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月球的奥秘手抄报

合集下载

关于中国太空探索的手抄报内容

关于中国太空探索的手抄报内容

关于中国太空探索的手抄报内容
《中国太空探索》
中国太空探索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成为了继美国和
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成功将航天器送入太空并成功实施载人航天任务的国家。

2003年,中国首次成功实施了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并将中国的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

自那以后,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包括月球探测、载人深空飞行、空间实验室建设等。

2019年,中国成功进行了嫦娥四号任务,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执行了科学探测任务。


一成就让世界对中国航天事业刮目相看。

同时,中国还计划未来进行火星探测任务,并逐步实现载人登陆月球的梦想。

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不仅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也为世界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不仅仅是国家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希望中国的太空梦想能够越来越美好,为人类的未来和平探索永远努力前行。

研究报告《探究月球的奥秘》综合性学习

研究报告《探究月球的奥秘》综合性学习

关于《探索月球奥秘》综合性学习报告学习背景:语文教学在几次课改之后,要求教育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要认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正是本着这个理念,我们小组借《探索月球奥秘》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做一次学习报告。

学习目的:围绕七年级上语文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实践意识、合作意识、自主学习和动手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1)等,使班级学生在活动中主动、自主的探求发展。

活动方法:问卷法、网络搜集法、诗歌比赛活动时间:6月10日至6月25日小组分工:组长:刘玉娟(负责撰写报告及汇报)组员:汪清(负责问卷调查和协调班级小组分工)、熊福平、甘德超(负责总结材料)引言:《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综合性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最突出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学习目标的综合、学习内容的综合、学习方式的综合”(2)。

尤其是初一的学生对未知领域充满了好奇和探究的欲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3)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加强对学生的科技教育,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一个充分发展其个性、有效发掘其潜能的良好条件。

鉴于此,我决定指导学生围绕七年级上语文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这个活动,来帮助学生完满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探究能了和创新精神及合作能力。

一、活动的准备《礼记》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开展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需要许多必要的准备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此项活动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的效果。

1、设计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调查问卷调查地点:光山县殷棚中学调查对象:语文教师七名以及一年级三班五十一名学生调查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教师的调查问卷分析:由上面的问卷可以知道,大部分教师认为综合性学习课程很难驾驭,尤其关于课外常识,比如科技常识等等想要设计好绝非易事,因此针对这样的有关科技教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是很有必要的。

2024年探索月球手抄报汇总(三篇)

2024年探索月球手抄报汇总(三篇)

2024年探究月球手抄报汇总(三篇)探究月球手抄报篇一望远镜的创造让人类对月球的探究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人们发现月球外表是凹凸不平的,但那时人们还不知道月球的反面是什么。

当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尼尔阿姆斯特朗说出了让全人类沸腾的话,“这是我的一小步,确实全人类的一大步。

”人们发现月球外表布满了小坑,这些小坑是由其他陨石撞击而形成的,因为月球外表没有大气层的保护,所以当宇宙里的陨石划过时,就会撞击在月球的外表,形成一个个小坑。

月球是太阳系中比较小的卫星,它只是围绕着地球转。

所以其实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月亮,只不过月亮自身并不会发光,晚上之所以能看到月亮是因为它反射太阳的光,所以我们才能在晚上看到它,事实上,月亮一直都挂在天上,只是白天看不带而已。

关于月球的诞生有很多种说法,目前比较有说服力的说法有四种。

第一种就是分裂说,这种说法是达尔文的儿子乔治提出来的,他认为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因为地球自转太快就把地球上的一部分物质抛出去了,形成了月球。

不过这个说法很快就被别人推翻了。

第二种说法就是俘获说,他们认为月球是被地球的引力吸引过来的,但是也有人认为地球恐怕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吸引住月球。

第三种说法就是同说,他们认为地球和月球都是太阳系中弥漫的星云物质,几乎在同一个太阳星云的区域经过旋转和吸积,同时形成大小不同的天体。

但这个说法也是存疑的,因为月球外表的岩石,比地球外表的岩石年龄要古老许多。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碰撞说,这个说法就比较复杂,就是说在一次天体碰撞时,月球由碰撞的天体和地球上撞落的物质结合而成,但又无法脱离地球的引力。

因此形成了月球。

关于月球的探究人类从未停顿过脚步,我国的嫦娥五号也顺利降落在月球上,还取样了月球外表的岩石土壤。

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也是我们探究宇宙的第一步,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都可以一访月球呢。

