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的关系 来源

合集下载

西北工业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统一格式的规定

西北工业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统一格式的规定

西北工业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的规定学位论文是作者作为提出申请相应学位评审和答辩时用的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是必须由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的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和有所创新,而不是重复、模仿和抄袭。

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能够表明作者确已掌握了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并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

能够表明作者确已掌握了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应采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撰写,由作者用计算机输入、编排及打印完成。

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依次为:(1)封面,(2)内封面,(3)中文摘要,(4)英文摘要,(5)目录,(6)正文,(7)参考文献,(8)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9)致谢,(10)附录,(11)知识产权声明书和原创性声明。

各部分具体要求如下:一、论文第一部分内容及要求学位论文必须用A4标准的复印纸编排、正反两面打印(一份)。

论文成品尺寸为:207mm×290mm。

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天头至眉头25 mm,下边距:页脚至地脚25 mm,页眉至页脚:不大于245 mm;左、右边距为:30 mm,左右版心不大于145 mm,居中,不留装订线。

论文的页眉设置应从目录页开始到论文的致谢页,页眉的内容按章的变化来设置,用宋体五号字书写。

论文的页码一律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

由前言(或绪论)的首页开始作为第一页,并为右页另页。

中英文摘要、目录要单独用“I、II、II、IV”码编制页码。

页码必须统一标注在每页下方居中。

1.论文封面。

包括:学校代码、分类号、密级、学号、论文题目、作者、学科专业、指导教师、申请学位日期(1)外封面要求及内容。

国外硕博论文的查询与获取

国外硕博论文的查询与获取

1. 检索字段 ★ “全文”字段是真正的在文献全文正文中检索,而非“维普”等库的全部注入 字段; ★ “主题”字段是在中英文篇名、中英文关键词、机标关键词、中英文摘要中检 索。 2. 匹配 ★ 精确:检索结果中包含与检索词完全相同的词语; ★ 模糊:检索结果包含检索词或检索词中的词素; 3. 逻辑 ★ 所有检索项按“并含”、“或含”、“不含”等三种逻辑关系进行组合检索; ★ “并含”、“或含”、“不含”的优先级相同,即按先后顺序进行组合; 4. 词频 ★ 指检索词在相应检索项中出现的频次。词频为空,表示至少出现1次,如果为数 字,例如3,则表示至少出现3次,以此类推; 5.跨库检索 ★跨库检索是指用户可选择多个数据库的资源进行检索,能够在同一个检索界面下 完成对各类型数据库的统一跨库检索,省却了原来需要在不同的数据库中逐一检索的 麻烦。
选择多个数据库
建议随时使用“帮助”或“检 索技巧”来获得帮助
PQDT基本检索
检索界面
•便于选择检索字段 •可浏览勾选
针对学科领域 进行检索
检索-举例
•农业经济、经济、管理、市场主题领 域 •涉及危机介入、危机管理、危机反馈 •博士论文
浏览论文
•方式1: 学科主题 •方式2: 位置/学校
检索结果处理
学位论文全文网络免费资源

Virginia Tech ETDs /theses/ 由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图书馆维护,到2010 年3月,可查询本校学位论文16770多篇, 多数有全文,但论文列表前有“vt”标记的, 不能访问全文。
学位论文全文网络免费资源
中文
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美百万册数据库
中国知网CNKI:
中国优秀博硕士 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CNKI学位论文数据库简介

中国知网介绍

中国知网介绍

中国知⽹介绍中国知⽹介绍⼀、知⽹系列资源1.《中国学术期刊⽹络出版总库》收录规模:全球最⼤的中⽂知识资源数据库,国家重中之重项⽬,收录学术期刊7000多种。

收录完整率:期刊种数完整率、核⼼期刊完整率、⽂献收录完整率、⽂献收录册数完整率、全⽂信息完整率均不低于99.9%。

收录年限:最早收录从1915年起,4000种期刊从创刊到⾄今全部收录,其余期刊为1994年⾄今。

出版更新:⽹络出版时间不迟于印刷版1.5个⽉,⽇均更新6000余篇。

产品标准:具有⾏业内⾸个产品标准, 2006年10⽉通过国家验收。

2.《中国博⼠学位论⽂全⽂数据库》收录范围:收录1999年以来全国具有博⼠学位授予权的博⼠学位论⽂。

⽂献总量:截⽌⽬前收录博⼠论⽂10万余篇。

论⽂质量:收录范围严格把关,对具有博⼠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的博⼠论⽂全部收录。

