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与防治教案(ppt)
合集下载
职业病危害与防治培训课件

危害因素检测,确保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03
实施效果
通过有效的识别和评估,该企业及时发现并控制了职业病危害因素,显
著降低了职业病的发生率,提高了员工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
某企业职业病防治措施实施案例
案例概述
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面临严重的尘肺病危害,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工艺 改进、通风除尘、个体防护等,有效控制了尘肺病的发生。
案例概述
管理措施
某企业重视员工的个人防护用品使用 与管理,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培训和 监督检查等措施,确保员工正确使用 和维护个人防护用品,降低职业病发 生风险。
该企业制定了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管理 规定,明确各类防护用品的使用范围 、更换周期和维护要求。同时,定期 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对个 人防护用品的重视程度和正确使用意 识。企业还建立了监督检查机制,对 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 查和评估。
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具体规定和细化。
地方职业病防治规划
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明确防治目标和措施。
行业标准与规范
要点一
《职业卫生标准汇编》
收录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包括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限 值、检测方法等。
要点二
行业协会制定的职业病防治指南
针对特定行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职业病防治指南,指导 企业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
02 职业病危害识别与评估
Hale Waihona Puke 危害识别方法0102
03
现场调查法
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了 解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 职业病危害因素。
经验法
根据行业经验和历史案例 ,识别可能存在的职业病 危害因素。
检测法
职业病危害与防治培训PPT课件ppt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 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目录》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规范》
地方政策与规定
地方政府制定的职业 病防治相关法规和规 章
地方劳动保障部门对 职业病患者的保障措 施
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对 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 督和指导
企业责任与义务
企业应建立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职责
职业病危害与防治培训ppt 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contents
目录
• 职业病危害概述 •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与政策 • 职业病危害识别与评估 • 职业病防治措施与策略 • 职业病诊断与治疗 • 企业内部管理与实践经验分享
01
职业病危害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职业病危害是指员工在职业活动 中,因接触各种有害的化学、物 理、生物等因素而导致的健康损 害或疾病。
通风换气
合理设计通风系统,确保工作场所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 的积累。
噪声控制
采用隔声、吸声等措施,降低噪声对员工听力的损害。
个体防护措施
1 2
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根据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员工配备合 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毒面具、耳 塞等。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对员工进行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方法的培训,确保 员工正确、规范地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短期影响
如头痛、恶心、呕吐、皮肤过敏等。
长期影响
对企业的 影响
职业病危害不仅对员工健康造成损害 ,还会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员工的工 作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增加企业的 人力资源成本。
如慢性中毒、致癌、致畸等,甚至可 能导致死亡。
02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与政 策
职业病危害与防治培训PPT课件ppt

合理规划工作场所布局,减少有害因 素对作业人员的暴露时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通风、除尘和净化
加强工作场所的通风、除尘和净化措 施,减少有害物质的浓度,降低对人 体的危害。
健康监护措施
定期健康检查
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及时发现职业病早期症状,采取
相应措施。
建立健康档案
为每位作业人员建立健康档案,记 录健康状况和职业病防治情况。
网络培训
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员工可随时随地学习职业病防治知识。
宣传教育
通过海报、宣传册、视频等形式,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提高员工 意识。
培训效果评估与改进
考核评估
通过考试、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员工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的掌握 程度。
反馈改进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形式,提高培训效果。
定期评估
定期对职业病防治培训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 培训体系。
危害评估标准与程序
评估标准
根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相关法规, 制定具体的评估标准,如有害物质浓 度、接触时间等。
评估程序
建立科学的评估流程,包括收集资料 、现场调查、检测检验、综合分析等 步骤,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职业病危害申报
申报内容
根据相关法规要求,申报 职业病危害的种类、浓度 、接触人数等基本信息。
THANKS.
