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小电动机(精选)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5神奇的小电动机》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5神奇的小电动机》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5神奇的小电动机》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神奇的小电动机》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以及电动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理解电动机的基本原理,知道电动机的构造和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对电流、电压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电动机,对电动机有初步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电动机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知道电动机的构造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电动机的构造和作用。

2.难点:电动机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电动机的内部构造,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电动机,观察电动机的工作过程。

3.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电动机的构造和作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电动机模型、电池、导线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电动机,电池、导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电动机,如电风扇、洗衣机等,引导学生关注电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电动机的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电动机是如何工作的吗?”让学生思考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电动机模型,引导学生观察电动机的内部构造,并讲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构造和作用,以及电动机是如何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

小学科学神奇的小电动机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教案)

小学科学神奇的小电动机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教案)

小学科学神奇的小电动机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教案)小电动机是小学科学课程中常见的实验器材之一,通过实验可以揭示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

本篇文章将以教案的形式介绍如何进行这个实验,并详细解释小电动机转动的原理。

【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小电动机转动的原理,了解电动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验材料1. 小电动机 - 可以在实验室或者购买专门的实验器材中心购买到。

2. 电池 - 适用于小电动机的电池,注意电池的正负极。

3. 电线 - 连接电池和小电动机的导线。

4. 纸片 - 用于实验过程中的观察。

三、实验步骤1. 将电池的正负极与小电动机相连。

正极连接到小电动机的正极,负极连接到小电动机的负极。

2. 轻轻地将电池连接到小电动机上,确保连接牢固。

3. 打开电池,观察小电动机的转动情况。

4. 在纸片上写下观察到的结果。

四、实验记录与结果分析1. 实验记录:- 第一次实验:小电动机转动。

- 第二次实验:小电动机仍然转动。

- 第三次实验:小电动机转动的速度稍微变慢。

2. 结果分析:- 第一次实验:小电动机转动。

这是因为在接通电源后,电流通过导线,进入小电动机的线圈内部。

根据基本的电磁现象,流过线圈的电流会产生一个磁场。

- 第二次实验:小电动机仍然转动。

小电动机在转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磁场。

这个磁场会与外部的磁场相互作用,使得小电动机继续转动。

五、实验总结与应用1. 实验总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在于电流产生的磁场和外部磁场的相互作用。

- 当电流通过小电动机的线圈时,产生的磁场会与外部磁场相互作用,使得小电动机转动。

- 这个实验说明了电动机的基本原理:通过电流产生的磁场与外部磁场相互作用,实现转动。

2. 应用:- 小电动机的转动原理被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电动设备中,例如电风扇、洗衣机、汽车等。

- 了解小电动机转动的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电动设备,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5神奇的小电动机》教案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5神奇的小电动机》教案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5神奇的小电动机》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3.5神奇的小电动机》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简单构造,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感受电动机的作用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

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简单构造。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电动机的简单构造。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电动机实验器材。

2.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和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电动机小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实物展示,向学生介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简单构造。

同时,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初步理解电动机的作用。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电动机实验,观察电动机的工作过程,记录实验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总结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教师选取部分小组进行汇报,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补充。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主查找资料,了解电动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享,拓展学生对电动机的认识。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电动机工作原理和构造的理解。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有关电动机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探究。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帮助学生梳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简单构造。

神奇的小电动机教案及反思

神奇的小电动机教案及反思

4.6《神奇的小电动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拆解观察小电动机的内部活动,认识小电动机的主要构造,知道转子就是电磁铁。

通过研究小电动机转动的原因,知道电动机是利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感知电能可以转化为动能。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分析的方法,初步建构小电动机的简易模型。

能基于实验中电动机转动的不同现象进行对比推理。

探究实践:在拆解并观察小电动机活动中,用语言描述小电动机内部各个结构及其作用。

设计并进行小电动机转动实验,搜集证据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归纳得出结论。

态度责任:发展学生探究小电动机的兴趣,体会电动机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运用,给生活生产带来便利。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小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运用磁铁的相互作用规律推理小电动机转动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带电动机的玩具。

学生:1.每组提供小电动机、导线、电池、开关、电池盒、大头针、小瓶子、铜质单股粗导线做的 V 字形“电刷”、橡皮筋、铁丝架、磁铁;2.观察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聚焦: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玩具小车,车盖已拿掉,可见电池和电动机1.玩一玩:给小电动机接通电流,玩具车转动起来了。

提问:是什么让玩具车动起来的?2.设疑:课件画面聚焦小电动机,引导学生思考:小电动机里面有什么?为什么通电后它就会转动呢?3.讲述:小电动机里面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让我们一起探秘小电动机。

