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___广播电视新闻写作.pptx

合集下载

广播电视文稿写作课件

广播电视文稿写作课件
简练明快
使用简练、直接的语言表达新 闻内容,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
子结构。
准确严谨
用词准确严谨,不使用模糊或 不确定的表达方式。
朴实自然
以朴实自然的风格写作,避免 华丽或夸张的修辞手法。
规范统一
遵循新闻文稿的规范和统一标 准,确保文稿的易读性和可理
解性。
03 广播电视广告文稿写作
广告文稿的写作要点
明确广告目的
广告语言应简单易懂,避免使用生僻 字词和复杂的句式,确保观众能够快 速理解。
形象生动
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广告更具有 表现力和感染力,让观众产生共鸣。
节奏感强
在广播广告中,要注意语言的节奏感 和韵律感,让观众更容易记住广告内 容。
符合目标受众
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使用适合的语 言风格和表达方式,提高广告的针对 性和效果。
广播电视文稿写作课件
目录
• 广播电视文稿写作基础 • 广播电视新闻文稿写作 • 广播电视广告文稿写作 • 广播电视专题节目文稿写作 • 广播电视文稿的修改与润色
01 广播电视文稿写作基础
广播电视文稿的特点
视听性
广播电视文稿需要符合听觉和视觉的 规律,语言要简练、易懂,同时配合 画面、声音等元素,增强观众的视听 体验。
新闻性
文艺性
广播电视文稿可以运用文学手法,如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 表达力和感染力。
广播电视文稿需要具备新闻性,及时 传递最新信息,保证内容的时效性和 真实性。
广播电视文稿的写作技巧
01
02
03
结构清晰
广播电视文稿需要有一个 清晰的结构,包括开头、 主体和结尾,使观众能够 快速理解内容。
言简意赅
语言要简练、精辟,用最 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含 义,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 。

广播电视文稿写作PPT课件( 106页)

广播电视文稿写作PPT课件( 106页)
3.20世纪80 年代以后广播文体更加完备和成 熟
(五)电视文稿写作发展历程
1.早期的电视文稿同样来自报纸,同时借鉴了 广播播音的方式,由播音员播报新闻;随着对 电视特性认识的加深,记者出境播报形式出现。
2.20世纪67、70年代,电视新闻采集和卫星新 闻采集手段使电视文体出现了很大变化。现场 报道更加突出,主播制渐成主要播报方式。主 持人逐渐摆脱了播音员单纯的“传声筒”的制 约,在现场、演播室和记者、专家等知情人士 的做访谈节目,不再是单纯的文字解说的写作。
论不分,新闻与广告不分;称为“朴素的记录”
(二)新闻评论又一种新的新闻体
1.产生的时间和地点:17-18世纪资本革命时 期的欧洲
2.媒介:政党报纸报纸
3.特点:报纸靠政党和政府津贴,变成阶级斗 争的工具;读者对象是政客、上层资产阶级分 子;称为媒介文稿写作的主体,消息写作其次。
(三)导语及倒金字塔结构的形成
二、新闻工作者的素养
1.政治素养 1)“耳朵”的功能:接听,也即传达党和国家()包括
各级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体现的是自上而下的指导 性——下情上达,正面宣传 2)“眼睛”功能:巡视,发现和曝光各种违法违纪行为 以及社会丑恶现象,体现的是自下而上的监督性——舆 论监督
2.知识和学识素养 3.思维和思想素养 4.新闻业务素养:新闻才干、新闻敏感、新闻经验。 现场广播是最能反映新闻业务素质、衡量记者的新闻敏感、
现场录音等形式兴起 (五)电视文稿 1.产生的时间和地点:20世纪67、70年代欧美
发达国家 2.媒介:电视 3.特点:画面、语言和音响统一于一体,
二、影响媒介文本及其类型的因素
(一)社会文化的变迁 如深度报道的产生源自于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

