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市概况
恩施市基本情况

3恩施市森林城市建设基本条件3.1自然条件3.1.1地理位置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腹地,地处清江中上游的鄂西南山区中部,东邻建始、鹤峰,西界利川、咸丰县,南连宣恩,北接重庆奉节,东西宽86.5km,南北长90.2km,总面积3967 km2。
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9°4′48″~109°58′42″、北纬29°50′33″~30°39′30″之间。
辖13个乡镇、4个办事处、172个行政村、36个社区。
占全州总面积的16.6%。
恩施市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州政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是湖北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东瞰江汉、西接巴蜀、南连潇湘、北通豫陕之说。
围绕“区域中心城、交通枢纽城、山水园林城、生态旅游城、民族风情城”定位,恩施市正在向中等城市目标迈进。
3.1.2地质地貌3.1.2.1地质构造恩施市位于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内,属云贵高原东延部分,山体走向为北东→南西,恩施盆地为隆起带内断裂影响造成局部陷落形成的断陷盆地。
境内主要构造以褶皱为主,断裂较少。
褶皱和断裂的展布方向分为华夏系和新华夏系两个构造体系。
恩施城以西和东部清江以南地区的褶皱、断裂走向均为北45°~60°东,以宽缓的箱状褶皱为主,压性、压扭性断裂平行主干构造线,伴有北西向,北北西向张性、张扭性断裂与主干构造线斜交。
断裂不发育,主要出现在褶皱翼部。
卷入地层为古生代寒武系到二叠系,控制着晚古生代和中新生代地层的沉积和铁、煤、铜、铅、锌、汞等矿产的展布。
褶皱两翼不对称,一般是西北翼陡,南东翼缓,属于华夏系构造形迹。
恩施城以东褶皱断裂走向北10°~20°东,卷入地层为二叠系至白垩系下三叠系,褶皱紧密强烈,局部发生倒转,属于新华夏系构造形迹。
3.1.2.2地貌特征恩施市境内由于受新构造运动间歇活动的影响,大部分是山地,局部断陷,沉积形成多级夷面与山间河谷断陷盆地。
湖北恩施城市旅游人文风俗推介PPT图文课件可修改文字

大美恩施,醉美峡谷
大美恩施,醉美峡谷
恩施简介
恩施州森林覆盖率近70%,享有“鄂西林海”、“华中药库”、“烟草王国”、“世界硒都”之称号。全州水 电资源理论蕴藏量达600万千瓦,可开发量达500万千瓦,风电资源蕴藏量达300万千瓦,是华中地区重要的清 洁能源基地。恩施州的鄂西铁矿是中国四大铁矿之一,已探明储量13亿吨;天然气已探明储量1500亿立方米。 恩施还拥有世界最大的独立硒矿床。恩施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计划政策,是单列的三个地级行政区享受相关政 策的地区之一。 恩施州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海拔落差大,小气候特征明显,垂直差异突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 同天”;年均气温16.2℃,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地处武汉和重庆两大“火炉”之间,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 AAAA级旅游景区,距利川城区8公 里,景区位于清江上游的三渡峡,山清水秀,风光如画, 在这里天然溶洞群与地下暗河融为一体,土苗民俗风情 得到完整的展示。
景区由2千米的土苗洞穴游览区、5千米的地下伏河观览 区、3千米的土苗民俗体验区、8千米的清江漂游区四大 版块组成。大小景点共计85个之多,景区游览路线,以 水路为主线贯穿全程,分三次乘船游览,每次所乘船只 各不相同,风味各异,其乐无穷。
大美恩施,醉美峡谷
04 恩施文化
土家族服饰
大美恩施,醉美峡谷
土家族服饰,是土家族人民特有的一种服装,由于土家 族历史上汉化较早,传统土家族服饰已经基本消失。由 于表演的需要,现代的土家族服饰大多各自研制不同款 式,种类非常繁多。 土家族服饰的结构款式以俭朴实用为原则,喜宽松,结 构简单,但是注重细节,喜宽松、衣短裤短、袖口和裤 管肥大。男女老少皆穿无领滚边右衽开襟衣,衣边衣领 会绣上花纹 ,绣工精彩,色彩艳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 点。 不同的服饰,是区分不同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时 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土家族服饰虽历经变革,但仍 然保留了本民族传统的特点。
恩施市简介

(代项目策划草案)辛立道2009年6月于北京恩施生态旅游开发之我见一、充分利用富集的生态资源恩施位于湖北省西部,是中国的中心腹地。
东临荆楚,与三峡、赤壁一衣带水;西通黔渝,为重庆、巴峡旅游景区必经之路;南连潇湘,与著名景区张家界一脉相连;北齐神龙架,原始森林隔江相望。
神秘的北纬30度穿越整个恩施。
