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特产大全
恩施土家族饮食文化介绍

恩施土家族饮食文化介绍推荐文章土家族饮食文化有哪些热度:内蒙古的春节习俗都有哪些热度:除夕夜可以出门吗热度:九寨沟藏族的饮食文化有哪些热度:藏族的饮食文化习俗有哪些热度:恩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所以当地餐饮既有蜀地麻辣特色又具潇湘咸辣风格。
今天店铺就来带着大家来领略下恩施土家族饮食的相关知识,希望各位会喜欢!恩施土家族饮食文化习俗土家族十分讲究节日的饮食,不同的节序,饮食品种和方式俱有不同的特色,渐演成俗。
如正月十五闹元宵,食粉团、汤圆,称之为吃元宵;社日,切猪豚和糯米、蒿菜为饭,称之为社饭,彼此馈赠;三月上巳之辰,摘地菜花和作饭,称之为做节气;四月十八日为牛王节,“宰豕为大脔糁,糯米蒸之,祭祖先兼延客”;端午节食角黍(即用竹叶裹粽)、盐蛋,饮菖蒲雄黄酒,小儿辈则以酒涂额;八月中秋节,月饼、枣、梨、胡桃相馈送,家人具酒设肴,陈瓜果饴饼赏月。
平日好酒好菜,积攒准备,以作过年宴会之用。
宴会筵席除鸡、鸭、豕、羊外,无多珍肴,颇有古桃源风。
鄂西土家族十分重视饮食习惯与养生保健的关系。
冬春之际,喜吃炉子菜(火锅),无论荤素,这样可以温中元,驱寒气,并煮死病气之物,起防病延年的功效;在凉拌食品中拌加酒滴,以健肚肠;冬令时节喜食狗肉,以补肾壮阳;平日喜饮米酒,以解渴爽心,生津养神,驱寒健体;土家族人善于利用食物的冷热偏性来调节人体气血精的内外平衡,寒体寒病忌食生冷食物,热体热病忌食大热大辛,火旺便结宜服蜂糖、核桃以润肠滑便;吃鱼腥草,有利尿消炎之功;喜用花椒叶、柑桔树叶、辣椒等作佐料煮菜,起到增加香味和开胃消化的作用。
崇尚节俭、喜渔猎。
以丰富饮食、注重礼仪、讲究节日的饮食习尚,在整个鄂西土家族地区大致相同或相近。
但由于鄂西土家族地区地理条件平陡高低的变化,又使土家族的饮食具有相对的区域性特色,尤其是不同的地域形成各自的传统食品,使得鄂西土家族地区的饮食文化呈丰富多彩的特征。
“乡人居高者,恃包谷为接济主粮;居下者,恃甘薯为接济正粮”。
湖北旅游必买的十大土特产.(精选)

湖北旅游必买的十大土特产来湖北旅游,其中的特色土产不胜枚举,而来过之后不可不买的十大土特产有:武昌鱼、孝感麻糖、黄石港饼、房县木耳、随州银杏、恩施藤茶、咸宁竹器、荆州锦缎、宜兴紫砂陶花盆、仿古漆器等。
每位来湖北旅游的朋友,如果没有听说过,不要紧,待我慢慢讲来……1、武昌鱼湖广一带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古时就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说。
武昌鱼,更是闻名海内、天下皆知,原因是东吴甘露元年(公元二六五年),后来成了“归命侯”的孙皓欲再度从建业(南京)迁都武昌。
左丞相陆凯上疏劝阻,疏中引用了“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其时人们就对武昌鱼的鲜美有了一定认识,陆皓因怕孙皓贪图口腹之欲,以诗文极谏之。
武昌鱼具有补虚,益脾,养血,祛风,健胃之功效,可以预防贫血症、低血糖、高血压和动脉血管硬化等疾病,老少咸宜,味鲜性温,故为湖北十大特产之首,亦不为过。
2、孝感麻糖凡在湖北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孝感麻糖,而且其口感酥脆、香飘扑鼻,是难得的地方特产之一。
由于风味独特,且有暖肺、养胃、滋肝、补肾等功效,为民众所喜爱。
相传宋太祖赵匡胤吃过后赞不绝口,从而一举成为皇家贡品。
成品主产地为孝感城南的八埠口。
据说,只有用城关西门外隍潭的“龙吐水”熬糖,才能做出上等的麻糖。
其甘甜粘糯的口味,独树一帜的风格,为湖北名小吃中的佳品。
3、黄石港饼黄石港饼,是黄石的名优特产。
黄石港饼味道松脆,色泽金黄,由芝麻、糖、香油、桂花等原料精制而成,迄今又有170多年的历史。
相传早在清代嘉庆年间,湖北大冶刘仁八地方曾流传一种群众所欢迎的龙凤饼(即后来的喜饼),此地刘丰泰杂货铺糕饼师傅刘合意为了改进喜饼风味扩大销售,被称为“合意饼”。
随着清朝后期黄石港的建立,这种麻饼经商埠通商的水陆运输条件的改善,销路大增,后被人们称为“黄石港饼”,深受民众的喜爱。
4、房县木耳房县黑木耳产于湖北省房县境内的大巴山与武当山之间,是驰名中外的“木耳之乡”。
房县黑木耳因色鲜、肉厚、朵大、质优、营养丰富,赢得“房耳”盛誉。
恩施土家族文化介绍

