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之水》读后感
2020最新关于沧浪之水的读后感三篇

2020最新关于沧浪之水的读后感三篇导语:读后感是我们经常接触的,也是写作的内容之一,下面小编带来了2020最新关于沧浪之水的读后感三篇,欢迎参考借鉴!篇一:《沧浪之水》读后感奋斗了三天,看完了阎真的《沧浪之水》,感慨万千,我甚至连做梦也能梦到书中的情节。
对于池大为的改变,我能够理解,毕竟每个人都是社会人,毕竟他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环境中生存,但是从心底来说,我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我无法接受一个有正义感有思想的大好青年通过玩那些他最开始最为不耻的手段得到他需要的一切。
人总是这样的矛盾着,我甚至能理解丁小槐,他也是生活的奴隶,即使是一条狗,也是被生活逼出来的。
我不能看到我十年后的未来,我想池大为在大学期间也没有看到他十年后会蜗居于筒子楼中,更没有料想他二十几年后也会是政界的一把好。
人都是会变的,特别是在一定的环境中。
如果他不那样做,他们一家三口会依旧在黑漆漆的筒子楼只能够生活,妻子董柳会依旧天不亮就起床乘两个小时的车去上班,儿子会依旧被丁小槐的儿子当马骑,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他能忍心吗?连他自己也会被他原先最讨厌的人指使,这是一种耻辱,是的,一种耻辱。
也许每个人都是池大为一样的,为了生活,为了家人,不得不去做一些自己不愿意的甚至是违背良心的事情。
对于这些,我能理解,因为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才有果的,但是我不愿意一时接受,不愿意看到只有环境改变我们而我们对他却无能为力……篇二:《沧浪之水》读后感人在有权利之前,都会对当权者所具备的特权产生某种怀疑或愤慨,对他们所取得的既得利益既痛恨又无奈,人的良知往往在这时才能真正得以体现,但是这种良知很快就会被压抑,因为这是不合乎当权者所谓“规矩”的。
作为尚存良知的无权者,当他看到了现实的不公平,进而想用自己的良知去同化、改变这个现状时,那么他首先要做的不是无谓的“抗争”,而是放下自己的清高去顺应所谓的“规矩”,或者说是去融入当权者群体之中,等他真正进入当权者群体,却发现自己本来想用这种途径让自己的良知得以释放的初衷已经不在了,当初的愤慨都成为了历史,伴随而来的是“权利、金钱、女人”和他想要的一切虚荣,而且这所有的一切“成果”已经是一种离不开的必须“空气”,每天都要呼吸它,离开哪怕几秒钟就会窒息而死。
《沧浪之水》读后感范文五篇_读后感_

《沧浪之水》读后感范文五篇阎真的《沧浪之水》一书以犀利如刀的文笔,栩栩如生地描述了省卫生厅公务员、医药学研究生池大为从无职无权、空怀壮志,到时来运转、大展宏图的过程;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沧浪之水《沧浪之水》这本书从20xx年到现在,先后读了三次,不深不浅的感想还是有一些。
池大为,穷山沟出来的高级知识分子,从小在父亲的教导下,坚持做人的原则与知识分子的道德良知。
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省卫生厅当了一名小科员。
然而他不肯摧眉折腰,一直坚持的那一套做人原则在官场也完全不适应,不仅看不到升迁的希望,反而被发配到研究学会坐冷板凳。
无职无权的苦,还让池大为的婚姻生活很不幸福,老婆对拮据的生活及丈夫的无能充满了抱怨。
儿子被烫伤了,池大为因为一时拿不出足够的钱给医院,被医院拒绝治疗,就算跪下高傲的膝盖也无济于事,最终不得不求助于自己一向鄙夷的谄媚取容的丁小槐,因为丁的头衔是副处长。
在一系列的沉重打击下,池大为痛定思痛,脱胎换骨,把父亲教导的一切抛之脑后,决心做一个官场的政治动物。
凭着过人的悟性与多次机遇,池大为扶摇直上,不到十年时间就升到了厅长的高位,钱权兼备,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分析池大为这个人物,虽然在现实中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变化鲜明的典型人物,但池大为的心态变化,其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年轻人在社会上屡屡碰壁后,不断挣扎不断反思,最后变得越来越圆滑,越来越功利,也越来越失去纯真与原则。
池大为描叙的是官场沉浮,其实这个浮华的社会又何尝不是官场的一个延伸。
