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应急预案

海洋灾害应急预案海洋是地球最广阔的水域,然而它也承载着众多的灾害风险。
为了应对海洋灾害的发生,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海洋灾害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海洋灾害的种类以及建立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并就应急预案的制定内容和实施步骤进行详细讨论。
一、海洋灾害的种类1. 暴风雨和飓风暴风雨和飓风是海洋灾害中常见的类型之一。
它们可以导致巨大的海浪、极端的风力和破坏性的降雨,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都造成重大影响。
2. 海啸海啸是由地震、火山爆发或其他海底地质事件引起的海洋波浪。
一旦海啸袭击沿海地区,将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并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3. 海洋污染和石油泄漏海洋污染和石油泄漏是海洋灾害中极具破坏性的类型之一。
工业活动、船舶运输事故和石油开采等活动都可能导致海洋环境的破坏,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4. 岩石滑坡和海底地震岩石滑坡和海底地震是引发海洋灾害的常见原因之一。
这些地质事件可能导致大规模的海底崩塌和海啸,对沿海地区和海上设施造成严重破坏。
二、建立海洋灾害应急预案的重要性海洋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来应对突发事件。
以下是建立海洋灾害应急预案的重要性:1. 提前预警和迅速响应海洋灾害通常具有突发性,因此及早获得相关信息并迅速采取行动至关重要。
建立应急预案将有助于提前预警系统的建立,使相关机构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2. 协调应对和资源调配应急预案将明确各部门和机构之间的责任和任务分工,并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协调机制。
这将有助于实现快速响应和资源的合理调配,以提高救援效率和灾害应对能力。
3. 保障公众安全和健康应急预案的建立将使公众能够及时了解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同时,预案还将提供灾后救援和重建的指导,以帮助受灾人员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三、海洋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内容1. 预案的组织机构与责任分工应急预案应明确相关机构和部门的职责以及应急指挥体系的组织结构,确保快速决策和资源调配的高效性。
《常见的海洋灾害》 讲义

《常见的海洋灾害》讲义一、海洋灾害的概述海洋,这一广阔而神秘的领域,既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无尽的机遇,也隐藏着各种潜在的威胁和危险。
海洋灾害,便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海洋灾害通常是指由于海洋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如强烈的风暴、海浪、海冰、海啸、赤潮等,或者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所引发的一系列对人类生命财产、社会经济和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事件。
这些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强、影响范围广等特点,给沿海地区的居民、渔业、航运、旅游等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了解常见的海洋灾害,对于提高我们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常见的海洋灾害类型1、风暴潮风暴潮是由强烈的大气扰动,如台风、温带气旋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
当风暴移向陆地时,由于其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导致海水向海岸堆积,潮位迅速升高,甚至超过警戒水位,淹没沿海地区。
风暴潮常常伴随着狂风、暴雨和巨浪,对沿海的港口、码头、海堤、房屋等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我国是世界上风暴潮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沿海地区都有可能遭受风暴潮的袭击。
其中,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受到台风的影响,风暴潮发生的频率和强度相对较高。
2、海浪海浪是由风引起的海水波动现象。
正常情况下,海浪的波高和波长相对较小,不会对海洋活动造成太大影响。
然而,在强风、气旋等恶劣天气条件下,海浪会变得汹涌澎湃,波高可达数十米,形成巨大的破坏力。
巨浪可以掀翻船只、摧毁港口设施、破坏沿岸的建筑物和海滨浴场,给海上航行、渔业捕捞和沿海旅游等带来严重威胁。
此外,长时间的海浪冲击还可能导致海岸线的侵蚀和后退,改变沿海的地形地貌。
3、海冰海冰是指由海水冻结而成的冰。
在高纬度地区的冬季,海面会大面积结冰,形成海冰。
