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空分塔爆炸伤亡事故及教训
90年代空分塔爆炸伤亡事故及教训

主冷液氧液面常年在 53% 左右 (法液空调查报 引进的空分设备有氧化亚氮, 并已检测到。 爆炸引
告, 爆炸前 9 h 主冷液位下降, 换热单元的浸没率仅 出新问题, 应引起我们行业人士的关注!
50%~ 60% ) , 未全浸操作 (说是设备规程规定) ; 已
法液空的调查报告结论是: 事故起源于侵入的
111 兰州石油化工机器厂 “150”空分塔爆炸 1992 年 11 月 1 日, 兰州石油化工机器厂氧气
站 1 号 150 m 3 h 空分塔爆炸, 造成一人死亡, 分馏 塔报废。 爆炸中心部位为主冷凝蒸发器, 属化学性 爆炸。分析发现有油脂、乙炔, 空分设备役龄长、老 化、 危险物品积聚所致。 112 金川有色金属公司 “150”空分塔爆炸
4 人重伤、 27 人轻伤; 上塔被粉碎性炸毁, 冷箱全部
事发后, 法液空组织专门工作组到现场调查, 还
被炸, 损坏静设备 12 台、动设备 (水泵) 4 台, 直接 邀请美国A PC I、德国林德公司等专家协助分析, 直
经济损失 460 余万元。 事故原因:
接原因是当时印度尼西亚的森林大火, 空分塔周围
的燃爆事故。 事故原因为:
要用铜填料, 渡过高氧区后用铝填料。 主冷爆炸后
11 空分塔安装在室内, 主厂房地处凹地, 北有 会在上塔高氧区引燃铝参与“二次爆炸”。这是A P2
挡土墙, 液氧排放管置于厂房管沟内, 引至厂房外 C I 的观点。而林德公司通过铝填料和铝筛板的引燃
附近明沟排放。 因此排放方式落后, 且排放速度偏 试验比较, 证明铝是一种安全的填料材料, 并限定
快, 当时风较小, 氧气的比重较大, 因而氧气积聚 填料金属表面润滑油最大残余量为 50 m g m 2, 结论
90年代卫辉市塔岗重大事故案例

90年代卫辉市塔岗重大事故案例
摘要:
1.卫辉市塔岗重大事故背景
2.事故原因及过程
3.事故的影响与教训
4.结语
正文:
【卫辉市塔岗重大事故背景】
卫辉市位于我国河南省北部,塔岗镇是其下辖的一个小镇。
在20 世纪90 年代,塔岗镇发生了一起重大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起了广泛关注。
【事故原因及过程】
这起事故发生在1993 年5 月12 日,当时卫辉市塔岗镇的一家化工厂正在进行生产。
然而,由于设备老化、安全措施不到位以及管理人员的疏忽,导致了一场大火。
火势迅速蔓延,很多工人没有来得及逃生,被困在厂区内。
当地的消防部门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进行救援。
然而,由于火势太大,救援工作非常困难。
最终,事故导致31 人死亡,70 多人受伤,财产损失高达数百万元。
【事故的影响与教训】
这起事故给我国化工行业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首先,企业必须重视安全生产,定期检查设备,及时更新老化设备,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其次,企业
要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使员工具备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
最后,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确保安全生产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结语】
卫辉市塔岗重大事故是一起因安全措施不到位、设备老化和管理疏忽导致的悲剧。
这起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
空分行业典型事故

空分行业典型事故空分行业作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领域,为众多行业提供高纯度的氧气、氮气等气体。
然而,由于其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和危险性,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典型事故,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严重的损失。