数据新颖:近三年数据占全部数据量的72%合作院所:合作的单位已达482家,其中设有博⼠培养点的单位373家。

与211院校合作率达到100%3.《中国优秀硕⼠学位论⽂全⽂数据库》收录范围:收录1999年以来全国具有博⼠学位授予权的硕⼠学位论⽂及全国⽆博⼠学位授予权单位的优秀硕⼠学位论⽂。

⽂献总量:截⽌⽬前收录硕⼠论⽂近70多万篇。

论⽂质量:收录范围严格把关,对具有博⼠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的硕⼠论⽂全部收录;有学科和研究特⾊的硕⼠点的硕⼠论⽂全部收录。

数据新颖:近三年数据占全部数据量的72%合作院所:合作的单位已达482家,其中设有博⼠培养点的单位373家。

与211院校合作率达到100%4.《中国重要会议论⽂全⽂数据库》资源完备:收录2000年以来⼆级以上学会、协会、⾼校和在国内召开的国际会议主办单位会议论⽂⽐例达85%以上。

2008年收录会议论⽂将达到94万篇。

内容权威:与国内90%以上⼀级学会合作,与中国科协95%以上⼀级学会合作。

数据新颖:⽹络出版时间平均不迟于会议结束之后2个⽉。

收录全⾯:收录学科全,理⼯类与⼈⽂类数据均完整收录。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
选题 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确定主题 拟写写作提纲,安排论文结构 撰写初稿 修改定稿 写作答辩简要报告

1. 选题
1)选题的基本原则(善疑、求真、创新) 价值性原则,指选题有无科学价值。 可行性原则,选有利于展开、有利于完 成的课题。 合理性原则,课题是否合乎事物发展的 客观规律。 创新性原则,要求有新意,对现有知识 水平的提高和更新。
9.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的定义 撰写论文一般总要引用一些资料, 这些被引用的资料称为参考文献。所列 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的,包括书籍、 报纸、专刊文献等,不得引用未公开发 表的资料和网络来源的资料。按论文引 证和参考的先后顺序列出。参考文献的 文献数一般不少于15篇(部)文章(著 作)。
2)参考文献的目的 反映论文作者的研究基础及相关的科学依 据; 有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 尊重别人的学术成果; 指明引用资料的出处,便于检索利用等。



2. 学位论文的特点 独创性,观点新颖。既要有对前人的纵向继承, 又要有对今人的横向交流。 论据充分,参考文献全面。进行广泛深入的信息 检索,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并做大量的 实际调研和考察工作。 学术价值高,质量有保障。必须具有较高的学术 和研究水平,才能获得学校或科研机构的接受并 通过。 不公开出版。以抄本或打字体的形式存储在学术 授予单位的图书馆,只有少数部分学位论文能在 期刊或会议上发表或以专著的形式出版。
4.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 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 通常为3~5个关键词。 选择方法: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选出 最能表达论文主题(通常出现的频率较高)的 信息和词汇。 格式标准:“关键词”三个字用小4号黑体, 关键词用5号楷体,3~5个,两个关键词之间 空出一个字的位置;英文关键词“Key Words” 用5号楷体,加粗,几个关键词均用5 号楷体 。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定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定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定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人为申请学位而撰写的学术论文,它集中表明了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获得的新成果,是评判学位申请人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和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科研领域中的重要文献资料和社会的宝贵财富。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规范学位论文格式,特作如下规定:一.基本要求1.硕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

2.博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3.学位论文一般应用中文撰写,硕士学位论文正文不少于2万字,博士学位论文正文要求5-8万字。

学位论文内容应立论正确、推理严谨、文字简练、层次分明、说理透彻、数据真实可靠。

4.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有关文献,硕士学位申请人的文献阅读量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至少应占三分之一;博士学位申请人的文献阅读量不少于60篇,其中外文文献至少应占三分之二。

综述部分应对所读文献加以分析和综合。

在论文中引用了文献内容的,应将其列入参考文献表,并在正文中引用内容处注明参考文献编号(按出现先后顺序编)。

5.量和单位及其符号均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国家标准中未规定的,应执行国际标准或行业标准;不同的量必须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得一符多义,含义相同的量则必须用同一符号表示。

学位论文应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专业术语应统一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各学科名词,或本学科权威专着和期刊通用的专业术语,且前后应一致;标点符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数字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6.图文精选,切忌与文字或表内容重复,图中文字、数据和符号应准确无误且与文字叙述一致,图应有图号和图名,图名应简洁明确且与图中内容相符。

