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城镇化主要数据

合集下载

1713-恩施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1713-恩施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恩施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出炉发布时间:2011-05-11 16:21:04 信息来源:恩施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昨日,我州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州统计局发布了我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公报显示,我州户籍人口为3975661人,常住人口3290294人,我州人口呈净流出态势。

公报在披露相关统计数据的同时,还对一些重要数据作了解读。

人口总量:户籍人口近400万,常住人口逾329万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全州常住人口为3290294人。

这里常住人口的统计口径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外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全州户籍人口为3975661人(含户口待定),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户籍人口3797794人比较,增加了177867人,增长了4.68%,十年平均增长4.58‰。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州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家庭人口:户均3人,家庭户规模缩小全州常住人口共有家庭户1044689户,家庭户人口为313654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3.0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52人减少了0.52人。

解读: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州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等因素的影响。

性别构成:男女性别比趋向平衡这次人口普查,全州常住人口中,男性为1674214人,占总人口的50.88%;女性为1616080人,占总人口的49.12%。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1.08下降为103.60,而全省的统计数据是从108.59下降为105.56,全国的统计数据是从106.74下降为105.2。

年龄构成:老人占近11%,老龄化进程加快这次人口普查,全州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614655人,占总人口的18.68%;15-64岁的人口为2315443人,占总人口的70.37%;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60196人,占总人口的10.95%。

眼界无限世界宽——探访湖北省恩施州城镇化率加速提高的背后

眼界无限世界宽——探访湖北省恩施州城镇化率加速提高的背后
此 ,记 者专 门走 访 了恩 施州 ,并探访到 该州城 镇化率不 断
上 升 的具 体 原 因。
环视州域 各县市 ,干 帆竟 发 比干劲。利 川市的滨江
道 和西 区拓展完工 ,勾 勒出西 部名城雏 形 ;巴东县投 资 6Z元的移 民新城 建设,正如火 如荼 地展开 :鹤峰县城 建局 -,  ̄ 绕 城 线后 转 战杨 柳 潭 新 区 ;来凤 县 通 过 利智 线 绕城 线 、 29 0 国道绕城线和 武汉大道二期工 程等,东西环城道路 的i j
f 一
眼界无 限世界宽
探访湖北省恩施 州城镇化率加速提 高的背后
本刊记者 柯善北 通讯员 曾召辉 周诗泉
记 者 从恩 施 州建 设 委 员会 获 悉 ,全 州城 镇 化 率截 止
2 0 年底达N2% L2 o 年提高1. 个百分点。 09 8, Boo 27
思想 决 定思 路 。 该 州各 地 充分 利 用 “ 路 ( 两 沪渝
市建成 令人 自豪的 美丽家 园” ,要 求城市 建设 由生产型 人居 型转变 , 由数 量扩张 型向质量 精细 型转变 ,由繁华
向生态 型转 变,提升城市品位。
“ 补课”性 的城镇规 模突破 却是恩施 州 “ 抓发展 ”的现实
需要和紧迫任务。 于是 , “ 足老城抓 建设 ”的观念被 坚决放弃 , “ 立 拓
走廊”等 - ̄ 重点项 目,勾画 出中等城 市 的基本骨架 , : l i
发区 、恩 施 民族 高 中、行政服务 中心 、文化传 媒 中心 、
育中心 “ 以点带片” ,造就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区血肉。

城镇化 是一个 国家或地 区经济 社会发展进 步的主 要反 映和重 要标志。 那么 ,恩施州 的城镇化 步伐何 以变快 ?为

最新恩施州产业结构及经济资源

最新恩施州产业结构及经济资源

恩施州产业结构及经济资源恩施州产业结构及经济资源一、恩施州产业结构:在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州委州政府将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实施“三州战略、推进绿色繁荣”的发展思路,以改善基础设施、壮大特色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扩大对外开放、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为重点,大力推进州域经济由第一产业为主导向二、三产业为主导转变,由农村经济为主向城市经济为主转变,由内生型经济为主导向开放型经济为主导转变,由整体解决温饱向全面建设小康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成全国先进自治州奠定坚实的基础。

坚持州域经济以民营化为主体,民营经济比重要达到80%;推进工业化,大力发展卷烟工业、水电工业、富硒绿色食品加工工业、药化工业、建材工业,同时突破性发展旅游业,实施园区战略,集团化战略和名牌战略,做强五大工业,把恩施州建成鄂西南重要的卷烟工业基地、洁净能源基地、富硒绿色食品工业基地、药化工业基地和建材工业基地;用现代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烟叶、茶叶、林果、药材、畜牧、特色蔬菜等六大绿色产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努力建设绿色产业州。

