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0年项目
2010年973项目

2010CB227100 高效规模化太阳能热发电的基础研究 2010CB227200 大规模高效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的基础研究 2010CB227300 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基础研究
1
序号
项目编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项目名称 东南大学
承担单位
首席科学家 洪伟 刘新宇 任晓敏 许宁生 刘铁根 李波 孙家广 蒋昌俊 陈章渊 余少华 夏军 杨修群 吕达仁 周名江 石建省 赵美训 王超
超高频、大功率化合物半导体器件与集成技术基 础研究 新型光电子器件中的异质兼容集成与功能微结构 2010CB327600 体系基础研究 新型微显示和场发射平板显示高品质化及应用的 2010CB327700 基础研究
1315.00 1328.00 1312.00 1345.00 1331.00 1440.00 1373.00 1418.00 1409.00 1379.00 1167.00 1184.00 1290.00 1433.00 1268.00 1317.00 1195.00
深部重大工程灾害的孕育演化机制与动态调控理 论
2010CB732100 城市地下工程安全性的基础理论研究 2010CB732200 生物质转化为高值化材料的基础科学问题 2010CB732300
清洁能源生产和环境治理中稀土催化材料应用的 基础研究
2010CB732400 仿生分子识别技术在生物医学应用的基础研究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钢铁研究总院 中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承担单位
首席科学家 董瀚 邱冠周 孙军 益小苏 孙晓峰 朱敏 张文军 李世海 刘日平 李晓谦 戴琼海 吴一戎 冯夏庭 张顶立 孙润仓 卢冠忠 鞠熀先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问答

( 坚持项 目、基地 、人才相结合 , 求 是 什 么? 3)
优 先 支持 国 家 重 Biblioteka 研 究 基 地 及 优 秀 研 究
问题 向科技部提 出咨询意 见和建议 ;受
答 :“ 7 ”计 划 申报 项 目应 满 足 的 科 技 部 委 托 主 持 项 目中 期评 估 工 作 ;承 93
评 审评估 和验收等管理 环节 中利益相 关 标 ,有科学 、可行的研究方案 ; 人 员应 回避。
( 2)具 有 高 水 平 的学 术 带 头 人 和 研 由若 干 课 题 组 成 。
( 重大项 目立项评审一般需要经 1) 过初评 、 复评和综合评审 3 个步骤 , 以定
( 实行保密制度。在 “ 7 ”计 划 究 团 队 ; 2) 93 项 目评审评估 、 结题验 收和实施过程 中,
( 2)坚持政府决策与 专家 咨询相 结 同时,组织实施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合的立项 制度 , 坚持 “ 择需 、 择重 、 择优 ”
和 “ 开 、公 平 、公 正 ” 的 原则 ; 公
问 : 什 么 样 的 项 目 ( 题 ) 可 以 踪了解项 目执行情 况 ,定期 向科技部提 课 申报 “ 3 计 划 ? 项 目立 项 的 基 本 要 出咨询 工作报告 ;对项 目实施 中存在 的 9 ” 7
问 : “ 计 划 如 何 组 织 管 理 ? 97 3”
目申请 书进行书面评 审 。从项 目是否体
现 国家 战略需求与科学前沿 的结合、学
外透露评 审评 估过程 中的意 见和未公布 主要 职 责 是 什 么?
的评审评估结果。
答 :科技部 负责 “ 7 ”计 划的组 术思路 的创 新性 、研究方 案的科学性与 9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规范和加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以下简称973计划)专项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56号)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973计划专项经费(以下简称专项经费)来源于中央财政拨款,主要用于支持中国大陆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开展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和承担相关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专项经费优先支持国家重点研究基地及优秀团队依托单位承担973计划任务。
第三条专项经费管理和使用原则:(一) 集中财力,突出重点。
专项经费要集中用于支持国家确定的、由973计划承接的重点研究任务,保障其经费需求,避免分散使用。
(二) 科学安排,合理配置。
要严格按照项目的目标和任务,科学合理地编制和安排预算,杜绝随意性。
(三) 单独核算,专款专用。
项目和课题经费应当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确保专款专用,并建立专项经费管理和使用的追踪问效机制。
第四条 973计划项目预算由课题预算组成。
根据财政预算管理要求和973计划特点,课题年度预算纳入科技部部门预算管理。
第五条科技部建立科研项目预算管理数据库,完善信息公开公示制度。
将项目(课题)预算安排情况、项目和课题承担单位、首席科学家、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研究人员、承担单位承诺的科研条件等内容纳入数据库进行管理,对非保密信息及时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章课题经费开支范围第六条课题经费是指在课题组织实施过程中与研究活动直接相关的、由专项经费支付的各项费用。
第七条课题经费的开支范围一般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管理费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首先,973计划的实施对于推动基础研究领域的科学技术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资助和支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计划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多的研究资
金和资源,促进了科学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这有助于我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科研成果,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科技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其次,973计划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和吸引高水平科研人才。
通过973计划的资
助和支持,国家能够吸引一大批国内外优秀的科研人员参与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中来,为我国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多的人才支持。
同时,973计划也为国内的科
研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有利于培养和造就更多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和科研领军人才。
此外,973计划的实施还有助于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通过973计划支
持的基础研究项目,可以孵化和培育出更多的科技成果和创新成果,为我国的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持和创新动力。
这有助于提升我国的科技产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总的来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的实施对于推动我国科技
领域的发展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对973计划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和优化其实施机制,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深
度融合,为我国科技领域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希望通过973计划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不断努力奋斗。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国科发计字〔2006〕433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是具有明确国家目标、对国家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旨在解决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以及对人类认识世界将会起到重要作用的科学前沿问题,提升我国基础研究自主创新能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为未来高新技术的形成提供源头创新。
一、“十五”期间的部署自启动以来,973计划在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综合交叉和重要科学前沿领域进行了重点部署。
农业领域围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我国未来农产品竞争力等目标中的重大科学问题,重点部署了以新品种、新品质为目标的农业动植物功能基因组与分子改良研究,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生物固氮以及水分养分高效利用的研究,针对我国农业生态安全面临的重大问题,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生物农药与绿色化学农药、转基因生物安全、外来生物入侵、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西部典型森林植被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统筹部署。
能源领域针对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液体燃料严重缺乏、能源消耗带来严重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部署了煤炭气化液化、多联产、燃煤污染物干法联合脱除、预防煤矿瓦斯动力灾害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油气藏勘探、开发和利用等方面重点部署了天然气、煤层气成藏机理和高效催化转化、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基础研究;大规模利用发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的现实,重点开展了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病等重大疾病发病机理研究,部署了基因治疗、器官移植、严重创伤等临床相关基础研究及生殖健康、出生缺陷的研究,在创新药物方面有针对性地安排了先导化合物发现与优化、药物靶标发现与确认和中药方剂的研究,并对前沿热点研究领域如疾病基因组、蛋白质组、干细胞、组织工程、免疫学及表观遗传学研究进行了前瞻性部署,同时针对严重传染病和中医药基础研究设立了专项。
973计划是什么

