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几何经典题参考答案
中考几何最值问题(含答案)

几何最值问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1.(2015•孝感一模)如图,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6,点D为AC的中点,点E为BC 的中点,点P为BD上一点,则PE+PC的最小值为()==32.(2014•鄂城区校级模拟)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线段AB,AB=50cm,A、B到x轴的距离分别为10cm和40cm,B点到y轴的距离为30cm,现在在x轴、y轴上分别有动点P、Q,当四边形PABQ的周长最短时,则这个值为()﹣+50=40MN==50MN=MQ+QP+PN=BQ+QP+AP=50+503.(2014秋•贵港期末)如图,AB⊥BC,AD⊥DC,∠BAD=110°,在BC、CD上分别找一点M、N,当△AMN周长最小时,∠MAN的度数为()4.(2014•无锡模拟)如图,∠MON=90°,矩形ABCD的顶点A,B分别在OM、ON上,当B在边ON上运动时,A随之在边OM上运动,矩形ABCD的形状保持不变,其中AB=2,BC=.运动过程中,当点D到点O的距离最大时,OA长度为()BAB=×AD=BC==ADE===,OA=AD=5.(2015•鞍山一模)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在边BC上且CE=1,长为的线段MN在AC上运动,当四边形BMNE的周长最小时,则tan∠MBC的值是()BEF=MN=EF=MN===PQ=,PC==6.(2015•江干区一模)如图,△ABC中,CA=CB,AB=6,CD=4,E是高线CD的中点,以CE为半径⊙C.G是⊙C上一动点,P是AG中点,则DP的最大值为()DP=AD=BD=CE=CD=2PD=BG最大值为.二.填空题(共3小题)7.(2014•江阴市校级模拟)如图,线段AB的长为4,C为AB上一动点,分别以AC、BC 为斜边在AB的同侧作等腰直角△ACD和等腰直角△BCE,那么DE长的最小值是2.xxx(8.(2012•河南校级模拟)如图,矩形ABCD中,AB=4,BC=8,E为CD边的中点,点P、Q为BC边上两个动点,且PQ=2,当BP=4时,四边形APQE的周长最小.9.(2013•武汉)如图,E,F是正方形ABCD的边AD上两个动点,满足AE=DF.连接CF 交BD于点G,连接BE交AG于点H.若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线段DH长度的最小值是﹣1.AB=1OH=AO==﹣上运动当故答案为:三.解答题(共1小题)10.(2015•黄冈中学自主招生)阅读下面材料:小伟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ABC(其中∠BAC是一个可以变化的角)中,AB=2,AC=4,以BC为边在BC的下方作等边△PBC,求AP的最大值.小伟是这样思考的:利用变换和等边三角形将边的位置重新组合.他的方法是以点B为旋转中心将△ABP逆时针旋转60°得到△A′BC,连接A′A,当点A落在A′C上时,此题可解(如图2).请你回答:AP的最大值是6.参考小伟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如图3,等腰Rt△ABC.边AB=4,P为△ABC内部一点,则AP+BP+CP的最小值是(或不化简为).(结果可以不化简),CD=4+2==2;+2(或不化简为+2(或不化简为。
整理中考数学几何图形旋转试题经典问题及解答

几何图形旋转常见问题一、填空题1.如图1,把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绕顶点A逆时针旋转30°到正方形AB′C′D′,那么它们的公共局部的面积等于.2.如图2,将一块斜边长为12cm,∠B=60°的直角三角板ABC,绕点C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至△A′B′C′的位置,再沿CB向右平移,使点B′刚好落在斜边AB上,那么此三角板向右平移的距离是cm.3.正△ABC的边长为3cm,边长为1cm的正△RPQ的顶点R与点A重合,点P,Q分别在AC,AB上,将△RPQ沿着边AB,BC,CA顺时针连续翻转〔如图3所示〕,直至点P第一次回到原来的位置,那么点P运动路径的长为cm.4.如图4,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BC,AD=2,BC=3,∠BCD=45°,将腰CD 以点D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至ED,连结AE,CE,那么△ADE的面积是.二、解答题5.如图5-1,P为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一点(不与A、C重合),PE⊥BC于点E,PF⊥CD 于点F.(1) 求证:BP=DP;(2) 如图5-2,假设四边形PECF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在旋转过程中是否总有BP=DP?假设是,请给予证明;假设不是,请用反例加以说明;(3) 试选取正方形ABCD的两个顶点,分别与四边形PECF的两个顶点连结,使得到的两条线段在四边形PECF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过程中长度始终相等,并证明你的结论 .6.如图6-1是一个美丽的风车图案,你知道它是怎样画出来的吗?按以下步骤可画出这个风车图案:在图6-2中,先画线段OA,将线段OA平移至CB处,得到风车的第一个叶片F1,然后将第一个叶片O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得到第二个叶片F2,再将F1、F2同时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第三、第四个叶片F3、F4.根据以上过程,解答以下问题:(1)假设点A的坐标为(4,0),点C的坐标为(2,1),写出此时点B的坐标;(2)请你在图6-2中画出第二个叶片F2;(3)在(1)的条件下,连接OB,由第一个叶片逆时针旋转180°得到第二个叶片的过程中,线段OB扫过的图形面积是多少?7.如图7,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0的坐标为(1,0),将线段OP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再将其长度伸长为OP0的2倍,得到线段OP1;又将线段OP1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长度伸长为OP1的2倍,得到线段OP2;如此下去,得到线段OP3,OP4,…,OPn〔n为正整数〕.〔1〕求点P6的坐标;〔2〕求△P5OP6的面积;〔3〕我们规定:把点Pn (xn,yn)〔n=0,1,2,3,…〕的横坐标xn、纵坐标yn都取绝对值后得到的新坐标(|xn |,|yn|)称之为点Pn的“绝对坐标〞.根据图中点Pn的分布规律,请你猜测点Pn的“绝对坐标〞,并写出来.8.把正方形ABCD绕着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正方形AEFG,边FG与BC交于点H 〔如图8〕.试问线段HG与线段HB相等吗?请先观察猜测,然后再证明你的猜测.9.如图9-1,小明将一张矩形纸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张三角形纸片〔如图9-2〕,量得他们的斜边长为10cm,较小锐角为30°,再将这两张三角形纸片摆成如图9-3的形状,但点B、C、F、D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点C与点F重合〔在图9-3至图9-6中统一用F表示〕图9-1 图9-2 图9-3 小明在对这两张三角形纸片进展如下操作时遇到了三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1〕将图9-3中的△ABF沿BD向右平移到图9-4的位置,使点B与点F 重合,请你求出平移的距离;F交DE于〔2〕将图9-3中的△ABF绕点F顺时针方向旋转30°到图9-5的位置,A1点G,请你求出线段FG的长度;交DE于点H,请证明:〔3〕将图9-3中的△ABF沿直线AF翻折到图9-6的位置,AB1AH﹦DH.图9-4 图9-5 图9-6参考答案一、1. 2. 6-2 3二、5. 解:〔1〕解法一:在△ABP与△ADP中,利用全等可得BP=DP.解法二:利用正方形的轴对称性,可得BP=DP.〔2〕不是总成立 .当四边形PECF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点P旋转到BC边上时,DP>DC>BP,此时BP=DP 不成立.〔3〕连接BE、DF,那么BE与DF始终相等.在图1-1中,可证四边形PECF为正方形,在△BEC与△DFC中,可证△BEC≌△DFC .从而有 BE=DF .6. 解:〔1〕B〔6,1〕〔2〕图略〔3〕线段OB扫过的图形是一个半圆.过B作BD⊥x轴于D.由〔1〕知B点坐标为〔6,1〕,∴OB2=OD2+BD2=62+12=37.∴线段OB扫过的图形面积是.7. 解:〔1〕根据旋转规律,点P6落在y轴的负半轴,而点Pn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始终等于前一个点到原点距离的倍,故其坐标为P6(0,26),即P6(0,64).〔2〕由可得,△P0OP1∽△P1OP2∽…∽△Pn-1OPn,设P1(x1,y1),那么y1=2sin45°=,∴.又∵,∴.〔3〕由题意知,OP0旋转8次之后回到x轴正半轴,在这8次中,点Pn分别落在坐标象限的平分线上或x轴或y轴上,但各点绝对坐标的横、纵坐标均为非负数,因此,点Pn的坐标可分三类情况:令旋转次数为n.①当n=8k或n=8k+4时〔其中k为自然数〕,点Pn 落在x轴上,此时,点Pn的绝对坐标为(2n,0);②当n=8k+1或n=8k+3或n=8k+5或n=8k+7时〔其中k为自然数〕,点Pn落在各象限的平分线上,此时,点P n的绝对坐标为,即.③当n=8k+2或n=8k+6时〔其中k为自然数〕,点Pn落在y轴上,此时,点P n的绝对坐标为(0,2n).8. 解:HG=HB.证法1:连结AH〔如图10〕.∵四边形ABCD,AEFG都是正方形,∴∠B=∠G=90°.由题意,知AG=AB,又AH=AH,∴Rt△AGH≌Rt△ABH〔HL〕.∴HG=HB.证法2:连结GB〔如图11〕.∵四边形ABCD,AEFG都是正方形,∴∠ABC=∠AGF=90°.由题意知AB=AG.∴∠AGB=∠ABG.∴∠HGB=∠HBG.∴HG=HB.9. 解:〔1〕图形平移的距离就是线段BC的长.∵在Rt△ABC中,斜边长为10cm,∠BAC=30°,∴BC=5cm.∴平移的距离为5cm.〔2分〕〔2〕∵∠A1FA=30°,∴∠GFD=60°.又∠D=30°,∴∠FGD=90°.在Rt△EFD中,ED=10 cm,∴ .∵FG=cm.〔3〕在△AHE与△DHB1中,∠FAB1=∠EDF=30°.∵FD=FA,EF=FB=FB1,∴FD-FB1=FA-FE,即AE=DB1.又∵∠AHE=∠DHB1,∴△AHE≌△DHB1〔AAS〕.∴AH=DH.。
几何难题中考压轴题带含及详细解析

几何难题精选解答题〔共 30 小题〕1 .〔2021 ?河南〕如图 1,在 Rt △ABC 中,∠B=90 °,BC=2AB=8 ,点 D、E 分别是边 BC、AC 的中点,连接DE,将△EDC 绕点 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记旋转角为α.〔1〕问题发现①当α=0 °时, = ;②当α=180 °时, = .〔2〕拓展研究试判断:当 0°≤α<360 °时,的大小有无变化?请仅就图 2 的状况给出证明.〔3〕问题解决当△EDC 旋转至 A,D,E 三点共线时,直接写出线段 BD 的长.2.〔2021 ?济南〕如图 1 ,在△ABC 中,∠ACB=90 °,AC=BC ,∠EAC=90 °,点M 为射线 AE 上任意一点〔不与 A 重合〕,连接 CM ,将线段 CM 绕点 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90 °获取线段CN ,直线 NB 分别交直线 CM 、射线 AE 于点 F、D.〔1〕直接写出∠ NDE 的度数;〔2〕如图 2、图 3,当∠EAC 为锐角或钝角时,其他条件不变,〔 1〕中的结论可否发生变化?若是不变,采用其中一种状况加以证明;若是变化,请说明原由;〔3〕如图 4,假设∠EAC=15 °,∠ACM=60 °,直线CM 与 AB 交于 G,BD= ,其他条件不变,求线段 AM的长.3 .〔2021 ?岳阳〕直线 m ∥n ,点 C 是直线 m 上一点,点 D 是直线 n 上一点, CD 与直线 m 、n 不垂直,点 P 为线段 CD 的中点.〔1〕操作发现:直线 l ⊥m ,l⊥n,垂足分别为 A、B,当点 A 与点 C 重合时〔如图①所示〕,连接 PB,请直接写出线段 PA 与 PB 的数量关系:.〔2〕猜想证明:在图①的状况下,把直线 l 向上平移到如图②的地址,试问〔 1〕中的 PA 与 PB 的关系式可否依旧成立?假设成立,请证明;假设不成立,请说明原由.〔3〕延伸研究:在图②的状况下,把直线 l 绕点 A 旋转,使得∠ APB=90 °〔如图③所示〕,假设两平行线 m 、n 之间的距离为 2k .求证: PA ?PB=k ?AB.4 .〔2021 ?重庆〕在△ABC 中,AB=AC ,∠A=60 °,点D 是线段 BC 的中点,∠EDF=120 °,DE 与线段 AB 相交于点 E.DF 与线段 AC 〔或 AC 的延伸线〕订交于点 F.〔1〕如图 1,假设 DF⊥AC,垂足为 F,AB=4 ,求 BE 的长;〔2〕如图 2,将〔1 〕中的∠EDF 绕点 D 顺时针旋转必然的角度, DF 仍与线段 AC 订交于点 F.求证:BE+CF= AB;〔3〕如图 3,将〔 2〕中的∠EDF 连续绕点 D 顺时针旋转必然的角度,使 DF 与线段 AC 的延伸线订交于点 F,作 DN ⊥AC 于点 N ,假设 DN ⊥AC 于点 N ,假设 DN=FN ,求证: BE+CF= 〔BE﹣CF〕.5 .〔2021 ?烟台〕【问题提出】如图①,△ ABC 是等腰三角形,点 E 在线段 AB 上,点 D 在直线 BC 上,且 ED=EC ,将△BCE 绕点 C 顺时针旋转 60°至△ACF 连接 EF试证明: AB=DB+AF【类比研究】〔1〕如图②,若是点 E 在线段 AB 的延伸线上,其他条件不变,线段 AB ,DB,AF 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原由〔2〕若是点 E 在线段 BA 的延伸线上,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③的基础大将图形补充完满,并写出 AB ,DB ,AF 之间的数量关系,不用说明原由.6 .〔2021 ?莆田〕在 Rt△ACB 和 Rt △AEF 中,∠ACB= ∠AEF=90 °,假设点P 是 BF 的中点,连接 PC,PE.特别发现:如图 1,假设点 E,F 分别落在边 AB,AC 上,那么结论: PC=PE 成立〔不要求证明〕.问题研究:把图 1 中的△AEF 绕着点 A 顺时针旋转.〔1〕如图 2,假设点 E 落在边 CA 的延伸线上,那么上述结论可否成立?假设成立,请恩赐证明;假设不成立,请说明原由;〔2〕如图 3,假设点 F 落在边 AB 上,那么上述结论可否依旧成立?假设成立,请恩赐证明;假设不成立,请说明原由;〔3〕记 =k ,当 k 为何值时,△ CPE 总是等边三角形?〔请直接写出 k 的值,不用说明原由〕7 .〔2021 ?襄城区模拟〕如图,正方形 ABCO 的边 OA 、OC 在坐标轴上,点 B 坐标为〔3,3〕.将正方形 ABCO绕点 A 顺时针旋转角度α〔 0°<α<90 °〕,获取正方形 ADEF ,ED 交线段 OC 于点 G,ED 的延伸线交线段 BC于点 P,连 AP 、AG .〔1〕求证:△AOG ≌△ADG ;〔2〕求∠PAG 的度数;并判断线段 OG 、PG、BP 之间的数量关系,说明原由;〔3〕当∠1= ∠2 时,求直线 PE 的解析式;〔4〕在〔3〕的条件下,直线 PE 上可否存在点 M ,使以 M 、A、G 为极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假设存在,请直接写出 M 点坐标;假设不存在,请说明原由.8 .〔2021 ?重庆校级一模〕,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点 P 在直线 BC 上,点 G 在直线 AD 上〔P、G 不与正方形极点重合,且在 CD 的同侧〕, PD=PG ,DF⊥PG 于点 H,DF 交直线 AB 于点 F,将线段 PG 绕点 P逆时针旋转 90 °获取线段P E,连接 EF.〔1〕如图 1,当点 P 与点 G 分别在线段 BC 与线段 AD 上时,假设 PC=1 ,计算出 DG 的长;〔2〕如图 1,当点 P 与点 G 分别在线段 BC 与线段 AD 上时,证明:四边形 DFEP 为菱形;〔3〕如图 2,当点 P 与点 G 分别在线段 BC 与线段 AD 的延伸线上时,〔2〕的结论:四边形 DFEP 为菱形可否依旧成立?假设成立,请给出证明;假设不成立,请说明原由.9 .〔2021 ?房山区二模〕在△ ABC 中,AB=BC=2 ,∠ABC=90 °,BD 为斜边 AC 上的中线,将△ ABD 绕点 D 顺时针旋转α〔0°<α<180 °〕获取△EFD,其中点 A 的对应点为点 E,点 B 的对应点为点 F.BE 与 FC 订交于点 H.〔1〕如图 1,直接写出 BE 与 FC 的数量关系:;〔2〕如图 2,M 、N 分别为 EF、BC 的中点.求证: MN= ;〔3〕连接 BF,CE,如图 3,直接写出在此旋转过程中,线段 BF、CE 与 AC 之间的数量关系:.10 .〔2021 ?衢州校级模拟〕图 1 是边长分别为 4 和 2 的两个等边三角形纸片 ABC 和 ODE 叠放在一起〔 C与 O 重合〕.〔1〕操作:固定△ ABC ,将△0DE 绕点 C 顺时针旋转 30 °后获取△ODE ,连接 AD 、B E,CE 的延伸线交 AB 于 F 〔图 2〕;研究:在图 2 中,线段 BE 与 AD 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试证明你的结论.〔2〕在〔 1〕的条件下将的△ ODE ,在线段 CF 上沿着 CF 方向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平移,平移后的△ CDE 设为△PQR,当点 P 与点 F 重合时停止运动〔图 3〕研究:设△PQR 搬动的时间为 x 秒,△PQR 与△ABC 重叠局部的面积为 y,求 y 与 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3〕将图 1 中△0DE 固定,把△ABC 沿着 OE 方向平移,使极点 C 落在 OE 的中点 G 处,设为△ABG ,尔后将△ABG 绕点 G 顺时针旋转,边 BG 交边 DE 于点 M ,边 AG 交边 DO 于点 N ,设∠BGE= α〔30 °<α<90 °〕;〔图4 〕研究:在图 4 中,线段 ON ?EM 的值可否随α的变化而变化?