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如何认识周边关系与变局

各国海域划定线重叠
关于南海问题(6)
南海问题有解么?如果各方不退让,坚持己见,冲突会继 续,甚至有发生战争的危险。
领土争端一是靠武力,二是靠谈判,南海岛礁争端用武力 解决不了问题,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太大,因此,上策是谈 判,双边或者当事者多边谈判(谈判不成也可以考虑考国 际法庭)。
联合国海洋法不是解决主权问题,本意是规范海洋资源责 任和管理范围问题,争端要靠谈判(政治谈判),资源管 理责任和范围(专属经济区),出现重叠,也是靠谈判定 夺,由当事方决定任何共同同意的划分原则。中国-东盟 发表宣言(DOC),制定落实细则,不是解决争端,而是 稳定局势,利于谈判。
新形势需要新的思维,创造新的主动性。一个崛起 的大国,最危险的是:一是高估自己的力量,冒险 盲动;二是民众极端情绪被调动起来,政策被绑架。
应对变局思考(2)
把握中美关系大局仍然是核心,美国对华战略 是,压制中国的战略挑战空间,构筑制约与平 衡网
但中美之间有经济、安全链接利益,“不发生 大的对抗”是双方的战略底线,构建“新型大 国关系”值得一试
关于南海问题(3)
关于岛礁主权,中国和越南是两个对整个南海地区四大群 岛都通过法律的形式确立主权的国家,菲律宾、马来西亚、 文莱、印尼只对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确立主权,现实中,对 岛礁主权的认定与实际占领不一致。西沙争端只限于中越, 东沙涉及中越菲,南沙是矛盾点,涉及5个国家
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逐渐增强,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也越来越频繁。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许多周边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本文将探讨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中国与东亚国家的贸易东亚国家是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中国与日本、韩国、东盟等国家的贸易规模均达到了数千亿美元。
其中,中国与韩国的贸易额最高,约为3000亿美元。
此外,中国还与东盟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促进了双方贸易的发展。
未来,中国与东亚国家的贸易将继续增长,且市场潜力巨大。
二、中国与南亚国家的贸易南亚国家是中国不容忽视的贸易伙伴之一,尤其是印度、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
目前,中国与南亚国家的贸易规模相对较小,但是随着中国对南亚市场的重视,两个地区之间的贸易将会不断增长。
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南亚国家的贸易合作将会越来越密切。
三、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中亚国家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特别是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贸易规模较大。
目前,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依然以能源、矿产资源等为主导,但是双方贸易结构正在逐渐多元化。
未来,中国将会更加注重与中亚地区的贸易合作,促进双方贸易的共同发展。
四、中国与东非国家的贸易东非国家对中国来说并不是很重要的贸易伙伴,但是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双方之间的贸易逐渐增加。
目前,中国与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家的贸易额正在逐年增加,未来,将会出现更多的合作机会。
五、中国与西亚国家的贸易西亚国家是中国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尤其是与沙特阿拉伯、伊朗、土耳其等国家的贸易规模较大。
由于西亚地区的资源丰富,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未来,中国与西亚国家的贸易合作将会继续深化,特别是对能源、矿产等资源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六、中国与拉美国家的贸易拉美国家对中国来说也是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尤其是与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的贸易额较大。
由于拉美国家的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所以中国与拉美国家的贸易前景非常广阔。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浅谈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浅谈摘要:众所周知,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崛起中的大国,所承担的责任是日益增多。
而中国作为一个在国际上较有发言权的国家,它的一举一动牵动着世界的形势。
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对外政策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针对中国周边国家的政策,更是决定了中国的周边关系,与中国的独立主权、安全问题息息相关。
因此,认清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是极其重要的,在这个基础上,中国才能制定出最合适的对外政策,才能让中国在和谐中成长。
前言:在这篇报告中,我们选取了几个典型的中国周边关国家,从历史入手并分析现状,理清中国与这个国家的关系,并列举一些中国对这个国家的政策变革,提出一些未来中国对这个国家的政策单的猜想与展望。
在写这篇报告时,我们借鉴了一些书籍与论文,在此特别感谢这些人士的大力支持(见附录)。
在这篇报告中,我们选取了六个在中国附近切与中国关系密切的国家,分别是:朝鲜、越南、俄罗斯、日本、巴基斯坦、印度。
其中,刘德政(20141876)负责摘要、前言、总结、中朝关系与中越关系;张仕江(20141874)负责中俄关系与中日关系;陈训泉(20141872)负责中巴关系与中印关系。
报告手写由刘德政负责。
正文:一:中朝关系自古以来,朝鲜半岛就是我国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要地。
两国现在建交已六十余年,中国始终以两国利益为基本准则,坚持和平可持续的外交战略,在中朝关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建国初期,中朝关系相当不错,中国对朝鲜也是送钱送粮友好互助。
以至于现在,由于一些历史上潜规则式的原因,中国在朝核问题上一贯中庸,引起了一些西方国家的不解与不满。
朝鲜现在拥有100万人以上军队,再加上核武这一武器,已经切实造成了威胁。
虽然核武的研究与民族自立的情感使得朝鲜有更多的切身利益,但中国对朝鲜核问题是双重标准,朝鲜方面对此也是颇为不满。
中朝仅隔一条大江,保持双方友好关系是一种长远利益,也是中朝双方都应努力为之的事情。
