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苏教版化学选修5同步练习_专题4 第1单元卤代烃
苏教版化学选修5同步练习:专题4 第1单元卤代烃(含解析)

专题四第一单元1. 有关溴乙烷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溴乙烷难溶于水,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B. 溴乙烷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可生成乙醇C. 在溴乙烷中滴入硝酸银溶液,立即有淡黄色沉淀生成D. 溴乙烷通常用乙烷与液溴直接反应来制取2. 下列物质的沸点高低比较,不正确的是()A. CH3CH2Cl>CH3CH3B. CH3CH2Br<CH3CH2ClC. CH3CH2CH2CH2CH3>>D. CH3CH2CH2Br>CH3CH2Br3. 下列化合物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 CH3ClD. CH≡C—CH2Br4. 与CH2=CH2―→CH2Br—CH2Br的变化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 CH3CHO―→C2H5OHB. C2H5Cl―→CH2=CH2D. CH3COOH―→CH3COOC2H55. 下列有关卤代烃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浓硫酸作用下可水解成相应的醇B. 滴加AgNO3溶液可产生白色沉淀C. 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只能生成一种烯烃D. 该卤代烃经过消去、加成、消去可生成二烯烃6.为了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现设计下面①~⑤的实验步骤,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加入NaOH水溶液②加热③冷却④加入AgNO3溶液⑤加入稀HNO3酸化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⑤④C .①④②③⑤D .①②④⑤③7. 聚四氟乙烯塑料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都超过了其他塑料,号称“塑料王”,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
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氯仿A ――→HF SbCl 5二氟一氯甲烷B ――→△四氟乙烯C ―→聚四氟乙烯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A→B 属于取代反应B. 聚四氟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C. 聚四氟乙烯的熔点较低D. 反应B→C 除了生成C 之外,还有氯气8. 卤代烃能发生下列反应:2CH 3CH 2Br +2Na ―→CH 3CH 2CH 2CH 3+2NaBr ,下列有机物可以合成环丙烷的是( )A. CH 3CH 2CH 2Br B .CH 3CHBrCH 2BrC. CH 2BrCH 2CH 2Br D . CH 3CHBrCH 2CH 2Br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B. 水解生成的有机物可与NaOH 溶液反应C. 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 能发生加成反应10. 氯仿可作为全身麻醉剂但在阳光下易被氧化成剧毒的光气:2CHCl 3+O 2―→2COCl 2+2HCl ,为防止事故发生,使用前要检验是否变质,检验使用的最佳试剂是( )A. 溴水B .烧碱溶液 C. 硝酸银溶液 D . 淀粉碘化钾试纸 11. 卤代烃在NaOH 存在的条件下水解,是一个典型的取代反应。
高二化学选修5(苏教版)同步导学案:4-1_卤代烃

第一单元卤代烃智能定位1.了解卤代烃的分类。
2.了解卤代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掌握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应用。
4.掌握消去反应的特点,能熟练判断有机反应的情景切入涂改液作为一种办公用品,使用面越来越广,不少中小学生常用它来修改作业。
殊不知,经常接触涂改液,会引起慢性中毒,损害身体健康。
所以,要尽量少用涂改液,尤其是中小学生。
若是在非用不可时,则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涂改液中的氯代物(即卤代烃)有哪些性质?结构如何?自主研习一、卤代烃1.概念烃分子中的被取代后形成的化合物。
常见烃的衍生物有------、-----、-----、-----、----、----等。
所含官能团包括卤素原子(—X)、硝基()、羟基()、醛基()、羧基()、氨基()、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等。
2.分类①按分子中卤原子个数分:和.②按所含卤原子种类分:、、.③按烃基种类分:和.④按是否含苯环分:和 .二、卤代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用途(1) 、灭火剂、、麻醉剂、合成有机物。
