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合集下载

973计划

973计划

4、发育与生殖研究
开展生殖发育过程细胞分化与去分化、组织器官诱导形成和功能建立及机体衰老指令等重大科学问题研究。重点研究干细胞增殖、分化和调控,生殖细胞发生、成熟与受精,胚胎发育的调控机制,体细胞去分化和动物克隆机理,人体生殖功能的衰退与退行性病变的机制,辅助生殖与干细胞技术的安全和伦理等。在体细胞去分化和重获全能性、干细胞定向有序诱导分化,生殖健康,组织工程和动物克隆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附: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重要意义及其遴选原则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是现代科学研究活动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通常指跨学科合作的较大规模的研究团队,围绕总体目标,配置较高强度资源,开展系统性研究,以获取重大科学突破。实施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已经成为国际上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吸引了各国杰出的科学家广泛参与,并带动了相应科学领域的飞跃发展。国际上已经完成或正在实施的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有全球变化研究、人类基因组图谱、人类蛋白质组研究计划、大洋/大陆钻探计划、纳米科学技术研究计划等。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实施,对科学技术发展乃至社会进步具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能够在一个比较短的时期内,产生大量原始性研究成果,催生和带动相关系列高新技术的发展。在我国组织实施大科学计划,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举措,对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占据未来科学技术制高点有重要意义。 遴选原则是:根据世界科学发展趋势和我国重大战略需求,选择能引领未来发展,对科学和技术发展有很强带动作用,可促进我国持续创新能力迅速提高,同时具有优秀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重点部署。围绕落实《规划纲要》,“十一四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二、973计划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1、蛋白质研究
围绕基本生命活动机制、人类重大疾病产生机理与防治、重要生物性状调控机理,重点部署蛋白质组、基于模式生物的蛋白质功能和系统生物学、蛋白质研究方法学研究。凝聚一批海内外优秀人才,组建若干蛋白质科学领域国家级研究基地,形成我国蛋白质科学研究网络;在重要蛋白质结构解析和功能研究,人类肝脏蛋白质组研究,重要生物功能蛋白质表达与调控的分子机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国家重大研发计划

国家重大研发计划

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原来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基金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整合而成,是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突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的技术瓶颈。

将科技部管理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发改委、工信部共同管理的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基金,农业部、卫计委等13个部门管理的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整合形成一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当前,从“科学”到“技术”到“市场”演进周期大为缩短、各研发阶段边界模糊,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

为适应这一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特征,新设立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着力改变现有科技计划按不同研发阶段设置和部署的做法,按照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

该计划下,将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科技发展优先领域,凝练设立一批重点专项,瞄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主要领域的重大、核心、关键科技问题,组织产学研优势力量协同攻关,提出整体解决方案。

作为原973计划、863计划等国家发展计划的集大成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已经成为我国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国家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突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技术瓶颈的重要科技资助渠道。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这一年科技部已经正式对外公示了122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共计1132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拟获立项,其中包括142所高校拟立项项目647项,占比为57.1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

附件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07年度重要支持方向一、农业领域1.农产品有害物质形成机理及控制途径研究农产品(粮食、蔬菜、畜禽产品)中危害人类健康的外源性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的产生机制、演化规律和控制原理,为建立农产品有害物质控制理论与技术体系奠定基础。

2.植物生殖发育、育性及其激素调控的分子基础研究研究植物有性生殖发育重要环节和育性转换的分子基础,研究植物生殖发育激素调控中的激素代谢、修饰和相互作用网络,揭示植物激素调控生殖发育和相关产量性状的分子机理,为作物产量的分子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及育种材料。

3.农作物特殊营养成分的代谢及其调控研究研究主要粮食作物特殊营养成分(维生素、黄酮等)代谢途径以及环境因子对作物代谢和品质的影响与调控机制,研究重要经济作物特殊代谢成分和风味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揭示农作物特殊代谢物(营养、抗营养和风味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机制,为创建农作物新种质资源提供科学基础。

4.牧草及乡土草遗传及选育的基础研究开展牧草及乡土草(维系生态环境健康的主要草种)种质资源、品种选育及遗传改良的基础研究,为优良牧草与乡土草品种培育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开展南方可持续发展水奶牛产业的理论设计与模式研究,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5.农作物杂种优势机理及其利用新途径研究研究杂种优势的分子遗传学基础及比较遗传学,揭示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的分子生物学机理,探索提高杂种优势利用效率的新途径及其机理,为建立杂种优势分子育种的方法体系奠定科学基础。