博士论文与硕士论文的区别在哪里

博士论文与硕士论文的区别在哪里

博士论文与硕士论文的区别在哪里
博士论文与硕士论文的区别在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深度和广度:博士论文要求研究深度和广度相对较大,需要在某一领域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涉及的问题和内容比硕士论文更为复杂和深入。

独立性:博士论文要求具有较高的独立性,需要学生自主选择研究领域和研究问题,并独立完成研究过程和撰写论文,而硕士论文通常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

创新性:博士论文要求有较高的创新性,需要在某一领域内做出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并对该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硕士论文则通常着重于解决具体问题或应用性的研究,创新性要求相对较低。

学术价值:博士论文的学术价值要求较高,需要对学术界有一定的贡献,而硕士论文的学术价值相对较低,通常是为了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或应用需求。

研究时间:博士论文的研究时间要求相对较长,通常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来完成,而硕士论文则通常在一到两年内完成。

论文长度:博士论文的篇幅通常比硕士论文长,要求有更深入的研究和更严格的论证,通常需要包含更多的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和论证内容。

学位授予条件:博士论文的学位授予条件相对较严格,需要在论文答辩后通过学位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而硕士论文的学位授予条件相对较宽松,一般只要完成论文并通过答辩即可获得学位。

总之,博士论文相比硕士论文要求更高的研究深度、独立性、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研究时间更长,论文篇幅更长,而学位授予条件也更为严格。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资料撰写规定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资料撰写规定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定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人为申请学位而撰写的学术论文,它集中表明了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获得的新成果,是评判学位申请人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和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科研领域中的重要文献资料和社会的宝贵财富。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规范学位论文格式,特作如下规定:一.基本要求1.硕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

2.博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3.学位论文一般应用中文撰写,硕士学位论文正文不少于2万字,博士学位论文正文要求5-8万字。

学位论文内容应立论正确、推理严谨、文字简练、层次分明、说理透彻、数据真实可靠。

4.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有关文献,硕士学位申请人的文献阅读量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至少应占三分之一;博士学位申请人的文献阅读量不少于60篇,其中外文文献至少应占三分之二。

综述部分应对所读文献加以分析和综合。

在论文中引用了文献内容的,应将其列入参考文献表,并在正文中引用内容处注明参考文献编号(按出现先后顺序编)。

5.量和单位及其符号均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国家标准中未规定的,应执行国际标准或行业标准;不同的量必须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得一符多义,含义相同的量则必须用同一符号表示。

学位论文应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专业术语应统一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各学科名词,或本学科权威专著和期刊通用的专业术语,且前后应一致;标点符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数字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6.图文精选,切忌与文字或表内容重复,图中文字、数据和符号应准确无误且与文字叙述一致,图应有图号和图名,图名应简洁明确且与图中内容相符。

山东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匿名外审

山东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匿名外审

山东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匿名外审实施办法(试行)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申请学位的重要依据,也是全面衡量学校和学科水平的重要指标。

为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学位论文的水平,防止论文评审过程中人情等主观因素对论文评价结果的干扰,保证评审结果的客观、公正和匿名外审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范围和方法(一)凡我校博士学位申请人,除符合学校免匿名外审条件者,其论文在答辩前必须进行校外专家匿名评审。

匿名外审分两部分进行,一部分由学校进行抽查,比例约为15%—20%,由校学位办公室(以下简称学位办)负责送审;一部分由学位办从校外专家库中随机匹配专家,由培养单位负责送审。

博士生数量较大的培养单位也可采用由学院委托与我校层次相当高校的对口学院进行评审的方式,采用此种方式的单位由学位办根据当年的实际情况确定。

培养单位确定拟送审学校名单后需报学位办审核,批准后方可联系寄送。

两份论文原则上需分送不同的学校进行评审。

(二)凡我校硕士学位申请者,其论文在答辩前必须参加学校的论文匿名外审抽查。

抽查比例在5%--10%之间。

外审工作由学位办负责。

未参加抽查者不再接受其答辩申请。

(三)符合学校免匿名外审条件的博士学位论文可免匿名评阅(具体条件见附件),但须按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和我校的有关规定进行论文评审工作。

(四)每个博士生培养单位免匿名外审的博士论文数不得超过本单位学位申请人数的20%,如符合免匿名评阅条件的人数超过20%,须由培养单位进行排序并采取淘汰排后者的方式确定名单。

