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回顾
化学大事年

1919年: 拉瑟福发现质子
原子模型研究 1
拉瑟福对原子核结构进行深入探索
发现质子 2
通过金箔散射实验证实原子中存在质子
建立新理论 3
提出以质子为中心的原子核模型 1919年,英国物理学家拉瑟福通过金箔散射实验,发现原子内部存在一个呈正电性的"小核",这个核心就是质 子。这一重要发现推翻了当时主流的"木星模型",开创了以质子为核心的新型原子结构理论,为后来的原子 物理理论奠定了基础。
1938年: 奥托·哈恩发现铀核裂变
发现机遇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
实验关键 2
研究铀同位素分离
颠覆认知 3
发现铀原子核的裂变现象 1938年,德国化学家奥托·哈恩及其团队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最终发现了铀原子核发生裂变的现象。这一重 大发现不仅颠覆了当时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知,也为后来的原子弹研发奠定了基础,标志着原子物理学领域 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质等重大问题提供关键线索。
发现系外类地行星
1
开创新纪元
2016年,科学家首次确认发现环绕恒星运转的系外类地行星,这标志着人类进入 系外行星探索的新时代。
2
寻找可居住星球
这些系外行星可能蕴含生命的环境,激发人类对于发现类地行星的期待和想象。
3
拓展人类视野
这些发现丰富了人类对宇宙结构和形成过程的认知,为进一步探索外星生命奠 定基础。
斯普特尼克1号发射成功
1
1957年10月4日
苏联成功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发射升空,开启了人类探索太空 的新时代。
2
惊世一刻
斯普特尼克1号的发射震惊了美国,给了苏联在太空探索领域的首次成功。这激 发了全球的好奇和对未来的期待。
化学发展史简介

化学发展史简介概述化学发展史的五个时期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
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
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
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看越来越大的作用。
化学史大致分为: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
这时人类的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主要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多少万年摸索而来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形成。
这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
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士和炼金木士们,在皇宫、在教堂、在自己的家里、在深山老林的烟熏火燎中,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求得荣华富责的黄金,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
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藉,在中国、阿拉伯、埃及、希腊都有不少。
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素材。
这是化学史上令我们惊叹的雄浑的一幕。
后来,炼丹术、炼金术几经盛衰,使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它荒唐的一面。
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了正当发挥。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耕,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
英语的chemistry 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
chemist至今还保留昔两个相关的含义:化学家和药剂师。
这些可以说是化学脱胎于炼金术和制药业的文化遗迹了。
燃素化学时期。
从1650年到1775年,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的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可燃物放出燃素后成为灰烬。
定量化学时期,即近代化学时期。
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
这一时期建立了不少化学基本定律,提出了原子学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
所有这一切都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学相互渗透时期,即现代化学时期。
化学工程发展简介

程之间发生了空前的交叠的渗透,这在一些 交叉学科领域如:高分子、催化剂、电子材 料合成及加工、生物科学与工程、药理学和 药物释放、纳米科学和工程以及计算机科学 与工程中更为典型和突出。这些研究领域在 化学系与化学工程系不仅得以接受,还进一 步成为核心。这出导致了化学和化学工程在 整个化学科学范围中的结合达到了一个新的 高度。我们已很难将化学科学严格划分为基 础的和有益于社会的两大部分。
• 化学元素的Biblioteka 准分类:分析化学、生物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理论化学。
• 化学工程的标准分类:应用化学、动力学和
反应工程、过程系统工程、热力学和化学性 质估算以及传输和过程分离。
• 这种学科分类主要是为了教育学上的方便和
学术的组织管理,但不适用于化学界的发展。
化学科学发展史ppt课件

拉瓦锡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进行了著名的 氧气实验,推翻了燃素说,提出 了氧化理论,为化学反应的研究
奠定了基础。
道尔顿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 ,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不可再分 的原子构成的,这一理论为近代
化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02
近代化学理论体系建立
