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四川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合集下载

茶文化旅游与资源开发利用探析

茶文化旅游与资源开发利用探析

茶文化旅游与资源开发利用探析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渊源,茶文化旅游不仅可以推广中国文化,还可以带动经济发展。

本文从茶文化旅游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进行探析。

茶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如西南地区的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广西等省份,以及东南沿海的福建、浙江、江苏、安徽等省份。

这些地区都有独特的茶文化传统和资源优势。

1. 建立茶园景区茶园景区是指利用区域内的茶园资源和茶文化特色,打造出以茶园为主要景点的旅游景区。

茶园景区既可以让游客感受农耕文化,了解茶叶生长、加工等知识,也可以体验茶文化,品尝各式各样的茶叶。

如湖南的张家界武陵源茶园景区、浙江的西湖龙井茶文化园、四川的都江堰青城山茶园景区等。

2. 举办茶文化节茶文化节是指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节前,不仅可以吸引众多消费者,还能在节日期间吸引大量游客,为旅游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各地可以结合当地茶文化特色和气候条件举办不同的茶文化节,如安徽的黄山黟县茶叶文化节、云南的普洱茶文化节等。

3. 发展茶文化旅游产业链茶文化旅游产业链包括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配套服务等一系列环节。

茶叶生产环节必须保证优质的茶叶原料,而茶叶加工技术则直接影响茶叶口感。

茶叶销售渠道的拓展也是提升茶文化旅游发展水平的必要条件。

同时,相关的配套服务也不可少,如餐饮、住宿、交通、旅游咨询等。

茶文化旅游可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保护茶叶资源,同时也激活了地方经济和文化,推广了中国茶文化。

1. 通过茶文化旅游弘扬中华茶文化茶具有千年历史,它是中国特有的饮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茶文化旅游的推广,可以加强人们对于中华茶文化的了解与认识,推广中国传统文化。

2. 利用茶文化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茶文化旅游可以带动当地茶叶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通过茶园景区、茶叶文化节等活动,吸引游客前来游览,增加当地生产和销售茶叶的机会,提升当地的个人和地区经济收益。

茶文化旅游与资源开发利用探析

茶文化旅游与资源开发利用探析

茶文化旅游与资源开发利用探析【摘要】茶文化旅游与资源开发利用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从茶文化的历史和传统、茶文化在旅游业中的作用、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及茶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茶文化旅游与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升茶叶品牌形象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望未来,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茶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合理利用茶资源,推动茶文化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

未来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文化交流、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通过全方位的思考和行动,茶文化旅游与资源开发利用将迎来更为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历史传统、旅游业作用、现状分析、可持续发展、保护利用、重要性、展望、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茶文化旅游与资源开发利用探析茶文化旅游与资源开发利用探析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旨在探讨茶文化与旅游业、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国人民的精神食粮之一。

茶文化不仅体现在中国的茶艺和茶道上,还体现在茶文学、茶歌、茶画等多个方面。

茶文化在旅游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和感受。

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茶叶作为中国的传统饮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茶资源的开发利用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茶园的环境保护、茶叶的质量控制等。

为了实现茶文化旅游和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本文将对茶文化的历史和传统、茶文化在旅游业中的作用、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及茶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揭示茶文化旅游与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展望未来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方向,为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2. 正文2.1 茶文化的历史和传统茶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茶文化旅游线路开发研究

茶文化旅游线路开发研究

茶文化旅游线路开发研究一、引言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其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茶文化旅游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许多游客愿意通过参观茶园、品茶体验等活动,来深入了解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旅游线路的开发成为当前旅游业的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通过对茶文化旅游线路开发的研究,探讨如何将茶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促进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二、茶文化旅游线路开发的现状分析1. 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中国是茶的故乡,拥有丰富的茶文化资源。

各地的茶园、茶山、茶庄等景点都是茶文化旅游的资源点。

比如四川的峨眉山、福建的武夷山、安徽的黄山等都是有名的茶文化旅游胜地,吸引着大量的游客,体验不同地区的茶文化。

2. 茶文化旅游线路缺乏整合目前,虽然各地茶园和茶庄都各自开发了茶文化旅游项目,但是缺乏整合和协作,导致游客往往需要自行安排行程和交通,不便于游客全面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中国茶文化。

