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式教学模式实践与体验

合集下载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t e n d e n c y o f e d u c a t i o n a l r e f o r m, s o w e e x p l o r e i t s f e a s i b i l i t y a n d
p r o f o un d s i g ni f i c a nc e .Thi s pa p e r a n a 1 y z e s t h e a d v a n t a ge s o f
入意义重大。
设 问的目的 。例如在进行“ 盐类 的水解” 教学时 , 我们通常都
是这样设计的 :
情境设计 : 1 ) 为什么纯碱溶液能洗 涤油污物品?
2 ) 为什么热的碱液 比冷的碱液去污效果好?
自学设计 : 1 ) 盐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 2 ) 哪些离子 间可能相互结 合?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
摘 要
导学 案教 学的推行 , 是教育 改革 的大趋势, 充分认
梯 度. 1 生、 探究性。通过创设情境 ,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 达到
识新课程标准 , 践行课 改理念 , 探 索导学案教学 的可行性和 深刻 意义 。学案教 学能体 现“ 教 学相长” 的原 则 , 更 能突 出 “ 有教 无类” 的大教育思想 , 充分体现 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 注 重个体体验 , 夯实基础教育根基。从实践和理论 的角度来认 识学案教学的必要性和 自觉性 ,无疑对教 学改革的继续深
基 础 教 育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I ' = - l 飞
( 武功县 普 集 高级 中学 陕西・ 咸阳
中 图分 类号 : G6 3 2 . 0 文 献 标 识码 : A
7 1 2 2 0 0 )

导学练展评教学模式心得

导学练展评教学模式心得

导学练展评教学模式心得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主动性,我尝试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导学练展评。

通过引导学生在学习前进行导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练习,巩固知识点;在学习后进行展示和评价,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反思。

这种教学模式在我的课堂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导学环节的作用不可忽视。

在教学开始前,我会通过提出一些问题或者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

通过导学环节,学生能够预习相关知识,对接下来的学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提高了学习效果。

练习环节的重要性需要强调。

在课堂中,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这些练习题既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等基础题目,也可以是一些思考题、应用题等拓展题目。

通过练习环节,学生可以巩固知识点,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会在练习环节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他们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展示和评价环节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

在学习结束后,我会要求学生进行展示,让他们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和表达。

学生可以选择口头展示、书面展示或者其他方式进行展示。

通过展示环节,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增加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我也会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评价,给予他们适当的肯定和建议,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通过导学练展评教学模式,我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首先,学生在导学环节中的预习能力得到了锻炼,对学习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提高了学习效果。

其次,在练习环节中,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和与同学的交流,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最后,在展示和评价环节中,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加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得到了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巩固和提高学习成果。

总的来说,导学练展评教学模式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模式。

通过导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练习环节,巩固知识点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展示和评价环节,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反思。

高中数学“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高中数学“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高中数学“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近年来,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被动接受,在知识传递过程中缺乏互动和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能力培养。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研究和探讨高中数学“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效果。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

导学式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担任引导者的角色,通过提出问题、激发思考、引导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和发展思维能力。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其次,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授之以鱼,学生只能“养”之而无法“钓”之。

而在“导学式”课堂教学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共同探讨问题,形成合作学习的氛围。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并且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会学习的能力。

最后,教学方式的创新。

在“导学式”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一的讲解者,而是更多地采用启发性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提问、讨论、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来学习和掌握知识。

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使得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过以上的研究与实践,可以看出高中数学“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它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然而,要想真正实现“导学式”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仍然需要教师和学校加强培训和研究,探索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同时,学生也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导学式教学的实践意义(3篇)

导学式教学的实践意义(3篇)

第1篇一、引言导学式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它强调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导学式教学逐渐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导学式教学的实践意义。

二、导学式教学的实践意义1.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导学式教学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引导者。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还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学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导学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在导学式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获取信息,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导学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导学式教学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权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导学式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导学式教学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提高教学效率。

导学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导学式教学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导学式六步教学法