波义耳定律及其实验验证
波义耳定律内容
01
在定温定压下,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元素周期律发现与意义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成周 期表。
元素周期律的意义
揭示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预测新元素和探索元 素性质提供了重要工具。同时,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也推动了 化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为科学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更广 阔的空间。
03
有机化学领域突破与成果
多种重要有机化合物 如糖类、脂肪类、蛋 白质等相继被人工合 成
结构理论在有机化学中应用
19世纪末,结构理论被引入到有机化 学中
结构理论的应用,推动了有机化学从 宏观向微观的深入发展
化学家们开始用结构理论来解释有机 化合物的性质和行为
天然产物分离提纯技术进步
天然产物分离提纯技术的不断进 步,为有机化学领域提供了更多
交叉学科融合创新趋势
化学与生物学交叉
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融合,为药物研发、生物医学等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化学与物理学交叉
化学与物理学的交叉融合,推动了量子化学、物理化学等分支学科的发展。
化学与材料科学交叉
化学与材料科学的交叉融合,为新材料的合成和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化 学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有机化合物概念明确
中学生应该了解化学发展历程趋势论文

中学生应该了解的化学发展历程与趋势摘要:当代中学生是21世纪的主宰者,也是21世纪科学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化学作为科学的重要一部分,虽然在中学阶段只是一些基础知识,但中学生也应该了解其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化学经过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和成熟时期,至今为止,化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新技术阶段。
化学处于材料化学、生命化学、环境化学、绿色化学等新兴交叉学科的中心地位,化学的原理和研究方法广泛使用于其他学科。
功能材料的应用成为社会生产、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先导。
但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许多食品不安全因素、环境污染问题、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能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需要化学工作者及当代中学生继续进一步去解决。
关键词:中学生化学发展发展趋势21世纪的社会主角是当代的中学生,21世纪的化学发展还要靠当代中学生的努力。
要想在化学方面有所建树,中学生就应该了解化学的发展历程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自人类出现后,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
远古时代的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制陶,冶铜和铁器等等,这些化学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那么,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化学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呢?一、化学学科发展历程的回顾1、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在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人类的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主要是凭借几千万年的实践经验摸索出来的,当时化学虽然知识还没有形成,但已经有了萌芽,这便是化学发展的萌芽时期。
2、炼丹术和炼金术时期大约到了公元前1500年,人们开始对长生不死向往,战国时期的方士认为只有金石之类的不朽之物方能成就人们的不死之身。
于是,炼丹术便由此开始。
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的炼丹术逆向传入欧洲的波斯和阿拉伯地区。
这时的波斯已经伊斯兰化,伊斯兰教徒没有得道成仙、长生不老的观念,他们只有对金的崇拜,于是人们想把其他金属皆变作黄金,因此炼丹术在该地区演化成炼金术。
(完整word版)化工的发展进展

第一章、化工的发展历程回顾近代化学工业的兴起(1)随着产业革命在西欧开始,首先无机化学工业开始形成及发展。
1740年英国人Wald制得硫酸;1749年Roeback在英国建立了用铅宝法生产硫酸的工厂(第一个化工工业产品),标志着世界第一个典型的化工厂的诞生,是近代化学工业的开始。
1771年吕布兰获取以食盐为原料制的纯碱,副产氧化氢至盐酸、氧气、漂白粉等,纯碱又可经苛化生成烧碱。
18世纪后期,炼铁用焦碳量大大增加,使煤化工产生。
1763年在英国产生了蜂窝式煤气炉,提供了大量焦碳。
1792年开始用煤生产民用煤气。
近代化学工业的兴起(2)-煤化工的发展1812年,欧洲干馏煤气用于街道照明。
1816年,美国煤干馏法生产煤气。
1825年,英国人从煤焦油中分离出苯、甲苯、萘等。
19世界中叶,欧洲已有许多国家建立了炼焦厂,德国成功建立了有化学品回收装置的炼焦炉,由煤焦油中提取了大量的芳烃,作为医药、农药、染料等工业的原料。
近代化学工业的兴起(3)-三大化工材料工业的开始1839年,美国人固特异用硫磺硫化天然橡胶,应用于轮胎及其他橡胶制品-第一个人工加工的高分子橡胶产品。
1872年,美国开始生产赛璐珞,被认为是第一个天然加工高分子的塑料产品-开创了塑料工业。
1891年,在法国建立了人造纤维(硝酸酯纤维)工厂,其产品质量差,易燃,虽未能大量发展,但仍被认为是化学纤维工业的开始。
近代化学工业的兴起(4)-炼油工业开始1854年,美国建立最早的原油分馏装置。
1860年,在美国第一个炼油厂是炼油工业。
19世纪后期,在世界已建设了许多炼油厂或炼油装置,主要生产照明用的煤油,而汽油及重质油还是用处不大的“副产”,直到80年代,电灯的发明大大减少了煤油的重要性、汽油和柴油因汽车工业的发展而成为主要炼油产品。