探究月球手抄报篇二月亮,地球的近邻,人类的朋友,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一轮明月,总会引起无穷的遐想。

探月工程手抄报内容

探月工程手抄报内容

探月工程1. 什么是探月工程?探月工程,又称为月球探测计划,是指人类利用航天器和探测器进行对月球的科学研究和探索的项目。

通过探月工程,人们可以了解和研究月球的地质构造、起源与演化,以及探索月球上是否存在水资源和适宜人类居住的条件。

2. 探月工程的历史- 1959年:苏联的“月球1号”成为第一颗成功飞越月球并传回图像的人造卫星。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任务首次成功将宇航员登上月球表面,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类。

- 2003年:中国启动嫦娥探月工程,进行月球探测和着陆器的发射。

- 2013年:中国的嫦娥三号成功实现了月球软着陆,并在月球表面释放了“玉兔”号月球车。

3. 探月工程的意义-科学研究:通过对月球的探测,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资源开发:探索月球上的水资源和其他矿产资源,为未来太空探索和利用提供基础。

-太空技术发展:探月工程推动了航天技术的进步与创新,促使更多国家投入到太空探索领域。

-人类居住条件研究:通过对月球的勘测,寻找是否存在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为未来的月球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4. 探月工程的主要任务-嫦娥一号:2007年成功发射,在轨运行一年,完成绕月探测任务。

-嫦娥二号:2010年成功发射,实现绕月探测和落月试验。

-嫦娥三号:2013年成功发射,实现了月球软着陆,并释放了月球车“玉兔”号。

-嫦娥四号:2019年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成为首个登陆月球背面的人造卫星。

5. 探月工程的未来展望-中国计划在2024年之前发射嫦娥五号,实现月球样品返回任务。

-美国提出“阿尔忒弥斯计划”,计划在2024年将宇航员重返月球。

-私人企业如SpaceX等也有探索月球的计划。

探索月球的奥秘手抄报

探索月球的奥秘手抄报

探索⽉球的奥秘⼿抄报探索⽉球的奥秘⼿抄报篇⼀:《探索⽉球奥秘》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探索⽉球奥秘》综合实践活动设计⼀、选题背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新⽉异,祖国⼤地科教兴国蓬勃发展,《探索⽉球的奥秘》综合性学习涉及到了跨学科学习、科学精神与⼈⽂精神的互相融合、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研究问题的能⼒、快速阅读的能⼒等等,⽬的是加强对学⽣的科学思想和⼈⽂精神的培养,为21世纪塑造新型⼈才。

⽉亮与中华⼉⼥的⼼思已经融合在⼀起,⽉亮的圆满美好和纯洁真挚贯穿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贯穿每⼀个⼈。

为了让学⽣感受中华民族的⽉亮情怀,设计了本案。

⼆、活动⽬标:1.知识与能⼒⽬标:初步了解⽉球的⾃然现象,了解有关⽉亮的科学知识。

了解有关⽉球的⼈⽂现象,感受⽉亮⽂化的魅⼒,激发⽂学艺术想象⼒、创造⼒;2.过程与⽅法⽬标:学习利⽤图书馆和互联⽹简单获取资料的⽅法,提⾼搜索和处理有关信息的能⼒。

在综合性的语⽂实践活动中培养学⽣⾃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热爱科学、献⾝科学的精神;三、活动准备阶段:1、准备阶段:(1)⼀份学习的时间安排表;(2)⼀份较详细的阅读书⽬和部分⽹址;(3)联系天⽂馆或天⽂台,以便带领学⽣进⾏参观;(4)与⽉球有关的科学⽂字图⽚和录像资料;(5)关于⽉亮的神话传说、民风民俗和⽂艺作品;(6)每个学⽣⼀个⽂件袋(⽤于对学⽣进⾏评价),2、活动时间:课内1课时。

3、活动⽬标:资料收集阶段,学⽣分成四个组,各组按主题分别搜集有关⽉亮的资料。

4、资料共享阶段,各组将收集的资料与班内其他组交流,协作学习,资源共享。

教师补充介绍。

5、活动过程:(1)情境导⼊:每逢中秋来临,赏⽉谈⽉便成为⼈们经久不衰的话题。

苏轼的>:明⽉⼏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恐琼楼⽟宇,⾼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间?同学们对⽉球了解多少呢?知道⽉亮的运⾏情况吗?丰富多彩的⽉亮⽂化⼜知道哪些呢?(2)师⽣谈话:⿎励学⽣就上述问题说出相关内容,然后确定探索⽉球的奥秘为活动主题。

