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庭之美
孙过庭的书法美学思想

道润加之பைடு நூலகம்。亦犹枝 干扶 疏 , 霜雪 而弥 劲 ; 凌 化
叶 鲜 茂 , 云 日而 相 晖 。 如 其 骨 力 偏 多 , 丽 与 道
盖 少, 若枯搓 架险 , 则 巨石 当 路 , 虽妍 媚 云 阔 ,
《 书谱 》 不仅论 述 了书法 艺术 之 源流 及不 同书 体 的功用 、 特点 、 学书 应有 的态 度 、 修养 , 并且 总结
中关 于“ ” “ ” 论 述 举 不胜 举 , 成 为 品评 骨 与 力 的 也
书法 优劣 的一个 最重要 的标 准 。书法 中“ 论 的 力”
最早 见于蔡 邕《 势 》 “ 头护 尾 , 九 :藏 力在 字 中 , 下笔
《 书谱 》 的艺 术 审美观 主要 体现 在 “ 王” 尊 的风
气 影响下 而表 现 出来 的 中和 为 美 的 艺术 理 想 , 同 时有 对 书 法 艺 术 的 艺 术 审 美 提 出 众 多 具 体 的
论 价值 。
、
“ 力 ” “ 丽 ” 统 一 骨 与 遒 的
在孙 过 庭 的 审 美 标 准 中首 先 强 调 的是 “ 骨 力 ” 这种 骨力 是一 种 内含之 力 , , 隐忍之 力 , 于书 对 法 艺术 来说 , 论 是 刚 劲 之作 , 无 还是 妍 媚之 作 , 都 要 显示 出力 , 具有 一定 的力 量 、 度 。 力
了执 、 、 、 等 写 字 的 基 本 技 法 和 书 法 创 作 经 使 转 用
而体质存 焉。若道 丽居 先 , 气将劣 , 夫方 骨 譬 林 落桑 , 照 灼 而无 依 ; 沼 漂 萍 , 青 翠 而 空 兰 徒
奚 托 。是 知 偏 工 易 就 , 善 难 求 ①。 尽
过开头的四字成语大全

过开头的四字成语大全过指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你知道哪些过开头的成语?接下来店铺网小编将带来过字开头成语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由过开头的成语有:过眼云烟过桥抽板过化存神过府冲州过为已甚过屠大嚼过而能改过街老鼠过隙白驹过庭之训过桥拆桥过眼烟云过甚其辞过河卒子过意不去过目成诵过甚其词过路财神过门不入过江之鲫过都历块过目不忘过时黄花过河拆桥过市招摇过字开头的成语接龙过时黄花→ 花红柳绿→ 绿水青山→ 山穷水尽→ 尽善尽美→ 美中不足→ 足智多谋→ 谋事在人→ 人定胜天→ 天外有天→ 天伦之乐→ 乐不可支→ 支支吾吾→ 吾膝如铁→ 铁证如山→ 山清水秀→秀水明山→ 山明水秀→ 秀出班行→ 行云流水→ 水落石出→ 出生入死→ 死声咷气→ 气吞山河→ 河倾月落→ 落落大方→ 方枘圆凿→ 凿壁偷光→ 光采夺目→ 目中无人→ 人定胜天→ 天外有天→ 天伦之乐→ 乐不可支→ 支支吾吾→ 吾膝如铁→铁证如山→ 山穷水尽→ 尽善尽美→ 美中不足过字开头成语解释1) 过时黄花:黄花:菊花。
重阳节后的菊花。
比喻过了时的或失去意义的事物。
2) 过眼云烟:从眼前飘过的云烟。
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
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3) 过河拆桥: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
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4) 过河卒子:象棋规则中卒子只能向前,不能后退,过了河之后可以横着走,威力更大。
比喻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5) 过化存神:过:经过;存:保存,具有。
圣人所到之处,人民无不被感化,而永远受其精神影响。
6) 过江之鲫: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多得很。
7) 过街老鼠:比喻人人痛恨的坏人。
8) 过路财神:比喻暂时经手大量钱财的人。
9) 过门不入:过:路过;入:进入。
路过家门却不进去。
形容恪尽职守,公而忘私。
10) 过目不忘:看过就不忘记。
形容记忆力非常强。
11) 过目成诵:成诵:能背诵。
看过一遍就能背下来。
形容记忆力强。
12) 过桥拆桥: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描写古人宅院的诗句子唯美(精选2篇)

