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的设计
基于stm32红外非接触体温仪毕业设计

基于STM32红外非接触体温仪毕业设计一、概述随着全球疫情的爆发,人们对于体温监测的需求日益增加。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红外非接触体温仪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
而在这个毕业设计中,我们将结合STM32芯片,设计一款红外非接触体温仪,并将其加以实践。
二、设计思路1. 红外测温原理在设计红外非接触体温仪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红外测温的原理。
红外测温利用红外线能量与物体表面产生的热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检测物体的表面温度来确定物体的温度。
我们将通过研究这些原理,来确定我们的测温方案。
2. STM32芯片的选择在选择芯片时,我们需要考虑到性能、功耗、成本等方面的因素。
经过调研和比较,我们最终选择了STM32作为我们的芯片。
因为它具有性能强劲、低功耗等特点,非常适合用于这样的应用场景。
3. 软件设计在软件设计方面,我们将使用C语言来编写嵌入式程序。
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用户界面,用于显示测量得到的温度数据,并且需要设计相应的算法,用于对红外信号进行处理,最终得到准确的温度值。
4. 硬件设计在硬件设计方面,我们将搭建红外传感器、显示屏、按钮等硬件模块,并且需要设计相应的电路进行连接。
我们也需要考虑到电源管理、EMI等问题,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可靠。
三、实施步骤1. 系统框图设计先前设计的理念已经明确,我们需要通过系统框图来具体的描述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以及通信方式。
2. 红外传感器选型及连接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红外传感器,并且设计相应的电路来进行连接。
在连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信号的稳定性、传输速率等问题,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3. 软件开发从STM32的数据手册以及相应的参考设计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基础的代码框架来开始我们的开发工作。
我们需要编写测温算法、UI设计、以及异常处理等功能。
4. 硬件搭建在硬件搭建阶段,我们需要进行电路的焊接、模块的搭建等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并且需要进行相应的测试。
四、成果展示在毕业设计结束后,我们获得了一款基于STM32的红外非接触体温仪。
基于非接触式红外测温枪研究设计

基于非接触式红外测温枪研究设计摘要:由于新冠病毒突然爆发,它的前期症状是发烧(少数无症状病患者除外),我国各大中小城市均对进出人员进行测体温来排查感染者。
而非接触式红外测温枪为防止新冠病毒的扩散和传播提供了一种非接触测量手段,可广泛、有效地用于人群的体温检查。
通过非接触红外测温枪就可以得到体温,降低了排查人员的风险。
本文介绍一种采用STM32单片机和MLX90164传感器实现红外测温,红外测温原理是将物体发射红外线所具有的辐射能转变成电信号,红外线辐射能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温度相对应,根据转变成电信号大小,可以确定物体的温度,通过STM32单片机AD转换最终显示在液晶屏幕上。
本文研究的非接触式红外测温枪,其设计简单,成本较低,利用通用的基本元器件完成了非接触测温的功能。
关键词:STM32;MLX90164;非接触;红外测温中图分类号:TM9250引言新冠疫情的发生使得我们每个人都深受影响,但经过近半年的抗击疫情斗争,中国疫情已经稳定。
这次疫情开始时候迫切需要非接触式测温枪来检测人们是否发热,进而确定是否是感染者。
在疫情发生的初期,中国电子设计工程师提供了许多种非接触式测温枪电路图,为检测感染者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式。
基于此,本文研究了非接触式红外测温枪的原理,同时根据红外测温的原理提出了一种不用近距离接触就可以进行测量人体体温的设计电路,并对该电路进行了验证的仿真分析。
本文研究的非接触式红外测温枪,其设计简单,成本较低,利用通用的基本元器件完成了非接触测温功能,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
1系统组成要想进行非接触式人体红外测温,那么红外测温模块是必不可少的。
人体红外测温原理是利用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能量,该辐射能量与人体的温度相对应,即辐射能量大,人体的体温就比较高;故将该辐射能量转换成对应电路所需的电信号,就可以间接的测量出人体的温度(1,2)。
故依据红外测温的原理本文选用MLX90614传感器作为红外测温计,该传感器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易集成等优点。
非接触式的红外测温系统设计方案

