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名句名段

合集下载

国学经典名句100句(含注释)

国学经典名句100句(含注释)

国学经典名句100句(含注释) 《三字经》、《论语》、《⽼⼦》这些国学经典你读了吗?下⽂是yjbys店铺为⼤家分享详细的初中必考100句国学经典名句,背下来,定让你受益匪浅! 《论语》 01、⼦⽈:“学⽽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远⽅来,不亦乐乎?⼈不知⽽不愠,不亦君⼦乎?” 【译⽂】孔⼦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来,不也很快乐吗?⼈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吗?” 02、⼦⽈:“君⼦⾷⽆求饱,居⽆求安,敏于事⽽慎于⾔,就有道⽽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 【译⽂】孔⼦说:“君⼦饮⾷不求满意,居处不求恬静,勤勉做事⽽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那⾥去匡正⾃⼰,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 03、有⼦⽈:“礼之⽤,和为贵。

” 【译⽂】有⼦说:“礼的应⽤,以和谐最为重要。

” 04、⼦⽈:“不患⼈之不⼰知,患不知⼈也。

”《论语》 【译⽂】孔⼦说:“不怕别⼈不了解我,就怕⾃⼰不了解别⼈。

” 05、⼦⽈:“吾⼗有五⽽志于学,三⼗⽽⽴,四⼗⽽不惑,五⼗⽽知天命,六⼗⽽⽿顺,七⼗⽽从⼼所欲,不矩。

”《论语》 【译⽂】孔⼦说:“我⼗五岁⽴志学习,三⼗岁⽴⾜于社会,四⼗把握了知识⽽不致疑惑,五⼗岁了解并顺应了⾃然规律,六⼗岁听到别⼈说话就能明辨是⾮真假,七⼗岁可以随⼼所欲,⼜不超出规矩。

” 06、⼦⽈:“君⼦周⽽不⽐,⼩⼈⽐⽽不周。

”《论语》 【译⽂】孔⼦说:“君⼦普遍地团结⼈⽽不相互勾结;⼩⼈相互勾结⽽不能普遍地团结⼈。

” 07、⼦⽈:“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

”《论语》 【译⽂】孔⼦说:“只读书⽽不深⼊思索就会茫然⽆所知;只是空想⽽不读书就会产⽣疑惑。

” 0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省也。

”《论语》 【译⽂】孔⼦说:“看见贤德的⼈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就要反省⾃⼰。

” 09、⼦贡⽈:“君⼦之过也,如⽇⽉之⾷焉:过也,⼈皆见之;更也,⼈皆仰之。

”《论语》 【译⽂】⼦贡说:“君⼦的过错,就像⽇⾷和⽉⾷⼀样啊:有了过错,⼈⼈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都仰望着。

国学经典名句

国学经典名句

国学经典名句国学经典名句(15篇)国学经典名句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译文】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译文】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么到哪里都有公平。

3、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译文】马不停地走十天(也能走很远的距离),他的成功在于不断行走。

比喻先天条件差的,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也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4、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译文】了解自己,了解敌人,百战都不会失败。

即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5、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三国志》【译文】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译文】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说明向他人求学的重要性。

7、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译文】这是一幅古人的对联,是说功夫、本领、成功,都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

人一生随时都可能会遇到困难,或者遭到逆境;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战胜了困难,你就会获得胜利的喜悦。

8、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六本》【译文】苦口的药虽然很倒胃口,但却有利于自己的病,逆耳的话虽有点伤人,但却能帮助我们的一言一行。

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9、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译文】做事成功由于多思考,失败由于随意,不经心。

10、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国学经典名句2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8.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国学经典名句50句,做人做事必看!

国学经典名句50句,做人做事必看!

