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育是传承文明的重要途径,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
要使命。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教师的基本要求和必备素质。
学高,即是要有扎实的学
识和广泛的知识面,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研究能力;身正,即是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
值观和道德观,具备良好的教育思想和道德品质,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只有做到学
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培养出更多优
秀人才。
学高,是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学识和专业知识,掌握科学的教育
理论和方法,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
教育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所以,教师应该有
专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对待教育事业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的学识和能力,才能站在教育的最前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教师始终保持学术热情和教育情怀。
教育事业是一项长期
的努力,需要教师有坚定的毅力和耐心。
教师要不断追求自己的学术进步,不断提高自己
的学识和教育水平,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
教师也需要时刻保持教育
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教育为己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负责。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教师的职业要求,也是对教师的期望。
教师是学生的导师和
引路人,教育的成果离不开教师的辛勤付出和正确引导。
只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
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育职责,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让我们共同努力,学习知识,提高自己,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发表时间:2019-12-24T14:07:37.17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4期作者:肖玉龙[导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
“学高为师”指的是教师必须知识面广,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
“学高为师”指的是教师必须知识面广,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
“身正为范”指的是教师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就是学生可供参照的道德标准。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身为一名教师,要有渊博知识,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做学生求学路上的引路人。
身为一名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做学生为人为学的楷模。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无数教师的座右铭。
事实上,提高教师学识水平,加强师德建设,不仅关乎教师个人的发展,关乎学生的成长,更关乎教育强国建设,关乎民族复兴大业,因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刚上师范的第一年暑假,除了写学校布置的几十张毛笔字外,我整天就在家里面无所事事,蓬头垢面、邋遢慵懒,连吃完饭的碗都懒得收拾,于是,终于激怒了父亲,一气之下,给学校写了一封信,大致内容是这样的:贵校学生肖玉龙,假期好吃懒做,消极怠工,试问,这样的学生将来如何为人师表?贵校的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难道就为培养这类学生吗?恐慌之余,深感愧疚,于是,开学初,站在教学楼前,仔细体味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大字的深切含义,为父亲、为学校、为自己、为将来的学生。
上学时代的我们,物质是匮乏的,班上的许多同学都申请了贫困助学金,每月可分得学校多补助的几十块钱,这样也就不至于吃不饱饭,我的班主任,是一位年轻的音乐老师,每每看到班上同学晚饭或早饭只吃一个馒头时,就心疼不已,她也是刚刚步入教育岗位不久,不到30岁,于是,自己从每月的工资当中取出一些钱,又资助了班上的几名同学,虽然对象不是我,但仍倍感温暖。
我有个语文老师,刚接班不久,平时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总是进行地不紧不慢,可能是年龄大了的缘故吧,我不是很喜欢他,觉得他太古板。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还意味着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身作则,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
教师的行为和言辞应当严肃庄重,严格要求自己,
守住道德底线。
学生会看到教师的言行和行为,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受到积极的影响。
学高为师,就是要求教师做到言传身教,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以自己的正直和高尚的品质
去感染和教育学生。
学高为师还意味着教师要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的
工作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
只有不断审视自己的行为
和方法,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成果。
教育实践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成长,与时俱进,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准确地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
学高为师,就是要求教师不断反思和反省自己的行为,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发挥自己
的潜力。
师德为本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师德为本,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位教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教好书,给学生讲讲道理那么简单,而是要从社会,学校,班级,甚至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掌握科学知识、养成健全人格,为国家、为社会培养负责任,有用的人才。
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队伍建设的总枢纽,也是搞好师德师风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
教师的职责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什么是师德?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其内涵。
第一,高尚的师德必须对学生充满爱。
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
记得北师大林崇德教授曾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
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实感情,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从而达到真正教育的目的。
在工作过程中我也曾经感叹,为什么有些学生不能体会出我对他的爱呢,有时反而对我的爱充满警惕与不屑。
通过培训我真正的认识到,原来我的感情还是没有到位,甚至有点急于求成,其实爱贯穿在我平时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相信学生一定会领会到的。
第二,作为教师必须对某一学科具有的丰富的知识、精通的业务、严谨的治学、创新的教学,这也是师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与较高的学术水平,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进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激励、鞭策学生。
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一位青年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准。
第三,高尚的师德就是教师必须严格以“以德为本,身正为范”要求自己。
在平时工作中,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
许多年来,每当我站在这三尺讲台上,面对一张张求知若渴的面孔时,就会想起古希腊神话中那个不知疲倦,将一块巨石推向山顶再滚下来,然后在推上去。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校训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校训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出自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