3. 需要提升茶文化旅游服务品质茶文化旅游目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导游水平不够、餐饮住宿不便等,需要加强服务品质,提升游客体验。

三、茶文化旅游线路开发策略1. 整合茶文化资源各地茶文化资源点应当加强合作,整合资源,共同推广。

可以建立一个茶文化旅游联盟,将茶文化资源点联合起来,共同推广,形成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线路。

2. 完善交通配套茶文化旅游线路的开发需要考虑交通配套,确保游客出行便利。

可以加强与交通部门的合作,提供专门的交通服务,比如直达的旅游大巴、专线巴士等,便于游客的出行。

4. 设计专业的旅游线路茶文化旅游线路设计需要考虑游客的实际需求,结合不同地区的茶文化特色,设计出具有吸引力和独特性的旅游线路。

比如可以考虑将茶文化和其他旅游资源结合,设计出多元化的旅游线路,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

四、茶文化旅游线路开发的案例分析以福建省武夷山为例,该地区是中国茶文化名山,拥有丰富的茶文化资源。

当地政府和旅游机构联合开发了“武夷红茶文化之旅”线路,该线路通过游览武夷山的红茶产地、参观红茶加工工艺、品尝红茶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

浅析我国茶文化旅游的背景与现状——以四川成都茶馆为例

浅析我国茶文化旅游的背景与现状——以四川成都茶馆为例

2016年21期总第828期中,增加游客的参与感。

(3)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综合水平加强一些休息游憩的休闲场所的建设如:茶馆、凉亭等,规范景区内部的道路标示,在导览图上明确标识联票景点以及旅行路线,且指示牌是设计与布局应与整个环境背景相协调。

实行WIFI 全覆盖,使得游客可以下载随声导游方便游览,将智慧旅游积极融入其中。

(4)提高旅游产品质量,打造高品质旅游三河独特的美食可以利用中央电视台这个平台进行包装,提高羽毛扇、口杯等工艺品的品质,进行产品组合,使旅游商品种类系列化、包装精细化、产品多样化、价格合理化、市场正规化,提高其档次;聘用专业讲解员涉及普通话讲解、外语讲解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市场营销策略(1)大力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①设计景区形象标志、形象定位和形象塑造。

三河古镇以水位中心,打造生态水文化,制定景区口号与LOGO 树立整体形象,同时向不同的细分市场分别推出不同的形象如:学生为其主要目标市场,打造三河历史悠久、名人故居众多,探索三河的历史发展脉络。

②利用传统的营销渠道和创新的营销渠道进行宣传如:通过大众媒体、专业媒体等,制作宣传画册与宣传片,突出三河古镇的历史与人文特色,VR 技术、互联网各种旅游交易会等进行推广宣传,由此提升三河的知名度和整体形象。

③三河古镇由于西递宏村的遮蔽效应未能较好体现三河独特文化,因此可以加强与其他景区或城市合作,开拓新的旅游线路以此推出三河古镇文化,如:南京--合肥--三河古镇--两日游,万佛湖--三河古镇--一日游等,提高其知名度。

(2)制定品牌策略与产品升级①品牌有助于宣传自己的产品,树立市场形象,建立顾客忠诚,从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三河是“庐剧之乡”,深入挖掘庐剧文化,打造庐剧品牌优势。

②对于旅游产品优化升级:a.扩充产品内容,除了在宣传册或报价单上标明的正式提供的产品,还可以通过合理的安排和控制成本,以相同的价格为顾客提供更多的旅游供给要素。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影响力。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运营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和推广。

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可以发布茶文化相关的内容,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兴趣。

还可以通过线上活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进行茶文化的展示和传播,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在线预订、导览等服务,为游客提供便利,增加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在新媒体环境下,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注重内容的创新和个性化。

茶文化旅游资源应该与当地特色相结合,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

可以将茶文化与音乐、艺术、文学等元素相结合,举办茶文化艺术活动,吸引更多文化爱好者。

通过创新的方式展示茶文化,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参与度,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也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数据分析和智能化技术。

通过对游客行为和偏好的数据分析,可以及时了解市场需求,调整开发策略,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

利用智能化技术,可以提供智能导游、虚拟体验等服务,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和趣味性,提升旅游体验。

然而新媒体环境下,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信息过载问题。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各类信息泛滥,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推广也面临着竞争激烈的环境。

如何在众多信息中突出自身的特点和亮点,吸引游客的注意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是用户参与度的问题。

