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合集下载

滴定分析法概论

滴定分析法概论

第四章 滴定分析概论§4.1概述定量分析的任务是测定物质中组分的含量。

定量分析的分析方法有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等。

一、定量分析的一般要求根据定量分析的任务和特点,定量分析的一般要求是: 1、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准确度高是定量分析的最基本要求。

对于常量组分(≥10%)一般要求测定误差不超过0.2% 对于半微量组分(1%~10%) 对于微量组分(0.01%~1%)2、测定结果应具有代表性测定所用试样只是待测物质中的很小部分,这些少量物质称为分析试样或样品。

3、分析方法应可靠和可行4、分析结果应正确计算和合理报告(1)、被测组分的化学表示形式 a 以被测组分实际存在形式表示。

如测得食盐试样中Cl 含量后,以NaCl%表示分析结果。

b 以氧化物或元素形式表示(实际存在形式不清楚)如硅酸盐水泥Fe Al Ca Mg 、、、含量常以2323Fe O Al O CaO MgO 、、、的含量表示。

分析铁矿石以23%%Fe Fe O 或表示。

c 金属材料和有机分析中,常以元素形式(如Fe 、Zn 、N 、P )的含量表示。

d 电解质溶液的分析,以所存在的离子形式表示含量。

(2)、被测组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a 固体试样常量组分常以质量分数表示BB sm W m =微量组分以1g g μ-⋅或6(10)-,1ng g -⋅9(10)-,1pg g -⋅12(10)-表示。

b 液体试样 ①物质的量浓度:Bn V⋅-1单位mol L②质量摩尔浓度:⋅-1单位mol kg (kg 溶剂的质量)③质量分数:待测组分的质量除以试样的质量,即B m m 试样。

④体积分数:B V V 试液表示。

⑤摩尔分数:待测组分的物质的量除以试液的物质的量,量钢为1即B n n 试液 ⑥质量浓度:常以11111mg L g L g mL ng mL pg mL μμ-----⋅⋅⋅⋅⋅、或、、等表示。

对于极稀的水溶液,视其密度为1,此时1mg L -⋅(或1g mL μ-⋅),与11()mg kg g g μ--⋅⋅在数值上相等,但概念不同。

4-滴定分析概论

4-滴定分析概论

滴定分析法概论作业答案3. 基准试剂(1)H 2C 2O 4 ·2H 2O 因保存不当而部分风化;(2)Na 2CO 3因吸潮带有少量湿存水。

用(1)标定NaOH[或用(2)标定HC1]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用此NaOH (HC1)溶液测定某有机酸(有机碱)的摩尔质量时结果偏高还是偏低?答:用(1)标定NaOH 溶液的浓度时,结果偏低,H 2C 2O 4 ·2H 2O 风化,失水,有效成分H 2C 2O 4 增加m A /M A =1/2c B V B m 大→V 大→c 小用此NaOH 溶液测定有机酸的摩尔质量时结果偏高。

M A = m A /(c B V B ) c 小→M 大用(2)标定HCl 溶液的浓度时,结果偏高;Na 2CO 3吸潮,有效成分Na 2CO 3减少,m A /M A =1/2c B V B m 小→V 小→c 大用此HCl 溶液测定有机碱的摩尔质量时结果偏低。

M A = m A /(c B V B ) c 大→M 小6.下列各分析纯物质,用什么方法将它们配制成标准溶液?如需标定,应该选用哪些相应的基准物质?H 2SO 4, KOH , 邻苯二甲酸氢钾, 无水碳酸钠。