在空分行业中,火灾爆炸事故是较为常见且后果严重的一类。
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是某空分工厂的主冷箱发生爆炸。
主冷箱是空分设备中的关键部位,内部存有大量的低温液体和气体。
事故的原因是由于主冷箱内的碳氢化合物积聚,超过了安全限值。
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碳氢化合物发生了燃烧和爆炸,瞬间摧毁了主冷箱,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另一类典型事故是氧气泄漏引发的事故。
氧气具有助燃性,一旦泄漏并与易燃物质接触,极易引发火灾。
例如,在一次设备检修过程中,由于管道密封不严,氧气泄漏到了检修区域。
当时,现场正好有一些明火作业,泄漏的氧气与明火相遇,瞬间引发了大火。
幸好现场人员及时疏散,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但设备损坏严重,生产被迫中断了很长时间。
此外,还有因设备故障导致的事故。
某空分工厂的压缩机突然出现故障,造成了整个生产系统的压力失衡。
压力的急剧变化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如管道破裂、阀门损坏等。
不仅如此,由于压力失控,还导致了部分低温液体的气化和喷发,对周边的设备和人员构成了威胁。
在这些事故中,人为因素也往往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比如,操作人员的违规操作、安全意识淡薄、培训不足等。
有一家企业的操作人员在没有完全了解操作规程的情况下,擅自调整了关键设备的运行参数,导致了设备的过载运行,最终引发了故障和事故。
还有一个典型的事故是由于安全管理不善导致的。
某空分企业在安全管理制度上存在漏洞,对设备的定期检测和维护不到位。
长期的疏忽使得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没有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最终酿成了大祸。
为了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空分行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部件。
《国内外重大空分装置爆炸事故回顾》

国内外重大空分装置爆炸事故回顾1961年1月4日:前联邦德国一台4000m3/h空分设备空分塔发生爆炸,死亡15人,设备与建筑物损坏严重。
1973年11月23日:鞍钢氧气厂3350m3/h空分装置发生典型的塔外恶性爆炸,又引起塔内空分基础爆炸,设备多处被炸毁,检修半年才恢复生产。
1986年7月27日:燕山石化公司前进化工厂3200m3/h空分设备一声巨响后,整套设备成为一堆废墟。
1992年11月1日:兰州石油化工机器厂氧气站150m3/h空分塔发生爆炸,造成一人死亡,空分塔报废。
1993年7月25日:甘肃金川有色金属公司150m3/h空分塔主冷凝蒸发器发生粉碎性爆炸,当场炸死一人,空分塔报废。
1996年3月2日:江西新余钢铁厂6000m3/h空分设备在未发现异常征兆的情况下,板翅式主冷凝蒸发器突然发生爆炸,设备损坏严重,爆炸冲击波将周围建筑物玻璃震碎。
1996年7月18日:哈尔滨气化厂空分分厂10000m3/h空分设备主冷发生爆炸,主冷和上塔报废。
1997年5月16日:辽宁抚顺乙烯化工厂6000m3/h空分塔发生恶性爆炸,设备、厂房均遭严重毁坏,4人死亡、4人重伤、27人轻伤。
1997年12月25日:马来西亚宾突鲁壳牌石油公司一套81760m3/h空分设备发生恶性爆炸。
爆炸始于主冷凝蒸发器,并扩大到塔身;下塔压入地内;上塔和主冷被炸飞到750米以外;5千米内窗框玻璃震碎,飞出的金属击破石油和煤油储罐而引发大火。
2000年8月21日:江西萍乡钢铁公司制氧厂1500m3/h空分装置检修现场发生燃爆事故,造成22人死亡、7人重伤、17人轻伤。
2003年7月7日:上海中远化工有限公司10000m3/h空分设备正准备吊装上塔和粗氩塔上段时,一声巨响,粗氩塔下段上封口二层塑料彩条布被气浪撕得粉碎。
2003年8月22日:马鞍山钢铁公司氧气厂20000m3/h空分设备安装时发生爆燃,人被弹出,并35%烧伤,经抢救脱险。
空分塔爆炸事故及教训

空分塔爆炸事故及教训
