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的写作(五)

合集下载

第六章 广播电视新闻题材特点及写作要领

第六章 广播电视新闻题材特点及写作要领
第六章 广播电视新闻题材特点 及写作要领
第一节 消息的写作
电视消息的写作
一 活动图像新闻 有现场画面形象的动态消息 写作要求: 画面、解说、同期声有机统一 时间、地点按事物发展变化的逻辑顺序
二 口播新闻 播音员、主持人口头播报的新闻 写作要求: 简明扼要 可配图像资料、背景画面等
• 三 图片组合新闻 成组的照片组合,配以文字解说 写作要求: 解释、说明、补充照片 提供背景、主要事实、观点 一般适用于没有留下活动图像资料的背景材 料。
• 现场参与式 • 由主持人主持,由特邀嘉宾和演播室受众直接 参与,就新闻事件或社会生活中公众关心及感兴 趣的话题展开讨论或争鸣的谈话节目 • 在这类节目中,现场观众直接参与、介入谈话过 程,使人际交流的特点更显著,参与者范围更广 泛,节目现场感与参与感更强 • 更大范围的讨论与争鸣使这类节目更轻松、更活 跃,某种程度上还带有一定的娱乐性因素
二 写作 1 标题 要求:显示内涵、巧用修辞 2 开篇 要求:定准基调、勾住读者、短小精炼 悬念设置:用危急场面开篇、用反常情节开篇、用 有趣情节开篇、用新鲜事实开篇、用引人思索的 问题开篇、用议论开篇 3 主体 处理好段落、层次、疏密、过渡、照应等。 4 结尾:总结式、抒情式、情节式、点睛式、引申 式
作业:根据以下材料写篇简短的评论: 今年(2009年)44岁的黄朝碧,2001年12月 至2006年11月期间任万盛区关坝镇副镇长,后任万 盛区纪委驻万盛区经济贸易委员会纪检组长。2005年 12月,为建设某煤田,万盛区政府将关坝镇兴隆村6个 社的集体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并予以征收,黄朝碧是煤 田征地拆迁协调办公室的分管领导。
(二)电视谈话类评论的形式
• 访谈式 由主持人(或记者)在演播室(或其他 固定场景)与谈话对象就某一事件或问题,以面 对面或连线方式进行的,以了解意见性信息为主 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谈话节目 • 在这类节目中,主持人(或记者)以访为主,以 提问为主;嘉宾以谈为主,以回答问题、表明态度、 发表议论为主 • 访谈的对象多为公众关注的新闻人物、社会知名 人士或某方面的专家权威

电视新闻写作要求与特点

电视新闻写作要求与特点
电视新闻是叙述性的“新近发生或正在 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声画关系的处理 上,就必须声画对应。
2、内容上的要求 5个W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要报道好事实,就要注 意“用事实说话”。怎样“用事实说话”?最基 本的方法就是交代清楚“5个W”,即:Who (何人), Where(何地),When(何时), What(何事),Why(何故)。或者将“Why” 分解为“Why(何因)”和“ How(何果)”, 成为“5个W1H”。这些其实是一般记叙文的要 素。新闻作为文章的体裁,实际上是记叙类文体 在报纸、广播、电视新闻中的运用。因此,传统 的新闻学,一直将“5个W”视为新闻的要素。
3、表达上的要求 4个C标准
“4个C”标准是西方电视界提出来的。 1991年,美国三所名牌院校印第安纳大学、 南加州大学、马里兰大学用“4个C”标准, 对美国三大电视网晚间新闻节目的三位名 主持人的写作进行评估,得出了令人满意 的结论。这“4个C”标准,可说是电视新 闻写作的基本要领:Clear(清楚); Concise(简洁);Correct(准确); Conversational(口语)。
电视新闻写作
1.电视新闻的写作要求 2.电视新闻的写作特点
1 电视新闻写作要求
前言
电视新闻从选题到播出,就像一条流 水线一样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个的 制作过程如下:
电视新闻制作过程一般都会分成前期 和后期两个时期,虽然说应该在后期才会 有文字稿的具体写作,但是,在采访构思 和前期制作的选题,也会有文字写作的。 因而,在电视制作的整个过程之中文字稿 的写作要求是起到贯穿作用的。
(2)时间的新近性
新闻姓“新”,新闻“新”字当头。 只有新的东西,才能引起受众注意。引起 社会关注。因此,新闻要以 “新”夺人, 以“新”取胜。而“新”与 “快”是连在 一起的,只有快了,才能新鲜。新闻贵新, 就要在“快”字上下功夫。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基本知识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基本知识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基本知识(一)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符合媒体特点:广播电视新闻写作需要符合广播电视媒体的以下传播特点:(1)快速及时,先声夺人:广播电视在时效性上具体其他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甚至可以实现现场直播,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应高度重视时效性;(2)线性传播:广播电视按时间顺序播发节目内容,在写作中要注意不断出现小高潮点,吸引受众;(3)受众广泛,对象性强:广播电视直接诉诸于受众的听学和视觉器官,较少受文化程度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受众范围广泛,适应这一特点,广播电视写作中应注意通俗易懂;(4)具体形象,感染力强:广播电视可以运用声音或图像再现人物和事物现场,给受众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在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应注意运用好这一点,激发受从的接收兴趣;(5)转瞬即逝,不留痕迹:广播电视的信息符号是声音和活动图像,稍纵即逝,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应扬长避短,少用抽象、复杂的内容,便于受众掌握。

