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新版执业药师中药二安胎中药知识点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必背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必背活血祛瘀药1、延胡黄金与川芎,活血行气并止痛。
川芎祛风善上行,下走血海又调经。
郁金疏肝解郁寒性,利胆退黄凉血清心。
姜黄力猛横走肢臂,破血通经止痛行气。
2、乳香血竭及没药,活血止痛疗效好。
消肿生肌伤科妙,血竭止血敛疮可靠。
3、南北寄奴苏丹红,活血通经止痛宏。
丹参凉血清心除烦,调经消痈功效齐全。
红花苏木消癥祛瘀,善治妇科伤科血瘀。
南北寄奴温寒不一,南寄奴破血消食化积。
北寄奴擅凉血止血,清利湿热性凉苦泄。
4、王不留行牛膝益母草,活血通经又利尿。
二牛膝擅活血通经,引血下行利尿通淋。
怀牛膝补肝肾又强筋骨,川牛膝利关节逐瘀力猛。
王不留行通经利尿与牛膝同,行散通利又善能下乳消肿。
益母善能调月经,利尿消肿热毒清。
5、血藤益母与月季,活血祛瘀善调经。
血藤补血又止痛,补行舒筋脉络通。
月季花芬芳酸甘,行气解郁又疏肝。
6、莪术三棱药力强,血瘀食积重症降。
蛭鳖有毒虫类药,破血逐瘀效可靠;水蛭性平兼通经,土鳖接骨又续筋。
穿山甲活血消癥力猛,通经下乳排脓消肿。
7、虎杖与桃仁,活血止咳通便能。
虎杖性寒应用广,化痰解毒又退黄。
灵脂蒲黄活血止血止痛,五灵脂行气解蛇毒效宏。
干漆有毒兼能杀虫,破血祛瘀苦泄温通。
西红花性寒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瘀热并除。
止血药1、苎麻白茅大小蓟,四药凉血止血具。
大小蓟解毒散瘀,苎小白利尿并举。
白茅根止呕生津,苎麻根安胎解毒灵。
2、地榆槐花侧柏叶,三药均凉血止血。
地榆解毒又敛疮,槐花清肝明目良。
侧柏叶祛痰止咳,生发乌发效独特。
3、蒲黄景天茜三七,既能止血又化瘀。
三七茜草蒲黄活血,三七定痛补虚效切。
茜草凉血通经并一,宁心安神景天三七。
4、白仙鸡棕紫藕血,七药收敛又止血。
白及消肿并生肌,仙鹤止痢兼补虚,解毒杀虫截疟具。
鸡冠花止带止痢,棕榈炭功效单一。
紫珠藕血均化瘀,血余利尿血淋医,紫珠消肿解毒齐。
5、艾叶炮姜温经止痛止血,艾叶燥湿止痒暖宫特别,炮姜入脾胃善温中止泻。
驱虫药1、雷榧使君与槟榔,杀虫消积效果良。
中药师二知识点总结

中药师二知识点总结一、中药学1. 中药学基础知识中药学是中药师的基础知识,包括中药的来源、鉴别、质量控制、加工制备、制剂及药理等方面的知识。
2. 中药鉴别掌握中药的鉴别方法,包括宏观鉴别和微观鉴别等,通过观察外形、质地、气味、味道等特征,识别中药材的真伪和质量。
3. 中药的质量控制了解中药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包括理化性质、微生物污染、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方面的检测知识。
4. 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学习中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了解中药材的采集、保存、加工和利用技术,保护中药资源,推动中药产业的发展。
二、中药配方学1. 中药配方的辨证论治学习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为患者配制中药方剂,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中药方案。
2. 中药制剂学了解中药的制剂学知识,包括中药的制剂类型、配伍规律、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
三、中药药理学1. 中药药理作用了解中药的药理机制,包括中药物质对人体的作用和生物转化过程,掌握中药药物的药效、毒性及副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2. 中药毒理学学习中药的毒性及中毒机制,掌握中毒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中毒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服务。
四、中药保健学1. 中药保健理论了解中医养生保健的理论基础,包括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经络理论、毫针、气功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
2. 中药保健品学习中药保健品的制备和应用,了解中药保健食品、保健药品的功效和禁忌,指导消费者正确使用中药保健品。
五、中药药用植物学1. 药用植物的采集和鉴定学习药用植物的采集和鉴定方法,掌握采集药用植物的时机、方法和保存技术,保障药用植物的质量和药效。
2. 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了解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状况,进行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和评估,为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六、中药制剂工艺学1. 中药制剂的加工工艺学习中药制剂的加工工艺和配方,掌握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流程,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和药效。