若是没有变化,请你求出 ON ?EM 的值,若是有变化,请你说明原由.11 .〔2021 ?武义县模拟〕〔 1 〕将矩形 OABC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极点 O 为原点,极点 C、A 分别在 x轴和 y 轴上, OA=8 ,OC=10 ,点 E 为 OA 边上一点,连接 CE,将△EOC 沿 CE 折叠.①如图 1,当点 O 落在 AB 边上的点 D 处时,求点 E 的坐标;②如图 2,当点 O 落在矩形 OABC 内部的点 D 处时,过点 E 作 EG∥x 轴交 CD 于点 H,交 BC 于点 G,设 H〔m ,n 〕,求 m 与 n 之间的关系式;〔2〕如图 3,将矩形 OABC 变为边长为 10 的正方形,点 E 为 y 轴上一动点,将△ EOC 沿 CE 折叠.点 O 落在点 D 处,延伸 CD 交直线 AB 于点 T,假设 = ,求 AT 的长.12 .〔2021 ?石家庄校级模拟〕如图 1,在菱形 ABCD 中,AC=6 ,BD=6 ,AC,BD 订交于点 O .〔1〕求边 AB 的长;〔2〕如图 2,将一个足够大的直角三角板 60 °角的极点放在菱形 ABCD 的极点 A 处,绕点 A 左右旋转,其中三角板 60 °角的两边分别于边 BC,CD 订交于 E,F,连接 EF 与 AC 订交于点 G.①判断△AEF 是哪一种特别三角形,并说明原由;②旋转过程中可否存在线段 EF 最短,假设存在,求出最小值,假设不存在,请说明原由.13 .〔2021 春 ?泰安校级期中〕如图,正方形 OEFG 绕着边长为 30 的正方形 ABCD 的对角线的交点 O 旋转,边 OE、OG 分别交边 AD 、AB 于点 M 、N .〔1〕求证: OM=ON ;〔2〕设正方形 OEFG 的对角线 OF 与边 AB 订交于点 P,连接 PM .假设 PM=13 ,试求 AM 的长;〔3〕连接 MN ,求△AMN 周长的最小值,并指出此时线段 MN 与线段 BD 的关系.14 .〔2021 ?天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O 为原点,点 A〔﹣2 ,0〕,点 B〔0,2〕,点 E,点 F 分别为 OA ,OB 的中点.假设正方形 OEDF 绕点 O 顺时针旋转,得正方形 OE ′D′F′,记旋转角为α.〔Ⅰ〕如图①,当α =90 °时,求AE′,BF′的长;〔Ⅱ〕如图②,当α =135 °时,求证AE′=BF ′,且AE′⊥BF′;〔Ⅲ〕假设直线 AE′与直线BF′订交于点P,求点 P 的纵坐标的最大值〔直接写出结果即可〕.15 .〔2021 春 ?青山区期末〕正方形 ABCD 和正方形 EBGF 共极点 B,连 AF,H 为 AF 的中点,连 EH,正方形 EBGF 绕点 B 旋转.〔1〕如图 1,当 F 点落在 BC 上时,求证: EH= FC;〔2〕如图 2,当点 E 落在 BC 上时,连 BH ,假设 AB=5 ,BG=2 ,求 BH 的长;〔3〕当正方形 EBGF 绕点 B 旋转到如图 3 的地址时,求的值.16 .〔2021 ?盐城〕阅读资料如图①,△ABC 与△DEF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EDF=90 °,且点 D 在 AB 边上,AB、EF的中点均为 O ,连接 BF、CD 、CO ,显然点 C、F、O 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证明△ BOF≌△COD ,那么 BF=CD .解决问题〔1〕将图①中的 Rt△DEF 绕点 O 旋转获取图②,猜想此时线段 BF 与 CD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③,假设△ ABC 与△DEF 都是等边三角形, AB 、EF 的中点均为 O ,上述〔 1 〕中的结论依旧成立吗?如果成立,请说明原由;如不成立,央求出 BF 与 CD 之间的数量关系;〔3〕如图④,假设△ABC 与△DEF 都是等腰三角形, AB 、EF 的中点均为 0,且顶角∠ACB= ∠EDF= α,请直接写出的值〔用含α的式子表示出来〕17 .〔2021 ?梅州〕用如图①,②所示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局部边长及角的度数在图中已标出〕,完成以下两个研究问题:研究一:将以上两个三角形如图③拼接〔 BC 和 ED 重合〕,在 BC 边上有一动点 P.〔1〕当点 P 运动到∠CFB 的角均分线上时,连接 AP,求线段 AP 的长;〔2〕当点 P 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 PA=FC 时,求∠PAB 的度数.研究二:如图④,将△ DEF 的极点 D 放在△ABC 的 BC 边上的中点处,并以点 D 为旋转中心旋转△ DEF,使△DEF 的两直角边与△ ABC 的两直角边分别交于 M 、N 两点,连接 MN .在旋转△DEF 的过程中,△ AMN 的周长可否存在有最小值?假设存在,求出它的最小值;假设不存在,请说明原由.18 .〔2021 ?营口〕如图,点 P 是⊙O 外一点, PA 切⊙O 于点 A,AB 是⊙O 的直径,连接 OP ,过点 B 作 BC∥OP 交⊙O 于点 C,连接 AC 交 OP 于点 D .〔1〕求证: PC 是⊙ O 的切线;〔2〕假设 PD= ,AC=8 ,求图中阴影局部的面积;〔3〕在〔 2〕的条件下,假设点 E是的中点,连接 CE,求 CE 的长.19 .〔2021 ?永州〕问题研究:〔一〕新知学习:圆内接四边形的判判断理:若是四边形对角互补,那么这个四边形内接于圆〔即若是四边形 EFGH 的对角互补,那么四边形 EFGH 的四个极点 E、F、G、H 都在同个圆上〕.〔二〕问题解决:⊙ O 的半径为 2,AB ,CD 是⊙O 的直径. P 是上任意一点,过点 P 分别作 AB,CD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N,M .〔1〕假设直径 AB⊥CD,关于上任意一点 P〔不与 B、C 重合〕〔如图一〕,证明四边形 PMON 内接于圆,并求此圆直径的长;〔2〕假设直径 AB⊥CD ,在点 P〔不与 B、C 重合〕从 B 运动到 C 的过程中,证明 MN 的长为定值,并求其定值;〔3〕假设直径 AB 与 CD 订交成 120 °角.①当点 P 运动到的中点 P1 时〔如图二〕,求 MN 的长;②当点 P〔不与 B、C 重合〕从 B 运动到 C 的过程中〔如图三〕,证明 MN 的长为定值.〔4〕试问当直径 AB 与 CD 订交成多少度角时, MN 的长取最大值,并写出其最大值.20 .〔2021 ?盘锦〕如图 1,△ABC 和△AE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AC= ∠EAD=90 °,点B 在线段 AE 上,点C 在线段 AD 上.〔1〕请直接写出线段 BE 与线段 CD 的关系:;〔2〕如图 2,将图 1 中的△ABC 绕点 A 顺时针旋转角α〔 0<α<360 °〕,①〔1〕中的结论可否成立?假设成立,请利用图 2 证明;假设不成立,请说明原由;②当 AC= ED 时,研究在△ABC 旋转的过程中,可否存在这样的角α,使以 A、B、C、D 四点为极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假设存在,请直接写出角α的度数;假设不存在,请说明原由.21 .〔2021 ?旭日〕问题:如图〔 1〕,在 Rt△ACB 中,∠ACB=90 °,AC=CB ,∠DCE=45 °,试试究AD 、DE、EB 满足的等量关系.[研究发现 ]小聪同学利用图形变换,将△ CAD 绕点 C 逆时针旋转 90°获取△CBH,连接 EH,由条件易得∠ EBH=90 °,∠ECH= ∠ECB+ ∠BCH= ∠ECB+ ∠ACD=45 °.依照“边角边〞,可证△ CEH ≌,得 EH=ED .在 Rt△HBE 中,由定理,可得 BH 2+EB 2=EH 2,由 BH=AD ,可得 AD 、DE、EB 之间的等量关系是.[实践运用 ]〔1〕如图〔 2 〕,在正方形 ABCD 中,△AEF 的极点 E、F 分别在 BC、CD 边上,高 AG 与正方形的边长相等,求∠EAF 的度数;〔2〕在〔 1〕条件下,连接 BD ,分别交 AE、AF 于点 M 、N ,假设 BE=2 ,DF=3 ,BM=2 ,运用小聪同学探究的结论,求正方形的边长及 MN 的长.22 .〔2021 ?自贡〕在△ABC 中,AB=AC=5 ,cos ∠ABC= ,将△ABC 绕点 C 顺时针旋转,获取△ A1B1C.〔1〕如图①,当点 B1 在线段 BA 延伸线上时.①求证: BB1∥CA 1;②求△AB1C 的面积;〔2〕如图②,点 E 是 BC 边的中点,点 F 为线段 AB 上的动点,在△ ABC 绕点 C 顺时针旋转过程中,点 F 的对应点是 F1,求线段 EF1 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3 .〔2021 ?吉林〕两个三角板 ABC,DEF,按以以下图的地址摆放,点 B 与点 D 重合,边 AB 与边 DE 在同一条直线上〔假设图形中所有的点,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其中,∠C= ∠DEF=90 °,∠ABC= ∠F=30 °,AC=DE=6cm .现固定三角板 DEF,将三角板 ABC 沿射线 DE 方向平移,当点 C 落在边 EF 上时停止运动.设三角板平移的距离为 x〔cm 〕,两个三角板重叠局部的面积为 y〔cm 2〕.〔1〕当点 C 落在边 EF 上时, x= cm ;〔2〕求 y 关于 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3〕设边 BC 的中点为点 M ,边 DF 的中点为点 N .直接写出在三角板平移过程中,点 M 与点 N 之间距离的最小值.24 .〔2021 ?汕尾〕在 Rt△ABC 中,∠A=90 °,AC=AB=4 ,D,E 分别是边 AB ,AC 的中点,假设等腰 Rt△ADE绕点 A 逆时针旋转,获取等腰 Rt△AD 1E1,设旋转角为α〔 0<α≤180 °〕,记直线 BD1 与 CE1 的交点为 P.〔1〕如图 1,当α=90 °时,线段BD 1 的长等于,线段 CE1 的长等于;〔直接填写结果〕〔2〕如图 2,当α=135 °时,求证:BD 1=CE 1,且 BD1⊥CE1;〔3〕求点 P 到 AB 所在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直接写出结果〕25 .〔2021 ?赤峰〕如图,四边形 ABCD 是边长为 2,一个锐角等于 60°的菱形纸片,小芳同学将一个三角形纸片的一个极点与该菱形极点 D 重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三角形纸片,使它的两边分别交 CB、BA〔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 E、F,∠EDF=60 °,当CE=AF 时,如图 1 小芳同学得出的结论是 DE=DF .〔1〕连续旋转三角形纸片,当 CE≠AF 时,如图 2 小芳的结论可否成立?假设成立,加以证明;假设不成立,请说明原由;〔2〕再次旋转三角形纸片,当点 E、F 分别在 CB、BA 的延伸线上时,如图 3 请直接写出 DE 与 DF 的数量关系;〔3〕连 EF,假设△DEF 的面积为 y ,CE=x ,求 y 与 x 的关系式,并指出当 x 为何值时, y 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26 .〔2021 ?海南〕如图,菱形 ABCD 中,点 P 是 CD 的中点,∠BCD=60 °,射线AP 交 BC 的延伸线于点 E,射线 BP 交 DE 于点 K,点 O 是线段 BK 的中点.〔1〕求证:△ADP ≌△ECP;〔2〕假设 BP=n ?PK,试求出 n 的值;〔3〕作 BM 丄 AE 于点 M ,作 KN 丄 AE 于点 N,连接 MO 、NO ,如图 2 所示,请证明△MON 是等腰三角形,并直接写出∠ MON 的度数.27 .〔2021 ?丹东〕在正方形 ABCD 中,对角线 AC 与 BD 交于点 O;在 Rt△PMN 中,∠MPN=90 °.〔1〕如图 1,假设点 P 与点 O 重合且 PM ⊥AD 、PN ⊥AB ,分别交 AD 、AB 于点 E、F,请直接写出 PE 与 PF 的数量关系;〔2〕将图 1 中的 Rt△PMN 绕点 O 顺时针旋转角度α〔 0 °<α<45 °〕.①如图 2,在旋转过程中〔 1〕中的结论依旧成立吗?假设成立,请证明;假设不成立,请说明原由;②如图 2,在旋转过程中,当∠ DOM=15 °时,连接EF,假设正方形的边长为 2,请直接写出线段 EF 的长;③如图 3,旋转后,假设 Rt△PMN 的极点 P 在线段 OB 上搬动〔不与点 O 、B 重合〕,当 BD=3BP 时,猜想此时PE 与 PF 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当 BD=m ?BP 时,请直接写出 PE 与 PF 的数量关系.28 .〔2021 ?成都〕 AC ,EC 分别是四边形 ABCD 和 EFDC 的对角线,点 E 在△ABC 内,∠CAE+ ∠CBE=90 °.〔1〕如图①,当四边形 ABCD 和 EFCG 均为正方形时,连接 BF.〔i〕求证:△CAE∽△CBF;〔ii 〕假设 BE=1 ,AE=2 ,求 CE 的长;〔2〕如图②,当四边形 ABCD 和 EFCG 均为矩形,且 = =k 时,假设 BE=1 ,AE=2 ,CE=3 ,求 k 的值;〔3〕如图③,当四边形 ABCD 和 EFCG 均为菱形,且∠ DAB= ∠GEF=45 °时,设BE=m ,AE=n ,CE=p ,试试究 m ,n,p 三者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直接写出结果,不用写出解答过程〕29 .〔2021 ?锦州〕如图①,∠ QPN 的极点 P 在正方形 ABCD 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处,∠ QPN= α,将∠QPN 绕点P 旋转,旋转过程中∠ QPN 的两边分别与正方形 ABCD 的边 AD 和 CD 交于点 E 和点 F〔点 F 与点 C,D 不重合〕.〔1〕如图①,当α =90 °时,DE,DF,AD 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是;〔2〕如图②,将图①中的正方形 ABCD 改为∠ADC=120 °的菱形,其他条件不变,当α =60 °时,〔1〕中的结论变为 DE+DF= AD ,请给出证明;〔3〕在〔2〕的条件下,假设旋转过程中∠ QPN 的边 PQ 与射线 AD 交于点 E,其他条件不变,研究在整个运动变化过程中, DE,DF ,AD 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不用加以证明.30 .〔2021 ?绵阳〕如图 1,矩形 ABCD 中,AB=4 ,AD=3 ,把矩形沿直线 AC 折叠,使点 B 落在点 E 处,AE交 CD 于点 F,连接 DE.〔1〕求证:△DEC≌△EDA;〔2〕求 DF 的值;〔3〕如图 2,假设 P 为线段 EC 上一动点,过点 P 作△AEC 的内接矩形,使其极点 Q 落在线段 AE 上,定点 M 、N 落在线段 AC 上,当线段 PE 的长为何值时,矩形 PQMN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其最大值.几何难题精选 (1) 旋转圆四边形参照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 30 小题〕1 .〔2021 ?河南〕如图 1,在 Rt △ABC 中,∠B=90 °,BC=2AB=8 ,点 D、E 分别是边 BC、AC 的中点,连接DE,将△EDC 绕点 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记旋转角为α.〔1〕问题发现①当α=0 °时, = ;②当α=180 °时, = .〔2〕拓展研究试判断:当 0°≤α<360 °时,的大小有无变化?请仅就图 2 的状况给出证明.〔3〕问题解决当△EDC 旋转至 A,D,E 三点共线时,直接写出线段 BD 的长.【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专题】压轴题.【解析】〔1〕①当α=0 °时,在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求出 AC 的值是多少;尔后依照点 D、E 分别是边BC、AC 的中点,分别求出 AE、BD 的大小,即可求出的值是多少.②α=180 °时,可得AB ∥DE,尔后依照,求出的值是多少即可.〔2〕第一判断出∠ ECA= ∠DCB ,再依照,判断出△ECA∽△DCB,即可求出的值是多少,进而判断出的大小没有变化即可.〔3〕依照题意,分两种状况:①点 A,D,E 所在的直线和 BC 平行时;②点 A ,D,E 所在的直线和 BC 订交时;尔后分类谈论,求出线段 BD 的长各是多少即可.【解答】解:〔 1〕①当α=0 °时,∵Rt △ABC 中,∠B=90 °,∴AC= ,∵点D、E 分别是边 BC、AC 的中点,∴,∴.②如图 1,,当α=180 °时,可得 AB∥DE,∵,∴ = .故答案为:.〔2〕如图 2,,当 0°≤α<360 °时,的大小没有变化,∵∠ECD= ∠ACB ,∴∠ECA= ∠DCB ,又∵,∴△ECA∽△DCB ,∴.〔3〕①如图 3 ,,∵AC=4 ,CD=4 ,CD ⊥AD ,∴AD= = ,∵AD=BC ,AB=DC ,∠B=90 °,∴四边形 ABCD 是矩形,∴.②如图 4,连接 BD,过点 D 作 AC 的垂线交 AC 于点 Q ,过点 B作 AC 的垂线交 AC 于点 P,,∵AC=4 ,CD=4 ,CD ⊥AD ,∴AD= = ,∵点D、E 分别是边 BC、AC 的中点,∴DE= =2 ,∴AE=AD ﹣DE=8 ﹣2=6 ,由〔2〕,可得,∴BD= = .综上所述, BD 的长为 4 或.【谈论】〔1〕此题主要观察了几何变换综合题,观察了解析推理能力,观察了分类谈论思想的应用,观察了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要熟练掌握.〔2〕此题还观察了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断和性质的应用,要熟练掌握.〔3〕此题还观察了线段长度的求法,以及矩形的判断和性质的应用,要熟练掌握.2.〔2021 ?济南〕如图 1 ,在△ABC 中,∠ACB=90 °,AC=BC ,∠EAC=90 °,点M 为射线 AE 上任意一点〔不与 A 重合〕,连接 CM ,将线段 CM 绕点 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90 °获取线段CN ,直线 NB 分别交直线 CM 、射线 AE 于点 F、D.〔1〕直接写出∠ NDE 的度数;〔2〕如图 2、图 3,当∠EAC 为锐角或钝角时,其他条件不变,〔 1〕中的结论可否发生变化?