二、恩施州产业现状:依托绿色生态优势,走差异化发展路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恩施州已基本形成了扎实的产业基础。

建立了以烟叶、茶叶、畜牧、林果、药材、特色蔬菜等为主的六大绿色产业基地,形成了以卷烟、电力、药化、富硒绿色食品、建材为主的五大工业体系,由于两路的开通,恩施旅游业也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恩施州是湖北省的“烟草王国”和“茶叶基地”。

恩施良好的气候条件,为生产优质茶叶提供了理想的生态环境。

目前全州已形成了恩施玉露、鹤峰翠泉、宣恩五家台“三大知名茶品牌”。

并建立80多万亩优质茶园,目前规划在建一个占地200亩的硒都茶城,位于金桂大道。

恩施也是全国优质白肋烟和烤烟生产基地。

白肋烟远销亚、非、欧、美等20多个国家。

现有烟叶种植面积70万亩,有全省的烟叶复烤厂,年生产量180万担,卷烟年生产量50万大箱。

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序言恩施州建始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专题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分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恩施州建始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剖析和阐述。

恩施州建始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专题报告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对恩施州建始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恩施州建始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专题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恩施州建始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重要参考渠道。

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第一节恩施州建始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 (1)第二节恩施州建始县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3)一、恩施州建始县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三、恩施州建始县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3)四、恩施州建始县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4)五、恩施州建始县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4)六、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5)七、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5)八、恩施州建始县地区生产总值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恩施州建始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分析 (7)一、恩施州建始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7)二、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7)三、恩施州建始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统计分析 (7)四、恩施州建始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9)统计分析 (8)五、恩施州建始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分析 (8)六、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9)统计分析 (9)七、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分析 (9)八、恩施州建始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0)图表目录表1:恩施州建始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表 (1)表2:恩施州建始县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3)表4:恩施州建始县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 (3)表5:恩施州建始县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表 (4)表6:恩施州建始县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表 (5)表8: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恩施州建始县地区生产总值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恩施州建始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表 (7)表12:恩施州建始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统计表 (7)表13:恩施州建始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9)统计表 (8)表14:恩施州建始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9)统计表 (9)表16: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恩施州建始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第一节恩施州建始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恩施州建始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9年):表1:恩施州建始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浅析恩施经济发展

浅析恩施经济发展

浅析恩施经济发展080840729 张厅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区域经济作为社会经济的基础,在社会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结合恩施区域经济发展之实例,在充分了解当地自然、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之上,综合分析了当地工业、农业以及旅游业相结合的区域经济特点。

为我们从区域经济的视角了解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例。

关键词:区域经济工业农业旅游业产业结构1.引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鄂西南边陲,西连重庆市黔江区,北邻重庆市万州区,南面与湖南湘西州接壤,东北端连本省神农架林区,东面与本省宜昌市为邻,是我国中西两个经济带的结合部,是全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是湖北省唯一被纳入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地区。

全州现辖恩施、利川二市和建始、巴东、宣恩、咸丰、来凤、鹤峰六县,均被国务院定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共有88个乡、镇、办事处,2453个村,22832个村民小组。

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79万亩(水田107万亩);总人口382.7万,其中农村人口占79.9%,少数民族人口占52.6%。

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海拔高低悬殊,自然环境多样,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特色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2.区域经济发展分析2.1农业——区域经济之基础在不断夯实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州委、州政府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实行耕地经营大调整,山地资源大开发;庭院经济大改造的基本思路。

目前,以烟草、畜牧、林果、茶叶、蔬菜、药材为主的6大支柱产业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农业结构调整的良性格局初步形成。

狠抓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

各地以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特色经济发展方兴未艾。

2000年,全州调出20多万亩耕地,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好、产出效益高的烟叶、魔芋、蔬菜、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同时,加快发展林果业和茶叶,紧紧抓住退耕还林还草、生态保护、世行项目等项工程实施的机遇,大力发展以袖子为主的鲜果、以银杏为主的干果、以名优茶为主的无性系良种茶园。

