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健康管理师教学大纲
健康管理师教学大纲

健康管理师教学大纲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健康管理基础课程:介绍健康管理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健康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技能。
2. 医学基础知识课程:介绍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医学基础知识,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3. 疾病预防与控制课程:介绍常见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的策略和方法,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等。
4.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课程:介绍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以及如何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促进人们的健康。
5. 营养与健康课程:介绍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和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饮食来保持健康。
6. 运动与健康课程:介绍运动与健康的关系以及各种运动方式的特点和适应人群,如何通过运动来促进身体健康。
7. 心理健康与健康课程: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各种心理问题的应对方法,如何通过心理调适来保持心理健康。
8. 健康管理实践操作课程:介绍如何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制定健康管理计划、开展健康干预等方面的实践操作技能。
在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理论授课、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观察和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同时,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方案,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健康管理师教学大纲

健康管理师培训标准1.职业代码:X2-05-05-092.职业定义:从事个体或群体健康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咨询、指导和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三级健康管理师培训标准1.培训目标1.1总体培训目标通过培训要使培训对象掌握健康管理的基础知识,能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信息收集、信心管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跟踪随访、健康教育、实施干预方案、监测干预效果等常规工作。
1.2理论知识培训目标依据《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三级健康管理师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健康管理工作的职业道德、职业守则、健康管理基本知识、健康保险相关知识、医学基础知识、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知识。
1.3 专业能力培训目标依据依据《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三级健康管理师的专业能力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信息收集、信息管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跟踪随访、健康教育、实施干预方案、监测干预效果的基本方法,达到独立上岗工作的水平。
2 .培训机构要求2.1编制说明本标准规定了三级健康管理师培训机构的主体资格、组织机构、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人员、培训师、教学设施和场地等基本条件。
按30人/周期的培训能力编制本标准。
2.2适用范围本标准试用于国家职业三级健康管理师试技能培训机构。
2.3主体资格健康管理师培训机构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者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委托直属下级机构。
2.4组织机构健康管理师培训机构应设有教学、培训师、学员、质量、结业考试和设施和设备等管理组织。
组织机构可以综合设置。
2.5人员配置2.5.1负责人负责培训机构全面管理工作。
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高级以上技术职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培训或教育工作20年以上。
2.5.2助理协助负责人管理培训机构的日常工作。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培训或教育培训工作15年以上。
2.5.3工作人员2.5.3.1办公室人员:2人以上,其中主任1人,专职,协助负责人管理培训机构日常事物,承担培训的具体事物性工作,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熟悉培训工作。
健康管理师教学大纲

健康管理师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健康管理师教学大纲是为了培养具备较高医学知识和实践技能,了解健康管理相关法规政策,能够进行基本健康管理工作和解决常见健康问题的专业人才而设计的。
