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宏观经济学习题

合集下载

中级宏观经济计算题

中级宏观经济计算题

凯恩斯模型:1、假设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

(1)求IS曲线和LM曲线; (2)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3)若为三部门经济,且有:T=0.25Y,G=100,L=0.2Y-2r,货币供给M=150,求均衡利率和收入。

答案:(1)IS:Y=1250--30 r LM:Y=750 + 20 r(2)Y=950 r=10 (3)Y=875—15r Y=750 + 10r Y=800 r=51、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货币供给M=200,消费C=90+0.8Yd,税收T=50,投资I=140-5r,政府支出G=50,求:(1)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2)若其他条件不变,政府支出G增加20,那么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什么变化?(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答案:(1)由Y=C+I+G得IS曲线为:Y=1200-25r;由L=M得LM曲线为:Y=1000;说明LM处于充分就业的古典区域,故均衡收入为:Y=1000;联立IS和LM得到:r=8,I=100;(2)同理得:r=12,I=80,Y仍为1000。

(3)G增加20使投资减少20,存在挤出效应。

说明政府支出增加时,只会提高利率和完全挤私人投资,而不会增加国民收入,这是一种古典情况。

2、假定一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1)求IS和LM曲线;(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3、假定某经济中的消费函数为:C=0.8(1-t)Y,税率t=0.25,投资I=900-50r,政府支出G=800,,货币需求L=0.25-62.5r,实际货币供给M/P=500,求:(1)IS和LM曲线;(2)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4、设IS曲线为:Y=5600-40r;LM曲线r=-20+0.01Y。

中级宏观经济学配套练习及答案

中级宏观经济学配套练习及答案

第二讲 配套习题及答案1.若效用函数现为:γγ-=1),(l c l c u (10<<γ)其他条件与实例中给出的相同,试分别求分散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最优解。

计划者目标函数为:}{max 1,γγ-l c lc ..t s αα--==10)(l h zk y c 代约束条件进目标函数,可以得到无约束的最大化问题:{}γγαα---110])([max l l h zk l一阶条件为:)(l FOC γγααγγγγααγγγγα-------=--l l h k z l l h k z )1()()()1()1(011)1(0求解可得:αγγ--=*1)1(h l αγαγ--=*1)1(h n 代*n 进生产函数可得:αααγαγ-**⎪⎪⎭⎫ ⎝⎛--==101)1(h zk y c企业利润函数为:wn k r n zk -+-=-)1(1ααπ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0)1(11=+-=∂∂--r n k z kαααπ 0)1(=--=∂∂-w n k z nαααπ 利用这两个一阶条件可以取得均衡的价格解,为:αααγαγ-*⎥⎦⎤⎢⎣⎡--=1)1(0h zk w11)1(110-⎥⎦⎤⎢⎣⎡--=--*αααγαγαh k z r2.假设行为人的效用函数如下:)ln()ln(l c U +=,其中c 是行为人的消费,l 是行为人每天用于闲暇的时间。

行为人每天的时间除了用于闲暇,就是用于工作,但他既可以为自己工作也可以为别人工作。

他为自己工作时的产出函数为5.0)(4s n y =,其中s n 为用于自己工作的时间。

如果他为别人工作,每小时得到的报酬是工资,记为w (当然是用消费品衡量的)。

试写出该行为人的最优化问题,并求解之。

)ln(){ln(max ,,l c sn l c + ..t s w n l n c s s )24()(45.0--+=代约束条件进目标函数,分别对l 和s n 两个变量求一阶导数,并令其为零,有:)(l FOC lw n l n w s s 1)24()(45.0=--+ )(n FOC 0)24()(4)(25.05.0=--+--wn l n w n s s s 求解上述联立方程,可得:w n s 4=*2212w l +=* 421285.0--+=*w w wc 3.考虑一个具有如下代表性行为人的模型。

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目录第一篇宏观经济学导论 (5)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牌述 (5)第二章宏观经济指标的度量 (6)第二篇总需求分析 (11)第三章产品市场均衡:收入一支出模型 (11)第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 (20)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 (29)第三篇总供给分析 (39)第六章对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度量 (39)第七章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40)第八章新古典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45)第四篇长期经济增长理论 (48)第九章索洛经济增长模型 (48)第二章拿赃瞬标的1.假设某农业国只生产两种产品:橘子和香蕉。