6.农业鼠害暴发性灾害成灾规律、预测及可持续控制的基础研究研究人类活动和气候异常对鼠类种群大暴发的影响及种群调节,鼠害生态治理和不育控制的行为学和生态学,建立中长期、大尺度鼠害发生的预测方法和模式,提出农业鼠害可持续控制的新手段、新理论、新策略。

7.农业转基因安全研究开展转基因生物外源基因引发非预期效应的类型及分子机理,转基因生物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及环境安全性和食用安全性等重大共性科学问题研究,为国家实施转基因安全管理、促进转基因生物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8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8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8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9.09.09•【文号】国科发基〔2019〕308号•【施行日期】2019.09.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8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国科发基〔2019〕308号各有关项目依托部门:按照《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科技部组织完成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年立项的3个项目、2014年立项的167个项目的结题验收。

现将项目验收结果通知如下。

1.“超强激光驱动粒子加速及其重要应用”等170个项目自立项实施以来,总体执行情况较好,达到了预期目标,予以通过验收。

其中,“大型飞机电液动力控制与作动系统新体系基础研究”等51个项目验收结果为优秀,“大型风力机的关键力学问题研究及设计实现”等119个项目验收结果为良好。

2.“农作物重要病毒病昆虫传播与致害的生物学基础”等170个项目财务验收结果为通过财务验收。

对于课题结余资金的处理,科技部将按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8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科技部2019年9月9日附件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8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项目验收结果财务验收结果973计划农业科学等9个领域2013CBA01500超强激光驱动粒子加速及其重要应用张杰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优秀通过2013CBA01600与硅技术融合的石墨烯类材料及其器件的研究高鸿钧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3CBA01700波的衍射极限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罗先刚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4CB046200大型风力机的关键力学问题研究及设计实王同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现2014CB046300深部危险煤层无人采掘装备关键基础研究葛世荣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046400大型飞机电液动力控制与作动系统新体系基础研究焦宗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优秀通过2014CB046500大型航空复合材料承力构件制造基础贾振元大连理工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4CB046600新一代超大型运载火箭薄壁结构制造的科学问题来新民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046700高服役性能海洋动力定位装备制造的基础研究邵新宇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046800深海水下油气输送系统安全运行与风险控制余建星天津大学教育部、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4CB046900深部复合地层围岩与TBM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安全控制刘泉声武汉大学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047000山区支线机场高填方变形和稳定控制关键基础问题研究姚仰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良好通过2014CB047100重大岩体工程灾害模拟、软件及预警方法基础研究唐春安大连理工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049000计及缺陷敏感性的网格加筋筒壳结构轻量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王博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科学技术厅优秀通过2014CB049100高速铁路软土路基长期运营沉降与环境振动控制冯世进同济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4CB049400超深井大型提升装备设计制造及安全运行的基础研究邹声勇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049500大面积光栅纳米精度制造中的基础问题研究唐玉国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科学技术厅优秀通过2014CB138100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全基因组选择研究张爱民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4CB138200玉米产量和品质性状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的基础研究王国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良好通过2014CB138300食用菌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分子机理及调控张金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农业农村部良好通过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2014CB138400农作物重要病毒病昆虫传播与致害的生物学基础李毅北京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4CB138500猪繁殖力的生理学及相关遗传调控机理崔胜中国农业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138600养殖鱼类蛋白质高效利用的调控机制麦康森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科学技术厅、教育部优秀通过2014CB138700重要牧草、乡土草抗逆优质高产的生物学基础南志标兰州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138800天然草原生产力的调控机制与途径侯向阳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良好通过2014CB147200芽麦对品质的影响及抗穗发芽小麦材料全基因组选育王际睿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147300玉米叶型建成分子机理研究贺岩中国农业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238900煤中有害元素分布富集机理及环境污染防治代世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239000中国陆相致密油(页岩油)形成机理与富集规律邹才能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良好通过2014CB239100中国东部古近系陆相页岩油富集机理与分布规律黎茂稳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良好通过2014CB239200超临界二氧化碳强化页岩气高效开发基础李晓红武汉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4CB239300基于半导体人工光合成的二氧化碳能源化研究叶金花天津大学教育部、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4CB239400人工光合成太阳能燃料的基础李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4CB239500大容量直流电缆输电和管道输电关键基础研究何金良清华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239600微型能源动力系统的科学问题赵黛青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239700基于超级电容器的大容量储能体系及其应马紫峰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优秀通过用会、教育部2014CB247400柔性直流输电换流器安全运行裕度的基础研究李武华浙江大学教育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优秀通过2014CB247500燃气轮机高效清洁柔和燃烧机理及燃烧室基础研究张哲巅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249200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融合的分布式能源的网络系统基础研究甘中学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北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339800新型太赫兹源、接收器和其它关键功能器件及其应用陈健南京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339900无线接入网高能效微波集成器件理论及实现机理刘元安北京邮电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340000基于光子轨道角动量(OAM)的新型通信体制研究余思远中山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340100多维复用光纤通信基础研究李桂芳天津大学教育部、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4CB340200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等离子鞘套信息传输吕跃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理论2014CB340300网络信