小学语文导学式六步教学法

灵活多样,如 思 维 导 图 、黑板板演、演 讲、辩论、图表、实物、实验、歌曲、 绘画、小品、相声、表演等。其中,板 演及小白板是我们较常规、透明度较高 的展示方式。)
5.悟
在赏析的过程中领悟。 经过自主合作学习、师生互动探究之后 ,这时我们就组织引导学生赏析文本,积累语言。回归学习目标、梳 理当堂内容、强调教学重点、总结方法规律。
04 探:研读课文,展示交流 05 悟:赏析文本,积累语言
四、特色——崇实文化构建的积淀 06 拓:迁移运用,拓展提升
1.预
通过自学的方式实现。这一环节设置有:新课导入、目标出示、温故互查等, 具体情况依据教学需要确定。
2.问
通过对学的方式实现。 引导学生在 导学案(指定学习内容、指明学习方法、 分解学习任务,起到导学、导思、导练 的作用)的引导下认真阅读教材文本, 经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对子互帮, 尽可能多地解决本环节出示的问题。

特色分析
导学式六步教学法的重大 突破是研究视角由“知识传授型” 教学范式转向“知识建构型”教学 范式,在“知识建构型”理论视野 下,创新性地建构的“课堂教学” 基本理论,重新界定了“课堂教 学”的概念。
五 操作流程
01 预:自主预习,初读质疑
02 问:理清文脉,整体感知 03 议:组内合作,补充生成
3.探
通 过 群 学 的 方 式 实 现 。 各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围绕 教学目标进行合作学习,组组之间、师生之间就上一步骤的学 习心得、困惑、疑难等相互交流探讨,解决个性化疑问,如遇 到共性化问题,小组成员必须齐心协力、合力攻关。
4.议
把预、问和探的结果展示出来, 在展示的过程中讨论、质疑、答辩, 形成正确的结论。(展示活动的形式

自主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自主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读提 示为线索来感 知教材 内容 ,明确学 习 目标 ;展示总结 是交 生 的具有我们 自己特色 的教学模式 ,这是我们最根本的 目标 。
式 ,在学习各地经验的基础上 ,推 出了“三 四五 自主导学课堂教学 生只是被动地接受 。而在 自主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 中,一是学生
模式 ”。该模式的主要宗 旨是以学生为主体 ,诱发学生 的学 习动 的学习状态 由“供应式 ”向“超市式 ”转变课 堂教学 由一言堂 变成
机 ,创新课堂教学活动 ,教 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引导学生探究 问 了百家争鸣;学生 由精英式 的学 习变成 了全员 式参 与。这样的转
学模式 。这种课 堂教 学模式 的指导思想是 :把教学过程看作 动态 受的地方”,他们 在教 师打造 的“艺术课 堂”中,享受着学习带来的
发展的 、教与学有机统一的过程 。在 这一过程 中,学生始终处 于主 快乐。
体地位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激发者和引导者 。现将此模式
2.创新——倡导探究合作 ,促进全 面发展
2.四环节是指课 内探究 的过程中要体现 “自主学 习—合 作探 评判者 ,而是学生学 习的引导者 、促进者 。自主导学式课 堂教 学模
究一精讲点拨一 有效训练 ”四个环 节 ,要研 究好设 置各个环 节的 式体现 了“教 为不教 ,学为会学”的教学理念 ,教学生“会学 ”,这是
目的和作用 。
握学生 的预习情况 、怎样设计 预习学案 、通过什 么方 法和手段使 简单的记忆和重复。同时,教师鼓励学生之 间进行合作交流 ,通过
学生实现学习 目标等等。
生生间互相沟通学习 ,取长补短 ,最后解决问题。该教学模式关注
(2)课 内探究 :要搞好课 堂教学 环节 的设 计 ;要 明确 哪些 问题 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 和 良好学 习习惯 的培养 ,以求让学生达到知

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精选10篇)

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精选10篇)

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精选10篇)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1我校实行“三四五”课堂教学模式已有一年的时间了。

“三四五”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行为课堂教学的充实和丰富增添了活力和动力,为学生素质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

我通过自己的专研、与同行的探讨、观摩课以及说课汇报等形式,对该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我认为,在实施“三四五”课堂教学模式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自学教材时三维目标要明确,自学提纲要有指导性和操作性。

深刻理解“课标”要求。

认真分析教材,用精炼的语言进行高度的概括,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三维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自学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明确应该自学哪些内容,知道自学应该达到的目标。

