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行测题型

合集下载

国考题型分类

国考题型分类

国考题型分类【原创实用版】目录1.公务员考试概述2.国考题型分类简介3.行测题型分类及特点4.申论题型分类及特点5.国考题型备考策略正文一、公务员考试概述公务员考试,全称为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我国为了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国家机关和公共事业单位而设立的一种选拔考试。

公务员考试分为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两大类,其中国家公务员考试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

二、国考题型分类简介国考题型主要分为两大类:行政能力测试(简称行测)和申论。

这两类考试各有其特点和侧重点,对于考生来说,熟悉题型和考试要求是备考的关键。

三、行测题型分类及特点1.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考察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包括词语的理解、语句的理解、语义的理解和推理等。

2.数量关系:主要考察考生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包括数与量的概念、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四则运算等。

3.判断推理:主要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包括判断推理、逻辑填空、逻辑顺序等。

4.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对图表资料的分析和推理能力,包括数据分析、图表阅读、推理判断等。

四、申论题型分类及特点申论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和文字表达能力,题型包括案例分析、公文写作、议论文写作等。

考生需要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综合分析、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

五、国考题型备考策略1.系统学习:考生需要对行测和申论的各类题型进行系统学习,了解题型特点和考试要求,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2.大量练习: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模拟题和真题进行练习,总结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查漏补缺: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练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4.注重时事:国考题型中,尤其是申论部分,很多题目都与时事政治相关。

公务员行测常见题型解析

公务员行测常见题型解析

公务员行测常见题型解析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一项重要的测试,旨在评估考生在多个领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行测包含了多种题型,每种题型都有其特点和解题技巧。

接下来,我们就对一些常见的题型进行详细解析。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常见的有选词填空、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等。

选词填空要求考生在给定的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词语填入空白处。

解题的关键在于对词汇含义、用法的准确理解,以及对语境的细致分析。

例如,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义轻重、搭配对象等。

同时,还要结合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判断所填词语是否符合文段的整体意思。

片段阅读则需要考生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一段文字的主旨要义、细节信息、观点态度等。

在阅读时,要学会抓住关键句和关键词,把握文段的结构和脉络。

对于主旨概括题,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段的中心思想;对于细节理解题,要仔细比对选项与原文的差异;对于观点态度题,要留意作者的用词和语气。

语句表达包括语句排序、语句衔接等。

对于语句排序题,首先要确定首句,然后根据关联词、指代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线索来确定句子之间的顺序。

语句衔接题则要注意前后文的逻辑连贯和语义通顺。

二、数量关系数量关系主要涉及数学运算,包括算术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几何问题等。

解决算术问题需要熟练掌握基本的运算规则和运算技巧,如四则运算、整除特性、余数定理等。

行程问题通常要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来建立方程或算式。

工程问题的关键是理解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通过设未知数来求解。

利润问题要理清成本、售价、利润、利润率等概念之间的关系。

几何问题则需要掌握常见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计算公式,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

在解题时,要学会运用代入排除法、数字特性法、方程法等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效率。

同时,要注意题目中的单位换算和陷阱,避免因粗心而导致错误。

三、判断推理判断推理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等。

国考数量关系常考题型

国考数量关系常考题型

国考数量关系常考题型
国考数量关系是指行测科目中的一种题型,主要考察考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以下是国考数量关系中常考的题型:
1. 计算问题:考察考生的基本数学运算能力,如加减乘除、百分数计算等。

2. 排列组合问题:考察考生对于排列组合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工程问题:考察考生对于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如工时计算、成本分析等。

4. 利润问题:考察考生对于商业利润计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行程问题:考察考生对于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6. 容斥问题:考察考生对于集合交、并、补的计算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7. 几何问题:考察考生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计算能力,如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

8. 概率问题:考察考生对于概率计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9. 函数图像问题:考察考生对于函数图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10. 极值问题:考察考生对于最值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如最大值、最小值等。

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

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

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1、常识判断这一部分主要考查的就是应知应会的内容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了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2、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部分主要考查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具体的内容包括了:主旨归纳、下文推断、细节理解、词句理解、语句排序、态度观点、词句填空、实词填空、虚词填空、成语填空以及篇章阅读题。