顾福民
【期刊名称】《低温与特气》
【年(卷),期】1999(000)004
【摘要】简介了近年空分塔的几次爆炸事故,安全问题及才识并汇列了1990年以来气瓶爆炸伤亡事故,归纳了几种情况及充装站应吸取的教训。
【总页数】2页(P54-55)
【作者】顾福民
【作者单位】杭州制氧机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086.2
【相关文献】
1.90年代空分塔爆炸伤亡事故及教训
2.关于抚顺某化工厂6000Nm3/h空分塔恶性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
3.90年代空分塔爆炸伤亡事故及教训
4.新形势下关于加强港口安全风险管控的思考——江苏响水"3•21"特大爆炸事故的教训
5.空分塔爆炸事故树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空分车间事故分析

空分车间事故分析一、背景介绍空分车间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生产设施,用于将混合气体中的不同成分分离出来。
然而,由于操作不当、设备故障或其他原因,空分车间事故时有发生。
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对空分车间事故进行详细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二、事故概述在本次事故中,发生了一起空分车间的爆炸事故。
据初步调查,事故发生时车间内正常运行,突然发生爆炸,导致多名员工受伤。
事故发生后,紧急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救援,并将伤员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现场安全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将事故区域进行封锁,并进行初步的事故调查。
三、事故原因分析1. 设备故障:初步调查发现,事故可能与空分车间内的某个设备发生故障有关。
这可能包括管道破裂、阀门失灵或压力异常等。
详细的设备检查和测试将有助于确定具体的故障原因。
2. 操作失误:操作人员在使用空分车间时可能存在操作失误,如操作不当、违反操作规程或忽视安全警示。
这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和扩大。
通过调查操作记录和访谈相关人员,可以进一步确定是否存在操作失误。
3. 安全管理不到位:事故的发生也可能与安全管理不到位有关。
例如,缺乏必要的安全培训、缺乏安全操作程序、缺乏紧急救援设备等。
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全面评估和审查,可以帮助找出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四、事故影响分析1. 人员伤亡:事故导致多名员工受伤,其中一些可能伤势较重。
对受伤员工的伤情评估和治疗情况进行跟踪,以确保他们得到及时的医疗照顾和康复。
2. 生产中断:事故导致空分车间无法正常运行,进而导致生产中断。
对生产损失进行评估,估计损失的时间和成本,并采取相应措施尽快恢复生产。
3. 环境污染:爆炸可能导致有害物质泄漏,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进行环境监测和污染防控,确保及时清理和修复受影响的区域。
五、事故防范措施1. 设备维护: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对关键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2. 操作培训: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空分车间事故分析

空分车间事故分析引言:空分车间是一个化学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工艺环节。
在空分车间中,通过物理方法将气体混合物进一步分离成各种气体,以满足不同的工艺要求。
然而,由于空分车间的特殊条件和操作要求,事故的发生时有所见。