息空间大数据计算理论怀进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优秀通过2014CB340400网络大数据计算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华云生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340500面向三元空间的互联网中文信息处理理论与方法孙茂松清华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340600云计算安全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金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340700安全攸关软件系统的构造与质量保障方法研究张健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347600大规模异质数据分析、挖掘与管理唐金辉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347700基于情境的安全攸关软件的构造方法与运行机理研究熊英飞北京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347800软件定义的云数据中心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李丹清华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349300基于DPS的感知灵敏度拓展理论与关键技邓中翰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术司2014CB440800新疆北部古弧盆体系成矿机理陈华勇新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440900华南大规模低温成矿作用胡瑞忠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部优秀通过2014CB441000东南丘陵区红壤酸化过程与调控原理沈仁芳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441100土壤复合有机污染特征、界面行为及修复技术原理朱利中浙江大学教育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优秀通过2014CB441200大气污染物的理化特征及其与气候系统相互作用廖宏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441300年代际尺度上全球和中国大气成分与气候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王斌清华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4CB441400雷电重大灾害天气系统的动力-微物理-电过程和成灾机理郄秀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良好通过2014CB441500南海陆坡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的可周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良好通过持续利用会、教育部2014CB447900城市边界层理化结构与成霾交互作用机制研究孙业乐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448000西天山石炭-二叠纪构造演化与浅成低温成矿系统蔡克大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541600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机制及其防治的基础研究冯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4CB541700单基因遗传性聋病的分子机制研究管敏鑫浙江大学教育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541800强直性脊柱炎发生机制及控制策略研究徐沪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优秀通过2014CB541900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理解析和诊治新策略研究沈南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4CB542000肿瘤异质性演化机制与个体治疗策略的生吴仲义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物学研究研究所2014CB542100肿瘤免疫逃逸新机制和免疫治疗新途径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王青青浙江大学浙江省科学技术厅优秀通过2014CB542200周围神经损伤及修复后神经再生与中枢神经重塑的机制研究姜保国北京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542300循环miRNA生物学功能及临床应用张辰宇南京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4CB542400基于内皮细胞应激的糖尿病继发血管病变的早期关键机理与干预策略的研究陈丰原中南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542500慢性病毒感染的体液应答机制及功能重塑祁海清华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542600动物病毒-宿主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蒋争凡北京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542700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调控病毒复制及宿主免疫应答的机制杨汉春中国农业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542800新发、再发传染病病原体的结构研究饶子和南开大学教育部、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优秀通过2014CB542900中医证候临床辨证的基础研究胡镜清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良好通过2014CB543000“上火”的机理与防治研究范永升浙江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543100腧穴配伍方案优选及效应影响因素研究王之虹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省科学技术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通过2014CB543200腧穴配伍效应规律及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熊利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良好通过2014CB548100表观遗传调控的中央杏仁核GABA神经环路与慢性神经痛张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548200外周神经损伤引起中枢可塑性改变的能量代谢机制李相尧西安交通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643300海洋工程装备材料腐蚀与防护关键技术基础研究李晓刚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宁波市科学技术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究所2014CB643400战略有色金属非传统资源清洁高效提取的基础研究冯其明中南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643500高效有机/聚合物太阳电池材料与器件研究黄飞华南理工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4CB643600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和纤维材料制备中的结构与性能调控杨士勇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643700资源节约型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设计和可控制备沈保根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4CB643800新型高性能稀土发光材料的科学基础及应用张洪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6439002.8-4.0微米室温高性能半导体激光器材料和器件制备研究王庶民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4CB644000集成高通量实验与计算的钛合金快速设计杜勇中南大学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648300可印刷塑料电子材料及其大面积柔性器件赖文勇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优秀通过相关基础研究2014CB648400新型紫外/深紫外硼酸盐非线性光学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研究杨志华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744100航天飞行器跨流域空气动力学与飞行控制关键基础问题研究李志辉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四川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744200深空探测高精度天文测角测速组合自主导航基础研究张伟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优秀通过2014CB744300油页岩高效油气炼制与过程节能科学基础许光文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四川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744500基于影像实时动态多元分子分型的乳腺癌精准诊疗关键技术研究卢光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良好通过2014CB744600基于生物、心理多模态信息的潜在抑郁风险预警理论与生物传胡斌兰州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感关键技术研究2014CB744700黄土重大灾害及灾害链的发生、演化机制与防控理论彭建兵长安大学自然资源部、陕西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744800大型客机减阻机理和方法研究吴光辉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4CB744900面向大型飞机