本教学大纲旨在使学员掌握健康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了解健康管理师的职责和要求,为学员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实践提供专业支持。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员对健康管理的理论知识有全面的了解,能够精通健康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帮助学员熟悉健康管理师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技能;3. 培养学员了解健康管理领域的最新发展和趋势,具备健康管理实践中的创新意识和能力;4. 培养学员对公共卫生和健康促进有较深刻的理解,能够承担相关工作并提出合理建议;5. 培养学员有较强的团队协作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在健康管理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三、教学内容1. 健康管理基础知识:包括健康管理概念、健康评估、健康促进、疾病预防等内容;2. 健康管理相关法规政策:介绍健康管理相关法规政策,帮助学员了解健康管理工作的法律依据;3. 健康管理师职责和要求:详细介绍健康管理师的职责范围、工作要求、职业素养等;4. 健康评估和健康指导:培养学员掌握健康评估方法和健康指导技巧,能够为个人和群体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5. 健康管理实践技能:帮助学员熟练掌握健康管理实践技能,包括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健康档案管理等;6. 健康管理领域最新发展和趋势:介绍健康管理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培养学员具备健康管理领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书面材料和多媒体教学等方式传授相关理论知识;2. 实践教学:组织学员进行健康管理实践操作,如模拟健康评估、健康指导等实践操作;3. 讨论交流: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加深学员对健康管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4. 实习实训:组织学员进行相关单位的实习实训,提升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健康管理师教学计划及大纲

健康管理师教学计划及大纲一、培训目标1、总体培训目标通过培训要求学员掌握健康管理的基础知识,能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信息收集、信息管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跟踪随访、健康教育、实施干预方案、监测干预效果等常规工作。
2、理论知识培训目标依据《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健康管理师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健康管理工作的职'也道德、职业守则、健康管理基本知识、健康保险相关知识、医学基础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
3、专业能力培训目标依据《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健康管理师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信息收集、信息管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跟踪随访、健康教育、实施干预方案、监测干预效果的基本方法,达到独立上岗工作的水平。
二、课程任务和说明健康管理师应具备基本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的专业技能。
通过培训,使学员能够独立完成健康监测、健康风险评估和分析、健康指导和健康干预等工作。
理论培训部分按照掌握程度,区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不同层次。
“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三、培训要求及主要内容(一)培训要求职业道德基本知识2.1.2职业守则(1)健康管理师不得在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方面歧视个体或群体;(2)健康管理师首先应该让个体或群体了解健康管理工作的性质、特点以及个体或群体自身的权利和义务;(3)健康管理师在对个体或群体进行健康管理工作时,应与个体或群体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如采用某些干预措施时)应与个体或群体签订书面协议;(4)健康管理师应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具体措施如下:①健康管理师有责任向个人或群体说明健康管理工作的相关保密原则,以及应用这一原则时的限度;②在健康管理工作中,一旦发现个人或群体有危害自身或他人的情况,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必要时应通知有关部门或家属),应将有关保密的信息暴露限制在最低范围之内;③健康管理工作中的有关信息、,包括个案记录、检查资料、信件、录音、录像和其他资料,均属专业信息,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保存,不得泄露;④健康管理师只有在个体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对工作或危险因素干预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健康管理师教学大纲

健康管理师教学大纲健康管理师教学大纲健康管理师是一个新兴的职业,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健康管理师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培养合格的健康管理师,制定一份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健康管理师教学大纲的设计原则、内容和培养目标。
一、设计原则健康管理师教学大纲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大纲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健康管理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2.系统性:大纲应以系统的方式组织知识,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健康管理的各个方面。
3.实用性:大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健康管理问题。
二、内容健康管理师教学大纲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健康科学基础:学生应掌握人体结构与功能、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知识,了解健康与疾病的本质。
2.健康评估与风险管理:学生应学习健康评估的方法和工具,能够对个体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计划。
3.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学生应了解健康促进的理论和实践,学会预防常见疾病的方法和策略。