解:基准试剂课采用直接配制法,非基准试剂只能采用间接配制法(标定法)配制。

H 2SO 4,KOH 用间接配配制法配成标准溶液。

邻苯二甲酸氢钾, 无水碳酸钠用直接配制法配成标准溶液。

H 2SO 4选用无水Na 2CO 3,KOH 选用邻苯二甲酸氢钾。

11.要加多少毫升水到1.000 L 0.2000 moL•L -1HCl 溶液里,才能使稀释后的HCl 溶液对CaO 的滴定度T HCl / CaO =0.005000g ∙ mL -1?已知:M CaO =56.08 g.mol -1 解:已知 M CaO =56.08 g.moL -1,HCl 与CaO 的反应:CaO+2H +=Ca 2++H 2O即: 2=ab 稀释后HCl 标准溶液的浓度为:1331783.008.562005000.010000.1210-⋅=⨯⨯⨯=⨯⨯=L mol M T C CaO CaOHCl HCl 设稀释时加入纯水为V mL ,依题意:1.000×0.2000=0.1783×(1.000+10-3×V)0.2000 = 0.1783 + 0.1783×10-3 × V0.2000 -0.1783 = 1.783×10-4 × V0.0217 = 1.783×10-4 × V∴ V=122mL (三位有效数字)12.欲使滴定时消耗0.10mol·L -1HC1溶液20~25 mL ,问应称取基准试剂Na 2CO 3多少克?此时称量误差能否小于0.1%?已知:M Na2CO3=105.99 g.mol -1解:设应称取x gNa 2CO 3+2HCl==2NaCl+CO 2+H 2O当V1=V=20mL ,时, x=1/2×0.10×20×10-3×105.99=0.11g当V2=V=25mL ,时, x=1/2×0.10×25×10-3×105.99=0.13g应称取基准试剂Na 2CO 3 0.11~0.13克如果要求称量的相对误差小于0.1%,一般采用万分之一天平,称量一次的绝对误差为±0.0001g ,称量一份试样需读两次数,则绝对误差为±0.0002g , 则试样最小称取量为g g 2.0%1.00002.0=± 那么,称取0.11~0.13克, 此时称量误差不能小于0.1%16.称取分析纯试剂K 2Cr 2O 7 14.709g ,配成500.0mL 溶液,试计算:(1)K 2Cr 2O 7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2)K 2Cr 2O 7溶液对Fe 和Fe 2O 3的滴定度;111.7.159,.845.55,.2.294:32722---===mol g M mol g M mol g M O Fe Fe O Cr K 已知解: 根据公式:VM m c B B B ⨯= (1) 已知 g m O Cr K 709.14722=,mL V 500=和 moL g M O Cr K 2.294722=代入上式得:111000.010005002.294709.14722--⋅=⋅⨯=L moL L mL mLmoL g g c O Cr K(2) C r 2O 72-+6Fe 2++14H +==2Cr 3++6Fe 3++7H 2OCr 2O 72 ≎ 6Fe 2 ≎ 6Fe ≎ 6Fe 3+ ≎ 3Fe 2O 3+-⨯=227261Fe O Cr n n 3227231O Fe O Cr n n ⨯=- ∴Fe O Cr K Fe O Cr K M LmL c T ⨯⨯⋅⨯=-6100011722722 =111845.556100011000.0---⋅⨯⨯⋅⨯⋅moL g L moL L moL =0.03351g ·mL -132722327223100011O Fe O Cr K O Fe O Cr K M L mL c T ⨯⨯⋅⨯=- =0.1000mL ·L -1117.159310001--⋅⨯⨯⋅⨯moL g L mL=0.04791g ·mL -117.已知1.00mL 某HCl 标准溶液中含氯化氢0.004374 g.mL -1,试计算:(1) 该HCl 溶液对NaOH 的滴定度T HCl/NaOH;(2) 该HC1溶液对CaO 的滴定度T HCl/CaO 。

第4章 滴定分析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4章 滴定分析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 滴定分析概论思考题与习题1. 什么是滴定分析?它的主要分析方法有哪些?答:滴定分析法又称容量分析法,是经典的化学分析法。

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溶液中,直到所加的试剂溶液与被测组分按化学反应式计量关系恰好反应完全为止,根据试剂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被测组分含量的一类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主要的分析方法有: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及氧化还原滴定法等。

2. 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应具备什么条件?答:(1)反应必须定量完成;(2)反应速度要快;(3)有简便可靠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3. 什么是基准物质?基准物质应具备哪些条件?答: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称为基准物质。

基准物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应具有足够的纯度;(2)物质的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符合;(3)性质稳定;(4)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4. 下列物质中哪些可以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哪些只能用间接法配制?NaOH 、H 2SO 4、HCl 、KMnO 4、NaCO 3、AgNO 3、NaCl 、K 2Cr 2O 7。