(2) 是人类合成得到的第一种有机农药。
2.危害(1)氟氯代烃——造成“”的罪魁祸首。
(2)在环境中比较,不易被微生物。
三、卤代烃的性质1.物理性质(1)状态常温下除、、等少数为气体外,其余为液体或固体。
(2)沸点互为同系物的卤代烃,它们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多而。
(3)密度除脂肪烃的 或 外,液态卤代烃密度一般比水 。
(4)溶解性水中: ,有机溶剂中: ,某些卤代烃是很好的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氯仿(化学式为CHCl 3)和四氯化碳等。
2.化学性质(1)CH 3CH 2CH 2Br方程式:CH 3CH 2CH 2Br+NaOH反应类型:CH 3CH 2CH 2Br方程式:CH 3CH 2CH 2Br+NaOH反应类型:(2)消去反应的定义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有机化合物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 生成 化合物(含双键或叁键)的反应。
【合作探究】1、如图:在1-溴丙烷消去反应实验中:① KMnO 4酸性溶液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在气体通入KMnO 4酸性溶液前加一个盛有水的试管?起什么作用?②除KMnO 4酸性溶液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检验丙烯?此时还有必要将气体先通入水中吗2、如何检验卤代烃中的卤族元素?请简要描述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
高一化学苏教版选修五教学案专题4第一单元 卤代烃Word版含答案

专题4 烃的衍生物1.甲烷与Cl2光照取代后的有机产物有几种?它们在常温下的状态是什么?提示:有4种,分别为CH3Cl、CH2Cl2、CHCl3、CCl4。
其中CH3Cl为气态,CH2Cl2、CHCl3、CCl4为液态。
2.溴乙烷(CH3CH2Br)含有的官能团是什么?如何由乙烯制取溴乙烷?提示:溴乙烷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溴原子;乙烯和HBr经加成反应可制得溴乙烷。
3.如何通过实验证明溶液中含有X-(X代表Cl、Br、I)?提示:取少量溶液于洁净试管中,滴入几滴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新知探究]探究1什么是卤代烃?CF2Cl2属于卤代烃吗?提示: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叫卤代烃,CF2Cl2属于卤代烃。
探究2是否所有卤代烃都是密度比水大、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提示:不是;如脂肪卤代烃的一氯代物和一氟代物的密度小于水。
探究3涂改液中含有苯的同系物和卤代烃,中小学生最好不要使用的原因是什么?提示:苯的同系物和卤代烃都有一定的毒性,危害健康,学生最好不要使用涂改液。
[必记结论]1.概念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称为卤代烃。
2.分类3.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用途:用作溶剂、农药、制冷剂、灭火剂等。
(2)危害:氟氯代烃(俗称氟利昂)能破坏大气臭氧层。
氟氯烃破坏臭氧的机理:主要是氟利昂进入平流层后,在紫外线照射下分解出Cl原子基,Cl再与O3发生反应,破坏大气臭氧层。
(3)卤代烃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卤代烃致冷剂麻醉剂溶剂灭火剂医用农药[成功体验]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卤代烃的是( )A.氯乙烯B.溴苯C.四氯化碳D.硝基苯解析:选D硝基苯分子结构中不含卤素原子,且含有氧、氮原子,不属于卤代烃。
2.下列关于氟氯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氟氯烃是一类含氟和氯的卤代烃B.氟氯烃化学性质稳定,有毒C.氟氯烃大多数无色,无臭,无毒D.在平流层,氟氯烃在紫外线照射下,分解产生氯原子可引发损耗O3的循环反应解析:选B氟氯烃的性质稳定,对人体无伤害,可作为致冷剂,它是无臭味的,当其进入臭氧层后,可以破坏O3。
【同步梯度训练】苏教版化学选修五:专题四 第一单元 卤代烃 Word版含解析

1.下列有关氟氯代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氟氯代烷是一类含氟和氯的卤代烃B .氟氯代烷化学性质稳定,有毒C .氟氯代烷大多无色、无臭、无毒D .在平流层中,氟氯代烷在紫外线照射下,分解产生的卤素原子可引发损耗臭氧层的循环反应2.氯仿(CHCl 3)可作全身麻醉剂,但在光照下易被氧化生成光气(COCl 2):2CHCl 3+O 2――→光2COCl 2+2HCl 。