4.慢性病管理:学生应学习慢性病的防治知识,包括病因、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内容,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健康教育与咨询:学生应学会有效地向个体和群体提供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6.健康管理与政策:学生应了解健康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了解健康管理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培养目标健康管理师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与理解:学生应具备健康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理解健康与疾病的本质和相关科学原理。
2.技能与能力:学生应具备健康评估、健康促进、疾病管理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健康管理问题。
3.沟通与协作: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能够与个体和群体有效地进行健康教育和咨询。
4.职业道德与责任: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能够遵守职业准则,为个体和社会提供优质的健康管理服务。
健康管理师教学计划培训大纲

健康管理师教学计划培训大纲——生命教育第二学期教学进度(二年级) 周次时间内容备注 1、2 3.4——14 身体的警戒线 3、4 17——28 煤烟煤气我能防 5、6 31——11 应对拥挤和踩踏 7、8 13——25 独自面对陌生人敲门 9、10 28——5.9 不乱吃零食 11、12 12——23 太阳把我晒晕了 13、14 26——6.6 我很小,但我很有责任感 15、16 9——20 批评发生后 17、18 23——7.4 变废为宝——生命教育第二学期教学进度(三年级) 周次时间内容备注 1、2 3.4——14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 3、4 17——28 眼、耳、齿的保健 5、6 31——11 快乐多多身体好 7、8 13——25 从一滴水说起 9、10 28——5.9 呵护美好的生命 11、12 12——23 时间的脚步 13、14 26——6.6 学习本领有乐趣 15、16 9——20 安全过暑假 17、18 23——7.4 复习——生命教育第二学期教学进度(四年级) 周次时间内孟对备备注1、2 3.4——14 劳动缔造幸福人生 3、4 17——28 欢乐与人互动 5、6 31——11 发生改变我的见解 7、8 13——25 一步,再一步 9、10 28——5.9 使营养与身心健康同行 11、12 12——23 奈良每一家 13、14 26——6.6 我就是勇敢的小伤兵 15、16 9——20 张开你的手 17、18 23——7.4 备考——生命教育第二学期教学进度(五年级) 周次时间内容备注 1、2 3.4——14 成长的信息 3、4 17——28 男生和女生 5、6 31——11 让友情温暖你我7、8 13——25 生活处处有规则 9、10 28——5.9 人人生而平等 11、12 12——23 预防传染病 13、14 26——6.6 我是绿色小网民 15、16 9——20 民族相处有礼貌 17、18 23——7.4 复习——生命教育第二学期教学进度(六年级) 周次时间内孟对备备注1、2 3.4——14 美好像是花儿一样 3、4 17——28 我会装扮我自己 5、6 31——11多样的生命在一起 7、8 13——25 极端气候的思考 9、10 28——5.9 存有比涅才存有得 11、12 12——23 随心所欲直面考试 13、14 26——6.6 人生就是一段旅程 15、16 9——20 新生活就要已经开始了 17、18 23——7.4 备考——生命教育第二学期教学进度(一年级) 周次时间内容备注 1、2 3.4——14 做事“不拖拉 3、4 17——28 讲卫生,防沙眼 5、6 31——11 饮食小卫生 7、8 13——25 我会观察了 9、10 28——5.9 遇到雷电巧防范 11、12 12——23 我身边的危险 13、14 26——6.6 遇到洪水会自救 15、16 9——20 地震来了,我不怕 17、18 23——7.4 复习。
健康管理师教学大纲

健康管理师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与目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健康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和行业,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健康管理师作为专业的健康管理人才,能够为个人和群体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健康教育等。
本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健康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以满足社会对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
二、课程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对健康管理领域感兴趣,希望从事健康管理相关工作的人员,如医疗行业从业者、健康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健康保险从业人员等。
三、课程内容(一)健康管理概论1、健康管理的概念、特点与发展历程2、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与服务流程3、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与相关学科(二)健康风险评估与分析1、健康风险评估的概念、目的与应用2、健康风险评估的方法与工具3、常见慢性病的风险评估模型4、健康风险评估报告的解读与应用(三)健康信息收集与管理1、健康信息的来源、种类与收集方法2、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3、电子健康档案的应用与管理4、健康信息的安全与隐私保护(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健康教育的概念、目的与方法2、健康促进的策略与行动领域3、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4、健康传播的方法与技巧(五)营养与健康1、营养学基础知识2、各类营养素的功能与食物来源3、膳食指南与平衡膳食4、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与膳食指导(六)运动与健康1、运动对健康的影响2、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3、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4、不同人群的运动建议(七)心理健康与健康管理1、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2、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