非接触式的红外测温系统设计方案1 红外测温系统的设计背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接触式测温方式以不能满足现代一些领域的测温需求,对非接触、远距离测温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
本红外测温系统设计的出发点也正是基于此。
1.1 单片机发展历程单片机也被称为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是因为它最早被用在工业控制领域。
单片机由芯片内仅有CPU的专用处理器发展而来。
最早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将大量外围设备和CPU集成在一个芯片中,使计算机系统更小,更容易集成进复杂的而对体积要求严格的控制设备当中。
INTEL的Z80是最早按照这种思想设计出的处理器,从此以后,单片机和专用处理器的发展便分道扬镳。
早期的单片机都是8位或4位的。
其中最成功的是INTEL的8031,因为简单可靠而性能不错获得了很大的好评。
此后在8031上发展出了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
基于这一系统的单片机系统直到现在还在广泛使用。
随着工业控制领域要求的提高,开始出现了16位单片机,但因为性价比不理想并未得到很广泛的应用。
90年代后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大发展,单片机技术得到了巨大提高。
随着INTEL i960系列特别是后来的ARM系列的广泛应用,32位单片机迅速取代16位单片机的高端地位,并且进入主流市场。
而传统的8位单片机的性能也得到了飞速提高,处理能力比起80年代提高了数百倍。
目前,高端的32位单片机主频已经超过300MHz,性能直追90年代中期的专用处理器,而普通的型号出厂价格跌落至1美元,最高端的型号也只有10美元。
当代单片机系统已经不再只在裸机环境下开发和使用,大量专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全系列的单片机上。
而在作为掌上电脑和手机核心处理的高端单片机甚至可以直接使用专用的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
单片机比专用处理器更适合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因此它得到了最多的应用。
事实上单片机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计算机。
现代人类生活中所用的几乎每件电子和机械产品中都会集成有单片机。
基于STM32的非接触式红外体温检测系统设计

基于STM32的非接触式红外体温检测系统设计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系统设计与实现 (6)2.1 系统总体设计 (7)2.1.1 硬件设计 (8)2.1.2 软件设计 (10)2.2 系统实现与调试 (11)2.2.1 硬件实现与调试 (12)2.2.2 软件实现与调试 (14)三、系统功能测试与分析 (15)3.1 功能测试 (16)3.1.1 红外体温检测功能测试 (18)3.1.2 数据处理与存储功能测试 (19)3.2 性能分析 (19)3.2.1 系统响应时间分析 (21)3.2.2 系统精度分析 (22)四、系统总结与展望 (23)4.1 系统总结 (24)4.2 研究不足与展望 (25)一、内容概括硬件设计:详细阐述系统的硬件组成,包括STM32主控芯片的选择与配置、红外温度传感器件的选择与接口设计、外围电路(如电源电路、信号调理电路等)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软件设计:介绍系统的软件架构,包括STM32的软件编程环境、主程序设计思路、中断服务程序的设计、数据处理与显示方法等。
红外测温原理及实现:介绍红外测温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红外辐射定律、测温公式等,以及如何实现非接触式测温,如温度信号的采集与处理、测温精度的保证等。
系统调试与优化:阐述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如温度测量的准确性、系统稳定性、响应速度等方面的调试与优化方法。
系统性能评估:对设计完成的系统进行性能评估,包括测温范围、测温精度、稳定性、功耗等方面的测试与分析。
实际应用及展望:介绍系统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表现,如医疗、工业等领域的体温检测应用,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提高测温精度、降低成本、实现多参数检测等。
本设计旨在实现一个高性能、低成本、易于实现的红外体温检测系统,具有一定的市场应用前景。
1.1 研究背景全球气候变化和公共卫生问题日益严重,如流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传染病频繁爆发,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电子信息工程非接触式测温仪的设计

设计,即应用程序是一个无限循
环程序,循环中调用相应的函数
来完成对应的功能。
实物及调试
本课题设计背景
❖ 传统的接触式测温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一些领域的测温 需求,对非接触、远距离测温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 。
❖ 红外线的发现为非接触式测温提供了理论基础,非接触式 红外测温也叫辐射测温。
