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工降雨课件试题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竞赛

九年级物理竞赛

初中物理知识奥赛强化训练试题1.用飞机向云层喷洒于冰(固体的CO2)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

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a)干冰迅速吸热升华;b)干冰吸热熔解;c)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d)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e)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f)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解成雨滴。

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 [ ] A.a、c B.a、d、f C.b、c D.e。

2.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条件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B.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C.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3.与“热”相关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扫地时,灰尘满屋,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B.用水作汽车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C.把冰放在手心,感到冷,是因为冰的内能为0D.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发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4.在烹炸食物时常会见到滚开的油锅中,溅入一滴水后,会有剧烈的响声,并溅起油来。

其主要原因是[ ] A.溅入的水滴温度太低B.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C.水的比热比油的比热大D.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

5.与火车相比,汽车车厢外表面更容易堆积灰尘。

对于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最可能的是( ) A.火车车厢的外表面比汽车车厢的外表面光滑,更不容易堆积灰尘B.火车行驶的速度比汽车的大,产生的风更大,更容易把灰尘吹掉C.火车行驶的速度比汽车的大,车厢外侧空气流动的速度比汽车的大,车厢外侧气压比汽车的小,车厢的内外压强差比汽车的大,更不容易堆积灰尘D.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厢外表面由于和空气摩擦而带电,因为汽车的轮胎是绝缘的橡胶,和铁轮的火车相比更不容易把电荷导入地下,因而更容易吸附灰尘。

6.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近旁有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使b带电,则 ( ).(A)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B)b将吸引a,吸住后不放开(C)b立即把a排斥开 (D)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7.为判断一段导线中是否有直流电流通过,手边若有下列几组器材,其中最为方便可用的是( )A.小灯泡及导线B.铁棒及细棉线C.带电的小纸球及细棉线D.被磁化的缝衣针及细棉线8、如图所示,R1=R2=R3=3欧,则电键K断开和闭合时,M、N间的电阻分别为()A、9欧,3欧B、9欧,0欧C、1欧,0欧D、1欧,9欧10.将分别标有“6V9W”和“6 V3W”的两个灯泡L1、L2串联接在12 V电源上,则()A.两灯都能正常发光B.灯L2可能被烧毁C.两灯都比正常发光时暗D.灯L1比灯L2亮9.电炉通电后,电炉丝热得发红,而跟电炉连接着的铜导线却不那么热,这是因为[ ]A.通过铜导线的电流小,所以它消耗的电能也较少B.电炉丝和铜导线消耗的电能相同,但铜导线散热快,所以就不那么热C.通过电炉丝的电流大,所以它消耗的电能较多D.铜导线电阻较小,所以它消耗的电能较少10.(多选)有一电热器,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1000W.现要把它改装一下,用在电压为110V的电路中,若要使它消耗的功率仍为1000W.下面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将电热器中的电热丝截去一半(B)将电热器中的电热丝截去3/4,只留下1/4(C)在电热器中再并联一根与原来相同的电热丝(D)将电热器小的电热丝等分成两段,再并联起来11.李军在检修一只1000 W的电炉时,发现电炉丝断了一小截,他用一段较细一些但由同种材料制成的电炉丝将残缺部分补接至原长,这样再接入原电路中使用时,其实际发热功率将[ ] A.大于1000W B.等于1000 W C.小于1000 W D.无法判断12.(多选)如上图,当闭合开关时,L1不亮,L2亮。

人工降雨的原理初中物理

人工降雨的原理初中物理

人工降雨的原理初中物理人工降雨的原理是指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来改变天气状况,增加降水量。

人工降雨是通过人为干预气象系统的运行,以实现增加降水或者延长降水时段的目的。

一、云的形成与降水云是由水蒸气在大气中凝结形成的,而降水则是云中水滴的增长到足够大而下落的过程。

在云的形成与降水中,气象要素如湿度、温度、气流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人工影响云和降水的方式1.雷电影响法:通过飞机或者火箭向云中释放含有云中云粒子所需的潜热的物质,以触发云中电荷产生的现象,从而诱发雷电发生。

雷电释放的能量和电磁场的改变,可能会导致降水的增加。

2.雷电的人工消除法:通过设备产生一个与雷电云发电行为一致的电场分布,以降低或消除雷电云。

这样可能造成这种云产生降水增加。

3.雷雨增强法:在云中战机上释放化学剂,形成气溶胶,作为云滴的凝结核,提高云滴数量,从而增加降水量。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发射火箭或释放物体以刺激云中产生凝结核,从而增加降水。