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和独特的山地立体气候构成了恩施气候的多样性。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造就了恩施生物的多样性。
因秦岭和大巴山的阻隔,使这一地区免遭第四纪冰川的洗劫,成为动植物的避难所。
这里动植物繁多,其中40余种植物和70多种动物属国家级珍稀物种,成为华中地区重要的动植物基因库。
号称中国的“三大后花园”之一,是全国生态旅游理想地区。
大巴山、巫山和武陵山的余脉在这里融合,造就了恩施多特质的山脉文化。
由于岩溶地貌发育,山间谷地星罗棋布,或雄奇俊秀,或佳境荟萃。
国家级森林公园坪坝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星斗山、七姊妹山,拥有世界地质公园特质的奥陶纪梭布垭石林,特别是恩施大峡谷,内有世界上最秀美的地缝和最长的暗河,有最壮美的万米绝壁画廊,群峰如屏,云霞如海。
它们孕育了世界上许多最为珍贵的天地物种,隐藏着土家山民无数生命玄机。
神奇美丽的清江,传说是人间最清的江,故名清江。
清江养育着一个个特殊的民族,从远古的清江放排,到如今的清江闯滩,流淌着一串串古今漂流的神话。
恩施是洁净能源基地。
这里水能蕴藏量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拥有大小河流60多条,总流域面积2.1万平方公里。
水资源总量为300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达500万千瓦。
岩溶发育,暗河伏流多,地下水储量丰富,岩溶水储量64亿立方米。
恩施是绿色食品王国。
特种绿色食品资源如莼菜、薇菜、蕨菜,云豆、摩芋、葛仙米、凤姜、百合、山药、野山菌等稀有品种,斐声海内外。
恩施是鄂西林海。
森林茂密、植被良好,是华中森林宝库之一,享有“天然植物园”美称。
森林覆盖率67%,林材蓄积量3000万立方米左右。
湖北恩施市

博学笃行自强不息
湖北恩施市
恩施市是湖北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湖北省西部偏南地带,恩施市
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州府,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之一。
恩施市地处于巴东山脉东南麓,梁子湖、溪口山、巴耳山和罗田岳
山等景点分布于市境内。
恩施市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山川秀丽,花木繁盛。
这里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天堂寨、巴东大峡谷、龙鸣山、桑普湖等。
此外,恩施市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土家族、苗族的独特风情,吸引了众多游客到此旅游观光。
恩施市还以
土家族的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闻名,如恩施火腿、回锅肉、藕粉、
苗族手工编织品等。
1。
湖北恩施市导游词

湖北恩施市导游词恩施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西南部,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政府驻地,北邻重庆市,因拥有举世罕见的硒资源而被誉为"世界硒都'。
恩施市位于清江上游,境内大部分为山地,平均海拔在900米以上。
全市国土面积3967平方公里,辖10个乡、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和172个行政村、34个居委会。
总人口78万,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占38%。
1998年,恩施市被列为国家对外开放城市,是湖北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20xx年1月10日,首届中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在恩施进行。
恩施市属中亚热带季风型山地潮湿性气候。
由于北部的大巴山和巫山的自然屏障作用,大大削减了南侵冷空气概力,气候随着地形的垂直变化,影响光、热、水的再安排,一般是雨热同季,夏多冬少。
雨量充足,山体宏大,河谷深切,境内主要干流清江,发源于利川齐岳山。
恩施夜景恩施市地貌基本特征是阶梯状地貌,域内喀斯特地形地貌发育完善。
由于受新构造运动间歇活动的影响,大面积隆起成山,局部断陷,沉积形成多级夷面与山间河谷断陷盆地。
境内除东北部有海拔3000米以上小面积山地外,普遍展现着海拔20xx~1700米,1500~1300米,120~1000米,900~800米,700~500米等五级面积不等的夷平面,并存在一至二级河谷阶地。
呈现明显层状地貌。
岩溶地貌发育,山间谷地星罗棋布。
全州碳酸盐岩类(石灰岩、白云岩)面积占总面积54.4%,暴露的碳酸盐岩受本州暖和多雨气候的影响,岩溶地貌发育,石芽、溶洞、漏斗、育谷、伏流等也许多。
湖北恩施市导游词篇2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以南。
