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免疫程序

合集下载

规模化猪场建议免疫程序

规模化猪场建议免疫程序

规模化猪场建议免疫程序第一篇:规模化猪场建议免疫程序规模化猪场建议免疫程序一、后备种猪的免疫1、140日龄免疫猪瘟脾淋苗2头份;2、150日龄免疫蓝耳圆环二联苗或蓝耳蜂胶苗4ml/头;3、160日龄免疫伪狂犬苗(进口)1头份/头,2周后加强一次; 4、180日龄免疫乙脑,细小病毒苗,分别免疫2头份;5、产前可根据现场情况决定进行链球菌多价苗、口蹄疫、大肠杆菌苗接种;二、经产种猪的免疫(包括公猪)1、每4个月全群种猪接种伪狂犬苗(进口)1头份/头;2、每4个月全群种猪接种猪瘟脾淋苗2头份/头;3、每6个月接种蓝耳圆环二联苗或蓝耳蜂胶苗4ml/头;4、每4个月接种口蹄疫疫苗。

产前1个月种猪禁止接种,分娩后补种;5、每6个月接种链球菌多价苗和肺疫苗;6、每年3—4月份接种乙脑,细小苗;7、每年10月份,全群猪接种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产前15天种猪加强免疫一次,从而小猪得到足够母源抗体;三、仔猪的免疫1、1日龄伪狂犬苗(哈兽)滴鼻1头份;2、7—10日龄蓝耳圆环二联苗(南农高科)或蓝耳蜂胶苗(沈氏)2ml/头3、18—25日龄猪瘟脾淋苗1头份/头,链球多价蜂胶苗2ml/头;4、40—55日龄伪狂犬蜂胶苗2ml/头;5、55—60日龄猪瘟脾淋苗1头份/头;6、60—70日龄口蹄疫苗2ml/头;8、建议:定期抽血进行检测以建立更科学的免疫程序。

四、猪群的药物预防保健方案1、种猪群的保健:(1)、预防呼吸道、附红体、弓形体病的预防(每三个月投7天),1吨料添加枝原净125g+附红净1kg+呼泻净350g(2)、预防呼吸道、腹泻、魏氏梭菌、裂蹄无力等的预防(每三个月投7天),1吨料添加氟奇霉素500g+钙能20k+回肠康1kg(3)每3—4个月对全群猪应用高效、安全、方便的驱虫药“依诺芬”(成份是芬苯达唑+依维菌素)拌料投喂,1kg/吨料连喂7天。

有效驱除蛔虫、肾线虫、肺丝虫、绦虫、肠胃原虫、蚧螨等,提高营养转化率和抗病能力。

规模猪场实用免疫程序

规模猪场实用免疫程序

规模猪场实用免疫程序前言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规模猪场数量日益增加。

对于养猪场主来说,如何保障猪的健康,提高养殖效益,免疫程序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实用的规模猪场免疫程序,并给出相应的养殖建议。

1. 疫苗及免疫计划疫苗是预防疾病的常见方法之一,规模猪场需要拟定完善的免疫计划,将疫苗接种计划化、系统化。

在正式施工前,需提前制定好免疫计划表,结合猪栏和猪群数量,决定接种品种和接种时间,保证接种充分、科学化。

一般情况下,规模养殖场的免疫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1 新生猪新生猪出生后,视情况14-21天内注射口服流感和蓝耳病疫苗。

1.2 断奶猪断奶猪在离开母猪前,接种口服细胞壁破碎菌和口服毒素重组病毒疫苗;离开母猪后,接种口服萨尔蒙病毒和百日咳病疫苗。

1.3 生长猪生长猪每年进行2次萨尔蒙病疫苗接种,每次间隔4~6个月。

1.4 出栏猪出栏前1周接种口服疫苗,并闭环式育种,不断更新种猪基因库。

2. 感染预防感染预防是规模养殖场免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猪群健康的前提。

下面简单介绍几点感染预防建议:2.1 管理淘汰猪群淘汰猪群是养殖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不良健康状态、疾病耗费大量成本,拉低产出效益,所以需严格控制。

建议每年选择1-2次进行换群操作,减少感染物质积聚在养殖猪群中的时间,降低感染风险。

2.2 健康检测对采样检验,尤其常见疫源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识别,例如蓝耳病、口蹄疫等疾病,期间可有误差,所以需要定期进行检测。

3. 合理营养管理猪群营养需求与健康、免疫状况息息相关。

一旦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便会影响其免疫效果,导致接种效果下降,感染风险增加,甚至会加重猪群疾病。

这里给出几点养殖建议:3.1 猪的饲料管理新生猪和断奶猪的饲料成分需要更为细致地控制,生长猪的饲料及量的布置,需要根据生长阶段、性别、机体质量等综合考虑。

3.2 猪群干净卫生保持养殖场卫生堆积清洁,争取猪群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可减少病原菌的积聚,降低感染风险。