案例分析
06
某企业职业病危害识别与评估案例
总结词:全面准确 总结词:科学合理 总结词:及时有效
详细描述:该企业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 危害因素进行全面准确的识别与评估,明确了主要的职 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员工的健康影响。
详细描述:该企业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对职业病 危害因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估,为后续的防治措施提 供了有力依据。
职业病危害与防治培训PPT课件ppt

确保员工了解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防护
效果。
定期更换和保养个人防护用品
03
对个人防护用品进行定期更换和保养,确保其有效性。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1 2
制定职业健康检查计划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员工需求,制定职业健康检 查计划。
开展职业健康检查
按照计划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体格检 查、实验室检查等。
预防职业病的发生:职业病防治培训可以帮助员工了解职业 病危害的来源、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从而降低职业病的发 生率。通过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企业可以 减少因职业病导致的员工缺勤和医疗费用支出。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员工健康是企业生产效率的保障。通过职业病防治培训, 企业可以提高员工的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因职业病 导致的生产损失。一个健康的员工队伍能够为企业带来更 高的生产效益和竞争力。
应对监管部门的检查:职业病防治培训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应对监管部门的检查和评估。 通过提供充分的培训记录和证明,企业可以证明自身已经采取了必要的措施来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从 而顺利通过监管部门的检查。
04
CATALOGUE
职业病防治措施
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制定职业卫生管理规定
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和义务,建立职业病防治工作机制。
成功防治职业病的案例分享
某化工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加强通风排气措施,有效降低有害气体对员工的危 害,显著减少呼吸系统职业病的发生。
一家机械加工厂采用低噪音设备和隔音措施,有效降低噪音对员工的危害,保护员 工的听力健康。
一家电子制造企业通过提供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加强对员工的个人防 护,减少手部职业病的发生。
2024年度职业病防治法ppt课件

2024/3/24
24
投诉举报渠道和处理程序
投诉举报渠道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通过电话、 信函、网络等多种方式向职业病
防治监督机构投诉举报。
投诉举报处理程序
职业病防治监督机构在接到投诉 举报后,应及时进行登记、核实 、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
投诉举报人。
保密要求
职业病防治监督机构应对投诉举 报人的个人信息和投诉举报内容 严格保密,切实保护投诉举报人
职业病防治法ppt课 件
2024/3/24
1
目录
2024/3/24
• 职业病防治法概述 •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预防措施 • 用人单位责任与义务 • 劳动者健康检查与档案管理 • 诊断鉴定与治疗康复保障 • 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追究
2
01 职业病防治法概述
2024/3/24
3
定义与背景
2024/3/24
处罚力度
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后果等因素,职业病防治监督机构可依法对用人单位处 以不同幅度的罚款,罚款金额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裁量。同时,对于严重违法行为,可依 法吊销用人单位相关许可证照,甚至追究其刑事责任。
26
2024/3/24
谢谢聆听
27
劳动者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劳动者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规定,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严重后果的, 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024/3/24
03
其他相关违法行为处罚规定
对于其他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行为,如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出具虚假
证明文件等,也将依法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
14
04 劳动者健康检查与档案管理
2024/3/24
23
监督检查机构设置及职责
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治PPT课件

二苯胺、硝基苯、硝基甲苯、对硝基苯胺、二硝基苯、二 硝基甲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 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 (四十二)三硝基甲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三硝基甲苯中毒 (四十三)甲醇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甲醇中毒 (四十四)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酚中毒 (四十五)五氯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五氯酚中毒 (四十六)甲醛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甲醛中毒
病: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
(三十五)二氯乙烷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氯乙烷中毒 (三十六)四氯化碳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四氯化碳中毒 (三十七)氯乙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乙烯中毒 (三十八)三氯乙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三氯乙烯中毒 (三十九)氯丙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丙烯中毒 (四十)氯丁二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丁二烯中毒 (四十一)苯胺、甲苯胺、二甲苯胺、 N,N-二甲基苯胺、