利用下表的资料,计算2002年和2009年该国实际GDP的变化,但要以2002年的价格来计算。

根据本题的结果证明:被用来计算实际GDP的价格的确影响所计算的增长率,但一般来说这种影响不是很大。

2002年2009年0(数量)P(价格)0(数量)P(价格)橘子500.22600.25香蕉150.220().3答:(1)以2002年的价格为基期价格:2002年该国的实际GDP为:GD%)2=50x0.22+15x0.2=14,2009年该国的实际GDP为:GDP蜘=60x0.22+20x0.2=17.2,实际GDP增长率为:—~14xlOO%=22.9%,14(2)以2009年的价格为基期价格:2002年该国的实际GDP为:GD/方=50x0.25+15x0.3=17,2009年该国的实际GDP为:GD/瓠=60x0.25+20x0.3=21,实际GDP增长率为:空丑x100%=23.5%。

17|;|我.睚与23.3%只相£0.6%,由此可.见,用来计算实际GDP的价格的确影响所计算的增长率.但一般来说这神影响不是很大.2.根据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说明:税收的蟾加(■同时椅移支付保持不变)一定意味着在净出口、政府购买或储蓄一投资差额上的变化.⑵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定意味着消或的增加或投.资的增加。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题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题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题一、计算题:1、假设GDP 是6000元,个人可支配收入是5100元,政府预算赤字是200元,消费是3800元,外贸赤字是100元。

计算储蓄、投资及政府购买支出。

2、考虑如下生产函数:Y=K 0.5(AN )0.5,其中人口与劳动数量均以n=0.07的速度增长。

资本存量的折旧率是d=0.03,A 标准化为1。

(1)资本与劳动的收入份额是多少?(2)生产函数的形式是什么?(3)s=0.02,测定k 和y 的稳态值。

(4)稳态的人均产出增长率是多少?总产出增长率是多少?如果全要素生产率以2%的比率增长(g=0.02),结果会怎样?3、假定一个经济体由以下等式所刻画如果货币供给增加到600,收入水平增加多少?消费增加多少?储蓄增加多少?4、假定一个经济体由以下等式所刻画C Y =+90050I i =-500,1S M P P ==0.250D M Y i=-1000.8(C Y T =+-90050I i=-500,1S M P P ==0.250D MY i =-100,100G T ==当政府支出增加到200时,挤出效应是多少?收入水平增加多少?消费增加多少?储蓄增加多少?如果要完全消除挤出效应,货币供给要增加多少?二、简答题:1、如果一个企业用5台新机器替换5台报废的旧机器,它没有使GDP增加,因为机器数量未变。

这一说法对吗?为什么?2、考虑一个形式为Y=AF(K,N,Z)的生产函数,其中Z是对用于生产中自然资源的度量。

假定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不变,要素边际报酬递减。

(1)如果资本与劳动均出现增长,而Z固定不变,人均产出有何变化?(2)增加技术进步(A的增长)后,人均产出有何变化?(3)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害怕自然资源耗尽会限制增长,请用(1)、(2)的答案解释这种看法。

3、什么是新古典增长及内生增长?新古典增长模型与内生增长模型有何不同?4、新古典增长模型预言的绝对趋同与条件趋同之间有何差异?现实中发生的似乎是哪一种?5、内生增长理论能解释增长率的国家差异吗?如果能,如何解释?如果不能,它有助于解释什么?6、凯恩斯总供给曲线与古典总供给曲线有何不同?7、如果政府要降低所得税,这在短期中将如何影响产出与价格水平?在长期呢?请说明在两种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将受到什么样的影响?8、假定政府把支出从G增至G0,同时在初始产出水平,以使预算保持平衡的方式增税。

中级宏观经济学配套练习及答案

中级宏观经济学配套练习及答案

第二讲 配套习题及答案1.若效用函数现为:γγ-=1),(l c l c u (10<<γ)其他条件与实例中给出的相同,试分别求分散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最优解。