❖ 计算机及微电子技术等在测试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随 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工智 能在测试技术方面的广泛运用,智能仪器有了更好的发展 前景,测试仪器的智能化己是现代仪器仪表发展的主流方 向。
本设计的原理: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 周围空间发出红外辐射能量,通过对物体辐射的红外能量 的测量,便能准确地测定它的表面温度,这就是红外辐射 测温所依据的客观基础。本设计分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 计两部分。
本设计的硬件设计
❖ 硬件设计主要有:单片机、测温及显示三部分。
红外测温模块设计:用TN9传感器做温度数据的采集。
测试条件
精度(25°C) 响应时间 (90%) 发射率 波长 电源
-33~220°C / 27~428°F
+/-0.6°C 1秒
0.01~1 step.01 5um-14um
3V 或5V 可选择
测温部分设计电路:
显示部分设计
完整电路原理图
本设计的软件设计
❖
软件设计分主程序设计和测
温显示程序设计,用循环系统法
本设计的方案论证
❖ 方案一:以DS18B20温度传感器作温度数据采集装置,单 片机PIC16F876A作处理模块,通过LCD显示。
方案二:用TN9红外温度传感器做测温模块,单片机AT89S52 为处理核心,通过数码管显示。
非接触式测温仪的设计与制造

非接触式测温仪的设计与制造近年来,随着全球新冠疫情的爆发,人们对于温度检测的需求不断增加。
在这个背景下,非接触式测温仪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无接触温度计适用于环境温度检测、体温测量和红外热成像等应用领域。
本文将介绍非接触式测温仪的设计与制造。
一、基本原理非接触式测温仪主要采用的是红外线辐射测温的原理。
其实质是利用温度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能量和其表面温度成正比的特性,将可以测量红外辐射的热敏探头置于被测温体附近,通过收集热辐射能量量来计算出被测体表面的温度。
二、器材准备制作非接触式测温仪过程中,所需的基本器材主要包括热敏元件、红外传感器模块、微控制器和液晶显示器等电子元件。
此外,还需要进行外壳设计,以便能够对测温仪进行加工和组装。
以及开发相关的软件程序和调试工具。
三、设计和制造1.硬件设计硬件设计是制作非接触式测温仪最重要的一步。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PCB电路板上完成各种器件的连接,包括红外传感器模块、热敏元件、无线模块和液晶屏等。
这些元件的连接需要通过相应的引脚实现,这些引脚会接收到控制信号并将其传递到微控制器,乃至整个系统。
2.软件程序设计软件程序是非接触式测温仪实现功能的关键,它将作为程序控制器给出要采取何种操作指令。
针对不同的器件和需求,可以采取不同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
当然,在编写程序时应遵循先定义变量、初始化参数等基础方法,并在确定完成程序功能后对其进行测试和调试。
3.外壳设计在硬件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外壳设计。
这需要充分考虑到非接触式测温仪需要用到的外部元素,如针脚、LCD紫外线传感器和母口接口,以确保其功能的顺畅。
4.测试和调试在外壳设计完成后,就可以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
这一阶段非常重要,因为需要确认测量数据的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是,外界环境对温度测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测试时如何避免干扰是非常重要的。
四、使用注意事项使用非接触式测温仪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应选择合适的测量位置,避免表面遮挡物干扰测量。
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瞄准精度光学分光模块设计

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瞄准精度光学分光模块设计温度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工艺参数之一,任何物理变化、化学反应过程都与温度密切相关,因此温度控制是生产自动化的重要任务,要实现准确的温度控制就必须有精度相对较高的测温仪。
就测温仪形式来说,可归纳为接触式测温和非接触式测温两种。
不同的被测目标必须采用不同的测温形式。
在特定的领域中,非接触式测温有着接触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例如在有色冶炼、粉末冶金、中高频感应加热、铸造、焊接、锻造、热处理等领域。
目前市场上应用较多的非接触式测温工具是红外测温仪。
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是一种结合非接触式测温方法和光纤传感技术,实现高精度、高重复性、快速响应测温仪。
现已广泛被应用在各种工业测温中。
因其使用的是双光纤传输红外光信号,有着光路不同路,测量点和瞄准点不在一条光线上,光纤使用过程中容易折断等不足。