北师大的校训传递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教师,除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学水平外,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应有良好的道德素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出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语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
意思是说学识高即为老师,品行端正才能为人所示范。
《后汉书·文苑传·赵壹》有云:“君学成师范,缙绅归慕。
仰高希骥,历年滋多。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云:“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师者,学生的榜样,行为的向导。
育人先正己,自身德识端正才能服理于他人。
以身作则,才能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做人的道理,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意思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意思》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句话,叫“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学高为师”就是说呀,老师要有很多很多的知识,懂得特别多,这样才能教给小朋友们。
比如说,你们的语文老师知道好多好多的字,数学老师会做很难很难的算术题,这就是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呢,是说老师的行为要很端正,给小朋友们做个好榜样。
就像老师从来不说谎,很有礼貌,爱护环境,小朋友们就会跟着学。
“学为人师”就是要一直学习,让自己能当别人的老师,把知道的教给别人。
“行为世范”是说做的事情要能让大家都学习。
比如说,有个老师上课讲得特别好,下课还帮助同学,大家都喜欢他,都想跟他一样,这就是做到了这些话。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意思》小朋友,咱们来谈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哟。
“学高为师”,就好像老师是一个大大的知识宝库,什么都知道,能回答小朋友们各种各样的问题。
“身正为范”,比如老师总是排队不插队,爱护花草树木,小朋友们看在眼里,也会跟着做。
“学为人师”,就是要不断努力学习,变得很厉害,能教给别人东西。
“行为世范”,像有个老师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大家看到了,也会学着去帮助别人。
小朋友们,以后你们长大了,也要努力做到这样哦。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意思》小朋友们,今天来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学高为师”,老师知道的知识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能教给小朋友好多好多东西。
“身正为范”,老师不乱扔垃圾,遵守交通规则,小朋友们也会养成好习惯。
“学为人师”,就是要不停地学习,让自己能当别人的老师。
“行为世范”,比如老师主动给老人让座,大家都会觉得这样做很棒,也跟着学。
小朋友们,记住这些,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意思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意思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的意思是:学问高的人才能成为老师,行为端正的人才能成为典范。
作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拥有一桶水,甚至源源不断的源头水。
同时,教师的行为具有示范性,必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才能给学生做出正向的示范。
要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首先在学高为师的层面来说,要积极学习丰富的知识和教育教学理念。
向老同事学习,学习他们的丰富经验;向书本学习,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向网络学习,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向学生学学习他们的创新和实践精神。
在身正为范方面,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到为人师表。
这不仅包括教师的言传身教、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等方面,更涉及到教师的道德品质、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等方面。
总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学识和端正的行为,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引导作用,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意思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意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一个人学识高即为老师,身正才能为人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特指教师风范。
“身正”,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就应该有良好的人格,道德等。
“学高”,一个老师不仅要严格要求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成就,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
在横向要拓展自己的思维,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在纵向要延伸自己的专业知识。
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就应该有良好的人格,道德等。
【读音】xué gāo wéi shī shēn zhèng wéi fàn【释义】学识高即为老师,身正才能为人示范。
指的是教师风范。
【近义词】1.为人师表[ wéi rén shī biǎo ]【释义】师表:榜样,表率。
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例句】人民教师要~,就必须在方方面面为学生做出表率。
2.以身作则[ yǐ shēn zuò zé ]【释义】则:准则,榜样。
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例句】政治思想工作必须是理论与实际联系的,领导与群众结合的,~、言行一致的。
3.率马以骥[ shuài mǎ yǐ jì ]【释义】用好马带领马群。
比喻能者居先。
【例句】刘领导真的是率马以骥,真的是有能力带领大家取得更好的收益。
【反义词】误人子弟[ wù rén zǐ dì ]【释义】误:耽误。
指因无才或不负责任而耽误人家后辈学生。
【例句】早知道当时就不应该把儿子送这里读书,这的老师真是误人子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为师之道,端品为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陶行知先生用短短十六个字道出了“师范”二字的真谛。
有人说:“教师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所以‘学高’太重要了。
”也有人说:“教师以育人为天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身正’最重要。
”但在我看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两者都是身为一个教师不可或缺的。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教学工作。
“学高为师”以今天的眼光看来,它不仅要求我们教师有专业的学科知识,过硬的教师技能,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有一颗向上的心。
停滞就意味着退步,我们身为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不断的扩大视野,才不至于被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抛在脚后。
但我觉得,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实践能力都有了更高要求的时代,对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创新性有高挑战的时代,要求我们的学生不但在学习中知识能力在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学会学习的自我提高。
教会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学会自我提高的老师才足为人师。
这也是我要努力的方向。
所以我们自己才要做那个“领跑者”,为学生点一盏明灯。
教授知识是教师教学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教书和育人总是密不可分的,教学生怎样做人,我们老师责无旁贷。
教师不是伟人,更不是圣人,不会从不犯错;教师不是英雄,不能树碑立传;教师不是明星,不能受万人追捧……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却是任何职业无法代替的。
孔子曾这样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给我们老师提出了一个要求,师者,应处处为学生这表率。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
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
《论语子罕》里记载道:“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司马迁赞美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春秋时期,孔子的出现好像中国童年时代启蒙的一道曙光,多么美丽而让人向往。
弟子三千,人人敬仰他,这是为人师者的无上荣耀。
而孔子正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代表人物,两千多年前,古老的东方巨人就已经告诉我们什么是“师范”。
所以只有兼备过人的学识与一课育人的爱心,我们才不负头顶“教师”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