计划者目标函数为:}{max 1,γγ-l c lc ..t s αα--==10)(l h zk y c代约束条件进目标函数,可以得到无约束的最大化问题:{}γγαα---110])([max l l h zk l一阶条件为:)(l FOC γγααγγγγααγγγγα-------=--l l h k z l l h k z )1()()()1()1(011)1(0求解可得:αγγ--=*1)1(h l αγαγ--=*1)1(h n 代*n 进生产函数可得:αααγαγ-**⎪⎪⎭⎫ ⎝⎛--==101)1(h zk y c企业利润函数为:wn k r n zk -+-=-)1(1ααπ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0)1(11=+-=∂∂--r n k z kαααπ 0)1(=--=∂∂-w n k z nαααπ 利用这两个一阶条件可以取得均衡的价格解,为:αααγαγ-*⎥⎦⎤⎢⎣⎡--=1)1(0h zk w11)1(110-⎥⎦⎤⎢⎣⎡--=--*αααγαγαh k z r2.假设行为人的效用函数如下:)ln()ln(l c U +=,其中c 是行为人的消费,l 是行为人每天用于闲暇的时间。

行为人每天的时间除了用于闲暇,就是用于工作,但他既可以为自己工作也可以为别人工作。

他为自己工作时的产出函数为5.0)(4s n y =,其中s n 为用于自己工作的时间。

如果他为别人工作,每小时得到的报酬是工资,记为w (当然是用消费品衡量的)。

试写出该行为人的最优化问题,并求解之。

)ln(){ln(max ,,l c sn l c + ..t s w n l n c s s )24()(45.0--+=代约束条件进目标函数,分别对l 和s n 两个变量求一阶导数,并令其为零,有:)(l FOC lw n l n w s s 1)24()(45.0=--+ )(n FOC 0)24()(4)(25.05.0=--+--wn l n w n s s s 求解上述联立方程,可得:w n s 4=*2212w l +=* 421285.0--+=*w w wc 3.考虑一个具有如下代表性行为人的模型。

北大经济学院张延老师中级宏观习题及答案

北大经济学院张延老师中级宏观习题及答案

如果 c 1 就
按照下图 在这个例子中发生了什么 并且 它与我们课程中
的图形有什么重大的区别
共5页
第4页
宏观经济学
第三章作业题
张 延 录入
AD AD=AD0 + cY Y = AD
E
0
Yo
Y
14 我们在第 3 章第 4 节考察了开放经济 本习题提前就该内容进行一些讨论 本习题是较难的 有余力的学生才须尝试一下 请你按以下要求去推导一些结论 首先 我们假定外国对我们产品的需求是给定的 为 X 我们对外国产品的需求 或进口用 Q 表示 出口 X 它是一个关于收入的线性函数 进口 Q Qo mY 其中 m 是边际进口倾向
4
a 利用边际消费倾向 c 和边际储蓄倾向 s 相互之间的关系 将乘数等式以术 语 s 的形式 而不是术语 c 的形式写出
共5页 第1页
宏观经济学
第三章作业题
张 延 录入
b 当政府加入之后 乘数发生什么变化 你在 4 a 中推导出的公式是否 仍然适用 并加以解释
5 本题与所谓的节俭的悖论有关 并 且 I计 Io a 画一张图
共 4 页,第 4 页。
宏观经济学
第三章作业题
张 延 录入
第 3 章习题
1 关于在本章第 2 节中所考察的无政府条件下两部门产品市场的模型 我们在此 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加以研究 假定消费函数为 C=100+0.8Y 同时 投资 I=50 a b c 什么是这个事例中的均衡的收入水平 什么是均衡时的储蓄水平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产出水平是 800 那么 那么 什么是非意愿存货水平
(a) 定义消费价格指数。 (b) 假设定义 CPI 的商品篮子如上表所给定的。如果 1994 年的价格为:食品 每单位 30 美元;住房每单位 20 美元;娱乐每单位 6 美元。计算 1994 年 的 CPI。 (c) 说明相对于基年的 CPI 变化是所有单个价格变化的加权平均数,这些权 数是由基年中各种商品的支出份额所给定的。