3、心理压力的应对与管理4、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八)常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1、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常见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病因与危险因素2、常见慢性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3、常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策略与干预措施4、常见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与康复指导(九)中医养生与健康管理1、中医养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2、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3、常用中医养生保健技术的应用4、中医药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十)健康管理服务营销1、健康管理服务市场分析2、健康管理服务产品设计与定价3、健康管理服务渠道与促销策略4、客户关系管理与服务质量提升四、教学方法(一)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系统地传授健康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健康管理的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
健康管理师教学计划及大纲

健康管理师教学计划及大纲一、教学目标健康管理师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健康管理理论,结合实际工作进行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和健康管理。
教学目标包括:1. 掌握健康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健康政策等方面的基础概念和原理;2. 熟悉健康管理的研究方法和工具,能够独立进行健康管理相关的调研和实践工作;3.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适应健康管理领域的实际工作需求;4. 培养学生对健康管理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健康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健康管理导论- 健康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健康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健康管理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2. 健康评估- 健康评估的概念和方法- 健康评估的工具和指标- 健康评估的实际案例分析3. 健康干预- 健康干预的目标和策略- 健康干预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健康干预的效果评价和案例分析4. 健康管理政策- 健康管理政策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健康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健康管理政策的影响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5. 健康管理实践- 健康管理案例分析与讨论- 健康管理实践工作坊- 健康管理领域的实习和实践项目三、教学方法1. 授课形式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践性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健康管理实践活动,开展健康管理相关的调研和实习项目,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信息化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教学平台,提供多媒体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网络学习和课外拓展阅读。
四、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主要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情况等,占总成绩的20%。
2. 作业包括课后作业、实践报告等,占总成绩的30%。
3. 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健康管理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掌握情况,占总成绩的20%。
4.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健康管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表现,占总成绩的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养生理论的基本知识
L
传统养生方法
和技能
饮食、健身等相关养生方法
S
第十一章
健康管理在社区中的应用
健康管理与
慢病社区
综合防治
社区和慢性综合防治的概念及策略(三级预防、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等)
S
健康管理与慢病社区综合防治的关系
Z
社区常见慢性
病的健康管理
高血压
Z
糖尿病
Z
超重肥胖
Z
血脂异常
S
冠心病
S
脑卒中
S
健康风险评估
的定义与历史
健康风险评估概念
Z
健康风险评估发展历史
L
健康风险评估的技术与方法
健康风险评估种类
Z
健康风险评估基本模块
Z
生活方式评估
S
慢性疾病风险评估
S
健康风险评估结果的表示与解释
Z
健康风险评估
的目的与应用
健康风险评估的目的
S
健康风险评估主要应用形式
S
健康风险评估在个人健康指导上的应用
S
健康风险在人群管理上的应用
Z
常用研究方法—现况调查
Z
常用研究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比值比)
Z
常用研究方法—队例研究(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
Z
常用研究方法—诊断试验(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
S
医学统计学
基本知识
定义、主要研究内容、工作步骤、重要概念
L
统计描述(统计图表、资料类型)
Z
统计推理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
L
数值变量的统计推理——t检验
Z
体力活动的干预原则、运动风险及注意事项