如今朝鲜半岛局势持续紧张,朝鲜更不应该不顾国家利益而恶化中朝关系。
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软件132 201300406067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外部条件。
我国周边多个方向频繁出现异常状况,我国周边安全问题关乎到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和国家主权的维护,我国必须要塑造相应的国家安全意识,迎接即将面临的诸多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
近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与新“乱子”有所增加,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当前中国周边环境总体上呈现“东缓”、“西安”、“南乱”、“北稳”之势。
在我国周边安全诸多的挑战中,最近一段时变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是我国与南亚五国(越南、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南海主权之争和中日钓鱼岛之争等。
菲律宾驱逐我国在黄岩岛作业的渔民、越南挑衅我国台湾驻太平岛士兵、日本无理扣押我国在钓鱼岛附近作业的渔民等。
事实,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
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我国与南亚五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的海权之争,实质是这些国家我国海洋资源的窥视、无理占有欲掠夺。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渐渐地把更多的目光转到海上资源。
因为南海蕴藏这大量丰富的石油、鱼类等资源,所以我国周边各国都想来捞一手。
在与日本的关系中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刻,在这一时期作出了改革开放和把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与进行现代化改革开放相适应,中国对外政策包括对日本的政策进行了调整。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对外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中日关系的发展,日本是经济大国,资源小国,对海外资源的依赖性和依赖程度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大,加上国际局势动荡,对日本影响很大。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精心整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力量急剧增长,十多年来经济不断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总量一再成倍加大,对外贸易的地域和规模也迅猛扩展。
在2009年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后,中国的经济总量仍然保持了9%左右的增长。
并且,中国的经济总量于2010年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世界的密切关注,也引来了诸如“中国威胁论”等影响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言论。
?,体。
同时伴纪50但变。
俄罗斯和蒙古两个国家,俄远东地区和蒙古的形势相对稳定,不存在重大现实热点问题和安全隐患。
同时,我国和俄罗斯的睦邻友好关系处于良性状态,并且不会在短期内长生重大动摇。
因此,该地区的政治格局是比较稳定的,而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对美,虽存在跟本性的矛盾和分歧,但在短期之内不会发生直接的冲突和对抗。
在东方,则加强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全方位关系,同时积极参与朝鲜核问题。
中俄近年的联合军事演习也表明两国的军事合作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两国政治走向合作的体现,为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奠定了基础。
强大的邻国是把双刃剑,因此,复兴后强大的俄罗斯对中国安全的影响是其它邻国所无法相比的。
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有着长期的历史友好往来,苏联解体后,中亚一直是中国所关注的重点地区。
中国之所以如此关注中亚地,首先由地缘政治决定的,因为中亚地区是中国的近邻,无论出于本能的想要了解邻居的动机,还是受到中国整个外交战略的支配,中国都一直将中亚视为必须加以关注的地区。
在中亚地区,中国尤其关注哈萨克斯坦,十分重视发展与哈萨克斯坦的关系。
中国与中亚各国发展关系,谋求实现中国与中亚各国的战略利益,谋求实现中亚地区的稳定和繁荣,谋求实现世界多极化和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与中亚各国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利益关系,这尤其表现在政治、经济领域和安全方面。
政治上,就像中亚各国谋求与中国发展关系有其战略考虑一样,中国与中亚各国发展紧密关系也是有战略考虑的,是由中国总体外交战略和政策决定的。
中国与周边关系

对日基本战略取向
第一, 全面强大自己,中国持续和平发展是应对日本变局、发展 中日关系的基础。 第二,加强战略管理意识, 尽快建立和完善中日双边危机管理机 制。
第三,深入研究日本, 给予日本全面而辩证性的评价, 促使两 国正常化力量的增长。
第四,积极发展中日经济合作, 择机推动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
第五,开展更有效的对日公共外交, 为中日关系稳定和发展打下 较为坚实的社会和物质基础。
五、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分析(以缅甸、日本为例)
一、缅甸
二、日本
1.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甸关系
中缅关系有着中国与周 边国家关系的所有特征:
中缅关系时间谱系
多年来中国一直是缅甸最
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投 资来源地和主要的武器来 源国,中国也是缅甸最主 要的对外援助来源国; 同
时由于中国坚持不干涉内
政原则,中国也是缅甸最 主要的国际支持来源国。
周边外交对中国的发展大局和外交 大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有 其自身的基础体系和战略架构,并 与大国外交、多边外交存在密切的 互动关系。
七、小结
周边地区有着中国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做好周边外交工作,争取 良好的周边环境,成为未来一定时期内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回顾改革开 放以来周边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是中国的综合国力 最为强盛的时期,也是中国最有能力掌控周边环境的时期。