描写古人宅院的诗句子唯美(篇一)古人宅院,是一方封存着岁月痕迹的故乡。
在这些古老的院落中,古人通过诗句将情感凝固,让我们可以感受到时光的沉静与美好。
以下是我为您创作的优质内容,用诗句描述古人宅院的唯美景致。
1. 碧草如茵隔窗侵,幽径曲曲迎溪音。
2. 木槿盛开红满天,青山碧水映琴音。
3. 簇簇红梅傲寒枝,斑斑墨绿织绕墙。
4. 院落凉风透绣帘,石桥闲庭鹭自迁。
5. 雨过庭前花影现,鸟声悠扬自天边。
6. 丛竹翠色迎清晓,流水穿庭入梦来。
7. 玉簟香凉尽夜开,月华如雪照轩台。
8. 梧桐树下开门见,杨柳丝丝舞绿梅。
9. 雪压庭前红樱落,寒融春尽碧莲开。
10. 梨花零落春风起,莺语悠扬透庭前。
11. 画栋雕梁藏古韵,瓦顶琉璃映朝晖。
12. 红砖青瓦望中流,石桥流水映微秋。
13. 静坐幽窗对夜深,明月清辉照庭心。
14. 花影摇曳绿池映,古韵萦绕问红尘。
15. 翠竹凌云望霞开,雨声细细旁人回。
16. 云卷云舒花自笑,苔青石古韵无微慰。
17. 凤台高举隐翠幕,蝉鸣蜜意逐波涟。
18. 影婆娑舞寒光照,绿杨轻摇夜色中。
19. 花开花落青石上,烟雾缭绕望星空。
20. 窗棂斜斜透春烟,莺啼燕语婉如篇。
21. 清风徐来荷塘净,小庭深深寄禅意。
22. 石廊青藤拂回廊,林泉幽映空中藏。
23. 游鱼戏水眺秋色,鸳鸯共泳入幽塘。
24. 枯山病河寄别意,傲立庭前蓬莱境。
25. 清晨泛舟走青溪,红叶漫天染秋佳。
26. 清茶煮酒聊世事,青荷悠然望春风。
27. 音调清越荷花别,宛若仙子入画中。
28. 风起云涌如画意,古往今来一片情。
29. 疏窗杂音入梦中,枕畔青山悠悠道。
30. 敲窗疏雨是故知,墨香宛若入幽境。
31. 金秋时节宅院闲,红叶飘舞赋诗篇。
32. 水远山长天地旷,宅院如画享清闲。
33. 墨烟漫聚于墙壁,雅院静坐听鸟鸣。
34. 牡丹傲然绽春色,林荫蔽日入梦远。
35. 庭中曲径松影落,石桥相伴倚桂香。
36. 瓦沟飞燕古窗明,石槽流水泽园庭。
形容40岁女子美丽的古文词语

形容40岁女子美丽的古文词语
一、形容容貌仪态之美
1.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 “徐娘”本指梁元帝的妃子徐昭佩,她虽到中年,但依然美丽动人,富有韵味。
这一词语常用来形容中年女子仍然保留着迷人的风姿。
2. 蛾眉淡扫
- “蛾眉”本是形容女子细长而弯曲的眉毛,如同蚕蛾的触须。
40岁的女子若蛾眉淡扫,有一种淡雅、从容的美。
这种美不是浓妆艳抹的娇艳,而是经过岁月沉淀后的清丽。
3. 仪态端庄
- 到了40岁,女子经过生活的历练,往往在举止间流露出端庄之美。
在古文中,“仪态”指人的容貌和姿态,“端庄”表示端正庄重。
这个词体现了40岁女子的稳重和优雅。
4. 云髻峨峨
- 描绘女子高耸如云的发髻。
40岁的女子梳起这样的发髻,会增添一种成熟的韵味,展现出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
二、形容气质神韵之美
1. 蕙质兰心
- 表示女子心地善良、品质高雅。
40岁的女子历经世事,内心更加包容、善良,如同蕙草和兰花一样,散发着内在的芬芳。
2. 温婉娴静
- 40岁的女子少了年轻时的浮躁,多了一份温婉。
“娴静”表示文雅安静,这种气质在中年女子身上体现为一种柔和的美,让人感觉舒适、宁静。
3. 雍容大度
- 形容女子态度大方,有气量。
40岁的女子在生活中见多识广,能够以雍容大度的态度对待人和事,这种气质也是一种独特的美丽。
4. 淡雅如菊
- 菊花象征着高洁、淡雅。
40岁的女子如同菊花一般,不与繁花争艳,有着自己独特的淡雅之美,这种美是岁月赋予的宁静致远。
描写教诲的成语

描写教诲的成语导读:描写教诲的成语1. 不吝赐教:吝:吝惜;赐:赏予;教:教导,教诲。
不吝惜指点教导。
请人指教的客气话2. 不可教训:教训:教育,教诲。
对某人无法进行教育。
3. 过庭之训:用以指父亲的教诲。
4. 教亦多术:教:教诲;术:方法。
教诲人有多种方法。
5. 诗礼之训: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
6.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
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
形容徒费口舌。
7. 谆谆告诫: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告诫:规劝。
恳切耐心地劝告。
8. 晨提夕命:犹言朝夕教诲。
