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疆域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1《中国的疆域》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1《中国的疆域》教案第一章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地图,学生能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领土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的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知道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学会分析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建立我国地理位置的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比力、会商、探究、多媒体辅助课时放置】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视频)近山为农,居水为渔,临路行商,探寨问俗,访镇寻风。
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多姿多彩,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国,首先来了解一下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
二、新课研究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多媒体出示“中国活着界上的位置”图,读图回答:1.根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限(赤道、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说出我国划分位于哪两个半球?(北半球和东半球)2.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亚洲东部,宁靖洋西岸)3.哪条纬线穿过了我国南部?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个温度带?(北回归线穷穿过了我国南部,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承转过渡: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影响着地理环境的特点和人民的经济活动,我国的地理位置有怎样的优越性呢?活动设计1:1.与哈萨克斯坦、日本相比,我国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会商分析: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内陆国,日本是一个岛国,而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宁靖洋,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很多国家交界。
2.比较我国与俄罗斯、巴西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会商分析:俄罗斯被北极圈穿过,属于中高纬度,气候较为冰冷;巴西被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而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四序分明,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八年级晋教版地理《疆域》教案

八年级晋教版地理《疆域》教案第一章:《疆域概览》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2. 掌握我国的行政区划和各级行政单位。
3. 理解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教学重点:1. 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2. 我国的行政区划和各级行政单位。
3. 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教学难点:1. 我国行政区划的理解和记忆。
2. 我国领土四至点的记忆。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范围。
2. 新课导入: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讲解行政区划和各级行政单位。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不同级别的行政单位,如省、市、县等。
4. 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地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第二章:《地形地貌》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
2. 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和山脉的分布。
3. 理解地形地貌对我国气候和农业的影响。
教学重点:1. 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
2. 我国主要地形区和山脉的分布。
3. 地形地貌对我国气候和农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1. 我国地形地貌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2. 我国主要地形区和山脉的分布的记忆。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讲解主要地形区和山脉的分布。
3. 案例分析:分析地形地貌对我国气候和农业的影响。
4. 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地图找出我国主要地形区和山脉。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第三章:《气候资源》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的气候特点和类型。
2. 掌握我国主要气候区和气候资源。
3. 理解气候资源对我国农业和经济的影响。
教学重点:1. 我国的气候特点和类型。
2. 我国主要气候区和气候资源。
3. 气候资源对我国农业和经济的影响。
教学难点:1. 我国气候特点和类型的理解记忆。
2. 我国主要气候区和气候资源的理解记忆。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气候特点和类型。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教案人教版

疆域第一课时优越的地理位置教学内容第一章第一节疆域第一课时优越的地理位置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⑵培养读图能力;形成地理位置空间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读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运用资料,分析、对比,获得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明确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教学难点 1.地理位置空间感的建立。
2.地理位置优越性的理解。
教具准备集体定教分工备教个性补教一、引入新课提问:回顾七年级地理学过的知识,还记得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吗?(学生回答、更正)(教师补充、归纳)主要从经纬度位置(包括半球位置与五带位置)、海陆位置(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等方面来分析,有时还从与邻国或邻区的相对位置来描述。
二、讲授新课问题引导自学探究1、猜一猜:“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
”请同学们猜一猜:描述了我国的哪些位置?(学生回答、更正)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2、“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分它居东”判断的依据是什么?(1)在地图上指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2)在地图上指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3)观看教材第3页图1.2标出的五个国家,说说从东、西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从南、北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学生回答、更正)(1)俄罗斯、蒙古、日本(2)俄罗斯、加拿大、蒙古、日本3、综合比较以上五个国家,说说从经度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者来看,最能体现我国位置优越性的是什么位置?4、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及北纬30°、60°纬线的大致位置。
探讨下列问题:(1)在地图上指出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界线,并说出中国所处的纬度范围。