COCl 2易爆炸,为防止事故,使用前先检验是否变质,你认为检验用的最佳试剂是( )A .烧碱溶液B .溴水C .AgNO 3溶液D .淀粉-KI 试剂3.1-氯丙烷和2-氯丙烷分别在NaOH 的乙醇溶液中加热,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成的产物相同B .生成的产物不同C .C —H 键断裂的位置相同D .C —Cl 键断裂的位置相同4.有机物CH 3—CH===CH —Cl ,能发生( )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使溴水褪色 ⑤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⑥与AgNO 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⑦聚合反应A .以上反应均可发生B .只有⑦不能发生C .只有⑥不能发生D .只有②不能发生5.下列有关卤代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浓硫酸作用下可水解成相应的醇B .滴加AgNO 3溶液可产生白色沉淀C .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只能生成一种烯烃D .该卤代烃经过消去、加成、消去可生成二烯烃6.下列关于卤代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卤代烃都是难溶于水,比水密度大的液体B .所有卤代烃在适当条件下都能发生消去反应C .所有卤代烃都含有卤素原子D.所有卤代烃都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的7.下列物质分别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后,能发生消去反应,且生成的有机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A.(CH3)3CCH2ClB.C.CH3BrD.8.某卤代烃C5H11Cl发生消去反应时,可以得到两种烯烃,则该卤代烃的结构简式可能为()A.CH3CH2CH2CH2CH2ClB.C.D.9.为了检验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有以下操作顺序合理的是()①加AgNO3溶液②加NaOH溶液③加热④加蒸馏水⑤加硝酸至溶液显酸性A.②①③⑤B.②④⑤③C.②③⑤①D.②①⑤③10.为探究一溴环己烷()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的是水解反应还是消去反应,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4第一单元卤代烃作业含解析(1)

第一单元卤代烃练习1.一种新型的灭火剂叫“1211”,其分子式是CF2ClBr。
命名方法是按碳、氟、氯、溴的顺序分别以阿拉伯数字表示相应元素的原子数目(末尾的“0”可略去)。
按此原则,对下列几种新型灭火剂的命名不正确的是( )。
A.CF3Br—1301 B.CF2Br2—122C.C2F4Cl2—242 D.C2ClBr3—20132.以溴乙烷为原料制备1,2-二溴乙烷,下列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CH3CH2Br CH3CH2OH CH2===CH2CH2BrCH2BrB.CH3CH2Br CH2BrCH2BrC.CH3CH2Br CH2===CH2CH3CH2Br CH2BrC H2BrD.CH3CH2Br CH2===CH2CH2BrCH2Br3.已知有机物CH3—CH===CH-Cl,下列反应中: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使溴水褪色,⑤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⑥与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⑦聚合反应,该有机物能发生的是().A.以上反应均可发生B.只有⑦不能发生C.只有⑥不能发生D.只有②不能发生4.已知CH3CH2Br+2Na+CH3CH2Br―→CH3CH2CH2CH3+2NaBr。
下列有机物发生这种反应可生成X,若X与环丙烷互为同系物,则能生成X的是()。
A.CH3CH2CH2ClB.CH3CHBrCH(CH3)CH2BrC.CH3CH2CH2CH2BrD.CH3CH2Br5.《斯德哥尔摩公约》禁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是DDT,其结构简式为,有关DDT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属于芳香烃B.分子中至少可以有23个原子共面C.分子式为C14H8Cl5D.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5 mol H2加成6.分子式为C7H15Cl的某有机物发生消去反应时,得到三种烯烃,则该卤代烃的结构可能是()。
A.B.C.D.7.由2-溴丙烷为原料制取1,2-丙二醇,需要经过的反应为()。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五专题4第一单元卤代烃作业含解析

主动成长夯基达标1.下列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A。
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混合加热 B.一氯甲烷与KOH 的乙醇溶液混合加热C.氯苯与NaOH水溶液混合加热D。