虽然新媒体提供了更多的互动机会,但如何引导游客参与茶文化的体验和传播,提高用户参与度,仍然是一个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新媒体环境下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和推广;注重内容的创新和个性化,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利用数据分析和智能化技术,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

要面对信息过载和用户参与度等挑战,不断完善策略和方法,提升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雅安市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雅安市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雅安市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雅安市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南部,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茶文化的地区。

茶文化是雅安市的独特资源,也是其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本文将对雅安市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将茶文化融入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雅安市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以传统的“雅候茶道”为代表,融合了茶艺、茶道、茶礼等元素,打造出独特的雅安茶文化。

因此,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可以激发游客对雅安市的兴趣,并且增加市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首先,在茶园的建设上,可以选择位于风景秀丽的山区或者平原地带,打造具有雅安特色的茶叶基地。

通过规模化的茶园建设,可以吸引游客来参观参观茶叶的生长、采摘、加工等全过程,让游客亲身体验到茶叶的独特魅力。

其次,雅安市可以建立茶叶加工技艺体验基地,让游客学习茶叶加工的过程,亲自参与其中。

通过教授茶叶制作的技巧和方法,游客可以了解到茶叶的加工工艺,深入了解茶叶的特点与魅力。

此外,雅安市可以开设茶文化体验课程,让游客深入了解茶文化的内涵和传统茶道的精髓。

在课程中,游客可以亲自学习和体验茶道,了解茶道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并亲手品尝正宗的雅安茶。

此外,雅安市还可以在茶叶销售方面下功夫。

可以开设茶叶专卖店,专门出售雅安特色的茶叶产品,让游客购买纪念品同时,也可以将雅安的茶叶文化传播出去。

同时,还可以与当地茶叶企业合作,推出茶叶礼盒等特色产品,吸引更多游客购买。

另外,雅安市可以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举办茶文化主题的节庆活动。

可以组织传统的茶文化展览、茶叶品鉴会、茶艺表演等活动,将雅安特色的茶文化彰显出来,让游客在欣赏茶文化的同时,感受到雅安独特的风情。

总之,雅安市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市场前景。

通过规范茶叶生产、加强茶文化的推广、丰富茶文化的体验项目,可以打造出富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茶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茶文化旅游与资源开发利用探析

茶文化旅游与资源开发利用探析

茶文化旅游与资源开发利用探析茶文化是中国独特的文化形态之一,包括茶叶的栽培、制作、品茶等活动,还融入了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

茶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前往与茶文化相关的地区、景点,体验茶文化活动,了解茶文化知识的旅游活动。

如今,茶文化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新兴形态,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茶文化旅游的资源开发利用方面,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茶园资源开发利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各地有着丰富的茶叶资源,特别是云南、福建、四川等地,拥有着规模庞大的茶园。

茶文化旅游可以通过将这些茶园打造成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前来体验采茶、制茶等传统茶文化活动,进而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例如,福建泉州的安溪铁观音茶林、四川峨眉山的星云湖茶园等,都是茶文化旅游的热门景点。

二、茶文化博物馆和展示馆为了更好地传承和推广茶文化,越来越多的地方建设了茶文化博物馆和展示馆,展示茶文化的历史、传统、礼仪,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茶文化。

例如,湖北安陆的茶道博物馆、福建泉州的茶叶博物馆等。

三、茶文化特色小镇随着茶文化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地方打造了茶文化特色小镇,将茶文化融入到小镇的建设和发展中。

例如,浙江安吉的大竹林茶文化小镇、福建武夷山的武夷山茶小镇等,这些小镇将茶文化和建筑风格、美食、旅游景点等融为一体,成为旅游者品尝茶文化、享受休闲度假的绝佳去处。

总之,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对于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传承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也需要注意,在茶文化旅游开发中,应注重保护茶文化传统,避免过度商业化、过度开发,保护好景区环境和茶园资源。

只有这样,茶文化旅游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成为旅游业的重要支柱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茶文化旅游与资源开发利用探析

茶文化旅游与资源开发利用探析

茶文化旅游与资源开发利用探析茶,作为中国传统饮品,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茶文化的受到重视,茶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一种热门的旅游形式。

