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调研报告

值4 . 元 , 同 比增 长2 %,较 2 0 年 ( 03 亿 2亿 5 0 05 2. 9
元 )翻 了 一番 多 。突 出发 展 旅 游业 ,不 断 健 全 旅 游
产 业 服 务 体 系 。2 0 年 ,全 丰 旅 游 总 收 入 实 现 09 十会 79 亿 元 ,同 比增 长2 .%;旅 游 总 人 数 达 : 2 O .6 12  ̄ 1 万 J l 人 次 ,较 2 0 年 ( 2 .万 人 次 )增 长 7 %,年 均 增 05 121 2
力显 著 提 升 。实 施 了罗 夫 工 业 同 区基 础 设 施 建设 和
1 、经 济 持 续 快 速 发 展 ,打 牢 了 推 进 城 乡 一 体 化 发 展 的 经 济 基 础 。2 0 年 ,全 市 生 产 总 值 实 现 09 4 . 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1 .%,较 2 0年 ( 98 亿 04 9 53 05 1. 4
■■■ 德 翳 麟
一
毽鼹 题 舶
l
口 刘 宏伟 赵 红 涛 刘江红
、
华 阴市 城 乡统 筹发 展的基 础和条 件
市 文 化 公 园 、 引水 进 程 和 城 市 道 路 完 善 工 程 , 中心 城 区骨 架 不 断 拉 大 ,面积 迅 速 扩 张 。实 施 了华 山论 坛 生态 广场 、西 线 索 道 及 瓮 峪 旅 游 进 山公 路 、华 山 自然 与 文化 遗 产 地 保 护 等 项 日 ,华 麓 景 区 的承 载 能
了 66 .%、1 .%和 l .c ̄ 年 均 增 长 , 三 次 产 业 结 52 52/ J c 构 逐 步 演 进 到785 :92 .:33 . .基 本 呈 现 了一 产 稳 定 发 展 、二 三 产 业 突 飞猛 进 的 良好 态 势 。 3 加 快 “ 区” “ 镇 ” 建 设 。构 建 推 进 城 、 三 四 乡 一体 化 发 展 的 引擎 。 加 快 “ 区 、景 区 、园 区 ” 城
城乡融合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城乡融合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城乡融合发展情况调研报告1. 背景城乡融合发展是指城市与农村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实现共同发展和共享资源的过程。
在中国,城乡融合发展被视为推动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城乡融合发展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参观了一些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点和项目。
3. 调研结果(1)农村基础设施改善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道路、供水、电力等方面的改善。
调查对象中有80%的人认为农村基础设施相对于过去有了显著改善,这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2)农村经济发展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人表示农村经济状况相对过去有了明显提升。
政府通过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农村电商等方式,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3)农村教育与医疗改善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人认为农村教育和医疗条件相对过去有了提高。
随着城乡融合发展的加快,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教育和医疗资源的投入,使得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4)城乡移民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一些农村居民选择离开农村前往城市打工,这导致农村人口流失问题的出现。
调查对象中有30%的人认为城乡移民问题影响了农村的发展。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人才和劳动力的吸引力,同时加强农村就业机会的创造,解决城乡移民问题。
4. 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的城乡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进展。
(2)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农村教育和医疗条件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3)城乡移民问题对农村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应该加大对农村人才和劳动力的吸引力,解决人口流失问题。
(4)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支持,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取得成效。
关于土右旗统筹城乡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土右旗统筹城乡发展的调研报告上传于:2009-6-18中共土右旗委副书记、政府旗长唐勇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土右旗加快建设新型中等城市的必由之路。
近日,按照旗委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统一部署,我带领相关部门人员深入各乡镇和联系点就统筹城乡发展这一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经过整理形成如下报告。
现状和问题土右旗是全市最大的农业旗县,2008年三次产业比重为21:37:42,畜牧业增加值占一产业的比重达到44%;乡镇经济总量和人口占全旗经济总量和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60%和80%。
现状和问题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一、农业生产方式不适应市场需求。
一是规模化水平偏低。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农业小生产和经营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微观主体,生产经营规模小、成本高,日益不适应市场需要。
二是产品竞争力不强。
农畜产品生产方面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忽视质量的提高和品牌效应,低水平重复生产,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产品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
三是产业风险性较强。
农业本身具有弱质性,容易形成自然、市场和决策经营等风险困难。
二、历史欠账较多,总体投入不足。
农业投入相对其发展需求来讲明显不足。
2008年,全旗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9.3亿元,其中农业方面仅投入6.8亿元。