近代化学工业的兴起(5)-传统与化学制药及染料工业等19世纪初至60年代,科学家先后从传统的药用植物中分离得到纯的化学成分。
化学工程科学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化学工程科学发展的回顾与思考化学工程科学是一门涉及化学、物理、生物、数学、工程等多个学科知识的交叉领域学科,它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化学工程科学的发展不仅对工业生产和能源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化学工程科学的发展进行回顾,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一些思考。
一、化学工程科学的发展历程化学工程科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发现化学反应过程可以被工业化生产,并且可以为社会带来丰富的利益。
基于此,化学工程科学开始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学科,对工业生产、食品加工、材料制备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化学工程科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新的化学原理和技术不断涌现,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在化学工程科学的发展历程中,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一直是其三大支柱产业。
在石油化工中,人们通过对原油的加工利用,大大提高了燃料的利用效率,并且生产出了大量的合成材料和化学制品。
在精细化工中,人们通过合成化学品和特种化学品的研发,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在生物化工中,人们通过生物技术和工程原理,大大提高了药品的研制和生产水平,同时也创造了许多新型的生物能源和生物材料。
未来,化学工程科学的发展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的探讨和发展:1. 绿色化工与循环经济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传统的化学工程科学往往伴随着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问题。
为了应对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的挑战,未来的化学工程科学将更加注重绿色化工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这就要求工程师和科学家们设计出更加环保、能源节约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同时也要提高工业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率,实现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在资源日益枯竭和能源消耗日益增加的情况下,未来的化学工程科学将更加注重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研发和利用。
化学工程科学将与化学储能技术、太阳能技术、生物质能技术等结合,加大对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研究力度,努力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替代和利用。
化学学科的发展和未来趋势

化学学科的发展和未来趋势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自诞生以来,已经经历了数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从古代的炼金术,到现代的分子生物学,化学始终保持着探索未知、创造新知的活力。
本文将简要介绍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并展望其未来趋势。
一、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1.古代化学古代化学,主要以炼金术为主,人们试图通过炼金术寻求点石成金的秘术,这一时期的化学研究多为神秘主义,缺乏科学依据。
2.近现代化学近现代化学的发展始于1661年,波义耳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现代化学的诞生。
此后,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提出,使化学逐渐形成了科学的体系。
拉瓦锡、道尔顿、阿伏伽德罗等科学家为近现代化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20世纪化学20世纪化学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量子力学、核磁共振、电子显微镜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化学研究深入到原子、分子层面。
此外,高分子化学、有机合成化学、分析化学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4.21世纪化学21世纪化学学科继续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绿色化学等新兴领域成为研究热点。
化学在解决能源、环境、健康等全球性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化学学科的未来趋势1.绿色化学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它强调化学反应的高效、原子利用率的提高,以及 minimize 或 eliminate 副产品生成。
绿色化学旨在实现化学过程的可持续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领域,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与相互作用。
随着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化学在药物研发、基因编辑、蛋白质工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纳米化学纳米化学研究纳米尺度下的物质性质与变化规律。
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电子、能源、环保等领域。
未来,纳米化学将在材料科学、催化科学等领域取得更多突破。