中级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中级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Between Year 1 and Year 2, the GDP deflator (Year 1 as the base year) rose A) 60.00%. B) 81.25%. C) 83.33%. D) 123.00%. 9. The nominal interest rate minus the inflation rate is the A) depreciation rate. B) real interest rate. C) discount rate. D) forward rate. 10. In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Y = AF(K, 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s A) Y/A. B) A. C) K/N. D) Y/N. 11. The marginal product of capital is the increase in A) capital needed to produce one more unit of output. B) output from a one-unit increase in capital. C) labor needed to accompany a one-unit increase in capital. D) output from a one-dollar increase in capital. 12. What two factors should you equate in deciding how many workers to employ? A) The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 and the marginal product of capital B) The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 and the real wage rate C) The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 and the real interest rate D) The marginal product of capital and the real wage rate 13. A tremendous flood along the Mississippi River destroys thousands of factories, reducing the nation's capital stock by 5%. What happens to current employment and the real wage rate? A) Both employment and the real wage rate would increase. B) Both employment and the real wage rate would decrease. C) Employment would increase and the real wage would decrease. D) Employment would decrease and the real wage would increase.

中级宏观经济学习题

中级宏观经济学习题

中级宏观经济学习题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第⼀章正名本章重点:1)经济学的规范性和实证性定义的内涵与外延。

2)凯恩斯主义(及新凯恩斯主义)与古典(及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本章难点:1)微观经济学均衡与宏观经济学均衡的区别及简单的动态经济学基础。

2)经济体制和经济⼈⾏为的相互关系。

⼀、判断题1.“经济学研究如何有效配置稀缺资源”这种定义将经济学纳⼊规范科学领域。

2.“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宏观经济变量是如何决定的。

”这种定义是将宏观经济学作为⼀门实证科学。

3.在新古典学派看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不完全竞争型市场经济。

4.由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政策在⾯对20世纪30年代西⽅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时表现出的⽆能,使得⼈们开始对传统的凯恩斯理论重新进⾏审视。