(2)在地图上指出五带的划分界线,说出中国位于哪个温度带?5、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是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总结出分析纬度位置优越性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纬度位置→气候(气温)→农业6、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哪个大陆?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方位如何?7、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是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总结出分析海陆位置优越性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海陆位置气候(降水)农业对外交往与合作海洋事业三、课堂练习1.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 ( )A.寒温带B.南温带C.热带D.北温带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度很大,大部分属于()A.北温带B.北寒带C.热带D.南温带3.我国濒临( )A.太平洋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4.下列对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B.我国主要位于热带C.我国东临太平洋,北靠亚欧大陆,海陆兼备D.我国领土跨纬度近50度,南北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经济条件。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包括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疆域》的第一节《疆域教案(新版)》。此外,准备相关的学习资料,如练习册、阅读材料等,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2. 辅助材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我国的疆域知识,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例如,准备我国地理位置图、疆域范围图、行政区划图等,以及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如我国疆域的自然风光、行政区划的介绍等。
在呈现结束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能力层次存在差异,对于疆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设置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我国的疆域知识。同时,老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3. 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题,评估学生对我国疆域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等知识点。
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评估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疆域》教案三篇

【导语】疆域是⼀个汉语词汇,读⾳为jiāng yù,意指领⼟的范围或⾯积。
例如,我国疆域辽阔。
《荀⼦·君道》:“使⽆去其疆域,则国终⾝⽆故。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东、南、西、北四端点,知道我国的领⼟⾯积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国也是海洋⼤国,并能运⽤地图找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过程与⽅法:运⽤地图分析法和⽐较法说明我国的领⼟⼤⼩和邻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培养学⽣的领⼟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记住我国的领⼟⾯积,认识我国的邻海。
教学难点:认识我国疆域的优势。
教学⽅法 运⽤地图分析法和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思考、分析我国的疆域优势。
教学⼯具 PPT,地图 教学过程(双边活动) (师)导⼊: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吗?我们⼀起来看向这幅世界地图,想⼀想,回忆⼀下,待会请⼀个同学来回答。
(播放世界地图) (⽣)回忆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学了我国的地理位置,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位于亚欧⼤陆的东部和太平洋的西岸。
(师)不错,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所处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知道我国是⼀个既邻海⼜有⼴阔⼤陆的国家,我国的地理位置⾮常的具有优越性。
接下来的这节课,让我们进⼀步了解我们的祖国,并探究⼀下为什么说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
教授新课:请看地图册上的中国地图,并从中找出我国的最东端、最西端、最南端和最北端,将它标出来,写下经纬度坐标。
(播放中国地图) 同学们都找好了吗?那个同学能起来分享⼀下你找到的点,看看是否和⼤家⼀致。
(⽣)阅读地图册,圈点分享我国的最东端在乌苏⾥江汇⼊⿊龙江的交汇处,即135°5′E附近;最西端在乌孜别⾥⼭⼝即73°40′E附近;最北端在⿊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龙江江⼼,即53°31′N,最南端在南海的曾母暗沙,即3°52′N附近。
地理《疆域》教案模板

地理《疆域》教案模板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疆域的概念及其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疆域的特点和优势。
1.2 教学内容疆域的定义与分类疆域的重要性我国疆域的特点和优势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对疆域的兴趣。
通过图片、地图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疆域的概念。
1.4 教学步骤引入疆域的概念,让学生思考疆域在地理学中的作用。
讲解疆域的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疆域。
分析我国疆域的特点和优势,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地理环境。
第二章:我国疆域范围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我国疆域的范围,理解其地理意义。
培养学生对我国疆域的认识和自豪感。
2.2 教学内容我国疆域的北界、南界、东界、西界我国领海、内海、专属经济区的划分我国领土的四至点2.3 教学方法采用地图教学法,让学生直观了解我国疆域范围。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疆域范围对国家的重要性。
2.4 教学步骤展示我国疆域范围地图,让学生掌握基本地理信息。
讲解我国疆域范围的特点及其地理意义。
分析我国疆域范围对国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
第三章:我国疆域划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疆域的划分原则和类型。
培养学生对我国疆域划分的认识和理解。
3.2 教学内容我国疆域划分的原则:行政区域、自然区域、功能区域我国疆域划分的类型: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疆域划分的实例。
通过图表展示,让学生直观了解我国疆域划分的层次和结构。
3.4 教学步骤讲解我国疆域划分的原则和类型,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分析不同类型疆域划分的实例,让学生理解疆域划分的实际应用。
让学生思考疆域划分对国家治理和发展的意义。
第四章:我国疆域变迁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疆域的历史变迁,理解其原因和影响。
培养学生对我国疆域变迁的认识和思考。
4.2 教学内容我国疆域变迁的历史背景和原因我国疆域变迁的主要事件和过程我国疆域变迁对国家的影响4.3 教学方法采用历史教学法,让学生了解我国疆域变迁的历史背景。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疆域1》教案

课题名称: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1、疆域(1)课时:1【教学目标】1.掌握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知道我国领土的面积和范围。
2.了解我国的领海、岛屿和邻国的分布。
3.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掌握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知道我国领土的面积和范围。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练习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教辅资料(高分突破)、地图册。
【教学过程】1、出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阅读课文P2—3页。
重点图幅:图1.1、图1.2、图1.3.2、先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促。
完成《高分突破》P1课前预习部分,组内交流答案。
(10分钟)3、后教:合作探究,突破重点和难点。