(四十七)硫酸二甲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硫酸二甲酯中毒 (四十八)丙烯酰胺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丙烯酰胺中毒 (四十九)二甲基甲酰胺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甲基甲酰胺
中毒 (五十)有机磷农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有机磷农药中毒 (五十一)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氨基甲酸
酯类农药中毒 (五十二)杀虫脒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杀虫脒中毒 (五十三)溴甲烷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溴甲烷中毒 (五十四)拟除虫菊酯类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拟除虫菊酯类
❖
(五)铍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铍病
❖
(六)铊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
(七)钡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
(八)钒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钒及其化合、磷化锌、磷化铝)可能导致的职业病:
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
(十)砷及其化合物(不包括砷化氢)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砷及其化合物中
病: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
(三十五)二氯乙烷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氯乙烷中毒 (三十六)四氯化碳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四氯化碳中毒 (三十七)氯乙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乙烯中毒 (三十八)三氯乙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三氯乙烯中毒 (三十九)氯丙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丙烯中毒 (四十)氯丁二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丁二烯中毒 (四十一)苯胺、甲苯胺、二甲苯胺、 N,N-二甲基苯胺、
(四十七)硫酸二甲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硫酸二甲酯中毒 (四十八)丙烯酰胺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丙烯酰胺中毒 (四十九)二甲基甲酰胺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甲基甲酰胺
中毒 (五十)有机磷农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有机磷农药中毒 (五十一)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氨基甲酸
酯类农药中毒 (五十二)杀虫脒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杀虫脒中毒 (五十三)溴甲烷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溴甲烷中毒 (五十四)拟除虫菊酯类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拟除虫菊酯类
❖
(五)铍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铍病
❖
(六)铊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
(七)钡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
(八)钒及其化合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钒及其化合、磷化锌、磷化铝)可能导致的职业病:
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
(十)砷及其化合物(不包括砷化氢)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砷及其化合物中
2024版职业病危害与防治培训PPT课件

开展职业卫生培训和宣传 ,提高员工职业病防治意 识和技能,优化工作环境 ,减少有害因素。
企业C
与专业机构合作,进行职 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估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心得体会
个人一
使用耳塞和口罩后,有效减少了 噪声和空气污染对听力和呼吸道
的损害。
个人二
穿戴防静电服和手套,降低了操作 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对身体的危害。
03 眼护具
04
手部护具
足部护具
05
如安全帽,主要用于保护头部免受坠落物或冲击造成伤害。
如防尘口罩,主要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粉尘和气体。
如防护眼镜,主要用于保护眼睛免受飞溅物、有害光和化学 物质的伤害。 如手套,主要用于保护手部免受化学物质、高温和机械伤害 。 如安全鞋,主要用于保护脚部免受坠落物、机械和高温伤害 。
01
02
03
04
定期清洗个人防护用品,保持 清洁卫生。
定期清洗个人防护用品,保持 清洁卫生。
定期清洗个人防护用品,保持 清洁卫生。
定期清洗个人防护用品,保持 清洁卫生。
05
健康管理与职业病预防
健康检查与职业病筛查
定期健康检查
通过定期的健康检查,可以及时 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包括职业 病的前期症状。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总结词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是由于长期接触噪音、振动、高温等物理因素引起的疾病。
详细描述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常见于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劳动者。长期 接触噪音可能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失聪,长期接触高温可能导致中暑等疾病,对劳 动者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总结词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是由于长期接触致病生物引起的疾病。
企业C
与专业机构合作,进行职 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估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心得体会
个人一
使用耳塞和口罩后,有效减少了 噪声和空气污染对听力和呼吸道
的损害。
个人二