若是不变,采用其中一种状况加以证明;若是变化,请说明原由;〔3〕如图 4,假设∠EAC=15 °,∠ACM=60 °,直线CM 与 AB 交于 G,BD= ,其他条件不变,求线段 AM的长.【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专题】压轴题.【解析】〔1〕依照题意证明△ MAC ≌△NBC 即可;〔2〕与〔 1〕的证明方法相似,证明△ MAC ≌△NBC 即可;〔3〕作 GK ⊥BC 于 K,证明 AM=AG ,依照△MAC ≌△NBC ,获取∠BDA=90 °,依照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条件求出 AG 的长,获取答案.【解答】解:〔 1〕∵∠ACB=90 °,∠MCN=90 °,∴∠ACM= ∠BCN ,在△MAC 和△NBC 中,,∴△MAC ≌△NBC ,∴∠NBC= ∠MAC=90 °,又∵∠ACB=90 °,∠EAC=90 °,∴∠NDE=90 °;〔2〕不变,在△MAC ≌△NBC 中,,∴△MAC ≌△NBC ,∴∠N= ∠AMC ,又∵∠MFD= ∠NFC,∠MDF= ∠FCN=90 °,即∠NDE=90 °;〔3〕作 GK⊥BC 于 K,∵∠EAC=15 °,∴∠BAD=30 °,∵∠ACM=60 °,∴∠GCB=30 °,∴∠AGC= ∠ABC+ ∠GCB=75 °,∠AMG=75 °,∴AM=AG ,∵△MAC ≌△NBC ,∴∠MAC= ∠NBC ,∴∠BDA= ∠BCA=90 °,∵BD= ,∴AB= + ,AC=BC= +1 ,设 BK=a ,那么 GK=a ,CK= a,∴a+ a= +1 ,∴a=1 ,∴KB=KG=1 ,BG= ,AG= ,∴AM= .【谈论】此题观察的是矩形的判断和性质以及三角形全等的判断和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利用方程的思想是解题的重点,注意旋转的性质的灵便运用.3 .〔2021 ?岳阳〕直线 m ∥n ,点 C 是直线 m 上一点,点 D 是直线 n 上一点, CD 与直线 m 、n 不垂直,点 P 为线段 CD 的中点.〔1〕操作发现:直线 l ⊥m ,l⊥n,垂足分别为 A、B,当点 A 与点 C 重合时〔如图①所示〕,连接 PB,请直接写出线段 PA 与 PB 的数量关系: PA=PB .〔2〕猜想证明:在图①的状况下,把直线 l 向上平移到如图②的地址,试问〔 1〕中的 PA 与 PB 的关系式可否依旧成立?假设成立,请证明;假设不成立,请说明原由.〔3〕延伸研究:在图②的状况下,把直线 l 绕点 A 旋转,使得∠ APB=90 °〔如图③所示〕,假设两平行线 m 、n 之间的距离为 2k .求证: PA ?PB=k ?AB.【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专题】压轴题.【解析】〔1〕依照三角形 CBD 是直角三角形,而且点 P 为线段 CD 的中点,应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PA=PB ,据此解答即可.〔2〕第一过 C 作 CE⊥n 于点 E,连接 P E,尔后分别判断出 PC=PE 、∠PCA= ∠PEB、AC=BE ;尔后依照全等三角形判断的方法,判断出△ PAC∽△PBE,即可判断出 PA=PB 依旧成立.〔3〕第一延伸 AP 交直线 n 于点 F,作 AE⊥BD 于点 E,尔后依照相似三角形判断的方法,判断出△AEF∽△BPF,即可判断出 AF ?BP=AE ?BF,再个 AF=2PA ,AE=2k ,BF=AB ,可得 2PA ?PB=2k .AB,因此 PA?PB=k ?AB,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 1〕∵l⊥n,∴BC⊥BD,∴三角形 CBD 是直角三角形,又∵点 P 为线段 CD 的中点,∴PA=PB .〔2〕把直线 l 向上平移到如图②的地址, PA=PB 依旧成立,原由以下:如图②,过 C 作 CE⊥n 于点 E,连接 P E,,∵三角形 CED 是直角三角形,点 P 为线段 CD 的中点,∴PD=PE ,又∵点 P 为线段 CD 的中点,∴PC=PD ,∴PC=PE ;∵PD=PE ,∴∠CDE= ∠PEB,∵直线 m ∥n ,∴∠CDE= ∠PCA ,∴∠PCA= ∠PEB,又∵直线 l⊥m ,l⊥n,CE⊥m ,CE⊥n ,∴l∥CE,∴AC=BE ,在△PAC 和△PBE 中,∴△PAC≌△PBE,∴PA=PB .〔3〕如图③,延伸 AP 交直线 n 于点 F,作 AE⊥BD 于点 E,,∵直线 m ∥n ,∴,∴AP=PF ,∵∠APB=90 °,∴BP⊥AF,又∵AP=PF ,∴BF=AB ;在△AEF 和△BPF 中,∴△AEF∽△BPF,∴,∴AF ?BP=AE ?BF,∵AF=2PA ,AE=2k ,BF=AB ,∴2PA ?PB=2k .AB ,∴PA?PB=k ?AB .【谈论】〔1〕此题主要观察了几何变换综合题,观察了解析推理能力,观察了分类谈论思想的应用,观察了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观察了从图象中获守信息,并能利用获取的信息解答相应的问题的能力.〔2〕此题还观察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要熟练掌握.〔3〕此题还观察了全等三角形的判断和性质的应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断和性质的应用,要熟练掌握.4 .〔2021 ?重庆〕在△ABC 中,AB=AC ,∠A=60 °,点D 是线段 BC 的中点,∠EDF=120 °,DE 与线段 AB 相交于点 E.DF 与线段 AC 〔或 AC 的延伸线〕订交于点 F.〔1〕如图 1,假设 DF⊥AC,垂足为 F,AB=4 ,求 BE 的长;〔2〕如图 2,将〔1 〕中的∠EDF 绕点 D 顺时针旋转必然的角度, DF 仍与线段 AC 订交于点 F.求证:BE+CF= AB;〔3〕如图 3,将〔 2〕中的∠EDF 连续绕点 D 顺时针旋转必然的角度,使 DF 与线段 AC 的延伸线订交于点 F,作 DN ⊥AC 于点 N ,假设 DN ⊥AC 于点 N ,假设 DN=FN ,求证: BE+CF= 〔BE﹣CF〕.【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全等三角形的判断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断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专题】压轴题.【解析】〔1〕如图 1,易求得∠B=60 °,∠BED=90 °,BD=2 ,尔后运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求出 BE 的值;〔2〕过点 D 作 DM ⊥AB 于 M ,作 DN ⊥AC 于 N,如图 2,易证△MBD ≌△NCD ,那么有 BM=CN ,DM=DN ,进而可证到△ EMD ≌△FND ,那么有 EM=FN ,即可获取 BE+CF=BM+EM+CF=BM+FN+CF=BM+CN=2BM=2BD×cos60 °=BD= BC= AB;〔3〕过点 D 作 DM ⊥AB 于 M ,如图 3.同〔1〕可得:∠B= ∠ACD=60 °,同〔2〕可得: BM=CN ,DM=DN ,EM=FN .由 DN=FN 可得 DM=DN=FN=EM ,进而可得BE+CF=BM+EM+CF=CN+DM+CF=NF+DM=2DM ,B E﹣CF=BM+EM ﹣CF=BM+NF ﹣CF=BM+NC=2BM .尔后在 Rt△BMD 中,运用三角函数即可获取 DM= BM ,即 BE+CF= 〔B E﹣CF〕.【解答】解:〔 1〕如图 1,∵AB=AC ,∠A=60 °,∴△ABC 是等边三角形,∴∠B= ∠C=60 °,BC=AC=AB=4 .∵点D 是线段 BC 的中点,∴BD=DC= BC=2 .∵DF⊥AC,即∠AFD=90 °,∴∠AED=360 °﹣60 °﹣90 °﹣120 °=90 °,∴∠BED=90 °,∴BE=BD ×cos ∠B=2 ×cos60 °=2 × =1 ;〔2〕过点 D 作 DM ⊥AB 于 M ,作 DN ⊥AC 于 N,如图 2,那么有∠AMD= ∠BMD= ∠AND= ∠CND=90 °.∵∠A=60 °,∴∠MDN=360 °﹣60 °﹣90 °﹣90 °=120 °.∵∠EDF=120 °,∴∠MDE= ∠NDF .在△MBD 和△NCD 中,,∴△MBD ≌△NCD ,∴BM=CN ,DM=DN .在△EMD 和△FND 中,,∴△EMD ≌△FND ,∴EM=FN ,∴BE+CF=BM+EM+CF=BM+FN+CF=BM+CN=2BM=2BD ×cos60 °=BD= BC= AB ;〔3〕过点 D 作 DM ⊥AB 于 M ,如图 3.同〔1〕可得:∠B= ∠ACD=60 °.同〔2〕可得: BM=CN ,DM=DN ,EM=FN .∵DN=FN ,∴DM=DN=FN=EM ,∴BE+CF=BM+EM+CF=CN+DM+CF=NF+DM=2DM ,BE﹣CF=BM+EM ﹣CF=BM+NF ﹣CF=BM+NC=2BM .在 Rt△BMD 中,DM=BM ?tanB= BM ,∴BE+CF= 〔BE﹣CF〕.【谈论】此题主要观察了等边三角形的判断与性质、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断与性质、三角函数的定义、特别角的三角函数值等知识,经过证明三角形全等获取 BM=CN ,DM=DN ,EM=FN 是解决此题的关键.5 .〔2021 ?烟台〕【问题提出】如图①,△ ABC 是等腰三角形,点 E 在线段 AB 上,点 D 在直线 BC 上,且 ED=EC ,将△BCE 绕点 C 顺时针旋转 60°至△ACF 连接 EF试证明: AB=DB+AF【类比研究】〔1〕如图②,若是点 E 在线段 AB 的延伸线上,其他条件不变,线段 AB ,DB,AF 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原由〔2〕若是点 E 在线段 BA 的延伸线上,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③的基础大将图形补充完满,并写出 AB ,DB ,AF 之间的数量关系,不用说明原由.【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专题】压轴题.【解析】第一判断出△ CEF 是等边三角形,即可判断出 EF=EC,再依照 ED=EC ,可得 ED=EF ,∠CAF= ∠BAC=60 °,因此∠EAF= ∠BAC+ ∠CAF=120 °,∠DBE=120 °,∠EAF= ∠DBE;尔后依照全等三角形判断的方法,判断出△EDB ≌△FEA ,即可判断出 BD=AE ,AB=AE+BF ,因此 AB=DB+AF .〔1〕第一判断出△CEF 是等边三角形,即可判断出 EF=EC,再依照 ED=EC ,可得 ED=EF ,∠CAF= ∠BAC=60 °,因此∠EFC= ∠FGC+ ∠FCG,∠BAC= ∠FGC+ ∠FEA,∠FCG= ∠FEA,再依照∠FCG= ∠EAD ,∠D= ∠EAD,可得∠D= ∠FEA;尔后依照全等三角形判断的方法,判断出△ EDB≌△FEA,即可判断出 BD=AE ,EB=AF ,进而判断出AB=BD ﹣AF 即可.〔2〕第一依照点 E 在线段 BA 的延伸线上,在图③的基础大将图形补充完满,尔后判断出△ CEF 是等边三角形,即可判断出 EF=EC ,再依照 ED=EC ,可得 ED=EF ,∠CAF= ∠BAC=60 °,再判断出∠ DBE= ∠EAF,∠BDE= ∠AEF;。
历届初三中考数学几何复习题

01、如图,已知" ABC 中,AB=AC , AD 丄AB 于点A ,交BC 边于点E , DC 丄BC 于点C ,与AD 交于点D , (1 )求证:"ACE s" ADC ;(2) 如果 CE = 1 , CD = 2,求 AC 的长.02、一旅游者骑自行车沿正东方向笔直的公路 BC 行驶,在B 地测得某建筑物 A 在北偏东45°方向,行驶10分钟后到达C 地,测得建筑物A 在北偏西60°方向•如果此旅游者的速度为 路BC 的距离(结果可保留根号)•03、“开发西部”是我国近几年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
“攻坚”号筑路工程队在西部某地区修路过程中需要沿AB 方向开山筑隧道(如图),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要在山的对面同时施工。
因 此,需要确定山对面的施工点。
工程技术人员从 AB 上取一点C , 测出以下数据:/ ACD 的度数、CD 的长度及/ D 的度数。
(1) 若/ ACD=13 5°,CD=500 米,/ D=60 °,试求开挖点 E 离开点D 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2) 若/ ACD= ,CD=m 米,/ D =[,试用:•、 一:和m 表示开挖点E 离开点D 的距 离。
(只需写出结论。
)04、如图, 点A 的坐标为(0,5),点B 在第一象限,"AOB 为等边三角形,点 C 在x 轴 正半轴上•(1) 以AC 为边,在第一象限作等边" ACE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2) 设AC 与OB 的交点为D ,CE 与AB 的延长线交于 (3) 连结BE ,试猜想/ ABE 的度数,并证明你的猜想•(4) 若点E 的坐标为(s ,t ),当点C 在x 正半轴运动时, 求s 、t 的关系式•12千米/时,求建筑物 A 到公北A西—F ,求证:"ADB s "AFC.的长;(2) S CEF .06、如图,已知矩形ABCD,AB = , 3, BC =3,在BC上取两点E,F( E在F左边),以EF为边作等边三角形PEF,使顶点P在AD上, PE, PF分别交AC于点G, H.(1 )求厶PEF的边长;PG EG(2)求证:GH GC(3) 若厶PEF的边EF在线段BC上移动.试猜想:PH与BE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猜想的结论.07、如图,在△ ABC中,/ C=90°, AC=4 , BC=3 , O是AB上一点,且AO : OB=2 : 5.(1)过点O作OH丄AC垂足为H,求点O到直线AC的距离OH的长;(图1)(2)若P是边AC上的一个动点,作PQL OP交线段BC于Q (不与B、C重合)(图2)①求证:△ POH h^ QPC②设AP=x , CQ=y ,试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③当AP= _________________ 时,能使△ OPQ WA CPC相似.(直接写出结果)08、如图,以O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中,A点的坐标为(0, 1),直线x=1交x轴于点B。
初中数学经典几何模型10-母抱子模型解直角三角形(含答案)

初中数学经典几何模型专题10 母抱子模型解直角三角形【模型展示】【中考真题】1、如图,在电线杆上的C处引拉线CE、CF固定电线杆,拉线CE和地面成60°角,在离电线杆6米的B 处安置测角仪,在A处测得电线杆上C处的仰角为30°,已知测角仪高AB为1.5米,求拉线CE的长(结果保留根号).2、如图,一垂直于地面的灯柱AB被一钢筋CD固定,CD与地面成45°夹角(∠CDB=45°),在C点上方2米处加固另一条钢线E D,ED与地面成53°夹角(∠EDB=53°),那么钢线ED的长度约为多少米?(结果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sin53°≈0.80,cos53°≈0.60,tan53°≈1.33)【精典例题】1、如图,一艘轮船在A处时观测得小岛C在船的北偏东60°方向,轮船以40海里/时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航行1.5小时到达B处,这时小岛C在船的北偏东30°方向.已知小岛C周围50海里范围内是暗礁区.(1)求B处到小岛C的距离(2)若轮船从B处继续向东方向航行,有无触礁危险?请说明理由.(参考数据:≈1.73)2、金桥学校“科技体艺节”期间,八年级数学活动小组的任务是测量学校旗杆AB的高,他们在旗杆正前方台阶上的点C处,测得旗杆顶端A的仰角为45°,朝着旗杆的方向走到台阶下的点F处,测得旗杆顶端A的仰角为60°,已知升旗台的高度BE为1米,点C距地面的高度CD为3米,台阶CF的坡角为30°,且点E、F、D在同一条直线上,求旗杆AB的高度(计算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41,≈1.73)3、如图,为了测得电视塔AB的高度,在D处用高为1 m的测角仪CD测得电视塔顶端A的仰角为30°,再向电视塔方向前进100 m到达F处,又测得电视塔顶端A的仰角为60°,则这个电视塔AB的高度(单位:m)为(C)A.50 3 B.51 C.503+1 D.1014、如图,小明在热气球A上看到横跨河流两岸的大桥BC,测得B,C两点的俯角分别为60°和45°,已知热气球离地面的高度为120 m,且大桥与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求大桥BC的长度.(结果保留整数,3≈1.73)5、某数学兴趣小组为测量河对岸树AB的高,在河岸边选择一点C.从C处测得树梢A的仰角为45°,沿BC方向后退10米到点D,再次测得树梢A的仰角为30°,则树高为米.(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414,≈1.732)6、某矩形交通指示牌CDEF如图所示,AB的距离为5m,从A点测得指示牌顶端D点和底端C点的仰角分别是60°和45°,则指示牌的高度CD约为m.(精确到0.1m.参考数据:≈1.414,≈1.732)7、为做好疫情宣传巡查工作,各地积极借助科技手段加大防控力度.如图,亮亮在外出期间被无人机隔空喊话“戴上口罩,赶紧回家”.据测量,无人机与亮亮的水平距离是15米,当他抬头仰视无人机时,仰角恰好为30°,若亮亮身高1.70米,则无人机距离地面的高度约为米.(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732,≈1.414)8、广州塔又称广州新电视塔,昵称小蛮腰,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赤岗塔附近,是中国第一高塔,世界第四高塔.如图,广州塔BD附近有一大厦AC高150米,张强在楼底A处测得塔顶D的仰角为45°,上到大厦顶C处测得塔顶D的仰角为37°,求广州塔BD的高.(参考数据:s i n37°≈0.60,c o s37°≈0.80,tan37°≈0.75)9、如图,小明为了测量小河对岸大树BC的高度,他在点A测得大树顶端B的仰角为45°,沿斜坡走3米到达斜坡上点D,在此处测得树顶端点B的仰角为30°,且斜坡AF的坡比为1:2.求大树BC的高度约为多少米?(≈1.732,结果精确到0.1)专题10 母抱子模型解直角三角形答案【模型展示】【中考真题】1、如图,在电线杆上的C处引拉线CE、CF固定电线杆,拉线CE和地面成60°角,在离电线杆6米的B 处安置测角仪,在A处测得电线杆上C处的仰角为30°,已知测角仪高AB为1.5米,求拉线CE的长(结果保留根号).