月球探秘电子报纸

月球探秘电子报纸

月球对于人类充满神奇和向往 月球,俗称月亮,古称太阴,是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

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84400千米)。

月球概况:月球也称太阴,俗称月亮,是地球的伴星和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还是被人们研究得最彻底的天体。

人类至今第二个亲身到过的天体就是月球。

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

月球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

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

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

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

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1/4、太阳的1/400。

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0左右,相当于太阳的1/400,月球表面的重力约是地球重力的1/6。

月球上直径大于1千米的环形山多达33 000多个。

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可以把整个海南岛装进去。

最深的山是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米。

除了环形山,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脉。

高山和深谷叠现,别有一番风光. 月球永远都是一面朝向我们(原因见后面解释),这一面习惯上被我们称为正面。

另外一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中间可见以外,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

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

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

而当人造探测器运行至月球背面时,它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

月球27.32166天绕地球运行一周,而每小时相对背景星空移动半度,即与月面的视直径相若。

与其他卫星不同,月球的轨道平面较接近黄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

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 ”。

著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等。

神奇的太空探索的手抄报内容

神奇的太空探索的手抄报内容

神奇的太空探索的手抄报内容太空,是人类探索的无尽边界,也是我们追求未知的起点。

自人类登上月球以来,太空探索的意义与范围不断扩大,给人类带来了无数的科学发现和突破。

本篇手抄报将介绍神奇的太空探索及其重要性。

一、太空探索的历史自古以来,人类对夜空中的星星、行星和月亮充满了好奇。

然而,直到20世纪,太空探索才正式开始。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这标志着人类首次进入太空时代。

随后,美国、欧洲等国家也相继展开太空探索计划,如阿波罗登月计划等。

二、太空探索的重要性1. 科学研究:太空探索带来了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如宇宙大爆炸理论、黑洞的存在等。

通过观测和探索宇宙,科学家们更好地了解了宇宙的起源与发展,推动了天体物理学、宇宙学等学科的发展。

2. 技术创新:为了实现太空探索,人类必须面对许多技术难题。

这些挑战促使人们提升各类技术水平,涉及航天器的设计、材料科学、通信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在许多领域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3. 资源开发:太空中存在着丰富的资源,如氦-3、铂族元素等。

通过太空探索,人们可以寻找并利用这些资源,解决地球上资源紧缺的问题,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三、太空探索的成就太空探索带来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下面列举其中的几个:1. 阿波罗登月计划:1969年,美国宇航局成功将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送上了月球,实现了人类登月的壮举。

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人类技术与勇气的辉煌,也为未来的太空探索奠定了基础。

2. 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在太空中合作的杰出范例。

自2000年开始,来自不同国家的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上生活和工作,进行各类实验和研究。

国际空间站为人类深入研究太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3. 火星探索:火星是人类最感兴趣的星球之一,许多国家都派遣探测器前往火星进行探索。

最著名的是美国的“好奇号”和“机遇号”探测器,它们在火星上发现了迹象表明曾经存在水和生命的可能性。

二年级航天手抄报内容

二年级航天手抄报内容

二年级航天手抄报内容
二年级航天手抄报
航天探索是人类的伟大壮举,各国不断努力,让人们更加了解太空的奥秘。

在二年级的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关于航天的有趣故事和知识。

太空飞船是探索宇宙的工具,在航天任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可以飞向很远的地方,携带人类进入太空。

有一次,美国的任天堂卫星被成功发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地球和其他星球。

宇航员是勇敢的探险家,他们驾驶太空飞船飞向宇宙。

他们需要练习各种技能,如在零重力环境中进行实验,修理太空站等。

我们可以向宇航员学习勇敢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另外,月球也是人们向往的目的地之一。

我们可以制作一个有关月球的模型,了解月球表面的火山和陨石坑。

还可以学习到,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是我们最亲近的天体之一。

航天事业带来了很多科技的进步。

在航天技术的帮助下,我们可以通过卫星收听到各种广播,观看电视节目,还可以用导航系统找到我们要去的地方等。

通过了解航天知识,我们可以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并且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