首先,我对恩施的具体地理位臵进行简明的介绍,然后再进 行介绍恩施各个少数名族的具体民族风情,我个人认为一个 民族(主要是针对少数民族而言)民族风情特征,应该是要 综合这个民族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礼仪文化及其他的特 殊文化特色,从普片性中寻找民族的特殊性,需找民族的闪 光点。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清江中上游,介东经 109°448—109°5842,北纬29°5033—30°3930。东邻建始、 鹤峰,西界利川、咸丰,南连宣恩,北接重庆奉节,恩施市 中心的地形式典型的盆地地形,四面环着高山,在中间的平 地上形成了人类了解土家文化的人, 都知道土家人著名的炕腊肉,土家 人家家都兴喂年猪,主要是图过年 时有肉吃,过年吃不完的,土家人 便把它制作成腊肉,不仅便于保存, 而且肉色更加好看,把腊肉放在锅 里烹煮,香飘十里,勾人食欲,是 土家人平时招待客人摆在席上的主 菜,熏好的肉应该放在通风处,可 保存两至三年不变质,名曰“腊 肉”,也称“土家腊肉”、“腊肉 的烹调方法比较多,不同的部位做 法也就不同,排骨,猪蹄一般用来 炖,制作火锅,其他部位一般用来 和鲜广椒,蒜苗,小米一起炒,睁 而食,比较出名的腊肉菜品有:小 米蒸年肉,鲜广椒炒腊肉,糖年肉, 蕨粑炒年肉,腊蹄子火锅等,口味 独特,深具土家特色,收到了人民 的广泛好评。
包谷饭
土家 豆饭
恩施—油茶汤
土家油茶汤是恩施州土家族具有代表 性的饮食文化现象之一,堪称中国茶文化 一绝,源远流长。至今在全州,特别是在 咸丰、来凤等地盛行。1992年,“来凤县 土家族油茶汤茶艺团”参加了在杭州举办 的中国首届茶文化节,博得“来凤名茶传 千里,土家油茶香九州”的赞誉。宣恩是 有名的硒都,这里的土壤的含硒量极高, 因而形成了有名的富硒茶,用富硒茶叶制 作的油茶汤更是别有一番风味,从热带动 了当地茶文化和茶产业的发展,韩国代表 团称赞土家族油茶汤“是中国茶文化一 绝。”后来有关部门将土家族油茶汤提炼、 整理成“四道茶”(即白鹤茶、泡儿茶、 油茶汤、鸡蛋茶)、油茶道表演等形式, 使之成为一种规范化的程式茶道。在2005 年中国茶叶协会主办的中国富硒茶文化节 上,幽雅卓绝的“四道茶”茶道茶艺表演 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使得油茶汤这一土 家茶文化精髓得以发扬光大。
湖北恩施哪里种植玉露好

湖北恩施哪里种植玉露好湖北恩施地处中国的喀斯特地区,这里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茶叶。
而在恩施地区当中,有几个地方特别适合种植玉露。
首先是恩施市的巴东县。
巴东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势较高,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湿润,年均降雨量充沛,是种植玉露的优秀选择。
巴东县还有较大的茶园面积,有丰富的茶叶种植经验和技术,能够保证玉露的品质。
其次是利川市的利川县。
利川县位于恩施市中部,境内山高林密,空气清新,气候湿润,有着非常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
利川县的土壤质量也非常好,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非常适合玉露的生长。
利川县还有着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茶农的技术水平也相对较高,能够有效地保证玉露的品质和口感。
还有一个适合种植玉露的地方是巴东县的云阳镇。
云阳镇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拥有充足的日照和降雨,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
云阳镇的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农的生产技术相对成熟,可以种植出优质的玉露。
以上三个地方都是湖北恩施茶叶种植的重要产区,也是种植玉露的理想选择。
在这些地方,茶树生长得非常茂盛,茶叶品质优良,味道醇厚,极富滋味。
此外,这些地方的农民对于茶叶种植有着丰富的经验,懂得如何选用合适的品种和种植技术,采摘时机的掌握也更为准确,使得这里种植的玉露更为优质。
值得一提的是,恩施地区的地理环境十分独特,四周环绕着大片的山脉和森林,高海拔、多雨水、低温差等自然条件使得这里的茶树生长缓慢,因而茶叶呈现出新鲜、嫩绿、香气浓郁的特点。
此外,当地土壤富含有机质,能够为茶树提供充足的营养,进一步增加了茶叶的品质。
所有这些优势条件都使得湖北恩施成为一个非常适合种植玉露的地方。
总结来说,湖北恩施的巴东县(包括巴东县的云阳镇)和利川县都是种植玉露的理想选择。