穿戴防静电服和手套,降低了操作 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对身体的危害。
03 眼护具
04
手部护具
足部护具
05
如安全帽,主要用于保护头部免受坠落物或冲击造成伤害。
如防尘口罩,主要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粉尘和气体。
如防护眼镜,主要用于保护眼睛免受飞溅物、有害光和化学 物质的伤害。 如手套,主要用于保护手部免受化学物质、高温和机械伤害 。 如安全鞋,主要用于保护脚部免受坠落物、机械和高温伤害 。
01
02
03
04
定期清洗个人防护用品,保持 清洁卫生。
定期清洗个人防护用品,保持 清洁卫生。
定期清洗个人防护用品,保持 清洁卫生。
定期清洗个人防护用品,保持 清洁卫生。
05
健康管理与职业病预防
健康检查与职业病筛查
定期健康检查
通过定期的健康检查,可以及时 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包括职业 病的前期症状。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总结词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是由于长期接触噪音、振动、高温等物理因素引起的疾病。
详细描述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常见于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劳动者。长期 接触噪音可能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失聪,长期接触高温可能导致中暑等疾病,对劳 动者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总结词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是由于长期接触致病生物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防治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

1、经由人体皮肤接触引发之危害
有机溶剂蒸气会刺激眼睛粘膜而 使人流泪;
与皮肤接触会溶解皮肤油脂而渗
入组织,干扰生理机能、脱水;
干裂
因皮肤干裂而感染污染物及细菌;
溶剂渗入人体内破坏血球及骨髓。
血管
20
2.有机溶剂作业场所的潜在危害
2、经由呼吸器官引起之危害
有机溶剂蒸气经由呼吸器官吸入人 体后,人往往会产生麻醉作用。蒸 气吸入后大部份经气管到达肺部, 然后经血液或淋巴液传送至其他器 官,造成不同程度之中毒现象。因 人体肺泡面积为体表面积数十倍以 上,且血液循环扩散速率甚块,常 会对呼吸道、神经系统、肺、肾、 血液及造血系统产生重大毒害,固 有机溶剂经由呼吸器官引起之中毒 现象,最受人重视。
有机溶 剂蒸气
肺部
其他 部位
21
2.有机溶剂作业场所的潜在危害
3、经由消化器官引起之危害
有机溶剂经由消化器官主要引起 之原因,为在污染溶剂蒸气场所进 食、抽烟或手指沾口等。其引起之 危害,首先受害为口腔,进入食道 及肠胃,引起恶心、呕吐现象,然 后再由消化系统危害到其他器官。
22
2.有机溶剂作业场所的潜在危害
•七、职业健康检查应当根据所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类别,按 《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的规定确定检查项目和检查周期。 需复查时可根据复查要求相应增加检查项目。
•八、职业健康检查应当填写《职业健康检查表》,从事放射性 作业劳动者的健康检查应当填写《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1表2 》12。
我公司对接触的职业病危害 主要是以下三大因素:
(一) 职业病(法定职业病)
定义: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 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 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 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病目录7-4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35.二氯乙烷中毒 36.四氯化碳中毒 37.氯乙烯中毒 38.三氯乙烯中毒 39.氯丙烯中毒 40.氯丁二烯中毒 41.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
括三硝基甲苯)中毒 42.三硝基甲苯中毒 43.甲醇中毒 44.酚中毒 45.五氯酚(钠)中毒 46.甲醛中毒 47.硫酸二甲酯中毒
(十)其他职业病
1.金属烟热 2.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 3.股静脉血栓综合征、股动脉闭塞症或
淋巴管闭塞症(限于刮研作业人员
(九)职业性肿瘤
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3.苯所致白血病 4.氯甲醚、双氯甲醚所致肺癌 5.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皮肤癌 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7.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 8.六价铬化合物所致肺癌 9.毛沸石所致肺癌、胸膜间皮瘤 10.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
1.矽肺 2.煤工尘肺
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3.石墨尘肺 4.碳黑尘肺 5.石棉肺 6.滑石尘肺 7.水泥尘肺 8.云母尘肺 9.陶工尘肺 10.铝尘肺
1.过敏性肺炎 2.棉尘病 3.哮喘 4.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锡、
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 5.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6.硬金属肺病[1]
职业病目录7-5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1.中暑 2.减压病 3.高原病 4.航空病 5.手臂振动病 6.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
膜)损伤 7.冻伤
(七)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4.内照射放射病 5.放射性皮肤疾病 6.放射性肿瘤(含矿工高氡暴露所致
11.电焊工尘肺
12.铸工尘肺
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 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
职业病目录7-2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二)职业性皮肤病
(三)职业性眼病
1.接触性皮炎 2.光接触性皮炎 3.电光性皮炎 4.黑变病 5.痤疮 6.溃疡 7.化学性皮肤灼伤 8.白斑 9.根据《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
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1]
1.化学性眼部灼伤 2.电光性眼炎 3.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
甲苯白内障)[1]
(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1.噪声聋 2.铬鼻病 3.牙酸蚀病 4.爆震聋[1]