广播电视文稿写作-PPT课件

广播电视文稿写作-PPT课件

1.外交部发言人姜瑜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应沙特 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马里总统杜尔,塞内加尔总统 瓦德,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毛里求斯总统贾格纳特 、总理拉姆古兰的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2月10日 至17日对上述五国进行国事访问。 2009年2月2日时事 新闻(国内) 2.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2 日在英国剑桥大学具有 500 年历 史的“瑞德讲坛”发表了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 》的演讲。 3 .非洲联盟(非盟)第十二届首脑会议2月1日在埃塞 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来自非盟 50多个成员 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出席了会议。在1日举 行的闭门特别会议中,非洲各国与会代表重点讨论了 建立非洲联盟政府,加快非洲大陆政治、经济一体化 步伐等问题。经过一整天激烈辩论,决定推迟建立非 洲联盟政府。
专题类新闻节目是对新闻事实作详尽的有深 度的报道。 它综合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段与 播出方式,深入报道某一重大新闻事件,典 型的人物、经验、观众关注的社会问题、社 会现象的剖析等。要求记者能在事实的基础 上,对事实、对问题做出分析,以独特的见 解引起观众深层次的思考。 包括电视专题报道、电视新闻调查、电视新 闻杂志节目、电视专访和电视记录片。
画面不可缺声音: 消息新闻画面 解说词:白天,一架失事飞机的残骸。
中国北方航空公司一架机号为B -2141 LMD - 82 型客机,11 月13 日下午在 执 行 沈 阳 经 北 京 至 乌 鲁 木 齐 的 CJ 6901 航班任务过程中,于北京时间14 时 56 分在乌鲁木齐机场降落时失事, 现已证实有死亡……
三、电视消息类新闻的写作
电视消息类新闻篇幅短小,需要高度的概括性, 遵循事物的脉络提供信息,解释背景,揭示主题 要考虑声画对位和逻辑关系。 需要从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写作各个 面下工夫。 (一)标题写作 拟定标题的基本原则是简洁、通俗、生动、确切 写作要紧贴主题,起到引导视听、浓缩信息、说 明内容的作用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件第八章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概论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件第八章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概论
主观视角,又称第一人称叙事 (限 知) 。就是叙事者“我”身临其境, 现场目睹了新闻事件的进展过程, 并以目击者的身份讲述所见所闻。
多向视角,是主客观视角的交叉运 用。
• 第二步:确定新闻叙事中什么时候使用这些画面,什么时候使用这些 同期声,
• 第三步:决定新闻中的什么内容用文字叙述,文字稿如何与画面对映, 文字如何引出采访同期声。最后,形成完整的新闻叙事框架和相应的 文字稿。
二、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功能
•从直观上来说,广播电视文稿写作就是解说词(配音)的写作。在不同 的新闻类型和具体新闻语境下,解说词的功能有强有弱。
(四)二元结构:广播电视文稿的非完整性
•广播电视声音中的语言声存在着二元结构:一是叙述者的声音,既播音 员或主持人的解说,一是现场录制的人物的声音即同期语言声。
•如果将采访得到的同期声和画面 作为前期素材,将解说词配音、 音乐等作为后期素材,那么在前 后期素材之间明显地存在一种替 代关系、互补关系。
广播电视新闻的图像与图像、同 期声与同期声之间,有时候没有直接 的联系,缺乏逻辑关系,如果没有文 字稿,会使人不知所云。
3.多义的分辨与引导
对电视来说,电视画面具有具象性,与具象性相伴是画面概括力的 缺乏,因为电视画面所呈现的总是具体的“这一个”,从符号学的角度 说,它具有“能指”,然而,电视画面的“所指”很难由它自身做到本 质的呈现,纯粹的画面对于观众来说只是一堆直接经验的材料,很多时 候它不会自动产生或提供明确的含义。
新闻作品是有观点的,但好的新闻不掺杂个人观点,也 就是在新闻写作中不掺杂个人的观点,而是让事实说话、让 同期声说话、让画面说话。
2.情感与人文关怀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情感,是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一大资源。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课件第一编.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课件第一编.