易于接收接受:线性传播、转瞬即逝的特点要求受众的思维紧紧跟随,容不得细细揣摩,同时广播电视受众面广播,在文化、年龄上是多层次,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内容和语言应明白晓畅,易于接收、接受。

可听性:广播电视要求受众用听学器官捕捉语音、语义,因此要让受众听得见,也听得懂,要求“上口”和“入耳”,便于口说耳听。

准确性:广播电视新闻写作要求真实准确,新闻报道对象确有其事,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过程细节、引语、资料等都应是准确的。

完整性: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信息应相对完整。

通俗性:要把深刻的思想、复杂的问题等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清楚。

注意通俗化不等于简单化、庸俗化。

用事实说话: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即通过叙述事实发表无形的意见。

(1)新闻报道中体现客观中立的立场;(2)新闻报道中注意消息来源的多样性,确保报道的客观准确;(3)采用多种“用事实说话”的手法,如选择典型事实说话、巧用背景材料说话、借用他人言论说话、用情节细节说话等等。

(二)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要求结构线索单一: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要适应线性传播的特点,力求线索单一,结构单纯,让受众在几分钟的时间内掌握报道要点。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复习重点归纳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复习重点归纳

一、电视深度报道的写作要求1.以思想和见识统摄整档节目:深度报道的核心是新闻五个W中的WHY和HOW。

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是深度报道最突出的特色。

2.科学的调遣各种背景材料3.充分把握客观解释的魅力,慎用主观议论4.在宏观分析的基础上发挥逻辑论证的威力二、导语定义:导语又称“撮要”,是消息这一新闻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重要特征。

导语出现在一条新闻的开头部分,一般阐明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发表紧紧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

导语的功能:(1)以最简要的手法勾勒出新闻事实的要点和轮廓,使观众通过导语就可以对整个新闻事实有大致的了解。

(2)唤起观众的注意,激发观众继续收看新闻背景和主体。

(3)为整条新闻定下报道基调。

导语制作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整条新闻的风格和发展。

三、广播新闻的优劣势:优势:1.广播新闻的最大优势是“先声夺人”,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件。