职业病目录7-3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五)职业性化学中毒
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 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5.铍病 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8.钒及其化合物中毒 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10.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11.铀及其化合物中毒 12.砷化氢中毒 13.氯气中毒 14.二氧化硫中毒 15.光气中毒 16.氨中毒 17.偏二甲基肼中毒
48.丙烯酰胺中毒 49.二甲基甲酰胺中毒[1] 50.有机磷中毒 51.氨基甲酸酯类中毒 52.杀虫脒中毒 53.溴甲烷中毒 54.拟除虫菊酯类中毒 55.铟及其化合物中毒 56.溴丙烷中毒 57.碘甲烷中毒 58.氯乙酸中毒 59.环氧乙烷中毒 60.上述条目未提及的与职业有害因素接触
之间存在直接因果联系的其他化学中毒
物12理、、职职因业业性性素尘皮肺肤的病病及危其害他呼、吸系生统疾物病 因素的危害
3、职业性眼病
4、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5、职业性化学Biblioteka 毒6、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8、职业性传染病
9、职业性肿瘤
10、其他职业病
职业病目录7-1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尘肺病
为制定或修订卫生政策和职业病防治对策服务。
所致皮肤癌 11.β-萘胺所致膀胱癌
职业病目录7-7
职业病诊断标准
GBZ3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诊断标准 GBZ4职业性慢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GBZ5工业性氟病诊断标准 GBZ6职业性慢性氯丙烯中毒诊断标准 GBZ7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标准 GBZ8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 GBZ9职业性急性电光性眼炎(紫外线角膜结膜炎)诊断标准 GBZ10职业性急性溴甲烷中毒诊断标准 GBZ11职业性急性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 GBZ12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 GBZ13职业性急性丙烯腈中毒诊断标准 GBZ14职业性急性氨中毒诊断标准 GBZ15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诊断标准 GBZ16职业性急性甲苯中毒诊断标准 …… GBZ94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
肺癌) 7.放射性骨损伤 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 9.放射性性腺疾病 10.放射复合伤 11.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
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 损伤
职业病目录7-6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八)职业性传染病
1.炭疽 2.森林脑炎 3.布鲁氏菌病 4.艾滋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
警察) 5.莱姆病
职业病危害与防治 教案(ppt)
(优选)职业病危害与防治教案
职业病防治及健康监护
职业病
危害
职业病防治及健康监护
职业病
危害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职业201病3年危12月害23日主,国要家分卫生为计生四委、种人力类资型源社,会保分障部别、安是全:监
粉尘的危害、化学毒物的危害、 管总局、全国总工会4部门联合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 分为以下10类132种。
18.氮氧化合物中毒 19.一氧化碳中毒 20.二硫化碳中毒 21.硫化氢中毒 22.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 23.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 24.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 25.四乙基铅中毒 26.有机锡中毒 27.羰基镍中毒 28.苯中毒 29.甲苯中毒 30.二甲苯中毒 31.正己烷中毒 32.汽油中毒 33.一甲胺中毒 34.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
职业健康监护——目的
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健康损害和职业禁忌证; 跟踪观察职业病及职业健康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分布情况; 评价职业健康损害与作业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及危害程度; 识别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高危人群; 进行目标干预,包括改善作业环境条件,改革生产工艺,采用有效的防 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对职业病患者及疑似职业病和有职业禁忌人员 的处理与安置等; 评价预防和干预措施的效果;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35.二氯乙烷中毒 36.四氯化碳中毒 37.氯乙烯中毒 38.三氯乙烯中毒 39.氯丙烯中毒 40.氯丁二烯中毒 41.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
括三硝基甲苯)中毒 42.三硝基甲苯中毒 43.甲醇中毒 44.酚中毒 45.五氯酚(钠)中毒 46.甲醛中毒 47.硫酸二甲酯中毒
(十)其他职业病
1.金属烟热 2.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 3.股静脉血栓综合征、股动脉闭塞症或
淋巴管闭塞症(限于刮研作业人员
(九)职业性肿瘤
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3.苯所致白血病 4.氯甲醚、双氯甲醚所致肺癌 5.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皮肤癌 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7.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 8.六价铬化合物所致肺癌 9.毛沸石所致肺癌、胸膜间皮瘤 10.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
1.矽肺 2.煤工尘肺
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3.石墨尘肺 4.碳黑尘肺 5.石棉肺 6.滑石尘肺 7.水泥尘肺 8.云母尘肺 9.陶工尘肺 10.铝尘肺
1.过敏性肺炎 2.棉尘病 3.哮喘 4.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锡、