9. 即温听厉:《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后以“即温听厉”称面受尊者的教诲。
10. 桃李春风: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11. 桃李之教:指老师的教诲。
12. 训格之言:指可以奉为行为准则的教诲之言。
13. 言提其耳:揪着他耳朵。
谓恳切地教诲。
言,助词。
14. 麈尾之诲:谓高明的教诲。
15. 谆谆不倦:恳切耐心地教诲,不知疲倦。
16. 谆谆告戒:恳切耐心地教诲劝告。
17. 谆谆善诱:耐心恳切地教诲、诱导。
18. 诲尔谆谆,听我藐藐:〖解释〗教诲不倦的样子。
藐藐:疏远的样子。
讲的人不知疲倦,听的人若无其事。
形容徒费唇舌。
19. 不吝赐教:吝:吝惜;赐:赏予;教:教导,教诲。
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
请人指教的客气话。
20. 不忘母训:指不忘记母亲的教诲。
21. 春风中坐:像置身于春风中一样。
比喻良师的教诲。
比喻受到良好的教育。
22. 从诲如流:诲:教导。
遵照师长的教诲,像高山流水一样,合乎自然而下。
23. 奉命承教:奉:敬受;承教:接受教诲。
指奉行命令,接受教诲。
24. 即温听厉:后以之称面受尊者的教诲。
25. 时雨春风:及时的雨,春天的风。
泛指能使万物生长的雨和风。
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
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26. 信受奉行:信:信仰;奉:执行。
2021年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之山水游记篇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之山水游记篇慧庆寺玉兰记戴名世玉兰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
花开时,茂密繁多,望之如雪。
虎丘亦有玉兰一株,为人所称。
虎丘繁华之地,游人杂沓,花易得名,其实不及慧庆远甚。
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
久之,先生去,寺门昼闭,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余寓舍距慧庆一里许,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
时玉兰方开,茂密如曩时。
余叹花之开谢,自有其时,其气机各适其所自然,原与人世无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
今虎丘之玉兰,意象渐衰,而在慧庆者如故,亦以见虚名之不足恃,而幽潜①者之可久也。
花虽微,而物理②有可感者,故记之。
(选自《戴名世散文集选》【注】①幽潜:指幽居避世。
②物理:事物盛衰的道理。
1.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盖/二百年物B. 其实/不及慧庆远甚C. 竟未/有知者D. 茂密/如曩时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1)盖()(2)涉()(3)恃()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4. 文中写两处玉兰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3分)与课内对比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
请说说《爱莲说》和选文中作者在写法上有何异同?记游庐山苏轼仆①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
已而见山中僧俗②,皆云:“苏子瞻③来矣!”不觉作一绝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④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⑤。