国学经典名句50句,做人做事必看!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2.学不可以已。

——《荀子》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4.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

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5.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6.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译:天下的人熙熙攘攘,都是为了利益而来往(为了利益而奔波)。

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译: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8.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汉书》译: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

9.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史记》译: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1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译: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

而再笨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12.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译: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1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14.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

国学经典100句(附译文)

国学经典100句(附译文)

国学经典100句(附译⽂)1.天⾏健,君⼦以⾃强不息。

地势坤,君⼦以厚德载物。

——《周易》译:君⼦应该像天体⼀样运⾏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接物度量要像⼤地⼀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2.⼆⼈同⼼,其利断⾦;同⼼之⾔,其臭如兰。

——《周易》译:同⼼协办的⼈,他们的⼒量⾜以把坚硬的⾦属弄断;同⼼同德的⼈发表⼀致的意见,说服⼒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味,容易接受。

3.君⼦藏器于⾝,待时⽽动。

——《周易》译:君⼦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4.哀哀⽗母,⽣我劬(qú)劳。

——《诗经》译:想起⽗母,做⼦⼥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痛啊!他们⽣我育我,花费了多少⾟勤的劳动啊!5.天作孽,犹可违;⾃作孽,不可活。

——《尚书》译: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造成的罪孽可就⽆处可逃。

6.⼈⽽不学,其犹正墙⾯⽽⽴。

——《尚书》译:⼈如果不学习,就像⾯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7.⾮知之艰,⾏之惟艰。

——《尚书》译: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

8.宽⽽栗,柔⽽⽴,愿⽽恭,乱⽽敬,扰⽽毅,直⽽温,简⽽廉,刚⽽塞,强⽽义。

——《尚书》译:(⼈要有九德)宽厚⽽庄重,温和⽽有主见,讲原则⽽谦逊有礼,聪明能⼲⽽敬业,善于变通⽽有毅⼒,正直⽽友善,直率⽽有节制,刚强⽽务实,勇敢⽽符合道义。

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译:⾃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的不⾜,就能因此⽽得益。

10.⽟不琢,不成器;⼈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译:⽟⽯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的⽟器;⼈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11.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礼记·儒⾏》译:不要见到财利就做有损于⼤义的事,宁可牺牲⾃⼰的⽣命,也决不改变⾃⼰的志节。

12.恶⾔不出于⼝,忿⾔不反于⾝。

——《礼记·祭义》译:⾃⼰不说出恶⾔,别⼈的忿语就不会返回到⾃⾝上来。

关于国学经典的诗句

关于国学经典的诗句

关于国学经典的诗句国学经典是华夏文明的精髓,它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道德理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签。

可以用来诵读的国学经典诗句有哪些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国学经典诗句的相关资料,供大家欣赏学习!国学经典诗句【精选篇】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刘禹锡.陋室铭)2.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宋.徐元杰.湖上)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4.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5.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6.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7.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8.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9.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李白.望天门山)10.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1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12.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耶溪)13.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敕勒歌)14.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15.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唐.王维.山居秋暝)16.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17.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唐.李白.劳劳亭)18. 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19.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0.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唐.李白.清平调)国学经典诗句【热门篇】1.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2.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3.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4.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国学经典名言名句

国学经典名言名句

国学经典名言名句国学经典名言名句11、《论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孟子》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高校》高校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4、《中庸》道也者,不行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5、《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7、《孝经》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8、《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9、《老子》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10、《庄子》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11、《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12、《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国学经典名言名句2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2、同声相应,同气相求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4、满招损,谦受益。

5、为山九仞,功亏一篑6、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1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2、上善若水13、治大国,若烹小鲜1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15、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1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18、一张一弛,文武之道19、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国学经典名言名句30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02、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0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离思)04、年年岁岁花相像,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0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0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07、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蜂)08、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国学经典优美句子集锦

国学经典优美句子集锦

国学经典优美句子集锦1. 国学经典名句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2.学不可以已。

——《荀子》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4.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

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5.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6.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2. 国学经典名句言忠信,行笃敬。

选自:《论语》意思:说话忠诚老实,行为厚道严肃。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选自《礼记》意思:有时紧张,有时松弛,这是周文王、周武王处理政事的办法。