海冰的存在会对航运、渔业和海洋石油开采等活动造成阻碍。
当海冰迅速形成或大面积堆积时,可能会挤压和损坏船舶、海上平台等设施。
海洋灾害应急响应级别

海洋灾害应急响应级别摘要:1.海洋灾害应急响应简介2.海洋灾害应急响应级别的划分3.不同级别的海洋灾害应急响应措施4.我国海洋灾害应急响应现状与挑战正文:【一、海洋灾害应急响应简介】海洋灾害应急响应是指在面临海洋灾害威胁时,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为减轻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而采取的一系列应急措施。
海洋灾害应急响应旨在确保快速、有序、有效地应对海洋灾害,降低灾害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海洋灾害应急响应级别的划分】根据海洋灾害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应对能力,海洋灾害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级别:1.一级应急响应:针对特别重大海洋灾害,如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生态环境破坏的灾害事件。
2.二级应急响应:针对重大海洋灾害,如对局部地区造成严重影响的灾害事件。
3.三级应急响应:针对较大海洋灾害,如对一定范围内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的灾害事件。
4.四级应急响应:针对一般海洋灾害,如对局部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的灾害事件。
【三、不同级别的海洋灾害应急响应措施】各级应急响应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指挥:成立应急指挥部门,统一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制定并实施应急响应措施。
2.信息报告与预警:及时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灾害信息,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3.应急队伍与物资:组织调动专业应急队伍,储备和调用应急物资,保障抢险救援需要。
4.抢险救援:组织开展抢险救援工作,救治受伤人员,转移受灾群众,保护重要设施。
5.社会动员与援助: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救灾,接收和分配国内外援助物资。
6.灾害评估与重建:组织对灾害损失进行评估,制定并实施灾后重建规划。
【四、我国海洋灾害应急响应现状与挑战】近年来,我国海洋灾害应急响应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但在应对重大海洋灾害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应急指挥体系不完善、应急资源分配不均、社会力量参与度不高等。
第5章 海洋灾害

3 海洋生物灾害 • 终于在奥帆赛正式开始之前,清除了浒苔,
保证了比赛的顺利进行。
83
3 海洋生物灾害
3 海洋生物灾害 • 外来物种入侵 • 外来物种到达新地区后,在新栖息地暴发
性生长并失去控制。
83
3 海洋生物灾害 生物入侵途径
自然入侵
人为活动入侵
无意引进
有意引进
83
3 海洋生物灾害 • 大米草 • 原产于欧洲,20世纪60~80年代分别从英、
砂、滩涂围垦、海岸工程不合理、海滩植 被破坏等。
79 ~ 80
2 海洋地质灾害 • 海南省文昌市由于过度采挖珊瑚礁,造成
海岸侵蚀严重,仅10年时间,海水向内陆 推进230米。
80
2 海洋地质灾害
• 预防手段 • 建立海岸带监测网络、开展灾害风险评估、
修筑沿海堤坝和种植水生植物等。
海堤护岸
生态护岸
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有害生 态现象。
82
3 海洋生物灾害 • 2008年6月中旬,青岛沿海出现了大量浒
苔,覆盖了奥帆赛的场地,严重影响运动 员的海上训练。
83
3 海洋生物灾害 • 浒苔爆发后,青岛举全市之力应对浒苔灾
害。众多解放军、志愿者,以及各个单位 的人员,展开了对浒苔的围追堵截。
因恶劣能见度而造成的海难事故,占事故总 数的首位,达33%。
78
1 海洋气候灾害
• 1993年4月11日,我国科学考察船“向阳红16” 号,航行在济州岛附近,因海雾弥漫,能见度极 差,与塞浦路斯油轮“银角”号相撞。
78
1 海洋气候灾害
• “向阳红16”号被拦腰撞穿一个大洞,海水大量 涌入。这次海难造成3人死亡和无法估量的国家财 产和资料损失。
灾害学 海洋性灾害

N/P值是衡量氮磷对水体富营养化重要性指标。
磷的来源:
磷肥;含磷化工污水;含磷洗涤剂废水。其
中含三聚磷酸钠的洗涤剂废水占60%~20%。
3
我国洗涤剂产量达 400 万 t/ 年,平均每年递增 3.4%。三聚磷酸钠是生产洗涤剂的基本原料,含 量 20%~40%。每年生产的洗涤剂约需60万 ~70万 t 三聚磷酸钠。约占排入总磷量的20%~60%不等。 洗涤剂禁磷:环渤海省市富营养化与赤潮的 发生密切相关。普遍认为富营养化对赤潮发生有 重要作用,但目前对营养盐和富营养化的关系 ,富 营养化与赤潮间的关系并没有彻底研究清楚 , 氮 磷比、氮硅比、无机物与有机物比在不同地区对 不同藻类的作用仍需进一步探讨。
6
人为原因
( 1)我国农田施用数以亿吨计化肥,约 1/2以上属 浪费 , 随径流进入江、河、湖、海,是海水营养盐 骤然上升的主要源头。 (2)工业生产、生活垃圾和污水大量入海,对海水 中磷的过量富集有直接影响。20世纪90年代,浙江近 岸海域氮高达100μmol/L,磷为1.6μmol/L。 (3)沿海地区过度海水养殖,残饵腐败污染海水。