二、当前中国与周边关系的困境 1.经济关系与安全关系的分裂
(1)中国是绝大多数邻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与邻国之间存 在着密切的贸易往来。 (2)与相对密切的经济关系相比,中国与邻国的安全关系则要复 杂得多。除了朝鲜、巴基斯坦对中国存在单向的安全依赖,有着“准 同盟”的安全关系之外,其他邻国与中国的安全关系都有着各种各样 的问题。
中国国际关系的现状及前景

中国国际关系的现状及前景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而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全球经济大国和政治力量。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的崛起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在世界国际关系中,中国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中国当前国际关系的现状及前景。
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国际舞台上。
从一个相对封闭的国家,到如今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最大货物进口国,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对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然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并不仅仅因为经济实力增强,而是在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中,中国的影响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全球化和多极化的背景下,中国越来越重视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角色,提出了建设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世界的新愿景。
然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其中最大的挑战是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
美国一直是亚洲地区的主导力量,维护了该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然而,随着中国崛起,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中国增加了在东亚和南亚的影响力,利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一带一路”倡议来改善自己和周边国家的关系,这些都使美国感到威胁,对中国实施了各种打压和限制政策。
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尽管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其国际政策的实施和措施还不够完善。
在许多国际问题上,中国在立场和行动上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矛盾,例如许多争议的领土问题、人权问题、贸易问题等。
这些问题使得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发展感到担忧和不信任。
不过,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中国在未来的国际关系中也有着积极的前景。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具有重大影响力和战略意义的倡议,为中国与周边和远方国家建立全方位的联系和互利共赢提供了契机。
同时,随着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和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提高,中国也逐渐成为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一股新力量。
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将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需求与全球治理体系相结合,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

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对亚太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有着重要影响,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所以,我国必须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近几年,我国与周边国家展开了大量的贸易合作,但在合作中又存在着冲突。
由此,便引发了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思考。
与所有的周边国家发展良好的合作关系,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一直是我国对外政策之一。
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显得越来越重要。
近些年来,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外交成效显著,全方位的改善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一.我国与南海周边国家的关系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国家的不安,特别是与我国一些相邻的国家,虽然我国与邻国之间的关系有所改善,但他们的不安也会时时的表现出来,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周边国家对我国的海洋资源垂涎不已。
而向来南海都是一个敏感的地区。
原因就是出于此,菲律宾想要霸占我们的黄岩岛,他们认为黄岩岛离他们国家近就属于他们,其实他们时看上了黄岩岛的资源,黄岩岛的土地资源,海洋资源,鱼类资源以及天然气资源。
面对菲律宾的无理取闹,我国比没有与他们正面交锋,而是列举出一系列的证据,证明黄岩岛是属于我们国家的。
同样的,越南也跟我们国家有海洋领土的争端,据路透社北京时间12月12号,中国与越南再次因为南海问题起冲突。
但是,长期以来,在实际行动方面越南在整个南海方面都是非常的激进的,越南试图霸占大半个南海的资源,其在南海的油气田开采量也是遥遥领先其他的南海沿岸国家,不少油气井多是处于争议海区。
甚至有一些位于我国的海域内,但我国对于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是丝毫不会手软的,也会退步得。