3、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

具体包括了:初等数学、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经济利润问题、排列组合、概率、容斥问题、几何问题、最值问题、溶液问题、牛吃草问题、钟表问题、杂题以及数学推理。

4、判断推理主要考查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主要包括了:图形推理、图形规律(样式、数量、属性规律)、立体图形、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翻译推理、真假判断)、论证结构及方法以及分析与归纳。

5、资料分析主要考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主要内容有:统计数据、结构阅读、奇技速算以及其他的一些高频考点等。

公务员申论考试题型1、阅读理解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2、综合分析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做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3、提出和解决问题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并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做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4、文字表达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公务员常见的行测题型及解题思路

公务员常见的行测题型及解题思路

公务员常见的行测题型及解题思路一、言语理解与表达题言语理解与表达题主要考察考生对于文字信息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这类题型通常包括主旨理解、具体信息理解、语义理解等。

解答此类题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思路:1. 阅读题干:在阅读文章之前,首先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划分关键信息、核心关键词。

2. 理清篇章结构:仔细阅读文章,理清篇章结构,抓住梗概,简记大意。

3. 注重细节把握:注意提取文章中的细节信息,并进行组织归纳和判断。

4. 合理运用排除法:对于有疑问的选项,可以通过排除法逐一排除,缩小范围,找出正确答案。

二、判断推理题判断推理题主要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这类题型通常包括判断正误、推理说理、判断关系等。

解答此类题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思路:1. 理解题目要求:仔细阅读题目要求,确定题型和答题方式,明确判断对象和判断标准。

2. 注意排除干扰选项:判断推理题常常会设置干扰选项,需要正确辨析,排除干扰。

3. 善于利用信息对比:判断题需要对照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辨别,注意信息之间的对比和矛盾点。

4. 抓住关键词:判断推理题中常常存在关键词,抓住关键词可以帮助解题。

三、数量关系题数量关系题主要考察考生的数量观念和逻辑推理能力。

这类题型通常包括逻辑填空、逻辑运算等。

解答此类题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思路:1. 弄清题干要求:仔细阅读题目要求,确定逻辑关系,注重逻辑关键词的辨析。

2. 辨别数量关系:需要从提供的信息中辨别数量关系,明确逻辑关系。

3. 抓住主次关系: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抓住主次关系,理清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4. 利用逻辑推理:根据已有信息和提供的逻辑关系,进行逻辑推理,找出合适的答案。

四、资料分析题资料分析题主要考察考生对于图表资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这类题型通常包括图表分析、数据运算等。

解答此类题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思路:1. 理清信息分类:根据图表的类型,合理分类数据信息,明确主题。

2. 图表信息提取:仔细阅读图表数据,提取关键信息,注意数据的单位和标度。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目类型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目类型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目类型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目类型1、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2、言语理解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3、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4、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5、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

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生活等方面。

省考行测分值分布1、行测常识判断分值分布:考查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地理、自然、科技等常识,总共20道题,每题分值在0.5分左右。

2、行测言语理解分值分布:选词填空20道题,片段阅读20道题,总共40道题。

每题分数在0.6至0.8分左右。

3、行测判断推理分值分布:定义判断10道题,图形推理5道题,类比推理10道题,逻辑判断10道题,总共35道题。

每题分数在0.6至0.8分左右。

4、行测数学运算分值分布:总共10道题。

每题分值在1分左右。

5、行测资料分析分值分布:分为三份资料,每份资料有5道题,总共15道题。

每题分值在1分左右。

行测备考方法1、夯实基础,把握方向首先,考生应当将行测考试中考查的五大部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进行系统的学习。