2008年,我旗用于农牧林水的投入为3.3亿元,剔除惠农补贴、人员工资等项目,真正用于基建的投入不到1亿元,与工业和城建投入相差甚远。
三、城乡差距拉大,农民持续增收压力加大。
2001—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113元拉大到6471元,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1.9倍。
目前,我旗城镇低保标准每人每月260元,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天3.2元;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已达1200多元,农村养老制度却刚刚起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最高每年11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最高每年2.5万元。
城乡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城乡融合发展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为了深入了解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研。
一、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一)经济发展方面城市的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撑。
同时,农村经济也在逐步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更多机会。
但城乡经济差距仍然较大,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产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二)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通信、能源等方面的条件优越。
相比之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不足,部分地区道路狭窄、交通不便,水电供应不稳定,网络覆盖不全面,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公共服务方面城市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较高的服务水平。
而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相对不足,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医疗设施简陋,文化活动匮乏,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四)人口流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这一方面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另一方面也导致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农村发展缺乏活力。
二、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一)体制机制障碍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仍然存在,一些政策在城乡之间存在差异,导致资源配置不均衡。
例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限制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产业发展不协调城市产业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
农村产业则以传统农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缺乏市场竞争力。
城乡产业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融合,难以形成协同发展的局面。
(三)资金和人才短缺农村发展面临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金融机构对农村的支持力度有限,农村融资渠道狭窄。
同时,农村人才外流严重,高素质人才短缺,导致农村发展缺乏创新和管理能力。
(四)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对周边农村地区造成了一定影响。
关于我区城乡统筹发展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区城乡统筹发展工作的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区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举措,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紧紧围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在经济发展、基础建设、社会发展、维护稳定等方面,坚持城乡统筹,有力地推进了我区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到xx年底,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亿元,增长15.3%,人均达到19999元;财政总收入10628万元,增长21.2%,人均为662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1亿元,增长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66元,增长20.2%;农民人均纯收入4736元,增长18.6%;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3.7平方米。
我区城乡统筹发展工作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最近,结合区上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采取实际调研和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深入了解我区城乡统筹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
现就调研情况,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我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今年以来,按照现代农业看杨凌的目标规划,区政府把发展现代农业确定为我区产业发展重点,启动了以五个万为重点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程。
先后分四次组织干部群众800多人赴山东寿光等地学习现代农业发展先进经验,制定实施了《杨陵区促进标准化生产园设施农业发展(试行)办法》《杨陵无公害农产品实施方案》,推动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和无公害产品认证。
抽调21名单位领导,处级领导任工作组组长,组成设施农业和小麦良种、20万头生猪基地、万头奶肉牛基地和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建设等五个包抓组,督促和推进五个万建设工程。