牵强一点来比喻,刚从学校毕业的池大为代表的是那些棱角分明、单纯善良的年轻人,丁小槐代表的是那些八面玲珑但缺少正义感的人,马厅长代表的则是那些社会上功成名就、决定游戏规则的成功人士。
棱角分明的人与八面玲珑的人竞争,孰优孰劣分晓立现;单纯善良的人与又厚又黑的人竞争,失败也是必然的。
再分析池大为的几段感情经历,大学时代的许小曼,出身名门,与池大为门不当户不对,池大为若与她结合,在事业上可以少奋斗许多年,但池大为不愿事事屈从于许小曼,其实也是他不愿向权贵低头的性格的另一种表现,分开则是必然。
沧浪之水读书心得

沧浪之水读书心得沧浪之水读书心得篇1《沧浪之水》,一个当代知识分子精神被损毁、被扭曲的过程,直接冷峻地展示了人的沉沦。
我们该坚持什么,抵抗什么,这个本来我早就以为想清楚了的问题,现在却发现大家都在寻找却谁也没有答案。
这真让人沮丧。
我们不要站在某种道德高度去审视谁的灵魂。
事实上阎真讲的故事里也没有任何简单的批判,而是近乎残酷地跟池大为和我们一起,击碎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追问卑微人生的意义。
生活就是这样。
这样就是生活。
人生很短,所以必须很努力去追求很多东西,因为你不会长生不老,没有资本一直等待下去。
什么样的选择,相应的代价。
池大为的蜕变过程是惊心动魄而又漫长得残忍的。
在炎凉冷暖的人情世故里,在波诡云谲的政治舞台中,在光怪陆离的世象百态间,我看到了一个鲜活的人怎么样坚持,坚持到头破血流,坚持到悲哀地发现:只有他一个人在这个自觉崇高的坚持里越来越无能为力越来越无法坚持;我看到了一个善良而执著的青年,面对自己卑微的灵魂和巨大而神秘的世俗力量悬殊对比时,如何彷徨、犹豫、怀疑和煎熬,最终不得不自宫了不合时宜的知识分子操守,亲手杀死了过去的自己。
自我是人性的盲点,人太爱自己,本能地从自我的立场去体验一切,批判一切,本能地排斥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东西。
人都是有偏见的,偏见无法用逻辑来矫正,它本身就是一个逻辑起点,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自然规律。
老虎吃兔子,谁规定老虎是坏,兔子就是好的呢?生命如水,生活如歌,人生如戏。
沧浪之水读书心得篇2“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
读本好书,就像交个好友,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我所说的书不仅包括专业书,更多的是关于人生与人性的书。
书应该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刚读《沧浪之水》时,感到味同嚼蜡,索然无味,后来耐心读下去,发现它真的能给人说深深的启迪。
作者以娓娓而谈的文笔和行云流水般的故事,写出医药学研究生池大为空怀壮志,无职无权的苦,时来运转,有名有利的难;在真切的展示他的人生旅程的同时,也把困扰他人生难题一一解开。
《沧浪之水》读后感

《沧浪之水》读后感《沧浪之水》读后感《沧浪之水》读后感1说实话我很想吐槽作者的文字功底,有些描写居然会觉得很不舒服,那种单纯看不惯语言和表达的不舒服。
很多神态动作描写看完都忍不住想这是正常人能做出来的吗?凭这个都有打两星的冲动。
读到一半的时候就有点不想读了,不得不说文学这个事还真是有门槛的。
不过后来还是回头读完了,再三犹豫打了四星,这样的书可以暂时闭上文学审美的眼睛。
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主角心理斗争的过程,也就是书的前半段,这是很多人面对现实时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的挣扎。
书中的道理很多也很受用,虽然不知真假,但作为初入社会没有人指点的学生感觉明白了挺多。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么复杂,有些游戏规则你不知道可能就会不经意间触犯了,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这大概也是这本书一直再版的原因吧。
主角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是我认为的精髓。
看着别人的大半生一步一步走过来,不禁会想如果是我,我又是怎样一种选择怎样一种人生呢?《沧浪之水》读后感2前两天,看了一本反映官场现实的小说--〈沧浪之水〉,看后,真是百感交集。
沧浪之水清兮,能够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能够濯我足好一个随波逐浪文中的主人公池大为研究生毕业,因卫生厅厅长的赏识而没去中医院报道,而留在了卫生厅。