(五)免匿名外审博士学位论文的审核工作由各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在审查博士研究生答辩资格时进行,并在拟申请博士学位名单中注明。

审核结果须在本单位范围内公示一周。

二、工作程序(一)各培养单位按学校规定的时间(见《山东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工作有关事项安排的通知》)对申请博士、硕士学位人员的资格和论文内容进行审查后,将拟申请学位人员名单(一式两份)报研究生院各相关办公室,同时将名单的电子表格报学位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的关系来源:高雅的日志还是那句老话,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

有些人进来就有很明确的想法了,自然可以把硕士论文作为博士论文的一个章节。

如果想法不明确,中途再换一个题,也是很正常的。

我现在做的题目和硕士时候的题目,在经验研究的层面上就完全不相关。

硕士论文写的是中产阶级,现在写的是activists和intelligentsia;硕士论文写的是组织和事,现在写的是人和他们的网络。

其实如果按照系里大多数人做论文的方法,我的硕士论文写的是上海的业委会和业主运动,那么博士论文就应该比较中国三个城市的业委会和业主运动。

然后分析一下这三个城市的背景,找出几个相关的变量,最后说因为这些这些都不同,所以最后什么什么表现出来也不同。

但看了一下大家用的那些理论框架,莫不是国家与社会关系,或者参与式民主和公民社会,好像坐在家里拼拼弄弄就有结论了,觉得实在无趣。

我也不想花好几年时间做研究,最后得出诸如“广泛参与的政治更民主”之类的结论(如果能得出一个相反的结论,没准我还有兴趣做做)。

所以最后还是没走“主流”的道路。

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个人的选择。

对我来说,研究最大的魅力在于非预期性的后果。

就是说,很多东西是你之前预料不到的,通过理论上的思索,和田野调查的经历,一层一层往深处探寻,找一些让人惊讶的说法,最后回过神来发现还在情理之中。

如果我们已知的领域是漆黑的世界里被灯照亮的那一小块,我更喜欢做的是站在光明和黑暗的边界线上向外摸索,而不是站在已经有光明的地方通过整理和重复去完善我们已有的认知。

我不是在做价值评判,说哪一种更好或者更高级。

我说了这就是个人的选择,也跟个人的性格有关吧。

读书学习到后来呢,就发现选择路径的过程也是在了解自己。

总之没有什么必然的标准的,人和人就是不一样的。

说不定还有人会喜欢站到完全黑暗的地方去摸索。

系里总会强调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之间的联系,也会强调上课对于研究思路形成的重要性。

这些都是有道理的,我们也得听。

毕竟时间和资源都有限制,不是由着你到处听课,想想玩玩,慢慢积累。

前五年的奖学金基本上都是无条件保证的,但是之前准备得越充分,后面的压力就越小,出现手忙脚乱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但你也不要因此就有很大的心理压力,觉得一定要在硕士论文阶段,甚至是设计硕士论文的阶段,就跳出来一个很宏大的、很有价值的、配得上博士论文名号的想法。

你越是那样想,很有可能就越找不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了。

事实上,我现在觉得,很多“宏大”的想法倒是从一些很细小很具体的问题里面来的,因为人们日常社会生活和管理里面的经验,往往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对这些东西,你观察得越细致,描述得越贴切,就越能帮助你说出一些理论上的突破。

这和那种为了“理论创新”而找变量、凑机制的研究,是完全不同的。

理论和经验研究之间的有机连接,是需要时间来慢慢磨合的。

这个问题对社会学的学生来说总是特别麻烦,因为我们读的很多理论,尤其是在做学徒的初级阶段读的理论,和现在的经验研究之间的关系并不那么直接,很多时候那些理论只是为现在的经验研究设定了一些大的框架和背景罢了。