所以,让我们一起向着星辰大海出发吧!
第 1 页共 1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月球的奥秘手抄报篇一:《探索月球奥秘》综合实践活动《探索月球奥秘》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一、选题背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祖国大地科教兴国蓬勃发展,《探索月球的奥秘》综合性学习涉及到了跨学科学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相融合、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快速阅读的能力等等,目的是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为21世纪塑造新型人才。

月亮与中华儿女的心思已经融合在一起,月亮的圆满美好和纯洁真挚贯穿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贯穿每一个人。

为了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月亮情怀,设计了本案。

二、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了解月球的自然现象,了解有关月亮的科学知识。

了解有关月球的人文现象,感受月亮文化的魅力,激发文学艺术想象力、创造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简单获取资料的方法,提高搜索和处理有关信息的能力。

在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三、活动准备阶段: 1、准备阶段:(1)一份学习的时间安排表;(2)一份较详细的阅读书目和部分网址;(3)联系天文馆或天文台,以便带领学生进行参观;(4)与月球有关的科学文字图片和录像资料;(5)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民风民俗和文艺作品;(6)每个学生一个文件袋(用于对学生进行评价), 2、活动时间:课内1课时。

3、活动目标:资料收集阶段,学生分成四个组,各组按主题分别搜集有关月亮的资料。

4、资料共享阶段,各组将收集的资料与班内其他组交流,协作学习,资源共享。

教师补充介绍。

5、活动过程:(1)情境导入:每逢中秋来临,赏月谈月便成为人们经久不衰的话题。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同学们对月球了解多少呢?知道月亮的运行情况吗?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又知道哪些呢?(2)师生谈话:鼓励学生就上述问题说出相关内容,然后确定探索月球的奥秘为活动主题。

(3)问题分类,分解主题:和同学们一起对问题进行主题提炼,预设会有如下研究问题提出:月球奥秘知多少?观察月亮的运行情况?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我是月球小专家?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4)建立活动小组,制定活动计划。

帮助学生掌握查阅资料的方法,交流讨论研究方案确定完善。

四、活动阶段 1、活动时间:课外一周。

2、活动目标:按预定方案各小组分工合作,通过各种形式方法获取资料。

3、活动过程:学生活动:各小组按预定方案利用课余时间做好资料收集记录活动,每组的组长和班干部负责本组成员做好资料的整理和提炼,并向老师不定时反馈。

教师活动:有意识的跟踪学生活动,观察他们搜集材料的情况,指导他们有目的的收集资料,合理利用图书馆、参观调查、互联网等方法,并告诉把整个活动中的有关资料随时装入资料袋中,要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

五、课堂成果展示:学生和老师共同分享活动中的感受及成果。

导入:放映人类登月的录像教师:月球是地球的近邻,月亮是地球的忠实伴侣,是我们人类的亲密朋友。

从孩提时代,我们就听着嫦娥奔月的故事,我们吟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句,今天,当我们在一片清辉中举头仰望那一轮皓月,心头都会涌起无限的遐想:想揭开这神秘星球的奥秘,想了解诗情画意的月亮文化,想遨游太空拜访月中仙子??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月亮,去领略月之风采,感受月之文化。

幻灯一:月球奥秘知多少同学们积极踊跃发言,调查组组长总结发言,同时展示学生的调查资料,如:展示月球的相关图片、月食现象的视频等。

幻灯二:月亮的运行学生展示调查表、参观访问记录或者通过叙述来说明月亮的运行情况,教师指导归纳总结。

幻灯三: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同学们积极发言,通过搜集的资料、查阅的书籍或利用互联网来说明,如:嫦娥奔月的故事?月饼是怎样来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谁的诗句,什么意思? 幻灯四:月球小专家组织学生进行擂台赛,各组之间进行互动,举行月球知识竞赛,如:你知道人类什么时候登上月球的吗?哪各国家的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嫦娥和吴刚各是谁,他们有什么故事?幻灯五: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谈对月文化的理解并体会月文化久盛不衰的原因。

以《我在月球上的一天》进行故事接龙,展开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这次活动过程畅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让学生在日记本上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六、总结阶段: (一)、评课堂价: 1、说说哪组哪个同学表现最好? 2、完成互评表和自我评价表。

通过互评让学生们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自己。

通过自评,总结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在活动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建立信心,力求提高。

(二)、总结反思:这次实践活动开展的很好,在活动中提高了我们的各种能力,我们通过了解月球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培养中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

今后,我们一定把这次活动的成果运用到实际行动中去,并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让我们的中学生活充满智慧、充满快乐。