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安全性基础问题研究王国庆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良好通过2014CB745000南海关键岛屿周边多尺度海洋动力过程研究田纪伟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745100微生物多细胞体系的设计与合成元英进天津大学教育部、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优秀通过2014CB745200合成生物器件干预膀胱癌的基础研究蔡志明深圳大学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良好通过2014CB748500废水中污染物强化传递分离的关键问题白志山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4CB748600视网膜多模态医学影像处理与分析及其应陈新建苏州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优秀通过用基础研究2014CB845300不确定信息下多体导航与控制的系统理论和数学基础孙振东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845400高温高密核物质形态研究马余刚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优秀通过2014CB845500强流高功率离子加速器物理及技术先导研究赵红卫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845600团簇多级结构的构筑与功能调控谢素原厦门大学教育部、厦门市科学技术局良好通过2014CB845700基于LAMOST大科学装置的银河系研究及多波段天体证认刘晓为北京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4CB845800伽玛射线暴与相关前沿物理研究戴子高南京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845900核幔耦合作用与亚年代至世纪尺度地球自转及磁场变化关系研究倪四道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846000光电子调控矿物与微鲁安北京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生物协同作用机制及其环境效应研究怀2014CB846100学习行为发生、发展及异常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李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848700自旋及其复合系统的量子操纵与相干集成研究赵楠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良好通过2014CB848800分子铁电多功能存储材料的前沿交叉研究付大伟东南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848900光催化体系表界面电子态的耦合与演化规律研究江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蛋白质研究等6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4CB910100先天免疫相关蛋白质复合物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柴继杰清华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910200神经生长与信息传递重要蛋白质复合体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张明杰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优秀通过2014CB910300重要新型膜离子通道门控和调节机制的结构基础徐天乐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4CB910400蛋白质复合体和膜蛋白结构生物学中的新技术刘志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和新方法研究2014CB910500mTOR调控网络在衰老及其相关代谢疾病发生进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刘峰中南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910600肿瘤代谢异常的关键蛋白质作用机制及其分子调控网络高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910700复杂生物大分子复合体的低温电镜高分辨三维重构及功能研究孙飞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4CB910800NOD样受体的免疫生物学及其相关疾病机制研究周荣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920900新型低维体系量子输运和拓扑态的研究杜瑞瑞北京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921000过渡金属氧化物异质结在多场调控下的新奇物性及器件研究金奎娟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921100低维磁性耦合体系的新物性及多场调控徐永兵南京大学教育部、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921200多重量子相干器件制备、表征及外场调控许祝安浙江大学教育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优秀通过2014CB921300新型高品质微腔中的光子与电子态耦合程亚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学技优秀通过械研究所术委员会2014CB921400固体量子计算的器件物理基础刘玉玺清华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921500高轨道d电子体系的高压研制与强自旋-轨道耦合研究龙有文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921600能谷-自旋耦合量子态的光电作用机理和操控研究吴施伟复旦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优秀通过2014CB931700液相激光熔蚀及在若干光电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杨国伟中山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931800密闭舱室环境安全保障纳米复合材料唐智勇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4CB931900核酸药物高效纳米载药系统的研究申有青浙江大学教育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932000典型人工纳米材料的水环境过程、生物效应及其调控研究刘思金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932100纳米插层材料功能组装与盐湖镁资源有效利用段雪北京化工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4CB932200利用纳米材料与技术提高农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基础研究崔海信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所农业农村部良好通过2014CB932300二次锂空气电池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纳米材料的设计与调控周豪慎南京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932400微纳超结构碳材料的设计制备及高效能量转换与存储研究康飞宇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932500二维原子晶体界面科学与器件基础彭海琳北京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4CB932600有机纳米聚集体界面分子取向调控及光电器件应用基础研究唐建新苏州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932700合成气转化制备优质液体燃料的高效金属纳米催化剂研究曾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4CB942800神经元迁移、形态发生和微环路形成的调控机制张永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4CB942900脊柱发育与稳态维持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陈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4CB943000听觉微环路障碍形成的遗传和分子机制王秋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良好通过2014CB943100精子发生与成熟的表观陈德桂中国科学院上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遗传调控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4CB943200决定卵母细胞质量的分子机制苏友强南京医科大学卫生健康委、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943300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女性生殖功能的影响及分子机制张军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教育部良好通过2014CB943400植物胚胎及种子发育的机理研究刘春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4CB943500叶片发育极性建成的调控网络研究焦雨铃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4CB943600淋巴细胞发育中的基因转录后调节网络研究常兴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4CB953700大气物质沉降对海洋氮循环与初级生产过程的影响及其气候效应高会旺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山东省科学技术厅优秀通过2014CB953800我国活性氮源及其对空气质量与气候变化的影响机理研究蔡祖聪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4CB953900全球变化背景下南海及周边地区春夏气候变异杨崧中山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项目摘要(1,000字左右)简述项目所面向的国家重大需求、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课题设置。