针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的这一缺点,结合实际应用要求,对使用双光纤传输的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进行技术改造,将原来的双光纤传输改为用单光纤连接分光模块的信号传输形式,其核心为光学分光模块的设计,对产品重新作机械设计,用黑体炉标定采集出相应的电压信号值,得到一个新的产品,以该产品向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
以下是该产品各部份设计详细介绍。
1 光学分光模块的设计非接触式红外光纤传感测温仪采用光纤探头与电子处理单元分离的结构,探测热源辐射的红外光密度,红外光经透镜会聚于光纤接头,通过光纤传导进入光电转换单元,输出的电信号经放大、线性化处理后,得到与被测温度信号成线性关系的电压(或电流)信号,将该信号接入智能数字显示表,即可显示对应的温度值。
可设定报警温度区间以控制所需要的生产温度;也可将测温仪的输出信号通过RS-232串口通信接入计算机,通过设定工艺曲线,进行多点多量程的温度控制。
该光纤传感测温仪的原理框图如下:图一光纤测温仪原理框图传导光纤使用的是双光纤,接红外探测器的这根光纤将光信号传输到光电转换器,然后通过电路作相应的信号处理。
非接触式红外遥感体温计的设计

非接触式红外遥感体温计的设计摘要针对传统水银体温计和电子体温计的种种缺陷和不便,本文设计了一种非接触测量体温计。
该体温计利用GE公司的红外热电堆温度传感器ZTP-101L实现对温度信号的非接触测量。
微弱的电压信号放大采用低失调、低漂移、高精度的集成仪用运算放大器AD620。
模数转换用自带ADC的16位单片机MSP430F149。
本文从硬件技术和软件方法上详细阐述了该仪器的实现手段。
系统具有报警选择和长时间无人操作自动待机的功能,具有智能化的特点。
关键词热电堆温度传感器体温 AD620DESIGN OF NON-CONTACT INFRARED REMOTETHERMOMETERABSTRACTThe paper designs of a non-contact measurement thermometer to solve the traditional mercury thermometer and electronic thermometer of deficiencies and inconveniences. The infrared thermopile temperature sensor ZTP-101L produced by GE achieves the untouched measuring of body temperature. The weak electric voltage signal is amplified by the extremely low offset voltage、low drift、high precision of integrated instrument operational amplifier AD620. A/D is realized by 16 bits MCU MSP430F149, which has ADC function. The paper explain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instrument from the two aspects-hardware techniques and software methods. The system has functions such as selectable alarm feature and auto-standy if there is no operation for long time, the design has intelligentized feature.KEY WORDS the thermopile temperature sensor body temperature AD620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II)1 前言 (1)2 系统总体方案 (1)3 硬件电路设计 (2)3.1 电源电路 (2)3.1.1 概述 (2)3.1.2 TL431简介 (3)3.2 单片机最小系统 (4)3.2.1 MSP430F149简介 (4)3.2.2 最小系统 (4)3.3 键盘系统 (5)3.4 显示系统 (6)3.4.1 系统概述 (6)3.4.2 YM12864简介 (6)3.4.3 显示系统电路 (7)3.5 报警系统 (8)3.6 电池电压监控系统 (8)3.6.1 系统概述 (8)3.6.2 LM393概述 (9)3.7 ADC系统 (10)3.8 ZTP101L简介 (11)3.9 信号调理系统 (11)3.9.1 系统概述 (11)3.9.2 AD620简介 (12)3.9.3 热电堆信号调理 (12)3.9.4 环境补偿信号调理 (13)4 软件设计 (13)4.1 环境温度补偿算法 (13)4.1.1 黑体辐射定律 (14)4.1.2 算法概述 (14)4.2 主程序流程图 (15)4.3 子程序流程图 (16)4.3.1 初始化子程序流程图 (16)4.3.2 键盘扫描子程序流程图 (16)4.3.3 显示子程序流程图 (17)4.3.4 测温子程序流程图 (18)4.3.5 温度值存储子程序流程图 (19)5 结束语 (20)致谢 (22)参考文献 (23)附录一 (24)附录二 (26)1 前言人体体温是鉴别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参数,所以体温计在医疗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接触红外测温仪采用最新红外技术可快速方便地测量物体的表面温度。不需要机械的接触被测物体而快速测得温度读数。只需瞄准被测物体,按动触发器,在LCD显示屏上读出温度数据。红外测温仪的优点:重量轻、体积小、使用方便,方便携带并能准确地测量热的、危险的或难以接触的物体,而不会污染或损坏被测物体。红外测温仪每秒可测若干个读数""而接触测温仪每秒测量就需要若干分钟的时间。
