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基础知识2011.4.27

合集下载

脑卒中健康教育

脑卒中健康教育

脑卒中健康教育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都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为了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以下是一份详细的脑卒中健康教育内容。

一、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又称中风,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者阻塞导致的脑部供血不足,引起脑组织损伤的疾病。

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1. 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的80%。

它是由于脑血管的血流减少或者彻底阻塞导致的,使脑细胞缺氧和营养不足,从而引起脑组织损伤。

2. 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的20%。

它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的,使脑部出血,压迫脑组织,引起脑组织损伤。

二、脑卒中的危(wei)险因素1.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最主要危(wei)险因素,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增厚和硬化,增加脑血管破裂和阻塞的风险。

2. 糖尿病: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壁,增加脑血管病变的概率。

3. 高血脂:高血脂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血管阻塞的风险。

4. 吸烟: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和血液粘稠度增加,增加脑血管病变的风险。

5. 高盐饮食:摄入过多的盐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6. 缺乏运动:长期不运动会导致身体肥胖、血脂升高等,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7. 高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脑血管病变的概率也会增加。

三、脑卒中的预防与控制1.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肪乳制品,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2.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减轻心脏和血管的负担。

3. 戒烟限酒: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可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4. 控制血压:定期测量血压,如有高血压需积极治疗,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5. 控制血糖和血脂:如患有糖尿病或者高血脂,需积极治疗,保持血糖和血脂在正常范围内。

6. 适度运动:每天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7.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早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危(wei)险因素。

脑卒中科普知识,一文了解

脑卒中科普知识,一文了解

脑卒中科普知识,一文了解脑卒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比较急迫,在4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比较高,并且男性多于女性,主要是由脑部血管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因为血管堵塞,导致血液不能顺利地进入大脑,从而造成脑组织的损伤。

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疾病导致的一种急性神经功能紊乱,主要是由于血栓或者其它阻碍血液流动的物质所致,这种情况叫做缺血性中风。

约有百分之十五的病人发生过出缺血性中风。

在中国医学上,也叫"中风"。

中风是一种急性疾病,病人往往会出现头晕目眩、口角歪斜、口齿不清、半身不遂等症状,治疗费用高昂。

中风后康复缓慢,并有严重的后遗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

此外,由于对中风早期症状的忽略,致使病人病情恶化,丧失了最佳的抢救时机。

中风有时可致人死亡,因此预防中风非常重要。

特别是对于有风险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因此,怎样才能防止和鉴别脑卒中?下面,我们将简要地向您介绍它。

1.脑卒中的识别方式脑卒中的发病症状比较明显,但是因为它和其它疾病有一些类似之处,所以,很容易在症状上产生混乱,而且,脑卒中的发病时间比较紧迫,如果对症状的判断出现错误,造成就医延迟,将会造成比较严重的结果。

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提高对脑梗中的认知水平,认识其发病症状,尽早鉴别出疾病,进而进行科学的治疗。

除了平时所学的有关知识,还要从下列几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病人脸上再也做不出任何表情,连最基本的表情都做不到。

患者的另外一侧脸颊会突然感觉到无力,或者是瞬间麻木,也有可能是口角歪斜,同时还会出现流涎的情况。

第二,病人可能会出现双手抬不起来的情况,也可能是一只手突然感觉到无力,不能进行抬高等基本动作,也可能会出现一侧肢体偏瘫、感觉障碍,严重的还会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情况。

有的人一条腿发软,提不起手臂,有的人突然掉在地上,有的人一条腿拖在地上,有的人甚至连站都站不稳。

还有一些病人,则是双腿一软,直接瘫倒在地。

这些均与脑血管供血不足引起的运动神经功能异常有关。

脑卒中科普

脑卒中科普

脑卒中科普1.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就是脑中风、急性脑血管病、脑梗死或脑出血。

指不同的病因引起的脑血管病性疾病的总称。

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卒中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后脑缺血坏死所致,出血性卒中时由于脑血管破裂引起,包括脑实质出血和脑表面血管破裂学出进入大脑外面的蛛网膜下腔里。