申请书正文(30,000字左右)一、立项依据项目所面向的我国经济、社会、国家安全和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重大需求,项目研究的科学意义,对解决国家重大需求问题的预期贡献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国内研究现状和水平,相关研究领域取得突破的可能性等。

三、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详细阐述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的内涵。

主要研究内容要围绕关键科学问题,系统、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来详细阐述,重点要突出,避免分散或拼盘现象。

四、总体目标、五年预期目标总体目标和五年预期目标应从对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预期贡献,在理论、方法等方面预期取得的进展、突破及其科学价值,优秀人才培养等方面分别论述。

五年预期目标要求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和人才培养计划。

五、总体研究方案结合主要研究内容阐述学术思路、技术途径及其创新性,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的特色和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行性分析等。

六、课题设置围绕项目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重点和预期目标合理设置课题。

说明课题设置的思路、各课题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与项目预期目标的关系;详细、具体叙述各课题的名称、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学术骨干和经费比例等。

七、科学数据汇交计划对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原始性观测数据、实验数据、考察数据、统计数据等科学数据,提出汇交计划。

若没有,则填写“无”。

八、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1.项目承担单位在所申报项目相关研究方面的工作基础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2.项目实施所具备的工作条件,包括实验平台和大型仪器设备等,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学工程等重要研究基地在项目中所起的作用等。

3.项目申报单位近五年承担的与所申报项目直接相关的国家科技计划重大、重点项目的完成情况,与所申报项目的关联和衔接。

十一五计划简介

十一五计划简介

中国的科技计划主要包括:基础研究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政策引导类计划等。

基础研究计划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支持自由探索性基础研究,973计划是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对我国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主要支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领域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重大公益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为重点,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开发,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解决涉及全局性、跨行业、跨地区的重大技术问题,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突破瓶颈制约,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支撑。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致力于解决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统筹高技术的集成和应用,引领未来新兴产业发展。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的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政策引导类计划通过积极营造政策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产学研结合,推进科技成果的应用示范、辐射推广和产业化发展,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营造促进地方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包括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相关管理政策、法规汇编<一>国家973计划“中医辨证论治疗效评价方法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办公室2007年9月说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的研究目标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在更深的层面和更广泛的领域解决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

为保证我们承担的973计划-“中医辨证论治疗效评价方法基础理论研究”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管理办公室现将973计划相关管理政策、法规和规定汇编成册,以便项目各承担单位遵照执行。