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的设计
摘要
利用温度测量技术是很常见的,而且在当前问题的检测设备类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但在某些应用中,需要使用测量与被测物体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它需要一个非接触式温度测量来满足测量要求,本文是红外测温仪的设计的实际需要。
红外测温仪是利用黑体辐射定律为基础,是光学理论和微电子学综合发展的现象。与基本的测温方式相比,具有反应时段短、非触碰、不干扰被测温场、使用寿命长、操做简便等一系列优点。
国内现状
在国内发展的红外测温仪的起步还是比国外晚一点,而且发展的方向也有些不同的方式,红外波长 ~ 100 m之间,按波长的限制,可分为近红外,红外,远红外,超远红外四种,它是无线电波,在最后的位置,在电磁波频谱的可见位置之间。红外辐射是最常见的一种是电磁辐射的性质,它通常是基于环境中的任意对象将改变分子的元素和子元素的原子不规则活动,不断辐射红外线能量,分子元素和原子元素的活动愈强烈,辐射的能量愈大,反之,辐射的能量愈小。
SARS爆发后,人们越来越重视公共卫生和安全。非接触、高精度医用红外温度计的研发,能够让在公共场合、大流量人群的迅速检测具备首要的意义。它不但具备强大的商业价值,并且又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由于红外资源及传感器范畴创新的开发,新式测温仪器正逐渐替换传统的检测手法。如今美、英等国正悉力于增强前视红外系统信息处理本领(如智能人工目标分类),便携式个人电脑机可以实时生成高分辨率的图像,以解决缺陷方面的研究和产业化。世界上除少许大型军工企业公司(如美国Honeuwell公司、休斯飞机公司)除外,极多大商业公司(如三菱电气、日本横河(株)、瑞典AGA公司、法国Pyro公司、Sofradier公司、HGH红外系统工程公司等)也正在积极地从事红外测温、热成像能力的科研及产品研发。在中国,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加速、产品升级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温度计,虽然热电偶(热电阻)一类的接触感温元件仍然具有很大的优势,但非接触红外测温仪已被业界关注。
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也叫辐射测温,一般使用热电型或光电探测器作为检测元件。此温度测量系统比较简单,可以实现大面积的测温,也可以是被测物体上某一点的温度测量;可以是便携式也可以是固定式,并且使用方便;他的制造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测温是不接触被测物体,具有响应时间短,不干扰被测温场、使用寿命长、操作简单等一系列优点,但利用红外辐射测量温度,也必然受到物体反射率、测温距离、烟尘和水蒸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起测量误差较大。红外测温仪 可以接收多种物体自身发射出的不可见红外能量,红外辐射是电磁频谱的一部分,它包括无线电波、微波、可见光、紫外、R射线和X射线。红外线位于可见光和无线电波之间,红外波长常用微米表示,波长范围为微米-1000微米,实际上,微米-14微米波带用于红外测温仪。红外技术及其原理的无异议的理解为其精确的测温。当由红外测温仪测温 时,被测物体发射出的红外能量,通过红外测温仪的光学系统在探测器上转换为电信号,该信号的温度读数显示出来,有几个决定精确测温的重要因素,最重要的因素是发射率、视场、到光斑的距离和光斑的位置。发射率,所有物体会反射、透过和发射能量,只有发射的能量能指示物体的温度。当红外测温仪测量表面温度时,仪器能接收到所有这三种能量。因此,所有红外测温仪必须调节为只读出发射的能量。测量误差通常由其它光源反射的红外能量引起的。有些红外测温仪可改变发射率,多种材料的发射率值可从出版的发射率表中找到。其它仪器为固定的予置为的发射率。该发射率值是对于多数有机材料、油漆或氧化表面的表面温度,就要用一种胶带或平光黑漆涂于被测表面加以补偿。使胶带或漆达到与基底材料相同温度时,测量胶带或漆表面的温度,即为其真实温度。距离与光斑之比,红外测温仪的光学系统从圆形测量光斑收集能量并聚焦在探测器上,光学分辨率定义为红外测温仪到物体的距离与被测光斑尺寸之比(D:S)。比值越大,红外测温仪的分辨率越好,且被测光斑尺寸也就越小。激光瞄准,只有用以帮助瞄准在测量点上。红外光学的最新改进是增加了近焦特性""可对小目标区域提供精确测量,还可防止背景温度的影响。视场,确保目标大于红外测温仪测量时的光斑尺寸,目标越小,就应离它越近。当精度非凡重要时,要确保目标至少2倍于光斑尺寸。
本文阐述了红外测温仪的基本原理和显示方式,指出红外测温系统的中心控制单元以STC89C51单片机。具体列举了该系统的组成和制作方法,给出了硬件理论图和软件的设计流程图。该系统基本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显示输出等部份构成。光学系统的红外辐射能量采集物体的红外能量收集在光电探测器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的视野。STC89C51单片机担当节制驱动温度量取、接受量取的数据、并按照单片机中的温度值统计算法算出目的温度值再经过LCD把温度显示出来。
第2章 设计方案拟定
温度测温技术的概述