巡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访
指记者沿着预定路线进行的采访、 考察活动。 路线具有显著特色和重大意义: 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 文化等。 记者就地取材,进行系列报道
从采访技术手段划分
录音采访 话筒采访 电话采访 出镜采访 磁带采访 卫星电视采访 网络采访 • 演播室(播音室)采访 • 隐性采访
点。
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方式及手段
• 从采访的形式划分 • 从采访的性质划分 • 从采访的技术手段划分
从采访的形式划分
直面采访 集体访问 现场观察 同步采访 路边随访 蹲点采访 查阅资料 书面采访 参加会议 改写 “普尔”式采访 代访
直面采访
学习方法及学术道德
学习方法:
• 理论结合实践
学术道德:
• • • • 不剽窃别人的作品 不抄别人的作业 不让别人抄你的作业 实践考查中不偷看, 也不让别人偷看
摸底训练
1 自选题材,写篇新闻,字数在200字左右 2 列举3位自己最欣赏的主持人(广播或电视) 3 列举自己喜欢的新闻栏目(广播或电视)
录音采访
作用: • 广播记者用录音完成报道, • 电视记者取得同期声, • 纸质媒体记者避免漏记或误记等 优点: • 清晰的真实感,节省记录时间,
出镜采访
是在采访现场的镜头中出现自我形象 的工作方式。 优点: • 赋予现场以特殊的真实感 • 有效拉近传播者与受众的心理距离
卫星电视采访
是利用通信卫星技术进行的最现 代化的采访手段。 优点: • 跨越空间距离,在屏幕上进行面对 面交流
案例分析
• 案例:记者现场报道九三阅兵 • 分析角度:运用了哪些采访方式
思考: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结合一条新闻线索,策划你准备在采访中

第十讲: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 电视采写 教学课件

第十讲: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 电视采写 教学课件

广播新闻的基本优势
短、快、新(由于无线电波传送决定)
短:除实况,一般消息不超过1分钟,通讯5 分钟。这由声音特点决定(过耳不留),长 了记不住。3W(what什么、why原因、how 经过)。故信息量大。
快:时间之隔最短。
新:包括时间和内容。次序:广播、报纸、 电视(晚上)。
真实、及时、具有一定信息量和新闻价值─一 切大众传播媒介新闻的共同要求。
广播新闻主要不在深,而在于精练,在于节 目的容量大。南京电台一个小时的“经典时 间”节目几乎全部是一句话新闻。苏州电台 规定每条新闻稿件不能超过300字。
一定要学会写“人”写“事” 练习写一个人-自己最不愿意或最愿意写
的人,本班的一个同学。
练习写一件事。
写作的基本规律
新闻事实要保持一致。可以用一句话来说, 这是它的最大规律,也是最高规律。这个基 本规律决定了作者在写作过程当中必须坚持 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十讲:广播电视新 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课堂讨论:1、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广播 电视新闻写作是什么关系?
广播电视写作原则与技巧
"为听而写"和"为看而写"──要听众一 听就懂,观众一看便知,牢牢吸引听众 和观众。
一、导语──要有吸引人的魅力
原则:把文中最新鲜、最精彩、最令人感兴趣的部分 放到导语中。
二、顺口(朗朗上口,悦耳易懂)
要求:多用现成话,避文绉绉的"字儿话";多用异音 词;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多简单句、少复合句;多
主动语态,少被动语态。最佳句式是主、谓、宾构成 的句子。
三、响亮(的字,播出去清晰、精神)
四、节奏(抑、扬、顿、挫,节奏鲜明)
汉语音特征就是声调变化,即语音高低、升降、长短 的变化。造成音韵美、节奏感。押韵对比叠韵可增强