一开始的他,很有性格,一些现象看不惯,就会说出来。
结果,得罪了厅长和一帮溜须拍马的人,日子自然不好过。
结婚生子了,还住在分来的单间宿舍里,厅里比他来得迟比他学历低的人,一个个却升了官住上了好房子。
现实的生活渐渐瓦解了他的信仰,连原本善良的妻子在有了孩子之后,也因为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全部的爱而变得对丈夫大为不满。
最后,池大为选取了随波逐浪。
悟性极高的他,一旦改变了做人的态度,顺应圈子的游戏规则,幸运的大门就接连为他打开。
官是一级级地升,房子越换越大,地位越来越高,最后竟成了卫生厅的厅长。
但他,却失去了自我。
可悲的人,也许很多人向往他的生活。
绕在他头上的光环,让人们羡慕。
可内心灵与肉的挣扎,撕裂的感觉,又有几人能够体会。
沧浪之水读后感优选份

沧浪之水读后感优选份沧浪之水读后感 1随着翻过的一页页,那些细致的心理描写真是棒极了。
我越加感到故事中前朝的主人公简直就是自己,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良知和责任心是历代知识分子激励自己的座右铭,也是影响着我们还没有或刚刚走出校园的年轻人。
我们总以为自己长大了,但亲自尝到了跌倒的滋味才明白自己仍是个小孩。
很多事情只有自己经历过才会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梁致远就是这样的,最开始报到时与吴过的冲突,似乎预示着没有经过锻炼的他将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
因不懂得规矩被耽误了七八年,最美好的七八年。
这段时间,使他继受到道德教育之后又接受到来自社会的'教育,使他由一个空有知识的清高书生转变为能够看透社会的掌权者,使他由坚守理想,脱胎换骨成为完全放弃本来的座右铭。
人还在,但人格却不在了,被逼的。
故事中的他又是很幸运的,但现实中会不会是这样,再次不必考虑了,为了完整的典型的故事。
他的成功,现实的成功离不开身边的每一个人,比如闻局长的外孙生病给了秦梅表现的机会,也给梁致远接*闻局长提供了最初的可能,匿名信事件使他得到了闻局长极大的信任,许小曼一次次的关键慷慨相助,使他在冰冷的时刻体会到了珍贵的温暖,而心如止水的罗清水带来的教诲则给了他受用一生的财富。
读整个故事伴随着一种莫名的熟悉的感觉,但给我震撼的是在结尾。
得到了一切之后,生活还意味着什么了,面对父亲,“风呜呜地从我的肩吹过,掠过我,从过去吹向未来,在风的上面,群星闪烁,深不可测。
”父亲始终没变,他已不是原来的自己了。
我不知道终日为生活奔波的人们还有谁会清闲地去探索。
我们应从中学到些什么吧,想到一种很受打击的情景,故事中提到的:那些人为了得到提拔去读博士,从报名到毕业只去考试然而却能通过,是不是很受打击?学*还有什么出路?起初的我们也会或多或少的像梁致远一样,但如此坚强的他都无法抵抗的了。
闻局长的话似乎解释了我们的困惑:要么清高到底成为一种境界;要么干脆放弃思想的包袱。
《沧浪之水》读后感范文五篇

1.《沧浪之水》读后感在读完《沧浪之水》这本书之后,我感觉到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它带给我的不仅是情感上的体验,还有思想上的深沉。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不愿放弃的年轻人,他在追寻自己的梦想的路上一直不停地挫败,甚至遭受了生活中最沉重的打击。
但是,他始终没有失去勇气和信念,一直在不断地尝试和改变。
最终,他在漫长的时间里,得到了自己的回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本书带给我的启示是,当我们一次次遭受挫败的时候,不要放弃追求自己的梦想,要坚定信念,勇敢尝试,终有一天,我们的努力和信念将得到回报。
2.感受《沧浪之水》我觉得这本书很有启发性,它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在自己的追梦之路上面对挫折和困难但是依然坚持不懈的决心和毅力。
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很多不同的场景和人物,从中得到了许多有意义的反思和启示。
在我看来,这本书所传递的信息是:人生就像是一条浩瀚的大海,我们需要不断地划船前行,面对风浪和暴雨,不停地学习和探索,才能扬帆远航,找到属于自己的彼岸。
我们需要越过许多险阻,经历过程中的磨难和考验,才能迎来最终的胜利。
3.《沧浪之水》读后感这本书故事情节很吸引人,主人公的追梦之路也很感人。