2—溴丁烷与KOH 的乙醇溶液混合加热解析:本题考查卤代烃的基本化学性质.A选项中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C选项也是取代反应,B选项中一氯甲烷无法发生消去反应,故应选D.答案:D2。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卤代烃的是( )A。
氯乙烯B。
溴苯C。
四氯化碳D。
硝基苯解析:考查卤代烃的定义.从结构上看,卤代烃可以看成是由卤素原子取代烃中的氢原子而得到的,而硝基苯从结构上看可以看成是由硝基取代了苯环上的氢原子得到,故不符合卤代烃的定义。
答案:D3。
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用分液漏斗能分开的是()A.溴乙烷和氯仿B。
氯乙烷和水C。
甲苯和水 D.苯和溴苯解析:考查卤代烃等的物理性质,若要用分液漏斗分开,则两种液体必须互不相溶,相互分层。
A、D选项中两种液体相互溶解.答案:BC4.某卤代烷烃C5H11Cl发生消去反应时,可以得到两种烯烃,则该卤代烷烃的结构简式可能为()A。
CH3CH2CH2CH2CH2Cl解析:考查卤代烃的消去反应规律,通常情况下,我们把与官能团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称为α碳原子,把与α碳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称为β碳原子。
卤代烷烃消去卤代氢时,卤素原子来自α 碳原子,氢原子来自β碳原子。
当卤代烷烃分子中存在2个或3个β碳原子,且这些碳原子都连接有氢原子时,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就可能有多种.该题目中A选项只有一个β碳原子,B选项有两个β碳原子,但两个效果等同。
C选项中有两个β碳原子,且效果不同,故C符合题目要求,两种烯烃分别为:CH2==CHCH2CH2CH3和CH3—CH==CH-CH2-CH3。
D选项中有3个β碳原子,有两个效果等同,一个不同,故D选项也可得到两种烯烃,分别为答案:CD5.从溴乙烷制取1,2-二溴乙烷,下列转化方案中最好的是( )CH2==CH2−→−2Br CH2BrCH2BrB。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同步测试 专题4 烃的衍生物 第1单元 卤代烃0

第一单元卤代烃课后训练、技能达标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液体中,滴入水中会出现分层现象,但在滴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时分层现象会逐渐消失的是( )A.溴乙烷B.己烷C.苯D.苯乙烯解析:符合题目要求的有机物应具备的条件是:难溶于水,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
四种有机物中只有溴乙烷符合题意。
答案:A2.下列物质分别与NaOH的水溶液和醇溶液共热后,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且生成的有机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 )解析:卤代烃在NaOH的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水解反应),卤原子被羟基所代替;卤代烃在NaOH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与卤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只有一种氢原子则得到的消去产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A、C两项有机物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项有机物发生消去反应会得到两种有机产物;只有B 符合题意。
答案:B3.某有机物其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有机物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不能使溴水褪色C.一定条件下,能和NaOH的醇溶液反应D.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3 mol H2反应解析:含有碳碳双键,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其褪色,选项A正确;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其褪色,选项B错误;连接氯原子的碳相邻的碳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和NaOH 的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选项C错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的为苯环和碳碳双键,则1 mol该有机物能与H2发生反应,消耗H2 4 mol,选项D错误。