注:本汇编不能代替有关部门正式下发文件目录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相关政策、法规一、973计划管理文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 (9)二、项目申报文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项目申报要求 (1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 (19)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项课题申请书编写提纲 (23)三、项目(课题)概算(预算)申报书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概算申报书 (26)国家科技计划课题预算申报书 (30)四、973计划项目(课题)任务书格式及编写说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计划任务书 (4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计划任务书调整方案 (5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任务书 (6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任务书调整方案 (72)五、973计划项目中期评估相关要求、规定 (79)六、973计划项目结题验收相关要求、规定973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办法 (105)973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材料报送要求 (126)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 (127)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133)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审行为准则与督查办法 (144)关于国家科研计划实施课题制管理的规定 (150)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人员管理的暂行办法 (155)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 (159)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成果管理的暂行规定 (164)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决定 (176)科技技术评价相关政策、法规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 (179)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 (184)科研经费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财务管理办法 (19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财务管理办法>补充规定 (204)科技部科技计划管理费管理试行办法 (207)科技部科技计划课题预算评估评审规范 (21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217)其他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 (226)落实财政预算管理改革要求进一步加强科技部科技经费管理和监督的意见 (230)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通知国科发基字[1998]543号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为规范和加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的立项与管理工作,我部制定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首先,973计划的实施对于推动基础研究领域的科学技术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资助和支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计划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多的研究资
金和资源,促进了科学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这有助于我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科研成果,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科技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其次,973计划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和吸引高水平科研人才。

通过973计划的资
助和支持,国家能够吸引一大批国内外优秀的科研人员参与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中来,为我国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多的人才支持。

同时,973计划也为国内的科
研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有利于培养和造就更多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和科研领军人才。

此外,973计划的实施还有助于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通过973计划支
持的基础研究项目,可以孵化和培育出更多的科技成果和创新成果,为我国的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持和创新动力。

这有助于提升我国的科技产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总的来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的实施对于推动我国科技
领域的发展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对973计划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和优化其实施机制,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深
度融合,为我国科技领域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希望通过973计划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不断努力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附件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09年度重要支持方向一、农业领域1.主要农作物核心种质重要农艺性状单元型区段及互作研究利用基因组学研究的成果和方法,系统分析我国水稻、小麦、大豆种质资源中的单元型区段(haplotype)及形成基础,阐明其组成、结构和功能,解析其遗传调控及互作;以核心种质导入系为基础材料,挖掘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优异单元型区段和基因,为育种提供亲本材料和选择标记。

2.棉花纤维品质功能基因组研究及优质高产新品种的分子改良应用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等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棉花纤维品质和产量形成相关功能基因研究,揭示棉花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的遗传基础和纤维发育的分子机制,为优质高产棉花新品种分子设计与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3.作物病害防治的基础研究针对我国重大病虫草害,开展以超高效、调控、免疫为特征的杀虫剂、除草剂、杀菌抗病毒剂相关的化学先导发现、分子靶标和变构靶标发现的系统研究,建立与发展分子靶标导向的绿色农药创新研究的理论、方法、手段与体系。

从稻田生态系统整体出发,深入研究稻飞虱迁飞动态的变化和规律、水稻抗稻飞虱的分子遗传基础以及稻飞虱对品种抗性适应性变异、稻飞虱传播病毒病的流行规律,阐明稻田生态系统对稻飞虱种群数量调控功能及机制,为稻飞虱可持续治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4.重要水产养殖品种功能基因组、分子设计与良种培育的基础研究根据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开展以主要水产养殖动物重要经济性状为对象的功能基因组研究,阐明有关的基因调控网络,在此基础上提出良种分子设计的策略和可行性途径,为培育高产优质养殖新品种奠定理论基础。

5.土肥水的高效利用与管理的基础研究从调控和改善我国主要农业地区土壤有机质状况出发,重点研究我国主要农业地区土壤有机质形成过程,土壤有机质构成物质特征及功能,土壤生物与土壤有机质之间的互作机制,土壤有机质积累和分解过程及其驱动因素,土壤有机质损失过程及关键影响因素,农田土壤有机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稳定过程的调控原理和途径等;探讨土肥水的高效利用与管理的模式,为我国粮食高产和农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