4.明云制造法:通过向云中供给气溶胶,形成冷凝核,促进水蒸气在云中凝结为云滴,从而增加降水量。

5.冷云制造法:在冷空气前沿或冷锋中,通过施放云凝结剂或物质,形成冷湿云,使云滴数量增加,从而增加降水。

6.强制增雨法:通过使用飞机、火箭、炮弹等载体向云中撒播云凝结剂,改变云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引发或增加降水。

三、人工降雨的原理和效果分析1.影响云粒子的溶解度:引入云凝结剂后,能够影响云中水滴的溶解度,促使冷凝核形成,并增加云滴数量。

这样就会使得云中的水滴渐渐增大,从而导致降水的增加。

2.影响降水过程的温度和湿度:人工降雨的方法可以影响云中的温度和湿度,从而改变云物理性质和云滴运动,加速云滴的凝结和降水过程,提高降水量。

3.人工降雨的效果:人工降雨的效果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气象条件、地理环境等。

在适当的条件下,人工降雨可以增加降水量,改善干旱或缓解水资源不足的情况。

然而,人工降雨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潜在的风险。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含答案解析)(21)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含答案解析)(21)

一、选择题1.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C.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盒D.用地膜覆盖农田2.疫情期间医护人员佩戴护目镜时往往会形成一层水雾覆盖在护目镜内侧,如图所示,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形成与护目镜上的水雾形成相同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D.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3.预防新冠肺炎病毒时要测量体温。

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 37℃与39℃的就诊者体温,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A.37℃和 39℃B.37℃和 38.5℃C.37℃和 37℃D.38.5℃和 39℃4.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6℃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

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6℃,则测出来的体温是()A.36.6℃B.39.6℃C.37℃D.76.2℃5.一支刻度均匀,但标刻数值不准的温度计。

在测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时,示数为96℃,在测一杯热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与热水的真实温度50℃恰好相等。

若用此温度计去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则示数是()A.0℃B.2℃C.4℃D.6℃6.已知碘的熔点是 114℃、沸点是 184.35℃,小丁用电吹风对装有固态碘的试管(如图所示)进行加热,能看到试管出现碘蒸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吹出热风的温度为 100℃,则管中的碘只能是先熔化再汽化B.如果吹出热风的温度为 100℃,则管中的碘只能是升华C.如果吹出热风的温度为 200℃,则管中的碘只能是先熔化再汽化D.如果吹出热风的温度为 200℃,则管中的碘只能是升华7.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0℃水的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关于容器中冰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的质量减少了B.冰的质量没变化C.冰的质量增大了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8.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些现象。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达标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 (149)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达标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 (149)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达标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用没有甩过的两支体温计测量同一病人的体温,两支体温计的测量结果分别是37.8℃和38.8℃,则病人的体温一定是()A.37.8℃B.38.8℃C.不超过37.8℃D.在37.8℃和38.8℃之间【答案】C【分析】体温计使用之前必须甩一下,倘若不甩,由于体温计有特殊的结构,在玻璃泡的上方有个缩口,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水银柱只能上不能下.【详解】使用体温计之前没有甩,两只没有甩的体温计测量同一病人,出现37.8℃和38.8℃,如果病人体温低于37.8℃,两只体温计分别保持原来的示数,37.8℃和38.8℃;如果病人37.8℃,原来37.8℃的体温计正好准确显示体温,原来38.8℃的体温计仍保持原来的示数;如果病人体温在37.8-38.8℃之间,原来37.8℃的体温计会升高到和体温相同,原来38.8℃的体温计仍保持原来的示数;如果病人的体温是38.8℃,原来37.8℃的体温计示数会升高到38.8℃,原来38.8℃的体温计仍保持原来的示数;如果病人的体温高于38.8℃,两只体温计都会升高到和体温相同.故选C.32.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实验室做了4个实验。

其中大试管和小试管都装有水,图乙、丁中的大试管上有密封盖,图丙中的大、小试管上都有密封盖.将四支大试管中的水加热,使之保持沸腾,则在大试管中的水不断沸腾的过程中,请你判断选择小试管中的水能沸腾的是()A.B.C.D.【答案】B【详解】A.图A中在大试管内的水不断沸腾时,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再升高,这样小试管中的水吸热,温度达到沸点,但由于与大试管中的水温相等,无法继续从大试管中吸收热量,也就无法沸腾。

故A不符合题意;B.图B单独给大试管加密封盖,这样大试管中气压增大,沸点升高,当大试管中水不断沸腾时,温度超过小试管中水的沸点,能继续给小试管中的水传递热量,使小试管中的水吸收热量而沸腾。

故B符合题意;CD.图C、D属于增大气压,沸点升高,而大、小试管中水的沸点同时升高,其原因与A相同,故也无法沸腾。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物理全册教材习题课件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物理全册教材习题课件