12
1
.有赤潮生物的存在 环境,包括氮、磷、硅等营养盐,水温、盐
2.有适宜生态
度、 微量金属元素以及 维生素类等。
还受海况、 潮流和气象条件等因素 的影响。高温多雨
季节,赤潮通常容易发生在富营养化、 水体交换 不良的
港湾和沿岸海域。
2
近岸水体氮磷比(15~16)∶1。达到这个比例
且氮、磷浓度增加时,再加上外界原因,如气
10
(三)、赤潮的防治 由于赤潮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 ,目前还难以及时 准确预报。赤潮的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难度很大, 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海洋灾害

海啸过后海啸是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所激起的巨浪。破坏性地震海啸发生的条件是:在 地震构造运动中出现垂直运动;震源深度小于20-50公里;里氏震级要大于6.50。而没有海底变形的地震冲击或 海底弹性震动,可引起较弱的海啸。水下核爆炸也能产生人造海啸。尽管海啸的危害巨大,但它形成的频次有限, 尤其在人们可以对它进行预测以来,其所造成的危害已大为降低。
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质原子核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海洋,对海洋生物资源、海洋 开发、海洋环境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最终又将危害人类自身。
一、局部海域水体富营养化;
二、由海域至陆域使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
三、海洋生物死亡后产生的毒素通过食物链毒害人体;
四、破坏海滨旅游景区的环境质量,使旅游景区失去应有价值。
人们在海上和沿海地区排污可以污染海洋,而投弃在内陆地区的污物亦能通过大气的搬运,河流的携带而进 入海洋。海洋中累积着的人为污染物不仅种类多、数量大,而且危害深远。自然界如火山喷发、自然油溢也造成 海洋污染,但相比于人为的污染物影响小,不作为海洋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一种物质入海后,是否成为污染物,因物质的性质、数量(或浓度)、时间和海洋环境特征而异。有些物质, 入海量少,对海洋生物的生长有利;量大,则有害。如城市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工业污水中所含的铜、锌 等元素就是如此。
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关系十分复杂,任何一种海洋和大气现象的出现,对全球各个不同地区的影响也不尽相 同,厄尔尼诺现象也是如此。既是大气与海洋相互作用的结果,反过来又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不同地区的大气和 海洋。它的出现,往往使南美洲西海岸形成暴雨和洪水泛滥,给东南亚、澳大利亚和非洲带来的却是干旱少雨。 厄尔尼诺年西太平洋台风位置偏东偏南,生成及登陆我国数量减少,夏季东北气温偏低,已为我国不少专家所证 实。但是年度和夏季降水多少及旱涝分布,不同地区和不同学者结论不尽一致,甚至大相径庭。这与资料年限不 等和分析着眼点不无关系。
海洋灾害知多少

特别策划海洋灾害知多少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称为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有很多种,沿海地区的很多损失几乎都是由海洋灾害造成的。
那么,令人“闻风丧胆”的风暴潮是怎么形成的?巨浪的威力有多大?海啸来了我们怎么应对?“红色幽灵”赤潮是什么样的海洋杀手?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风暴潮:大风起兮“潮”飞扬风暴潮的形成 由热带气旋、温带气旋、海上飑(biāo)线等风暴过境所伴随的强风和气压骤变而引起,同时叠加在天文潮位之上的海面震荡或非周期性的异常升高(降低)现象,称为风暴潮。
按照诱发风暴潮的大气扰动特性可分为台风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两种。
台风风暴潮是由热带气旋等风暴过境所伴随的强风和气压骤变引起局部海面异常升高、沿岸发生较大增水的现象。
若赶上天文高潮,受其影响的海域往往会水位暴涨,浸溢陆地,酿成巨灾。
温带风暴潮是由温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
与台风风暴潮相比,温带风暴潮具有增水过程比较平缓、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风暴潮灾害居海洋灾害首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特大海岸灾害都是风暴潮造成的。
这些灾害具体表现为巨浪冲毁海堤,吞噬码头、工厂、城镇和村庄,从而酿成巨大灾难。
防御风暴潮灾害 请注意收看电视,收听广播,上网查询……通过各种方式及时了解各级海洋预报部门发布的风暴潮预警。
警戒潮位从低到高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个等级。
灾害预防小贴士>>尽量把养殖的东西打捞上来,降低损失。
>>远离海边,到内陆或者高处躲避。
>>船要牢牢地停泊在港口处,船上的人必须马上撤离。
>>轮渡、海水浴场、海上观光等都必须停止,禁止海边钓鱼、观潮等活动。
海浪: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海浪的形成 海浪是海面由风引起的波动现象,主要包括风浪、涌浪和海洋近岸波。