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洲驻地。
面积3972平方千米。
20xx年末总人口771459人。
市人民政府驻小渡船街道。
邮编:445000。
代码:422801。
区号:0718。
境内大部分为山地,平均海拔在900米以上;属亚热带风性潮湿气候,且垂直地带性特点明显。
恩施市辖3个街道、3个镇、10个乡:舞阳坝街道、小渡船街道、六角亭街道,崔家坝镇、龙凤镇、板桥镇,三岔乡、新塘乡、红土乡、沙地乡、白杨坪乡、屯堡乡、太阳河乡、白果乡、芭蕉侗族乡、盛家坝乡。
湖北恩施的地理现象

湖北恩施的地理现象
湖北恩施是中国湖北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地理上位于中国中部、湖北省西部。
恩施地理上具有多样的地理现象,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地理现象:
1. 峡谷景观:恩施地区被秀美的山峰和峡谷所环绕,其中最著名的是恩施大峡谷。
这个峡谷是全国较大的峡谷之一,壮丽的山水景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2. 溪流瀑布:恩施地区的山区地形复杂,有许多溪流和瀑布。
其中最著名的是舞阳河风景区,这里有喷薄而出的瀑布和清澈的溪流,景色优美。
3. 自然保护区:恩施市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保存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例如,巴东至恩施的大巴山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森林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之一,拥有众多珍稀濒危物种。
4. 洞穴景观:恩施地区有一些著名的洞穴景点,如大小洞天。
这个景点是一系列的天然洞穴,其中最著名的是虎牙洞,这个洞穴内有各种奇特的石钟乳石和石笋,形状独特。
5. 森林覆盖:恩施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较高。
该地区的森林经济发达,其中柏木林和防风林是该地区的特色。
这些地理现象共同构成了湖北恩施地区的独特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观光和探索。
恩施介绍

恩施现在的图片
夜景
恩施文化
Hale Waihona Puke • 两大民族:土家族(46%)
•
苗族(6.5%)
• 其他民族:侗族、汉族、回族、蒙古族、 彝族、纳西族、壮族等27个民族
• 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29个民族团
结和睦,习俗相互影响,文化相互交融,
婚姻相互蒂结,经济互相交流,发展互相
促进,共同组成了一个团结和睦的“民族 大家族”。
•
•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恩施是湘鄂西革
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董必武、贺龙、周逸群、
关向应、肖克、廖汉生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和开
辟了这片红色的土地。贺龙领导的工农红军在这 里开展武装斗争达8年之久,有1.2万恩施各族儿 女为国捐躯,血洒清江。著名作家马识途以恩施
如火如荼的革命为背景,写下了长篇名著《清江 壮歌》。1941年 “皖南事变”期间,湖北省主席 陈诚在此召开特务机关“恩施高干会”,布置以
巴东、来凤、咸丰、建始、鹤峰、宣恩6个县。首 府恩施市。面积24111平方千米,人口394万,其中 汉族约占45%,土家族约占46%,苗族约占6.5%。 春秋时期为古巴国地,1949年设恩施专区,1970年 改恩施地区,1983年置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 中国最年轻的自治州。1993年4月改现名。属鄂西 南山地,有“山原”之称。
土家族
中国人口最多的十个民族之一。主要分 布于湘鄂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有自己 的语言,但是没有文字。
土 家 吊 脚 楼
土家女儿会:一年一度的“女儿会” 是土家族青年男女互相认识,自由 结交的盛会,恩施鹤峰、宣恩相邻 山寨的土家族妇女至今都有赶“女 儿会”的习惯。每年五月初三,或 七月十二,或八月十五赶会一次。 这一天妇女结伴赶场赴会,男女青 年可以自由结交,对歌言情,所以 称“女儿会”。
我的家乡介绍湖北恩施

土家族和苗族是该地区的两个主要少数民族,他 们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苗族的“赶秋节”则是苗族人民庆祝丰收和祈求 来年丰收的传统节日。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节 日和习俗,如土家族的“牛王节”、苗族的“端 午节”等。
传统艺术与手工艺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这使得该地区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艺术 和手工艺。