这些地方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以及茶叶种植的丰富经验和成熟技术,能够产出优质的玉露茶叶。
在这些地方种植的玉露,不仅味道醇厚,口感细腻,而且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保健价值。
湖北必买的十大特产

湖北必买的十大特产
湖北有很多优质的特产,相信很多人都见过,也有人吃过。
下面让我们看看湖北省的10大著名特产,看看你知道哪些吧:
1、武昌鱼:“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让武昌鱼闻名海内外,是我国特有的优良淡水鱼类。
2、热干面:武汉最出名的小吃之一,是中国五大名面。
3、襄阳大头菜:襄阳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中国四大名腌菜之一。
4、秭归脐橙:秭归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5、武当山冻豆腐:武当山的冻豆腐据说是明代道士张三丰首创的。
6、洪湖莲子:湖北省洪湖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7、宜都蜜柑: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8、京山桥米:湖北省京山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9、孝感麻糖:是湖北有名的传统小吃之一。
10、随州银杏:湖北省随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恩施特产礼物推荐信范文

您好!在我国广袤的疆域中,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土特产闻名遐迩。
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无数令人垂涎的美食和工艺品。
值此佳节来临之际,我特意为您推荐几款恩施特产,希望您能将这些充满地域特色的礼物带给您的亲朋好友,让他们一同感受这份来自大山的馈赠。
首先,我要向大家推荐的是恩施硒茶。
恩施地处世界硒都,这里的土壤富含硒元素,被誉为“地球之肺”。
恩施硒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滋味鲜爽,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等多种保健功效。
作为一款绿色健康的茶叶,恩施硒茶是馈赠亲友的佳品,不仅能品味到茶的香醇,还能为他们的健康加分。
其次,恩施的富硒食品也是不容错过的。
其中,富硒花生、富硒玉米、富硒土豆等都是极具特色的农产品。
这些食品富含硒元素,具有降低血压、血脂、抗肿瘤等作用。
将这些富硒食品作为礼物送给长辈,既表达了孝心,又能让他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享受到健康的生活。
再来,恩施的土家织锦和苗绣工艺品也是极具特色的。
这些工艺品以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土家族和苗族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土家织锦色彩斑斓,图案独特,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绝佳选择。
而苗绣则以细腻的针法、精美的图案,传递着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将这些工艺品作为礼物,既能表达心意,又能弘扬民族文化。
此外,恩施的腊肉、豆腐乳、酸菜等特色美食也是不可多得的礼物。
恩施腊肉选用优质猪肉,经过独特工艺腌制,肉质鲜美,香气扑鼻。
豆腐乳则以其酸、甜、香、鲜的特点,成为餐桌上的佳肴。
酸菜则酸爽可口,是恩施人民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食材。
将这些美食作为礼物,不仅能满足味蕾,还能让亲朋好友感受到家乡的味道。
最后,我要向大家推荐的是恩施的土家酒。
恩施土家酒选用当地优质糯米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酿造而成。
酒体醇厚,口感绵甜,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