因此,对空分车间事故进行分析和探究,对于提升工人安全意识和工艺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事故案例分析1.1情况描述:在空分车间,一名操作工人在操作过程中意外与氮气接触,导致眼睛受伤。
1.2事故原因分析: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操作工人在执行操作任务时没有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但当与眼睛接触后,可引发眼部损伤。
没有佩戴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操作工人的眼睛没有受到保护,导致事故的发生。
1.3对策建议: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应加强对操作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
同时,必须确保操作工人按照操作规程和要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手套和工作服等。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操作,还应加强操作工人的技能培训,确保其能够应对事故风险。
二、事故风险分析2.1情况描述:空分车间中氧气和氮气管道发生泄漏,产生一次火灾事故。
2.2事故原因分析: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管道泄漏。
空分车间中的氧气和氮气是高压气体,一旦管道泄漏,就会迅速扩散,与外界火源相遇,引发火灾事故。
2.3对策建议: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应加强对空分车间管道的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其运行正常。
此外,应定期对管道进行泄漏检测,及时发现并修复问题。
在管道设计中,也应考虑采用更加可靠的防漏措施,以减少事故的发生风险。
三、事故应急措施分析3.1情况描述:在空分车间,发生了一起氧气罐爆炸事故,造成多人受伤。
3.2事故原因分析: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氧气罐泄漏引发爆炸。
在空分车间中,氧气罐是储存和供应氧气的重要设备。
一旦氧气罐泄漏,与外界火源接触后,可引发爆炸事故。
3.3对策建议:为了减少事故的影响,应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和救援队伍,确保在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采取合适的措施。
空分塔爆炸事故及教训

安全技术空分塔爆炸事故及教训α顾福民(杭州制氧机研究所,杭州艮山门外东新路90号 310004)摘要:简介了近年空分塔的几次爆炸事故、安全问题及教训;并汇列了1990年以来气瓶爆炸伤亡事故,归纳了几种情况及充装站应吸取的教训。
关键词:空分塔;气瓶;安全问题;爆炸事故;教训中图分类号:TQ05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804(1999)04-0054-021 近年空分塔爆炸事故・1997年5月16日9时05分,抚顺乙烯化工有限公司6000m3 h空分塔(法液空提供)发生重大爆炸,半径1500m以内门窗玻璃遭不同程度破坏,碎片飞落500m外, 200m处飞起的重物致一人死亡。
事故造成4人死亡、4人重伤、27人轻伤。
上塔被粉碎性炸掉,冷箱全部被炸,损坏静设备12台,动设备(水泵)4台,直接经济损失460余万元。
事故原因为:吸入大量碳氢化合物(因事故当日凌晨2:30~9:00该公司环氧乙烷装置排放循环气,其中含有大量碳氢化物,正好对着直线距离103m的空分塔吸风口),并已有一年多未分析乙炔,有50多天未排放1%液氧,板翅式换热器未全浸操作。
事故造成空分塔报废。
6月13日抚顺乙烯化工有限公司与开封空分设备签订合同,由开空厂突击赶制空分塔。
11月8日新塔一次开车成功,次日乙二醇车间恢复生产。
・1996年3月2日凌晨3:44,江西新余钢铁厂6000m3 h空分设备主冷凝蒸发器发生爆炸,空分塔整体倾倒,部分厂房损坏,冷箱内设备亦严重损坏;上塔全部炸毁并塌落,塔报废。
因事故发生在夜间,未伤人。
原因:液氧中有乙炔和碳氢化合物积聚,分析碳氢化合物的一台仪器因质量不好未投用,故未作乙炔等分析,1%液氧未连续排放。