2. 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了解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进行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保障中药制剂符合国家标准和药效要求。
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二》考试知识点(6)

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二》考试知识点(6) 以下是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二》考试的一些可能涉及的知识点:
1. 中药的药用植物学知识:包括中药植物的名称、学名、别名、分类、性味、归经、
药效等。
需重点掌握有代表性的中药植物。
2. 中药材的鉴别:掌握中药材的外观特征、性状、质量要求,以及鉴别方法、鉴别要
点等。
3. 中药材的加工和制备:了解中药材的加工过程、方法和原则,包括初加工、粗加工
和制片等。
4. 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学作用:了解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学作用,包括有效
成分、药效、药理学作用机制等。
5. 中药饮片的制备和质量控制:了解中药饮片的制备工艺流程、质量标准、质量控制
要点等。
6. 中药剂型:了解中药的剂型分类、配方要点、制备方法和应用特点等。
7. 中药处方的合理用药:了解中药处方的组方原则、用药禁忌、副作用及注意事项等。
8. 中药炮制和固体制剂的制备:了解中药炮制法、炮制技巧和固体制剂制备技术等。
9. 中药的贮藏和保管:了解中药的贮藏要求、贮藏方法和保管要点等。
10. 中药药物学:了解中药的药物学特点、药效学和毒副作用等。
这些知识点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内容以官方发布的考纲和教材为准。
请考生认真复习,多做题,加强实践操作,以提高考试成绩。
2020执业药师中药二超强总结,打印版

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退虚热,凉血,解暑,截疟 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解毒,杀虫,补虚 补益精血,解毒,截疟,润肠通便 涌吐痰饮,截疟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定惊 外用拔毒止痒,敛疮生肌;内服坠痰镇惊,攻毒截疟 外用蚀疮祛腐,内服坠痰平喘,截疟
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清热养肝,明目退翳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清肝泻火,明目退翳 安神定惊,明目退翳,解毒敛疮,润肤祛斑 明目祛翳,收湿生肌
泻水逐饮,破血消癥 利尿通淋,破血通经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破血逐淤,通经 破血行气,通经止痛 破血逐淤,续筋接骨 破血通经,散寒止痛,消食化积 破血祛瘀,杀虫 攻毒蚀疮,破血逐淤,散结消癥
1.带“青”的中药?
大部分归肝经(明目or行气)。如谷精草:明目退翳,青葙 子:明目退翳,青黛:定惊。芦荟是青色的,可以清肝。青 木香行气。
2.带“子”的中药?
大部分都可以明目或(和)通便,如决明子:明目通便,蔓 荆子:清利头目,车前子:明目,牛蒡子:滑肠,冬葵子: 润肠,紫苏子:润肠通便,榧子:润肠通便,菟丝子:明 目,沙苑子:明目,枸杞子:明目,女贞子、楮实子明目, 覆盆子:明目。 除外——栀子,千金子,附子,南瓜子,马钱子,葶苈子,金 樱子,五味子,五倍子,蛇床子。
桂枝、肉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个温肺化饮的药物
干姜、细辛
2个解肌的中药
桂枝、葛根
2个解痉的中药
防风、洋金花
2个消斑的中药
大青叶、青黛
2个泄热的药物
泽泻、木通
2个燥湿止带的药物
白芷、秦皮
2个宣散风热的药物
2020执业药师【中药二中成药】重点内容学习精简版

常用中成药——第一章内科常用中成药(203种)第一节解表剂(15种)凡以疏散表邪,治疗表邪所致的各种表证为主要作用的中药制剂,称为解表剂。
一、辛温解表剂:桂枝合剂、表实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二、辛凉解表剂: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双黄连口服液、羚羊感冒胶囊、连花清瘟胶囊;三、解表胜湿剂:九味羌活丸、荆防颗粒、午时茶颗粒;四、祛暑解表剂:藿香正气水、保济丸;五、扶正胜湿剂:紫苏丸。
一、辛温解表剂(风寒感冒)桂枝合剂、表实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1桂枝合剂【药物组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
组成妙记:大勺炒姜汁(大枣白芍甘草生姜桂枝)【功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感冒风寒表虚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塞干呕。
桂枝为君药。
白芍为臣药。
生姜、大枣为佐药。
甘草佐使药。
善治感冒风寒表虚证。
2表实感冒颗粒【功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主治】感冒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稀。
麻黄、桂枝为君药。
3感冒清热颗粒【功能】解表清热,疏风散寒。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荆芥穗为君药。