答案:A4.下列物质中,可以通过消去反应生成2甲基2丁烯的是( )A.(CH3)3CCHClCH3B.CH3CH(CH3)CHClCH3C.CH3CH(CH3)CH2CH2ClD.CH3CH2CH(CH3)CH2Cl解析:A项物质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名称为3,3二甲基1丁烯;B项有机物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名称为2甲基2丁烯,或,名称为3甲基1丁烯;C项有机物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名称为3甲基1丁烯;D项有机物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名称为2甲基1丁烯,故只有B符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疑难拓展:专题4 第一单元 卤代烃

第一单元卤代烃疑难拓展拓展点一卤代烃水解反应与消去反应的比较(以CH3CH2Br为例)拓展点二在烃分子中引入卤原子的方法卤素原子的引入是改变分子性能的第一步反应,在有机合成和有机推断题中起着桥梁作用。
在烃分子中引入卤原子,一般可由下列两条途径实现:1、烃与卤素单质的取代反应,如:CH3CH3+ Cl2错误!HCl +CH3CH2Cl(还有其他氯代乙烷)+Br2+ HBr↑2、不饱和烃与卤素单质、卤化氢的加成反应,如:CH2=CHCH3+Br2错误!CH2BrCHBrCH3CH2=CHCH3+HBr错误!CH2BrCH2CH3CH2=CHCH3+HBr错误!CH3CHBrCH3CH≡CH+Br2错误!CHBr=CHBrCHBr=CHBr+Br2错误!CHBr2CHBr2CH≡CH+HCl错误!CH2=CHCl拓展点三卤代烃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1、在有机合成中,利用卤代烃的消去反应能够形成不饱和键,得到烯烃、炔烃等。
如:CH3CH2BrCH2=CH2错误!2、形成碳碳单键(C-C)、碳氧单键(C—O)等、利用卤代烃的取代反应能够形成碳碳单键(C—C)、碳氧单键(C—O)等。
实际上,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的取代反应都能够看作带负电的基团取代了卤素原子(也可看作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如:3、制备格林试剂卤代烃能与金属反应,形成金属有机化合物,其中最广泛应用的是有机镁化合物(格氏试剂)。
烃基卤化镁与其他物质(如卤代烃、水、醛、二氧化碳、卤化氢等)反应能够实现碳链的增长,得到烃、醇、羧酸、酮、胺等多种有机化合物。
格氏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如下:拓展点四卤代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除了分析烃基的碳架异构外,还要分析官能团的位置异构,尤其是对多个官能团,还应分析各个官能团的相对位置关系。
1、一卤代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1)依照同一化学环境的氢是等效的(对称轴法)去分析、书写如正丁烷分子:1CH32CH23CH24CH3,其中1与4、2与3号碳上的氢是等效的,因此正丁烷的一卤代烃同分异构体有2种;异丁烷分子:(1CH3)22CH3CH3,其中1、3号碳上的氢是等效的,因此异丁烷的一卤代烃同分异构体有2种、(2)C5H11Cl分子中存在着“碳链异构”和“官能团位置异构”两种异构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第一单元1. 有关溴乙烷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溴乙烷难溶于水,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B. 溴乙烷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可生成乙醇C. 在溴乙烷中滴入硝酸银溶液,立即有淡黄色沉淀生成D. 溴乙烷通常用乙烷与液溴直接反应来制取2. 下列物质的沸点高低比较,不正确的是()A. CH3CH2Cl>CH3CH3B. CH3CH2Br<CH3CH2ClC. CH3CH2CH2CH2CH3>>D. CH3CH2CH2Br>CH3CH2Br3. 下列化合物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 CH3ClD. CH≡C—CH2Br4. 与CH2=CH2―→CH2Br—CH2Br的变化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 CH3CHO―→C2H5OHB. C2H5Cl―→CH2=CH2D. CH3COOH―→CH3COOC2H55. 下列有关卤代烃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浓硫酸作用下可水解成相应的醇B. 滴加AgNO3溶液可产生白色沉淀C. 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只能生成一种烯烃D. 该卤代烃经过消去、加成、消去可生成二烯烃6.为了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现设计下面①~⑤的实验步骤,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加入NaOH 水溶液 ②加热 ③冷却 ④加入AgNO 3溶液 ⑤加入稀HNO 3酸化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⑤④C .①④②③⑤D .①②④⑤③7. 聚四氟乙烯塑料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都超过了其他塑料,号称“塑料王”,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