按照诱发海浪的大气扰动特征来分类:由热带气旋引起的海浪称为台风浪;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海浪称为气旋浪;由冷空气引起的海浪称为冷空气浪。
主题9常见的海洋灾害(课件)高一地理(中图中华地图版必修1 沪教版2022)

主题练习
1. 阅读文字材料和图3-46,完成下列各题。 孟加拉湾面向印度洋,呈喇叭口状。孟加拉湾 北部沿岸城市密集,人口众多,一旦遭遇风暴 潮袭击,就会造成严重损失。1970年,孟加 拉湾一场特大风暴潮导致当地30万人遇难, 100多万人无家可归。1981年,孟加拉湾又 发生一次强风暴潮,由于预报及时,当地居民 采取了针对性防范措施,死亡人数和受灾程度 大大降低。 (1)试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综 合分析孟加拉湾沿岸在遭受风暴潮袭击时常常 受灾严重的原因。 (2)你能为该地区防范风暴潮提供哪些建议?
主题练习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7年,我国海域共发生赤 潮68次,累计面积3679平方千米。其 中,渤海海域12次,累计面积342平方 千米;黄海海域3次,累计面积100平 方千米;东海海域40次,累计面积 2189平方千米;南海海域13次,累计 面积1 048平方千米。 材料二:2017年中国近海各月赤潮发 生次数图。 (1)根据以上材料说明2017年我国赤 潮的时空分布特点。 (2)简述赤潮带来的危害及应对策略。
➢ 在图3-45上指出渤海赤潮主要出现的区域。 ➢ 查阅资料,分析渤海赤潮频发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 说出防范渤海赤潮的主要措施(至少2种)。
赤潮
加强赤潮监测与预报是防范赤潮的主要措施。对有赤潮迹象的海域进行连续的跟踪监 测,及时掌握引发赤潮因素的消长动向,做好准确预报,为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提供信 息。对已发生赤潮的海域,则采取工程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生物方法等进行治理。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切实控制沿海废水、废物入海,特别要控制氮、磷和有机物的排 放,避免海洋的富营养化,是预防赤潮发生的关键。同时,要科学开展海水养殖,避 免养殖废水污染海洋。
➢ 结合材料,试说明台风与风暴潮的关系。 ➢ 大气扰动引 起的海平面异常 升高,使海水潮 位远远偏离正常 潮位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读下面寒流示意图,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3)使赤潮生物从粤东沿海(A)向珠江口(B)迁移的 沿岸流(寒流)的推动 主要动力是_________。 (4)预防赤潮的重要措施是保护好陆地上的水体。为此 对工业废水进行去污后排放, ;农 在工业生产方面要__________ 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量 业生产方面要______________ ;生 活方面,尽量减少磷氮等营养元素及有机物的排放。
1.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 海水中的某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 红色、紫色等,并对生物造成危害,下列说 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 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资料一 风暴潮是海水水位上升的一种现象,它与向岸的 西南季风和活跃在夏季的飓风呈正相关的关系。孟加拉 湾是世界上风暴潮的多发区之一,也是风暴潮的重灾区。 资料二 孟加拉湾飓风路径图
(3)任意列举两 个世界上易发生风 暴潮的地区(4分)
世界上易发生风暴潮的地区
•中国东南沿海 •美国南部墨西哥湾沿岸 •加勒比海沿岸
防治措施
1. 建立完善的赤潮监控体系。 2. 打捞海水中的赤潮生物 (藻类). 3. 研究海洋生物食物链,培育以赤潮生物为食的 小动物,将它们投放到发生赤潮的海区,让它 们捕食赤潮生物藻类,这是最为有效和环保的 一种办法。 4. 最好的方法是防:控制近海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排放和农业上的化肥的使用,生活上要尽量使 用无磷洗济剂。
2.下列有关赤潮发生与危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赤潮的发生与人类广泛使用和排放含磷洗涤 剂有关 C B.赤潮的发生与海水温度和海域形态有关 C.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有 利于海洋渔业生产 D.赤潮发生时会对近海水产养殖业造成危害 3.从综合条件看,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 ). D A.杭州湾 B.渤海湾 C.辽东湾 D.珠江口
材料一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当地时间2004年 12月26日早晨7时59分发生8.7级地震,震中距海岸约 30公里。地震引起的海啸首先袭击泰国南部,然后一路 奔袭1600公里,席卷印度和西里兰卡、马尔代夫、泰 国、马来西亚等国,灾情甚至波及到东非沿岸的索马里。 材料二 地震震中与印度洋沿岸示意图。 A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震源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B.该次地震释放的能量约为唐山地震(7.8级)的10倍 C.此时南亚地区为高温多雨季节 D.此次海啸受灾国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商品谷物农业