这第一遍的学习一定要细致,目的是了解掌握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到的全部知识。

2、熟练应用,迅速提高大家知道,考试中每道题的思考时间是很短的,如此短的时间内还要保证答案正确的确是有一定难度的。

最新国考行测分值分布

最新国考行测分值分布

国考行测分值分布国考行测分值分布行测分值为100分,题目120-140不等,全为选择题。

言语理解与表达,一般是0.8-1分。

数量关系0.8-1分。

判断推理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

图形推理、逻辑判断0.8-1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0.5-0.6分;资料分析0.8-1分;常识判断0.5-0.6分。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国考行测备考方法分享一、明确知识点、有针对性复习1. 科技常识(40%)从2017年开始,科技类题目考查量逐年提升。

备考这部分一般分为两大模块:一科技知识点。

主要包括时政类的科技成就(以中国为主),例如FAST、嫦娥五号、5G商用、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等的突出特点在哪里,并熟记于心,通过唱科技口诀歌来记忆。

【国考行测真题】8年真题题型总结:定义判断(没有体现、没有反映)

【国考行测真题】8年真题题型总结:定义判断(没有体现、没有反映)

【国考行测真题】8年真题题型总结:定义判断(没有体现、没有反映)【没有体现】(2023)84.拮抗作用是一种常见的感觉变化现象,是指因一种呈味物质的存在,而使另一种呈味物质的呈味特性减弱的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体现拮抗作用的是()O【解析:注意审题“没有体现”。

关键词:“因一种呈味物质存在,而使另一种呈味物质呈味特性减弱”】A.在橘子汁中添加少量柠檬酸会感觉甜味减弱,如再加砂糖,又会感到酸味减弱B.糖精带有苦味,在糖精中添加少量的谷氨酸钠,苦味可明显缓和C.同时服用氯化钠和奎宁后,再饮用清水会有微甜的感觉(没有体现)D.在食用过酸涩的西非山榄后,再吃酸味食品,会尝不到酸味(2023)85.通过提供产品及服务使顾客产生愉悦等积极情感,从而使顾客觉得从产品及服务中获得了超过使用价值的新价值,以此为手段进行情感营销的过程,称为情感价值链。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凸显情感价值链的是()。

【解析:注意审题“没有凸显”。

关键词:”产品及服务使顾客产生积极情感”“获得超过使用价值的新价值”】A.小张从事美容工作多年,她总是专注而耐心地倾听客户说话,让客户在享受按摩的同时心情舒畅(凸显)B.智能音箱“小美”深受孩子们喜爱,因为它不仅能播放儿歌和故事,还能跟小朋友“对话、握手和点头”(分内的工作,没有新价值)C.电视上,一对年轻夫妻为“该谁扫地了”而犯愁,之后扫地机器人登场,并闪现广告语“有了它,更幸福”(凸显)D.洗碗机广告中,一位女士愁眉苦脸刷着油腻的碗盘,看着自己粗糙的双手,广告词是“你要做这样的女人吗?”(凸显)(2023)90.人们常常系统地高估自己对事件的控制程度或影响力,而低估机会、运气等不可控制因素在事件发展过程及其结果上所扮演的角色,这一现象被称为控制错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体现控制错觉的是:【解析:注意审题“没有体现”。

关键词:“高估自己对事件的控制程度或影响力”“低估不可控制因素”】A.人们想用骰子掷出“双6”时会在心中默念,用力揉捏骰子,相信这样做就会如愿(体现)B.一些股民往往借助几个简单的因素预测大盘指数,结果常常是谬以千里(体现)C.某企业经理认为今年当地举办的运动会对企业发展非常有利,预测今年营业额会有所上涨(不是自己对事件的控制和影响,是开运动会的控制和影响)D.景区某摆渡车驾驶员常年走山路,认为自己路况熟、技术好,所以在山路上开得非常快(体现)(2023)82.刑事科学技术是公安、司法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收集、检验和鉴定与犯罪活动有关的物证,为侦查、起诉、审判工作提供线索和证据的专门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考行测题型(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试)———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是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的青年外事工作科员,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