广播的这一优势是和电视分享的,但比报纸要强。

报纸有出版周期,就算用电子出版系统出“号外”,也快不过广播的速度。

2.广播新闻的另一大优势是“真实感人”。

声音符号的传真性,提高了新闻传播的准确性;而声音符号的情感性,又强化了新闻的感染力。

声音比文字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因为声音中有情。

听众面广,是广播新闻的又一优势。

劣势:1.清晰度低,是广播新闻的一大劣势。

原因在于,广播的传播结构是线性一元的,它用声音这唯一的元素把新闻事实纳入时间的一维线性结构之中。

报纸新闻是在二维平面上的文字,阅读顺序由读者决定。

2.听众的伴随行为也会干扰新闻信息传播的清晰度。

收听的方便性是广播的优点,同时也是缺点。

方便就不免随意。

3.广播新闻还有一个劣势,就是容量有限。

口播新闻每分钟最多200字,30分钟的新闻节目也只有6000多字,只抵得上对开报纸的半个版。

根据测试,同样30分钟内,看报纸比听新闻广播获得的信息更多。

1四、广播消息1.广播消息的特点和写作要求:定义:广播消息,也就是狭义上的广播新闻。

新闻 5w 经典范文

新闻 5w 经典范文

新闻5w 经典范文摘要:1.什么是新闻5W2.为何新闻5W具有经典价值3.新闻5W在写作中的应用技巧4.如何提高新闻5W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正文:新闻5W,指的是新闻报道中必备的五个要素,即Who(谁)、What(发生了什么)、When(什么时候发生的)、Where(在哪里发生的)和Why(为什么会发生)。

这五个要素构成了新闻报道的基本框架,是新闻写作的基础。

一、什么是新闻5W新闻5W是对新闻事件的基本描述,它是新闻报道的基石。

谁参与了事件,发生了什么,什么时候发生的,在哪里发生的,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些都是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信息。

无论是报纸、电视、广播还是网络媒体,新闻5W都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形式。

二、为何新闻5W具有经典价值新闻5W具有经典价值,原因有以下几点:1.完整性:新闻5W涵盖了新闻事件的基本信息,使读者能够对事件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2.清晰性:通过新闻5W,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

3.时效性:新闻5W强调事件的时效性,能够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兴趣。

4.客观性:新闻5W要求报道者客观地描述事件,避免主观评论,使新闻报道更具权威性。

三、新闻5W在写作中的应用技巧1.突出重点:在撰写新闻报道时,要突出重点,抓住事件的核心信息。

2.合理安排顺序:根据事件的重要性和逻辑顺序,合理安排新闻5W的呈现顺序。

3.丰富细节:在描述事件时,要注重细节的丰富,使报道更具生动性和可读性。

4.导入导语:使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新闻事件,引导读者进入正文。

四、如何提高新闻5W的可读性和实用性1.简洁明了:在撰写新闻5W时,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清晰地呈现事件信息。

2.逻辑清晰:确保新闻5W的逻辑顺序清晰,使读者容易理解。

3.适当运用修辞手法: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如对比、设问等,提高新闻报道的艺术性。

4.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丰富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总之,新闻5W是新闻报道的基础,掌握新闻5W的写作技巧,能够提高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广播电视新闻稿范文

广播电视新闻稿范文

广播电视新闻稿范文【广播电视新闻稿】。

主持人,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广播电视新闻。

我是XXX,下面为您带来最新的新闻报道。

新闻主持人,今天,我们首先来关注一下国际新闻。

据报道,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美国方面表示,此举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和保护美国企业,但中国方面则强烈谴责这一行为,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予以回击。

这一举动引发了全球股市的动荡,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表达了对此事的担忧和忧虑。

新闻主持人,接下来,让我们关注一下国内新闻。

近日,我国成功发射了一颗新一代通信卫星,这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这颗卫星将为我国的通信网络提供更加稳定和高效的支持,为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一成就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展现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强大实力和技术水平。

新闻主持人,此外,近日,我国还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4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得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赞誉和高度肯定,展现了我国人民团结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新闻主持人,最后,让我们来关注一下社会新闻。

据报道,近日,我国一名普通市民在路上捡到了一只受伤的小狗,并将其送往动物医院进行救治。

这一举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扬和称赞,展现了我国人民的爱心和善良。

这也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地,我们都应该热爱生命,关爱动物,传递正能量,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新闻主持人,以上就是今天的新闻报道,谢谢大家的收听。