凤凰古城
总结词
古色古香,历史悠久
详细描述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城内 有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历史遗迹,如陈氏祠堂、杨家祠堂等,充满了古色古 香的韵味和历史的厚重感。
芙蓉镇
总结词
水乡风情,古朴自然
详细描述
芙蓉镇位于湖南省永顺县境内,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镇内有许多古建筑和土家族民俗文化,同时还是电 影《芙蓉镇》的拍摄地,因此也被称为“芙蓉古镇”。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水乡风情和古朴自然的乡村气息 。
水资源
恩施地区水资源丰富,河流纵横, 为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提供了保障 。
03
恩施的文化特色
非物质文化遗产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拥有丰富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包括但不限于
传统手工艺技能:如土家族的“西兰卡 普”制作技艺、苗族的银饰制作技艺等 。
民俗活动、节庆和礼仪:如土家族的“ 女儿会”、苗族的“赶秋节”等。
02
恩施的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
01
02
03
山地为主
恩施位于湖北西部,地形 以山地为主,山高谷深, 森林茂密。
喀斯特地貌
恩施地区分布着大量的喀 斯特地貌,溶洞、石林等 景观十分壮观。
峡谷地带
恩施地势险要,多峡谷地 带,自然景观独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恩施市概况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腹地,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
全市国土面积3972平方公里,总人口79万人(2007年末)。
境内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文化厚重,有“中国硒都”、“鄂西林海”、“华中药库”、“烟草王国”、“天然氧吧”等美誉。
近年来,恩施市充分利用自然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等优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西部大开发良好机遇,紧紧围绕“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和“四三二”工作重心,以恩施大峡谷、恩施女儿会、恩施玉露茶“三张名片”为抓手,致力打好生态牌、文化牌、旅游牌,实现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先后被评为中国魅力城市200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湖北省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全省农村党的建设先进县(市)”等荣誉。
近年来,恩施市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提出并规划了打造“仙居恩施”的发展蓝图,即结合产业发展打造“三张名片”,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发展建设“八大生态走廊”,让市民像神仙一样生活居住,让客人体验神仙般的恩施生活,实现农民生活城镇化、市民生活乡村化。
“仙居恩施”的提出是全市上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是指导恩施市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战略思想,具有划时代意义。
主要目标是要通过几年的努力,建成八大生态走廊:即恩施大峡谷黄鹤楼生态走廊;“恩施玉露”生态走廊;“清江源”现代
烟草农业生态走廊;梭布垭石林生态走廊;“318”国道生态走廊;“清江画廊”生态走廊;莲花池生态走廊;“小溪”生态走廊。
八条生态走廊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突出特色民居改造、产业发展、生态公路建设等重点,将新农村建设与乡村休闲旅游有机结合,将重点景区与乡村生态旅游有效融合,成为新农村建设新标向。
打造“仙居恩施”,建设“八大生态走廊”,将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融入一体,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理念由基础建设到生态建设的升华,示范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扩张,使“恩施模式”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完善。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南部,清江上游,西北邻重庆市。