4.能源化学能源化学关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回顾、现状与未来¾基础研究中六个方面的重大突破¾在化学基础研究推动下化学工业的大发展¾化学学科发展的现状¾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回顾¾基础研究中六个方面的重大突破¾在化学基础研究推动下化学工业的大发展1661年波义耳在其著名论文“怀疑派的化学家”中提出“元素”的概念,从而化学被确定为一门学科。
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论。
1811年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1860年康尼查罗提出了原子--分子论。
1870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奠定了化学学科的理论基础。
19世纪末化学的重要分支(二级学科)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相继建立,这种分工大大推动了化学研究的深化。
20世纪量子力学的诞生,近邻学科特别是物理学、生物学和数学的发展,以及各种新的实验技术及精密仪器的发明和计算机的出现,使化学学科得到迅猛的发展。
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1)放射性和铀裂变的重大发现20世纪在能源利用方面一个重大突破是核能的释放和可控利用,其前期基础研究经历了半个世纪。
最有代表性的是约里奥-居里夫妇用人工方法创造出放射性元素,在1935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2年在费米领导下成功地建造了第一座原子反应堆。
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2)化学键和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鲍林在化学键本质研究和应用化学键理论来阐明物质结构而获1945年诺贝尔化学奖。
经许多化学家近半个世纪的努力,使现代量子化学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化学进入实验和理论计算并重的时代。
化学家们由浅入深,认识分子的本质及其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从而让人们进入分子的理性设计的高层次领域。
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3)创造新分子新结构——合成化学近百年来化学家(特别是有机化学家)已经设计和合成了数千万个化合物,几乎又创造了一个新的自然界;同时还发现了大量的新反应、新试剂、新方法和新理论。
1912年格林尼亚因发明格林尼亚试剂,开创了有机金属化合物在各种官能团反应中的新领域而获诺贝尔化学奖。
现代有机合成化学是经过20世纪近100年的研究、探索发展到今天已可以合成像海葵毒素(Polytoxin)这样复杂的有机分子(具有64个手性中心的7个骨架内双键的分子,存在271≈2×1021个异构体)。
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4)高分子科学的建立和发展20世纪的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是合成材料的出现。
1920年德国施陶丁格提出了高分子这个概念,创立了高分子链型学说,认为原子按正常价键结合几乎可以构成任何长度的链状分子。
在此理论指导下塑料、纤维、橡胶三大合成材料得以发展,33年后的1953年他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其后,弗洛里发展了非线性聚合物的理论,荣获1974年诺贝尔化学奖。
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5)化学动力学与分子反应动态学的发展揭示化学反应的历程和研究物质的结构与其反应能力之间的关系,是控制化学反应过程的需要。
1956年由前苏联的谢苗诺夫和英国的欣歇尔伍德在化学反应机理、反应速度和链式反应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而获诺贝尔化学奖。
同时研究快速反应的技术得到发展,现在可以研究十亿分之一秒内发生的化学反应。
美籍华人化学家李远哲及美国化学家赫希巴赫首先研制成功能获得各种态信息的交叉分子束实验装置,从微观角度来认识化学反应,发展了分子反应动态学,亦称态--态化学,对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做出了重要突破。
(荣获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6)分析科学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分析化学进入了崭新阶段,它不只限于测定物质的组成和含量,而要对物质的状态(氧化.还原态、各种结合态、结晶态)、结构(一维、二维、三维空间分布)、微区、薄层和表面的组成与结构以及化学行为和生物活性等做出瞬时追踪,无损和在线监测等分析及过程控制,甚至要求直接观察原子和分子的形态与排列。
分析化学成为一门仪器装置和测量的科学。
1990年开始的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中,由于DNA 测序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从板凝胶电泳到凝胶毛细管电泳、线性高分子溶液毛细管电泳、到阵列毛细管电泳,直至全基因组鸟枪测序技术。
终于使人类基因组计划提前到2001年完成。
分析化学在推进人们弄清环境和生命有关的化学问题中起着关键作用。
以上是化学基础研究20世纪在六个方面的重大突破,值得一提的是从1901年至2003年142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高等院校的教授有109位。
占76.8%,可见高等院校的化学基础研究在整个化学学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¾超分子化学:自组装、主客体分子识别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回顾¾基础研究中六个方面的重大突破¾在化学基础研究推动下化学工业的大发展(1)石油化工成为支柱产业20世纪30年代催化剂进入石油化工,催化动力学的发展及催化剂的作用使石油的各种馏分成为各种不同用途的化工产品,石油化工迅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的工业领域。
世界化工总产值中80%以上的产品与石油化工有关。
(2)三大合成材料时代20世纪前半叶,由于基础化学中的高分子化学的兴起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塑料、纤维、橡胶三大合成材料工业。
到20世纪末,世界年产合成橡胶能力已1200万吨,合成纤维达1500万吨,合成塑料已超过6000万吨。