自学提纲中问题的设计要紧扣教材,引导学生巩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自学成果。

同时,通过自学提纲发现自己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设计的题目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基础性,题量要适中。

二、合作交流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带着各自的疑难问题进行小组内的讨论,解决学习中疑惑问题,或者对自学提纲进行组内批阅,交流,相互检查落实的情况。

小组长调控学习的状态,并结合小组成员共同疑惑的问题,准备在班内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加某一小组的交流讨论。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真正地让学生都当“演员”,学生跟着教师“导”的方向走,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展示提升要保证展示的方向性和顺畅性。

教师的调控指挥下,各小组代表依次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表达小组的观点和看法,提出小组疑惑的问题,,达到引发讨论,共享成果;在班内展示,交流和评价,活动中让学生学会聆听,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

教师注意捕捉学生对地理问题分析的新观点,新方法,营造多维互动气氛。

同时,要给予适时引导,保证展示的方向性和顺畅性。

四、扩展延伸要有实效性。

扩展延伸,引导,激励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研究,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的分析方法,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理解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导、学、练”的实践与反思-最新教育文档

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导、学、练”的实践与反思-最新教育文档

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导、学、练”的实践与反思随着教学制度改革的深入,新的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倡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以及分析总结。

“导、学、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教学模式。

本文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学为例,分析“导、学、练”的含义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应用,并提出“导、学、练”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反思。

一、对“导、学、练”的理解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1.导―指导学法(1)学习目标指导在教学活动中,制定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导向、激励和调控的功能。

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课程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水平,科学合理地制定难度适中的教学目标,以指导学生的学习,确保学习目标的实现。

(2)知识问题化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知识点设置成为探索性问题,通过质疑、分析、解释等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逐步培养探究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在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自主学习。

(3)学习方法指导在导学案教学中,学习方法指导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方式:①对本学科的探究学习。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书面写作能力及口头交际能力等的培养,使学生在阅读与交流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

②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即阅读、做笔记、自主学习、学校组合作等。

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性的方法,如分类比较、联想记忆等。

总之,导学案中的“导”就是要明确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点拨。

2.学―自主学习“学”主要是指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主要包括学生的独立学习以及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事先编制符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的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如,在《沁园春?长沙》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些如展翅高飞的雄鹰、层层叠叠的枫林、百舸争流等图片,从而引入课文,然后让学生熟读课文,慢慢地感受《沁园春?长沙》中的意境,接着提出一些问题,如诗人从什么角度、哪些方面来描绘这些景象?全诗的诗眼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阅读,并体验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导学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体验
摘要:对导学式教学从不同角度分析,阐明导学式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其应用会被广泛应用,会受到教师的欢迎。

关键词:导学教学模式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101-01
常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明教师教学生知识,不如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1]。

近年出现“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的思想更侧重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以饱满的热情运用正确的方法经亲身思考探索和研究获得知识。

“导学”式教学不管从课堂学习气氛,还是学习效果,都是过去“一言堂、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无法相比的,导学式教学使教师和学生都会受益,“导学”式教学在激发学生兴趣、学习自主性,培养终生学习能力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1 导学式教学概述
“导学”式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当学生遇到疑问时教师给予学生的不是答案,而是解决问题的钥匙。

教师启迪、引导、设疑置问,学生分析、讨论、解决问题,或提出相关疑难点,师生讨论,通过具有梯度型习题加以巩固,将课本知识点灌输转化为有趣的讨论课,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预学案在预习中起导航和检测作用,包括教学目标、问题、思考
题和习题检测。

学生预习有重点、有目标,通过问题或思考题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理解知识点及其本质;通过习题测试学生是否将书本中的重难点理解,达到学以致用,形成理性认识。

导学案是预学案的补充。

学生通过预习完成预学案上的检测,按照导学案上的详解梳理思路,教会学生如何去分析、解决问题,抓住题眼,快速解答。

对于一些疑惑或难懂点,老师通过引导分析、讨论来解释,学生作好笔记,实现高效课堂。

固学案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点巩固。

设计习题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考查学生是否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例如,学生都知道胶体有稳定性处于稳定状态,设计习题:fe(oh)3胶体为什么会稳定存在?通过电泳实验学生知道fe (oh)3胶粒带正电,根据同性相斥原理就理解了胶体的稳定性。