(15分钟)核对课前预习答案,对错题重点讲解。
课件配套讲解重难点知识。
如:图1.1,中国地理位置的介绍。
图1.2,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图1.3,中国疆域范围的介绍。
图1.4、1.5,疆域的优势。
4、巩固记忆。
(10分钟)知识点一:位置优越。
读课本第2页图1.1,分析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①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
②分析我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特点及其优越性:知识点二:国土辽阔。
阅读课文4-5页及图1.3,认识我国辽阔的国土:①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
②我国陆上国界线达2.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有14个;我国海岸线达18000多千米,隔海相望国家有6个。
③四大领海由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5、当堂训练,及时反馈。
(5分钟)独立完成课堂精练P2习题6、作业布置。
复习本课知识,并提前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后记】。
海陆兼备的大国教案

海陆兼备的大国教案【篇一:第一章,第一节:疆域教案】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第一课时)主备人:刘艳红教学目标1、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其优越性,2、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3、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是如何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比较法教具世界地图中国疆域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初一我们学习了世界地理,从本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中国地理,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国是文明古国,东方大国。
那大家对我们的祖国了解多少呢?我国的疆域范围?我国的地理位置究竟如何呢?这节课我们就先从我国的疆域来进行了解。
板书:第一节:疆域疆域主要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海路兼备的大国和行政区划三个内容,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内容——优越的地理位置,看看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
同学们先花两分钟时间大致浏览一下课本,在图1.1上找到中国的版图,判断它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1、半球位置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分析一国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去进行分析?生:可以从它所处的半球、维度和海陆位置进行判断师: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2、纬度位置师:请问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界线是?生:略归纳:热带与温带的划分界线是南北回归线,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是南北极圈,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但在我国的高山地区也会出现类似寒带的终年冰雪带。
3、海陆位置师:在学习世界地理的时候,知道了大洲与大洋的具体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有哪几大洲和大洋以及他们所处的位置?生:略归纳:从世界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位于亚洲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路兼备。
而我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腹地,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海域广阔,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第一课时)主备人:刘艳红教学目标1、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其优越性,2、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3、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是如何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比较法教具世界地图中国疆域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初一我们学习了世界地理,从本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中国地理,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国是文明古国,东方大国。
那大家对我们的祖国了解多少呢?我国的疆域范围?我国的地理位置究竟如何呢?这节课我们就先从我国的疆域来进行了解。
板书:第一节:疆域疆域主要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海路兼备的大国和行政区划三个内容,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内容——优越的地理位置,看看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
同学们先花两分钟时间大致浏览一下课本,在图1.1上找到中国的版图,判断它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1、半球位置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分析一国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去进行分析?生:可以从它所处的半球、维度和海陆位置进行判断师: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生:东西半球划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赤道。
归纳:从地图可知,中国的经度范围大致在东经75°和东经135°之间,纬度位置在赤道以北,即位于东半球,因此,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师:请问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界线是?生:略归纳:热带与温带的划分界线是南北回归线,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是南北极圈,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但在我国的高山地区也会出现类似寒带的终年冰雪带。
3、海陆位置师:在学习世界地理的时候,知道了大洲与大洋的具体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有哪几大洲和大洋以及他们所处的位置?生:略归纳:从世界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位于亚洲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路兼备。
而我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腹地,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海域广阔,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
过渡:知道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现在同学们来猜个谜语,谜面是:“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他在北,东西二分它具东,头只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
”谜底是大一地理事物现象(中国的地理位置)。
这个谜面主要是从地理位置方面去描述的,我们刚刚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是不是很容易就猜出来这个谜底是我们中国。
既然知道了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那同学们从我们生活中感受来看,我国所处的位置究竟如何?正所谓“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道”要判断我国的位置是否优越,我们就将我国和其他国家相比较。
同学们看图1.2 “中国、俄罗斯、加拿大、巴西、蒙古、日本在世界的位置”与俄罗斯、加拿大、巴高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与他们相比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归纳:俄罗斯、加拿大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地区,气候寒冷。
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终年炎热。