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位原因是卒中,卒中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本病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给家庭带来沉重痛苦。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突然出现的局灶性或全脑的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切排除非血管源性疾病。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是指不同原因所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细胞坏死,出现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如头晕、肢体无力、视物不清)的症状。

脑出血: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我国发病脑出血: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我国发病率占急性脑血管病的30%,急性期病死率30%-40%。

率占急性脑血管病的30%,急性期病死率30%-40%。

1.脑血管疾病的病因:(1)血管壁病变:以高血压病引起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损害最为常见。

其次为各种病原菌(细菌、病毒、梅毒)和免疫系统引起动脉炎。

还有小部分为先天性血管病和各种原因(插入导管、外伤、颅脑手术、)所致血管损伤。

另外还用毒物、恶性肿瘤、药物等所致血管壁损伤。

(2)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如血压的突然变化如忽高忽低,以及心脏射血功能、心脏传导不正常、各种原因引起的心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及心跳不正常,特别是心房纤颤。

(3)血液成分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包括不同原因引起的血液粘稠度增加,另外还有凝血机制异常,特别是应用避孕药物、抗凝剂等。

(4)其他病因:包括脂肪、空气、癌细胞和寄生虫等栓子,脑血管受压、痉挛等。

1.怎么及早识别脑卒中。

研究发现脑卒中先兆多为(1)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无力。

(2)头晕,走路不稳买入醉酒状态;(3)说话不清楚,或不能讲话;或听不懂别人讲话。

(精选)脑卒中科普知识及康复知识普及

(精选)脑卒中科普知识及康复知识普及

脑卒中科普知识及康复知识普及一.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症,症状持续时间至少24小时,但仅仅只有几分钟或数小时的症状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脑卒中是否可防可治?脑卒中也是可以预防的。

我们要改正错误的观念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意识地避免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另外,对体内已经形成的病理变化,如颈动脉斑块造成狭窄等,要引起重视,定期进行脑卒中筛查, 及早发现疾病问题,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的防止脑卒中的发生。

三.脑卒中都有哪些名称?脑卒中名称很多,如“脑中风”、“脑血管意外”、“脑血管病” < 由于这个病来势较快,病势险恶,变化多端,犹如自然界的风一样“善行多变”,所以,中医把这类病称为“脑中风”。

由于这种病的发生是脑血管意外地出了毛病,发病突然、难以预料,因此,又叫“脑血管意外”。

西医则把它称为“脑血管病”。

四.常见的症状有1、全脑受损害症状:头痛、恶心、呕吐,严重者有不同程度的神志不清:如迷糊或昏迷不醒。

2、局部脑损害症状:脑的某一部位出血或梗死后,出现的症状复杂多样,但常见的主要有:偏瘫,即一侧肢体没有力气,有时表现为没有先兆的突然跌倒偏身感觉障碍,即一侧面部或肢体突然麻木,感觉不舒服。

偏盲,即双眼的同一侧看不见东西。

失语,即说不出话,或听不懂别人及自己说的话,不理解也写不出以前会读、会写的字句。

眩晕伴恶心、呕吐,眩晕即看东西天旋地转或觉自身旋转。

复视,即看东西成双影。

发音、吞咽困难,说话舌头发笨,饮水呛咳。

共济失调,即走路不稳,左右摇晃不定,动作不协调。

五.脑卒中的就医指导1、及早送医2、专科诊治3、及时介入康复治疗一•什么是康复治疗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能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

其最终目标提高残疾人生活素质,恢复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使残疾人能在家庭和社会过有意义的生活。