解析:过点A作AH⊥CD,垂足为H,由题意可知四边形ABDH为矩形,∠CAH=30°,∴AB=DH=1.5,BD=AH=6,在R t△ACH中,tan∠CAH=,∴CH=AH•tan∠CAH,∴CH=AH•tan∠CAH=6tan30°=6×(米),又∵DH=1.5,∴CD=2+1.5,在R t△CDE中,∵∠CED=60°,s i n∠CED=,∴CE==(4+)(米),答:拉线CE的长为(4+)米.2、如图,一垂直于地面的灯柱AB被一钢筋CD固定,CD与地面成45°夹角(∠CDB=45°),在C点上方2米处加固另一条钢线E D,ED与地面成53°夹角(∠EDB=53°),那么钢线ED的长度约为多少米?(结果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sin53°≈0.80,cos53°≈0.60,tan53°≈1.33)【精典例题】1、如图,一艘轮船在A处时观测得小岛C在船的北偏东60°方向,轮船以40海里/时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航行1.5小时到达B处,这时小岛C在船的北偏东30°方向.已知小岛C周围50海里范围内是暗礁区.(1)求B处到小岛C的距离(2)若轮船从B处继续向东方向航行,有无触礁危险?请说明理由.(参考数据:≈1.73)解析:(1)由题意得∠CBD=60°,∠CAB=30°,∴∠ACB=30°,∴∠CAB=∠ACB,∴CB=AB=40×1.5=60(海里),∴B处到小岛C的距离为60海里;(2)过点C作CE⊥AD,垂足为点E,∵CE=CB×s i n∠CBE=60×s i n60°=30≈51.96海里,∴CE>50,∴轮船从B处继续向正东方向航行,没有触礁危险.2、金桥学校“科技体艺节”期间,八年级数学活动小组的任务是测量学校旗杆AB的高,他们在旗杆正前方台阶上的点C处,测得旗杆顶端A的仰角为45°,朝着旗杆的方向走到台阶下的点F处,测得旗杆顶端A的仰角为60°,已知升旗台的高度BE为1米,点C距地面的高度CD为3米,台阶CF的坡角为30°,且点E、F、D在同一条直线上,求旗杆AB的高度(计算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41,≈1.73)解析:过点C作CM⊥AB于M.则四边形MEDC是矩形,∴ME=DC=3.CM=ED,在R t△AEF中,∠AFE=60°,设EF=x,则AF=2x,AE=x,在R t△FCD中,CD=3,∠CFD=30°,∴DF=3,在R t△AMC中,∠ACM=45°,∴∠MAC=∠ACM=45°,∴MA=MC,∵ED=CM,∴AM=ED,∵AM=AE﹣ME,ED=EF+DF,∴x﹣3=x+3,∴x=6+3,∴AE=(6+3)=6+9,∴AB=AE﹣BE=9+6﹣1≈18.4米.答:旗杆AB的高度约为18.4米.3、如图,为了测得电视塔AB 的高度,在D 处用高为1 m 的测角仪CD 测得电视塔顶端A 的仰角为30°,再向电视塔方向前进100 m 到达F 处,又测得电视塔顶端A 的仰角为60°,则这个电视塔AB 的高度(单位:m )为( C )A .50 3B .51C .503+1D .1014、(2019·山东菏泽定陶三模)如图,小明在热气球A 上看到横跨河流两岸的大桥BC ,测得B ,C 两点的俯角分别为60°和45°,已知热气球离地面的高度为120 m ,且大桥与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求大桥BC 的长度.(结果保留整数,3≈1.73)解析:如图,作AD ⊥CB 交CB 所在直线于点D .由题意知,∠ACD =45°,∠ABD =60°.在R t △ACD 中,∠ACD =45°,∴CD =AD =120 m . 在R t △ABD 中,∠ABD =60°,∴tan 60°=AD BD ,∴BD =33AD =40 3 m ,∴BC =CD -BD =120-403≈51(m ). 答:大桥BC 的长度约为51 m .5、某数学兴趣小组为测量河对岸树AB的高,在河岸边选择一点C.从C处测得树梢A的仰角为45°,沿BC方向后退10米到点D,再次测得树梢A的仰角为30°,则树高为米.(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414,≈1.732)解析:根据题意可知:∠ABC=90°,CD=10,在R t△ABC中,∠ACB=45°,∴AB=CB,在R t△ABD中,∠ADB=30°,BD=CD+BC=10+AB,∴tan30°=,即=,解得AB≈13.7(米).答:树高约为13.7米.6、某矩形交通指示牌CDEF如图所示,AB的距离为5m,从A点测得指示牌顶端D点和底端C点的仰角分别是60°和45°,则指示牌的高度CD约为m.(精确到0.1m.参考数据:≈1.414,≈1.732)解析:在R t△ADB中,∠DAB=60°,AB=5,∵tan∠DAB=,∴BD=5•tan60°=5,在R t△BAC中,∵∠CAB=45°,∴AB=BC=5,∴CD=BD﹣BC=(5﹣5)m≈3.7(m).故答案为:3.7.7、为做好疫情宣传巡查工作,各地积极借助科技手段加大防控力度.如图,亮亮在外出期间被无人机隔空喊话“戴上口罩,赶紧回家”.据测量,无人机与亮亮的水平距离是15米,当他抬头仰视无人机时,仰角恰好为30°,若亮亮身高1.70米,则无人机距离地面的高度约为米.(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732,≈1.414)解析:如图,根据题意可知:DE⊥BE,AB⊥BE,过点D作DC⊥AB于点C,所以四边形DEBC是矩形,∴BC=ED=1.70,DC=EB=15,在R t△ACD中,∠ADC=30°,∴tan30°=,即=,解得AC=5,∴AB=AC+CB=5+1.70≈10.4(米).答:无人机距离地面的高度约为10.4米.8、广州塔又称广州新电视塔,昵称小蛮腰,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赤岗塔附近,是中国第一高塔,世界第四高塔.如图,广州塔BD附近有一大厦AC高150米,张强在楼底A处测得塔顶D的仰角为45°,上到大厦顶C处测得塔顶D的仰角为37°,求广州塔BD的高.(参考数据:s i n37°≈0.60,c o s37°≈0.80,tan37°≈0.75)解析:如图,过点C作CE⊥BD于点E,即四边形ACEB是矩形∴BE=AC=150,CE=AB,根据题意可知:∠DAB=45°,∴DB=AB=CE,∴DE=DB﹣BE=DB﹣150,在R t△CDE中,∠DCE=37°,∴DE=CE•tan37°,即DB﹣150≈0.75DB,解得DB≈600(米).答:广州塔BD的高约为600米.9、如图,小明为了测量小河对岸大树BC的高度,他在点A测得大树顶端B的仰角为45°,沿斜坡走3米到达斜坡上点D,在此处测得树顶端点B的仰角为30°,且斜坡AF的坡比为1:2.求大树BC的高度约为多少米?(≈1.732,结果精确到0.1)解析:作DH⊥AE于点H,作DG⊥BC于点G,如图,则四边形DGCH为矩形,在R t△ADH中,∵,∴AH=2DH,∵AH2+DH2=AD2,∴.∴DH=CG=3m,∴AH=2DH=6m,设BC=xm,则BG=(x﹣3)m,在R t△BAC中,∠BAC=45°,∴AC=BC=xm,∴CH=DG=(x+6)m,在R t△BDG中,∠BDG=30°∵tan30°=,∴,解得,x=≈15.3.答:大树BC的高度约为15.3米.。
2024年中考数学真题汇编专题17 几何图形初步及相交线、平行线+答案详解

2024年中考数学真题汇编专题17 几何图形初步及相交线、平行线+答案详解(试题部分)一、单选题1.(2024·河南·中考真题)如图,乙地在甲地的北偏东50︒方向上,则∠1的度数为()A.60︒B.50︒C.40︒D.30︒2.(2024·陕西·中考真题)如图,将半圆绕直径所在的虚线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是()A.B.C.D.∠的大3.(2024·北京·中考真题)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OE OC∠=︒,则EOBAOC⊥,若58小为()A.29︒B.32︒C.45︒D.58︒4.(2024·广西·中考真题)如图,2时整,钟表的时针和分针所成的锐角为()A .20︒B .40︒C .60︒D .80︒5.(2024·四川内江·中考真题)如图,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若64EFD ∠=︒,则BEF ∠的大小是( )A .136︒B .64︒C .116︒D .128︒6.(2024·湖北·中考真题)如图,直线AB CD ∥,已知1120∠=︒,则2∠=( )A .50︒B .60︒C .70︒D .80︒7.(2024·陕西·中考真题)如图,AB DC ∥,BC DE ∥,145B ∠=︒,则D ∠的度数为( )A .25︒B .35︒C .45︒D .55︒8.(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将一个含30︒角的三角尺和直尺如图放置,若150∠=︒,则2∠的度数是( )A .30︒B .40︒C .50︒D .60︒9.(2024·广东·中考真题)如图,一把直尺、两个含30︒的三角尺拼接在一起,则ACE ∠的度数为( )A .120︒B .90︒C .60︒D .30︒10.(2024·青海·中考真题)生活中常见的路障锥通常是圆锥的形状,它的侧面展开图是( )A.B.C.D.11.(2024·四川德阳·中考真题)走马灯,又称仙音烛,据史料记载,走马灯的历史起源于隋唐时期,盛行于宋代,是中国特色工艺品,常见于除夕、元宵、中秋等节日,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一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纸片,沿折痕折合成一个棱锥形的“走马灯”,正方形做底,侧面有一个三角形面上写了“祥”字,当灯旋转时,正好看到“吉祥如意”的字样.则在A、B、C处依次写上的字可以是()A.吉如意B.意吉如C.吉意如D.意如吉12.(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将“共建平安校园”六个汉字分别写在某正方体的表面上,下图是它的一种展开图,则在原正方体上,与“共”)A.校B.安C.平D.园13.(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正方体的每个面上都有一个汉字,如图是它的一种平面展开图,那么在原正方体中,与“盐”字所在面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A.湿B.地C.之D.都14.(2024·江西·中考真题)如图是43的正方形网格,选择一空白小正方形,能与阴影部分组成正方体展开图的方法有( )A .1种B .2种C .3种D .4种15.(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如图是某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则该几何体是( )A .三棱锥B .圆锥C .三棱柱D .长方体16.(2024·河北·中考真题)如图,AD 与BC 交于点O ,ABO 和CDO 关于直线PQ 对称,点A ,B 的对称点分别是点C ,D .下列不一定正确的是( )A .AD BC ⊥B .AC PQ ⊥ C .ABO CDO △≌△D .AC BD ∥17.(2024·福建·中考真题)在同一平面内,将直尺、含30︒角的三角尺和木工角尺(CD ⊥DE )按如图方式摆放,若AB CD ,则1∠的大小为( )A .30︒B .45︒C .60︒D .75︒18.(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如图,AB CD ,若165∠=︒,2120∠=︒,则3∠的度数为( )A .45︒B .55︒C .60︒D .65︒19.(2024·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如图,直线AB CD ∥,点E 在直线AB 上,射线EF 交直线CD 于点G ,则图中与AEF ∠互补的角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0.(2024·广东深圳·中考真题)如图,一束平行光线照射平面镜后反射,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150∠=︒,则反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4∠的度数为( )A .40︒B .50︒C .60︒D .70︒21.(2024·吉林·中考真题)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过点B 作BE AD ∥,交CD 于点E .若50BEC ∠=︒,则ABC ∠的度数是( )A .50︒B .100︒C .130︒D .150︒22.(2024·重庆·中考真题)如图,AB CD ∥,若1125∠=︒,则2∠的度数为( )A .35︒B .45︒C .55︒D .125︒23.(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中,O 是边AB 的中点.按下列要求作图:①以点B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线段BO 于点D ,交BC 于点E ;②以点O 为圆心、BD 长为半径画弧,交线段OA 于点F ;③以点F 为圆心、DE 长为半径画弧,交前一条弧于点G ,点G 与点C 在直线AB 同侧;④作直线OG ,交AC 于点M .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A .AOMB ∠=∠B .180OMC C ∠+∠= C .AM CM =D .12OM AB = 24.(2024·青海·中考真题)如图,一个弯曲管道AB CD ,120ABC ∠=︒,则BCD ∠的度数是( )A .120︒B .30︒C .60︒D .150︒25.(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在剪纸活动中,小花同学想用一张矩形纸片剪出一个正五边形,其中正五边形的一条边与矩形的边重合,如图所示,则α∠的大小为( )A .54oB .60C .70D .7226.(2024·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将一副三角尺如图摆放,使有刻度的两条边互相平行,则1∠的大小为( )A .100︒B .105︒C .115︒D .120︒27.(2024·四川达州·中考真题)如图,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上写有“我们热爱中国”六个字,还原成正方体后“我”的对面的字是( )A .热B .爱C .中D .国28.(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题)如图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将其折叠成正方体后,距顶点A 最远的点是( )A .B 点 B .C 点 C .D 点 D .E 点29.(2024·四川泸州·中考真题)把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放置于两条平行线间,若145∠=︒,则2∠=( )A .10︒B .15︒C .20︒D .30︒30.(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小明将一块直角三角板摆放在直尺上,如图,若155∠=︒,则2∠的度数为( )A .25︒B .35︒C .45︒D .55︒31.(2024·甘肃·中考真题)若55A ∠=︒,则A ∠的补角为( )A .35︒B .45︒C .115︒D .125︒32.(2024·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真题)如图,,AD BC AB AC ⊥∥,若135.8∠=,则B ∠的度数是( )A .3548'︒B .5512'︒C .5412'︒D .5452'︒二、填空题33.(2024·吉林·中考真题)如图,从长春站去往胜利公园,与其它道路相比,走人民大街路程最近,其蕴含的数学道理是 .34.(2024·广西·中考真题)已知1∠与2∠为对顶角,135∠=︒,则2∠= °.35.(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如图,直线l 分别与直线a ,b 相交,a b ,若171∠=︒,则2∠的度数为 .36.(2024·四川乐山·中考真题)如图,两条平行线a 、b 被第三条直线c 所截.若160∠=︒,那么2∠= .37.(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如图,AB CD ∥,33C ∠=︒,OC OE =.则A ∠= ︒.38.(2024·山东威海·中考真题)如图,在正六边形ABCDEF 中,AH FG ∥,BI AH ⊥,垂足为点I .若20EFG ∠=︒,则ABI ∠= .39.(2024·河北·中考真题)如图,ABC 的面积为2,AD 为BC 边上的中线,点A ,1C ,2C ,3C 是线段4CC 的五等分点,点A ,1D ,2D 是线段3DD 的四等分点,点A 是线段1BB 的中点.(1)11AC D △的面积为 ;(2)143B C D △的面积为 .三、解答题40.(2024·福建·中考真题)在手工制作课上,老师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矩形卡纸ABCD ,要求大家利用它制作一个底面为正方形的礼品盒.小明按照图2的方式裁剪(其中AE FB =),恰好得到纸盒的展开图,并利用该展开图折成一个礼品盒,如图3所示.图1 图2 图3(1)直接写出AD AB的值; (2)如果要求折成的礼品盒的两个相对的面上分别印有“吉祥”和“如意”,如图4所示,那么应选择的纸盒展开图图样是( )图4A.B.C.D.(3)现以小明设计的纸盒展开图(图2)为基本样式,适当调整AE,EF的比例,制作棱长为10cm的正方体礼品盒,如果要制作27个这样的礼品盒,请你合理选择上述卡纸(包括卡纸的型号及相应型号卡纸的张数),并在卡纸上画出设计示意图(包括一张卡纸可制作几个礼品盒,其展开图在卡纸上的分布情况),给出所用卡纸的总费用.(要求:①同一型号的卡纸如果需要不止一张,只要在一张卡纸上画出设计方案;②没有用到的卡纸,不要在该型号的卡纸上作任何设计;③所用卡纸的数量及总费用直接填在答题卡的表格上;④本题将综合考虑“利用卡纸的合理性”和“所用卡纸的总费用”给分,总费用最低的才能得满分;⑤试卷上的卡纸仅供作草稿用)2024年中考数学真题汇编专题17 几何图形初步及相交线、平行线+答案详解(答案详解)一、单选题1.