我的家乡介绍湖北恩施

我的家乡介绍湖北恩施
感谢您的观看
土家族和苗族是该地区的两个主要少数民族,他 们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苗族的“赶秋节”则是苗族人民庆祝丰收和祈求 来年丰收的传统节日。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节 日和习俗,如土家族的“牛王节”、苗族的“端 午节”等。
传统艺术与手工艺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这使得该地区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艺术 和手工艺。
凤凰古城
总结词
古色古香,历史悠久
详细描述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城内 有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历史遗迹,如陈氏祠堂、杨家祠堂等,充满了古色古 香的韵味和历史的厚重感。
芙蓉镇
总结词
水乡风情,古朴自然
详细描述
芙蓉镇位于湖南省永顺县境内,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镇内有许多古建筑和土家族民俗文化,同时还是电 影《芙蓉镇》的拍摄地,因此也被称为“芙蓉古镇”。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水乡风情和古朴自然的乡村气息 。
水资源
恩施地区水资源丰富,河流纵横, 为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提供了保障 。
03
恩施的文化特色
非物质文化遗产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拥有丰富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包括但不限于
传统手工艺技能:如土家族的“西兰卡 普”制作技艺、苗族的银饰制作技艺等 。
民俗活动、节庆和礼仪:如土家族的“ 女儿会”、苗族的“赶秋节”等。
02
恩施的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
01
02
03
山地为主
恩施位于湖北西部,地形 以山地为主,山高谷深, 森林茂密。
喀斯特地貌
恩施地区分布着大量的喀 斯特地貌,溶洞、石林等 景观十分壮观。
峡谷地带
恩施地势险要,多峡谷地 带,自然景观独特。

恩施州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研究

恩施州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研究

恩施州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研究作者:李伟铭来源:《财讯》2016年第15期城镇化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城镇化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生存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文章从人口城镇化的角度入手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湖北省恩施州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相关分析。

研究发现: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且二者存在着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

恩施州城镇化经济发展相关分析恩施州城镇化概况通过观察数据,发现恩施州的城镇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均与湖北省乃至全国存在较大差距,同时,近五年来城镇化率与经济发展均实现了较快速的增长。

指标的选择及数据的来源(1)指标的选择1.城镇化城镇化是难以计量复制的社会现象,因此要想准确德测量出在某一时点上某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实非易事。

本文则从人口城镇化的角度入手,来衡量湖北省恩施州的城镇化的程度。

其计算公式见式(1)所示。

(1)式1中,Y为人口城镇化水平;P为区域总人口;PU为城镇人口;PR为乡村人口。

目前,国内对于城镇化率的计算主要存在两种形式,一种以地区常住人口为准,一种以区域总人口为准来计算,本文所列城镇化率以恩施州对外公布数据为准。

2.经济发展水平显著影响恩施州地区城镇化水平的主要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如下:(1)恩施州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该指标用字母“M1”表示。

(2)恩施州人均消费水平,该指标用字母“M2”表示。

(3)恩施州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该指标用字母“M3”表示。

(4)恩施州人均财政收入,该指标用字母“M4”表示。

(2)数据来源1.考虑到样本数据的实时性、参考性和代表性,本文选择2003~2012年的年度数据作为样本区间。

所有搜集的数据均来自于湖北省统计局网上公布的《恩施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经整理,见表3所示。

2.数据的处理表3 2003~2012年恩施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统计数据表户籍人口(万人)城镇化率生产总值(亿元)财政收入(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2008 395.34 25.50% 249.18 15.4 139.37 93.82009 394.92 27.50% 294.26 18.29 182.21 114.042010 397.61 30.50% 351.13 22.16 244.38 1322011 401.16 32.53% 418.19 31.89 314.31 156.822012 403.25 34.55% 482.19 40.43 406.19 182.84为了得到变量指标相对应的数据,本文利用EXCEL软件,对恩施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得到的数据通过式(1)、式(2)、式(3)、式(4)进行处理计算:人均生产总值M1=生产总值/户籍人口(1)人均消费水平M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户籍人口(2)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M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户籍人口(3)人均财政收入M4=财政收入总额/户籍人口(4)恩施州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回归模型的设定:本文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恩施州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间关系,模型设定如下:Y=C+β1M1+β2M2+β3M3+β4M4+u式中:Y为被解释变量,Mi为解释变量,βi为估计参数,C为常数项,u为随机干扰项。