脑卒中的相关知识

脑卒中的相关知识

• 床上训练肢体活动
• 让患者学会自己翻身、使用便器等。首先,患者双手十指 交叉握 手,行肩关节被动活动。在练习翻身时做伸髋动 作,如双桥运动。锻炼抬高臀部,学会自己或在护士协助 下使用便器。
• 心理康复护理
• 脑卒中后多数患者通常伴有抑郁、焦虑情绪,表 现为少言、淡漠、缺乏主动性,对治疗和训练持 怀疑态度,郁郁寡欢,个别的甚至产生轻生的念 头,这与肢体能力水平、语言障碍呈负相关。脑 卒中后的神经功能恢复通常在病后3个月内最快。 在这一时期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 则可促 进康复疗效的速率。
脑卒中的预防平日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 • • • • • • • • • (1)控制高血压 (2)防治糖尿病 (3)戒烟、少酒 (4)保持情绪平稳 (5)防止大便秘结 (6)饮水要充足 (7)坚持体育锻炼 (8)饮食清淡 (9)注意气候变化 (10)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谢谢!
脑卒中的相关知识
简介
定义 分类 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相关检查 治疗措施 护理措施 预防方法
脑卒中的定义
• 脑卒中: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 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在 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 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 碍,临床上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 症状和体征.
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
• 勤洗会阴部、勤换内裤。 女病人行会阴冲洗每天 2 次。对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尿道口消毒每天2次, 保持尿管外端的清洁。
• 褥疮预防
• 脑卒中患者最早可在20h内发生褥疮(好发部位多 在骨隆突和易受压处,如 骶尾部、髋部、肩胛部、 肘部、内踝部、外踝部、足跟部等)。护理上要 做到“五勤”:勤翻身、勤抹洗、勤按摩、勤整 理、勤更换。建立翻身卡,每2h翻身1 次,以海 绵垫、气垫架空隆突处,必要时睡气垫床。便盆 应无破损,边上撒滑石粉或痱子粉。翻身动作应 轻柔,避免 拖、拉、推,不宜翻身者可抬高床脚 30~40度。每隔1~2h用约10cm厚的软枕垫于患者腰 骶部, 增加局部的通透性,减轻受压部压力。手 可伸向背部轻轻按揉,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脑卒中健康宣教内容

脑卒中健康宣教内容

脑卒中健康宣教内容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居高不下。

脑卒中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过量、肥胖等。

脑卒中不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身体和经济负担,也对社会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对脑卒中进行健康宣教,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认识脑卒中脑卒中是指脑部血液供应突然中断或破裂导致的脑组织损伤。

根据病发原因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导致脑血管阻塞,造成脑组织缺氧坏死;出血性脑卒中则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

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突发头痛、面部肌肉无力或麻木、言语不清、行走不稳、意识丧失等。

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脑血管壁,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2.高血脂: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过高,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脑血管病变。

3.糖尿病: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4.吸烟和饮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对血管有损害作用,容易引发脑卒中。

5.肥胖和缺乏运动:过度肥胖和缺乏体育锻炼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三、预防脑卒中的措施1.控制血压:定期测量血压,如有高血压应积极治疗并坚持长期控制。

2.控制血脂和血糖: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

3.戒烟限酒:尽量避免吸烟和饮酒,对已有的吸烟和饮酒习惯要逐步戒除。

4.保持健康体重: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5.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如有高危因素应及早发现并进行干预。

6.增加运动量:适量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

7.均衡膳食:合理搭配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减少高盐高脂食物的摄入。

8.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脑卒中的紧急救治脑卒中是一种紧急情况,当出现疑似脑卒中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脑卒中预防知识

脑卒中预防知识

脑卒中预防知识脑卒中,也被称为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

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者阻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导致脑细胞缺氧、坏死和功能障碍。

脑卒中不仅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还可能导致严重的残疾甚至死亡。

因此,了解脑卒中的预防知识对于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1.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可以有效地控制高血压。

此外,定期测量血压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2. 管理糖尿病:糖尿病是另一个与脑卒中风险增加相关的因素。

通过保持健康的饮食、规律的运动和按时服药,可以有效地管理糖尿病。

定期检查血糖水平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3. 控制血脂:高胆固醇和高血脂是导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避免高脂饮食和限制饱和脂肪的摄入,可以有效地控制血脂水平。

此外,定期检查血脂水平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4.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度饮酒是导致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吸烟会导致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和动脉硬化等,从而增加患脑卒中的风险。

减少或戒除吸烟可以显著降低患脑卒中的风险。

过度饮酒也会导致血压升高和脑血管病变,因此适度饮酒非常重要。

5. 健康饮食:均衡的饮食对于预防脑卒中至关重要。

建议摄入丰富的水果、蔬菜、全谷物、低脂乳制品、瘦肉和鱼类。

同时,减少盐和糖的摄入也是非常重要的。

避免高盐饮食可以降低血压,而减少糖的摄入可以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

6. 适度运动:适度的身体活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血压和血脂水平,从而降低患脑卒中的风险。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