5.在宏观经济学研究中,当经济处于均衡时,供给等于需求。

6.因为企业所有制(产权制度)制约企业制度的设计,所以⼀种企业所有制,只能对应⼀种企业制度。

7.在任何经济环境下,宏观经济变量的决定必然是经济⼈⾏为的综合结果。

8.在动态系统中,如果存在不动点,那么其只能收敛于⼀点,即只有⼀个不动点。

⼆、选择题1.经济学中的规范含义是什么A. 是指经济学的研究要符合规范要求、不能随⼼所意B. 是指经济学研究的⽬的在于解释经济现象,回答为什么等客观性问题C. 是指经济学的研究⽬的在于回答“好与不好”等价值判断的问题D. 是指经济学研究能够对各种经济现象给出规范性的解释2.经济学中的实证含义是什么?A. 实证顾名思义就是指经济学的理论要能够指导实践B. 实际上实证的前提是要符合规范的要求C. 经济学研究的⽬的在于能够回答“应不应该”或“好还是坏”等问题,并能得到来⾃实践的⽀持,就是实证D. 通俗地讲,就是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为什么?3.经济学的规范和实证的关系正确理解是A. 规范和实证是彼此对⽴的,因⽽经济学要么是规范的,要么就是实证的B. 因为经济学是社会学科,因⽽本质上经济学始终是规范的C. 规范以实证为基础,实证以规范为⽬的,因为经济学的⽬的是造福于⼈类D. 两者就是⼀回事,不过是⼀枚硬币的两⾯4.以下那个判断属于实证经济学?A. 通货膨胀率下降了B. 失业率太⾼了C. 经理⼈的⼯资不应该太⾼D. 降低失业率⽐抑制通货膨胀率更重要5.下列哪种表述属于实证表述A. 政府应该降低税收刺激经济以防经济恶化B. 减少货币供给将降低通货膨胀率C. 央⾏应该降低货币供给D. 社会应该要求福利领取者去找⼯作6.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宏观经济学中探讨的经济变量是:A、就业率B、国民⽣产总值C、通货膨胀率D、企业产量7.下列题⽬那些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A. 家庭把多少收⼊⽤于娱乐消费的决策B. 政府管制对汽车废⽓的影响C. ⾼国民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 企业关于雇佣多少⼯⼈的决策8.下列对市场经济的描述中不属于凯恩斯学派观点的是:A、信息传递不对称B、未来不能合理预期C、完全竞争市场D、价格调整具有粘性9.在新古典经济学看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A. 不完全竞争的B. 信息是不完全的,具有⾮对称性C. 预期具有不确定性D. 具有充分弹性,能够有效地进⾏⾃我调整,因⽽政府的⼲预是不必要的10.经济学中的理性⼈是指什么?A. 是指经济主体都是⾃私⾃利之徒B. 是指经济主体在做经济决策时,都充满理性、计算得失以求⾃⾝利益最⼤化C. ⼀个利他主义者,绝对不会是⼀个理性⼈D. 理性⼈是经济学中最不现实的假设,它将经济学研究带⼊了歧途,⽼早就应该抛弃11.⼀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可以靠什么来区分A. 社会的福利⽔平B. 是不是拥有私⼈财产C. 社会经济资源的分配和调节机制,基本的企业制度D. 看什么样的政党在执政9.有什么样的经济运⾏机制,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制度你认为正确否A. 客观讲,经济运⾏机制和企业制度之间并不是⼀个严格的⼀⼀对应关系,同时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着相互适应的问题B. 不正确,因为经济运⾏机制与企业制度之间并不存在彼此决定的关系C. 应该是企业制度决定经济运⾏机制D. 这个问题太复杂,根本就说不清10.尽管经济体制制约着经济⼈(个⼈、企业、政府等)的⾏为,经济⼈仍有某些共性⽐如:A. 企业按照市场价格决定产量B. 政府追求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C. 追求⾃⾝利益最⼤化D. 企业追求市场份额和稳定增长11.下⾯关于经济体制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A. 经济体制是影响经济环境最重要的因素之⼀B. 经济体制包括经济运⾏机制和企业制度C. 经济体制是经济资源的调节和分配机制D. 构成经济体制的两⼤基本要素必须相互适应12.下列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A. 新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在经济学研究的某⼀阶段被当时在学术界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学家们结合起来,组成新古典综合派中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第一章正名本章重点:1)经济学的规范性和实证性定义的内涵与外延。

2)凯恩斯主义(及新凯恩斯主义)与古典(及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本章难点:1)微观经济学均衡与宏观经济学均衡的区别及简单的动态经济学基础。

2)经济体制和经济人行为的相互关系。

一、判断题1.“经济学研究如何有效配置稀缺资源”这种定义将经济学纳入规范科学领域。

2.“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宏观经济变量是如何决定的。

”这种定义是将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

3.在新古典学派看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不完全竞争型市场经济。

4.由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政策在面对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时表现出的无能,使得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凯恩斯理论重新进行审视。