2012年恩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恩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恩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时间:2013-06-19 来源:湖北省统计局阅读次数:13 2012年,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市委、政府确定的年度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扎实推进经济工作,全市经济总量有新跨越,结构调整有新进展,发展后劲有新增强,运行质量有新提升,人民生活有新改善,恩施市经济运行实现了稳中求进的预期目标,为实现"十二五"经济指标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综合经测算,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23.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5%。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2.75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7.40亿元,增长17.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2.95亿元,增长14.5%。

从构成看,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1年的20.3:37.1:42.6变化为18.5:38.5:43.0。

二、农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99亿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上年增长6.5%。

其中,农业产值22.19亿元,增长2.8%;林业产值8907万元,增长2.5%;牧业产值14.58亿元,增长13%;渔业产值641万元,增长4.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659万元,增长4.5%。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2.75亿元,增长5%。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19.66万亩,比上年减少2.91万亩。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10.12万亩,与上年持平。

全年粮食总产量22.3万吨,增长7.1%。

其中,夏收粮食产量5.03万吨,减产3.8%,秋收粮食产量17.27万吨,增长10.7%。

全年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8.81万亩,油料总产量1.6万吨,增产7.8%。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经济作物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全年种植烟叶14.19万亩,增长11.3%,产量1.95万吨,增产15%;药材种植及留存面积达29.96万亩,当年采挖出售药材产值1.11亿元,增长3%;年末茶园面积25.1万亩,茶叶产量1.37万吨,增产6.9%;年末果园面积达5.4万亩,水果产量1.75万吨,增产11.5%;全年种植蔬菜40.1万亩,蔬菜产量56.25万吨,增产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 1408400 1119854 3817887 460764 3357123 23942 1020918 839850 39.18% ­ 4.50% 8642 ­ 7370 ­ ­ ­ 0 81.7 101.00% 6492.1 1498.43 ­ 无 无 109501 221078 422100 441000 ­ ­ ­ ­ ­ ­ ­ ­ ­ ­ 1497 ­ ­ ­ ­ ­
2006 1895018 1169990 3879007 452758 3426249 24061 1887327 1229261 37.70% 50.10% 4.15% 48976 24733 9730 7244 22 7.61 0 109.8 99.60% 7591.82 1848.01 631346.2 无 无 270473 419186 474800 692300 ­ ­ ­ 89192 875258 459821 31970 64247 ­ 0.2432 3574 ­ 98.13 57.52 0.3612 22.50%
2010 3511297 1316179 3976081 559757 3416324 24061 4670540 2509556 38.80% 52.10% 4.20% 131500 26689 7323 12583 25 7.54 0 237.8 103.90% 11406 3254.99 1320000 无 有 559626 1297926 1009200 1425600 113955 26518 16466 195439 2443832 1099132 263508 292644 50990 0.2126 10898.34 10779 301.09 75.2 0.572 30.50%
2012 4821890 1381919 4032518 581939 3450579 24061 6805176 3709140 37.91% 49.50% 4.10% 260400 26463 7684 16423 26 8.24 1 323.5 103.30% 15058 4571 1828400 无 无 909783 1796939 1644200 1928600 193915 71922 14753 300812 4061885 928181 405535 320786 92988 0.1927 30322.34 29974.9 315.1 91.81 0.7424 34.55%
2000 1209602 10935621 3794208 443705 3350503 23942 414312 753496 34.70% ­ 3.73% 3395 ­ 1285 ­ ­ ­ 0 62.3 98.30% 5628.3 1519.78 ­ 无 无 106036 140512 348767 338949 ­ ­ ­ ­ ­ ­ ­ ­ ­ ­ 887 ­ ­ ­ ­ ­
2014 6120103 1411808 4062903 725710 3337193 24061 9333540 5549148 33.50% 40.30% 3.88% 345900 42841 11006 20950 35 8.17 2 5500 有 无 1186320 2163214 2216400 2513425 251520 85906 16328 459252 6139500 1833311 1251136 622803 138008 0.2268 45736.1 45673.7 321.1 99.96 0.8317 38.38%