截止目前,设施农业大棚完成2274座墙体建设,中棚246亩。
苗木花卉基地引进企业3家,高酸苹果项目完成投资150万元,栽植树苗12万株,中华红叶杨项目栽植树苗1.3万株,育苗10万株。
20万头生猪基地已完成水电路等配套设施,正在进行一期200亩猪舍建设。
搞好城乡统筹发展调查研究报告

搞好城乡统筹发展调查研究报告城乡统筹发展是新时代下中国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愈发明显,城市的发展相对集中,而乡村则矛盾突出、不平衡不充分。
因此,为了解决乡村发展面临的问题,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必须搞好城乡统筹发展调查研究,寻求有效的发展路径和措施。
一、搜集与整合城乡统筹发展相关数据在调查研究中,需要搜集城乡统筹发展所需的各种数据,如各地区城乡经济收入、人口分布、教育、医疗保障、文化娱乐等各方面数据。
通过搜集和整合数据,可以系统地分析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城乡建立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城乡人口流动及职业机会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是城乡人口流动导致的结果。
调查城乡人口流动,掌握城乡人口职业结构的实际情况,有助于正确把握人口流动趋势,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三、调查城乡社会保障发展现状城乡发展不均衡,往往造成城乡社会保障的不平衡。
因此,调查城乡社会保障现状,了解城乡社会保障发展进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可以大力推进城乡发展的协调性。
四、调查城乡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城乡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方面,与城乡协调发展密不可分。
必须调查城乡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了解城乡建设间的差距和不平衡情况,确保城乡公共服务的同步建设,促进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协调发展。
五、调查城乡环保现状城乡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调查城乡环保现状,分析城乡环境问题,以期制定环保政策和管理措施,促进城乡环境保障有序推进。
为了更好地搞好城乡统筹发展调查研究,我们需要深入调研实际情况,了解各地情况,总结成功的经验,并同步解决存在的问题。
在城乡统筹发展中,我们需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加强技术创新,推进工匠精神,推动城乡共同发展。
未来,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不断快速发展的时代,需要持之以恒的坚定信念、求真务实的态度,才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城乡融合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城乡融合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一、前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乡差距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障碍之一。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当前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从而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3.有利于拓展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4.有利于壮大县域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当前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体制机制障碍依旧存在
2.基础设施条件有待完善
3.公共资源供给不平衡
4.产业融合进展缓慢
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对策建议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体制机制
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3.推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4.深化产业融合发展,培育融合发展新动能
五、结语
城乡融合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信只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就一定能够实现城乡融合、区域协调、人口匹配的新型城镇化目标。
城乡统筹发展调研报告

城乡统筹发展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城乡二元结构日益明显。
为了促进城乡发展的均衡和协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本次调研旨在对城乡统筹发展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改进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 调研对象:选取城乡结合部及周边地区的居民、农民、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作为调研对象。
2. 调研内容:(1) 城乡发展的整体情况调研,包括经济、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2) 城乡差距的具体表现和原因,包括收入差距、就业机会差距、公共服务差距等。
(3) 城乡统筹发展政策的有效性和问题,包括政策执行情况、政策落地效果等。
3.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
三、调研结果1. 城乡发展情况a.经济发展:城市经济较农村经济发展更为迅速,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农业占比逐渐减少。
b.教育发展:城市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水平普遍较高,而农村教育条件相对薄弱。
c.卫生发展:城市医疗设施更加完善,医疗资源更加充足,而农村医疗条件有待提高。
d.基础设施发展:城市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较为滞后。
2. 城乡差距情况a.收入差距:城市居民收入普遍较高,而农村居民收入相对较低。
b.就业机会差距:城市就业机会多样化,农村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农村劳动力流失现象严重。
c.公共服务差距: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完善,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严重不足。