后杭州制氧机厂紧急赶制一台6000m3 h空分塔,吸取教训后已安全运行至今。
・1997年12月25日圣诞节之夜,马来西亚壳牌石油公司中间蒸馏工厂一套2800t d(81760m3 h)空分塔发生恶性爆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为事故当日 凌晨 2 3 分同车间的环氧乙 时 0 烷乙烯氧化装置停车排放气体,排放量 40 0 5 ./, 0 ' 其组分为: N 约为5%, 约2%, 0 h C, 0 C, 0 O q氏约2%, 0 8 时左右排放完毕。该排气口 距空 分设备吸气口直线距离 1 米,两者均高 3 多米, 0 3 0 且空分吸气口 略低,当 时刮西北风, 正对空分吸 气 口, 正好吸 进排放气 ( 法液空调查报告, 气体组分
聚 、浓缩c
物积聚, 而这些碳氢化合物被未知的引燃机制点燃 并燃烧爆炸。空气中的 杂质 ( 气体或颗粒状)明 确 认为是进人主冷的碳氢化合物的来源,而它们则源 于当时印尼的森林大火。 这次爆炸, 第一次发现主冷中可能会有一氧化 二氮 ( 也叫氧化亚氮, z)积聚, N0 而一氧化二氮 的积聚很可能会增加碳氢化合物积聚的风险,而这 种风险主要出现在膜式主冷中。 — 这就引出了 对 空分设备来说是一个 “ 相当新的问题” ,因为在过 去从未对 N0有足够的关注。近年, 2 我国莱钢、 宝钢在引进的空分设备上也被发现有氧化亚氮,并 检t到。爆炸引出新问题, ' A 7 应引起我们行业人士的
气体总网第十二次全网大会至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01 20 . 9)
天的燃爆事故。事故原因为: ① 空分塔安装在室内,主厂房地处凹地,北 有挡土墙, 液氧排放管置于厂房管沟内,引至厂房 外附近明沟排放。因此排放方式落后, 且排放速度 偏快,当时风较小,氧气的比 重较大, 因而氧气积 聚在厂房楼下, 使一楼形成富氧空间, 就具备助燃 条件。 ② 膨胀机及空压机油箱在主厂房楼下,油系 统冷却效果较差, 油蒸气弥漫在一楼。 从爆炸现场 受损最严重的 地方看, 正是靠近膨胀机油箱处,也 是大量油雾最集中的地方。这些油雾及油是这次爆 炸的可燃物, 且弥漫于一楼富氧空间中, 形成隐
1 如年代空分塔爆炸伤亡事故
()兰州石油化工机器厂 “5 "空分塔爆 1 10 炸。死亡 1 人
12 1 月 1 9 年 1 9 日,兰州石油化工机器厂氧气 站 1 1 ./空分塔爆炸, 号 5 ' 0 h 造成在厂实习的一名 技校女生被爆炸气浪掀倒的 仪表盘击中 头部,当 场 死亡, 分馏塔报废。 爆炸中心部位为主冷凝燕发 器, 为化学性爆炸。分析发现有油脂、乙炔, 空分 设备役龄长、老化, 危险物积聚所致。 () 2 金川有色金属公司 “5”空分塔娜炸, 10
() 4 抚顺乙烯化工有限公司 ‘以 ,空分塔 泊 刃, 娜炸,死亡 4 人 19年 5 6 时0 分, 1 日9 5 抚顺乙烯化工有 97 月 限公司60./空分塔 ( 8从法国 00' h 18 9 法液空引进, 11 9 年投运)发生恶性爆炸,造成 4 9 人死亡 ( 其 中一人是在 2( 0 米外被飞来的冷箱钢板击中头部致 ) 死的) 4 、 人重伤、 7 2 人轻伤; 塔被粉碎性炸毁, 上 冷箱全部被炸, 损坏静设备 1台、 2 动设备 ( 水泵) 4 台, 直接经济损失4 余万元。 6 0 事故原因:
填料塔。
还邀请美国AC, PI 德国林德公司 等专家协助分析, 直接原因 是当时印度尼西亚的森 林大火, 空分塔周 围大气被烟气严重污染,当 地大气能见度仅 1 米。 0 据调查分析报告称, 主冷的 封闭单元中 有碳氢化合
14 ・ 1
() 6 萍乡钢铁公司制氧厂 ”50 10' ,空分车间 爆炸.死亡2 人 2 20 年8 1 时 1分, 0 0 月2 日。 0 江西萍乡 钢铁公 司制氧厂二 车间 I 1 0? ' ,/制氧机检修现场发生 5 ,h 0 燃爆事故。 据参加检修的 有关人员回忆, 看到一楼 有明火,即听到一声巨响 ,厂房倒塌。事故造成 2 人死亡 ( 2 其中民工 1 人,职工 8人) 7 4 , 人重 伤, 7 1人轻伤; 厂房六跨三面砖砌墙体及二楼混 凝七 楼板坍塌;配电室及主控室内电气 . 仪表设施 损坏;1 空压机电机、膨胀机及油箱等损坏;空 ‘ 分塔冷箱板骨架及上下塔支承部分断裂, 冷箱板底 部北面凹进。塔内设备基本完好. 仅有部分倾斜。 损失 《0 l余万元。 这是一起不是空分塔冷箱内 设备 ( 冷凝蒸发 上 器等) 发生的爆炸, 而是主厂房内 空分塔冷箱外发