973计划是什么973计划是我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的一项重要计划,旨在推进科学研究和创新。
本文将以3000字为篇幅,详细介绍973计划的内涵、意义、发展历程和成果。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研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我国重要的科研发展计划之一,973计划的出现对于推进科学研究和促进创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逐步揭示973计划的内涵与意义,并通过对其发展历程和成果的梳理,进一步了解这一计划的影响力。
【正文】1. 973计划的内涵973计划指的是中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也被称为“九七三计划”。
它是我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NSTC)的一部分,由中国科学技术部负责实施。
首次提出于1997年,这一计划旨在推动重点基础研究领域的开展,促进科技创新和提升我国的科研实力。
2. 973计划的意义973计划在推进科技创新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促进知识的创造和传播,为科技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
其次,该计划还能够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舞台上的话语权。
此外,973计划还具备培养研究人才的功能,可以为年轻的科学家提供广阔的研究平台。
总体来说,973计划是我国科技领域的一项重要战略规划,对于我国的科研事业和科技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 973计划的发展历程自973计划的提出以来,它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首先,从1997年到2011年,该计划主要关注的是组织、论证和规划。
在此期间,针对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专家和研究机构进行广泛的调研和讨论,并形成了相应的规划和方案。
接着,从2011年开始,973计划进入了实施阶段。
这段时期内,该计划重点关注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973计划还在布局“未来科学”和“智能科学”等新领域,进一步推进科技发展。
4. 973计划的成果973计划的实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在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人员通过深入研究,揭示了基因、蛋白质、细胞等生命机制的奥秘。
国家973计划

六、特点
973计划项目实行“2+3”的管理模式,即项目执行两年后,进行中期评估,重点评估项目的“工作状态”和“研究前景”,围绕项目总体目标,根据“集中目标、突出重点、精干队伍、择优支持”的原则,调整和确定后三年的研究计划;并根据中期评估情况,对有突破前景的重点课题,根据课题的实际需要进行强化支持,从而保证重点工作得到重点支持。
973计划项目应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统一部署,分年度组织实施。项目研究期限一般为五年。973计划项目按照专家评议、择优支持的工作方法和“择需、择重、择优”、“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遴选,强调国家需求与重大科学问题的结合,原则要求为:
1、围绕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的重大需要,解决国家中长期发展中面临的重大关键问题的基础性研究;
三、定位
973计划的组织实施,以国家目标为宏观导向确定工作总体部署,形成合理布局,体现为技术创新提供动力和源泉,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的要求。在973计划项目的安排过程中,我们加强对于国家重大需求的分析和战略研究,围绕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自然资源及其有效利用、生态、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需求,面向未来,面向科学前沿,开展重大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
四、遴选原则
973计划项目是对国家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全局性和带动性、需要国家大力组织和实施的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项目的立项要按照“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在现有基础研究工作部署的基础上,鼓励优秀科学家和研究集体面向我国未来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等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科技自身发展的国家需求和有重大影响、能在世界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重点学科领域,瞄准科学前沿和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和学科交叉研究,提供解决重大关键问题的理论依据和形成未来重大新技术的科学基础。
历年“973计划”中装神弄鬼的中医药项目一览表,国家财政累计投入5.2亿元