红外测温是一种新技术和新方法,这是根据红外技术的发展,红外方式是追寻红外辐射的发生、传输、转化、探测并付诸实用的一门科学技术。温度是人类生活的一个基本特征,对人体的观察是正常的,重要的指标标准化,强测量生理信号方便。随着当代电子技术的进展,电子设备慢慢的显示出其向高集成化和小型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水银体温计尽管是价格便宜但也有不少弊病,例如要经过刻度值来判断温度高低,偶尔由于光亮较暗使观察者难以正确判别及测量等待时间长等。甚至某些威胁人类康健的流行病,其特点是体温的改变,但是在公共场合,辟如车站,商店,栈房和娱乐场所等检测人体体温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而采用非接触式的红外测温计就可以减少交叉感染。
Keywords:STC89C51 microcontroller;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背景
普通温度测量技术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发展已近于成熟。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需要的是特殊条件(如高温、强腐蚀、强电磁场条件下或较远距离)下的温度测量技术。因此,当前研究的重点也在于此。
1672,人们意识到太阳光(白光)是一个组合的各种颜色的光,同时,牛顿做了一个单色光在性质上更著名的白光判断的实验。棱镜对太阳光的利用(白光)分解为红,黄,绿,橙,绿,蓝,紫等颜色的单色光。1800,英国物理学家F. W. hashel从热点来看研究各种颜色,红外线的发现。他研究了大量的光和热,故意暗室只有一个黑板堵塞,以及板上的矩形孔的开口,用棱镜孔。当太阳光穿过棱镜,它被分解成光的彩色带,并使用温度计测量的光的热与不同颜色包括在内。为了与环境温度进行比较,光的颜色在附近放几块用温度计测量环境温度与赫胥汉城相比。在试验中,他偶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淡红色的温度计,室内温度比其他高数值说明。经过反复测试,所谓的高温面积最大,位于外面的光线的边缘是红色的。他宣布,辐射在可见光的太阳,有一个人类的眼睛看不到的"热线”,这种看不见的"热线”在外面的红光,红外线。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具备与无线电波及可见光同样的性质,红外线的出现是人类对大自然认知的一次跨跃,对考察和使用和发觉红外技术领域开拓了一条崭新的通途。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display infrared thermometer, noting that the center of the 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control unit STC89C51 microcontroller.accepted amount,and calculates the temperatu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urpose of single-chip temperature values through statistical algorithms and then the temperature LCD display.
国内外研究状况
国际现状
经过对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资料的搜集,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重要的发展趋势是:非制冷红外自动测温仪有了很大的进步。红外阵列传感器应用在过去,量子型红外探测装置液氮冷却,现在是非致冷红外阵列传感器的使用,非制冷红外传感器的研究进展,红外自动温度记录仪可以实现小,重量轻,价格低。国内外近来成功地研发了具有杰出抵抗干扰的等效温差传感器,温度记录精度在 ℃~℃的元器件,这是一个衡量毫米阵列式主动红外温度记录仪的热辐射。近年来,对红外自动温度记录仪的快速发展,高分辨率的温度检测,高精度、高速度的可能。
关键词: STC89C51单片机;红外测温;LCD显示屏
ABSTRACT
The use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echnique is common, but in the current issue of the detection device class is still a very important technology.It requires the use of measurement and the object contact temperature sensor, This is the actual need infrared thermometer designed.
Infrared thermometer is the use of blackbody radiation law, based on the phenomenon of optical theory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microelectronics. Compared with the basic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ode, with a short response time, non-touch, no interference is temperature field, long life, easy operation to do a series of advant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