”既自哂.前言之谬,又复作两绝云:“青山若无素,偃蹇⑥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又云:“自昔忆清赏,初游杳霭⑦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是日有以陈令举⑧《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不觉失笑。
旋.入开先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⑨辞。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往来山南北十余日,以为胜绝不可胜谈,择其尤者,莫如漱玉亭、三峡桥,故作此二诗。
李清照最有名的十首词

李清照最有名的十首词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之一,被誉为“词坛第一才女”。
她的作品情感细腻、文笔优美,表达了女性独特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在李清照的众多作品中,有几首尤为脍炙人口,成为她最有名的十首词。
本文将介绍并赏析这十首词,并分享李清照的创作背景和影响。
1.《如梦令》如梦令,听风吹雨过庭前。
听雨淅沥,滴落在琉璃瓦上,深夜无眠。
如梦一场,梦境中情意绵绵。
这首《如梦令》以婉约、柔情的词句表达了作者对梦中情人的深情思念。
2.《如莲》如莲轻寒,不忍触碰,君子之袖。
如莲温润,水面荡漾,君子之心。
这首词通过描绘莲花的美丽和高尚,表达了女性对理想男子的向往和崇敬之情。
3.《如梦令》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树临风美少年,插茱萸,应嗟历乱离索。
这首词描述了重阳节的萧索氛围,表达了作者在离乱之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无奈。
4.《如梦令》昨夜舟中梦,红楼一度闻乌啼。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露滴滴润琼楼,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丝长寄相思意。
这首词描绘了思念之情,通过写即景的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5.《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伤心、凄凉的扫描描绘了空寂的冬夜,无奈中散发出深深的思念之情。
6.《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这首词通过描绘寂寞的秋夜和思念之情,展示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期待。
7.《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相思树,绿暗红稀。
这首词以感伤的口吻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惆怅,表达了对心上人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8.《定风波》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沈浸旧事又思量,唯有泪千行。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首词以悲凉的词句描绘了作者对往事的怀念和挂念,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无奈和伤感。
9.《如梦令》君上一回顾,我上便成空。
白云千载空悠悠,冯唐无衣·能有几时回首。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失望。
户牗之美

龙源期刊网 户牗之美作者:周一海来源:《爱你·健康读本》2018年第11期不论我行走到哪里,看建筑时如同看美人,先看整体再看局部。
局部的话,看美人必先看脸,再看眼睛;而看建筑,我第一眼仔细打量的是门,其次是窗。
这两个关注点会使我在整个旅程中都充满好奇心,并常有意外惊喜,有时拍门与窗是我整个旅程的亮点所在。
我喜欢京都的安静自在。
京都是座有古意的城,在许多作家笔下一书再书,具有非常超然的气质。
走在古老的街头,买一盒包装精致、手工制作的点心,坐下来喝杯咖啡,再浮躁的心也会静下来。