参考文献:中国综合实践网(/)大城县综合实践活动博客()篇二:探索月球的奥秘文字资料探索月球的奥秘一、活动目的: 1.了解月球的基本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2.学会搜集整理归纳有关“月球”的知识,懂得整合相关学科知识,达到“温故知新”、“融会贯通”的复习目的; 3.培养科学的宇宙观,明白“天人合一”及“太阳、地球与月球和平共处协调发展”的道理。

二、强调活动纪律三、活动步骤:第一轮:必答题(一分钟内写出五个月亮的美称与雅号) ? 比赛规则: ? 1.主持人在男女两组中各随机挑一个人. ? 2.每答对一个加10分. (以下名称仅供参考: 玉兔,玉弓,玉盘,玉轮,冰轮,玉蟾,蟾蜍,婵娟,嫦娥,广寒宫,玉羊,夜光等。

)第二轮:小组合作题(1.在五分钟内看哪组写出的带有“月”字的词语多)(2.在五分钟内看哪组写出的带有“月”字的诗句多) ? 比赛规则:A.先拿出两张白纸,男女组各1张,待主持人说“开始”后, 开始答题,不允许同组的两个人同时写,待一人答完后可传给同组的其他人 ? .B.五分钟后收上两张白纸,再发给每组一张白纸写诗句.C.每写一个得10分,重复的只计算一个. 以下词语仅供参考:月光,月球,月黑风高,月色朦胧,月光皎洁,年年月月,风花雪月,一弯新月,皓月当空,月如银盘,明月如镜,月下独酌,月下老人等. 以下诗句仅供参考: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等. 1.秦时明月汉时关 2.月落乌啼霜满天3.明月何时照我还4.月中霜里斗婵娟5.更深月色半人家 6.月子弯弯照九州7.掬水月在手8.从今若许闲乘月9.暗香浮动月黄昏10.月上柳梢头 11.春花秋月何时了12.明月楼高休独倚13.八千里路云和月14.有日月朝暮悬15.明月几时有16.床前明月光17.我寄愁心与明月18.烟笼寒水月笼沙19.夜吟应觉月光寒2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第三轮:抢答题 ? 比赛规则: ?1.主持人读完题,说“开始”后,先举手的优先答题. ?2.答对一题所在组加10分. ?3.答错者所在组扣10分 1、月球的半径是多少千米? 1738公里 2.人到了月球上为什么那么轻? 因为月球的引力小 3.月球和地球相距多远? 38万公里4.月球和地球究竟谁的年龄大?月球大5.在月球上能看到中国的万里长城吗?不能 6.月球为什么会有圆缺变化?太阳地球月亮运行的结果 7.月球是行星吗? 不是,它是地球的卫星 8.人造月亮是怎么回事?用巨大的反光镜把太阳光反射到地球的背光面 9.人类是什么时候登上月球的? 1969年7月21日11时56分20秒10.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哪个国家的?叫什么名字? 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11.中国第一个乘坐“神州五号”飞船的宇航员叫什么名字?杨利伟第四轮:积累题 ? 比赛规则: ? 1.由主持人说出一句带“月”的诗词,之后由各组派一位代表回忆片刻后立即背出整首诗,要求把诗词题目及作者也背出来. ? 2.背对的所在组加10分. ? 3.背错的所在组不扣分. 诗句:1)我寄愁心与明月 2)烟笼寒水月笼沙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2、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 3、相见欢南唐.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4、【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主持人结束语:让我们乘着“神州”号飞船,实现“嫦娥奔月”这一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这一次“太阳与月亮”的对话;让我们把今天这次活动,留在成长的记忆里。

篇三:《放大镜中的奥秘》手抄报图片类别:手抄报获奖作品学校:固安县渠沟乡小冯村小学版面设计:郭立欣要高地尺寸:492x343 像素班级:(5)班文字编辑:郭立欣大小:76KB(77327 Bytes)指导老师:冯宗辉美术编辑:要高地《放大镜中的奥秘》手抄报图片简介:本作品尺寸为492x343像素,由固安县渠沟乡小冯村小学三年级(5)班郭立欣和要高地共同制作,手抄报版面设计过程在冯宗辉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本站推荐关于健康的手抄报——健康歌,清明节手抄报图片_永垂不朽,感恩母校手抄报_感恩永恒,《春天的脚步》小报,《我能飞》英语手抄报,元宵节手抄报内容_元宵灯诗四首与简介,春节手抄报资料_迎接新的一年,希望你喜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