他面对的挑战和压力让我深感钦佩,尤其是他不畏艰难险阻,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人追求的是一切表面的成功和财富,而《沧浪之水》告诉我们成功和財富不是我们一生的追求,但是追求梦想和信仰才是真正让人满足的,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我们必须清晰地认知自己的信仰和人生目标,追随着这些目标去奋斗,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道路上收获更多。
4.感悟《沧浪之水》当我阅读完《沧浪之水》后,我也像主人公一样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无奈和挑战。
但是,这本书也给了我希望和勇气,让我感到愿意面对和攀登人生的高峰。
在这个浮躁和喧嚣的当下,我们每个人必须认识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信仰,以此作为我们每天行动的动力。
通过不停地学习和反思,我们能够发现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并将它们注入我们的人生价值观之中。
《沧浪之水》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

《沧浪之水》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沧浪之水》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沧浪之水》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沧浪之水》读后感1长篇小说《沧浪之水》,作者阎真,出版于20xx年。
从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迄今已经十五年,但为什么一说读后感就会想起它?因为写得太好了,对于社会、对于人性,对于人物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同时主人公想要在纷繁的世事中“众人皆醉我独醒”是如此艰难,令人扼腕!还好,最后他拥有了一定的权力,终于做成了几件自己想做的事,也给读者以慰藉。
也正因为如此,这本书成了我重读频率最高的书之一,它似一本官场教科书,让人有相见恨晚之感;又似一本新时期的“《官场现形记》”,世间百态,官场百态,尽收眼底!夹缝中求生存,黑暗中踽踽独行,终于见到阳光,令人豁然开朗!读者诸君,跟我来吧!主人公池大为,出身于乡村医生家庭,父亲因仗义执言被打成“右派”,由于出身不好,他多次申请上大学都被拒绝。
恢复高考后,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研究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毕业于北京中医大学,是分配到家乡所在省卫生厅的第一位研究生。
当时的厅长马垂章很是器重他,把他安排在办公室。
但由于家庭教育使然,池大为刚正不阿,仗义执言,很快令领导失望、被同事排挤,身边的本科生已经提了科长,他还是大头兵一个;工资、住房等待遇逐渐与别人拉开差距,更残酷的是被挤出了权力中心,发配到二级单位“中医学会”,转眼毕业十年了,无权无势,本想就一杯清茶、一张报纸,写写论文、下下棋打发余生,但娶妻生子后,妻子的工作、儿子的幼儿园、住房等问题纷至沓来,使他意识到想独坐一隅了此残生也不可能!特别是儿子因为住房拥挤不慎被开水烫伤、去医院因没钱交押金得不到及时治疗、他亮出卫生厅的工作证却无人买账、最后还是求了原来特别瞧不上的同事、现在的医政处副处长丁小槐,孩子才得到及时治疗。
《沧浪之水》读后感6篇

《沧浪之水》读后感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汇报、述职报告、发言致辞、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job reports, speeche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沧浪之水》读后感6篇下面是本店铺分享的《沧浪之水》读后感6篇,以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灵的抉择
——读小说《沧浪之水》有感
是理想,还是现实?
是平凡,还是崛起?
是信仰,还是沉沦?
站在人生的岔道上,池大为思索过、痛苦过,但是依然做出了心灵的抉择。
也许超然之士、高雅之人对他的选择很失望,但是,这就是三千红尘中的芸芸众生脱不开的羁绊和枷锁——如何更好的生存下去?