京都寺庙的门、神社的门、小酒馆之门、寻常人家的门都很有意思。
寺庙、神社门前通常都有神情各异的石雕分立两旁,庄严肃穆。
寻常人家的门前有花花草草作为点缀。
我还喜欢看江南古镇的老宅之门。
门前有植物:春天的花、夏天的树、秋天的叶以及冬天的竹。
我尤其喜欢冬天的竹,清隽秀丽,在寒风中摇曳,诗意顿生。
往里走,院子里花木草藤生机盎然,门内一条石板小径通幽,前面有木栅门一扇,灯光从雕花的窗户里泻出,一只花猫在椅子上躺着睡觉,这样的情景只会让人想起用滥的四个字:岁月静好。
古老的门自带文艺气质,哪怕是扇破门,正如一艘破船停在无人的码头,在摄影师的镜头下恰是一幅意境悠远的佳作。
钱锺书在《围城》中写过一扇破门:方鸿渐和李梅亭一行五人前往三闾大学任职,途中,孙柔嘉对方鸿渐已表现出“甜蜜的执拗”……一日清晨,方鸿渐与孙柔嘉在客栈后山散步,发现后面的屋子全部烧掉了,只剩下一个破门框子。
我爱木制的窗,感觉如今城市里的铝合金窗既无美感也无灵魂。
我去上海逛西北路上的百年荣宅,印象最深的是窗户特别多而且美,主人生前应该喜欢临窗观景。
荣宅里的窗全是木制的,至今完好无损,用料做工都非常考究,雕花镂空描金,图案种类繁多,每种图案都包含迥然不同的寓意,有辟邪、有祈福、有喜庆。
临街的那一面整排都是通亮的窗,把一年四季的美景收入其中。
富貴人家的精致生活由窗户可窥见一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庭之美
能说出“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的人,唯有唐代孙过庭。
他是痴人,也是明白人,我说的是他对书法的态度和见识。
他的草书率真流畅,气象氤氲,其形体长瘦胖圆,仿佛被性情的刀刃切成了片,晾晒在宣纸上。
他的书法有时轻如蝉翼,有时重若崩云,观他的书法,犹如喝一杯微漾着淡黄的碧螺春茶,饮后神采顿生。
遥想唐朝,诗人陈子昂把孙过庭的书迹比作钟繇,推崇备至,念叨孙过庭为神人矣。
孙过庭结字、行笔飘逸从容,既有超拔气势,又有意境神韵,仿若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都汇于他的笔端。
孙过庭以宁静致清冽,以灵动求险峻,字体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神采那么自信,令人惊叹。
孙过庭的笔法虽源于晋代王羲之,但比王羲之更为刚断隽拔、富于变化。
最具有特点的是横划、长点捺,先顿笔重按,后顺笔出锋,使一笔中陡然出现两种变化,波澜跌宕,
神采顿生。
右环转下作弧笔时,笔画末端由精转而出细锋,锋芒咄咄,精神外耀,宛如瀑布突然受阻,流水变细,从岩隙中急转而出。
宋代米芾虽对前代书家颇为苛刻,却对孙过庭的草书心悦诚服。
他在《海岳名言》中说:“孙过庭草书《书谱》,甚有右军法。
作字落脚,差近前而直,此过庭法。
”孙过庭传世书迹有《书谱》《千字文》《景福殿赋》三种,都是草书墨迹,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要数《书谱》。
细观《书谱》墨迹,孙过庭既得二王笔法的真谛,又有所发扬、创新。
起篇沉稳,中间笔势钩环,后段逸兴遄飞,尽情挥洒。
首尾三千余言,“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达到了“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的化境。
“人人都是书家”和“人与书家有着永恒的距离”是两种不同的书法态度,一个重行,一个惟圣,不管重行还是惟圣,追求的路途不会有假,孙过庭“篆尚宛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简而使”的教诲一直响在耳边。
书法的美感在本质上是一种天真感。
一个执著于美感的书家,必
有超脱之道。
一边执著,一边超脱。
这就是力道与静气的结合。
孙过庭的草书仿若“飞鸿踏雪泥”,灵动中透厚重,文雅间藏雄浑,秀润里显粗犷。
草书是最见性情的书体,得之心而应之手,笔随心走。
孙过庭称之“涉乐方笑,言哀已叹”。
观其书法,犹如观雪花从天而降,一片一片落下来,如絮如蝶。
难怪唐高宗言“过庭小字足以迷乱羲、献”。
所谓经典,就是写出书法的人不在了,但他的书法更富有魅力了。
时间能做旧物质,同时能增厚精神。
孙过庭的书法是有精神性的,他的行笔中有温暖、淡定的眼神存在,这大概源自他“同自然之功,达自由之态”的修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