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2013年最新版)
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由健康医师、康复治疗师(士)以及体育教师、社会健身指导员、私人健身教练等,根据患者或体育健身者的年龄、性别、一般医学检查、康复医学检查、运动实验、身体素质/体适能测试等结果,按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素质,以及心血管、运动器官的功能状况,结合主、客观条件,用处方的形式制订对患者或体育健身者适合的运动内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达到科学地、有计划地进行康复治疗或预防健身地目的。
(杨静宜高等学校教材运动处方)【运动处方的分类】1根据运动处方对象的分类:①康复治疗性运动处方②预防健身性运动处方:2根据运动处方锻炼作用分类:①全身耐力运动处方(心脏康复运动处方)②力量运动处方:③柔韧性运动处方:【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1锻炼目标2锻炼内容3运动量①运动强度②持续时间③重复次数④运动频率4注意事项【体适能】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够的精力享受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指一个人的身体适应生活、运动和环境.体适能分为运动体适能和健康体适能【体适能的内容】运动体适能:包括速度、反应、爆发力、协调性和灵敏性等素质。
健康体适能:包括心肺耐力素质、肌肉力量和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身体成分。
【台阶试验】是评定心肺耐力的主要测定方法。
主要是通过观察定量负荷所能持续运动的时间,以及运动后心率恢复的速度来评定心肺耐力。
台阶指数=[运动持续时间(s)/(3次测量脉搏数之和×2)]×100【测定肌力的指标】有:握力、纵跳、俯卧撑(男)和一分钟仰卧起坐(女)。
【测握力方法】测试时,受试者转动握力计的握距调节钮,调至适宜握距,然后用有力手持握力计,身体直立,两脚自然分开(同肩宽),两臂自然下垂,开始测试时,用最大力紧握上下两个握柄(图5)。
测试两次,取最大值,记录以千克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握力体重指数=握力(kg)÷体重(kg)×100【柔韧性素质测定方法】柔韧性素质包括评价躯干和下肢柔韧性的坐位体前去试验,肩关节活动的持棍转肩,双手背勾试验,以及躯干旋转活动性的臂夹棍转体试验。
健康体适能观念评价与运动处方

維持均衡的營養
每日以三餐為主
改變進餐的程序
烹調方法 禁食任何高熱量又濃縮的食物
正確的減重概念
儘量少吃含脂肪極高的堅果類 多攝取高纖維食物 如果於兩餐間感到飢餓時實用高 纖食品 酒及酒精飲料不可飲用過量 勿吃太鹹,否則會減緩體重下降 速度 需與運動搭配維持體能
水及電解質因而大量流失, 皮膚失去光澤 容易造成厭食症或暴食等嚴 重後遺症 營食不良、全身虛弱 停用時,體重很容易恢復
造成腹瀉脫水,血中膽固醇 上升 容易營養不良
減肥茶或減肥糖
使食慾下降,飲食量 減少
利用產生的酸中毒, 使食慾下降,飲食量 減少
吃肥肉法
減重方式
減肥法
低胰島素減肥法
特性
不良的影響
飲食與體重控制
適度運動消耗能量
攝取各種不同的食物
進食形式非常重要
高比率脂肪\碳水化合物飲食組合與肥 胖息息相關低脂飲食最容易達成脂肪的 營養平衡
體重控制的錯誤觀念
運動必然增加食慾 可以做重點減重或增重
流汗可以減肥
減重方式
減肥法
飢餓法
特性
利用飢餓,快速達到 體重減輕
不良的影響
運動與體重控制
規律運動和合理飲食營養 是健康的保證
人的健康10-15%取決於醫 療保健,15-20%來自於遺 傳,20-25%依賴於環境, 而生活方式和條件則佔有了 50-55%。由此可見規律運 動加合理營養對健康是何等 重要
體適能與體重控制
體適能與體重控制的關係
具備良好體適能的條件之一, 包含體重有相當良好的控制 體重控制得當可減輕心肺功能 的負荷
健康评价和运动处方的认识和建议

健康评价和运动处方的认识和建议
健康评价是一种对个体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估,通常通过收集个体的医疗史、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信息来进行评估。