与环孢素A同用,可引起环孢素A血药浓度升高。
风寒感冒4正柴胡饮颗粒带正字的药有“止痛”作用【功能】解热止痛,发散风寒。
【主治】外感风寒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痠痛;流感初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风寒感冒柴胡为君药。
二、辛凉解表剂(风热感冒)银翘解毒丸、双黄连口服液、桑菊感冒片、羚羊感冒胶囊、连花清瘟胶囊1银翘解毒丸【功能】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药物组成】金银花、连翘为君药。
风热感冒2双黄连口服液【药物组成】金银花、黄芩、连翘。
【功能】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金银花为君药。
风热感冒3桑菊感冒片【功能】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执业药师中药二重点内容

执业药师中药二重点内容执业药师考试中,中药二是重要的科目之一,涵盖了丰富的中药知识。
对于备考的朋友们来说,掌握重点内容至关重要。
下面咱们就来详细聊聊中药二的重点。
首先,中药的性能特点是基础中的重点。
这包括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甘、酸、苦、咸)、升降浮沉、归经等。
比如,寒性药通常能清热泻火、解毒,像黄连、黄芩等;热性药则可温里散寒、助阳,如附子、肉桂。
五味也各有其作用,辛能发散、行气,甘能补养、和中,酸能收敛、固涩,苦能泄热、燥湿,咸能软坚、泻下。
了解这些性能特点,对于理解中药的功效和应用有很大帮助。
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是核心内容。
比如说解表药,麻黄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适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风水水肿等;桂枝则能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主治风寒感冒、寒凝血滞诸痛证、痰饮蓄水证等。
再如清热药,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温热病气分实热证、肺热喘咳等;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常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阴虚消渴等。
中药的配伍也是常考的要点。
包括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等。
相须是指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如麻黄与桂枝、石膏与知母。
相使则是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提高主药的疗效,比如黄芪配茯苓。
相反是指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像“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药物组合,一定要牢记。
中药的用药禁忌不能忽视。
包括证候禁忌、配伍禁忌、妊娠禁忌等。
比如,阴虚阳亢的患者忌用温热药,脾胃虚弱的患者忌用苦寒药。
妊娠禁忌药更是要特别注意,分为禁用和慎用两类,禁用的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雄黄、麝香等;慎用的药物包括桃仁、红花等。
此外,中药的用法用量也是重点。
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用法,有的需要先煎,如石膏、牡蛎;有的需要后下,如薄荷、砂仁;有的需要包煎,如车前子、滑石粉。
用量方面也有严格的规定,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而用量不足则可能达不到治疗效果。
[全]执业药师《中药二》每年必考知识干货考点汇总
![[全]执业药师《中药二》每年必考知识干货考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ebc42b17fd5360cba1adbdb.png)
执业药师《中药二》每年必考知识干货考点汇总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一部分常用单味中药第一章解表药▷辛温解表药●考点:麻黄(喘家圣药)宣肺平喘、发汗解表、利水消肿注:香薷(夏月麻黄):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主治】1.阴暑证;2.水肿,小便不利【记忆】“夏月”,夏暑——消暑化湿。
●考点: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考点: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主治】1.风寒感冒,咳嗽胸闷;2.脾胃气滞;3.气滞胎动;4.食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吐泻【记忆】紫苏常用煮海鲜,谐音“子舒”。
紫苏煮海鲜——解鱼蟹毒;子舒——肚子舒服、孩子舒服——行气宽中、安胎●考点:生姜(呕家圣药)发汗解表、温肺止咳、温中止呕●考点: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炭)【记忆】荆条(古代当做痒痒挠),一挠止痒,二挠透疹(长疹子时容易挠透),三挠烧炭止血(长疹子挠出血)。