蒸发
沸腾
解析:蒸发和沸腾相同点都是汽化;不同点发生地点吸热只发
生在液体表面;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剧烈程度分别为缓慢和
剧烈;温度条件分别为任何温度和沸点。
教材习题
2. 以下措施可以减慢水的蒸发的是( )。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2)把硬泡沫塑料用小刀切成一个规则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宽 、高或边长,求出其体积V,再用天平称出其质量m,最后用公式ρ=mV求出硬泡沫塑料的 密度,然后与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比较,会发现硬泡沫塑料的密度小于水的密 度。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第4节 新材料及其应用

解析:(1)cm (2)mm (3)cm (4)m
教材习题
3. 图2-10甲中铅笔的长度是
测量石块的体积,则水的体积是


。图2-10乙表示用排水法 。小石块的体积
答案:2.85cm 45mL 5mL 解析:用刻度尺测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用量筒 测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底部相平;用排水法测 石块体积时,石块体积是两次测量时的示数差。
氟利昂中的“氯”元素会对大气造成影响,破坏大气臭氧层。而且氟利昂制冷剂如果遇 到明火会产生有毒的“光气”,对人体是有害的。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第1节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教材习题---动手动脑学物理
教材习题
1.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 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长约6300 km = m。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练习题“您的阅读就是对我最好的赞赏”一、填空题1、寒冷的冬夜,窗户的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水蒸气而成的,冰花出现在窗户玻璃的(填“内”或“外”)表面.2、即使在0℃以下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3、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棒表面有一层白色的小冰晶,是由水蒸气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冰棒放在嘴里变成水,是过程(填“吸热”或“放热”)。

4、我国民间有名谚语叫“霜前冷,雪后寒”。

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现象而形成的;雪在融化时需要热。

5、施行人工降雨时,是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干冰迅速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迅速小水滴落下来。

(填物态变化)6、把樟脑丸放在衣柜里防虫,最后樟脑丸变小了,这是_________现象,在此变化过程要_________热。

7、物质从固态气态叫升华,升华过程中要热;物质从气态固态叫凝华,凝华过程要热。

.8、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撒到冷云中,靠干冰的_______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其周围环境________,则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液化成小水滴或________成小冰晶,导致降雨。

9、干冰(固态CO2)暴露在常温下时,它会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这种现象叫,用干冰在舞台上产生的淡淡白雾,是由于干冰,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10、写出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1)萘在凝固过程中,温度;(2)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3)酒精在蒸发过程中,温度;(4)水银在沸腾过程中,温度;(5)碘在升华过程中,温度。

二、选择题1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春天,冰封的湖面解冻B.夏天,利用冰箱制作棒冰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12、霜、露、雾、冰、白气中,由液化而形成的是( )A.霜、雾、白气B.霜、露、白气C.露、雾、白气D.露、雾、冰13、下面几组物态变化过程都放热的是:A.熔化、汽化、升华;B.熔化、液化、凝华;C.凝固、液化、凝华;D.凝固、汽化、升华.14、超市里卖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在饭店、舞厅、厕所等场所,能有效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这种现象是A.熔化B.升华C.汽化D.凝华15、下列过程中,属于凝华的是()A.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B.仲夏,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C.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D.严冬,湖水结成冰16、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用久的白炽灯内壁会发黑,这是钨丝经历了A.升华过程B.凝华过程C.凝固过程D.先升华、后凝华三、简答题17、请你解释一下俗语“下雪不冷,化雪冷”18、舞台上经常用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19、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这是什么原因?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多读书,品味读书,为您推荐两本好书!。

人工影响天气考试题库

人工影响天气考试题库

人工影响天气考试题库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 人工影响天气最常用的播撒物质是()。

A. 干冰B. 碘化银C. 盐粉答案:B。

解析:碘化银是人工影响天气中最常用的播撒物质,因为它的结构与冰晶相似,在冷云中可以作为冰核,促使水汽凝结成冰晶,从而达到影响天气的目的。

干冰也可用于人工影响天气,但使用相对较少,盐粉主要用于暖云催化,总体而言碘化银更为常用。

2. 人工增雨的原理是()。

A. 增加云中的水汽含量B. 促使云中水汽凝结或凝华C. 直接改变大气环流答案:B。

解析:人工增雨主要是通过向云中播撒催化剂,促使云中水汽凝结或凝华,进而形成降水。

云中本身是有水汽的,并不是增加水汽含量,而且人工增雨还达不到直接改变大气环流的程度。

3. 以下哪种云系最适合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A. 层积云B. 卷云C. 积雨云答案:A。