(2024·河南·中考真题)如图,乙地在甲地的北偏东50︒方向上,则∠1的度数为( )A .60︒B .50︒C .40︒D .30︒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向角,平行线的性质,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直接可得答案.【详解】解:如图,由题意得,50BAC ∠=︒,AB CD ∥,∴150BAC ∠=∠=︒,故选:B .2.(2024·陕西·中考真题)如图,将半圆绕直径所在的虚线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是( )A .B .C .D .【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线、面、体问题.根据旋转体的特征判断即可.【详解】解:将一个半圆绕它的直径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球,故选:C .3.(2024·北京·中考真题)如图,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 ,OE OC ⊥,若58AOC ∠=︒,则EOB ∠的大小为( )A .29︒B .32︒C .45︒D .58︒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垂直的定义,平角的定义,熟练掌握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根据OE OC ⊥得到90COE ∠=︒,再由平角180AOB ∠=︒即可求解.【详解】解:∵OE OC ⊥,∴90COE ∠=︒,∵180AOC COE BOE ∠+∠+∠=︒,58AOC ∠=︒,∴180905832EOB ∠=︒−︒−=︒,故选:B .4.(2024·广西·中考真题)如图,2时整,钟表的时针和分针所成的锐角为( )A .20︒B .40︒C .60︒D .80︒【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钟面角,用30︒乘以两针相距的份数是解题关键.根据钟面的特点,钟面平均分成12份,每份是30︒,根据时针与分针相距的份数,可得答案.【详解】解:2时整,钟表的时针和分针所成的锐角是30260︒⨯=︒,故选:C .5.(2024·四川内江·中考真题)如图,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若64EFD ∠=︒,则BEF ∠的大小是( )A .136︒B .64︒C .116︒D .128︒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解即可.【详解】解:∵AB CD ∥,∴180BEF EFD ∠+∠=︒,∵64EFD ∠=︒,∴116180EFD BEF ∠︒∠==︒−,故选:C .6.(2024·湖北·中考真题)如图,直线AB CD ∥,已知1120∠=︒,则2∠=( )A .50︒B .60︒C .70︒D .80︒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根据同旁内角互补,1120∠=︒,求出结果即可.【详解】解:∵AB CD ∥,∴12180∠+∠=︒,∵1120∠=︒,∴218012060∠=︒−︒=︒, 故选:B .7.(2024·陕西·中考真题)如图,AB DC ∥,BC DE ∥,145B ∠=︒,则D ∠的度数为( )A .25︒B .35︒C .45︒D .55︒【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先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到35C ∠=︒,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B DC ∥,180B C ∠+∠=︒∴,145B ∠=︒,18035C B ∴∠=︒−∠=︒,∥Q BC DE ,35D C ∴∠=∠=︒.故选B .8.(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将一个含30︒角的三角尺和直尺如图放置,若150∠=︒,则2∠的度数是( )A .30︒B .40︒C .50︒D .60︒由题意得3150∠=∠=︒,590∠=∴2418090390∠=∠=︒−︒−∠=︒故选:B .9.(2024·广东·中考真题)如图,一把直尺、两个含30︒的三角尺拼接在一起,则ACE ∠的度数为( )A .120︒B .90︒C .60︒D .30︒【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由题意知,AC DE ∥,根据ACE E ∠=∠,求解作答即可.【详解】解:由题意知,AC DE ∥,∴60ACE E ∠=∠=︒,故选:C . 10.(2024·青海·中考真题)生活中常见的路障锥通常是圆锥的形状,它的侧面展开图是( )A .B .C .D .【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了立体图形的侧面展开图.熟记常见立体图形的侧面展开图的特征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特征知它的侧面展开图为扇形.【详解】解: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故选:D .11.(2024·四川德阳·中考真题)走马灯,又称仙音烛,据史料记载,走马灯的历史起源于隋唐时期,盛行于宋代,是中国特色工艺品,常见于除夕、元宵、中秋等节日,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一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纸片,沿折痕折合成一个棱锥形的“走马灯”,正方形做底,侧面有一个三角形面上写了“祥”字,当灯旋转时,正好看到“吉祥如意”的字样.则在A 、B 、C 处依次写上的字可以是( )A .吉 如 意B .意 吉 如C .吉 意 如D .意 如 吉【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简单几何体的展开图,利用四棱锥的展开图的特点可得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可得:展开图是四棱锥,∴A、B、C处依次写上的字可以是吉,如,意;或如,吉,意;故选A12.(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将“共建平安校园”六个汉字分别写在某正方体的表面上,下图是它的一种展开图,则在原正方体上,与“共”字所在面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A.校B.安C.平D.园【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正方体相对面上的字.根据正方体相对面之间间隔一个正方形解答.【详解】解:与“共”字所在面相对面上的汉字是“校”,故选:A.13.(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正方体的每个面上都有一个汉字,如图是它的一种平面展开图,那么在原正方体中,与“盐”字所在面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A.湿B.地C.之D.都【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对于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中相对的面一定相隔一个小正方形,由此可解.【详解】解:由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特征可得:“盐”的对面是“之”,“地”的对面是“都”,“湿”的对面是“城”,故选C.14.(2024·江西·中考真题)如图是43的正方形网格,选择一空白小正方形,能与阴影部分组成正方体展开图的方法有()A.1种B.2种C.3种D.4种【答案】B【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关键是掌握正方体展开图的特点.依据正方体的展开图的结构特征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如图所示:共有2种方法,故选:B.15.(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如图是某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则该几何体是()A.三棱锥B.圆锥C.三棱柱D.长方体【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常见几何体的展开图,掌握常见几何体展开图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平面图形的特点,结合立体图形的特点即可求解.【详解】解:根据图示,上下是两个三角形,中间是长方形,∴该几何体是三棱柱,故选:C .16.(2024·河北·中考真题)如图,AD与BC交于点O,ABO和CDO关于直线PQ对称,点A,B的对称点分别是点C,D.下列不一定正确的是()A .AD BC ⊥B .AC PQ ⊥ C .ABO CDO △≌△D .AC BD ∥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熟练掌握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即可判断B 、C 选项,再根据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即可判断选项D .【详解】解:由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到ABO CDO △≌△,,AC PQ BD PQ ⊥⊥,∴AC BD ∥,∴B 、C 、D 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7.(2024·福建·中考真题)在同一平面内,将直尺、含30︒角的三角尺和木工角尺(CD ⊥DE )按如图方式摆放,若AB CD ,则1∠的大小为( )A .30︒B .45︒C .60︒D .75︒ 【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由ABCD ,可得60CDB ∠=︒,即可求解.【详解】∵AB CD , ∴60CDB ∠=︒, ∵CD ⊥DE ,则90CDE ∠=︒,∴118030CDB CDE ∠=︒−∠−∠=︒,故选:A .18.(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如图,AB CD ,若165∠=︒,2120∠=︒,则3∠的度数为( )A .45︒B .55︒C .60︒D .65︒ 【答案】B 【分析】题目主要考查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角度,根据题意得出60BAD ∠=︒,再由平角即可得出结果,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详解】解:∵AB CD ,2120∠=︒,∴2180BAD ∠+∠=︒,∴60BAD ∠=︒,∵165∠=︒,∴3180155BAD ∠=︒−∠−∠=︒,故选:B19.(2024·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如图,直线AB CD ∥,点E 在直线AB 上,射线EF 交直线CD 于点G ,则图中与AEF ∠互补的角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补角的定义等知识,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80AEF CGE +∠=︒∠,得出结合对顶角的性质180AEF DGF ∠+∠=︒,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得出180AEF BEG ∠+∠=︒,即可求出中与AEF ∠互补的角,即可求解.【详解】解∶∵AB CD ∥,∴180AEF CGE +∠=︒∠,∵CGE DGF ∠=∠,∴180AEF DGF ∠+∠=︒,又180AEF BEG ∠+∠=︒,∴图中与AEF ∠互补的角有CGE ∠,DGF ∠,BEG ∠,共3个.故选∶C .20.(2024·广东深圳·中考真题)如图,一束平行光线照射平面镜后反射,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150∠=︒,则反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4∠的度数为( )A .40︒B .50︒C .60︒D .70︒ DE GF ,450=∠=︒故选:B .21.(2024·吉林·中考真题)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过点B 作BE AD ∥,交CD 于点E .若50BEC ∠=︒,则ABC ∠的度数是( )A .50︒B .100︒C .130︒D .150︒【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先根据BE AD ∥得到50D BEC ∠=∠=︒,再由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得到180ABC D ∠+∠=︒,即可求解.【详解】解:∵BE AD ∥,50BEC ∠=︒,∴50D BEC ∠=∠=︒,∵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180ABC D ∠+∠=︒,∴18050130ABC ∠=︒−︒=︒,故选:C .22.(2024·重庆·中考真题)如图,AB CD ∥,若1125∠=︒,则2∠的度数为( )A .35︒B .45︒C .55︒D .125︒【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邻补角的定义,根据邻补角的定义求出3∠,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1125∠=︒,∴3180155∠=︒−∠=︒,∵AB CD ∥,∴2355∠=∠=︒,故选:C .23.(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中,O 是边AB 的中点.按下列要求作图:①以点B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线段BO 于点D ,交BC 于点E ;②以点O 为圆心、BD 长为半径画弧,交线段OA 于点F ;③以点F 为圆心、DE 长为半径画弧,交前一条弧于点G ,点G 与点C 在直线AB 同侧;④作直线OG ,交AC 于点M .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A .AOMB ∠=∠B .180OMC C ∠+∠= C .AM CM =D .12OM AB = 180,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得出AOM ∠180一定成立,故的中点,24.(2024·青海·中考真题)如图,一个弯曲管道AB CD ,120ABC ∠=︒,则BCD ∠的度数是( )A .120︒B .30︒C .60︒D .150︒【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得出结果.【详解】AB CD180ABC BCD ∴∠+∠=︒120ABC ∠=︒60BCD ∴∠=︒ 故选:C25.(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在剪纸活动中,小花同学想用一张矩形纸片剪出一个正五边形,其中正五边形的一条边与矩形的边重合,如图所示,则α∠的大小为( )A .54oB .60C .70D .7226.(2024·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将一副三角尺如图摆放,使有刻度的两条边互相平行,则1∠的大小为( )A .100︒B .105︒C .115︒D .120︒【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板中角度计算问题,由题意得3230∠=∠=︒,根据1180345∠=︒−∠−︒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所示:∠=∠=︒由题意得:3230∠=︒−∠−︒=︒∴1180345105故选:B.27.(2024·四川达州·中考真题)如图,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上写有“我们热爱中国”六个字,还原成正方体后“我”的对面的字是()A.热B.爱C.中D.国28.(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题)如图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将其折叠成正方体后,距顶点A最远的点是()A.B点B.C点C.D点D.E点【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把图形围成立体图形求解.【详解】解:把图形围成立方体如图所示:所以与顶点A距离最远的顶点是C,故选:B.29.(2024·四川泸州·中考真题)把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放置于两条平行线间,若145∠=︒,则2∠=()A.10︒B.15︒C.20︒D.30︒【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板中角的运算,熟练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利用平行线性∠=︒,再根据平角的定义求解,即可解题.质得到3135【详解】解:如图,∠=︒,直角三角板位于两条平行线间且145∴∠=︒,3135又直角三角板含30︒角,∴︒−∠−∠=︒,1802330∴∠=︒,215故选:B.30.(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小明将一块直角三角板摆放在直尺上,如图,若155∠=︒,则2∠的度数为()A .25︒B .35︒C .45︒D .55︒ 【答案】B 【分析】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3155∠=∠=︒,再利用平角的定义即可求出2∠的度数.【详解】解:如图,∵155∠=︒,ABCD∴3155∠=∠=︒, ∴21802335∠=︒−∠−∠=︒,故选:B31.(2024·甘肃·中考真题)若55A ∠=︒,则A ∠的补角为( )A .35︒B .45︒C .115︒D .125︒32.