此外,力量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增强肌肉和骨骼健康。

7. 管理压力:长期的精神和情绪压力可能导致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增加患脑卒中的风险。

因此,学会有效地管理压力非常重要。

脑卒中防治相关科普小知识

脑卒中防治相关科普小知识

脑卒中防治相关科普小知识
咱今儿就来聊聊脑卒中这档子事儿哈!脑卒中,听着挺玄乎,其实就像是身体里的一场“小地震”。

你想想,脑血管就好比家里的水管,要是哪天出了问题,那不就乱套啦!
这脑卒中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呀!它一旦发作,那可真是让人措手不及。

就像那暴风雨说来就来,不给你一点儿准备的时间。

好多人可能前一秒还好好的,下一秒就突然倒下了。

咱可得防着点儿这“不速之客”!那怎么防呢?首先得从生活习惯入手。

饮食上,可别老吃那些油乎乎、咸滋滋的东西啦,就像家里的菜不能老放那么多油盐呀,得清淡点儿。

多吃点蔬菜水果,那才健康呢!还有啊,别老是坐着不动,得时不时起来活动活动,就跟那汽车似的,老不开也会出毛病呀。

再说说这血压。

血压高就像那河水涨水似的,太危险啦!所以得经常量量血压,要是高了可得赶紧想办法降下来。

还有血糖、血脂这些,也都得注意着点儿。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别老生气!生气就好比那火苗,一下子就把身体里的“炸药包”点着啦。

要保持好心情,乐呵呵的,啥事儿都别往心里去。

要是真碰上有人脑卒中发作了,那可别慌了神儿。

赶紧拨打急救电话呀!在等待的时候,也别闲着,让病人平躺,把头垫高一点儿,可别乱动人家。

脑卒中可不是啥小毛病,咱可得重视起来。

别等出了事儿才后悔莫及呀!平时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多关心关心身边的人。

这就好比给身体这座房子打打补丁、修修漏洞,让它能稳稳当当的。

大家都记住了吗?可别不当回事儿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突然出现的半身不遂
② 突然出现的说话不清 ③ 突然出现的行走不稳 ④ 突然出现的视物异常 ⑤ 突然出现的眩晕呕吐 ⑥ 突然出现的剧烈头痛
脑卒中的早期判定—FAST评估法
F(Face):您(他)是否能 够微笑?是否感觉一侧面 部无力或者麻木?
A(Arm):您(他)能顺利举起 双手吗?是否感觉一只手没有力 气或根本无法抬起? S(Speech):您(他)能流利对答吗?是否说话困难或言语 含糊不清?
卒中医疗质量评测指标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绩效名称 VTE预防 出院时抗栓治疗 AF抗凝治疗 rt-PA治疗 2天内抗栓治疗 降脂和他汀治疗 入院时吞咽困难筛查 卒中宣教 戒烟建议 康复评价 CI ★ ★ ★ ★ ★ ★ ★ ★ ★ ★ TIA ★ ★ ★ ★ ★ ★ ★ ★ CH ★ 卒中 ★
3. 动脉炎
4. 脑动脉瘤 5. 脑血管畸形 6. 脑血管痉挛 ………
3. 心肌病
4. 心瓣膜病 5. 血压过高 6. 血压过低 7. 血压急剧波动
3. 血液病
4. 血栓前状态 5. 各种栓子
缺血性卒中病因分类—CISS分类
缺血性脑卒中
40% 12.3% 31.3% 5% 11.4%
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fication ,CISS
3、进展性卒中的常见原因
进展原因
大面积脑梗死继发脑水肿 缺血性再灌注损伤 持续性低灌注缺血 血栓近心端扩大 全身并发症(发热/水肿/血糖)
处理对策
抗水肿 清除自由基 提高灌注压 抗栓治疗 预防并发症
4、卒中常见的残疾与康复
常见障碍 康复措施
肢体瘫痪 关节保护、被动/主动训练、抗痉挛 吞咽困难 筛查/评估、鼻饲/训练/代偿
非高血压性脑出血
针对病因
6、卒中的宣教内容
1. 什么是卒中(stroke)? 2. 什么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3. 我们如何判断自己或家人是否有卒中或者短暂性脑缺血 发作?如何能避免延误诊治? 4. 当卒中可疑患者到达医院,将会有什么发生? 5. 如果怀疑卒中,我们可能会做哪些检查? 6. 如果患有卒中,我们将会接受怎样的治疗? 7. 发生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8. 有何方法能有效帮助我预防卒中的发生或防止卒中再发? 9. 有何方法能有效帮助我和家人防止卒中再发? 10.发生卒中后,外科手术治疗是否适合我?
3、卒中的危险因素
卒中的危险因素
1. 高血压 2. 心脏病 3. 糖尿病 4. 血脂异常
不良生活方式
1. 吸烟 2. 酗酒 3. 肥胖 4. 抑郁
5. 颈动脉狭窄
6.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5. 缺乏体育活动
6. 膳食不合理
4、卒中的发展过程
潮湿环境 酸碱环境 水管生锈
危险因素 发展过程
各种卒中 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
② 脑缺血(一过性脑功能紊乱)
– 一侧肢体麻木、无力、感觉异常