6.生物固氮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主要研究豆科植物固氮根瘤形成的分子机理,根瘤菌固氮系统调控的分子机理,固氮菌氮、碳代谢基因表达的调控偶联及固氮基因向真核生物的转移,联合固氮菌固氮基因网络调控与酶催化分子机理,为提高共生固氮效率和作物产量提供依据,为非豆科植物(包括粮食作物)建立共生或自主固氮体系奠定基础。

7.森林重大病虫灾害生态调控与防治的关键科学研究针对森林有害生物发生频繁、森林病虫灾害严重等重大问题,研究天然林生态系统优化结构自我调控病虫灾害的机理,人工林可持续经营调控森林病虫灾害的机制,提出森林病虫灾害可持续控制的理论体系。

8.重要热带作物木薯品种改良的基础研究通过资源调查和评估,选育适合我国不同地区种植的木薯优良品种,通过木薯生理学和基因组学研究,着力阐明木薯耐干旱、高光效、淀粉高效累积的代谢途径和基因调控模式,为木薯的持续稳产高产、淀粉品质改良提供基础。

二、能源领域1.油气资源勘探新领域的基础科学问题通过研究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的结构特征与构造变形的动力学机制,及其对油气成藏和富集作用的控制机理,多种类型前陆盆地冲断带小克拉通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富集规律,揭示我国中西部地质构造控油气机理和油气富集区分布规律。

通过研究深井、安全快速钻井井下风险控制、井下信息随钻测量与控制、利用复杂结构井提高油气藏采收率的理论问题等,形成发展深井、复杂结构井安全快速钻井的应用基础理论。

2.煤炭深部开采中的动力灾害机理与防治基础研究针对煤炭深度开采中的动力灾害问题,研究深部煤岩体在高地应力状态和开采扰动条件下的工程力学特征、复杂地应力场的探测理论与方法、煤炭采动应力理论与岩层控制方法,探讨深部煤岩结构与开采活动、应力环境之间的时空互动关系及能量积聚与演化规律、矿压显现特征、巷道围岩失稳机理及控制对策与防治方法。

3.大规模高效清洁气化中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针对我国的资源特点,研究灵活原料和共气化过程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为开发适应多种含碳固体原料气化的大型气化技术奠定基础。

掌握高温、高压和多相流动条件下气化动力学及复杂传热过程机理,建立描述大型煤气化过程中复杂气化反应与混合过程的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

注重煤气化过程中废气(如CO2等)、废水和微量有害物处理的关键技术问题,为实现煤气化过程近零排放提供支撑。

4.重油高效洁净转化的基础研究系统揭示重油的组成、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内在关联,深入了解各不同组分重油分子的催化转化行为,构建基于孔道结构和酸性分布调变的催化体系,创制重油高效洁净转化和优化利用的新催化剂,发展新催化反应过程。

5.规模化太阳能热发电相关的基础研究揭示太阳能热-电转换过程机理和光热转换规律,建立太阳能高精度聚集方式的理论模型,确定规模化太阳能中、高温热发电系统可靠性影响机制;研制高效的循环工质,揭示太阳能热发电站储热/传热工质全寿命周期内环境影响机理,探索高温储热/传热工质的绿色制备与再生的关键技术。

6.大规模高效储能技术的基础研究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非稳态特征和电网调峰的需求,研究大规模高效储能(电)技术和系统中的基础科学问题。

着重于关键材料的设计、制备和放大,结合结构设计的模拟仿真,探索系统耦合技术和能量控制管理策略,建立蓄电系统规模放大的理论体系。

7.特高压输变电关键技术的基础问题研究针对我国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研究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技术中电磁场关键基础问题,特高压交、直流电压下长空气间隙放电机理,特高压交、直流电压下绝缘材料表面的污秽闪络机理,复合电场下非线性绝缘系统的击穿机理等,为我国发展特高压输变电技术提供科学支撑。

8.多能源互补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基础研究针对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开展能源综合梯级利用的系统集成理论与方法研究,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资源的互补利用新原理研究,适合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先进的微、小型动力循环和余热驱动先进吸收制冷循环与工质以及跨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制冷热泵技术等关键设备节能理论和方法。