人员死亡 事故后,法液空组织专门工作组到现场调查,
碳氢化合物以悬浮微粒形式经空气纯化系统, 加上 由于氧化亚氮结晶造成可能的主冷结污,促使可燃 沉淀物在闭式循环单元中积聚,一旦引燃碳氢化合 物, 就导致铝燃烧而引发爆炸。 爆炸释放的能量为 09 .秒中3 . ko 1 6 I d 0 爆炸使 2 t (1 ./ 0d 70' )整套空分设备彻 8/ 86 h 0 底毁坏,马来西亚壳牌中间蒸馏合成公司 邀请法液 空公司给予重建。法液空已建造第二套 3 0d 2t 0/ ( 4 m/) 9 4 ' 空分设备提供马来西亚 ( 30 h 杭氧液空有 限公司制造分子筛纯化器) ,己干 20 年 5月投 0、 ( 产。法液空第一套世界最大的 3 0d 2 r 空分设备, 0/ 1 8 月在欧洲安特惠普港的 B S 公司现场投 9 年4 9 AF 运, 为内 压缩 ( 泵)流程, 采用法液空自 己的专利
行至今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3 月2 5日, 9 年7 9 金川有色金属公司机械厂 制氧车间,1 ./ 空分塔主冷发生粉碎性爆炸, 5 ' 0 h 当 场炸死一位 4 岁的女操作工, 2 空分塔报废。原 因为S 空压机油多;吸附器自 L 制容量偏小, 空气 净化不彻底, 碳氢化合物增多, 带进塔内。 爆炸前
4 小时未作记录。 ()新余钢铁厂 “00 空分主冷娜炸,空 3 60 分塔报废 1 6 月2日 9 年3 9 凌晨 3 4 时4 分。 江西新余钢 铁厂6 0' 0 ./空分设备在未发现异常征兆的运行 0 h 状态下, 突然发生板翅式主冷凝蒸发器爆炸。 两个 主冷单元飞出塔外十 余米远, 其中 一个主冷单元炸 成两半,空分塔部分冷箱被炸开,最大一块塔皮 ( 吨 约2 重)飞出2余米, 0 上塔中心筒一块铝板飞
13 ・ 1
气体总网第十二次全网大会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01 ) 20 . 9
为乙烯 3%、甲烷 4%、二氧化碳 6 1 8 %,其余为 氧、 氮, 流量为70 ,0 h 0 一 ) 。排放点高 4m 时/ 0 ,空 分吸气口高 3m 。全厂区有 5 1 ) 个化工生产车间, 因此该套空分设备所处的大气环境不好。 ② 操作存在问题 主 冷液氧液面常年在 5%左右 ( 3 法液空调查 报告, 爆炸前9 小时主 冷液位下降, 换热单元的浸 没率 0 6%) 米全浸操作 ( 仅5%一 0 , 说是设备规程 规定) ;已有一年不取样分析液氧中乙炔的含量; 有近 5 天未排 I 0 %的液氧,原本大气中碳氢化合 物多,加上未连续排放.碳氢化合物就在液氧中积
气体总网第十二次全网大会盛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019) 20 .
9 年代空分塔爆炸伤亡事故及教训 0
顾 福 民 ( 杭州制氧机研究所行业情报室。杭州东新路9 号 3 04 0 1 0) 0
摘要 介绍9 年代 6 0 次空分塔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的简况及原因, 侧重介绍了空分塔爆炸事 故的思考与教训, 提出了相应的安全事项。 关键词:空分设备;空分塔;爆炸;伤亡;原因;教训;安全事项 2 世纪9 年代,国内外空分设备相继发生了 0 0 几起较大的空分塔爆炸伤亡事故, 震惊世界。 为吸 取教训, 下面仅将了解到的、 有伤亡的、重大的空 分塔爆炸事故以 时间先后汇列一起, 供行业同 仁引 以 为鉴。其来源为 1 ( 2 0 《 9〕 0 年 深冷技术》及 9一 0 个人情报笔记。因收集有限,可能有遗漏的, 所列 述的供参考, 如不对请批评指正。
死亡 1人
出50 0 多米远处, 空分塔整体倒向主操作室厂房, 将厂房局部损坏。 上塔全部炸毁并塌落。 爆炸产生 的冲 击波将周围工 业建筑物部分玻璃损坏。因事故 发生在夜间,未伤人。此次事故爆炸能量较大, 经 专家调查分析, 为化学性爆炸。主冷爆炸区可能存 在液氧流动不畅,乙 炔与 其它碳氢化合物在该区浓 缩积聚。分析碳氢化合物的仪器,由于质量问题未 投用。 液空吸附器一直正常运行, 但生产中 I %液 氧未连续排放,而为间断排放。液氧泵与液氧吸附 器未连续使用, 是间断运行。 只 分子筛吸附器的吸 附及再生周期有些偏长。分析也有可能二氧化碳及 硅胶粉末堵塞主冷通道而致爆。 爆炸后, 杭州制氧机厂紧急赶制一台60,/ 00' ,h 空分塔, 新钢吸取教训后加强防 范措施,已安全运
患!