祝大家生活愉快,再见!。

20第九章 广播电视消息类新闻写作

20第九章  广播电视消息类新闻写作

2.导语的种类
导语也可分为硬软两大类: 硬导语适用于动态新闻,它一般概括介绍稿件最为重要的事实。硬导语 必须精炼,因为松散臃肿的导语难以吸引观众。 软导语用于特写类稿件,它通常使用别出心裁的描写、趣味隽永的小故 事或者巧妙借用的成语之类引起注意。特稿的导语可以是记叙式、对比 式、提问式等。
特稿的导语可以是—— 记叙式、对比式、提问式等
• 【正文】 • 早上8点,上海消防救援队在映秀镇映电宾馆废墟上喊话,搜寻幸存者,忽然听到脚下
有微弱的回应。队员随后用蛇眼生命探测仪探查,发现了一个被困超过72小时的男青 年。救援队员施救。
• 【实况】 • 这时,蒋雨航的母亲正焦急地等待着奇迹的出现,希望消防官兵正在救援的就是自己
四、广播电视消息导语
1.新闻导语的定义 广播电视消息类新闻导语是新闻的开头,通常是第一句或第
一段。一般是由主持人进行口语表达。
导语是“用最为简洁的文字,扼要表述新闻的最主要、最新 鲜的事实,揭示新闻主题、唤起受众兴趣和注意。”
导语是新闻报道的精髓所在, 它决定了整个报道的基调。导语 必须一下子就“勾住”观众的注 意力。
3.标题的形式
(1)陈述式标题:把新闻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或新闻的主题用叙述的方式 表达出来。 (2)提问式标题:通过提问的方式将新闻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或新闻的主 题表达出来。 (3)描写式标题:用形象的手法将新闻事件的特点描写出来。 (4)对比式标题:用对比的写法凸现新闻价值,吸引观众注意。 (5)议论式标题:导语中除叙述新闻外,加入了评论的语言。议论式标 题有褒扬也有批评。
• 4.沙漏型结构 在开始时与倒金字塔型结构很相似,在报道的开头给出最重要的硬新
闻信息,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其余的部分。沙漏式结构并不适用于所 有新闻报道。使用沙漏型结构的时候,新闻事件一般有戏剧性的情节, 而且情节以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出来。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习题与答案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习题与答案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新闻采访:是指记者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新闻信息的过程。

2. 新闻写作:是指将采访到的新闻信息整理、加工并撰写成新闻稿件的过程。

3. 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件对公众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4. 新闻线索:是指能够引发新闻报道的线索或信息。