(2024·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真题)如图,,AD BC AB AC ⊥∥,若135.8∠=,则B ∠的度数是( )A .3548'︒B .5512'︒C .5412'︒D .5452'︒【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垂直的定义,度分秒的计算等,先利用垂直定义结合已知条件求出125.8BAD ∠=︒,然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度分秒的换算求解即可.【详解】解∶∵AB AC ⊥,135.8∠=,∴19035.8125.8BAD BAC ∠=∠+∠=︒+︒=︒,∵AD BC ∥,∴180B BAD ∠+∠=°,∴18054.25412B BAD '∠=︒−∠=︒=︒,故选∶C .二、填空题33.(2024·吉林·中考真题)如图,从长春站去往胜利公园,与其它道路相比,走人民大街路程最近,其蕴含的数学道理是 .【答案】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分析】本题考查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熟记相关结论即可.【详解】从长春站去往胜利公园,走人民大街路程最近,其蕴含的数学道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4.(2024·广西·中考真题)已知1∠与2∠为对顶角,135∠=︒,则2∠= °. 【答案】3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性质,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出答案即可.【详解】解:∵1∠与2∠为对顶角,135∠=︒, ∴2135∠=∠=︒.故答案为:35.35.(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如图,直线l 分别与直线a ,b 相交,a b ,若171∠=︒,则2∠的度数为 .∵a b ,171∠=︒,∴1371∠=∠=︒,∴21803109∠=︒−∠=︒;故答案为:109︒36.(2024·四川乐山·中考真题)如图,两条平行线a 、b 被第三条直线c 所截.若160∠=︒,那么2∠= .【答案】120︒/120度【分析】本题考查了直线平行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也考查了平角的定义.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到1360∠=∠=︒,再根据平角的定义得到23180∠+∠=︒,从而可计算出2∠.【详解】解:如图,a b ∥,1360∴∠=∠=︒,而23180∠+∠=︒,218060120∴∠=︒−︒=︒,故答案为:120︒.37.(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如图,AB CD ∥,33C ∠=︒,OC OE =.则A ∠= ︒.【答案】66【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等边对等角,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33E C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可得66DOE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OC OE =,33C ∠=︒,∴33E C ∠=∠=︒,∴66DOE E C ∠=∠+∠=︒,∵AB CD ∥,∴66A DOE =∠=︒∠,故答案为:66.38.(2024·山东威海·中考真题)如图,在正六边形ABCDEF 中,AH FG ∥,BI AH ⊥,垂足为点I .若20EFG ∠=︒,则ABI ∠= .【答案】50︒/50度【分析】本题考查了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先求出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20︒,即120EFA FAB ∠=∠=︒,则可求得GFA ∠的度数,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得FAH ∠的度数,进而可求出HAB ∠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ABI ∠的度数. 【详解】解:∵正六边形的内角和(62)180720=−⨯=︒, 每个内角为:7206120︒÷=︒,120EFA FAB ∴∠=∠=︒, 20EFG ∠=︒,12020100GFA ∴∠=︒−︒=︒, AH FG ∥,180G FAH FA ∠=︒∴∠+,180********GFA FAH =︒−∠=︒−︒=︒∴∠, 1208040HAB FA FAH B ∴∠=∠−︒−︒=︒∠=,BI AH ⊥,90BIA ∴∠=︒,904050ABI ∴∠=︒−︒=︒.故答案为:50︒.39.(2024·河北·中考真题)如图,ABC 的面积为2,AD 为BC 边上的中线,点A ,1C ,2C ,3C 是线段4CC 的五等分点,点A ,1D ,2D 是线段3DD 的四等分点,点A 是线段1BB 的中点.(1)11AC D △的面积为 ; (2)143B C D △的面积为 . ,证明()11SAS AC D ACD ≌)证明()11SAS AB D ABD ≌三点共线,得11112AB D AC D S △△+=,继而得出113AB D =△,证明3C AD △99CAD S ==△,推出S △【详解】解:(1)连接11B D 、1B ∵ABC 的面积为ABD S S △=∵点A ,1C ,1AC AC =和ACD 中,CAD , ∴()11SAS AC D ACD ≌111AC D ACD S S ==△△,∠11AC D △的面积为1,故答案为:1;)在11AB D 和△1AB AD BAD AD =∠∴()11SAS AB D ABD ≌111AB D ABD S S ==△△,∠180BDA CDA ∠+∠=︒1111180B D A C D A ∠+∠=和ACD 中,3AD AD,3C ∠CAD △,332233C AD CADS AC SAC ⎫==⎪⎭33C AD =△1AC C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分点的意义,三角形的面积.掌握三角形中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40.(2024·福建·中考真题)在手工制作课上,老师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矩形卡纸ABCD,要求大家利用它制作一个底面为正方形的礼品盒.小明按照图2的方式裁剪(其中AE FB=),恰好得到纸盒的展开图,并利用该展开图折成一个礼品盒,如图3所示.图1图2图3(1)直接写出ADAB的值;(2)如果要求折成的礼品盒的两个相对的面上分别印有“吉祥”和“如意”,如图4所示,那么应选择的纸盒展开图图样是()图4A.B.C.D.(3)现以小明设计的纸盒展开图(图2)为基本样式,适当调整AE,EF的比例,制作棱长为10cm的正方体礼品盒,如果要制作27个这样的礼品盒,请你合理选择上述卡纸(包括卡纸的型号及相应型号卡纸的张数),并在卡纸上画出设计示意图(包括一张卡纸可制作几个礼品盒,其展开图在卡纸上的分布情况),给出所用卡纸的总费用.(要求:①同一型号的卡纸如果需要不止一张,只要在一张卡纸上画出设计方案;②没有用到的卡纸,不要在该型号的卡纸上作任何设计;③所用卡纸的数量及总费用直接填在答题卡的表格上;④本题将综合考虑“利用卡纸的合理性”和“所用卡纸的总费用”给分,总费用最低的才能得满分;⑤试卷上的卡纸仅供作草稿用)【答案】(1)2;(2)C;∴所用卡纸总费用为:⨯+⨯+⨯=(元).202533158。
初三数学几何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几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0分)1.下列图形中不一定是相似图形的是( ) A .两个等边三角形 B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C .两个菱形D .两个正方形2.下列四组线段中,是成比例线段的是( ) A .3cm ,4cm ,5cm ,6cm B .4cm ,8cm ,3cm ,5cm C .5cm ,15cm ,2cm ,6cmD .8cm ,4cm ,1cm ,3cm3.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在AB 边和AC 边上,//DE BC ,M 为BC 边上一点(不与B 、C 重合),连结AM 交DE 于点N ,则( )A .ADANANAEB .BD MNMN CEC .DN NEBM MCD .DN NEMC BM4.已知菱形ABCD ,,E F 是动点,边长为4,,120BE AF BAD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几个( )①BEC AFC ∆∆≌; ②ECF ∆为等边三角形 ③AGE AFC ∠=∠ ④若1AF =,则13GF GE = A .1B .2C .3D .45.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点E 为边CD 的中点,若菱形ABCD 的周长为16,∠BAD =60°,则△OCE 的面积是( )AB .2C .D .46.如图,E ,F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对角线AC 上两点,AE=CF=14AC .连接DE ,DF 并延长,分别交AB ,BC 于点G ,H ,连接GH ,则ADGBGHS S △△的值为( )A .12B .23C .34D .17.图1是装了液体的高脚杯示意图(数据如图),用去一部分液体后如图2所示,此时液面AB ( )A .1cmB .2cmC .3cmD .4cm8.如图,一人站在两等高的路灯之间走动,GB 为人AB 在路灯EF 照射下的影子,BH 为人AB 在路灯CD 照射下的影子.当人从点C 走向点E 时两段影子之和GH 的变化趋势是( )A .先变长后变短B .先变短后变长C .不变D .先变短后变长再变短9.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以点O 为位似中心,四边形ABCD 的位似图形是( )A .四边形NPMQB .四边形NPMRC .四边形NHMQD .四边形NHMR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中,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BEFG 是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相似比为13,点A ,B ,E 在x 轴上,若正方形BEFG 的边长为6,则C 点坐标为( )A .(3,2)B .(3,1)C .(2,2)D .(4,2)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如图,已知直角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高,4AC =,3BC =,则AD =_______.12.如图,在ABCD 中,点E 是CD 的中点,AE ,BC 的延长线交于点F .若ECF △的面积为1,则四边形ABCE 的面积为________.13.《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种测量井深的方法.如图所示,在井口B 处立一根垂直于井口的木杆BD ,从木杆的顶端D 观察井水水岸C ,视线DC 与井口的直径AB 交于点E ,如果测得AB =1.8米,BD =1米,BE =0.2米,那么井深AC 为____米.14.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CD 是AB 边上的高.(1)若6,9AC AB ==,则AD =________; (2)若4,6AC BD ==,则CD =________; (3)若5,4AC CD ==,则BC =________.15.如图,矩形EFGO 的两边在坐标轴上,点O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以y 轴上的某一点为位似中心,作位似图形ABCD ,且点,B F 的坐标()()4,4,2,1-,则位似中心的坐标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16题8分,17-19题每题9分,20题11分,21题14分) 16.如图, ,BD AC 相交于点P ,连结,,,,AB BC CD DA DAP CBP ∠=∠. (1)求证: ADP BCP ∽;(2)直接回答ADP △与BCP 是不是位似图形? (3)若8,4,3AB CD DP ===,求AP 的长.17.如图,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把△OAB 放大后得到△OCD ,求△OAB 与△OCD 的相似比.18.如图,在△ABC 中,点D ,E ,F 分别在AB ,BC ,AC 边上,DE ∥AC ,EF ∥AB . (1)求证:△BDE ∽△EFC .(2)设12AF FC =, ①若BC =12,求线段BE 的长;②若△EFC 的面积是20,求△ABC 的面积.19.课本中有一道作业题:有一块三角形余料ABC ,它的边BC=120mm ,高AD=80mm .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BC 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 ,AC 上.问加工成的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多少mm ? 小颖解得此题的答案为48mm ,小颖善于反思,她又提出了如下的问题.(1)如果原题中要加工的零件是一个矩形,且此矩形是由两个并排放置的正方形所组成,如图1,此时,这个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又分别为多少mm ?请你计算.(2)如果原题中所要加工的零件只是一个矩形,如图2,这样,此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就不能确定,但这个矩形面积有最大值,求达到这个最大值时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20.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BC AC 、上,连接AD DE 、,且B ADE C ∠=∠=∠. (1)证明:BDA CED △∽△;(2)若45,2B BC ∠=︒=,当点D 在BC 上运动时(点D 不与B C 、重合),且ADE 是等腰三角形,求此时BD 的长.21.如图,点B是反比例函数8yx=(0x>)图象上一点,过点B分别向坐标轴作垂线,垂足为A,C,反比例函数kyx=(0x>)的图象经过OB的中点M,与AB,BC分别相交于点D,E.连接DE并延长交x轴于点F,点G与点O关于点C对称,连接BF,BG.(1)填空:k=_________;(2)求BDF∆的面积;(3)求证:四边形BDFG为平行四边形.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0分)1.下列图形中不一定是相似图形的是( ) A .两个等边三角形 B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C .两个菱形D .两个正方形【详解】因为两个等边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所以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 故A 不符合题意;因为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所以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 故B 不符合题意;因为两个菱形的对应边成比例,但对应角不一定相等, 所以两个菱形不一定相似, 故C 符合题意;因为两个正方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所以两个正方形一定相似, 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下列四组线段中,是成比例线段的是( ) A .3cm ,4cm ,5cm ,6cm B .4cm ,8cm ,3cm ,5cm C .5cm ,15cm ,2cm ,6cmD .8cm ,4cm ,1cm ,3cm【详解】解:A .3654≠⨯⨯,故选项错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 .3845≠⨯⨯,故选项错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 .215=56⨯⨯,故选项正确,该选项符合题意; D .8143≠⨯⨯,故选项错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在AB 边和AC 边上,//DE BC ,M 为BC 边上一点(不与B 、C 重合),连结AM 交DE 于点N ,则( )A .AD ANANAEB .BD MNMN CEC .DN NEBM MCD .DN NEMC BM ,AN ANNE DN NEAM AMMCBMMC,故选4.已知菱形ABCD ,,E F 是动点,边长为4,,120BE AF BAD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几个( )①BEC AFC ∆∆≌; ②ECF ∆为等边三角形 ③AGE AFC ∠=∠ ④若1AF =,则13GF GE = A .1B .2C .3D .4【详解】在四边形ABCD 是菱形中, ∵120BAD ∠=︒, ∴60DAC ∠=︒ ∵=60B ∠︒ ∴B DAC ∠=∠∴△ABC 为等边三角形, ∴AC BC = 又BE AF =,∴BEC AFC ∆∆≌,故①正确; ∴FC EC =,FCA ECB ∠=∠ ∴∠FCE=∠ACB=60°,∴ECF ∆为等边三角形,故②正确;∵∠AGE+∠GAE+∠AEG=180°,∠BEC+∠CEF+∠AEG=180°, 又∵∠CEF=∠CAB=60°, ∴∠BEC=∠AGE,5.