沧浪之水,取自于摘自屈原的《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从字面上不难理解这两句辞的意思:沧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浊,可以洗我的脚。
这两种“与世推移”和“深思高举”的处世哲学,一直拷问着主人公池大为,拷问着作者阎真先生,同样也拷问着每一个正在奋斗、追寻,或者已经追寻到成功的人。
池大为的选择,是有其家族根源的。
池大为的父亲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在划为右派后,仍然在践行入世、出世的清浊中郁郁而终。
是孔子的“克己复礼,万世师表”,还是孟子的“舍身取义,信善性善”;是屈原的“忠而见逐,情何以堪”,还是陶渊明的“富贵烟云,采菊亦乐”,
都给了他们两代人道德血液的底线。
父亲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是在清浊中苦苦思索原本的意念、理想的随波逐流,虚拟的尊严和真实的利益最确切准则的信念,最终只能放在泥土上心灵独白一番,打开它审视自己的灵魂。
虽然池大为毕业后进入卫生厅,获得完成父亲夙愿、一展才华的好机会,但是他始终不能和厅内那尔虞我诈和官场的波诡云鹬融合在一起,那些人情百态编制起来的网把他阻隔在外边!这时的他默守着知识分子的清高,格格不入,他骂那些挣宠献媚的人为猪人、狗人。
当因自己的仗义执言被坐冷板凳,那些猪人、狗人爬到自己的头上,名利双收,而他自己娶妻生子,生活的现实以无法抗拒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真实性逼迫到他头上的时候,他内心所承受的矛盾是鲜明而沉重的!他不能放弃那属于他的清高,又不能向他所不耻的世俗低头,然而现实的压力又不得不让他羡慕那些他一向不耻的猪人狗人用他一向不耻的手段弄到的东西!他逃避、去算命占卜,也曾因不堪现实生活的重负被逼着跑关系、献殷勤,但那些东西始终学不来,用不像。
时来运转,一个在心中压抑很久的念头破土而出,而就是这个念头,给他带来的是巨大的转折,不经意间,他戏剧般的拥有了以前望穿秋水的东西,官位、金钱、荣誉,甚至当上了厅里的一把手,这一切来的让他都觉得莫名其妙!他
拥有不错的能力,拥有知识分子那份道德的底线!当他踌躇满志大干一场时,才发现有时那些放之四海皆真理的东西,在真正操作起来是多么的难,有时甚至要把他默守的底线降低,去迎合他一向不耻的世俗!他一度对这样的情形不解,这又成为重压他心头的另一巨大的矛盾!
在不得志时,一方面他为了避开厅内的人情百态,甘愿去坐冷板凳的工作,且自我解嘲说可以有一个清净的环境去看看书写点东西;另一方面他想拥有一个比现在大一点的房子,好让他们夫妻不和岳母儿子同处一室。
在儿子被烫伤,需要住院的时候,又不得不有求于那些春风得意的猪人狗人!妻子的怒其不争、妹夫的巨大差异和以前的同学的苦口婆心和现实中的一切一切都要他要有个转变,至少能让他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然而内心墨守成规的东西成为他不能逾越的底线。
他在自己的原则与强烈的现实压力之间,做着巨大的煎熬。
在得志以后,一开始的拒贿事件让他名声远扬,一连串的政策让厅里的工作有声有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不记前闲,以最大的包容,解决了以前敌对者的各种问题,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伴随着猪人狗人的谄媚也接踵而至,这时的他会全盘照收,好像是为了突出他和以前的不同;当他决策厅里的亿万资产时,也会趁职务之便,留下轻微的一部分,作为儿子出国深造的费用,在去度假村度假时,也会和
漂亮的服务员小姐发生关系……
人生的巨大反差,就在于这一念之间,就在于这心灵上的选择。
人为什么会变,为什么有人格的人会视恶如仇,原因就是一个人用什么样的眼光来审视这些问题,原来双重无法调配的性格,池大为一边在臣服权利,一边在反省自己。
池大为是当代生活颇具代表性的人物,出身不高,学历不低,生活里的一切远没安排好,清高孤傲却早已成为性格中的主要部分。
他深知自己悲剧的根源,就是不愿真正彻底地改变自己。
他最终屈服了、成功了,变得比任何人都彻底而且变本加厉。
是生活教训了他,面对一次次无法回避的难堪与屈辱,他埋葬了“旧我”,只是一种性格与外在环境的激烈冲突,一种失落灵魂、丧失自我带来的心灵危机,一种欲罢不能的无助和在现实中漂浮、局外人的失落,一段夹缝中求生存,痛苦中得转变的生命历程。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倾尽沧浪之水,难以洗涤净的是我们蒙尘的心灵,当他又一次翻开他父亲《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时,终于明白无法审视自己,只能焚之。
心灵的抉择,社会一直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池大为的事业成功了,但他的理想失败了。
我们这个社会,如果理想和事业总是背道而行,那人生该是如何的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