这里顺便回顾一下国外死亡人数级多的一次制 氧机空分塔娜炸事故
16 年 1月 4 91
日 当 联 4国 台 ,时 一 约
40r/蓄冷器型空分设备空分塔发生爆炸, 00 h d 死亡 巧人, 设备与建筑物遭受严重损坏。设备为林德 公司 1 3 9 年产品。 5 爆炸前5 天, 检修烧焊, 使包 铁皮的木质垫板烧焦. 未注意就装矿渣棉, 烧焦面 容器支承下陷,使连接管道泄漏.液氧被烧焦的木 板大量吸收, 木板即成了 爆炸之源。爆炸前瞬间发 现冷箱垫板上有火焰 ,即发生大爆炸。因为是检 修, 现场聚集好多人, 所以死亡人数达 巧人〕 囚 而要特别警惕液氧泄漏!
2 空分塔爆炸事故的思考与教训
从上面的几起空分塔或制氧厂房爆炸事故来 看 有好多方面值得我们思考, 并可作为 教训引以
为戒。
③当 时空分设备虽停车, 但空压机仍在运转, 说是加压排液氧。空压机电机的 供电电 缆端部, 有 绝缘油渗出, 使绝缘下降, 接线端部有爬电现象 会引 起小火花, 在富氧气氛下就会引燃。 从事故现 场看, 在电 机电缆接头处有明显的着火烧焦现象, 这就有可能是这次事故的着火源 这次燃爆事故前的情况是这样的: 月2 8 0日 2 时4 分 1 0' 3 0 " m/空分设备停车, 1 5 h 0 并排放液 氧。 为了加压加速排液氧,空压机仍运转。2 日 1 零时扒珠光砂民工及检修人员 4 人进人现场, 6 作 施工准备,拆人孔盖板螺钉 ( 事故后检查还剩 3 只) 。到2 日 1 零时 1分就发生燃爆。排液氧过去 0 为1 个多小时, 这次就只半个小时。 萍钢制氧厂二车间有两套 1 0' 制氧机, 5 m/ 0 h 均为开封空分设备厂产品,1 1 9 年制造,1 3 7 9 年 7 安装。1 7 1 月投产,一车问是一套 30耐/ 9 年 1 7 20 h 制氧机, 也是开空厂产品, 爆炸事故未伤及, 但同 车h的 2 ] '“50 1 ”小有损坏。为尽快恢复生产, 0 萍钢请 马鞍 山钢铁设 计研究院改进设计,2 - " ' 10 5 ’于8 3 日 0 月 1 恢复投运 , ' 50 1 " 0”设计改 1 为露天布置, 冷箱由开空厂修复, 1月 1 恢 于 0 5日 复运行。 《 中国冶金报》2 〕 1月 1 报道, 0 年 0 7日 0 萍钢 公司发扬 “ 事在人为,志在超越”的萍钢精神,自 强自 恢复生产, 月份盈利 1 1 救, , 1 万元,1 9 2 一 月份累计实现盈利 8 1 5 万元。虽 “.1 5 82”重大爆 炸事故造成41 0 余万元损失, 〕 但自 救复产, 并在全 公司范围内 进行拉网 式安全大检查。 01 1月, 20 年 0 ) 萍钢公司向杭氧订购了一套第六代 1 0m/空分 0 0' 0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