解析:层积云是比较适合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的云系。

卷云高度太高且水汽含量少,不太适合。

积雨云虽然水汽丰富但往往发展迅速且不稳定,作业难度较大且有一定危险性,而层积云有一定的水汽条件且相对稳定,比较适合人工增雨作业。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 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方式包括()。

A. 飞机播撒B. 高炮发射C. 火箭发射D. 地面燃烧炉作业答案:ABCD。

解析:飞机播撒可以大面积作业且能到达一定高度;高炮发射和火箭发射可以将催化剂送到特定高度和位置;地面燃烧炉作业则适合在山区等特殊地形,通过燃烧含催化剂的物质将其播撒到空中。

2.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需要考虑的气象要素有()。

A. 温度B. 湿度C. 风D. 云量答案:ABCD。

解析:温度影响水汽的相态变化,湿度决定水汽含量,风会影响催化剂的扩散,云量则关系到是否有足够的云水来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3. 以下哪些是人工影响天气的潜在风险()。

A. 影响生态环境B. 影响其他地区天气C. 作业设备故障引发意外D. 过度干预自然气候答案:ABCD。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讲练课堂2.4风和降水(练习)(原卷版+解析)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讲练课堂2.4风和降水(练习)(原卷版+解析)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风和降水【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风B.一天当中最低的气温出现在午夜 24 时左右C.大气湿度表示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多少,通常用相对湿度表示D.空气中相对湿度越高,干湿球温度计差值越小2.(2021·浙江杭州一模)降水损失量是指降水后被地表吸收、渗透的水量。

如图所示为不同地表降水损失量随时间变化图。

造成不同地表降水损失量不同的水循环环节是()A.地表径流 B.下渗 C.地下径流 D.蒸发3.(2020秋·浙江杭州·八年级杭州市公益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哪个符号能正确表示我国夏季风的风向()A.B.C.D.4.杭州市气象台某日发布天气预报:“明天晴,东南风3~4级,阵风5~6级,明天白天最高气温32℃,明天早晨最低气温26℃,空气相对湿度61%。

”对于这则天气预报的说法错.误的..是()A.“最高和最低气温”可由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来测得B.“东南风3~4级”可由用风向标和风速仪来测得C.“明天晴”说明“明天云量少”,受低气压控制D.相对湿度越大,成云降水的可能性就越大5.如图为某天校园气象站发布的天气实况,其中“风速:1.4m/s”可用的测量工具是()A.B.C.D.6.小明观察到教学楼楼顶上有如图所示的仪器,该仪器是用于测量()A.气温 B.湿度 C.风速 D.降水量7.下列关于气温和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表述正确的是()A.大陆内陆地区降水一般多于沿海地区B.高纬度地区降水一般多于低纬度地区C.低纬度地区气温一般低于高纬度地区D.青藏高原平均气温一般低于四川盆地8.不管冷锋还是暖锋发生时都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A.降雨B.降温C.升温D.干旱9.根据温度垂直变化和地形雨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迎风坡会降水而背风坡不会降水B.气流上升时,空气遇冷会液化C.地球大气层的气温都会随着高度上升而降低D.地形雨的形成与大气环流和温度垂直变化有关10.下图所示,甲地的风向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应是()A.东北风B.西南风C.东风D.西风11.早晨学校升国旗,小柯发现国旗迎风朝东北飘扬,这时的风向是()A.东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西北风12.夏季,近海地区海陆风的风向通常昼夜交替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是白天形成的陆风B.图甲是白天形成的海风C.图乙是白天形成的陆风D.图乙是白天形成的海风13.如图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有()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4.如上图是甲、乙两地干湿球湿度计示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uzhong
话题:人工降雨
胖胖:人工“耕云播雨”的理想成为现实.老师,您能否介绍一下通过什么方法实现人工降雨?
老师:简单地说人工降雨就是设法使空中水蒸气变成小雨滴落下.如图1.5-6.
图1.5-6 人工降雨
随着科研的发展,人工降雨有三种常用方法:一种是向云层中输送冷却剂,一般用飞机在适当的云中撒布干冰,靠干冰的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从而形成降雨;另一种方法是向高空撒布与冰晶结构极为相似的碘化银、樟脑或酒精等药剂,作为吸附水汽、加速水汽液化或凝华的物质,使云层中冰晶增多,或云中小水滴增大而降雨;还有一种方法是用飞机在适当的云层中直接喷出直径约为0.05mm的水滴,使云层底部的小水滴相互合并、变大而形成降雨.
乐乐:那人工降雪与人工降雨的方法是否一样呢?
老师:基本上原理一样,根据气候条件的不同就可实现人工降雨或人工降雪.
胖胖、乐乐:原来高科技的应用离不开简单的物理知识,我们要好好养习物理,将来为人类多做贡献.
wul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