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氯仿A ――→HF SbCl 5二氟一氯甲烷B ――→△四氟乙烯C ―→聚四氟乙烯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A →B 属于取代反应B. 聚四氟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C. 聚四氟乙烯的熔点较低D. 反应B →C 除了生成C 之外,还有氯气8. 卤代烃能发生下列反应:2CH 3CH 2Br +2Na ―→CH 3CH 2CH 2CH 3+2NaBr ,下列有机物可以合成环丙烷的是( )A. CH 3CH 2CH 2BrB .CH 3CHBrCH 2Br C. CH 2BrCH 2CH 2BrD . CH 3CHBrCH 2CH 2Br 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B. 水解生成的有机物可与NaOH 溶液反应C. 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 能发生加成反应10. 氯仿可作为全身麻醉剂但在阳光下易被氧化成剧毒的光气:2CHCl 3+O 2―→2COCl 2+2HCl ,为防止事故发生,使用前要检验是否变质,检验使用的最佳试剂是( )A. 溴水B .烧碱溶液 C. 硝酸银溶液 D . 淀粉碘化钾试纸 11. 卤代烃在NaOH 存在的条件下水解,是一个典型的取代反应。
其实质是带负电的原子团(例如OH -等阴离子)取代了卤代烃中的卤原子。
例如:C 2H 5Br +OH -―→C 2H 5OH +Br -。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溴乙烷跟NaHS 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碘甲烷(CH 3I)跟CH 3COONa 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碘甲烷、无水乙醇和金属钠合成C 2H 5—O —CH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NaOH 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生成不同的反应产物。
某同学依据溴乙烷的性质,用如图实验装置(铁架台、酒精灯略)验证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产物,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实验操作Ⅰ:在试管中加入5 mL l mol/L NaOH溶液和5 mL溴乙烷,振荡。
实验操作Ⅱ:将试管如图固定后,水浴加热。
(1)用水浴加热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试管口安装一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鉴定生成物中乙醇的结构,可用的波谱是________,________。
(3)为证明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在你设计的实验方案中,需要检验的是________,检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说明所用的试剂、简单的实验操作及预测产生的实验现象)。
13. 某液态卤代烷RX(R是烷基,X是某种卤素原子)的密度是a g /cm3。
该RX可以跟稀碱发生水解反应生成ROH(能跟水互溶)和HX。
为了测定RX的相对分子质量,拟定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准确量取该卤代烷b mL,放入锥形瓶中。
②在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稀NaOH溶液,塞上带有长玻璃管的塞子,加热,发生反应。
③反应完成后,冷却溶液,加稀HNO3酸化,滴加AgNO3溶液,得白色沉淀。
④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重,得到c g固体。
完成下面问题:(1)装置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④中,洗涤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沉淀物上吸附的________离子。
(3)该卤代烷中所含卤素的名称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卤代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5)如果在步骤③中加入HNO3的量不足,没有将溶液酸化,则步骤④中测得的c值________(填下列选项代码)。
A. 偏大B.偏小C. 不变D.大小不定14. 瑞士化学家米勒因合成DDT(结构简式如下)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944年,美国在意大利的许多士兵因使用DDT来扑灭传染斑疹伤寒流行病人身上的虱子而避免丧生。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评价说:“单独从疟疾病者来说,DDT可能拯救了5000万生命。