规模猪场免疫程序表,值得养猪人收藏

规模猪场免疫程序表,值得养猪人收藏

规模猪场免疫程序表,值得养猪人收藏
育肥猪免疫程序(注:免疫程序仅做参考,需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及季节进行适当调整)
经产母猪免疫程序:(分跟胎打或普打)
后备母猪免疫程序:
外购仔猪免疫程序:
种公猪免疫程:
注明:1,后备种猪160斤左右开始打苗,乙脑细小必须在150日龄方可做疫苗。

2,免疫前后3天建议饲料或饮水添加维美乐,以减少免疫应激。

3,同类相同免疫方式的疫苗间隔7天后方可做第二种疫苗。

4,避开免疫危险期(配种前2周和产前3周)。

5,一年至少做两次抗体检测,根据结果适当调整免疫程序。

6,免疫程序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需要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季节而进行调整。

养殖场免疫程序(猪场)

养殖场免疫程序(猪场)

养殖场免疫程序(猪场)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猪场免疫程序一、常见猪病的推荐免疫程序(一)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1、日龄:猪瘟常发猪场,猪瘟弱毒苗超前免疫,即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肌肉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2、3日龄:鼻内接种伪狂犬病弱毒疫苗;3、7-15日龄:肌肉注射气喘病灭活菌苗、兰耳病弱毒苗;4、20日龄: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三联苗);5、25-30日龄:肌肉注射伪狂犬病弱毒疫苗;6、30日龄:肌肉或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7、30日龄:肌肉注射仔猪水肿病菌苗;8、35-40日龄: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4周再二免);9、60日龄: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二倍量肌注。

10、生长育肥期肌注两次口蹄疫疫苗。

(二)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1.配种前1个月肌肉注射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疫苗;2.配种前20-30天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3.配种前1个月肌肉注射伪狂犬病弱毒、口蹄疫、兰耳病疫苗。

(三)经产母猪免疫程序1.空怀期: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2.初产猪肌注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以后可不注;3.头三年,每年3-4 月份肌注一次乙脑苗,三年后可不注;4.每年肌肉注射3-4次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5.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腹泻菌苗;6.产前4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疫苗;7.产前35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8.产前30天,肌注仔猪红痢疫苗;9.产前2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疫苗;10.产前16天,肌注仔猪红痢疫苗;(四)配种公猪免疫程序1、每年春、秋各注射一次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2、每年3-4月份肌肉注射1次乙脑苗;3、每年肌肉注射2次气喘病灭活菌苗;4、每年肌肉注射3-4次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

猪场免疫程序与卫生消毒制度

猪场免疫程序与卫生消毒制度

猪场免疫程序与卫生消毒制度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人们饮食需求的变化,养猪业不断发展,在市场上的需求越来越大。

对于养猪场而言,良好的免疫程序和卫生消毒制度是保证猪场正常运营和猪群健康的重要保障。

下面就养猪场免疫程序和卫生消毒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免疫程序免疫程序是指养猪场根据猪群健康状况和生产需要,有计划地使用合适的疫苗和药物,对猪群进行防治疾病的一系列措施。

1.疫苗使用。

针对不同种类的疫苗,养猪场需要根据疫苗的使用场合、注射时间和注射点数等要素进行细致的安排,制定疫苗使用计划。

在使用疫苗前,应对疫苗进行全面了解,做好疫苗质量检测工作,确保疫苗安全有效。

此外,疫苗的储存条件也是十分关键,需要保持疫苗的冷链,避免疫苗失效。

2.药物应用。

针对不同的疾病,应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在应用药物时,需要注意药物的用量、用法和用药时间。

对于连用多种药物的情况,应避免交叉使用,以免抵消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3.追踪管理。

在免疫程序实施中,应对猪的免疫情况进行跟踪管理,掌握疫苗和药物的使用效果,修正疫苗使用计划,保障猪的健康。

二、卫生消毒制度1.卫生管理。

养猪场应制定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卫生档案,定期检查污染源,及时清理卫生死角和杂物,控制污染和传染源。

2.消毒工作。

消毒是防止猪场疾病传播的关键。

养猪场可以选择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消毒,但应注意控制消毒剂的浓度和喷雾量,避免伤害猪的呼吸道和皮肤。

3.环境整治。

养猪场的环境整治包括自然环境和设施设备两个方面。

对于自然环境来说,需要着重从饲料、水源和空气三个方面制定管理措施,保证猪粮水质量安全卫生;对于设施设备,需要定期清洗保养,并对出现破损部位进行及时修缮,避免疫情传播。