将这款土家酒作为礼物,既能表达心意,又能彰显尊贵。
总之,恩施特产种类繁多,每一款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
2024年恩施土特产有哪些

恩施土特产有哪些1
1、巴东独活
据《中华本草》记载,独活别名独摇草,又名巴东独活、肉独活。平均海拔1700米的西淌村,山大人稀、森林植被密集覆盖、土壤肥沃,是独活的最佳生长地带之一,所产独活药效好,市场俏,被誉为巴东独活。 药材性状: 药材略呈圆柱形,下部2~3分枝或更多,长10~30cm。根头部膨大,圆锥状,多横皱纹,直径1.5~3cm,顶端有茎、叶的残基或凹陷。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具纵皱纹,有隆起的横长皮孔及稍突起的细根痕。质较硬,受潮则变软,断面皮部灰白色,有多数散在的棕色油室,木部灰黄色至黄棕色,形成层环棕色。有特异香气,味苦、辛,微麻舌。 功效: 有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抑制二磷酸腺苷体外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具有拮抗钙通道阻滞剂受体的活性。此外还有解痉、镇痛、镇静、抗炎、光敏等作用。佛手柑内酯对实验性胃溃疡有中等强度的保护作用。
8、来凤藤茶
来凤特产----藤茶其味甘淡性凉,具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祛风除湿、强筋骨、降血压、降血脂和保肝等功效,是一宝贵的食药两用植物资源,民间常用于高血压病、感冒发热、心脑血管疾病、湿疹、皮炎等的防治,在缺医少药年代发挥了功不可灭的作用。经中国药科大学等科研单位对其提取物进行研究发现其有效成份为蛇葡萄素及双氢杨梅素等黄酮类化合物,最小抑菌及杀菌浓度相当于等量黄连素。藤茶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迄今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经传统技术与现代工艺精制而成的藤茶产品,可以直接开水浸泡饮用,甘甜清香、回味长久。
7、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产于湖北恩施。湖北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很著名,现仍是我国的重要产茶省份。恩施玉露产于湖北恩施市东郊五峰山。恩施玉露是中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其制作工艺及所用工具相当古老,与陆羽《茶经》所载十分相似。 日本自唐代从我国传入茶种及制茶方法后,至今仍主要采用蒸青方法制作绿茶,其玉露茶制法与恩施玉露大同小异,品质各有特色。曾称“玉绿”,因其香鲜爽口,外形条索紧圆光滑,色泽苍翠绿润,毫白如玉,故改名“玉露”。恩施玉露,发源于现恩施市芭蕉乡一带,相传于清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兰姓茶商,垒灶研制,所制茶叶,外形紧圆、坚挺、色绿、毫白如玉,故称《玉绿》。
恩施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恩施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恩施州是中国湖北省下辖的一个州,位于中国中部地区。
恩施州是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恩施州来说至关重要。
恩施州的农业资源非常丰富,拥有广阔的耕地和丰富的水资源。
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大豆、棉花、花生、红薯、茶叶、柑橘等。
其中,水稻是恩施州的主要农作物,占据了恩施州农作物总面积的50%以上。
恩施州的茶文化比较悠久,茶区分布在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和巴东县等地,茶叶是恩施州的一大特色农产品。
近年来,恩施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恩施州紧紧抓住国家农村产业革命发展的机遇,深入实施“千乡万村振兴计划”,推进“三区三县”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强茶叶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和销售。