历年“973计划”中装神弄鬼的中医药项目一览表,国家财政累计投入5.2亿元按官方说法,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旨在解决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以及对人类认识世界将会起到重要作用的科学前沿问题,提升我国基础研究自主创新能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为未来高新技术的形成提供源头创新。
因始于1997年3月,也俗称973计划。
中医药管理局也承认:“由于中医理论的特殊性,按照973计划项目评审立项的一般程序,在评审竞争中,中医理论研究项目往往较难获得立项的机会”。
于是在“大力发展中医药”的幌子下,科技部在2005年降低门槛,为973计划增设中医药专项。
这么多年过去,那我们看看这些由国家科技部拿纳税人的钱支持的中医药973计划项目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这些道貌岸然、仙风道骨的中医药院士、教授一次又一次的装模作样重新定义其实不存在的车轮,什么“肺与大肠相表里”、“肾藏精”、“十八反”、“脾主运化”...咋一看,简直怀疑我们还生活在宋、明时代... 按科技部、中医管理局官方说法:“为保证国家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可持续研究,科技部在973计划中设立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以下简称中医理论专项),并于2005年正式启动。
截至2012年,已开展28个专项研究,其10个已通过项目验收,国家财政已累计投入5.2亿元经费支持。
共有2194人,总计84个单位参与研究。
”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经费(万)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以下三项为2014年候选研究方向)中医证候临床辨证的基础研究针灸临床腧穴配伍效应机制“上火”的机理与防治2013CB531700 “脾主运化、统血”的脏象理论1074.00杨关林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CB531800 基于利水功效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1009.00 匡海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CB531900 基于临床的针麻镇痛与机体保护机制研究1153.00万有北京大学2013CB532000 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的研究446.00 潘桂娟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CB518400 治疗心血管疾病有效方剂组分配伍规律研究1400.00 张伯礼天津中医药大学2012CB518500 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规律及关键影响因素基础研究1315.00 梁繁荣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CB518600 基于微血管病变性疾病的营卫“由络以通、交会生化”研究1348.00吴以岭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2011CB505100 基于“肝藏血主疏泄”的脏象理论研究935.00 王庆国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CB505200 针刺对功能性肠病的双向调节效应及其机制573.00 朱兵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2011CB505300 基于“十八反”的中药配伍禁忌理论基础研究908.00 段金廒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CB505400 中医原创思维与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研究423.00 王琦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CB530400 基于“肾藏精”的脏象理论基础研究1018.00王拥军上海中医药大学2010CB530500 经脉体表特异性联系的生物学机制及针刺手法量效关系的研究852.00许能贵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CB530600 以量-效关系为主的经典名方相关基础研究1044.00仝小林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09CB522700 “肺与大肠相表里”脏腑相关理论的应用基础研究1021.00高思华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CB522800 确有疗效的有毒中药科学应用关键问题的基础研究1033.00叶祖光北京中研同仁堂医药研发有限公司2009CB522900 灸法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研究465.00 吴焕淦上海中医药大学2009CB523000 若干中药成方的现代临床与实验研究548.00 董竞成复旦大学2008CB51740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失治节”的发生机理及治节功能重建的研究45.00李泽庚安徽中医学院2007CB512500 基于临床的针麻镇痛的基础研究1205.72 韩济生北京大学2007CB512600 中药药性理论相关基础问题研究1129.04 王振国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CB512700 基于中医特色疗法的理论基础研究492.60 房敏上海中医药大学2006CB504500 基于临床的经穴特异性基础研究1400.00梁繁荣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CB504600 中医辩证论治疗效评价方法基础理论研究499.83 刘保延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CB504700 中药药性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968.93黄璐琦中国中医研究院2006CB504800 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的创新病因学说研究1238.58 刘平上海中医药大学2005CB523300 络病学说与针灸理论的基础研究1800.00吴以岭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2005CB523400 方剂配伍规律研究1700.00张伯礼天津中医药大学2005CB523500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与创新研究1700.00 邓铁涛广州中医药大学注:数据收集自历年科技部公布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课题)专项经费预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