它可以帮助医生或健康专家了解个体的健康状况,并提供指导性建议。
运动处方是根据健康评价的结果,为个体设计一份详细的运动计划。
它考虑了个体的身体状况、目标和个人偏好,旨在通过定期进行合适的运动来改善健康状况和预防疾病。
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定期进行健康评价:健康状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定期进行健康评价有助于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寻求专业建议:进行健康评价和制定运动处方时,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健康专家的意见。
他们可以根据个体的特点提供更准确的评估结果和适合的运动计划。
3. 按照运动处方进行运动:运动处方应该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和目标来制定,并经过适当的调整。
个体应按照运动处方进行定期运动,注意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长,避免过度运动。
4. 多样化运动方式:在制定运动处方时,考虑到个体的兴趣和喜好,选择多种不同的运动方式。
这样可以增加运动的乐趣,减少运动的枯燥感,并更好地坚持下去。
5. 注意休息和恢复:运动处方中也应包括合适的休息和恢复时间。
适当的休息可以帮助身体恢复,防止过度训练和运动伤害。
总之,健康评价和运动处方是个体健康管理的重要工具。
在制定运动计划时,应充分考虑个体的身体状况和目标,并遵循专业建议进行运动,以保持身体健康。
运动处方(完整版)

运动目的
• 减肥 • 健身或改善心脏功能和代谢 • 预防文明病、老年病 • 增强肌肉力量 • 放松精神压力 • 因人而异
运动项目
• 应该考虑以下条件,以利于健身锻炼的安 全、持久、实效:
– ①经医学检查许可; – ②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量符合本人的体
力; – ③为本人喜欢的项目并具有运动经验; – ④场地、器材设备许可; – ⑤有同伴与指导者。
• 1965年应美国太空署的要求,为宇航员制 定一套全新的运动处方。8年之后,有3位 宇航员历时28天太空飞行健康归来,这是 运动处方在航天生理学的应用中取得的具
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成果。运动处方从此得 到更广泛的应用。
运动处方的概念
• WHO于1969年开始使用运动处方术语,使 得它在国际上得到认可。它是根据参加活 动者的体适能水平和健康状况以处方形式 确定其活动强度、时间、频率和活动方式, 这如同临床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开出不同 的药物和不同的用量的处方一样,故称运 动处方。
60 Kg×20米/分=1200 Kgm/分 • 例2:功率自行车阻力为0.5 Kg,转速定为60周/分,转一周前进是6
米。问:规律是多少? 功率自行车的功率(公斤米/分)=阻力(公斤)×转速(周/分)× 每周距离(米/周) 代入公式得:
功率=0.5×60×6=180 Kgm/分
(2)瓦特(Watt)
部分国家预计最大心率的公式
• 上海瑞金医院:
男:HRreserve(次/分)=220-0.7×年龄 女:HRreserve(次/分)=223-0.8×年龄
• 当心率在110~170次/分范围内时,心率与运动强度之间呈 直线相关。所以,在此范围内用心率可以表示运动强度。
• 当以摄氧量和最大摄氧量百分数分别表示运动强度时,心 率与体力强弱有关。
2013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评分标准》

小学五、六年级女生身高标准体重(体重单位:公斤)注:身高低于表中所列出的最低身高段的下限值时,身高每低1厘米,实测体重需加上0.5公斤,实测身高需加上1厘米,再查表确定分值。
身高高于表中所列出的最高身高段时,身高每高1厘米,其实测体重需减去0.9公斤,实测身高需减去1厘米,再查表确定分值。
小学五、六年级男生身高标准体重(体重单位:公斤)注:身高低于表中所列出的最低身高段的下限值时,身高每低1厘米,实测体重需加上0.5公斤,实测身高需加上1厘米,再查表确定分值。