三、信息领域1.集成电路相关基础研究针对信息的高速处理、获取、传输和控制等重大需求,开展超高频、大功率化合物半导体电子器件与集成电路基础研究;硅基毫米波亚毫米波集成电路与系统基础研究;实现从吉赫兹到太赫兹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的跨越。

2.集成光电子器件与技术相关基础研究针对信息传输和处理等重大需求,开展新型光电子器件中的异质兼容集成与功能微结构体系基础研究; 光子信息处理集成器件与技术基础研究。

3.信息显示和获取光电子器件与技术基础研究开展具有特殊环境和人群适应性的高对比度、高清晰度、高亮度、新型场发射平板显示和微显示器件基础研究;生物医学信息感知光电子技术与集成器件基础研究;新一代光纤传感器网络与关键器件相关基础研究。

4.数字媒体理解的理论与方法研究针对媒体内容复杂、数据量大等特点,根据视觉的整体性和理解的层次性,研究媒体内容的表示方法,高维异构特征的描述与提取方法,复杂多义性对象的相似性计算与学习理论,建立多层次、多特征融合的媒体内容理解理论框架,为提升数字媒体应用的质量奠定基础。

5.多核与超级计算环境下高效能系统软件及其设计方法学为了更充分利用多核与超级平台硬件提供的计算能力,开展适合多核与超级计算模式的系统软件的编程模型、设计方法和开发环境等基础研究;面向重大装备制造和复杂产品设计等,开展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可信性、可用性、可维护性研究;建立应用效能的综合评价体系,为研制多核与超级计算环境下高效能的系统软件奠定基础。

6.信息服务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研究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需求分析与建模、信息服务的自适应性、面向融合网络的信息服务按需聚合和智能协同,研究信息服务的质量控制与评测方法,建立一种适应于网络智能服务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伸缩性的运行支撑平台和实现模型。

7.超高速光传输与光波交换/路由的基础研究研究大容量、智能化的光网络体系和光波交换/路由理论;研究适于长途干线超高速光传输的具有高谱效率的新型光调制/解调方式、非线性效应的抑制方法和色散管理机制;研究可支持Tbit/s速率和Pbit/s容量的光节点实现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组网方式及路由算法,建立灵活配置可控可管的光网络模型。

8. 信息论应用发展的基础研究研究在资源和能耗等约束条件下面对新应用挑战的信息论。

研究高效编码调制解调的理论基础与性能极限,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优化的编码调制传输系统实现的解决方案;研究网络容量最大化的实现策略与异构网的高效协同机理,基于信息论的网络生存机制,以在信息论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上实现创新。

四、资源环境领域1.气候变化对水循环和水资源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气候变化对我国主要流域水资源脆弱性和可持续性的影响与适应,全球气候变化下流域水文循环的时空变异和响应机理,极端气候事件对我国主要流域洪水和干旱影响及调控。

2.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带的气候效应评估及对策研究开展特大规模城市群区大气边界层的结构及其变化研究,分析东部城市带对大尺度地-气环境变化的影响,评价其与东亚季风系统的相互作用。

3.平流层大气基本过程及其在东亚气候与天气变化中的作用研究平流层动力-物理-化学过程与变化趋势,平流层与上下层大气耦合的基本动力过程,平流层过程对东亚季风天气气候的影响,臭氧层变化与平流层环境预测,为开展临近空间开发的平流层环境保障服务以及我国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准确率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4.我国南方持续性强降水的机理、预测和对策研究南方强降水持续异常的成因和致灾机理,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中多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动力过程,亚印太海陆气相互作用和复杂下边界对持续性强降水影响的物理过程,为构建我国南方持续性强降水的早期预报和临近预警系统提供科学支撑。

5.我国铁矿成矿机制与预测重点研究我国主要铁矿大矿、富矿成矿地质环境、控矿条件、分布规律、成矿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标志;探索成矿物质来源、成矿过程与机制;进行深部矿产资源预测。

为铁矿资源勘查提供科学支撑。

6.人类活动条件下地下水演变及调控重点研究人类活动条件下地下水资源组成、可利用资源量的变化和地下水循环演化规律、更新修复机制;地下水超采导致的环境变化;地下水利用和环境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机理过程和效应;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危机临界标识。

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学科依据。

7.我国近海的海洋环境与生态安全研究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近海环境、生态系统的演变,及其对生态安全的影响,为近海生态环境的预测和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