茶叶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

本文将探讨茶文化旅游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前景。

一、茶文化旅游的特点茶文化旅游是以茶文化为主题,以茶园、茶山、茶庄、茶村等茶叶资源丰富的地区为景区,以茶文化为内涵的旅游活动。

茶文化旅游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文化内涵丰富:茶文化旅游以茶文化为主题,使游客在欣赏茶园美景的了解茶文化的渊源和发展,感受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2. 地域特色明显:茶文化旅游地多数位于茶叶产区,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3. 产业链辐射广泛:茶文化旅游涉及到的不仅是茶叶的生产加工,还包括了茶文化的传承、茶艺表演、茶礼仪、茶文创产品等一系列产业链,形成了多元化的旅游产品。

4. 融合多种形式:茶文化旅游融合了自然景观游、生态农业观光、茶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多种旅游形式,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目前,国内茶文化旅游发展迅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旅游资源丰富:中国茶叶资源丰富,茶叶产地遍布全国各地,具有多样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适宜发展茶文化旅游。

2. 品牌知名度提高:随着茶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一些茶文化旅游景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特色,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其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3.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茶文化旅游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成为了旅游业的新亮点。

4.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对茶文化旅游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茶文化旅游的开发,加快了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步伐。

茶文化旅游的资源开发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 建设配套设施:茶文化旅游不仅要注重景区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还要配套建设停车场、酒店、餐饮、购物等服务设施,提升游客的整体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与管理研究・浅议四川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段敬丹(攀枝花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四川攀枝花 617000)摘 要 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成为了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强有力的动力,各省市都在开发各自别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四川作为中国茶文化的故乡,将茶文化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可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新亮点,而在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茶叶、茶具、茶馆、茶史博物馆等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开发的对象。

本文主要就在开发茶文化资源中如何抓住其特色,发掘其吸引力进行论述。

关键词 四川;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茶与茶文化,可以说是中国本土文化发展中的特产。

而四川的茶文化则更是其本土文化中历史悠久的遗留物。

世界之茶源于中国,而中国最早种茶、加工和销售茶品之地则源于巴蜀。

唐代茶圣陆羽有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其“南方”便是指中国古代的巴蜀滇黔,也既今天的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这些区域都是茶树最早生长的地方。

西汉宣武帝时的王褒在其《潼约》一文中有“脍鱼庖鳖,烹茶尽具”,“牵犬贩鹅,武阳买茶”的句子,据考证,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烹茶”和“买茶”的记载[1]。

在西汉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中也对巴蜀地区的产茶情况作了记载,“园有香茗”[2],“南安、武阳皆出名茶”[3],广汉郡什邡县“山出好茶”[4]、涪陵郡“惟出茶”[5],都说明在巴蜀一带,远在周代,不但有人工栽培的茶园,而且四川的乐山和彭山还是我国当时的名茶产地。

今天,旅游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而这一行业的资源可以说是遍及各地各行业。

历史悠久的茶文化自然也可以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而面向广大游客。

要将茶文化作为一项旅游资源来开发,首先,我们要了解茶文化究竟涵盖了哪些内容。

从作为物质本身的茶叶,到古朴典雅、款式优美的茶具,景致幽雅的茶楼,以至纯精神享受和消遣的茶诗、茶书、茶画,及渗透到国民精神中的种种茶俗茶礼,有研究者认为都应包含在茶文化的范围内。

可见茶文化中,既包括了茶,又包括了饮茶之人,更包括了茶饮本身的行为。

[6]由此可见,将茶文化作为一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其可为之处就不是单单限于茶与品茶这一狭小的范围。

四川作为历史上茶树的最早栽培地,将茶文化作为一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是有极大的优越性的。

四川的茶文化,即有悠久的历史作后盾,又有驰名的茶品做代表,更有其独特的地方茶俗茶礼及历代文人在四川留下的品茶颂茶的轶闻趣事为辅助,这些都是茶文化的吸引力所在。

如今的四川旅游业中,已不乏茶文化的踪影,在许多的旅游景区,都有作为旅游纪念商品出售的四川名茶,在蒙顶仙茶的产地也有专门的茶史博物馆向游人展示关于茶文化的丰富内容,成都街头巷尾的茶馆也成了一种休闲旅游的象征。

但是,现在对四川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是不够的,一是作为旅游纪念商品的茶类品种过于单一,另一个便是对茶文化专项旅游的开发力度还不够。