身高高于表中所列出的最高身高段时,身高每高1厘米,其实测体重需减去0.9公斤,实测身高需减去1厘米,再查表确定分值。
小学三、四年级女生身高标准体重(体重单位:公斤)注:身高低于表中所列出的最低身高段的下限值时,身高每低1厘米,实测体重需加上0.5公斤,实测身高需加上1厘米,再查表确定分值。
身高高于表中所列出的最高身高段时,身高每高1厘米,其实测体重需减去0.9公斤,实测身高需减去1厘米,再查表确定分值。
小学三、四年级男生身高标准体重(体重单位:公斤)注:身高低于表中所列出的最低身高段的下限值时,身高每低1厘米,实测体重需加上0.5公斤,实测身高需加上1厘米,再查表确定分值。
身高高于表中所列出的最高身高段时,身高每高1厘米,其实测体重需减去0.9公斤,实测身高需减去1厘米,再查表确定分值。
小学、一、二年级女生身高标准体重(体重单位:公斤)注:身高低于表中所列出的最低身高段的下限值时,身高每低1厘米,实测体重需加上0.5公斤,实测身高需加上1厘米,再查表确定分值。
身高高于表中所列出的最高身高段时,身高每高1厘米,其实测体重需减去0.9公斤,实测身高需减去1厘米,再查表确定分值。
体适能评定理论与运动处方

体适能评定理论与运动处方“体适能评定理论与运动处方”是对体育范畴内身体综合能力及运动健康相关因素进行测量与价值判断的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
体适能的定义,可视为身体对生活、活动与环境的综合适应能力,是一种满足生活需要和有足够的能量完成各种活动任务的能力。
体适能一般分为三类:与健康有关的,我们称为健康体适能,包括:心肺耐力(心肺适能)、柔韧性、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肌肉适能),以及身体组成;而与动作技能有关的,我们称为运动技能体适能,包括:灵敏性、平衡感、协调性、速度、肌肉爆发力、反应时间等。
“体适能评定理论与运动处方”不仅是本科生体育健身的课程, 也是社区健身指导者的培训课程。
通过学习该课程, 能掌握体育健身、教学及训练过程中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测量与评价方法, 能为个人、团体和社区体育活动参加者提供体育锻炼有关的科学指导,促使人们从事积极、有规律、适量的体育运动, 为我国全民健身工程服务。
该课程的建设和改革, 符合拓宽专业基础, 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现代教育理念。
“体适能评定理论与运动处方”可以为我们提供健康生活方式的操作方法, 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
老师讲课突出重点,授课条理清晰,内容详细,条理清晰,细致入微。
对深奥的生物现象解释的通俗易懂,并且见解独到深入,态度认真负责,极有耐心,善于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很活跃,使同学们对知识易与理解。
极大的提高了我们对“体适能评定理论与运动处方”这门课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了以运动增进健康为目的的运动健康体适能和代谢体适能方面的知识。
随着课程建设的不断完善,课程反映了国际体适能理论研究以及方法手段研究的最新动态,新教材理念先进,陈述内容、体适能评定项目与方法与国际接轨。
课程包括理论部分,侧重介绍体适能评定理念与运动处方,包括体适能与健康新理念、健康评估、测量评价的基本理念,身体活动的能量消耗及其营养,身体成分与体重控制,心肺机能及其改善,肌肉力量和耐力及其改善,柔韧性和腰背功能及其改善,健身运动指导,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个性、健身运动、应激和健康等;还有一部分是实验部分,主要介绍体适能测评的操作方法,包括身体形态测评、身体机能测评和身体素质测评等。
体育健康评估与运动处方考核试卷

C.长时间未运动
D.刚吃完饭
16.以下哪项关于运动目的的描述是正确的?()
A.运动的目的主要是减肥
B.运动的目的主要是增肌
C.运动的目的应根据个人需求制定
D.运动的目的主要是提高运动成绩
17.以下哪种运动方式对缓解压力效果较好?()
A.高强度有氧运动
B.力量训练
C.瑜伽
D.游泳
18.关于运动后的恢复,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B.每周运动次数越多越好