”但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表明,DDT是一种难降解的有毒化合物,进入人体内可引起慢性中毒。
我国已于1983年停止生产和使用。
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可由CH≡CH合成乙醛和苯,用电石为原料经如图途径可制得DDT。
(1)下列关于DDT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 DDT也能杀死有益的生物B. DDT极易溶于水C. DDT是烃的衍生物D. DDT不易被微生物分解(2)写出①、⑤、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DT有毒性,国际上已禁止使用,因为它在动物体内转化为一种使动物生长失调的物质(结构如下所示)。
在实验室也可实现这种转化,表示这种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溴乙烷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可生成乙烯,故B项错误;溴乙烷中没有溴离子,故滴入硝酸银溶液,没有淡黄色沉淀生成,C项错误;乙烷与液溴反应不能得到多元取代产物,溴乙烷的制取应通过乙烯与溴化氢的加成反应获得,故D项错误。
2. 答案:B解析:有机物沸点高低的比较,主要依据三个方面来考虑:①同系物之间的变化关系,如选项D;②同分异构体之间的变化关系,如选项C;③不同类物质之间的变化关系,如选项A、B。
同碳原子数的卤代烃的沸点比相应烃的沸点高,故A正确;相同碳原子数的不同卤原子的卤代烃的沸点随F、Cl、Br、I的顺序升高,故B不正确;C项的三种物质为戊烷的三种同分异构体,而同分异构体之间的沸点高低比较是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故C正确;CH3CH2CH2Br和CH3CH2Br是相差一个CH2原子团的同系物,且溴原子都在链端,它们的沸点是随烃基中碳原子数的增多而沸点升高,故D也正确。
3. 答案:B解析: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的卤代烃的结构特征应为,符合此结构特点的选项有B,选项A、C、D不能发生消去反应,而所有的卤代烃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4. 答案:A解析:由CH2=CH2―→CH2Br—CH2Br知,该反应是加成反应。
A项为还原反应,同时也是加成反应,B项为消去反应,C项为取代反应,D项为取代反应。
故选A项。
5. 答案:C解析: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条件是NaOH的水溶液,不是浓硫酸条件,A不正确;卤代烃不溶于水,在水中不能电离出氯离子,滴加AgNO3溶液不会有白色沉淀,B不正确;经过消去、加成、消去不能生成二烯烃。
6.答案:B解析:检验卤代烃分子中的卤素原子时,在卤代烃中加入NaOH水溶液,加热使其水解,冷却后加入稀HNO3酸化(中和过量的NaOH),再加入AgNO3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
7. 答案:A解析:氯仿(CHCl3)变成二氟一氯甲烷,从形式来看应该是氟原子取代了氯原子。
聚四氟乙烯的结构为 CF2—CF2 ,为高分子化合物,熔点较高,且不存在,根据原子守恒可知B→C除生成C外,还生成HCl。
8.答案:C解析:此题为信息题:卤代烃与Na反应,C—X键(X为卤素)断裂生成NaX,连接成链或环。
A形成CH3(CH2)4CH3,B可形成CH3CH=CH2或,C形成△,而D形成。
9.答案:B解析:A项,“—CH2Br”中碳原子的位置相当于苯环上氢原子的位置,所以中所有的碳原子共平面;B项,水解生成的有机物为,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C项,与溴原子相连碳的邻位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故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项,该有机物中含有苯环结构,可以与H2加成。
10.答案:C解析:卤代烃分子中,卤原子是以共价键与碳原子结合,不能电离出卤离子,所以检验卤代烃时,不能直接加入AgNO3溶液检验其中的卤原子,其变质时生成的HCl在水溶液中会电离出Cl-,用AgNO3溶液检验Cl-。
11. 答案:(1)CH3CH2Br+NaHS―→CH3CH2SH+NaBr(2)CH3I+CH3COONa―→CH3COOCH3+NaI(3)2CH3CH2OH+2Na―→2CH3CH2ONa+H2↑CH 3CH 2ONa +CH 3I ―→C 2H 5—O —CH 3+NaI解析:反应的实质是“带负电荷的原子团取代卤原子”,因此解题的关键是找出带负电的原子团,分析(1)NaHS 带负电的是HS -,应是HS -取代溴乙烷中Br 原子;(2)中应是带负电荷的CH 3COO -取代I 原子;(3)中无水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中带负电荷的CH 3CH 2O -取代I 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