危害
1、影响居民生活,自来水的盐度过高,会危害人 体,造成给水质性缺水。 2、影响工业生产以及农业灌溉。工业生产使用含 盐分多的水会损害机器设备;农业生产上,使用 咸水灌溉农田,会导致农作物萎蔫甚至死亡。 3、导致三角洲土壤盐碱化。
解决措施
1、建立预警机制 。 2、从上游水库引淡压咸 。 3、合理使用水资源 、节约用水 4、加强河道采砂管理。
•夏季飓风频繁; •夏季西南季风盛行, 正值雨季,河流径 流量大.
(2)从地形、河流、气候、海岸形状、 社会经济情况等方面,分析孟加拉湾风暴潮灾害严重的 原因。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 河流众多,径流量大; •热带季风气候,夏季 为雨季(汛期)加重 风暴潮灾害; •海岸成喇叭口形; •城市密集,人口众多。
1.读下面寒流示意图,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赤潮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海水中的赤潮生物,如某些 微生物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或聚集的现象。 发生赤潮的因素是:①本地有赤潮生物的存在或迁来 ②稳定的海水水体和适宜的水温、盐度 ③海水富含营 养物质 1998年3月~4月份粤港海域的大面积赤潮,持续了半个 多月,使养殖业遭受重大损失,回答: (1)使养殖业遭受重大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赤潮生物大量消耗海洋中的氧气,使鱼类缺氧窒息而死, ____________ 其次是部分赤潮生物含有毒性或会防碍鱼类呼吸。 (2)赤潮在香港网箱养殖业较集中的海湾特别严重,原 因是_____________ 。 海水水体稳定,营养物质丰富
泰国
红树林外观
红树林海岸
北京时间2006年7月17日下午16时19分,在印尼 爪哇以南海域发生7.3级地震,引发两米高的大浪, 冲上了爪哇岛西岸度假胜地庞岸达兰海滩,。这次 地震及引发的次生灾害最终导致550人死亡,127 人失踪,根据图文资料,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震源越深,破坏越大 B.地震震级大小取决于释放能量多少 C.地震可以引发风暴潮进而引发海啸
• 风暴潮: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通常指台风
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 常升降,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 过平常潮位的现象,称为风暴潮。若与天文 大潮的高潮相叠,则会导致发生特大潮灾. (钱塘潮)
海啸风暴潮的危害
冲毁海堤海塘,吞噬码头、工厂、城镇和村庄, 使物资不得转移,人畜不得逃生,从而酿成巨大 灾难。
我国的自然灾害
• 气象灾害:
• 台风、暴雨洪涝、寒潮、 干旱、倒春寒、沙尘暴
• 地质灾害: • 海洋灾害:
• 火山喷发、地震、泥石 流、滑坡 海啸、风暴潮、咸潮、赤 潮、厄尔尼诺、拉尼娜
•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当地震发
生于海底,因地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 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一 一淹没的灾害,称之为海啸。 • 另外海底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 都可能引起海啸。 • 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 ,所以在海洋 的任何地方波都可以传播过去,海啸不会在深海 大洋上造成灾害,但当海啸波进入陆棚后,由于 深度变浅,波高突然增大,它的这种波浪运动所 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10米,并形成“水墙”。
咸潮
• 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 水文现象,它是由太阳和月球对地表海水的 引潮力引起的。当淡水河流量不足,导致海 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 即形成咸潮。 • 多发季节:冬春季或干旱的季节。 • 我国分布的典型地区:珠江口
咸潮成因
• 自然原因 ①主要原因是降水少,流量不足。 ②海平面上升加剧咸潮蔓延。 ③若遇天文潮,海平面更高。 ④若风向与海潮的方向一致可以加快其推进速度, 加大其影响范围。 • 人为原因 ①过量滥采河沙造成河床严重下切。 ②经济发达生产和生活用水增加加剧咸潮。 ③过度开采地下水
三、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你看 到海面后退速度异常快,立刻撤离到内陆地势较高的地 方。
四、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急救包,里面应该有足够 72小时用的药物、饮用水和其他必需品。这一点适用于 海啸、地震和一切突发灾害。
海洋灾害的防御
健立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