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 5.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6.硬金属肺病[1]
职业病目录7-5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1.中暑 2.减压病 3.高原病 4.航空病 5.手臂振动病 6.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
膜)损伤 7.冻伤
(七)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4.内照射放射病 5.放射性皮肤疾病 6.放射性肿瘤(含矿工高氡暴露所致
11.电焊工尘肺
12.铸工尘肺
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 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
职业病目录7-2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二)职业性皮肤病
(三)职业性眼病
1.接触性皮炎 2.光接触性皮炎 3.电光性皮炎 4.黑变病 5.痤疮 6.溃疡 7.化学性皮肤灼伤 8.白斑 9.根据《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
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1]
1.化学性眼部灼伤 2.电光性眼炎 3.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
甲苯白内障)[1]
(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1.噪声聋 2.铬鼻病 3.牙酸蚀病 4.爆震聋[1]
职业病目录7-3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五)职业性化学中毒
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 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5.铍病 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8.钒及其化合物中毒 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10.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11.铀及其化合物中毒 12.砷化氢中毒 13.氯气中毒 14.二氧化硫中毒 15.光气中毒 16.氨中毒 17.偏二甲基肼中毒
48.丙烯酰胺中毒 49.二甲基甲酰胺中毒[1] 50.有机磷中毒 51.氨基甲酸酯类中毒 52.杀虫脒中毒 53.溴甲烷中毒 54.拟除虫菊酯类中毒 55.铟及其化合物中毒 56.溴丙烷中毒 57.碘甲烷中毒 58.氯乙酸中毒 59.环氧乙烷中毒 60.上述条目未提及的与职业有害因素接触
之间存在直接因果联系的其他化学中毒
物12理、、职职因业业性性素尘皮肺肤的病病及危其害他呼、吸系生统疾物病 因素的危害
3、职业性眼病
4、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5、职业性化学Biblioteka 毒6、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8、职业性传染病
9、职业性肿瘤
10、其他职业病
职业病目录7-1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尘肺病
为制定或修订卫生政策和职业病防治对策服务。
所致皮肤癌 11.β-萘胺所致膀胱癌
职业病目录7-7
职业病诊断标准
GBZ3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诊断标准 GBZ4职业性慢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GBZ5工业性氟病诊断标准 GBZ6职业性慢性氯丙烯中毒诊断标准 GBZ7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标准 GBZ8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 GBZ9职业性急性电光性眼炎(紫外线角膜结膜炎)诊断标准 GBZ10职业性急性溴甲烷中毒诊断标准 GBZ11职业性急性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 GBZ12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 GBZ13职业性急性丙烯腈中毒诊断标准 GBZ14职业性急性氨中毒诊断标准 GBZ15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诊断标准 GBZ16职业性急性甲苯中毒诊断标准 …… GBZ94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
肺癌) 7.放射性骨损伤 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 9.放射性性腺疾病 10.放射复合伤 11.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
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 损伤
职业病目录7-6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八)职业性传染病
1.炭疽 2.森林脑炎 3.布鲁氏菌病 4.艾滋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
警察) 5.莱姆病
职业病危害与防治 教案(ppt)
(优选)职业病危害与防治教案
职业病防治及健康监护
职业病
危害
职业病防治及健康监护
职业病
危害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职业201病3年危12月害23日主,国要家分卫生为计生四委、种人力类资型源社,会保分障部别、安是全:监
粉尘的危害、化学毒物的危害、 管总局、全国总工会4部门联合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 分为以下10类132种。
18.氮氧化合物中毒 19.一氧化碳中毒 20.二硫化碳中毒 21.硫化氢中毒 22.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 23.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 24.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 25.四乙基铅中毒 26.有机锡中毒 27.羰基镍中毒 28.苯中毒 29.甲苯中毒 30.二甲苯中毒 31.正己烷中毒 32.汽油中毒 33.一甲胺中毒 34.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
职业健康监护——目的
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健康损害和职业禁忌证; 跟踪观察职业病及职业健康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分布情况; 评价职业健康损害与作业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及危害程度; 识别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高危人群; 进行目标干预,包括改善作业环境条件,改革生产工艺,采用有效的防 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对职业病患者及疑似职业病和有职业禁忌人员 的处理与安置等; 评价预防和干预措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