而中国大部分在中纬度,温带面积广,那被跨度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我国北方和南方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差别,北方适宜种植小麦、花生、甜菜,而南方适宜种植水稻、油菜、甘蔗;北方水果主要有苹果、梨,南方盛产柑橘、香蕉、菠萝等。
师: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生:略归纳:蒙古深居内陆,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国,降雨量少。
日本是四面临海,是一个岛国,气候湿润,降水丰沛。
而我国疆域辽阔,海陆兼备,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能带来丰沛的降水,是我国东部气候湿润,又有利于海上的对外交往。
背靠亚欧大陆,有利于与欧洲、中亚等地区的对外交往与贸易合作。
如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现在的“亚欧铁路大陆桥”都经过我国西部与中亚相通。
那同学们看下我国的地理位置还有哪些方面的优越性呢?位置的优越性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学习了两方面的内容,首先了解了我国在第球上的位置,其次通过读图分析了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及其特点。
板书设计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属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西岸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知道领土包括陆地领土和海洋领土,并要学生掌握我国的陆地面积、我国疆域的四至点、陆上疆界以及陆上邻国。
2、海洋国土中要求掌握东邻四海一洋,我国的领海和内海、大陆海岸线、主要的岛屿和群岛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等知识。
3、通过对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大陆海岸线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等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我国的领土面积和四至点、濒临的海洋、以及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难点是我国疆域的四至点、我国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的名称。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比较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初一时已经知道我国是一个大国,那我国到底有多大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我国国土这一方面的内容,进一步了解我们国家之大。
请大家打开教材P3,进入我们今天学习的正题-------海陆兼备的大国。
板书二、海路兼备的大国师:同学们看课本第三页内容,找出我国的四至点。
学生:略归纳: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31′N);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3°51′N);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下面我将用一首口诀来帮助大家记忆四至点。
口诀是“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
”(说明:曾母暗沙只是一个暗礁)下面请同学们背诵口诀,看谁记得又快又准。
(需在地图上找出这四个点并且把他们标出来)读图1.4和图1.5四幅图,说一说引起其变化的原因。
1、冬季由于纬度的跨度大,受纬度的影响,南北气温差异大。
2、东西经度跨度近60°,时间相差近4小时。
所以当乌苏里江洒满早餐金色阳光的时候,帕米尔高原还是漫天星斗的漫漫黑夜。
过渡:我国疆域辽阔,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有漫长的陆上国界线和大陆海岸线。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往下学习。
师:快速阅读第五页内容,找出我国的陆上国界和海岸线分别长多少?并通过图1.3“中国的疆域及邻国”找出我国的14个陆上邻国及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学生:略师:我国的陆上国界长2.2万多千米,相邻的国家共有14个,逆时针数来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三字经记忆: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和不、缅老越)我国大陆濒临海洋,由北往南依次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找到相应国家的位置)另外我的还有两大内海、三大海峡、三大半岛。
两大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三大海峡:渤海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三大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这些内海、海峡、半岛,并在地图上标出这些地方。
并且带出领海和临海两个概念。
临海:濒临的海洋领海:从领海基线起算,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
本课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海路兼备的大国这一部分的内容,知道我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同时也是为数不多的海洋大国之一。
同学们要重点掌握我国的国土面积和四至点等知识,同时也要知道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更要明白:如此众多陆上和海上邻国,一方面有利于对外交往与合作,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利益争端而导致领土纠纷。
总之,我们国家国土辽阔,再加上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
板书设计二、海陆兼备的大国1、我国四至点: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31′N);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3°51′N);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2、陆上邻国:陆上国界长2.2万多千米,相邻的国家共有14个(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和不、缅老越)3、隔海相望的国家: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4、我国大陆濒临海洋,由北往南依次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5、两大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三大海峡:渤海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三大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位置及行政中心。
2、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上,熟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位置,并且正确填注在“中国行政区划”空白图上。
3、通过讲述我国的行政区划,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特别是通过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进而激励他们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简称、位置。
难点是使学生形成我国政区分布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秋游的时候,老师是不是对同学们进行分组了呀?这是为什么呢?(便于管理)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我国也进行了进一步划分,我们叫做行政区划,我国的行政区划基本分为三级: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州、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
这里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是民族自治地区。
除此以外,国家根据特殊需要,还可设立特别行政区(如香港和澳门)。
你知道你的户口所在地吗?学生填后说明。
过渡:行政区划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会应用到,更是我们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
在三级行政区划中,最重要的是省一级的行政区,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
板书:三:行政区划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同学们看课本第7页图1.7 “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在图上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其分布。
1、我们从地理方位的排列来看一下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