3. 城乡统筹发展政策效果a.政策落地情况:部分城乡统筹发展政策未能有效实施,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b.政策效果评估:已实施的城乡统筹发展政策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城市发展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四、调研结论与建议1. 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入,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2. 加强农村就业领域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就近就业,减少劳动力流失。
3.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筹城乡发展调研报告统筹城乡发展调研组从5月8日开始,县委书记带领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相关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围绕统筹城乡发展这一课题,开展了为期10天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基本情况我县位于彬长煤田腹地,是连接秦陇两省的咽喉要道。
全县总面积1185平方公里,总人口34.43万,其中,农业人口30.8万。
耕地面积44.1万亩,果园50万亩。
2009年, 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0.06亿元,人均18394元,折合美元2693美元,是2006年18.06亿的3.3倍,连续五年增速保持在20%以上;财政总收入10.5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84亿元,分别较2006年的2.46亿元、0.79亿元翻了两番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5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03元,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比2006年分别增长283.3%和104.7%。
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核中,我县从2006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09年的第11位,3年提升了23个位次,较2008年提升了9个位次。
今年生产总值可望突破70亿元大关,达到7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可望突破3000美元。
当前,我县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我县提出的“全国争一流,省内当排头”新的发展要求,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当前现状“十一五”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2006年以来,全县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实施了143个重点村建设,累计建成新居9.98万间199.7万平方米,涉及1.66万户,建成村级活动场所89个。
新建、改建农村公路914.4公里(其中通村公路270条783公里),全面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水泥路)目标。
建成农村人饮工程140 处,铺设农村供水管网730公里,解决了11万人饮水困难,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较2006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
新建改造了16个乡镇的农村低压线路,架设杆线212.42千米,保证了农村用电安全。
去年又投资80万元,实施“太阳-太阳”光伏发电工程,为偏远村10余户群众解决了用电问题。
实施了电话“村村通”、有线电视入户、互联网接入工程,建成村信息服务站247个,发展有线电视8577户、移动电话达到17.25万户。
二是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不折不扣地落实惠农政策,累计发放各类补贴资金1.15亿元。
不断壮大主导产业,全县果园面积达到50万亩,年产量达38万吨,农民人均果品收入2371元,较2006年净增1295元。
建成润杨柿饼加工、通达果汁等龙头企业4户,肉兔、干杂果等农产品加工点81个。
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组织27个,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全县“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到117个,其中,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7个,县级示范村100个。
2009年全县在外务工人员累计达到10.1万人(次),劳务收入10.85亿元。
三是小城镇建设积极推进。
以“七镇两乡”为重点,硬化乡镇街道48.6万平方米,建设各类市场12个、两层以上商业门店3.9万平方米。
龙高镇被命名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新民镇被确定为小城镇建设省级试点镇、市级示范镇,北极镇被评为咸阳市首届“魅力城镇”。
四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三年累计投资8.7亿元,实施了紫薇中学新校区、县职教中心新校区等校建工程,完成了城区中小学和农村初中供热工程及其他后勤设施建设,改、扩建中小学校121 所。
积极实施“蛋奶工程”,直接受益学生达到48127名。
稳步推进卫生事业。
先后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6所,建成村级标准化卫生室247个。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率达到95.3%,2003年以来,累计为农民报销医疗费用8693.12万元。
不断强化社会保障,扎实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全县参保人数达到13.65万人,参保率78.9%,发放养老金1065.9万元,发放救灾款6886.8万元,城镇低保从06年的2863人,增加到4872人,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提高到了93.3%。
总之,当前我县农村发展步入了一个新阶段,但是距离严格意义上的城乡统筹发展,仍有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拉大。
现阶段,我县农村的产业结构仍以第一产业为主,二、三产业所占比例较小;第一产业以农业种植业为主,其它产业所占比例较小。
同时,农业产业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农产品附加值偏低,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