4.定期检查。

养猪场应制定具体的检查制度和表格,并定期进行检查。

检查的范围包括猪群的健康状况、消毒情况、环境卫生和设施设备状况等。

对于存在问题的地方,及时对其进行修正和改进。

以上是对于养猪场免疫程序和卫生消毒制度的详细阐述。

猪场最全免疫程序

猪场最全免疫程序

猪场最全免疫程序一、猪场免疫程序1. 7日龄注射肺炎支原体兔化弱毒冻干疫苗(该病已净化的猪用);2. 15日龄肌注2毫升仔猪水肿病多价灭活苗;3. 20日龄肌注4头份猪瘟弱毒冻干疫苗:4. 30日龄注射蓝耳病(PRRS)灭活苗(阳性猪场使用)(按说明书使用)5. 35日龄选做口蹄疫灭活疫苗.(按说明书使用)6. 40日龄必需做副伤寒苗(猪霍乱沙门氏C500弱毒菌株活疫苗)肌肉注射一头份或口服4头份。

7. 56日龄肌肉注射4头份猪瘟弱毒冻干疫苗。

(加强苗)8. 60日龄皮下注射1头份或口服4头份猪链球菌弱毒株冻干活疫苗.说明:1.受到口蹄疫威胁的地区应用O型口蹄疫油乳剂灭活苗.50公斤以上猪注射三毫升;25-50公斤猪注2毫升;10-25公斤猪注射一毫升。

2.每年10月份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或弱毒苗。

注意事项:1..疫苗使用前后应注意所用药物对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免疫抑制性药物及对菌苗有杀伤抑制作用的抗微生物药物要特别注意。

2.出现过敏情况时,皮下或肌内注射02-1毫升肾上腺素/头,如静脉注射需稀释10倍;3.疫苗免疫通常应在猪只健康状态下进行,免疫程序常受到猪群健康状况等多因素的影响而调整。

调整免疫程序请在兽医指导下进行。

猪瘟和口蹄疫应该是国家强制免疫的,疫苗可直接到当地兽防站领取或要求他们来人免费注射。

4. 为了使疫苗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来降低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5. 上述免疫程序只是一个指导,各场要根据各自猪场的疾病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来进行选取。

6. 哺乳期间是一个关键环节,为了减少仔猪被母猪感染的机会,可采用隔离早期断奶或药物早期断奶技术,在4周以内断奶。

7. 该指导内容较全面详细,但不是每一个猪场或养猪户都必须遵循。

二.猪场保健程序1. 1-3日龄.注射或者口服止痢金针1毫升/头和瘟热康1毫升/头.一次即可。

2. 7-10日龄:用“艾乐消”或“清瘟败毒散”(可按0.2-0.4%的比例添加在饲料中)添加到乳猪开食料中以诱食3. 12-14日龄:口服或注射止痢金针2毫升/头,一次即可。

猪场免疫程序的建立和正确使用疫苗(免疫程序资料)

猪场免疫程序的建立和正确使用疫苗(免疫程序资料)

猪场免疫程序的建立和正确使用疫苗动物用的疫苗(生物制品),是用微生物(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钩端螺旋体等)、微生物代谢产物、原虫、动物血液或组织等,经加工制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疾病的免疫制剂。

动物用的疫苗,所应用的病原微生物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经繁殖和处理后制成的制品,用以接种动物能产生相应的良好免疫力。

1.疫苗的类型(1)传统疫苗传统疫苗是指以传统的常规方法,用细菌或病毒培养液或含毒组织制成的疫苗。

传统疫苗在防制畜禽传染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们目前所使用的疫苗,主要是传统疫苗。

传统疫苗,包括有如下主要的类型:①灭活疫苗:又称死疫苗,以含有细菌或病毒的材料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处理,使其丧失感染性或毒性而保持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接种动物后能产生主动免疫或被动免疫。

灭活苗又分为组织灭活苗(如猪瘟结晶紫疫苗)、培养物灭活苗(猪丹毒氢氧化铝疫苗、猪细小病毒疫苗)。

此种疫苗无毒、安全、疫苗性能稳定,易于保存和运输。

是疫苗发展的方向。

②弱毒疫苗:又称活疫苗,是微生物的自然强毒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和生物的连续继代,使其对原宿主动物丧失致病力或只引起轻微的亚临床反应,但仍保存良好的免疫原性的毒株,用以制备的疫苗(如猪丹毒弱毒疫苗、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等)。

此外,从自然界筛选的自然弱毒株,同样可以制备弱毒疫苗。

③单价疫苗:利用同一种微生物菌(毒)株或一种微生物中的单一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所制备的疫苗称为单价疫苗。

单价苗对相应之单一血清型微生物所致的疾病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能(如猪肺疫氢氧化铝菌苗、系由6:B血清型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株制造,对由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肺疫无免疫保护作用)。