C.每次运动前需进行5-10分钟的热身活动
D.每周运动总时间应控制在2小时以内
9.以下哪个年龄段的人群适宜进行力量训练?()
A.儿童
B.青少年
C.成人
D.老年人
10.关于运动损伤,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运动损伤主要是由于运动方式不当引起
B.运动损伤无法预防
C.运动前进行充分热身可以降低运动损伤风险
C.运动处方无需考虑运动项目、强度、时间和频率
D.运动处方适用于所有人
(注:以下为空白答题区域,请考生自行填写答案。)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人的运动能力?()
A.年龄
B.性别
C.身体状况
D.心理状态
D.运动损伤发生后应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11.以下哪种运动方式对减肥效果较好?()
A.长时间低强度有氧运动
B.短时间高强度有氧运动
C.静态拉伸
D.抗阻运动
12.以下哪项关于运动频率的描述是正确的?()
A.每周运动次数越多越好
B.每周运动次数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制定
大学生健康教育公选课2013新版

大学生健康教育第一周1.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2.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状态,称为亚健康4.人的一生在各个时期都必须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体育健身系统第二周〔运动与健康〕1、肌肉的能量系统有哪几种?A APT-CP系统〔碳酸原系统〕:是无氧功能的非乳酸性部分。
最大供给量是100cal,供能功率为13cal/kg/s,供能持续时间为8秒。
B 糖原-乳酸系统〔糖酵解系统〕:是无氧供能的乳酸性部分。
最大供给量是230cal,供能功率为7cal/kg/s,持续时间为33秒。
C 糖原有氧氧化系统〔糖氧化系统〕:是有氧供能部分。
最大供给量被看作储量是无限的,供能功率为3.6cal/kg/s,持续时间可长时间持续。
2、什么叫人体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一次运动练习能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的机能变化,这种机体对运动这一特定刺激所产生的应答就是人体对运动的反应,也称为运动应激。
有计划的多次重复的运动练习称为运动训练,运动训练将使机体出现一系列在形态和机能上的暂时性不可逆改变,使得对与以前同样强度的运动刺激反应降低,出现机能节省化,完成工作的效率提高,这就是人体对运动的适应。
训练是促使适应产生的手段。
不同的训练产生不同的适应。
3、运动处方包括哪几要素?运动处方应包括运动方式、强度、时间、频度和进度。
一个科学的运动处方都必须有针对性〔身体机能〕和依据〔客观指标〕。
第三周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分期处理早期〔伤后24~48小时〕:A 制动B 止血C 防肿D 镇痛中期〔伤后48小时以上〕A 消瘀消肿B 防止粘连C 加速修复后期:恢复功能——功能锻炼运动前后如何进行身体检查体重,晨脉,自我感觉:包括睡眠、食欲、精神状态,出现症状时即时医学检查第四周〔传染病:病原微生物各种方式或途径传播〕重点:1 传染病的特征〔1〕有病原体;〔2〕有传染性;〔3〕有流行病学特征;〔4〕有感染后免疫形成2 流行过程的基本过程〔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3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传染者的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期末考试题一: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概念是什么?包括哪四个方面?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
二:健康标准中有关“五快”“三良好”指的是什么?“五快”:①吃得快。
进餐时,有良好的食欲,不挑剔食物,并能很快吃完一顿饭;②便得快。