Z
吸烟与饮酒
成瘾性行为的概念、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S
吸烟与酗酒对健康的危害
S
心理健康
与压力管理
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
S
“心”“身”疾病的关系
L
常见慢性病的心理特点和防治
S
常见的不良心理应对措施
S
情绪与健康
S
压力管理的方法和技能
S
第五章
相关法律法规与医学伦理基本知识
Z
健康管理常用服务流程
Z
健康管理在国外的应用
L
健康管理和相关学科关系
L
健康管理
基本策略
健康管理基本策略
Z
生活方式管理概念和特点
Z
健康管理
的应用
中国对健康管理的需求
S
健康管理发展现状
L
健康管理应用前景
L
第二章
流行病学和统计学基础
流行病学的
基本知识
定义
Z
基本研究方法
S
应用
L
常用指标:率和比、发病指标、死亡指标
健康管师
标准介绍
健康管理师职业定义
Z
健康管理师职业等级
L
健康管理师职业功能
Z
健康管理师职业特点
S
健康管理师职业道德
Z
指导、培训概念
L
健康管理师职业申报条件
L
健康管理师职业基本要求
Z
健康管理师职业能力要求
Z
发展前景
L
面临挑战
L
健康管理
基本概念
健康管理定义
Z
健康管理科学基础
Z
健康管理特点
S
健康管理基本步骤
体检中心科室设置、布局,《体检机构管理办法》对体检中心的要求
L
体检计划
的制定
体检套餐设计
Z
访谈与问卷
S
体检实施
与注意事项
实施步骤
L
如何准确收集数据
S
如何规避风险
L
体检软件
体检软件的基本功能
S
体检软件的特点
Z
体检报告的
编制与解读
体检报告的编制(生理数据提取与访谈问卷的综合分析)
S
体检报告的解毒
Z
检后服务
20
16
第十二章 健康管理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
12
8
第十三章 健康管理在健康体检行业中的应用
12
13
第十四章 健康服务产业
12
4
总复习
4
总计
180
课时分配
2. 1授课部分
3. 授课大纲
(掌握程度中,Z 代表掌握 S代表熟悉 L代表了解,要求的程度依次降低,培训的比重依次降低)
章
节
培训点
掌握
程度
第一章
健康管理概论
S
分类变量的统计推断(X2检验)
S
分级预防的
概念
一级预防基本概念
S
二级预防基本概念
S
三级预防基本概念
S
循证医学
基本概念
循证医学、循证保健基本概念
L
循证的证据等级
L
如何提出问题、检索文献寻找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
S
第三章
健康教育
基本理论
与方法
健康教育
基本概念
健康教育的概念
Z
健康促进的概念与方法
L
行为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L
健康风险在企业生产力管理上的应用
L
健康风险评估与健康管理效果评价
S
健康风险评估
的正确使用
健康风险评估与临床诊断的关系
L
科学使用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
L
健健风险评估的优点和局限性
L
干预策略
与原则
策略和特点
S
第八章
健康干预计划制定
与实施
计划的制定
个体干预
S
群体干预
S
计划的实施
个体实施方法
S
群体实施方法
S
痛风
S
肝炎
S
结核
S
常见肿瘤的预防和筛检(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
S
职业人群的
健康管理
有害作业、夜班及静态作业的健康管理
S
生命各阶段
健康问题
的管理
婴幼儿
S
儿童、少年
S
中青年人(孕妇、乳母)
S
老年人
S
案例介绍:
社区主要健康管理模式
卫生部健康体重与生活方式管理模式
L
中国疾控中心高血压糖尿病重点干预模式
24
5
第三章 健康教育基本理论与方法
12
5
第四章 健康干预基础知识
20
5
第五章 相关法律法规与医学伦理基本知识
8
2
第六章 信息收集、分析、管理与利用
12
6
第七章 健康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
12
9
第八章 健康干预计划制定与实施
12
9
第九章 健康管理的评估
8
6
第十章 中医治未病与养生的理念和方法
4
2
第十一章 健康管理在社区中的应用
L
健康与生产力管理模模式
L
第十二章
健康管理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
健康保险
基本知识
健康保险的概念和原理
Z
商业健康保险的分类和原理
L
社会医疗保险的特点与主要政策
L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L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L
健康保险的
几种制度体系
国家健康保险制度体系(英国)
L
社会健康保险制度体系(德国)
Z
营养教育与膳食指导方法技巧
S
常见慢性病的营养指导(糖尿病、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脂肪肝、痛风、贫血)
S
不同人群的营养指导(孕妇母乳、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中年、老年)
S
食品安全常识(常见食物中毒、污染等)
S
体力活动
体力活动与健康
S
体力活动的概念
L
体力活动分类和强度
S
体力活动程度的测量方法和指标
三年级健康管理师教学大纲
三级健康管理师培训计划及大纲
1.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要使培训对象掌握健康管理的基础知识,能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信息收集、信心管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跟踪随访、健康教育、实施干预方案、监测干预效果等常规工作。
培训范围和内容
学时
鉴定比重
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
8
10
第二章 流行病学和统计学基础
健康咨询
Z
健康宣教
S
健康管理计划实施
S
健康管理效果评估
L
S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知言行,自我效能,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等
S
健康教育方法
健康信息传播:分类、各自的特点、方法与技巧及影响因素
S
健康教育工作方法:定量、定性及干预教育方法
S
健康教育计划设计、实施及效果评价
S
行为干预
L
健康干预概述
概念、类型和方法
Z
第四章
健康干预
基础知识
营养与膳食
营养学基本知识(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种类,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与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信息收集
信息来源(体检、健康档案、门诊等)
S
信息收集方法
S
问卷设计
S
信息管理
和分析
数据库的建立
Z
信息更新和整理
Z
统计软件的使用
S
信息利用
个体层面(制定计划和评价效果)
S
群体层面(制定计划和评价效果)
S
第七章
健康风险
评估和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