●考点: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主治】1.风寒表证,风热表证,表证夹湿。
2.风寒湿痹,风湿疹痒3.破伤风,小儿惊风。
【记忆】一字在于“风”。
防风顾名思义能防住风,最常见与风有关的疾病是风湿病,记住风湿就是祛风胜湿。
惊风也是风,故记住其止痛解痉的功效。
●考点: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主治】1.风寒表证,表证夹湿,风寒头痛(太阳经);2.风寒湿痹(上半身,附:独活治疗下半身)●考点:白芷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主治】1.外感风寒或表证夹湿兼见头痛鼻塞者;2.阳明头痛,眉棱骨痛,鼻渊头痛,牙痛;3.风寒湿痹,寒湿带下;4.疮疡肿毒【记忆】白止,白带止住,因此可以燥湿止带,还能消肿排脓。
●考点:头痛治疗头疼:羌活、细辛、白芷、藁本记忆:羌活,治疗太阳经头痛。
没有太阳,我们活不了。
细辛,少阴头痛。
细小,少。
白芷,阳明经头痛。
明白,明是阳明经;白是白芷。
藁本,巅顶头痛。
藁,高,就是巅顶的意思。
▷辛凉解表药●考点: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记忆】不吃薄荷咽真干,吃了薄荷风热清。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重要知识点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重要知识点第一部分常用单味中药一、重点药对比学习香薷麻黄微温,兼和中化湿而祛暑,习称“夏月麻黄”,善治暑天感寒饮冷、阳气被遏之头痛、形寒、发热无汗及腹痛吐泻性温,发汗力强,善治风寒表实无汗。
此外,麻黄又善宣肺平喘,治肺气壅遏之咳喘等。
均能发汗解表、利水退肿,治表证无汗、水肿及小便不利。
荆芥防风生用辛散,长于散风,为发表散风通用药,发汗力较强,又能透疹疗疮止痒,治麻疹不透、疮疡初起兼表及风疹瘙痒;炒炭涩敛而止血,治吐衄下血及崩漏。
防风则甘缓不峻,为治风通用药,发汗力较弱,又能胜湿止痛,治表证夹湿、风寒湿痹、头风头痛;祛风解痉,治破伤风、小儿惊风。
均性微温,均能发汗解表,且药力较麻、桂平和,既善治风寒表证,又治风热表证。
桑叶菊花桑叶性寒,作用偏于肺,疏散力较菊花强;又能润肺止咳,治肺燥咳嗽;还能凉血止血,治血热吐衄咯血。
菊花性微寒,作用偏于肝,平肝明目力较桑叶为胜,兼治肝风头痛;又善清热解毒,治痈肿疮毒。
均善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肝阳眩晕、肝经风热或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及肝阴不足之视物昏花。
柴胡、升麻、葛根虽均为解表升阳之品,但性能主治有别。
首先,虽均能解表,但柴胡苦辛微寒,入肝、胆经,主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善疏散退热,主治少阳寒热往来及感冒高热;升麻辛微甘微寒,入肺与脾、胃经,主清散而解表,主治风热头痛而少用;葛根甘辛性凉,主入脾、胃经,善发表解肌退热,主治外感表证项背强痛。
其次,虽均能升阳,但柴胡、升麻能升清阳而举陷,多与黄芪、人参等相伍,治气虚下陷、脏器脱垂诸证;葛根则鼓舞脾胃清阳上升而止泻痢,多用治泻痢。
其三,升麻、葛根均能透疹,治麻疹不透,而柴胡不能。
其四,柴胡又善疏肝解郁,治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升麻又善清热解毒,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丹毒、温毒发斑及热毒疮肿;葛根又能生津止渴,治热病伤津及内热消渴。
竹叶淡竹叶竹叶卷心竹叶源于乔木或灌木状竹的叶,清心除烦力强,并能生津,热病心烦多用;又兼辛味,清中兼散,能凉散上焦风热,治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执业药师·中药二
安胎中药
1、紫苏
【功效】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气滞胎动证)
2、砂仁
【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妊娠恶阻,气滞胎动不安)3、竹茹
【功效】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安胎。
(胎热胎动)
4、黄芩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胎热胎动不安)
5、苎麻根
【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安胎,利尿,解毒。
(胎动不安,胎漏下血。
)6、桑寄生
【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肝肾虚损,冲任不固所致胎漏,胎动不安)
7、杜仲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肝肾亏虚之胎动不安、胎漏下血。
)8、菟丝子
【功效】补阳益阴,固精缩尿,明目止泻,安胎,生津。
(肾虚胎漏、胎动不安。
)
9、续断
【功效】补肝肾,行血脉,续筋骨(肝肾亏虚的崩漏经多,胎漏下血,
胎动欲坠。
)
10、白术
【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脾虚气弱的胎动不安)11、艾叶
【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
(虚寒性崩漏下血、胎漏)
12、阿胶
【功效】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妊娠胎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