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而且感觉良好;③睡得快。
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④说得快。
思维敏捷,口齿伶俐;⑤走得快。
行走自如,步履轻盈。
“三良好”:①良好的个性人格。
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②良好的处世能力。
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较好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③良好的人际关系。
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
三: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第一:健康的行为(健康的生活方式)(1) 定期锻炼(运动量适合本人的身体情况)(2) 充足睡眠每日保持7~8小时睡眠(3) 好的早餐(4) 按时用餐(每日可吃4~6餐)(5) 禁烟禁毒(6) 饮酒适度(或禁酒)不饮或饮少量低度酒(7) 控制体重(不低于标准体重10%,不高于20%)第二体育锻炼经常性的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最有效的手段,也是促进健康的主要手段之一。
1、增强体质2、延年益寿第三合理的膳食①谷类:每人每天应吃300~500克②蔬菜和水果: 每天应吃400~500克和100~200克③鱼、肉蛋等动物性食物:每天应吃125~200克(鱼虾类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类25~50克➃奶类和豆类食物:每天应吃奶类和奶制品100克和豆类及豆制品50克➄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
第四其他如环境、卫生服务因素等 1、环境:健康的基本条件和资源是和平、住房、教育、食品、经济收入、稳定的生态环境、可持续的资源、社会的公平与平等。
2、卫生服务健康服务必须在这些坚实的基础上建立国家制定政策、以社区服务为中心、多部门协作的健康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健康服务的宏伟目标。
健康服务体系是国家促进人类健康的主要手段之一,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四:健康状况的评估包括哪五个方面??包括:1、个体健康评估 2、群体健康评估1、个体评估目的:•是否存在被确诊的疾病。
•是否存在使某些疾病发生的潜在的危险因素。
•是否有有损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行为习惯。
包括:(一)健康状况问卷:1、个人信息 2、个人病史 3、主要体检结果 4、行为及态度(二)体适能测试:安静状态、亚极量运动、极量运动2、群体评估包括:(一)人口统计:出生率、死亡率(二)疾病统计:患病率、感染率、生存率、病死率五:体适能测试应在几种人体状态下进行?体适能:应付日常工作、不疲倦,并享受休闲、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安静状态基本项目:心率血压体脂率腰臀比坐位体前曲(cm)附加项目:12导联心电图血液化验分析特定关节的柔韧性肺功能亚极量运动基本项目:心率血压自觉劳累分级(RPE)附加项目:心电图血液化验分析极量运动基本项目:血压自觉劳累分级(RPE)最大心率功能能力(METs)仰卧起坐(0-35次为止)附加项目:最大摄氧量血液化验分析心电图引体向上(0-25次为止)六:在什么情况下健身锻炼需要医务监督?医务监督指用医学的知识和方法,对体育参加者的健康和机能进行监护,预防锻炼中各种有害因素可能对身体造成的危害,督导和协助科学的锻炼和训练,使之符合人体生理和机能发展规律。
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运动员要承担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这就必须运用医学和生物学手段和技术对于运动员进行监测。