2009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达到了15356元,比2006年增加10360元,年均增加31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103元,比2006年增加1099元,年均增加36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额仅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百分之十。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比由2006年的2.52:1扩大到2009年的3.74:1,特别是贫困群众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城镇居民收入是贫困人口纯收入的7.8倍。
而且农民收入中的相当一部分,还要用于购买再生产所必需的种子、化肥、农具等生产资料,真正能够用于生活性的收入就更少,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城乡基础设施差别较大。
随着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但由于农村点多、面广、线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远远低于城镇。
突出表现在住房、水、电、路、讯等方面。
住房:城镇居民户住房条件较好,特别是建成的居民小区标准高,配套齐全,功能完善。
农村住房除建成的新农村外,群众的住房条件相对较差,建筑标准不高,配套功能不齐全,抗灾害能力弱。
水:我县资源性缺水导致供需矛盾突出,全县拥有水资源8860.43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1596.87万立方米,人均不到1000立方米,城乡人畜饮水、工农业生产用水年需求量9777万立方米,缺口很大。
城乡供水差异较大,城区自来水普及率为100%,农村为90%,且太峪等10个乡镇的16个村5.26万群众用水不能保证稳定供给,断水现象时有发生。
韩家乡的鹅池、元朝、太光村,城关镇咀头村,太峪乡群丰、沟渠头等6村共4200人由于居住分散、偏僻,供水工程实施难度较大,饮水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此外,城乡供水工作人员待遇偏低,影响供水队伍稳定。
电:全县仍有15个村、28个自然村没有实施农网改造,且线路多数是木杆和破股铝线,用电质量很差。
路:经过连续几年的努力,我们实现了村村通柏油、水泥路的目标,但公共交通资源配置上乡村明显滞后于城区。
太峪乡至今没有开通公交线路,群众出行无车可乘。
全县公交线路普遍没有延伸到各村,远离公路的群众出行难问题依然存在。
讯:城区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5%,农村仅为3.3%。
城区家庭宽带接入超过了2%,而农村除过专网外,完全没有接入。
城区通信网络实现了全覆盖,农村覆盖率仅为60%,全县还有162个村未通固定电话,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65.6%。
三、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
全县共有中小学校162所、幼儿园41所。
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区校舍紧张与农村校舍闲置的矛盾十分突出。
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近三年来,每年有2000名左右的农村学生转入城区。
城区6所初中、小学中有5所学生人数达到千人以上,平均班额84人,小学最大班额86人,初中最大班额82人。
而农村152所初中、小学中千人以上学校仅有2所,初中平均班额40人,小学平均班额26人。
到2012年,城区学生将至少增加4000名,届时校舍短缺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二是城乡师资力量的差距。
大多数骨干教师集中在城区,农村教师学历相对较低,年龄普遍偏大,教学骨干过少,加之由于前几年初高中扩招,教师逐级拔高使用,相当一部分学历高、年龄轻的优秀教师流入城区高中、初中任教,导致农村学校尤其是小学出现了严重的教师老龄化现象。
从教师学历合格率看,城区初中、小学均已达到100%,而农村分别为97.82%、97.05%;从年龄结构看,5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所占比率,城区初中、小学分别为99.11%和84.3%,农村分别为95.89%、62.04%,其中农村小学比城区小学少了22.26个百分点;从学科结构看,城区学校基本没有学科性短缺现象,而农村学校几乎都存在学科性缺编问题,尤其是初中的地理、生物、体音美,小学英语、计算机教师严重缺编;从骨干教师所占比率看,城区初中、小学分别达到41.52%和52.3%,而农村分别只有36.59%和29.83%。
三是城乡教学质量上的差距。
现在,择校的关键是选择老师,由于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多在城区,导致优秀生源大量外流,造成了城区学校生源爆满,农村学校生源锐减,农村校舍闲置83所,进一步拉大了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形成恶性循环。
四、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差距很大。
全县现有医疗卫生机构24所,其中二级甲等两所,均处城区;乡镇卫生院19所,均为一级,其中一级甲等5所,一级乙等11所,一级丙等3所。
全县医疗机构现有专业技术人员715名,城区达457名,乡镇卫生院仅为258名,占全县专业技术人员36.1%,医技人员中,城区高级职称44人,中级职称149人,初级职称264人,而农村卫生院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23人,初级职称232人。
县级医疗机构拥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156台(件),乡镇拥有42台(件),城区拥有量为乡镇的3.71倍;全县各医疗单位共设置床位1000张,其中县级医院400张,乡镇600张,县级医院平均使用率达到102.5%,乡镇则仅为68.8%。
乡镇中心卫生院医疗设备严重不足,诊疗手段落后,最差的韩家、蒙家岭医院仅有听诊器、温度计等最基本的诊疗器材,无法满足区域群众基本医疗服务,尤其是危重急症病人院前急救无法应对,致使相当一部分群众舍近求远。
五、社会保障标准差距较大。
根据调查情况看,城镇职工医疗、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各类保障制度相对完善且水平较高,农村以家庭为主体的保障模式,范围小、水平低,相比差距很大。
一是城乡养老保险政策标准有差距。
我县城镇企业职工月领取养老金平均1280元,最低为504元,而农村养老保险按现行500元的最高标准缴费15年后,月最多领取约120元。
领取起始年龄标准也不一,城镇企业职工退休年龄为男60周岁、女50周岁,特殊工种可以提前5年退休。
但是,农民养老金领取规定不分男女一律从60周岁开始,政策上有明显的差距。
同时,当前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由于政策体系不完善,为养老保险覆盖“盲区”。
二是合作医疗政策标准有差距。
尽管今年大幅提高了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但相对于干部职工和城镇居民而言,仍然偏低。
以县级医院为例,在职干部职工报销92%、退休94%,城镇居民为70%,农民仅为55%。
医药费报销最高限额差距很大,干部职工为16万元,城镇居民为3.6万元,农民仅为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