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增加收入,加大扶贫力度,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恩施州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的措施主要包括: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州政府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大力改善农村公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提高了农村的生产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
州政府坚持“三区三县”发展战略,规划产业“大手笔”,以全面提升本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优化农业结构,推动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的有机结合,打造一批“产品丰富、质量优良”的品牌农产品。
三、完善农业金融服务。
州政府鼓励商业银行在本地开展农业信贷业务,建立“身份证贷款”模式,避免了农民由于放贷难,而无法扩展农业产业规模的现象,为农业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
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农业科技是恩施州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州政府鼓励科技企业参与农业科技研发,组织开展农村技能培训,将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不断提升恩施州农业发展水平。
五、积极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加速农产品产地增值。
通过电商模式开拓市场,将恩施州的特色农产品打造成知名品牌,推进特色农产品智慧、绿色、优质、安全的全产业链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也提高了农民的收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恩施特产大全1、鸭脖子鸭脖子的由来战国时期,楚王率众征伐,途经汉中,人困马乏。
某日,路经一野湖,见群鸭云集飞渡,景象壮观。
楚王大喜,令军士捕而食之。
不日,余鸭无数,恰军中一人,擅于膳食。
教众人用秘方酿制,遂成鸭脖美味,楚王尝之,赞不绝口。
而军中士卒尤为喜爱。
得此美食后,楚军越显神勇,攻城略地成“七雄伟业”。
而偶有伤寒不适,食之亦无一不好,众皆称绝。
精武鸭脖之名由此而得。
数千余年,此秘方不得而传。
恰有汉口人氏汤腊九,颇好饮食,并为调配佳肴费尽心机。
一日偶遇川中好友,言谈中说及战国精武鸭脖美味,叹息不已。
汤氏突发奇想,通阅古籍,寻觅良方,并结合川鄂两系之长,穷数年之功,渐成特有风格。
其所酿造鸭脖,亦成一绝。
众人食之,无一不叹为佳肴。
“九九精武”美名由此发扬光大。
屈指而算,已十数年矣。
千年美味终归于此。
2、武昌鱼武昌鱼名号的由来:武昌鱼得名于三国。
东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末帝孙皓欲再度从建业(南京)迁都武昌。
左丞相陆凯上疏劝阻,疏中引用了“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这两句“单谣”。
于是武昌鱼便始有其名。
不过当日所说的武昌鱼,可能不是专指樊口鳊鱼,但在武昌所产的鱼中以樊口鳊鱼为上,故后来就将其美名归于武昌。
历代名流学者都有赞赏,它的名声也越来越著。
1965年,武汉市饮食公司邀请名厨在武昌大中华酒楼正式定名武昌鱼为地方味菜肴,并继承和发扬了历代名厨师烹调技艺,以湖北的土特产为配料,适当配以名贵海味产品,制造出多种不同的味型,色彩绚丽,味鲜汁浓,清蒸、红烧、油焖、花酿,干煸均美,尤以清蒸为佳。
文人墨客的题咏:北周庚信诗:“还思建业水,终忆武昌鱼”(《奉和就丰殿下言志》十首之一)。
唐代岑参诗:“秋来倍忆武昌鱼,梦魂只在巴陵道”(《送费子归武昌》)。
宋代苏轼诗:“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
宋代范成大诗:“却笑鲈江垂钓手,武昌鱼好便淹留”(《鄂州南楼诗》)。