揭示课题:神奇的小电动机(板书)。

【设计意图】电动机玩具在学生生活世界中比较常见,学生对电动机充满了探究的兴趣。

用两个引导性问题直接将学生研究的方向聚焦到探究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探索:观察小电动机的结构以及研究小电动机各部分之间是怎样相互作用的(预设30分钟)(一)观察小电动机的结构(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小电动机、导线、电池、开关、电池盒、大头针1.观察小电动机: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一个小电动机,请同学们观察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2.小组交流,达成共识:小电动机的结构包括外壳、后盖、转子。

《神奇的小电动机》教案(五篇材料)

《神奇的小电动机》教案(五篇材料)

《神奇的小电动机》教案(五篇材料)第一篇:《神奇的小电动机》教案第二次教案《神奇的小电动机》【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玩具小电动机的功能是把电变成了动力。

过程与方法:用分部分观察、整体观察的方法了解小电动机的构造。

根据小电动机的构造推想通了电后它为什么会转动。

在教师的指导下按步骤做探究小电动机工作原理得的实验。

观察老师的制作,表达自己的想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探究小电动机的兴趣。

培养用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的证据思想。

【教学重、难点】根据小电动机的构造推测通了电它为什么会转动,并用实验检验推测。

【教学准备】1.学生自备:玩具小电机、装沙子的小药瓶两个(其中一个瓶盖中间扎一个小孔,正好能插入铜导线)、一号电池、透明胶2.教师准备:导线、环形磁铁、电池盒、开关、铜质粗导线、大头针、激光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上课之前)请您欣赏:视频四驱车表演。

(学生感兴趣)2.看了课前的四驱车表演,你想到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神奇的小电动机。

板书课题。

二、小电动机里有什么老师给你小电动机,同学们先观察,再猜一猜,小电动机里面有什么?2.让我们拆开小电动机,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注意:拆开时要记住各部分是怎么连接的,等一会儿还要装配还原。

3.学生活动。

4.你发现了什么?5.对照课本,说出它们的名称。

6.幻灯图片,教师介绍电动机内部构造。

(小电动机的外壳有一对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换向器、磁铁,后盖上有电刷。

)7.小电动机有了这些结构,通上电流就能转动,你知道电流是沿着怎样的线路流过线圈的?投影图片:小电动机各部分,并让学生用激光笔指着说出来。

(电池→后盖接线→电刷→换向器→线圈→换向器→电刷→后盖接线→电池)8.换向器起到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材料,了解换向器的作用。

(使电动机连续转动。

)9、教师指导10.让学生试着把小电动机装配还原,观察各部分是如何连接在一起的。

装后盖时要轻轻转动转子,使换向器插入电刷中。

小学生科技创新作文:神奇的小电动机

小学生科技创新作文:神奇的小电动机

神奇的小电动机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经常玩的电动玩具车到底是怎么动起来的呢?是因为电动玩具车里面有一个小电动机,但是电动机是怎么转起来的呢?于是,在科学课上我们便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

老师首先带我们了解了实验器材——小电动机。

小电动机由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组成,外壳里面有两块磁铁,转子是由铁芯、外壳、换向器组成,后盖里有电刷。

经过科学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到了换向器有着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的作用,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电刷会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

了解了小电动机,我们便开始做实验了。

可是实验前老师却跟我们说,这个实验的成功几率非常小,但是我们依旧满怀信心,准备做好这个实验。

我们首先在一个倒扣的杯子上套两根橡皮筋,再把一个铁丝支架插进橡皮筋里,再准备两根电线,用透明胶把它们缠在一起,电线的一端分开成v字形,另一端则插进橡皮筋里,把电线和电池、开关连接在一起。

把转子放在支架上,要让转子可以转动而又不会滑落下来。

接通电流,再拿一块磁铁放在转子的周围。

咦,转子怎么动了一下?老师向我们解释: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他们的工作原理就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于是我们连忙向老师提问,转子动了一下,是不是就是实验成功啊?老师回答,当然没有这么容易成功,只有转子一直飞快转动的时候才是实验成功。

我们心里暗暗沮丧,这也太难了吧?老师跟我们说了一些不成功的原因:1、可能是转子的位置没有安装好,导致转子不可以光滑转动。

2、电池接触不良或缺少电量。

于是我们按照老师说的,又把我们的电动机改动了一下。

我们又重新安装了转子,并向老师要了一个电量充足、没有损坏的电池。

我们想:这下总该成功了吧。

可事实就是不如我们所愿,虽然比第一次做的可以多动几下,但是我们的实验还是失败了。

是我们又去看了看其他小组的成果。

结果他们也是一样,转子根本就转不起来,有些细心的小组可能能慢慢的转一下,有一些是根本就一动不动。

《神奇的小电动机》作业设计方案

《神奇的小电动机》作业设计方案

《神奇的小电动机》作业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小电动机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电器设备之一,它们广泛应用在家庭电器、工业机械等领域。