5. 新闻角度:是指记者在报道新闻时选择的视角和立场。

二、填空题1. 新闻采访的基本步骤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确定采访对象,收集资料,进行采访,整理材料2.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标题,导语,正文,结尾3. 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时效性,重要性,相关性,趣味性4. 新闻线索的来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社交媒体,新闻发布会,个人提供,现场观察5. 新闻角度的选择应考虑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客观性,公正性,独特性,受众需求三、单项选择题1. 新闻采访的第一步是?A. 确定采访对象B. 收集资料C. 进行采访D. 整理材料答案:A2.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素不包括?A. 标题B. 导语C. 正文D. 图片答案:D3. 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不包括?A. 时效性B. 重要性C. 相关性D. 颜色答案:D4. 新闻线索的来源不包括?A. 社交媒体B. 新闻发布会C. 个人提供D. 电视广告答案:D5. 新闻角度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不包括?A. 客观性B. 公正性C. 独特性D. 年龄答案:D四、多项选择题1. 新闻采访的基本步骤包括哪些?()A. 确定采访对象B. 收集资料C. 进行采访D. 整理材料E. 发布新闻稿答案:ABCD2.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A. 标题B. 导语C. 正文D. 图片E. 视频答案:ABCD3. 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包括哪些?()A. 时效性B. 重要性C. 相关性D. 趣味性E. 颜色答案:ABCD4. 新闻线索的来源包括哪些?()A. 社交媒体B. 新闻发布会C. 个人提供D. 现场观察E. 电视广告答案:ABCD5. 新闻角度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A. 客观性B. 公正性C. 独特性D. 受众需求E. 年龄答案:ABCD五、判断题1. 新闻采访是记者获取新闻信息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借助“直接引语” 借助“直接引语”说话
直接引语” ▲ “直接引语”是指记者通过采访得来的被采访者 的原话。在电视称为同期声, 的原话。在电视称为同期声,这是电视相对比其他媒 体在新闻报道方面更有可信度、 体在新闻报道方面更有可信度、更有影响力的原因之 一。 西方新闻教科书把它称为“ 西方新闻教科书把它称为“新闻写作不可分割的 组成部分之一” 组成部分之一”,并辟有专门的章节论述其重要性以 及引用的具体技巧。在新闻报道的实践中, 及引用的具体技巧。在新闻报道的实践中,西方记者 也很重视使用直接引语。 也很重视使用直接引语。 本课观赏:
2
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二,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 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
(一)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要注意的是:1,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也就是说 要注意的是: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 新闻的构成是事实。 ,但不所有的事实都是新闻。 新闻的构成是事实。2,但不所有的事实都是新闻。 事实胜于雄辩。 (二)事实胜于雄辩。 新闻报道坚持用事实说话, 新闻报道坚持用事实说话,因为事实本身具有强大 的说服力。 的说服力。 事实最符合受众的需要。 (三)事实最符合受众的需要。 人们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关注传媒, 人们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关注传媒,主要想 获取信息----也就是想要了解新闻事实 也就是想要了解新闻事实。 获取信息 也就是想要了解新闻事实。
9
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运用背景材料说话
三、不同的背景材料表现不同的观点
报道同一件新闻事实, 报道同一件新闻事实,由于选择和运用了不同的背 景材料,从效果分析,会对受众的判断产生不同的影响; 景材料,从效果分析,会对受众的判断产生不同的影响; 从用事实说话的写作方法分析, 从用事实说话的写作方法分析,记者可以表现不同的倾 向性和观点。 向性和观点。例:利比亚的报道
四、综合立体地使用背景材料加大说话的深 度和力度。 度和力度。
多层次的丰富的背景材料的运用, 多层次的丰富的背景材料的运用,既可以增加新闻 的可阅读(观看 观看)性 的可阅读 观看 性,也可以更加深入地分析新闻事件的意 同时可以增加新闻的可信度。 义,同时可以增加新闻的可信度。——这是现在新闻常 这是现在新闻常 多层次、全方位的背景材料及分析。 用的方法 。如:多层次、全方位的背景材料及分析。
4
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三,是不是所有的新闻报道都在说话? 是不是所有的新闻报道都在说话?
(三)新闻与说话无法分家。 新闻与说话无法分家。