元代马祖常诗:“携幼归来拜丘陵,南游莫忘武昌鱼”(《送宋显示夫南归》)。
明代何景明诗:“此去且随彭蠡雁,何须不食武昌鱼”(《送卫进士推武昌》)。
明代汪玄锡还将其诗句题刻于壁间:“莫道武昌鱼好食,乾坤难了此生愁”;清代梁鼎芬因喜食武昌鱼,曾将其收房名为“食鱼斋”;1958年,毛泽东同志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佳句一出,武昌鱼更是声著华厦,名扬五洲了。
3、热干面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的首选小吃,所以武汉人对它的感情,我们就不必再费言语。
单讲从外地来过武汉的人,他们再次想起武汉,多半是因为想起了武汉的热干面。
热干面对武汉人或者在武汉呆过一段时间的朋友来说,它不再仅是一种小吃,而是一种情怀,未食而乡情浓浓,食之则香气喷喷。
热干面的来历其实很简单:大概是20世纪30年代,一个为卖凉粉和汤面为生的的武汉人怕没卖完的面发馊变质,便把面条煮熟了捞起来摊在案板上,不小心碰到了麻油壶,将麻油洒在其上。
第二天,他将这些大致已熟的面条在开水里烫几下,放在碗里,加上葱花等佐料后,结果味道十分鲜美。
就这样,他无意中就制作了闻名全国热干面。
就是这个无意之作,被广大武汉人所喜欢,几乎有摊点的地方就有热干面。
最早形成正规店面,这就是蔡林记了,蔡林记经过百年洗练,其味道晶洁爽口,味道鲜美,深受广大市民的赞赏,享有武汉名小吃的美誉,不过近年来步入下坡路,估计与无处不在的热干面摊点和自身没有好的发展之路有关。
尽管美味,但是身处外地的朋友并无法享受到这份福气,因为它只能现做现吃。
笔者以前在深圳的时候,异常怀念热干面,常常要转两趟车去,但是始终不是正宗的味道。
不过现在情形已经不同了,武汉冠利达必是食品有限公司多年研发,终于成功制作了袋装的大汉口热干面,几乎是原模原味,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联系本站,购买您热爱的大汉口热干面,以聊思乡之情之味。
热干面简易的做法:将水切面煮至八成熟,捞起以食用油拌匀后摊开晾干,食用前将葱,姜,蒜切好,备好腌萝卜块待用,锅里放油,将芝麻酱倒入化开,搅拌调匀,捞起,将面放入特制的竹笠中,置于滚水中烫半分钟至熟,捞起面条后加上所有佐料拌匀即可食用。
水切面估计不好买到,外地。
难点在于芝麻酱的制作,一般人不会调。
4、孝感麻糖孝感麻糖是湖北有名的地方传统良品。
配方是以精制糯米、优质芝麻和绵白糖为主料,配以桂花、金钱桔饼等,经过12道工艺流程、32个环节制成,孝感麻糖外形犹如梳子,色白如霜,香味扑鼻,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有暖肺、养胃、滋肝、补肾等功效。
孝感麻糖历史悠久,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曾经吃过并赞不绝口,从而一举成为皇家贡品。
成品主产地为孝感城南的八埠口。
据说,只有用城关西门外隍潭的”龙吐水”熬糖,才能做出上等的麻糖。
孝感麻糖的创制,据说与一个馋嘴的糖坊老板娘有关。
这个老板娘因为有馋病,时常熬不住要偷糖吃。
有一次,她正吃得津津有味时,看见老板进屋来了,慌得她赶忙把一碗糖丢进了装芝麻的罐子里,不想却被老板发现了。
老板见糖上沾满了生芝麻,要丢掉实在心疼,要弄掉生芝麻又没有办法,不由得十分生气。
这时,那个馋嘴的老板娘在边上说道:“有办法利用的,把它放在锅里烙熟,好吃得很呢。
”老板一试,果然味道不错。
后来,一位熬糖的老师傅从这件事上受到了启发,由此创制出了孝感麻糖。
对于孝感麻糖的历史和发展,民间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孝感有一个叫董永的孝子,与下凡的七仙女配成了夫妻。
然而王母冷酷无情,最后硬是拆散了这对恩爱夫妻。
董永与七仙女生有一子,名叫董宝,长大成人后,在鬼谷先生的指点下,遇到了七位仙姑,送给他谷子一碗,嘱咐每天只要煮一粒,就可当作一天的口粮。
董宝回家后,把一碗谷子全煮了,变成一座饭山把董永压在山下,后来饭山上长出一种特殊的稻子。
由于是来自天宫的仙种,所以滋味特别甘美,民间就用它制出各类食品,孝感麻糖就是用这种糯米制的糖。
用这种糯米制成的麻糖,麻香酥脆,味美可口不粘牙,非常受欢迎。
于是,此糖在当地广为流传。
5、孝感米酒孝感米酒早在明代就出了名。
清末,孝感县城,有一人开了一家“鲁源兴米酒店”,经营糊米酒,有一年夏天天气炎热,制作糊米酒的汤圆浆发酵了,老板鲁幼佰,准备将发酵了的米浆倒掉时,这时来了一位老顾客要碗汤圆米酒,鲁老板说:“对不起,卖完了”。
可是眼尖的顾客却瞅见了发酵过的米浆说:那不是还有吗?鲁老板只好说不能吃,那位顾客说:“我口干,先煮一碗来,不好算我的。