在我国与越南的争议的海域内,我国推出了985钻井平台,以此来捍卫我国的合法权益,然而越南方面却不知悔改,继续在我国的海域内窃取我国的海洋资源。
对此,我国政府丝毫不会手软。
所以,问题会不断的出现,我们也会不断的解决问题。
在历史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越来越重要,因此,他们不仅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相关,更与我国的和平稳定发展相关,所以,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二.我国与我国北部周边国家的关系位于我国北部的大国俄罗斯,我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不错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力量急剧增长,十多年来经济不断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总量一再成倍加大,对外贸易的地域和规模也迅猛扩展。
在2009年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后,中国的经济总量仍然保持了9%左右的增长。
并且,中国的经济总量于2010年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世界的密切关注,也引来了诸如“中国威胁论”等影响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言论。
从大的格局来说,冷战结束,终结了中国与邻国间的政治分割。
各国之间都基于各自长远战略利益与现实实际利益加以考、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邻国包括了诸多国情差异巨大的国家,在整个世界上是较为少见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复杂性。
在与我国相邻或隔海相望的东亚国家中,最为复杂的当属中日关系,其次为中朝与中韩关系。
中国与日本关系之间,既有每每引起矛盾和冲突的历史遗留问题,又有紧密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现实关系。
钓鱼岛、参拜晋国神社、历史教科书、慰安妇、日军遗留毒气弹、南京大屠杀等等的历史遗留问题。
近几年,日本经济持续萎靡不振,而我们在今年年内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引起了日本国内右翼分子的不满与敌视,也使日本政府对我国的态度更加捉摸不定。
同时伴随着日本在对外政策上加快谋求政治大国或“正常国家”的步伐,强化日美同盟,防范和牵制我国的行动不断升级,使中日关系在发展中又存在着许多隐患。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日之间关系的友好一面。
现如今,中国为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和商品出口国,索尼、东芝、丰田、本田、马自达,在我们的大街上随处可见,我们的产品也大量销往日本。
这都可以说明,我们同日本之间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这要求我们对待中日关系是要理智、客观、冷静。
我国和朝鲜、韩国之间的关系,虽不如与日本那样复杂,但也是扑朔迷离、纷繁复杂。
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抗美援朝,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将“联合国军”赶出了三八线,保卫了自己和朝鲜人民的家园,挫败了美帝国主义的阴谋。
可以说,我们与朝鲜本应有着革命战友般的友谊,但是朝鲜核问题也使我们与朝鲜兄弟之间有些不愉快的小矛盾。
我国与韩国之间的关系也是复杂多变。
历史上,虽然我们帮助朝鲜军民抵御了侵略,但在韩国人眼中,我们却是造成朝鲜半岛分裂现状的凶手之一。
两国关系在历史上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但改革开放后,现如今,我国境内现有超过一百万的韩国公民居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韩国人海外居住地。
我国的白菜、葱、蒜等农产品大量销往韩国,我国大量持有着韩国国债,持有量位居前三。
同时韩国也向我国大量出口汽车等工业产品,两国经贸往来日益密切。
同日本一样,我们与韩国也日益成为联系密切的利益共同体。
近年来,中俄关系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两国高层互动频繁,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
横跨要大陆的俄罗斯,从沙俄时代到至今,一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邻国和影响中国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从地缘政治上,中俄之间有漫长的边界线,我国北方边缘方向仅有俄罗斯和蒙古两个国家,俄远东地区和蒙古的形势相对稳定,不存在重大现实热点问题和安全隐患。
同时,我国和俄罗斯的睦邻友好关系处于良性状态,并且不会在短期内长生重大动摇。
因此,该地区的政治格局是比较稳定的,而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对美,虽存在跟本性的矛盾和分歧,但在短期之内不会发生直接的冲突和对抗。
在东方,则加强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全方位关系,同时积极参与朝鲜核问题。
中俄近年的联合军事演习也表明两国的军事合作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两国政治走向合作的体现,为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奠定了基础。
强大的邻国是把双刃剑,因此,复兴后强大的俄罗斯对中国安全的影响是其它邻国所无法相比的。
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有着长期的历史友好往来,苏联解体后,中亚一直是中国所关注的重点地区。
中国之所以如此关注中亚地,首先由地缘政治决定的,因为中亚地区是中国的近邻,无论出于本能的想要了解邻居的动机,还是受到中国整个外交战略的支配,中国都一直将中亚视为必须加以关注的地区。
在中亚地区,中国尤其关注哈萨克斯坦,十分重视发展与哈萨克斯坦的关系。
中国与中亚各国发展关系,谋求实现中国与中亚各国的战略利益,谋求实现中亚地区的稳定和繁荣,谋求实现世界多极化和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与中亚各国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利益关系,这尤其表现在政治、经济领域和安全方面。
政治上,就像中亚各国谋求与中国发展关系有其战略考虑一样,中国与中亚各国发展紧密关系也是有战略考虑的,是由中国总体外交战略和政策决定的。
经济上,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济合作不断发展,与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合作逐步得到发展。