– – –
各种语言障碍(失语或构音障碍)或吞咽困难
视物模糊、复视、偏盲、眩晕、听力障碍 眩晕、行走不稳或共济失调 头痛、精神异常、讷吃等症状
3、脑卒中的发病先兆
③ TIA(脑梗死先兆)


上述脑缺血症状,反复发作
④ 高血压伴脑血管收缩功能障碍
★ ★ ★ ★
★ ★ ★ ★
T(Time):如果上述三项有一项存在,请您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时 间就是生命,少一分延误,多一分康复!请立即把患者送入有溶栓治疗 经验,有条件和能力为患者进行诊疗的医院救治。
3、脑卒中的发病先兆
① 眼部症状
– – – 单眼一过性黑朦或交叉性黑朦(CA) 双眼一过性视力障碍(PCA) 视力模糊或黑朦伴玻璃体出血,提示SAH
卒中医疗质量评测指标
脑 梗 死 住 院 目 标 流 程
1 2 3 4 5
是不是脑梗死
Y
N Y
按其他疾病治疗
按危重症治疗 按溶栓方案治疗 按进展卒中治疗
7
24 小 时 内 完 成 1
是不是危重症
N N
能否溶栓治疗 是否可能进展
N
6
Y
Y
周 评价神经缺损 内 制定康复计划 完 成
寻找卒中原因 制定二级预防
脑的血液供给
• 正常情况下,心脏把血液 泵入脑动脉,脑动脉又逐 渐变细成为小动脉,最后
变成很细的血管,即毛细
血管。毛细血管壁很薄,
氧气和营养物质可由此进
入脑细胞内。
2、脑卒中的临床类型
缺血性 卒中 脑卒中 出血性 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卒中的CT特征
脑梗死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针对疾病特点 进行健康宣教
8
总结住院资料 制定出院计划
门诊定期随访
9
1、脑梗死的危重症指标
生命体征不稳定(BP、R、P、T)
内脏功能障碍(脑、心、肺、肝、胃、肾) 内环境不稳定(水电、酸碱、血糖、炎症)
2、脑梗死的溶栓适应症
年龄18~80岁
发病时间<4.5~6小时 神经功能缺失中度(NIHSS=5~25分) 排除出血性卒中 无溶栓禁忌症 病人及其家属同意
1. 卒中的发病原因
2. 卒中的诱发因素 3. 卒中的危险因素 4. 卒中的发展过程 5. 粥样硬化与卒中的关系 6. 危险因素与卒中的关系
1、卒中的发病原因
脑动脉血管病变
2. 动脉粥样硬化
心脏病/血压改变 血液成分异常
1. 高粘血症 2. 凝血机制障碍 2. 房颤
1. 高血压动脉硬化 1. 心衰
前循环常见症状
1. 三偏征(瘫、感、盲)
后循环常见症状
1. 交叉性瘫痪(感障) 2. 视觉障碍(复视/盲) 3. 共济失调或眩晕 4. 真性球麻痹
2. 失语症或失用症
3. 忽视 4. 交叉性黑蒙 5. 交叉性霍纳
5. 跌倒发作
6. 全面遗忘症
问诊、触诊、测血压
脑供血动脉听诊区
脑卒中常见的六大表现
• 表现为突然的上肢、下肢无力、视力减退等,症 状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最多不超过1小时完全缓 解。 • 它是由于大脑在短暂性的供血中断后,血流快速 恢复引起。因病情迅速好转,患者及家属常忽视, 但它却是卒中的重要先兆,早期到医院诊治,将 可能防止卒中的发生。
四、脑卒中的急救流程
1. 迅速识别卒中(6大表现) 2. 立即打急救电话(120) 3. 送病人到有卒中资质的医院(CT+医生) 4. 迅速而正确的诊断(时间=大脑) 5. 在医院内接受规范的治疗(卒中单元) 6. 及时进行康复治疗(防止残疾)
• 脑表面动脉血管破裂,血 液进入脑周围间隙中,称 蛛网膜下腔出血。
4、脑卒中的危害程度-六高
高发病率
高患病率 高病死率
257/10万
719 /10万 120/10万 第1~3位
高致残率
高复发率 高住院费
4/3者不同度致残
41%(3~5年内) 5千~1万元
第1位
第1位 几百亿/年
二、脑卒中的发病因素
脑卒中的基础知识
学习内容
一.脑卒中的基本常识
二.脑卒中的发病原因 三.脑卒中的常见表现 四.脑卒中的急救流程 五.脑卒中的住院目的

