.01 0.015 H8、H9级0.02
所以,对公共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切削部分为0.015,校准部分为0.01,柄部为0.01。

零件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