5.在宏观经济学研究中,当经济处于均衡时,供给等于需求。

6.因为企业所有制(产权制度)制约企业制度的设计,所以一种企业所有制,只能对应一种企业制度。

7.在任何经济环境下,宏观经济变量的决定必然是经济人行为的综合结果。

8.在动态系统中,如果存在不动点,那么其只能收敛于一点,即只有一个不动点。

二、选择题1.经济学中的规范含义是什么A. 是指经济学的研究要符合规范要求、不能随心所意B. 是指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解释经济现象,回答为什么等客观性问题C. 是指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在于回答“好与不好”等价值判断的问题D. 是指经济学研究能够对各种经济现象给出规范性的解释2.经济学中的实证含义是什么?A. 实证顾名思义就是指经济学的理论要能够指导实践B. 实际上实证的前提是要符合规范的要求C.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能够回答“应不应该”或“好还是坏”等问题,并能得到来自实践的支持,就是实证D. 通俗地讲,就是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为什么?3.经济学的规范和实证的关系正确理解是A. 规范和实证是彼此对立的,因而经济学要么是规范的,要么就是实证的B. 因为经济学是社会学科,因而本质上经济学始终是规范的C. 规范以实证为基础,实证以规范为目的,因为经济学的目的是造福于人类D. 两者就是一回事,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4.以下那个判断属于实证经济学?A. 通货膨胀率下降了B. 失业率太高了C. 经理人的工资不应该太高D. 降低失业率比抑制通货膨胀率更重要5.下列哪种表述属于实证表述A. 政府应该降低税收刺激经济以防经济恶化B. 减少货币供给将降低通货膨胀率C. 央行应该降低货币供给D. 社会应该要求福利领取者去找工作6.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宏观经济学中探讨的经济变量是:A、就业率B、国民生产总值C、通货膨胀率D、企业产量7.下列题目那些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A. 家庭把多少收入用于娱乐消费的决策B. 政府管制对汽车废气的影响C. 高国民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 企业关于雇佣多少工人的决策8.下列对市场经济的描述中不属于凯恩斯学派观点的是:A、信息传递不对称B、未来不能合理预期C、完全竞争市场D、价格调整具有粘性9.在新古典经济学看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A. 不完全竞争的B. 信息是不完全的,具有非对称性C. 预期具有不确定性D. 具有充分弹性,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调整,因而政府的干预是不必要的10.经济学中的理性人是指什么?A. 是指经济主体都是自私自利之徒B. 是指经济主体在做经济决策时,都充满理性、计算得失以求自身利益最大化C. 一个利他主义者,绝对不会是一个理性人D. 理性人是经济学中最不现实的假设,它将经济学研究带入了歧途,老早就应该抛弃11.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可以靠什么来区分A. 社会的福利水平B. 是不是拥有私人财产C. 社会经济资源的分配和调节机制,基本的企业制度D. 看什么样的政党在执政9.有什么样的经济运行机制,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制度你认为正确否A. 客观讲,经济运行机制和企业制度之间并不是一个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同时它们之间又确实存在着相互适应的问题B. 不正确,因为经济运行机制与企业制度之间并不存在彼此决定的关系C. 应该是企业制度决定经济运行机制D. 这个问题太复杂,根本就说不清10.尽管经济体制制约着经济人(个人、企业、政府等)的行为,经济人仍有某些共性比如:A. 企业按照市场价格决定产量B. 政府追求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C. 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D. 企业追求市场份额和稳定增长11.下面关于经济体制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A. 经济体制是影响经济环境最重要的因素之一B. 经济体制包括经济运行机制和企业制度C. 经济体制是经济资源的调节和分配机制D. 构成经济体制的两大基本要素必须相互适应12.下列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A. 新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在经济学研究的某一阶段被当时在学术界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学家们结合起来,组成新古典综合派中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体系。

B. 新古典综合派分裂为现代新古典学派(New Classicals)和新凯恩斯学派(New Keynesians)。

C. 新凯恩斯学派以研究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微观基础为己任,而现代新古典学派则主要是建立和完善以传统完全竞争型的微观经济学分析为基础的宏观经济理论D. 尽管宏观经济学存在重大分歧,但新古典综合派的主张能有效的处理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同时高涨13.在宏观经济学研究中,当经济处于均衡时,供给一定等于需求。

A. 不正确B. 正确C. 供给和需求始终是相等的,这样说没有什么意义D. 宏观经济学中所说的均衡不仅包含供给等于需求,更多的是指一种不变的状态,是一种动态意义上的均衡14.宏观经济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系统,下面有关动态系统的标准形式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如果系统中有n个变量,则系统必有n个等式B. 系统中等式右边的变量都为一阶滞后,如果出现多阶,则可用增加辅助变量的方法转换为一阶滞后C. 系统中的变量都是时间的函数D. 所谓动态系统的标准型就是常数项为零的线性方程组成的动态系统15.动态系统中的均衡是指A. 动态系统的解B. 稳定状态,又称不动点C. 当时间趋于无穷时,动态系统的状态D. 动态系统的稳定性第二章宏观经济变量本章重点:1)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内涵与外延,及其统计上的利弊。