以塑料为主体的三大合成材料,以体积计算其世界总产量已超过全部金属的产量,所以有人称20世纪为聚合物时代。
(3)化肥(农药)工业的巨大作用20世纪面临人口大幅度增长和粮食需求迅速增加的局面。
在解决这一困难中,化肥起了重要作用。
其中氮肥的生产关键问题是如何利用大气中的氮大规模合成肥料。
1909年德国化学家哈伯用锇作催化剂成功地建立了每小时产生80克氨的实验装置。
哈伯因此而荣获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
1931年德国博施建成第一个用铁催化剂的合成氨工厂日产量为30吨。
(荣获1931年诺贝尔化学奖)。
60多年来,不断对合成氨工艺进行改进并引入现代化工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肥料是增产的关键措施。
目前已达年产2000万吨的规模,占世界第二位。
(4)医药工业的大发展20世纪人类寿命显著延长,70岁以上的老人比例显著提高,估计20世纪人类平均寿命增加30岁左右。
人类寿命延长的原因之一是医疗条件的改善,其中针对人类常见病、多发病的新药的研制成功是关键因素。
医药工业的发展与化学紧密相关。
化学合成药在医学工业中占主导地位。
磺胺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惟一有效的抗细菌感染的药物。
Domagk因此而在1939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及医药奖。
磺胺类药物的问世标志着化学疗法方面的一大突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磺胺药逐渐让位于治疗效果更好的抗生素类药,如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头孢菌素等。
目前世界药物市场的年销售量约为3000亿美元,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化学工业已成为某些国家的支柱产业美国90年代化学工业产值约占30%,化学品出口占总出口的30%,位居世界第二位。
美国的调查报告“化学中的机会”指出,化学工业在国际市场上要保持竞争力,主要看作为基础学科的化学能否保持领先地位。
可见,没有基础学科的发展为后盾,国民经济、高新技术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化学工业已成为某些国家的支柱产业基础研究和工业生产紧密联系的一个典型事例是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不对称催化合成的先驱化学家:美国孟山都生物技术公司的威廉·s·诺尔斯博士,日本名古屋大学的野依良治教授和美国Scripps研究所K·巴里·夏普莱斯(K.Barry Sharpless)教授。
他们的研究成果使化学家们能够有效地操纵化学反应,开发了使化学反应向着只生成其中的一种手性分子的不对称合成技术,这些化学技术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特别是高纯药物分子,如抗生素、消炎药、治疗心脏病的药物以及神经传导阻滞剂等工业合成中。
化学学科发展的现状¾化学是为人类进步提供物质基础的基础学科¾化学是促进交叉学科兴起的中心学科¾技术进步大大推动化学的发展化学学科发展的现状1.化学是为人类进步提供物质基础的基础学科化学不但能够大量制造各种自然界已有的物质,而且能够根据人类需要创造出自然界本不存在的物质。
它们不但为人类吃、穿、用提供了大量适用的物质,而且使化学家迈向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
化学能够提供组成分析和结构分析手段,使人们能够在分子层次上认识天然的和合成的物质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掌握和解释结构—性质—功能的关系,并且能够预测某种结构的分子是否可以存在?在什么条件下存在?有了这些基础,化学就能针对需要裁剪和设计分子。
化学掌握了决定化学过程的热力学、动力学理论,并用于解决生产和生活问题。
而且能从理论上指导新物质(如催化剂)和反应新条件(如高压、高温、超临界状态)的设计和创造,从而能够达到大自然所不能达到的目标。
化学学科发展的现状2.化学是促进交叉学科兴起的中心学科20世纪初化学已深入到原子、分子层次。
化学成为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结构和性能的科学,建立了一套物质分子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和计算,分子层次上的测量,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的研究)。
化学的原理和这些研究方法广泛使用于其他学科,使化学渗透到其他学科形成许多新的交叉前沿学科,从而使化学处于中心学科的地位。
化学学科发展的现状2.化学是促进交叉学科兴起的中心学科(1)生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生命过程中的基础物质——蛋白质、核酸、糖和一些激素分子等,通过20世纪的研究已相继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并通过化学和生物方法可以进行合成。
但这些基础物质如何配合起来产生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则需进一步研究。
现今这方面的研究途径大体上是从化学出发,模拟生命过程,合成生物功能分子及其类似物,组装成模型生物功能结构等等。
化学学科发展的现状2.化学是促进交叉学科兴起的中心学科(2)材料化学材料、能源和信息构成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
材料科学的发展十分迅速,它是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工程等一级学科交叉而产生的新的学科领域。
材料化学处于核心地位,它具有十分鲜明的应用目的,是人类进行生产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衣、住、行及日常生活用品的原料。
特别是许多纳米级材料在电、光、磁、力学以至生物学等方面的性质发生了突变,这种变异开拓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纳米化学。
纳米材料已成为高新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纳米科学技术将成为21世纪关键的高新技术之一,而合成与研究纳米材料是纳米化学的主要任务。
化学学科发展的现状2.化学是促进交叉学科兴起的中心学科(3)环境化学环境化学是研究环境中物质相互作用的学科。
包括研究天然物质、生物物质和合成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大气、水体、土壤、生物)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