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为边CD的中点,若菱形ABCD的周长为16,∠BAD =60°,则△OCE的面积是()B.2 C.D.4A Array【详解】∵菱形ABCD的周长为16,∴菱形ABCD的边长为4,∵∠BAD=60°,∴△ABD是等边三角形,又∵O是菱形对角线AC、BD的交点,∴AC⊥BD,在Rt△AOD中,COE CAD S S =∴S△COE =14故选A.6.如图,E ,F 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AC 上两点,AE=CF=14AC .连接DE ,DF 并延长,分别交AB ,BC 于点G ,H ,连接GH ,则ADGBGHS S △△的值为( )A .12B .23C .34D .1ADC BAC BGH BGH S S BA S S BG (==13ADG ADC S S =, 913434ADGBGH SS =⨯=. 故选C .7.图1是装了液体的高脚杯示意图(数据如图),用去一部分液体后如图2所示,此时液面AB =()A .1cmB .2cmC .3cmD .4cm8.如图,一人站在两等高的路灯之间走动,GB 为人AB 在路灯EF 照射下的影子,BH 为人AB 在路灯CD 照射下的影子.当人从点C 走向点E 时两段影子之和GH 的变化趋势是( )A .先变长后变短B .先变短后变长C .不变D .先变短后变长再变短【详解】解:连接DF ,已知CD=EF ,CD⊥EG,EF⊥EG,∴四边形CDFE 为矩形.AH a1a DF ab a a =--的长是定值不变,∴当人从点C 走向点C.9.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以点O 为位似中心,四边形ABCD 的位似图形是( )A .四边形NPMQB .四边形NPMRC .四边形NHMQD .四边形NHMR【详解】解: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的位似图形是四边形NPMQ .故选:A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中,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BEFG 是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相似比为13,点A ,B ,E 在x 轴上,若正方形BEFG 的边长为6,则C 点坐标为( )A .(3,2)B .(3,1)C .(2,2)D .(4,2)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如图,已知直角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高,4AC =,3BC =,则AD =_______.AD AB,△的面积为1,则四边12.如图,在ABCD中,点E是CD的中点,AE,BC的延长线交于点F.若ECF形ABCE的面积为________.13.《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种测量井深的方法.如图所示,在井口B处立一根垂直于井口的木杆BD,从木杆的顶端D观察井水水岸C,视线DC与井口的直径AB交于点E,如果测得AB=1.8米,BD=1米,BE=0.2米,那么井深AC为____米.14.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CD 是AB 边上的高.(1)若6,9AC AB ==,则AD =________;(2)若4,6AC BD ==,则CD =________;(3)若5,4AC CD ==,则BC =________. Rt ABC 中,15.如图,矩形EFGO 的两边在坐标轴上,点O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以y 轴上的某一点为位似中心,作位似图形ABCD ,且点,B F 的坐标()()4,4,2,1-,则位似中心的坐标为__________.【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BF 交y 轴于P ,∵四边形ABCD 和四边形EFGO 是矩形,点B ,F 的坐标分别为(−4,4),(2,1),∴点C 的坐标为(0,4),点G 的坐标为(0,1),∴CG =3,∵BC ∥GF ,∴△PGF ∽△PCB ,∴GP :PC =GF :BC =1:2,∴GP =1,PC =2,∴OP =2,∴点P 的坐标为(0,2),即:位似中心的坐标为(0,2).故答案为(0,2).三、解答题(16题8分,17-19题每题9分,20题11分,21题14分)16.如图, ,BD AC 相交于点P ,连结,,,,AB BC CD DA DAP CBP ∠=∠.(1)求证: ADP BCP ∽;(2)直接回答ADP △与BCP 是不是位似图形?(3)若8,4,3AB CD DP ===,求AP 的长.∴ADP BCP ∽;(2)点A 、D 、P 的对应点依次为点与BCP 不是位似图形;(3)解:∵ADP BCP ∽=AP BP DP CPAPB DPC ∠=∠,∴APB DPC ∽,AP AB DP DC= 8=43AP 6AP =.17.如图,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把△OAB 放大后得到△OCD ,求△OAB 与△OCD 的相似比.18.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在AB,BC,AC边上,DE∥AC,EF∥AB.(1)求证:△BDE∽△EFC.(2)设12 AFFC=,①若BC=12,求线段BE的长;②若△EFC的面积是20,求△ABC的面积.【详解】(1)证明:∵DE∥AC,∴∠DEB=∠FCE,∵EF∥AB,∴∠DBE=∠FEC,∴△BDE∽△EFC;EFCABC SS =(△ABC =19.课本中有一道作业题:有一块三角形余料ABC ,它的边BC=120mm ,高AD=80mm .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BC 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 ,AC 上.问加工成的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多少mm ?小颖解得此题的答案为48mm ,小颖善于反思,她又提出了如下的问题.(1)如果原题中要加工的零件是一个矩形,且此矩形是由两个并排放置的正方形所组成,如图1,此时,这个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又分别为多少mm ?请你计算.(2)如果原题中所要加工的零件只是一个矩形,如图2,这样,此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就不能确定,但这个矩形面积有最大值,求达到这个最大值时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详解】(1)、设PQ=y (mm ),则PN=2y (mm ),AE=80-y (mm )∵PN∥BC,∴=,△APN∽△ABC∴= ∴= ∴=解得 y= ∴2y= ∴这个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分别为mm ,mm (2)、设PQ=x (mm ),PN=y (mm ),矩形面积为S ,则AE=80-x (mm )..由(1)知=∴= ∴ y=则S=xy=== ∵ ∴ S 有最大值∴当x=40时,S 最大=2400(mm 2) 此时,y==60 .∴面积达到这个最大值时矩形零件的两边PQ 、PN 长分别是40 mm ,60 mm .20.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BC AC 、上,连接AD DE 、,且B ADE C ∠=∠=∠.(1)证明:BDA CED △∽△;(2)若45,2B BC ∠=︒=,当点D 在BC 上运动时(点D 不与B C 、重合),且ADE 是等腰三角形,求此时BD 的长.【详解】解:(1)又∠)∠∴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BACBC=2,∴AB=AC=①当AD=AE时,∠=︒,B45点②≌)结论可知:BDA CED ③∠21.如图,点B是反比例函数8yx=(0x>)图象上一点,过点B分别向坐标轴作垂线,垂足为A,C,反比例函数kyx=(0x>)的图象经过OB的中点M,与AB,BC分别相交于点D,E.连接DE并延长交x轴于点F,点G与点O关于点C对称,连接BF,BG.(1)填空:k=_________;(2)求BDF∆的面积;(3)求证:四边形BDFG为平行四边形.,8又∵3BD CF =, ∴BD FG =, 又∵//BD FG , ∴BDFG 是平行四边形.。
中考几何最值问题(含答案)

几何最值问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1.(2015孝感一模)如图,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6,点D为AC的中点,点E为BC的中点,点P为BD上一点,则PE+PC的最小值为()A.3B.3C.2D.3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分析:由题意可知点A、点C关于BD对称,连接AE交BD于点P,由对称的性质可得,PA=PC,故PE+PC=AE,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AE即为PE+PC的最小值.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为AC的中点,点E为BC的中点,∴BD⊥AC,EC=3,连接AE,线段AE的长即为PE+PC最小值,∵点E是边BC的中点,∴AE⊥BC,∴AE===3,∴PE+PC的最小值是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熟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2014•鄂城区校级模拟)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线段AB,AB=50cm,A、B到x轴的距离分别为10cm和40cm,B点到y轴的距离为30cm,现在在x轴、y轴上分别有动点P、Q,当四边形PABQ的周长最短时,则这个值为()A.50B.50C.50﹣50D.50+50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坐标与图形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过B点作BM⊥y轴交y轴于E点,截取EM=BE,过A点作AN⊥x轴交x轴于F点,截取NF=AF,连接MN交X,Y轴分别为P,Q点,此时四边形PABQ的周长最短,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可求出周长.解答:解:过B点作BM⊥y轴交y轴于E点,截取EM=BE,过A点作AN⊥x轴交x轴于F 点,截取NF=AF,连接MN交x,y轴分别为P,Q点,过M点作MK⊥x轴,过N点作NK⊥y轴,两线交于K点.MK=40+10=50,作BL⊥x轴交KN于L点,过A点作AS⊥BP交BP于S点.∵LN=AS==40.∴KN=60+40=100.∴MN==50.∵MN=MQ+QP+PN=BQ+QP+AP=50.∴四边形PABQ的周长=50+5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以及坐标和图形的性质,本题关键是找到何时四边形的周长最短,以及构造直角三角形,求出周长.3.(2014秋•贵港期末)如图,AB⊥BC,AD⊥DC,∠BAD=110°,在BC、CD上分别找一点M、N,当△AMN周长最小时,∠MAN的度数为()A.30°B.40°C.50°D.60°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分析:根据要使△AMN的周长最小,即利用点的对称,使三角形的三边在同一直线上,作出A关于BC和CD的对称点A′,A″,即可得出∠AA′M+∠A″=∠HAA′=70°,进而得出∠MAB+∠NAD=70°,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作A关于BC和CD的对称点A′,A″,连接A′A″,交BC于M,交CD于N,则A′A″即为△AMN的周长最小值,作DA延长线AH,.∵∠DAB=110°,∴∠HAA′=70°,∴∠AA′M+∠A″=∠HAA′=70°,∵∠MA′A=∠MAB,∠NAD=∠A″,∴∠MAB+∠NAD=70°,∴∠MAN=110°﹣70°=4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涉及到平面内最短路线问题求法以及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和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根据已知得出M,N的位置是解题关键.4.(2014•无锡模拟)如图,∠MON=90°,矩形ABCD的顶点A,B分别在OM、ON上,当B在边ON上运动时,A随之在边OM上运动,矩形ABCD的形状保持不变,其中AB=2,BC=.运动过程中,当点D到点O的距离最大时,OA长度为()A.B.C.2D.考点:勾股定理;三角形三边关系;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分析:取AB的中点,连接OE、DE,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OE,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DE,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判断出O、E、D三点共线时点D到点O的距离最大,过点A作AF⊥OD于F,利用∠ADE的余弦列式求出DF,从而得到点F是OD的中点,判断出AF垂直平分OD,再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OA=AD.解答:解:如图,取AB的中点,连接OE、DE,∵∠MON=90°,∴OE=AE=AB=×2=1,∵三边形ABCD是矩形,∴AD=BC=,在Rt△ADE中,由勾股定理得,DE===2,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O、E、D三点共线时点D到点O的距离最大,此时,OD=OE+DE=1+2=3,过点A作AF⊥OD于F,则cos∠ADE==,即=,解得DF=,∵OD=3,∴点F是OD的中点,∴AF垂直平分OD,∴OA=A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作辅助线并判断出OD最大时的情况是解题的关键,作出图形更形象直观.5.(2015•鞍山一模)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在边BC上且CE=1,长为的线段MN在AC上运动,当四边形BMNE的周长最小时,则tan∠MBC的值是()A.B.C.D.1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正方形的性质.分析:根据题意得出作EF∥AC且EF=,连结DF交AC于M,在AC上截取MN=,此时四边形BMNE的周长最小,进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作EF∥AC且EF=,连结DF交AC于M,在AC上截取MN=,延长DF交BC 于P,作FQ⊥BC于Q,则四边形BMNE的周长最小,由∠FEQ=∠ACB=45°,可求得FQ=EQ=1,∵∠DPC=∠FPQ,∠DCP=∠FQP,∴△PFQ∽△PDC,∴=,∴=,解得:PQ=,∴PC=,由对称性可求得tan∠MBC=tan∠PDC==.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M,N的位置是解题关键.6.(2015•江干区一模)如图,△ABC中,CA=CB,AB=6,CD=4,E是高线CD的中点,以CE为半径⊙C.G是⊙C上一动点,P是AG中点,则DP的最大值为()A.B.C.2D.考点:圆的综合题.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点D是AB的中点,然后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DP=BG,然后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就可解决问题.解答:解:连接BG,如图.∵CA=CB,CD⊥AB,AB=6,∴AD=BD=AB=3.又∵CD=4,∴BC=5.∵E是高线CD的中点,∴CE=CD=2,∴CG=CE=2.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BG≤CG+CB=2+5=7.当B、C、G三点共线时,BG取最大值为7.∵P是AG中点,D是AB的中点,∴PD=BG,∴DP最大值为.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圆的综合题,涉及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勾股定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等知识,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将DP转化为BG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3小题)7.(2014•江阴市校级模拟)如图,线段AB的长为4,C为AB上一动点,分别以AC、BC 为斜边在AB的同侧作等腰直角△ACD和等腰直角△BCE,那么DE长的最小值是2.考点: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设AC=x,BC=4﹣x,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得出CD=x,CD′=(4﹣x),根据勾股定理然后用配方法即可求解.解答:解:设AC=x,BC=4﹣x,∵△ABC,△BCD′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D=x,CD′=(4﹣x),∵∠ACD=45°,∠BCD′=45°,∴∠DCE=90°,∴DE2=CD2+CE2=x2+(4﹣x)2=x2﹣4x+8=(x﹣2)2+4,∴当x取2时,DE取最小值,最小值为:4.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最值及等腰直角三角形,难度不大,关键是掌握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最值.8.