2)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菲利普斯曲线及其移动性的理解。

本章难点:3)收入法与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4)投入产出表的经济学含义。

一、判断题1.人们把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称为“菲利普斯曲线”。

2.尽管在1973年以后的十年中,西方国家普遍经历了“滞胀”,但这段时间里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仍然是相互替代的,所以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确实存在着某种替代关系。

3.上个月,你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花了150元,这笔交易为今年的GDP增加了150元4.如果某国的名义GDP有了很大提高,则说明该国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5.如果今年我国新发现了一个价值1000万元的煤矿,则该煤矿为我国今年的GDP增加了1000万元。

6.尽管中国经济经常波动,但并不像美国那样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周期,因此中国经济能够保持长期的高速增长。

7.因为中国的就业问题解决的较好,所以奥肯法则和菲利普斯曲线对中国经济都不适用。

8.城镇隐性失业是由政府安排就业造成的。

二、选择题1.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测定一定时期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量的是A. 国民收入B. 国内生产总值C. 国民生产净值D. 可支配收入总和表格转引自:多恩布什、费希尔:《宏观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国民从国外获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收入。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不好说3.转移支付的例子是A. 工资B. 利润C. 租金D. 失业救济金4.以下哪一项不包括在2009年的GDP中?A. 2009年天津一汽生产并销售的轿车B. 2009年天津一汽生产但未销售的汽车C. 2008年生产因质量问题返回维修的费用D. 2008年积压下来的库存销售5.国内生产总值可以用以下那一项的总和来衡量?A. 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 消费、转移支付、工资和利润C. 投资、工资、利润和中间产品D. 最终产品和劳务、中间物品、转移支付和租金6.小刘购买了一辆价值10万美元的德国进口大奔,在中国的GDP帐户中应该如何记录?A. 投资增加了10万美元,净出口增加了10万美元B. 消费增加了10万美元,净出口减少了10万美元C. 净出口减少了10万美元D. 没有影响,因为这种交易并不包括在GDP中7.由下图得出的结论中哪个是不正确的:图 1952-2003年中国的实际GDP和名义GDP(1978为基年,按对数衡量,亿元单位)A. 名义GDP增长速率基本等于实际GDP增长速率B. 1978年名义GDP和实际GDP相等C. 由于1978年的价格高于1978年以前的价格,1978年以前实际GDP一般大于名义GDPD. 1978年以前名义GDP和实际GDP差别不大因为1978年以前价格为国家所控制8.下面不属于价格水平衡量指标的是:A. 生产者价格指数B. GDP指数C. 国民收入指数D. 消费者价格指数9.按照收入法计算GDP,GDP包括:A. 私人投资、私人消费、政府支出、净出口B. 私人投资、私人消费、政府投资和消费、出口、存货变化C. 投资、消费、净出口、存货变化D. 家庭、企业、政府收入之和10.通货膨胀率可以用以下所有各项衡量。

除了A. GDP指数B. 消费者物价指数C. 生产者物价指数D. 最终产品物价指数11.2008年,CPI是120,2009年CPI是110。

这个时期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A. 8.3%B. -8.3%C. 9.1%D.-9.1%12.以下哪一项最可能引起CPI上升高于GDP指数?A. 长安汽车价格上升B. 飞机的零部件价格上升C. 国内生产的卖给美国的衣服价格上升D. 美国生产的在中国销售的花生油价格上升13.CPI所根据的“一篮子”商品中包括A. 企业购买的原材料B. 现期总生产C. 典型消费者购买的产品D. 消费生产14.以下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A. 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B. 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减通货膨胀率C. 名义利率是通货膨胀率减实际利率D. 名义利率是实际利率减通货膨胀率15. 下列各种情况中属于中国统计的失业范畴是:A. 来城市寻找工作但还没有找到的农民B. 无工作的家庭妇女C. 大学毕业两个月正在找工作的年轻人D. 已放弃寻找工作的下岗职工16. 下列哪种描述符合滞胀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影响:A. 由S1移到S2B. 沿S1上移C. 由S2移到S1D. 沿S2项下移【答案】A【解析】滞涨意味着经济停滞、物价高涨,当前物价上涨没有带来原来路径上的失业减少,这表明费率普斯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