及时了解运动员身体机能变化情况和运动员对于训练的适应程度。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运动员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又不会造成运动性疾病而影响到训练。
其中包括以下几方面:1、运动员自我监督主要是通过运动员自我监督表,运动员自己记录身体的一些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自身的一些问题,提示教练员注意。
2、体格检查包括对运动员身体形态、机能进行检查和评价。
建立起运动员评价模型的基础。
3、运动性疾病诊断主要是对于一些因为运动引起的疾病的诊断、急救、治疗处理和康复等。
4、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监督这是医务监督中重要的组成不分。
对于运动员进行准确的评价,可以让教练员准确了解运动员情况,合理安排训练。
同时,运动员了解自身情况,及时调整保证处于机能良好水平。
5、合理的消除疲劳措施消除运动性疲劳是医务监督中重要的组成不分。
保证运动员处于良好身体和机能状态,保证运动员训练水平。
6、合理的营养措施合理的营养措施有利于保证和提高运动员机能水平七:什么是运动处方?运动处方有几种类型?运动处方的概念运动处方是指根据锻炼者的需要,按照其健康状况、身体机能和技术水平,运用科学原理,以处方的形式所制定的量化的运动方案。
运动处方的分类①健身运动处方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目的的称为健身运动处方。
②治疗性运动处方以预防疾病、辅助治疗某些慢性病为目的的称为治疗性运动处方。
③康复性运动处方以恢复身体运动功能及病后康复为目的的称为康复性运动处方。
➃竞技训练运动处方以提高专业运动成绩为目的称为竞技训练运动处方。
八:运动处方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有氧运动的健身价值、“超量恢复原理”及“全面身心健康概念”。
一、有氧运动的价值①体育锻炼的基本目的: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抗病能力②关键环节:应该是提高心肺功能和心血管的输氧能力,这对增进健康至关重要。
耐力运动对增强呼吸系统摄取氧、心血管系统载荷及输送氧的能力,以及组织的有氧代谢利用氧的能力有显著的训练作用。
因此,有氧运动对机体的影响有生理学的、生化学的、心理学的及社会学的多方面的效果。
二、超量恢复原理人体对一定量的运动负荷刺激有个适应过程,一般分为负荷、恢复和超量恢复3个阶段:①在负荷阶段能量物质被大量消耗②物质代谢产物(乳酸、尿素等)被蓄积起来,人体机能下降,产生疲劳③停止运动后,到了恢复和超量恢复阶段,机体内环境(热、酸碱和水)恢复平衡,肌肉内被消耗的能源物质得到补充,并在一段时间内超过原有水平,此现象称为“超量恢复”。
如果在超量恢复阶段内再进行下一次超负荷锻炼,肌内物质和肌力就会逐步积累起来,进而逐步提高机体能力和训练水平。
一般来说,超量恢复常在运动后1-2天内出现。
三、全面身心健康概念主要是保持人体生理、心理平衡。
人体每天需要一定量的营养,以保证细胞生长和代谢的需要,适当时间的休息,以放松和消除工作造成的疲劳;还需要适当的体力活动,以保持肌肉、筋骨脏器官的功能。
而“有氧代谢运动是保持全面身心健康最有效、最科学的运动方式”。
运动锻炼重要,但还应注意保持理想体重、合理膳食、戒烟及控制饮酒等。
九:阐述持续、重复、间歇及循环训练方法的特点及意义?1、持续练习法持续练习法是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用较稳定的不太大的强度,不间歇地连续进行练习的方法。
它适用于健身走、跑步、骑自行车等项目。
练习特点:练习时间较长,连续练习的量比较大,强度不太大,一般在60%的强度左右。
练习作用:缓和,效果出现慢,但比较稳定。
注意事项:控制好负荷强度,就要控制好练习时间和练习强度。
练习时间延长,练习强度不要太大;练习强度提高,练习时间就不要太长。
练习示例:30分钟慢跑,1周3~4次。
按阶梯、周期逐步完成。
2、重复练习法在相对固定的(不改变动作结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要求,反复进行某一练习的方法。
主要用于短跑、力量健身等运动项目。
练习特点:每次练习强度较大(90%~100%),动作结构和负荷数据不变,间歇时间充分休息,使机体恢复。
练习作用:能量物质消耗—恢复—超量恢复的积累,对提高运动机能水平有很大作用。