你不能指望自己读了一本韦伯,或者斯密,就直接和他们对话,设计出一个经验研究的问题来。

这起码不是美国的学术共同体里通行的做法。

这个gap会长期存在。

所以我的建议是,你设计这么小的一个研究,就先忘掉你现在读的那些大的理论和概念。

就当这是一个和读理论不相关的、生活里的另一个任务。

然后你再去找一个题。

可以从你个人的兴趣出发,也可以翻翻近一两年来相关期刊上的研究,甚至跟老师聊聊,看看他们最近关心什么,要不要研究助理。

随便怎样。

但要找到一件具体的让你感兴趣的事,让你觉得有兴致来说一说的事。

而不是“通过研究这件事能总结出什么理论”。

找到这件事以后你就去网上查查相关的资料,看看这件事是否具有复杂性。

如果两三句话说不清楚,或者和其他很多事情要纠结在一起,那么最好不过了。

你就可以考虑继续深入。

因为你之前也并没有真刀真枪地在某一个经验领域做过研究,所以现在的问题也就是随便找个坑跳进去。

当然,想吓唬你的人可以说,你每做一个选择都得面临机会成本的问题。

但实际上也并不是那么恐怖,你最后把一条路走成什么样,并不完全是由你最初的选择决定的。

比如选题和写论文这件事,怎样在繁杂的经验事实里切割出一块值得研究的东西作为“问题”,怎样在各种研究路径都用得着说得通的情况下选择一个更好的路径来把故事讲得更精彩,怎样从具体的事情里找到抽象的理论关怀,这些问题会一直跑过来折磨你的。

有的时候我们会说,某某的选题很好,或者某某选题就有问题,说得好像这个研究的成败是在研究者为自己的研究计划书写下标题的那一刹那决定的。

其实不是的,它是由研究者应对我上面说的那些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技艺”决定的。

而技艺是长期修炼的结果。

没有必然就做不下去的题,也没有一定就能做好的题。

都是慢慢折腾出来的。

假如你现在选了一个题,研究了一段时间,把硕士论文写出来了,觉得意犹未尽,准备在博士论文里继续拓展它,当然最好不过。

但如果你在博士论文里准备换个经验研究的方向,也不是说你在硕士论文里下的功夫就全都白费了。

功利地说,硕士论文写好以后可以投稿,可以去开会,增加自己的publication,和相关领域的人搞关系。

不那么功利地说,一个人在研究上受到的训练是方方面面的,训练研究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具体去做研究。

我的博士论文虽然和硕士论文在经验研究的层面上并无关联,我从硕士论文研究经历中获得的经验,到了现在还是可以用。

比如现在对访谈资料的甄别能力就比两年之前要好,能够更快地判断什么是有效的信息。

再比如,因为有过硕士论文的写作经验,在博士论文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就会带着写作的思路,而不是把田野调查完全隔绝到一个和写作、以及理论化不相关的阶段。

再比如,我现在会明白,资料收集其实是在不同的层面上发生的,即使主要用访谈的方法,也不是所有信息都通过直接去问那个被访者来获得,而他们告诉你的东西也得因为内容不同要分而析之,然而之前对这点就很少体会。

这些话说出来都挺白的,你也很有可能在你正在读的那些方法书上看到类似的解说。

但这些东西,别人教你也很难教会,都是得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

最后,再不济再不济,那也就是一门课而已。

上课就得交论文,交了论文才有成绩。

如果上这门课的老师的研究路径和你不是很相投,或者课堂讨论的氛围并不是那么好,你最后发现这个环境没怎么帮到你,这虽然是“浪费”了,但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你也可以想着,反正不指望学到什么了,交个论文给你糊弄事骗学分吧。

这种事情我也做过,还不止一次。

毕竟,合适的老师,合适的伙伴,也真是要碰的,而且不那么容易碰着。

没碰到之前是挺痛苦的,而且经常觉得痛苦得一点意义都没有。

我算从那个阶段熬过来了,可以带点骄傲地说,哼,就算环境看着不怎么有希望的情况下我也死扛过呢。

不过还是祝你一切顺利。

人主页好友探索0搜索帐号装扮主页修改资料分享多斯坦KZ 多斯坦KZ的分享当前分享返回分享首页»分享【哈萨克历史上的十三个名人】关于哈萨克历史,你都应该要懂来源:乔丽盼的日志【历史上的哈萨克人之一】法拉比-АльФараби(870-950)康居-钦察部人;出生于中亚锡尔河畔的奥特拉尔;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医学家、自然科学家;被誉为“东方的亚里士多德”(康居钦察现为哈萨克族部落)--摘自《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之哈萨克族简史》2008版【历史上的哈萨克人之二】拜巴尔斯-Baibars·Sultan(1223-1277)突厥钦察部人,埃及苏丹,埃及马木留克王朝最伟大的统治者,军事家、政治家。

1250年,拜巴尔斯在曼苏拉大败由法国国王率领入侵埃及的第七次十字军东征,并生擒路易九世。

--摘自《全球通史》厥钦察部系哈萨克中帐六大部落之一)。

【历史上的哈萨克人之三】阿布赉汗(1711-1781)著名的杨吉尔汗的第五世孙,哈萨克历史上出类拔萃的英雄,著名的可汗;文武双全的指挥家,精明的组织者,天才的外交家;在击溃准噶尔的著名的“阿那拉凯”战役中一战成名;1754年彻底击败卫拉特人,取得了"哈蒙两百年战争"的最终胜利;1771年成为全哈萨克的大汗。