究竟应如何开发四川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并使其地方特色得以充分显现,使之成为吸引外地游客的亮点,这都是开发工作中应充分考虑的问题。

本文意欲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旅游纪念品-四川茶叶的开发目前,四川的名茶已在旅游纪念商品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它是作为一种主要旅游纪念商品出现的。

在川茶中尤以蒙顶茶最负盛名。

白居易《琴茶》诗道“琴里知闻惟漾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苏轼《试院煎茶》也云"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但仅有这一种名茶是远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的。

四川有种茶品茶的悠久历史,又有号称天府之国的地理环境,新中国成立后,茶叶专家深入名茶区,总结劳动人民精工制造名茶的经验,先后在蒙顶山、峨嵋山、青城山等地试制多种名茶。

现经审定,列于巴蜀名茶品种的有蒙顶山的甘露、石花、万春银叶、玉叶长青、峨眉山的峨蕊子、竹叶青、青城山的雪茶。

而且现在四川茶品中也涌现出许多新秀,如峨嵋沱茶、早白尖工夫红茶、竹叶青、峨嵋毛峰(产于雅安凤鸣)、大叶红碎茶等分别在世界食品评选会上获过金奖。

其他如文君绿茶、青城雪芽、巴山银针、北川珍眉、平武贡熙、金尖茶、康砖茶等都获过部优称号。

另外有40多种获省优称号,这些名优产品分布于30多个县市,年产量4万公斤左右。

而四川茶叶的总产量居全国第三位,其中红茶的产量和出口量居第二位。

[7]可见,四川的茶叶资源是相当丰富的。

但怎样才能让川茶既能为外来游客欣赏,又能为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效益,这是我们在开发中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42・第23卷第2期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6年4月Vol .23.No .2 Journal of Panzhihua University Ap r .2006名茶何以为“名”,是要经得起人们的品茗、鉴赏,要得到专家的首肯、认定。

倘若新茶总是藏在深山无人知,又如何称之为“名茶”呢?所以,将茶叶作为旅游商品来开发,品质固然是要注意的一个重点,但对其外在的宣传与包装也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要加大宣传方面的力度。

2005年夏季在山东日照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日照)国际茶博会”便是宣传四川茶叶的一个良好的契机。

诸如蒙山农垦茶叶、龙都香茗、叙府茶业等都在这次茶博会上一展风采。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食品饮品评选会。

如前文所提四川还曾有许多茶品在世界食品评选会上获得殊荣。

诚然参评参选是大力宣传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媒体的宣传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

目前,专门制作的茶类广告还比较少见,所以在利用媒体进行宣传这一方面还大有潜力可挖。

但在制作广告时,特别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制作精美,树立品牌形象,切忌粗制滥造、名不副实,否则其效果就可能是适得其反。

第二、要精心设计外观包装。

在旅游商品的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游客的购物动机,求新求奇的动机是大多数旅游者购物的主要动机,尤其是在购买旅游纪念品时,更是如此。

新颖别致的外观包装往往是吸引旅顾客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对茶叶的外观包装上就可多从新、奇两方面考虑。

现在一般的旅游地的茶叶多数是以一个塑料袋简单包装,稍好一点的便是用纸筒、铁筒将茶叶囊入其中,很难体现出别致之处。

根据旅游商品的包装设计策略,我们可以采取系列包装、配套包装、等级包装、个性化包装与时尚包装等方法。

现在配套包装的运用比较多,常见的是一些名茶采用了盒装茶筒再配以少量比较精美的茶具,其它的几种包装方法现在所见的运用到茶叶方面的则比较少,要开发茶叶的外观包装就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比如个性化包装,用四川常见的三件头茶具再加上约定俗成的茶语介绍其饮茶手法;时尚化包装主要针对年龄偏轻的游客,可用一些比较时尚的造型外观,如将茶与咖啡等饮料比较结合来进行包装设计。

二、茶具纪念品的开发品茶、品好茶,茶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茶具是在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

从茶具的材料质地来看,我国出现的种类有陶器、瓷器、铜器、锡器、金器、银器、玉器、玛瑙、漆器、景泰蓝等。

[8]而人们在日常品茶中则更偏爱瓷器与陶器。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品茶已不像古代的文人雅士有那样多的讲究,茶也多成为了一种单纯的饮料,而忽视了盛茶的茶具的价值。