2011 4181926 1357265 4011592 575410 3436182 24061 5806322 3068400 37.94% 51.40% 4.12% 216900 27175 6865 13869 25 7.23 1 278.1 105.70% 13174 3938.5 1568173 无 无 719516 1601383 1331700 1667700 175952 55142 15128 243159 3143135 1096724 268167 350885 90346 0.2089 22649.59 22542.51 301.05 87.28 0.7402 32.53%
2005 1730000 1174757 3847286 451708 3295578 24061 1481543 1027767 37.20% 51.01% 4.26% 30888 19904 5725 6572 17 7.38 0 98.3 102.70% 7063.41 1642.81 547012 无 有 215478 321212 406000 615200 ­ ­ ­ 23169 780669 304352 36648 33263 ­ 0.3337 2834.93 ­ 85.71 55.23 0.3307 21.30%
2008 2491800 1236239 3953398 555979 3397419 24061 2894174 1571592 41.20% 54.10% 4.30% 74601 25123 7372 9897 20 7.53 0 157.3 107.70% 9446 2518.92 937954 无 无 405234 710375 630600 967000 63625 9895 ­ 107702 1393661 541526 293259 102233 32975 0.2215 5641.99 ­ 156.89 64.96 0.3746 25.50%
2007 2105300 1199874 3910776 491660 3419116 24061 2319660 1474639 37.10% 51.90% 4.20% 64128 24672 7462 8051 19 7.46 0 128.6 106% 8273.62 2143.17 759395.7 无 无 311148 548876 496620 813322 44905 3726 ­ 88053 1160859 641073 3690 109883 18558 0.2384 4055 ­ 114.18 60.02 0.3542 24.08%
2001 1267765 1099527 3801474 448198 3351239 23942 695078 743136 39.15% ­ 3.58% 4645 ­ 1164 ­ ­ ­ 0 73.4 99.70% 5734.3 1467.31 ­ 无 无 98090 180937 362391 371800 ­ ­ ­ ­ ­ ­ ­ ­ ­ ­ 688 ­ ­ ­ ­ ­
恩施州各项指标 全州年度GDP(万元) 州人口总户数(户) 州总人口数(人) 全州非农业人口(人) 全州农业人口(人) 州总面积(km2) 州各项存款年末余额(万元) 州各项贷款年末余额(万元) 城镇恩格尔系数 农村恩格尔系数 城镇登记失业率 全州互联网用户(户) 高等教育在校学生人数(人) 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人) 全州实有床位数(张) 医院数量(家) 人均城市道路面积(m2/人) 铁路数量(条) 城镇公共汽车数量(标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 该年有无户籍改革 该年有无征地制度改革 全年州财政收入(万元) 全年州一般预算支出(万元) 州第二产业年度GDP(万元) 州第三产业年度GDP(万元) 政府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万元) 政府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万元) 政府财政对就业的补助(万元) 农村私人投资(万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元) 商品房实际销售面积(m2) 商品房空置面积(m2) 商品房实际销售额(万元) 政府医疗保障支出(万元) 城镇居民“住行学”消费所占比重 地方进出口总额(万美元) 地方出口总额(万美元) 全州城镇总面积(km2) 城镇建成区面积(km2)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 恩施州城镇化率
2004 1641900 1118029 3827105 456201 3370904 24061 1239825 910986 36.50% 54.90% 4.20% 13596 17875 6990 5873 16 7.14 0 86.5 104.90% 6600.12 1520.17 463819 无 无 165150 261899 401500 490130 ­ ­ ­ 23415 725641 186532 29542 21341 ­ 0.4018 2384 ­ 74.86 53.26 0.2851 ­
2013 5524843 1402017 4054161 528440 3525721 24061 8087094 4493337 37.50% 46.90% 4.10% 304000 39914 8629 18422 28 7.2 1 374.3 102.20% 16639 5235 2096800 无 无 1066007 2166942 1977500 2214500 229137 76013 20274 389211 5104012 1781386 582362 705914 133338 0.1978 38766.4 38474.7 318.6 95.42 0.8035 36.10%
1999 1111339 1086300 3806703 435901 3370802 23942 404060 684778 ­ ­ 4.18% ­ ­ 1471 ­ ­ ­ 0 53.2 104.40% 4675.9 1560.34 ­ 无 有 99013 124620 306759 305798 ­ ­ ­ ­ ­ ­ ­ ­ ­ ­ 774 ­ ­ ­ ­ ­
2009 2942619 1265086 3949249 550817 3398432 24061 3557474 2069154 40.20% 53.70% 4.04% 108620 24703 7302 11813 24 7.46 0 206.4 100.70% 10307 2810.12 1140415 无 无 474965 1022452 790519 1192000 114866 22835 11893 150538 1822053 876960 244886 201092 35026 0.2079 8670.94 ­ 181.27 69.12 0.383 27.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