(2012•河南校级模拟)如图,矩形ABCD中,AB=4,BC=8,E为CD边的中点,点P、Q 为BC边上两个动点,且PQ=2,当BP=4时,四边形APQE的周长最小.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专题:压轴题.分析:要使四边形APQE的周长最小,由于AE与PQ都是定值,只需AP+EQ的值最小即可.为此,先在BC边上确定点P、Q的位置,可在AD上截取线段AF=DE=2,作F点关于BC 的对称点G,连接EG与BC交于一点即为Q点,过A点作FQ的平行线交BC于一点,即为P点,则此时AP+EQ=EG最小,然后过G点作BC的平行线交DC的延长线于H 点,那么先证明∠GEH=45°,再由CQ=EC即可求出BP的长度.解答:解:如图,在AD上截取线段AF=DE=2,作F点关于BC的对称点G,连接EG与BC 交于一点即为Q点,过A点作FQ的平行线交BC于一点,即为P点,过G点作BC的平行线交DC的延长线于H点.∵GH=DF=6,EH=2+4=6,∠H=90°,∴∠GEH=45°.设BP=x,则CQ=BC﹣BP﹣PQ=8﹣x﹣2=6﹣x,在△CQE中,∵∠QCE=90°,∠CEQ=45°,∴CQ=EC,∴6﹣x=2,解得x=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的应用,题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一道难度较大的题目,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9.(2013•武汉)如图,E,F是正方形ABCD的边AD上两个动点,满足AE=DF.连接CF交BD于点G,连接BE交AG于点H.若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线段DH长度的最小值是﹣1.考点:正方形的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B=AD=CD,∠BAD=∠CDA,∠ADG=∠CDG,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ABE和△DC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1=∠2,利用“SAS”证明△ADG和△CDG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2=∠3,从而得到∠1=∠3,然后求出∠AHB=90°,取AB的中点O,连接OH、OD,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OH=AB=1,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OD,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知当O、D、H三点共线时,DH的长度最小.解答:解:在正方形ABCD中,AB=AD=CD,∠BAD=∠CDA,∠ADG=∠CDG,在△ABE和△DCF中,,∴△ABE≌△DCF(SAS),∴∠1=∠2,在△ADG和△CDG中,,∴△ADG≌△CDG(SAS),∴∠2=∠3,∴∠1=∠3,∵∠BAH+∠3=∠BAD=90°,∴∠1+∠BAH=90°,∴∠AHB=180°﹣90°=90°,取AB的中点O,连接OH、OD,则OH=AO=AB=1,在Rt△AOD中,OD===,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OH+DH>OD,∴当O、D、H三点共线时,DH的长度最小,最小值=OD﹣OH=﹣1.(解法二:可以理解为点H是在Rt△AHB,AB直径的半圆上运动当O、H、D三点共线时,DH长度最小)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确定出DH最小时点H的位置是解题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三.解答题(共1小题)10.(2015•黄冈中学自主招生)阅读下面材料:小伟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ABC(其中∠BAC是一个可以变化的角)中,AB=2,AC=4,以BC为边在BC的下方作等边△PBC,求AP的最大值.小伟是这样思考的:利用变换和等边三角形将边的位置重新组合.他的方法是以点B为旋转中心将△ABP逆时针旋转60°得到△A′BC,连接A′A,当点A落在A′C上时,此题可解(如图2).请你回答:AP的最大值是6.参考小伟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如图3,等腰Rt△ABC.边AB=4,P为△ABC内部一点,则AP+BP+CP的最小值是(或不化简为).(结果可以不化简)考点: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专题:几何综合题.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知A′A=AB=BA′=2,AP=A′C,所以在△AA′C中,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来求A′C即AP的长度;(2)以B为中心,将△APB逆时针旋转60°得到△A'P'B.根据旋转的性质推知PA+PB+PC=P'A′+P'B+PC.当A'、P'、P、C四点共线时,(P'A′+P'B+PC)最短,即线段A'C最短.然后通过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A′DC,在该直角三角形内利用勾股定理来求线段A′C的长度.解答:解:(1)如图2,∵△ABP逆时针旋转60°得到△A′BC,∴∠A′BA=60°,A′B=AB,AP=A′C∴△A′BA是等边三角形,∴A′A=AB=BA′=2,在△AA′C中,A′C<AA′+AC,即AP<6,则当点A′A、C三点共线时,A′C=AA′+AC,即AP=6,即AP的最大值是:6;故答案是:6.(2)如图3,∵Rt△ABC是等腰三角形,∴AB=BC.以B为中心,将△APB逆时针旋转60°得到△A'P'B.则A'B=AB=BC=4,PA=P′A′,PB=P′B,∴PA+PB+PC=P′A′+P'B+PC.∵当A'、P'、P、C四点共线时,(P'A+P'B+PC)最短,即线段A'C最短,∴A'C=PA+PB+PC,∴A'C长度即为所求.过A'作A'D⊥CB延长线于D.∵∠A'BA=60°(由旋转可知),∴∠1=30°.∵A'B=4,∴A'D=2,BD=2,∴CD=4+2.在Rt△A'DC中A'C====2+2;∴AP+BP+CP的最小值是:2+2(或不化简为).故答案是:2+2(或不化简为).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注意: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是 EF 的中点,∴Q 为 RS 的中点, ∴PQ 为梯形 EFSR 的中位线,
∴PQ= (ER+FS),
∵AE=AC(正方形的边长相等),∠AER=∠CAT(同角的余角相等),∠R=∠ATC=90°, ∴Rt△AER≌Rt△CAT(AAS), 同理 Rt△BFS≌Rt△CBT, ∴ER=AT,FS=BT, ∴ER+FS=AT+BT=AB,
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 ABCD 内点,∠PAD=∠PDA=15°.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
4
考点: 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菁优网版 权所有
专题: 证明题. 分析: 在正方形内做△DGC 与△ADP 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PDG 为等边,三角形,根据 SAS 证出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性较强,作辅 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D=BC,M、N 分别是 AB、CD 的中点,AD、BC 的延长线交 MN 于 E、F. 求证:∠DEN=∠F.
6
考点: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菁优网版 权所有
,
∴△EPA≌△FQA, ∴AP=AQ.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圆周角 定理,垂线等知识点,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AEP=∠AFQ,题型较好,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做题培养了学
9
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证两线段相等,一般考虑证所在的两三角形全等.
菁优网版 权所有
专题: 证明题. 分析: (1)过 O 作 OF⊥AC,于 F,则 F 为 AC 的中点,连接 CH,取 CH 中点 N,连接 FN,MN,得出平行四
边形 OMNF,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圆周角定理求出∠BOM,根据含 30 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求出 OB=2OM 即可. 解答:
专题: 证明题. 分析: 连接 AC,作 GN∥AD 交 AC 于 G,连接 MG,根据中位线定理证明 MG∥BC,且 GM= BC,根据 AD=BC
证明 GM=GN,可得∠GNM=∠GMN,根据平行线性质可得:∠GMF=∠F,∠GNM=∠DEN 从而得出 ∠DEN=∠F. 解答: 证明:连接 AC,作 GN∥AD 交 AC 于 G,连接 MG. ∵N 是 CD 的中点,且 NG∥AD, ∴NG= AD,G 是 AC 的中点, 又∵M 是 AB 的中点, ∴MG∥BC,且 MG= BC. ∵AD=BC, ∴NG=GM, △GNM 为等腰三角形, ∴∠GNM=∠GMN, ∵GM∥BF, ∴∠GMF=∠F, ∵GN∥AD, ∴∠GNM=∠DEN, ∴∠DEN=∠F.
8.如图,分别以△ABC 的边 AC、BC 为一边,在△ABC 外作正方形 ACDE 和 CBFG,点 P 是 EF 的中点,求证: 点 P 到 AB 的距离是 AB 的一半.
考点: 梯形中位线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菁优网版 权所有
专题: 证明题.
10
分析: 分别过 E,F,C,P 作 AB 的垂线,垂足依次为 R,S,T,Q,则 PQ= (ER+FS),易证 Rt△AER≌Rt△CAT,
证明:(1) 过 O 作 OF⊥AC,于 F, 则 F 为 AC 的中点, 连接 CH,取 CH 中点 N,连接 FN,MN, 则 FN∥AD,AH=2FN,MN∥BE, ∵AD⊥BC,OM⊥BC,BE⊥AC,OF⊥AC, ∴OM∥AD,BE∥OF, ∵M 为 BC 中点,N 为 CH 中点, ∴MN∥BE, ∴OM∥FN,MN∥OF, ∴四边形 OMNF 是平行四边形, ∴OM=FN, ∵AH=2FN, ∴AH=2OM.
A2E=FB2,EB2=FC2,然后证明得到∠B2FC2=∠A2EB2,然后利用边角边定理证明得到△B2FC2 与△A2EB2 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 A2B2=B2C2,再根据角的关系推出得到∠A2B2 C2=90°,从而得到 A2B2 与 B2C2 垂直且相等,同理可得其它边也垂直且相等,所以四边形 A2B2C2D2 是正方形. 解答: 证明:如图,连接 BC1 和 AB1 分别找其中点 F,E.连接 C2F 与 A2E 并延长相交于 Q 点, 连接 EB2 并延长交 C2Q 于 H 点,连接 FB2 并延长交 A2Q 于 G 点, 由 A2E= A1B1= B1C1=FB2,EB2= AB= BC=FC2, ∵∠GFQ+∠Q=90°和∠GEB2+∠Q=90°, ∴所以∠GEB2=∠GFQ, ∴∠B2FC2=∠A2EB2, 可得△B2FC2≌△A2EB2, 所以 A2B2=B2C2, 又∠HB2C2+∠HC2B2=90°和∠B2C2Q=∠EB2A2, 从而可得∠A2B2 C2=90°, 同理可得其它边垂直且相等, 从而得出四边形 A2B2C2D2 是正方形.
6.设 MN 是圆 O 外一直线,过 O 作 OA⊥MN 于 A,自 A 引圆的两条直线,交圆于 B、C 及 D、E,直线 EB 及 CD 分别交 MN 于 P、Q. 求证:AP=AQ.(初二)
考点: 圆周角定理;垂线;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 菁优网版 权所有
,
∴△DGC≌△PGC, ∴PC=AD=DC,和∠DCG=∠PCG=15°, 同理 PB=AB=DC=PC, ∠PCB=90°﹣15°﹣15°=60°, ∴△PBC 是正三角形.
点评: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点的应用,关键是 正确作出辅助线,又是难点,题型较好,但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平行线性质,以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关键是证明△GNM 为等腰三角形. 5.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 为外心,且 OM⊥BC 于 M. (1)求证:AH=2OM; (2)若∠BAC=60°,求证:AH=AO.(初二)
7
考点: 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含 30 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 判定与性质;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
解答: 证明:作 OF⊥CD,OG⊥BE,连接 OP,OA,OF,AF,OG,AG,OQ.
由于
,∠FDA=∠ABQ,
∴△ADF∽△ABG, ∴∠AFC=∠AGE, ∵四边形 PFOA 与四边形 QGOA 四点共圆, ∴∠AFC=∠AOP;∠AGE=∠AOQ, ∴∠AOP=∠AOQ, ∴AP=AQ.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圆的内接四边形性质:对角互补,外角等于内对 角,解题的关键是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PQ= AB.
点评: 此题综合考查了梯形中位线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以及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点,辅助线的作法很关键.
9.如图,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DE∥AC,AE=AC,AE 与 CD 相交于 F. 求证:CE=CF.
考点: 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菁优网版 权所有
专题: 证明题. 分析: 作 E 点关于 GA 的对称点 F,连 FQ、FA,FC,根据轴对称和平行线性质推出∠FAP=∠EAQ,∠EAP=∠FAQ,
FA=EA,求出∠FCQ=∠FAQ,推出 FCAQ 四点共圆,推出∠PEA=∠QFA,根据 ASA 推出△PEA 和△QFA 全等即可. 解答:
证明:作 E 点关于 GA 的对称点 F,连 FQ、FA,FC, ∵OA⊥MN,EF⊥OA, 则有∠FAP=∠EAQ,∠EAP=∠FAQ,FA=EA, ∵E,F,C,D 共圆 ∴∠PAF=∠AFE=∠AEF=180°﹣∠FCD, ∵∠PAF=180﹣∠FAQ, ∴∠FCD=∠FAQ, ∴FCAQ 四点共圆, ∠AFQ=∠ACQ=∠BED, 在△EPA 和△FQA 中
初中几何经典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 20 小题,满分 0 分) 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E 是圆上的两点,CD⊥AB,EF⊥AB,EG⊥CO. 求证:CD=GF.(初二)
考点: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圆周角定理. 菁优网版 权所有
分析: 首先根据四点共圆的性质得出 GOFE 四点共圆,进而求出△GHF∽△OGE,再利用 GH∥CD,得出 = = ,即可求出答案.
3.如图,已知四边形 ABCD、A1B1C1D1 都是正方形,A2、B2、C2、D2 分别是 AA1、BB1、CC1、DD1 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 A2B2C2D2 是正方形.(初二)
5
考点: 正方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菁优网版 权所有
专题: 证明题. 分析: 连接 BC1 和 AB1 分别找其中点 F,E,连接 C2F 与 A2E 并延长相交于 Q 点,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得
专题: 证明题. 分析: 把△ADE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顺时针旋转 90°得到△ABG,从而可得 B、G、D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然后可以证明△AGB 与
△CGB 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 AG=CG,所以△AGC 为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 质可以推出∠CEF=∠CFE=75°,从而得解. 解答: 证明:如图所示,顺时针旋转△ADE90°得到△ABG,连接 CG. ∵∠ABG=∠ADE=90°+45°=135°, ∴B,G,D 在一条直线上, ∴∠ABG=∠CBG=180°﹣45°=135°,
解答: 证明:作 GH⊥AB,连接 EO. ∵EF⊥AB,EG⊥CO, ∴∠EFO=∠EGO=90°, ∴G、O、F、E 四点共圆, 所以∠GFH=∠OEG, 又∵∠GHF=∠EGO, ∴△GHF∽△OGE, ∵CD⊥AB,GH⊥AB, ∵GH∥CD, ∴==, 又∵CO=EO, ∴CD=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