能源问题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发展关系的重要议题,90年代末期,中国政府已经与哈萨克斯坦签订了95亿美元的石油开采协议,中国将开发哈萨克斯坦的阿克纠宾斯克油田和乌津油田,这是中国在海外最大的一笔投资。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关于管道建设问题已经达成了协议,中国除了开发哈萨克斯坦的油田之外,还承诺修建从哈萨克斯坦到新疆阿拉山口约3000公里管道的建设。
不仅如此,中国将来还可以将石油开发与管道建设分开进行。
中国大型公司完全可以竞争修建中亚地区的南向管道和西向管道。
工程建设也是中国在开发哈萨克斯坦能源资源的有效方式,中国油气技术具有很高水平,完全可以在中亚地区进行竞争,而且中亚地区是一个油气工程承包和油气设备出口的巨大市场。
中国必须竞争这块市场,中国在开发哈萨克斯坦的油气资源时已经注意到长期的战略性问题,中国并不急于与西方石油公司展开激烈的竞争,因为有西方石油公司做参照,哈萨克斯坦可以看到与中国石油公司合作的潜力和优势,哈萨克斯坦还可以明确地感到中国是美国与俄罗斯两个竞争对手之间的平衡力量。
在安全合作方面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和中亚其他国家特别强调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
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首脑共同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这是六国在深化安全合作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为维护本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联合打击"三股势力"奠定了法律基础。
公约对“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概念均作了明确的法律界定。
六国承诺将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联合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
公约的签署有利于维护各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将为各方开展广泛的经济合作创造良好的地区环境,对推动亚太地区和平与安全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在与中亚各国发展关系时最注重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安全这三个大的问题。
在政治关系中中国关注的重点有两个,一是确中亚各国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二是确认中亚各国对旨在分裂中国的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的立场和态度。
在经济关系中,中国更加强化了能源战略,逐渐形成了与哈萨克斯坦发展能源合作的战略构想。
在安全方面,中国未来的关注点依然是反对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极端宗教势力三股势力。
当然,中国会随着周边国际局势的变化相应地调整外交政策,但针对中亚各国的外交战略不会轻易改变。
在南亚地区,印巴冲突冲突由来已久,已引起三次印巴战争,印巴冲突是包括领土、民族、宗教和军备的综合性、长期性矛盾和争端。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冲突直接造成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重要隐患,近年来,两国的核军备和常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在克什米尔的冲突时紧时缓,印巴冲突对南亚安全局势,和我国西部地区的安全又重大关系。
随着进度经济的发展,其21世纪军事战略是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威胁巴基斯坦,制弱小邻国,遏制中国,阻拦地区外大国向南亚渗透,实现控制印度洋,跻身世界一流大国行列的目标。
印度洋是中国与中东、波斯湾、地中海、东非等地联系的海上必经之路,印度控制了印度洋,就等于中国通往这些地区的海上通道,威胁中国的石油安全和经济命脉。
印度作为一个区域性大国的地位在升高,国际影响也在不断加强,而中印关系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和发展,双方的经济贸易交流日益密切,规模不断扩大,且中印双方都致力于经济的发展,都需要良好的周边环境,共同的利益决定两国的关系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经保持一定程度的密切关系。
作为我国的传统友好邻国,我国一直与巴基斯坦保持着非同一般的友好密切关系,而且伴随着两国在经贸、军事、科技领域的合作的日益加深,两国的关系将得到不断地加强。
我国与南亚的关系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处于比较稳定友好的状态。
东南亚诸国的对外战略对于大国关系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其地理位置上,东南亚国家对外战略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依托于一个地区性的同盟。
收到政局动荡和恐怖主义的影响,东盟各国的经济受到很大打击,海外市场缩小,外资流入减少,旅游业衰退,如何实现国内政局的稳定和经济复苏成了东盟国家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
东盟可以说是我国崛起的一个战略支点,我国在97年金融危机中的负责任的表现,促进了东盟国家与我国关系的新进展。
在印度洋海啸灾难中,我国伸出援助之手,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和我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使我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和政治互信达到了新的水平。
但是我国与一些东盟国家之间存在着主权争端,自近现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争端日益增多,而且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非法占领我国南中国海的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我国领海主权和经济权益,越来越不利于我国的发展。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着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但中提形势是平稳和可控的,双方在经济上有竞争,在政治上有共同利益,两方的关系必将在过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密切,无论是合作的内容还是合作的层次,都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通过改善和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周边外交充分实现了外交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周边环境的目的,很好的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