注意事项:合理安排每次练习的距离或时间,练习的次数,每次负荷强度,间歇时间。
示例:50m快跑×6(次),间歇3′~5′1周3~4次。
3、间歇练习法在一次或一组练习之后,严格按间歇时间进行休息,在身体未完全恢复情况下进行下一组练习的方法。
广泛用于周期性项目(跑步)和球类项目中。
练习特点:严格控制间歇时间,在身体未完全恢复情况下进行下一次练习。
练习作用:有效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提高运动素质。
注意事项:合理安排每次练习的距离或时间,练习的次数和组数,每次负荷强度,间歇时间,间歇的休息方式。
示例:引体向上,6个一组,6组,间歇1′,1周3~4次。
4、循环练习法根据练习任务,建立若干个练习站,运动员按照规定的顺序、路线,依次完成每站所规定的练习和要求,周而复始地练习的方法。
练习特点:一种综合的练习方法,一站接一站的不停顿,身体各部位交替进行。
练习作用:对心血管、呼吸、运动系统作用明显。
注意事项:根据练习目的,因人而异设置练习,练习负荷逐渐增加。
练习示例:小步跑—高抬腿— 20m跑—小步跑—高抬腿— 20m跑,1周3次以上。
十:如何制定减肥、冠心病康复,以及糖尿病的运动处方?1、减肥运动处方的锻炼方法(1)宜用以移动身体为主的运动项目,如长跑、游泳、球类、跳绳、接力跑,骑自行车、街舞、健美操、登山、划船等。
(2)有氧运动,最高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70%--80%左右。
(3)运动时间每次最好不低于1小时。
(4)运动频率每周3--5次。
(5)刚开始运动时心率不宜过高,但一定要持之以恒。
肥胖症的运动疗法理想的减重方法:运动十控食十生活方式(一)四要素1、运动强度55一65%最大心率(无氧阈〉不应低于日消耗10一15%2、运动项目1)有氧运动为主、力量球类为辅2)水中运动被认为较有效3)摒弃“哪儿肥练哪儿”的观念4)力量练习提高瘦体重(瘦体重高者基础代谢率高)3、运动时间ACSM建议:中等强度30一60min4、运动减肥注意事项 P1482、冠心病康复:1、冠心病1期康复(住院期)指急性心肌梗死2周以内的冠心病(1)治疗目标:早日生活自理;低水平运动试验阴性;或正常节奏连续行走200米;或上下1一2层楼而无症状;或运动能力达2一3METs(2)治疗方案 1)首先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2)被动活动向主动抗阻运动2、冠心病2期 (出院康复) 恢复初期:出院后至病程的12周(1)治疗原理:心肌瘢痕形成前,病情仍有恶化可能,应保持适当体力活动,适应家庭活动。
(2)治疗目标 1)保持心功能 2)逐步恢复正常社会生活 3)运动能力达4一6METs(3)治疗方案 1)行走 2)医疗体操(太极拳、降压舒心操) 3)轻度园艺活动4)40%一50%HRmax 5)心率<100一110 6)6一12周3、冠心病3期 (慢性冠心病) 病程:12周至6一12个月, 称恢复中期(1)治疗原理:适应后的保特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2)治疗目标 1)巩固2期成果 2)进—步改善心血管功能 3)控制危险因素(3)治疗方案 1)依年龄、性别、爱好、临床表现制定方案 2)有氧、力量、柔韧、医疗体操并用 3)强度须达一定阈值(4)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好适应证,以免出现意外2)做好准活动与整理活动3)量力而行 4)运动前、中、后注意身体指标5)注意心前区等不适感觉3、糖尿病方法1、运动强度控制 1)中等强度(40一60%最大摄氧) 2)肥胖型糖尿病低强度(40一50%VO2max) 3)注意有效心率范围50一70%HRmax4)体弱者、老年者由运动试验确定2、运动时间1)初期运动时间宜短,逐渐加强 2)5一10分钟准备活动3)至少5分钟的放松活动 4)有效心率应达10一30分钟3、运动频度3一5次/周四、注意事项1、不适宜进行体育康复的患者:病情不稳定、空腹血糖较高、较严重的并发症 (心肾、视网膜、感染、神经系统并发症等等)2、注意事项 1)饮食和药物的结合2)避免空腹和注射药物60一90分后运动 3)注意监督 4)等四:健康状况的评估包括哪五个方面??包括:1、个体健康评估 2、群体健康评估1、个体评估目的:•是否存在被确诊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