【历史上的哈萨克人之四】霍尔赫特·哈拉霍加-khorkhitAta哈萨克族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卓越的音乐家、民间歌手、智者、传奇人物、著名萨满大巫师。

公元8世纪生活于哈萨克斯坦克孜奥尔达州,母亲钦察人,父亲卡拉乌古斯部巴亚提氏族人。

他发明了哈萨克族乐器“库布兹”,一生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历史上的哈萨克人之五】阿拜·库南拜乌勒(1845-1904)哈萨克族近代著名诗人、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近代哈萨克书面文学奠基人。

他通过自身创作把哈萨克诗歌推向了一个新高潮。

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名人,1995定为世界阿拜年,法国、中国、哈萨克斯坦等国都举办过阿拜研讨会。

【历史上的哈萨克人之六】Janibekpen Kerey- 1456年加尼别克汗和克烈汗脱离金帐汗国统治率部东迁中亚草原楚河和塔拉斯河流域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哈萨克汗国”。

概念意义上的“哈萨克族”随之诞生。

“哈萨克”意为“脱离者”“自由者”,其先民可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的塞种、乌孙、康居、匈奴、大月氏【历史上的哈萨克人之七】-阿布勒海伊尔汗Абулхаирхан(1693-1748)因卓越的战斗指挥和组织能力于1718年成为哈萨克小帐可汗;1726年的“哈萨克三帐抗击准噶尔联盟会议”上当选为最高指挥者,1727年的“布兰塔湖战役”和1729年的“阿那来凯战役”中再次体现了其卓越的战斗指挥和组织能力【历史上的哈萨克人之八】米尔咱·马黑麻·海答尔-Muhamet Haydar Dulat(1499-1550)16世纪哈萨克族大帐杜拉特部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历史学家。

他的历史巨著《拉失德史》(《中亚蒙兀儿史》)是研究中亚史必不可少的重要著作,有英文,中文等译本,亚洲次大陆国家研究自己国家和民族历史的案头必备之书【历史上的哈萨克人之九】巴彦巴特尔- БатырБаян(1710-1757),哈萨克中帐瓦克部人;戎马一生,同准噶尔的抗争中战死,葬于哈萨克斯坦卡拉干达。

以机智和勇敢赢得哈萨克汗王阿布赉汗的高度赞誉:我的勇士们中间巴彦巴特尔和马来撒勒最为出色,马来撒勒果断勇敢,巴彦巴特尔具有智慧和勇气【历史上的哈萨克人之十】- 卡班拜巴特尔Кабанбайбатыр(1692-1770)哈萨克中帐奈曼部人;16岁手刃杀害父兄的准噶尔巴图尔,因此声名鹊起;戎马一生,在最终击溃准噶尔兵力的著名的“阿那拉凯”战役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于1758年带领商队来到乌鲁木齐,从而开创了与清政府的官方贸易历史上的哈萨克人之十二】- 拉英别克巴特尔Райымбекбатыр(1705-卒年不详),哈萨克大帐阿勒班部落人;17岁时已经在抗击准噶尔的战斗中成名,为自己赢得“勇士”(巴特尔)的称号;著名的罕凯勒德巴特尔之孙;戎马一生,参加过击溃准噶尔的著名的“阿那拉凯战役”,死后葬于阿拉木图历史上的哈萨克人之十二】- 拉英别克巴特尔Райымбекбатыр(1705-卒年不详),哈萨克大帐阿勒班部落人;17岁时已经在抗击准噶尔的战斗中成名,为自己赢得“勇士”(巴特尔)的称号;著名的罕凯勒德巴特尔之孙;戎马一生,参加过击溃准噶尔的著名的“阿那拉凯战役”,死后葬于阿拉木图【历史上的哈萨克人之十三】那乌鲁兹拜巴特尔- Наурызбайбатыр(1706-1781)哈萨克大帐沙普拉什德部人;跟卡班拜,博根拜一起被称为哈萨克汗王阿布赉汗帐前掌旗三勇士;1729年斩杀了准噶尔巴特尔夏马勒汗和卡斯凯林;1750-1752年带领哈萨克大帐夺回大部分领土;戎马一生抗击准噶尔的入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