加强海堤建设
有效地保护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红 树林、珊瑚礁等均可有效的抵御风暴 潮、海浪等海洋灾害
读图“我国华南某河流下游剖面图”,回答9~10 题。 9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河水位与地下水位关系的是:
A
读图“我国华南某河流下游剖面图”,回答9~10 题。 10当河水位于最低水位时,该河流的河口地区可 C 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A.水土流失 B.滑坡 C. 咸潮 D.凌汛
近3年来,珠江流域持续干旱,江河水位显著偏低,海 水倒灌,成潮上溯,给珠江三角洲澳门、珠海、中山、 广州等地供水造成很大影响。2005年1月17日上午8时, 贵州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开始加大泄量放水,珠江压咸补 淡应急调水正式启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3~5题 A 3.珠江流量最小的季节 A.冬春 B.夏秋 C.秋冬 D.春夏 4.2005年春季珠江三角洲地区咸潮影响成为近20年来最 为严重的一年。原因是 B A.经济快速发展,工农业需水多 B.2004年秋末以来,珠江流域旱情严重 C.受副高位置偏南的影响,雨季推迟 D.南方地区暖冬影响
2、我国沿海地区发生海啸的可能性小,与其相 关的因素是 B A.海岸线漫长 B.大陆东侧海洋中环绕着系列岛屿 C.位于中纬度地区 D.不位于板块交界处
(2005年高考,广东卷)
2004年12月26 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使沿岸若干国家遭 受巨大灾难。回答23-24题。(双项) 23.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 AD A.印度洋洋底大地震造成的 B.特大风暴潮引起的 C.海平面上升造成的 D.板块移动岩层破裂引发的 24.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 A.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 BC B.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C.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植被覆盖 D.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赤潮的危害】
1. 破坏了海洋的生态平衡,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 2. 破坏了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 • 有些赤潮生物会分泌出粘液,粘在鱼、虾、贝 等生物的鳃上,妨碍呼吸,导致窒息死亡。 • 大量赤潮生物死亡后,其分解过程中要大量消 耗海水中的溶解氧,造成缺氧环境,引起虾、 贝类的大量死亡。 (生物的主要死因) 3. 危害了人类健康. 人类食用含有毒素的海产品,严重时可导致死 亡。
B
(2)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 A.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B.亚欧板块的边界 B C.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D.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地中海-喜马拉雅 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 山地震带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3)这次地震引发海啸,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 大伤亡的原因是 C ①人口老龄化 ②沿海人口密度大 ③多河流入海 口 ④缺乏海啸预警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直接损失:人员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 间接损失:破坏各种基础设施.
“桑美”风暴潮袭击后的沙埕港
【如何逃生】 一、地震是海啸最明显的前兆。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 震动,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要记住,海啸有 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二、海上船只听到海啸预警后应该避免返回港湾,海 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在海啸到来前 把船开到开阔海面。
近3年来,珠江流域持续干旱,江河水位显著偏低,海 水倒灌,成潮上溯,给珠江三角洲澳门、珠海、中山、 广州等地供水造成很大影响。2005年1月17日上午8时, 贵州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开始加大泄量放水,珠江压咸 补淡应急调水正式启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3~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