但随着各种幽雅别致的茶楼的出现,爱茶之人也重新拾起了观茶品茗的习俗。

四川的茶具虽名气不盛,但四川的瓷器却历史悠久,极富盛名。

唐代杜甫有诗赞道“大邑烧瓷轻且坚,机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9]大邑,既今四川省大邑县,唐代时属邛州。

众所周知,唐时邛窑是蜀中有名的瓷窑,其瓷质洁而细,轻薄白润。

以邛窑的瓷器作为茶具,可以说是让品茶者赏心悦目的。

但我们一般所说的茶具仅是指用于盛装冲泡好的茶汤供人把握于手,啜饮香茗的茶具,而并非指用于制茶沏茶过程中所用的茶具。

陆羽在其《茶经》中将茶具大致分为了六类:[10]1、生火用具:“风炉”,存灰用具“灰承”,放炭用具“筥”,敲炭用的“炭挝”和“火荚”;2、煮茶用具:“鍑”及放“鍑”用的“交床”;3、炙茶、碎茶与量茶用具:“竹夹”、“碾”、“纸囊”,掸茶用的“拂末”,筛茶用的“罗合”,以及量茶所用的“则”;4、储水、存盐的用具:“碗”、“畚”;5、清洁用具:“札”、“涤方”、“滓方”以及擦拭诸器用的“巾”等;6、茶具的存贮器:橱架一类的为“具列”,篮筐一类的为“都篮”。

这些古老的却对人们充满的吸引力的茶具在今日已不多见。

人们在各地旅游所见的茶具多数都是一般的砂壶或是木制的茶针茶铲之类的茶具。

而象陆羽所述的从备茶、煎水到烹茶品饮这一系列过程中都有所用的茶具却是少有所见。

所以,这种一应俱全的茶具也可以作为一项旅游纪念商品进行开发。

但是,由于现代游客对茶文化的了解程度不一,这些茶具并不见得人人都了解其功用。

而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古人的相异太甚,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像古人那样有闲情逸致去亲手操作烹茶的全过程。

所以,对这种茶具的开发在其实用性方面可以相应的弱一些,而主要侧重于其美观方面。

在取材方面可以考虑用四川的名窑邛窑的白瓷,或是传统的瓷胎竹编等;在外形方面可以将各种器具精巧化,制成小巧别致的一套茶具,再附上每种茶具的功用介绍。

这样,既便于旅游者携带,又使茶具的观赏价值得以充分的展现。

三、茶馆旅游资源的开发四川的大小城镇茶馆林立,最有特色的是成都茶馆。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四川成都市仅市区高档茶馆就近400家,加上星罗棋布于街头巷尾的其他茶馆估计超过3000家。

而成都市每天大约有20万人次泡在茶馆里。

四川盖碗茶的冲泡是茶馆一绝,一把三尺来长的铜壶,由技艺高超的茶博士从远远的地方给茶客冲开水入杯,滴水不溅,令人叹服。

成都茶馆的吸引力还不止于此,在许多茶馆内还有曲艺表演,如大鼓书和金钱板等,以佐茶客之兴。

也有一些川剧玩友,常在茶馆坐唱川剧,放高腔、拉胡琴,茶馆也成了品饮追忆逝去年华的剧场。

在对茶馆的开发中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将茶馆划分不同的档次来对待处理。

比如,在高档的茶馆中主要向人们展示・52・第23卷 段敬丹:浅议四川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第2期茶艺茶道,而一些大众化的茶馆则主要体现民风民俗的方面。

将何种茶馆安排到旅游的行程中,主要是根据游客的需求层次而定。

现在虽然在大多数的游程中都安排有品茶的项目,但绝大部分都是以促销茶叶为目的的,其中的文化内涵极少,甚至在许多游客的心目中形成了喝茶就是被带去买茶,让导游从中收取回扣的印象,使茶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而这一点在开发中也必须重视。

我们现在对茶馆茶楼的开发的重点就是要重新树立起茶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使更多的人了解茶中的文化内涵及与其相关的民风民俗。

四、茶文化专项旅游的开发四川在发展旅游业的进程中早已提出了发展专项旅游的口号,但如今的四川专项旅游仍处在需进一步发展的境地。

将茶文化作为一种专项旅游而言,其中所含之内容主要是:富有地方特色的四川茶馆、滋生于民间的各种茶俗、名茶胜地的茶史博物馆及产茶盛地的工艺流程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