一、脑卒中的基本常识
1. 脑卒中定义与特点
2. 脑卒中的临床类型 3. 脑卒中的发病机制 4. 脑卒中的危害程度
1、脑卒中的定义
• 脑血管疾病是指发生在脑部血管,因颅内血液循 环障碍而造成脑组织损害的一组疾病,分急性和 慢性两种。 • 急性脑血管疾病也称“脑卒中”,是向大脑供应 氧气和其他营养物质的血管在某一部位突然破裂 或阻塞而引起的疾病。 • 脑卒中的特点是突然发病,来势凶猛,变化很快, 就像自然界的风一样“善行数变、变化莫测” , 因此古代医学家也把它称之为“中风”。
Proximal Reference Culprit Lesion
阴性重构
Negative Remodeling RR < 0.95 EEM Contour Schoenhagen et al. Circulation 2000; 101:598-603
血流动力学事件
5
血管闭塞
脑卒中为什么突然发生?
易损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引起脑梗死
易损斑块的类型
各种诱发因素促发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破裂
易损斑块的影像学特征
B超
DSA
CTA
6、危险因素与卒中发生率
危险因素
高血压 糖尿病 房颤 吸烟
脑梗死
增加2.3倍 增加3.6倍 增加2.2倍 增加2.5~5.6倍
脑出血
增加4.1倍 增加2倍
高脂血症
年龄≥55岁
增加1.0~1.45倍
水管阻塞或漏水
最后结局
脑梗塞或出血
5、动脉粥样硬化与卒中
斑块破裂形成血栓与缺血性卒中
动脉粥样 硬化斑块 凝血块 血栓 凝血块阻塞
颈内动脉 基底动脉
椎动脉
脑动脉血栓形成
粥样硬化血管狭窄与缺血性卒中
稳定的动 脉粥样硬 化斑块
出血的动 脉粥样硬 化斑块 脑梗死大多数都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惹的祸
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分期
增加1倍/10年
常见的六大危险因素
三、脑卒中的临床表现
1. 脑卒中的临床特点
2. 脑卒中的常见表现 3. 脑卒中的发病先兆
1、脑卒中的临床特点
诊断依据
①易患人群
临床问诊要点
① 起病状态
②突然发病、变化较快
③卒中局灶性症状 ④影像学依据 ⑤除外其他疾病
② 发病时间
③ 起病姿势 ④ 病情变化
2、脑卒中常见的局灶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