④多价疫苗:指同一种微生物中若干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制备的疫苗。

多价疫苗能使免疫动物获得完全的保护(如猪多价副伤寒死菌苗)。

⑤混合疫苗:即多联苗,指利用不同微生物增殖培养物,根据病性特点,按免疫学原理和方法,组配而成。

规模化猪场免疫程序

规模化猪场免疫程序

一、育肥猪免疫程序如果本地无猪伪狂犬病,育肥猪可不进行防疫。

如有该病:可在20日龄左右免疫一次,剂量为1.5ml/头。

二、种用母猪免疫程序1、后备母猪基础免疫程序:2、后备母猪:妊娠后免疫程序3、经产母猪:(1)、分娩后的免疫程序经产母猪:(2)、妊娠后的免疫程序猪15种疫病免疫程序1、猪瘟仔猪:20日龄、60日龄分别免疫接种一次猪瘟弱毒疫苗。

种公猪:在做好仔猪阶段免疫之后,于每年春、秋各注射一次猪瘟弱毒疫苗。

种母猪:在母猪配种前7-15天注射一次猪瘟弱毒疫苗。

2、猪口蹄疫仔猪:25日龄接种一次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Ⅱ)1毫升,体重25公斤以上的猪每头2毫升。

3、猪丹毒、猪肺疫仔猪:30日龄、70日龄分别注射丹毒、猪肺疫弱毒疫苗。

种公、母猪:春秋两季分别注射一次丹毒、肺疫弱毒疫苗。

4、仔猪副伤寒仔猪断奶时(28-35日龄),口服或注射副伤寒弱毒菌苗一次。

5、大肠杆菌病(仔猪黄白痢)妊娠母猪产前45天和15天分别用大肠杆菌(K88、K99、987P)免疫接种一次。

6、仔猪红痢妊娠母猪于产前30天和15天各免疫注射一次仔猪红痢苗1头份。

7、猪细小病毒后备母猪:配种前1个月免疫接种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

种公猪:每年用细小病毒疫苗免疫接种1次。

8、链球苗病仔猪出生后25-45天,皮下注射猪败血性链球苗病活疫苗1毫升或口服4毫升。

9、猪乙型脑炎种公猪、种母猪:每年4至5月份用乙型脑炎弱毒苗接种一次。

10、猪伪狂犬病种公猪:春、秋各注射一次伪狂犬灭活苗。

种母猪:断奶后注射一次伪狂犬灭活苗。

仔猪:20-25日龄注射一次伪狂犬灭活苗。

11、传染性胃肠炎仔猪:12-18日龄注射一次传染性胃肠炎二联苗。

孕母猪:产前30天注射一次传染性胃肠炎二联苗。

12、猪水肿病仔猪出生后15天,颈部皮下肌肉注射水肿病油乳剂灭活疫苗1头份。

13、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种公猪及后备母猪:春、秋两季各注射支气管败血液氏杆菌灭活菌苗1次。

仔猪:70日龄注射1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模化猪场免疫程序
目录
规模化猪场免疫程序 (2)
1.自繁自养肉猪的参考免疫程序 (2)
2.公猪的参考免疫程序 (3)
3.后备母猪的参考免疫程序 (3)
4.经产母猪和妊娠母猪的参考免疫程序 (4)
5.市场购买仔猪的参考免疫程序 (4)
6.部分特殊疫苗的参考免疫程序 (5)
规模化猪场免疫程序
1.自繁自养肉猪的参考免疫程序
A 吃乳前1.5小时,肌肉注射猪瘟细胞苗1~2头份(猪瘟正在流行的猪场)。

B 35日龄,猪伪狂犬基因缺失苗(TK/gG缺失苗),1头份,滴鼻。

C 7日龄,猪喘气病疫苗,肌肉注射或者胸腔注射1头份。

D 14日龄,猪链球菌病多价蜂胶苗2ml+猪水肿多价苗2ml,颈部两侧分别肌肉注射。

E 20日龄,猪副嗜血杆菌苗1ml,肌肉注射(受猪副嗜血杆菌病威胁猪场)。

F 25日龄,猪瘟细胞苗4头份,肌肉注射。

G 35日龄,猪伪狂犬基因缺失苗1头份,肌肉注射,间隔1个月再加强免疫一次。

H 40日龄,猪链球菌弱毒活疫苗2头份+猪胸膜肺炎多价苗2ml,颈部两侧分别肌肉注射。

I 45日龄,五号病合成肽疫苗1ml(或者‘206’佐剂苗2ml)肌肉注射。

J 60日龄,猪瘟脾淋苗1头份,肌肉注射。

K 70日龄,五号病合成肽疫苗1ml(或者‘206’佐剂苗3ml)肌肉注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