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

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

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

“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

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

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

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

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取率67%,这样的效果,是在我的意料之中的。

下面是20天行测申论突破80分的详细方案:在讲方案之前,我需要先和你分享4个理念,否则这些方案根本不会帮助到你:第1个理念:你要相信你可以考上。

我在家里举办的每期10个人的公务员考试培训班,他们第一次来到我家时,我问他们:“你们想考上公务员的请举手。

”10个人都举手了,我又问:“一定要考上公务员,相信自己能考上的,请举手。

”结果都不举手了,他们说:“考上公务员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各位朋友,当你在做一件事情时,你如果认为很难,甚至根本办不到,也许做了也不会有结果时,你还会不会去做?会不会付出100%的努力去做?所以,我首先要帮你建立信心,只有这样你都会付出100%的努力去学习和考试。

我以我自己的经验和在家里以及网上指导过的1200多考生的经验,肯定地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考上公务员真的不难,你完全可以考上,特别是省考,比国考要竞争小得多。

为什么我同学能考上?因为他到那位命题组老师的家里去了,手把手现场给他了详细的考试方案和建议,我同学相信,他可以考上,所以他用了20多天时间全力以赴地学习,考上了;我为什么能考上?因为我看到我同学能考上,我相信我用他的方法应该也能考上,所以我也是全力以赴,所以也考上了;为什么到我这里学习的那些人比我在网上指导的考生录取率高10%?因为这些到我家里来的人,都相信自己是可以考上的,所以全力以赴按我给他们方案去执行了。

第2个理念:不管你做什么事,一定有人可以帮你达成目标,而不需要你自己去摸索。

公务员考试也是一样,谁最了解公务员考试?谁最能给你最大的帮助?第一类人是参加过命题组的那些人,还有申论阅卷老师,这一点上,我和6位参加过命题组的老师和4位参加过申论阅卷的老师做过详细的交流;第二类人是以高分考上公务员的人,如果你只找到1个这样的人,可能他的方法不适合你,最好是找到8到10个这样的人,找到他们在备考和考试中所使用的共同方法,我自己和23位同事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

2011年4月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我通过家里的小型培训班和网上指导(主要以资料和方案的形式),已经帮助1200多位考生中的700多位成功考上了公务员。

第3个理念: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千万不要放弃,凡事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像爱迪生发明灯泡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就不在这里和你重复了。

马上就要考试了,不要慌,制订好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学习就可以,你有20天时间要考试,就做一个20天的计划,有3天就要考试了,就做个3天的计划;考试过程中遇到不会的题目,不要慌,我们是有办法来大大提高不会做的题目的正确率的。

不到最后交卷,就不要放弃。

行测20天突破80分方案:行测短短120分钟时间,135道题,每道题花费的时间不能超过53秒!更何况大部分需要通过大量文字阅读和数字计算才能够得出正确答案,所以行测要取得高分,就要使用技巧。

公考成功的考生都在强调一个道理:做题必须要找对思路,使用技巧!1,言语理解与表达和判断推理:一定要掌握“快速识别考点”的方法,就是考试时,看到一个题,马上就能识别这个题目属于哪个考点,这类的题目应该怎么解。

这样既能提高做题速度,又能达到非常高的正确率。

虽然我在网上无法手把手地教你,但是我花了2980元加入了最新华图公务员考试培训班会员,下载到了这个培训班的全套视频课程,我发现华图培训班视频中的顾斐老师可以帮你快速掌握言语理解与表达,视频中的蔡金龙老师可以帮你快速掌握判断推理。

这样,我在赠品里送你这套最新华图公务员考试培训视频,你就可以快速掌握言语理解与表达和判断推理了。

2,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一定要掌握“快速解题法”,这些看上去需要数学计算的题目,事实上,在出题时已经设计好了,有80%的题目是可以不用计算,或通过简单计算就能直接得出答案的,而不需要你真正去按部就班做算数题。

在我给你的赠品里这套培训班视频中的李委明老师可以帮你快速学会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中的“快速解题技巧”,让你80%的数量计算类的题目,不需要计算或是经过简单估算就能快速得出答案。