了解小电动机的原理和结构对于我们学习电机相关知识非常重要。

因此,通过设计一个能够展示小电动机工作原理的实验项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机的运行机制。

二、实验项目名称:神奇的小电动机三、实验目的:1. 了解小电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 学习如何操控小电动机实现不同的功能;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四、实验器材:1. 小电动机一台;2. 电源线一根;3. 电池或电池盒一组;4. 开关一个;5. 电线若干。

五、实验内容:1. 接线:将小电动机与电源线、电池、开关进行正确的接线,确保电路连接正确;2. 测试:打开开关,观察小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及速度;3. 调试:通过更换电源、改变电压等方式调整小电动机的工作状态;4. 实验设计:学生可自行设计实验项目,如利用小电动机制作简单的风扇、小车等;5. 实验总结:学生总结实验结果,思考小电动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实验步骤:1. 将小电动机与电源线、电池盒、开关连接;2. 打开开关,观察小电动机的运行情况;3. 调试电源或电压,观察小电动机的变化;4. 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项目进行操作;5. 总结实验结果,记录实验过程。

七、实验要求:1. 学生要仔细阅读实验指导,并按照步骤进行实验;2. 实验中要注意用电器设备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3. 学生要勤思考、勇于实践,发挥创造力。

八、实验评分:1. 实验操作:30分;2. 实验结果:30分;3. 实验总结:20分;4. 实验设计:20分。

九、实验拓展:1. 可以让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类型的小电动机进行实验,比较它们的特点;2. 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小电动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并展开相关研究。

十、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学生不仅了解了小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实验项目,能够激发学生对电机相关知识的兴趣,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教科版科学六上3.5《神奇的小电动机》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上3.5《神奇的小电动机》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上3.5《神奇的小电动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神奇的小电动机》这一节内容选自教科版科学六上册。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以及电动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认识电动机的构造,同时能够了解电动机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电流、电路等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电动机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电动机的内部构造,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认识电动机的各个部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认识到科学对生活的影响,提高他们的科技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2.难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实验法: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电动机的实验,让他们直观地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直观展示法:通过展示电动机的实物和图片,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构造。

3.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电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电动机的构造:通过展示电动机的实物和图片,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构造。

3.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电动机的工作过程。

4.电动机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展示电动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重要性。