汉巫县地,三国时吴置沙渠县,元为施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施州卫,清雍正六年(1728)改卫置恩施县,1982年划县城关镇及近郊置恩施市,1983年恩施县并入,恩施市境内为鄂西南山地。
主要有煤、铁、硫、水晶石等矿产,农业主产有玉米、水稻、红薯、小麦等,经济作物以桐、茶、漆、麻著名,恩施黑猪为优良品种。
珍贵树种有穗花杉、珙桐、水杉等,产党参、当归、天麻等100多种药材。
有机械、采煤、电力等工业。
土特产品有玉露茶、板桥党参、石窑当归、紫油厚朴、香菌、中华猕猴桃等,是历史古城,抗日战争时期湖北省政府曾迁此,名胜古迹有连珠塔、文昌祠、柳州城遗址等。
道地药材
恩施市居“华中药库”的中心,属湖北省乃至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
一。
境内药用植物种类多、品质优。
据统计,全市有药用植物186科,854属,2088种,常年收购品种达300种以上,在全省批量生产的80种主要药材中,有30多种产于我市。
主要品种有党参、当归、黄连、贝母、厚朴、杜仲、黄柏、川乌、丹皮、大力籽、白附子、竹节人参、鱼腥草、九香虫、贯叶连翘等,其中板党、窑归、紫油厚朴、鸡爪黄连、杜仲、天麻、贝母等品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倍受中外药商青睐。
如:红车轴草,可提取大豆异黄酮和鹰嘴豆芽素,是治疗妇科病的良药;贯叶连翘可提取金丝桃素;利用红豆杉提取的紫油杉醇,是治疗癌症的首选药物;厚朴皮可提取厚朴油,厚朴叶可开发成为食品包装;窑归使用范围广,它提取的“当归油”是药品生产厂家不可用其他原料代替的原材料之一;竹节参作为道地中药材,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
近几年来,恩施市狠抓道地药材的开发,全市药材生产面积迅速增加,截止2003年,全市有各类中药材生产总面积27.4万亩,其中党参3万亩,紫油厚朴5万亩,杜仲8万亩,窑归2000亩,鸡爪黄连3000亩,贝母2000亩,银杏3万亩。
目前投产面积18万亩,占66%。
全市涌现了板桥、新塘、红土等一批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的专业乡镇;发展壮大了三元药业、峰岚板党、硒圣居绞股蓝公司、高岭药庄等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了一批种植、加工、营削大户。
紫油厚朴、板党、贯叶连翘已列入国家GAP示范种植基地。
2005年,紫油厚朴、板桥党参分别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峡谷
恩施大峡谷的五大奇观:华中理工大学著名的建筑与旅游专家张良
皋教授实地考察对比后认为,恩施大峡谷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峡谷,“即使走马观花也令人如痴如醉”。
与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论壮观,清江大峡谷与之难分伯仲;若论风景之秀美、景观之丰富、层次之多样,恩施大峡谷的沐抚段则远胜于科罗拉多大峡谷。
而且这里还是巴文化发源地,人文特色浓郁,而科罗拉多大峡谷仅有少数印第安人居住。
“八百里清江,每一寸都是风景。
极具开发价值的恩施大峡谷如不向世界推介,绝对是一大遗憾。
”张良皋说,这里的峡谷山峰险峻,山头高昂,有仰天长啸之浩气;谷底的清江水质清幽,令人有脱胎换骨之感受。
沐抚大、小龙门6 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就有200米以上的独立山峰30余座;静水清江,虹桥卧波、青山倒影,让人产生海市蜃楼的幻觉;沿清江乘船顺流而下,云雾缭绕,白鹤翩跹,情景交融,仿佛置身于浩缈悠远的世外天地之间。
恩施大峡谷有五大奇观
壮美无比的恩施大峡谷空间宏伟开阔,景观层次丰富,山体变化多端,清江河谷深切,具有别于五岳。
一是清江升白云
与大多数名山的云海显得闲散无序不同的是,沐抚大峡谷里从清江上升起的云海象一条腾飞的巨龙,蜿蜒曲折,延绵百里,形态丰润,美不胜收。
二是绝壁环峰丛
喀斯特地貌一般情形是有绝壁者无峰丛,有峰丛者无绝壁,沐抚大峡谷不仅兼而有之,而且面积大、品位高。
有四面绝壁凹陷于丛峰之
中的,也有四面绝壁突出似凌架于丛峰之上的。
世界上目前尚未发现类似奇景。
三是天桥连洞群
洞穴群落是大峡谷中又一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大峡谷沿线有大小洞穴200余个。
如板桥的热云洞,有石壁相隔形成两个洞口,一洞通热风,一洞出冷风,冷热交融烟雾缭绕;而且洞内的大厅可容纳数万人;更有天桥匹配,水天相谐、人物相映,犹如仙境。
四是地缝接飞瀑
恩施大峡谷内的云龙河地缝全长7.5千米,最深达75米,地缝怪石遍布,五彩斑斓,古木苍翠,碧流潺潺,尤其是地缝两岸的数条飞瀑流泉,令人震撼而神怡。
五是地缝配竖井(天坑与地缝相通)
中法探险队历经十年考察于最近宣布,奉节龙桥河至恩施大峡谷的地下暗河全长50千米,为世界之最。
仅暗河之上的竖井就有108个,形似著名的新疆坎儿井,非常壮观和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