3,常识判断:绝大部分考点,教材上都已经有了,只要认真学习教材上内容就可以了,不需要特别的交待。

4,对于你不会做的题目,或者是没有时间做的题目,我这里有一套非常好的技巧,可以帮你大大提高正确率,如果你4选1,正确率只有25%,而事实上,根据2002年到2011年国考省考200多套真题的统计:行测考试中,5种题型,每1种题型,最少有5种规律可以帮你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或者帮你马上排除1到2个选项,每张试卷中,有60%的题目可以使用这些规律,正确率达到80%以上。

我总结出来的这些规律和技巧,只需要2小时就可以看完一遍,3天时间就可以完全掌握,提高15分以上。

对于不会做的题目,你使用这些规律和技巧,3天内能帮你提高多少分呢?下面我帮你计算一下:不使用规律技巧的情况:你会的题目分数A分,不会的题目分数B分。

对于不会的题目,你猜对的正确25%,因为是4选1。

假如说你现在行测可以考50分,那么A+B=100;A+B*25%=50;得出A=67分,B=33分,也就是说你能考出50分的成绩,其实你真正会的分数是33分,不会的分数是67分,因为你67分的题目,你猜对的概率是25%,所以最终你能考出50分。

使用规律技巧的情况:可以使用行测技巧的题目占整套试题的60%,正确率是80%你不会做并且不能使用技巧的题目:67*40%*25%=6.7分,你不会做并且可以使用技巧的题目:67*60%*80%=32.16分,那么使用技巧后,你的行测分数就从50分,提高到33+6.7+32.16=71.86分那么可以得出一个公式,你不使用规律技巧能考出的成绩是C,使用技巧后能考出的成绩是X,有60%的题目可以使用技巧,你不会并且可以使用技巧题目的正确率是80%,(60%的应用率和80%的正确率是统计2002年到2011年国考省考200多套真题得出来的):X=(C-100*25%)/(1-25%)+(C-100)*40%*25%/(25%-1)+ (C-100)*60%*80%/(25%-1)得出:X=(0.42C+33)/0.75即:如果你现在的成绩C=50分,则使用技巧后成绩提高到X=72分如果你现在的成绩C=60分,则使用技巧后成绩提高到X=77.6分如果你现在的成绩是C=70分,则使用技巧后的成绩提高到X=83.2分所以,在使用技巧之前,先掌握教材知识点,学习赠品里的华图培训班视频课程,快速打好行测基础,把行测成绩提高到65-70分,再使用技巧,就可以达到75-80分的高分。

(具体的行测规律技巧在后面单独给出)申论2天突破75到80分的方案:申论考试中给出的材料,你都读懂了,申论需要你回答的题目也都读懂了,感觉答的不错,字迹也很工整,分数却总是徘徊40分50分,为什么?仅仅是因为不懂申论的答题方法,只有申论阅卷老师才是最了解的申论打分规则的人,他们给出的答题方法和建议,只需要你花1个小时的时间来读完,并花2天时间来细细品味和理解,就可以帮你快速突破70到80分。

或许你觉得不可思议,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真经一句话,假传万卷书”,目前市面上很多申论指导书严重误导了考生,导致有的考生不学申论能考50分,第二年认真学申论,只考了35分这样的结果。

使用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的方法答题,拉开竞争对手20分,是比较容易的。

1,申论考试中,第一二道题是得分的关键。

这是因为,客观的点好找,容易达成共识,老师们数着采分点给分,一般差距不大,分数得的也理直气壮;所以考前努力抓好前两道题,练习找准采分点,比使劲练大文章要有用得多。

采分点大多使用材料中给定的关键词,并且要使用正确的答题结构,字迹工整。

(详细讲解在后面单独给出)2,最后的文章题,是分档次打分,就是分一二三档次,档次一是多少分到多少分,档次二是多少分到多少分。

一定要站在政府公务员的立场来写,标题决定了你的文章属于哪个档次。

文章内容如何编织都是有章可循的。

(详细讲解在后面单独给出)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包括理念、方案和技巧资料),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取率67%我在家里,也组织了几期小型的面授班,晚上和周末的时间,直接到我家里来以聊天的形式传授考试方案和技巧,因为家里空间有限,每期只招收10个学员,一共30个小时左右,每人收费198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