”鲁老板只好将发酵过的米浆煮了一碗端了过去,哪知那个老顾客品尝了一口,赞道:鲁老板,这一次比以前的更香醇,更好吃。
”鲁老板不信,自己过去试着尝了一口,也觉得口感与前不同,更醇香,就这样,无意中创出一个百年品来。
熟制方法:煮特点:色泽乳白、酒汁稠浓、浮团泡松、甘甜醇香、蛋花米酒、银耳米酒、莲子米酒、小汤圆米酒。
6、黄石港饼黄石的糕点食品历史悠久,相传三国时,刘备到东吴招亲携带的“龙凤喜饼”,就是在黄石采购的,这是黄石港饼的前身。
当时的黄石名叫楚雄镇,地点在西塞山下东边,是吴楚地区周边各县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刘备去东吴招亲,船队就是在这里补充食物、采购礼品,其中就有“龙凤喜饼”。
传说中的“龙凤喜饼”直径比碗大,上有龙凤呈祥图案,中间由芝麻、糖、香油、桂花等原料精制而成,色泽金黄、松酥爽口。
如今的黄石港饼,据说跟它一脉相承清朝嘉庆年间,距黄石市约四十里的大冶县刘仁八地区有一家刘丰泰杂货铺,店铺里有一名叫刘合意的糕点师。
为了招揽生意,他在龙凤饼的基础上,加用桔饼等原料,并在饼的两面粘上芝麻,这便是合意饼。
又传说到了同治年间,大冶县木排商人殷华在和马礼门合伙驾排到苏州一带经商。
一次,殷、马二人驾排顺流而下,行至黄石港一带,由于木排行水迅猛异常,躲闪不及,一下将迎面驶来的盐船撞翻。
盐商不依,官司一直打到京城。
殷、马二人怕打输官司,进京时特意选了当地名产合意饼作礼品。
到京后,殷、马二人便将合意饼奉送给所有官员,并附诗一首:排来如山倒,行船似燕飞。
鸣金三下响,为何燕不飞。
同治帝见到此诗,觉得有理,于是断木排商无罪。
官司打赢了,木排商有心以厚礼敬献皇上,无奈为打官司已耗资千贯,囊中空空,只得斗胆将合意饼献上。
不料,同治帝尝后大悦,对这酥松爽口、香气四溢的合意饼赞不绝口,欣喜之下,赐名"如意"。
所以合意饼又叫如意饼。
后来以产地为名,称为黄石港饼!7、宜昌三峡苕酥相传嘉靖年间,章太后来三峡夷陵郡游玩,见当地盛产红苕,突发奇想,命夷陵、长阳、长乐(现五峰)所有食品作坊的师傅,三日之内做出一种“吃苕不见苕”的糕点,否则不允许进餐。
有一位土家师傅詹多,其妻见丈夫三日末归,便带自家煮熟的红苕,偷偷送来给丈夫充饥。
夫妻俩相互推让,不小心弄破了红苕皮,掉入糍浆中,詹多灵机一动,悟出了配方,众师傅齐心合力,采用红苕、糯米、鸡蛋为原料,做出了有苕不见苕的糕点。
太后尝后,赞不绝口。
命记入宫中食谱,并命名为三峡苕丝糖。
后来詹多将此配方传于三峡民间,流传至今。
宜昌金利粮油食品有限公司以三峡地区土家民间传统食品“苕丝糖”为基础,结合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独家研制开发出具有传统地方特色的体闲食品“土家人”——三峡苕酥。
该产品口感集土家民间食品的酥、香、脆于一体,保留了鲜红苕熟化后特有的香气和风味,入口即化,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且包装古朴,典雅、精美,深受中外消费者喜爱,并多次出口加拿大、香港。
现共有3种口味(传统、椒盐、低糖)10多种不同包装规格的产品。
8、山灵野生葛粉山灵野生葛粉采用千年野生葛粉精制而成。
经科学检测,富含淀粉、蛋白质、全糖等多种营养成分及钙、铁、铜等1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具有清凉解热、生津止渴、升阳发表、抗菌解毒、降低血压、治疗冠心病之功能。
对咽喉痛疾、口舌生疮、小孩清火、泻痢有特效。
年产量1000吨,产品畅销海内外。
在日本,钟祥葛粉有"长寿粉"之誉,被昭仁天皇御赐为"皇家食品",列为皇家贡品系列;1993年又被日本列为免检进口产品。
在美国、东南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为众多家庭所青睐。
葛粉被确定为“日本皇家食品”,客店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命名为“中国葛粉之乡”。
9、郧县绿松石雕远在4000年前,我国妇女佩戴的装饰中,就有了用绿松石制成的坠子和耳环。
在商代的铜器、漆器花纹中,发现嵌有绿松石。
现在,湖北省博物馆收藏有两件文物即青铜豆和勺(均为兵器),它们是从2414年前的楚国故地出土的,上面镶嵌有绿松石,至今仍保持其特有的晶莹色泽。
唐代,文成公主进藏时,也随身携带去大量绿松石饰物,用以装饰西藏拉萨大昭寺。
郧县绿松石雕的特点:结合绿松石体态活泼,软硬度不同,颜色艳丽等特点,设计创造出多种人物名作。
在造型结构上讲究饱满、完整,生动而新颖。
在雕刻技法上结合了我国大江南北玉雕的风格,下刀干净利落,清晰简练,线条纤细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