第一单元任务三《新闻写作》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任务三《新闻写作》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二、学习新闻写作
活动一:学写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最简短的文字。要求高度概括。 阅读下面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有关报道,完成后面题目。 2018年11月30日,“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网上展馆 开始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全面上线。网上展馆以央视网为依托,采用360度全 景和3D模型技术手段,运用多媒体互动叠加图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再现了 “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全貌。观众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 登录网站,随时观看展览的全部内容,身临其境般感受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大 成就和时代变迁,获得沉浸式、漫游式参观展览的情境体验,同时还可以发表自己 的观展感受。网上展馆将与实体展览互相呼应,打造足不出户、永不落幕的展览。
(3)逻辑顺序式结构 逻辑顺序式结构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如消息内容各部分之间的对比关系、 并列关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点面关系等来安排材料。具体用什么样的逻辑关 系能更好地表现新闻事实要视内容而定。例如: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
中新社北京14日电 伦敦消息 据英国媒体当地时间2018年3月14日报道,英国 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逝世,享年76岁。
(2)描写式,即对消息中的主要事实或某一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洁的描写。如: “‘感谢老师们!感谢北京亲人们……’杨文同学从江老师手中接过一张价值600元 的衣服包裹单时说了上面的话。”
(3)评论式,即对所报道的事实,作简洁、精辟的评论,以揭示事物的性质。如: “2016年是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一年。重庆教育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高起点、 高标准地抓好今年的工作。”
活动二:学写导语 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 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 导语的写法: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引用式。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件第十章广播电视新闻专题写作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件第十章广播电视新闻专题写作
根据调查对象不同,广播电视新 闻调查可以分为事件性调查和主题性 调查:事件性调查就是对新近发生的 某一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事件的调查报 道;主题性调查是对某一社会问题或 现象进行调查。Βιβλιοθήκη ⑴真实准确——解说词的基本要求
从本体上讲,调查性报道 要揭开“被掩盖的真实”, 它本身就是一个发掘和展示 真实的过程。真实与准确, 是调查性报道的本质要求。 没有真实,就没有调查性报 道,没有准确,报道就没有 说服力。
二是通过完整记录一个新闻事件来表现人物,这种方式新闻性更强、 时效性更高,为新闻人物专题报道普遍采用
⑵以情感人 优秀的新闻人物专题报道总是蕴含着浓浓的深情,以真实朴实的情感
来打动公众,或者是通过故事的叙述,记录人物的生活点滴,引起公众 或同情或钦佩或赞赏等情感上的共鸣,调动起公众的情感参与,共同关 注人物的命运,与人物一起经历生活的悲欢离合。
你只能跟着人流走,人流往哪走你就往哪走,你一厘米的空间都没有的,你是被完全被带 着走,你当时想要保持腿要平衡,不能倒下。
解说: 在调查报告中,外滩的人流从23点开始到事发时,已经上升到了31万人。近4个小时里,人
数翻了近3倍,而在这一过程中,根据调查报告显示,黄浦公安分局所布置的警力仅仅增加了 160人。
⑶理性思辨——解说词的风格
以文字语言为依托的解说 词,可以展现同期声和画面所 不能表达的理性和逻辑力量, 不断唤醒和提升公众的理性思 考、分析判断能力,引导公众 主动参与,有助于揭示事物本 质,从而增强广播电视新闻调 查报道的理性思辨色彩。
理性思辨不仅是对解说词 文字风格的要求,它也体现出 解说词在节目中的作用。解说 词的理性思辨色彩,主要通过 两种方式实现:一是提问,二 是分析。
•广播专题指运用广播表现手段对某一个重大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进行深 入、细致、完整的报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篇:广播电视新闻写作
第一章 新闻写作的一 般规则和要求
第二章 广播电视新闻 写作的个性特点
第三章 新闻的类别、 结构和语言
第四章 广播电视新闻 写作技巧
第五章 广播电视新闻 写作与节目构思
第六章 广播电视新闻 题材特点及写作要领
第七章 电视解说词写 作
第一章 新闻写作的一般规则和要求
2、新闻真实性包括哪些内容
一般来说包括两个主要内容:
***构成新闻的事件一定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构成 时间、地点、人物一定要准确,事件中涉及的细 节、背景、数字、引语、人物心理活动,无形的 事实一定要真实可信。
新闻中选择的具体材料,能正确地反映事物其真 实面貌,说明事物的本质或科学地解释新闻事实。 新闻中的观点提炼的基础有赖于选择的材料典型 具体。
三、客观公正 迅速及时
1、客观公正 新闻的客观公正性,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记者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真人真事,不容
许有任何虚构、夸大或缩小,记者对事实的选择 应该是客观公正,不能带有主观主义倾向 其二,记者在新闻中对事实的阐述,解释,说明, 也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能有任何违背 客观事物本质的歪曲或掩盖。
生动,注意从下述几个方面加强训练。 其一、注意筛选新鲜的事实 其二、抓住事物特点 其三、选择新鲜的角度 其四、使用生动的语言
2、简洁明快 新闻写作要做到简洁明快,才能体现短小、精炼的特点 首先、学会抓新闻 第二、短新闻要求文字简洁、精当、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第三、短新闻要求新闻主题集中突出
在新的基础上考虑选择既有鲜明的个性, 又有普遍意义的事实
选择事实除了指新闻本身的事实外,还包 括背景事实。
(2)、事实的概括 高度的概括手法是新闻的基本写法 概括好事实要: 掌握大量材料,了解事物的各个方面 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和较好的文字水平 深入实际,深刻了解生活
(3)、防止表面性、片面性、主观性
核准、声音的修正、写作的难点)
二、电视新闻写作的特点
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 以活动图像、声音、文字为符号,对新近发生 的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具体要求
(1) 为眼睛而写 具体要求:少而精当、实而具体、主次分明 (2)为耳朵而写 具体要求:口语化、通俗易懂、朴实自然、 简短明晰、形象生动、节奏感强、格调与文 风
第四、简洁明快要求在写作上用简洁、概括的语言吧精彩、 充实的内容表现出来,让受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第五、短新闻仍然可以涉及重大题材,揭示重大主题。
第二章: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个性特点
一、广播新闻写作的特点 口语化(广播新闻写作同报纸新闻写作的区
别之一) 简明扼要 快捷迅速 写作中的编辑意识(文字上的修改、事实的
第三章:新闻的类别、结构和语言
一、新闻的类别划分 通常有以下几种----时间上的分类【事件性 非事件性】 写作特点上的分类【动态消息、经验消息、述评
消息、综合消息、人物新闻、公报新闻、新闻 特写、答记者问】 报道领域上的分类【时政新闻、经济新闻、文教 新闻、社会新闻】
西方新闻的分类
纯新闻 新闻专稿 专稿式消息 解释性新闻 分析性新闻
一、新闻必须完全真实 是新闻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从事新闻工
作的人须牢固地树立这个基本点 从新闻产生、发展的历史看,新闻是以真
实取胜的
1、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新闻文体是以写真人真事区别于其他文体 而独立存在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例子:《静海寺零点敲响警示钟》
注意:新闻要求真实,并不是说真实的事 实都是新闻,记者要选择有新闻价值的事 实进行报道,防止有闻必录的客观主义倾 向。
二、新闻结构的形成
结构对于一篇新闻稿的写作至关重要 (1)倒金字塔式结构 优点:其一,符合新闻特点;
其二,符合受众的需要; 其三,有利于编辑及时处理。 缺点:其一,容易老套重复; 其二,比较生硬呆板。
(2)金字塔结构
高潮形成按时间顺序逐步展开,或按情节发展 过程展开
优点:重要事实在后面,适合故事情节较强的新 闻,根据时间顺序、事件顺序安排材料,铺展 部分比较广阔、灵活,写起来比较自由、顺手。
划不清新闻报道与文艺创造的界限,写出 半真半假的新闻。
注重用事实说话
1、新闻是事实的报道 世界新闻发展史揭示:新闻是事实的报道,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新闻的基础。 2、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特征 3、怎样用事实说话
4、用事实说话要注意的问题 (1)事实的选择 首先抓住“新”字
3、新闻失实的原因 新闻失实是个“顽固症”
每个重大历史时期都有一些严重的失实报 道。
土地革命、抗美援朝、1958年搞浮夸、新 闻报道唱高调、十年动乱
一、认识方面
主要表现为形而上学,主观主义。对事物 缺乏一分为二,造成片面性、绝对化。
二、采访方面 采访不深入造成新闻失实 三、写作方面
表面性:对事物缺乏中肯的分析,只看表 面现象,没有抓到事物的本质
片面性:不会全面看问题,只见局部,不 见整体
主观性:不能客观看问题,从主观愿望出发, 带框框、题目下去,符合就采,不符就不 报,没有从实际出发。
(4)、防止以假象代替真相
(5)、处理好事实与观点的关系
用事实说话并不是一概排斥议论。但议论 必须是从事实本身得出来的结论,而不是 用抽象的推理得出来的。
2、迅速及时
迅速及时是新闻报道的特点之一
新闻是“易碎品”,事过境迁,就会成为 旧闻,失去作用。我们强调新闻迅速及时, 并不是将所有报道都绝对化地抢先发表, 有些新闻的处理在时间上还要服从国家利 益、社会大局的需要。
四、新鲜生动 简明明快
1、新鲜生动 新鲜生动是写作的技巧标准。要做到新鲜
缺点:不便于删节,开头若不吸引人,读者往往 看不下去。
(3)平行结构 在同一条新闻中,有几个同等重要又相互关联的
事实需要告诉读者,往往采用此结构。 如:政府公告
国务院任免事项
(4)悬念结构 开头设置悬念,对读者有较强吸引力。 在新闻中不是大量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