现在多指工作、学习和生活要劳逸结合。

一树百获者,人也。

选自《管子权修》意思:培育一次而能得到百倍收获的,是培养人才。

培育人才虽然费时、费力,但是收获很大。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选自《三国志》意思:志士有百种品行,把德看作是第一位。

后来用来说明做人要把“美德”放在首位。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选自《左传》意思:击第一遍鼓,士气振奋;击第二遍鼓,士气开始低落;击第三遍鼓,士气就完全消失了。

这句话鼓励大家趁情绪高涨时一口气将事情做下去。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意思: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说明向他人求学的重要性。

万物之中,以人为贵。

出处:范晔《后汉书?周举传》意思:在天下的万物之中,人是最宝贵的。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国学经典名言(15篇)

国学经典名言(15篇)

国学经典名言(15篇)国学经典名言11、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2、造化之功,发乎动,毕达乎顺,形诸明,养诸容载,遂乎说润,胜乎健,不匮乎劳,终始乎止。

——张载《正蒙》3、上达则乐天,乐天则不怨;下学则治己;治己则无尤。

——张载《正蒙》4、义,仁之动也,流于义者于仁或伤;仁,体之常也,过于仁者于义或害。

——张载《正蒙》5、仁通极其性,故能致养而静以安;义致行其知,故能尽文而动以变。

——张载《正蒙》6、能通天下之志者为能感人心,圣人同乎人而无我,故和平天下,莫盛于感人心。

——张载《正蒙》7、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尽道,所谓「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者也;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所谓「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者也;以众人望人则易从,所谓「以人治人改而止」者也;此君子所以责己责人爱人之三术也。

——张载《正蒙》8、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

——张载《正蒙》9、以心求道,正犹以己知人,终不若彼自立彼伪不思而得也。

——张载《正蒙》10、意,有思也;必,有待也;固,不化也;我,有方也。

四者有一焉,则与天地伪不相似。

——张载《正蒙》国学经典名言2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2.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3.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4.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5.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6.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7.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8.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9.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10.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12.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13.一寸山河一寸金。

1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5.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国学经典名言3知耻近乎勇——《中庸》(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表现。

)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名句名段
[标签:栏目] ,国学经典名句名段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弟子规》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5、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
6、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
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9、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
10、以心求道,正犹以己知人,终不若彼自立彼伪不思而得也。

——张载《正蒙》
11、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12、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13、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1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大戴礼记》
1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16、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
1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1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
1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
2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21、义命合一存乎理,仁智合一存乎圣,动静合一存乎神,阴阳合一存乎道,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

——张载《正蒙》
22、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论语》
2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
2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2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2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2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29、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3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3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
3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
3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35、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六本》
36、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
3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3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
40、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4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42、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3、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
4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4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4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
4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4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4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5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5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5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53、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周易》
54、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55、和乐,道之端乎!和则可大,乐则可久,天地之性,久大而已矣。

——张载《正蒙》
56、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

——张载《正蒙》
57、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

——《答宾戏》
5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59、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礼记》
6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6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
6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6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64、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
65、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
6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7、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在故不测。

两故化,推行于一。

——张载《正蒙》
68、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69、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
7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71、由象识心,徇象丧心。

知象者心,存象之心,亦象而已,谓之心可乎?——张载《正蒙》
72、极其大而后中可求,止其中而后大可有。

——张载《正蒙》
73、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格言连璧》
74、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三国志》
7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7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77、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7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
7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竹石》
8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8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82、诚于此,动于彼,神之道与!——张载《正蒙》
83、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
8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8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86、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礼记》
8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88、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
8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
90、不尊德性,则学问从而不道;不致广大,则精微无所立其诚;不极高明,则择乎中庸失时措之宜矣。

——张载《正蒙》
91、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9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93、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明·吕坤《**语·应务》
9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
95、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
9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9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98、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清《增广贤文》
99、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0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