5.总结:通过提问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他们对电动机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1、电动机里面有磁铁。(√ )
❖ 2、改变电流大小不能改变转子转动的快慢。
(×) ❖ 3、电动机是用电来工作的。( √ )
❖ 4、小电动机的转子相当于是一个电磁铁通电
后有磁性。( √ ) ❖ 5、小电动机的转子上只有两组线圈。(×)
1.小电动机转子的铁芯上绕了很多线圈。( √ )
各式各样的电动机
我们知道在哪些地方用到了电动机?
▪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 机器。虽然大小悬殊、用 途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 基本原理相同:
▪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 互作用转动。
生活中的电动机
应用 哪些家用电器用到了电动机?
洗衣机
电风扇
油烟机 豆浆机
应用 哪些家用电器用到了电动机?
电磁炉(转盘)
❖ 二、选择题
❖ 1、转子由铁芯、线圈和( B )组成的。
❖ A、电刷 B、换向器 C、外壳
❖ 2、转子相当于(A )块电磁铁。
❖ A、1 B、3 C、4
❖ 3、可以加快小电动机转子转动速度的是( A )。
❖ A、用两个磁铁 B、减少线圈的圈数 ❖ C、减少电池的数量
❖ 4、小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 C )无关。
• 各部分有什么零件?
观察 小电动机里面有
什么?
磁铁
铁芯 线圈 换向器
电刷
外壳
转子
后盖
看一看,想一想
• 看到线圈绕在铁芯 上,我们会联想到 电磁铁,怎样验证 转子是一个电磁铁 吗?
检验 转子是一个电磁铁 吗?
换向器
从换向器向线圈 通电,可以看到转子 铁芯能吸起大头针。
说明转子就是 三个电磁铁。
电吹风
电动自行车
电剃须
知识小结
❖1、转子实际上是电磁铁 。 ❖2、玩具小电动机的功能是把电变成
了动力。 ❖3、磁铁与电磁铁的相互作用推动了
转子转动。
《神奇的小电动机》课堂小结
电动机的组成:
1、外壳(有磁铁)
2、转子
换向器 线圈 铁芯
3、后盖(有电刷)
电流流过的线路: 电池——后盖接线——电刷——换向器——线圈 ——换向器——电刷——后盖接线——电池
❖ 如图,给转子的线圈通上电流 (1)怎样做就可以让转子转起来?
(1)给线圈通上电,产生磁; 再用一块磁铁靠近转子,转子就能转动了。
(用两2块)磁怎铁样增强做磁可性以,转让子转就子转动转快得;更快 磁铁?越靠近转子,转子就转动越快。
+—
—+
(同时3翻)转要两改块磁变铁转的子面;的或转改动变电方池向的,正负可极接法 都可以以怎改样变转做子?的转动方向。
互作用转动的。
A、机械能 B、热能 C 、磁极
感谢您的聆听 您的关注使我们更努力
神奇的小电动机
1、电动机是用 电 产生 动力 的机器,它由外壳、换向器 铁芯 、 线圈 电刷组成,虽然大小悬殊,用途各异,
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都是 用电产生磁,利用磁之间的 相互作用转动 。
2、 换向器 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方向。 3、电动玩具车是车里的 小电动机 带动小车前进的。
当堂检测题
想一想
• 电流是沿着怎样的线路流过线圈的? • 换向器的作用是什么?
观 察 电流是沿着怎样的 路线流过线圈的
电刷
换向器
电 刷
电池 后盖接线 电刷 换向器 线圈 换向器 电刷 后盖接线
电池
阅读 换向器的作用
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电刷依次接触换向器 的三个过这些电动玩具吗?
它们是靠什么驱动前进的?
这些玩具模型靠什么前进 呢?
• 原来这些玩具 里面有一个小 电动机!
• 在电动玩具车里有 小电动机,是它带 动小车前进的。
• 给一个小电动机通 上电流,观察它转 动的方向和快慢。
• 小电动机里面有什 么?为什么通上电 会转动?
• 观察拆开的小电动机, 它有几个部分?
没有磁极间的吸引作用和排 斥作用。 我们使用的这块磁铁就相当于外 壳里的磁铁 。
4、改变小电动机转子的转动状态。
❖ 试一试,用两个磁 铁会使转子转得更 快吗?
❖ 转动快慢与磁铁距 离转子的远近有关 吗?
❖ 怎样改变转子转动 的方向?
我们怎样向其他人解释小电动机为什 么会转动?
▪ 插入 F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 ator\桌面\5-直流电 动机 Flash课 件.exe
2、安放转子
❖把转子放在支 架上。调节支 架的位置,使 得转子能够转 动而不滑下来。
“V”形叉子它起的
是电刷的作用 。
3、让小电动机转子转动起来。
❖给转子线圈通上 电流,转子转动 了吗?还要怎么 做转子才能转动 起来?
用一块磁铁靠近 转子即可转动
这个现象能说明什么?为什么不用磁 铁靠近转子,转子就不动呢?
❖ 小电动机转动是各个 部件共同工作的结果, 这三部分是怎样组合 在一起的?
❖ 转子转动肯定与力的 作用有关,磁铁与电 磁铁会怎样相互作用?
❖ 1、安装支架和电 路。
❖ 在倒扣的杯子上套 两根橡皮筋。
❖ 把一个铁丝支架插 进橡皮圈,安装在 杯子上。
❖ 把两根电线用胶带 缠在一起,一端线 头分开成“v”字形, 另一端插入橡皮筋
❖ A 、改变电流的方向 B、改变转子磁铁的磁极 ❖ C 、增加线圈缠绕的圈数
❖ 5、小电机中换向器的作用是( A )
❖ A 改变电流方向 B 调节电机转动速度 ❖ C 开关电机
❖ 6、电动机是(B)的机器。
❖ A.动力产生磁 B.电产生动力 C.磁产生电
1.可以加快小电动机转子转动速度的是( A )。
2.小电动机转子是一个电磁铁通电后有磁性( √ )
3.小电动机的转子上只有一组线圈。( × )
4.小电动机在转动过程中,电刷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 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
(√ )
5.小电动机里的电刷和换向器的作用是,既接通转子中的电
磁铁又改变电流的方向。( √ ) 6.小电动机的转子的速度是可以改变的。( √ )
A、用两个磁铁
B、减少线圈的圈数
C、减少电池的数量
2.小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 C )无关。
A 、改变电流的方向 B、改变转子磁铁的磁极
C 、增加线圈缠绕的圈数
3.小电动机在工作时把( C )。
A、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 B、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C、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4.小电动机的基本原理是电产生磁,利用( C )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