——只要报道新闻,你就在“说话”,所谓“新闻只报道客观 只要报道新闻,你就在“说话” 所谓“ 只要报道新闻 事实,不带有记者、媒体的观点”的说法是不存在的。 事实,不带有记者、媒体的观点”的说法是不存在的。这种观点只是明 显与否、强烈与否。 显与否、强烈与否。 例:《两家企业同日上市》、《地名故事之四贤街话四贤》 两家企业同日上市》 地名故事之四贤街话四贤》
3
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三,是不是所有的新闻报道都在说话? 是不是所有的新闻报道都在说话?
★“说话”——就是观点,想要表达的思想倾向。 说话”——就是观点,想要表达的思想倾向。 就是观点
(一)传播的目的是说话: 传播的目的是说话:
——从总体上说,因为新闻事实有新闻的价值,我们才去报道 从总体上说,因为新闻事实有新闻的价值, 从总体上说 而这种“价值”的传递,就表达式了我们的观点, 它,而这种“价值”的传递,就表达式了我们的观点,也就是在 说话” 尤其是我国的新闻,非常注重“说话” “说话”。尤其是我国的新闻,非常注重“说话”。
8
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运用背景材料说话
一、善于联想
这是一种通过把所报道的新闻事实, 这是一种通过把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与其他一件或几 件事实关联起来陈述的方法,暗示与引导读者进行联想, 件事实关联起来陈述的方法,暗示与引导读者进行联想, 从而得出结论。 从而得出结论。
二、善于对比
把两件事或更多的事实放在一起对比,横向对比, 把两件事或更多的事实放在一起对比,横向对比,纵 向对比都可以,这样有助于发现问题,认识事物的本质。 向对比都可以,这样有助于发现问题,认识事物的本质。 新闻写作也常常采用这个方法来发表无形的意见。 新闻写作也常常采用这个方法来发表无形的意见。 缘何两境遇》 例:《同顶一片天 缘何两境遇》
一、什么叫用事实说话? 什么叫用事实说话?
有两种不尽相同的表述,但目的和结果相同。 有两种不尽相同的表述,但目的和结果相同。 一种说法是: 一种说法是:通过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及其背景来体 现观点、发表意见。 现观点、发表意见。 另一种说法是: 另一种说法是:记者把思想观点藏在精心选择的某些 事实里,让受众通过事实自己领悟其中的道理。 事实里,让受众通过事实自己领悟其中的道理。
广播电视新闻的写作
(五) 广电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广电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主讲人: 主讲人:余仲樵
主 任 记者 南平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 南平市新闻中、 南平市新闻中、初级职称评委会评委 福建省第七届“十佳” 福建省第七届“十佳”新闻工作者 福建新闻奖评委库评委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
----央视《焦点访谈》有一句广告词:“用事实说 话”。新闻评论如此,新闻写作更应用事实说话。
5
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用事实说话的方法: 用事实说话的方法: 选择典型事实说话 通过再现场景说 运用背景材料说话 借助“直接引语” 借助“直接引语”说话
6
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选择典型事实说话
何为典型事实? 何为典型事实?
一、它必须是鲜活的读者所未知的事实。 它必须是鲜活的读者所未知的事实。 它必须具有重要性而且是具体的事实。 二、它必须具有重要性而且是具体的事实。 村官公开“晒权” 出清廉》 例:《村官公开“晒权”晒 出清廉》 接近性可以强化典型事实。 三、接近性可以强化典型事实。 后院篱笆理论,民生新闻的繁荣。 例:后院篱笆理论,民生新闻的繁荣。 有的放矢也是选择典型事实的一个标准。 四、有的放矢也是选择典型事实的一个标准。
(二)选择就是在说话。 选择就是在说话。
——我们常讲,新闻是选材的艺术,也剪材的艺术。每一个新 我们常讲,新闻是选材的艺术,也剪材的艺术。 我们常讲 闻事件包括背景,有多方面的一多系列伯新闻事实,你报什么, 闻事件包括背景,有多方面的一多系列伯新闻事实,你报什么,报 多少,报到什么程度,都反映出新闻人和媒体的态度和观点。 多少,报到什么程度,都反映出新闻人和媒体的态度和观点。有时 一个事件,不同的选择选材, 一个事件,不同的选择选材,报道出的新闻会让人得出完全相反的 看法。比如说,媒体的禁声与炒作等。 看法。比如说,媒体的禁声与炒作等。
11
谢谢
12
7
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通过再现场景说话
所谓“再现场景”,就是把新闻事实的某些 所谓“再现场景” 现场情景具体地展示或描述出来, 现场情景具体地展示或描述出来,使新闻报道做 到有神、有形,使受众仿佛亲历其境、亲眼所见, 到有神、有形,使受众仿佛亲历其境、亲眼所见, 这种方法自然会加强可信性和说服力。 这种方法自然会加强可信性和说服力。 广播电视因其具有影像、音效等方面要素服, 广播电视因其具有影像、音效等方面要素服, 尤其是电视在这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尤其是电视在这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业界常 拍到就是硬道理” 一个镜头顶一万字” 说,“拍到就是硬道理”、“一个镜头顶一万字” 就是这个道理。 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它也是电视的一个弱势, 但是它也是电视的一个弱势,一旦没拍到现 场,特别是没有拍到核心画面,就很难进行再现。 特别是没有拍到核心画面,就很难进行再现。 一切为了孩子》 例:《一切为了孩子》片头核心镜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