新学案知识点新异,是知识点的升华和综合运用,使学生理解和体验知识在实际中应用,是锻炼运用知识点的创新环节。

2 教师在导学式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引导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时刻了解学生反应,用引导和促进教学策略,“以教育者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使学生感受到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根据预学案上的问题、讨论、思考等题型,备教材,备学生,将课本知识点变成探究题型,找出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从生活、宏观入手,设置不同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热情地探索新问题,理解知识点。

对重点难点通过设计层次性习题演练,教会学生如何形成思路,如何去分析,如何入手抓住题眼,使学生明白要解决设计的问题不看教科书基础信息不行,研读教科书不详
细也不行,只看教科书不思考也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

通过习题凝练知识点,反馈给学生,加以对比加深学生的印象。

备学生已成为备课主题,根据学生实际状态,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激发其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设置不同问题,用少许时间让学生再次预习、分组讨论,交流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这样教师就会抓住学生的需要与困惑,引导学生突破每个难点和困惑点,避免学生钻牛角尖而走弯路,营造一种富有激情、感染力强的高效课堂。

教师通过写教学日志,观摩与交流,再现反省等过程,总结如何使课堂气氛活跃、使教师角色辅助教学、使每位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等。

3 学生在导学式教学中的作用
导学式教学引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养成敢问、乐问、会问、善问的习惯,在教师指导下讨论和解决问题实现“要我问”到“我要问”转变[2~3],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做好课前预习,在以往教学中学生预习课本没有带着问题,目的性差无法达到预习效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准备好,预习充分才会有收获。

学生有配套的预学案目标明确地带着问题预习,通过预学案中习题的完成找出易错点和难懂点。

课堂上根据掌握情况再次预习,带着问题去听课,实践“先学后教”使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提高课堂效果,通过再次预习、分组讨论和交流,体现学生主人翁地位,带着问题跟着教师思路走,配合教学活动,给每个学生当小老师机会,学生会展现自我,激发兴趣。

“填鸭式”教学学生在
课堂上有压抑感易产生厌学、逃学等逆反心理。

现代教育心理学表明学生自我意识强,人与人间平等和被别人尊重的欲望也强,课堂上教师引导课堂的主角是学生,学生自我发挥根据自己的观点发表看法,自我价值得到体现,在每节课上学生会热情上课,课后不感到累会感到生动有趣,学有所获的欣慰,让学生忘却疲劳感受收获喜悦。

4 导学式教学案例
以“电解质”说明“导学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情景建立,教师通过思考题向新制fe(oh)3胶体中加入以下物质,观察实验现象?(1)hcl;(2)naoh;(3)nacl,不但回顾了上节课所学胶体性质,巩固电解质概念。

比较发现(2)(3)现象相同,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如果加入h2so4或na2co3呢?突出学习电解质的重要性。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教学目标设置问题[4]:(1)什么是电解质,如何判断哪些物质属于电解质?(2)电解质包括哪些类别?(3)什么是电离方程式?如何书写电离方程式?(4)电解质为什么会导电,影响溶液导电性因素有哪些?在设置情景导学下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学生归纳总结体会到“知识成体系、方法成套路”的重要性,调动学生主动性提高自学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

习题巩固:(1)判断下列哪些属于电解质,哪些属于非电解质,哪些能导电?cu,石墨,nh3,氨水,cl2,液氯,hcl,盐酸,naoh,naoh溶液,nacl,熔融nacl,baso4,蔗糖,cao,so2,co,co2;(2)写出下列物质电离方程式:①nh3·h2o;②na2co3;③
nahco3;④nh4hco3;⑤nahso4;⑥kal(so4)2。

使知识进一步应用,使学生掌握好知识点,习题巩固必不可少,能激发学生发散思维,检查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 刘存芳.新课标下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2:85.
[2] 段志恒.利用导学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山西教育,2008,9:58.
[3] 乔世科.中学化学自学导学式教学法初探[j].中学生数理化,2008,8:82-83.
[4] 刘存芳.新课程标准下化学教学目标的叙写[j].教学与管理,2008,7(3):58-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