答:直接法配制:NaCO 3、NaCl 、K 2Cr 2O 7;间接法配制:NaOH 、H 2SO 4、HCl 、KMnO 4、AgNO 3。

5. 以HCl 溶液为滴定剂测定样品中K 2CO 3的含量,若其中含有少量Na 2CO 3,测定结果将偏高还是偏低?答:偏高。

6. 已知浓硫酸的相对密度为1.84,其中含H 2SO 4约为96%,求其量浓度为多少?如欲配制1L 0.1mol/L 的H 2SO 4溶液,应取这种浓硫酸多少毫升?解:浓硫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242424H SO H SO H SO 1.8496%1000mol /L 18mol /L 98.01c M ρω⨯==⨯= 配制浓度为0.10mol/L 溶液1L 需要浓硫酸体积为ml 6.5mol/L18mol/L 10.0ml 100042SO H =⨯==浓稀c Vc V 7. 中和下列酸溶液,需要多少毫升0.2150mol/L NaOH 溶液?①22.53ml 0.1250mol/L 的H 2SO 4溶液;②20.52ml 0.2040mol/L 的HCl 溶液。

第四章 滴定分析概论

第四章  滴定分析概论

第四章 滴定分析概论一、内容提要本章讨论了滴定分析法的特点和分类,标准溶液的配制和对基准物质的要求,并重点讨论了滴定分析的相关计算。

滴定分析法具有操作简便、测定快速、结果准确等特点,按化学反应类型分类,一般滴定分析法可分为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等。

适合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满足下述要求:即反应必须定量完成;反应速度快;有简便可靠的确定终点的方法。

滴定方式有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间接滴定法等。

滴定剂可用基准物质直接配制,对非基准物质配制的滴定剂应使用基准物质或其它标准溶液标定。

基准物质必须具有足够的纯度、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应完全符合、物质的性质稳定、物质与被测组分按一定的反应式进行完全反应、物质应能溶于适当的溶剂等条件。

标准溶液的浓度常用物质的量浓度和滴定度来表示。

物质的量浓度C 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n,单位为mol/L 。

滴定度T T/A :指每毫升滴定剂相当于被测物的克数,单位为g/mL 。

滴定分析的计算依据:滴定剂T 与被测组分A 作用完全达计量点时,两者的物质的量n T 与 n A 之间的关系应符合化学反应式的计量关系,即: tT+aA = bB+Ccn T ∶n A = t ∶a此为滴定分析的计算基础,由此关系式可得出滴定剂浓度与被测定溶液的关系式:测定剂浓度与被测定物质的质量及百分含量的关系式:物质的量浓度与滴定度的关系式:1000/A T A T MC t a T ⋅⋅=T T A A V C taV C ⨯=⨯%1001000%⨯=WM V C ta A A TT VnC =1000A T T A M V C t a m ⋅=二、习题(一)是非题()1. 滴定中使用的标准溶液称为滴定剂。

()2. 标准溶液的直接配制必须使用基准物质。

()3. 标准溶液的直接配制,其优点是准确,因它是通过标定的。

()4. 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定量完成,反应定量完成的程度要达到99%以上。

滴定分析概论说课教案方艳芬

滴定分析概论说课教案方艳芬

第四章滴定分析概论说课教案(方艳芬)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出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的《分析化学》上册(第三版)中的第四章滴定分析概论,按照分析化学教学计划的课时安排,本章节第1-2节内容安排在一个学时内讲解。

滴定分析法是化学分析中主要的定量分析方法。

该法具有准确度高,能满足常量分析的要求;操作简便、快速,因此滴定分析法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

本节课在学习了误差及分析数据的处理的基础上,学习滴定分析概论。

教学目标:了解滴定分析法的特点和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标定,了解基准物质应具备的条件;掌握物质的量浓度、滴定度的意义及相互换算的方法;掌握计算结果的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几个基本概念(滴定、滴定反应、标准溶液、基准物质、滴定剂、滴定终点、化学计量点、滴定误差),浓度表示方法,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等。

教学难点:对滴定反应的要求,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可通过具体例子加深学生的理解。

为此,我今天主要讲第一节二、教学程序设计1.上课之前在实验室黑板上写好板书:(一)滴定分析法原理(二)滴定过程(三)滴定分析优势(四)对滴定反应的要求(五)滴定分析分类2.回顾上次课(5分钟)提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过失误差的区别在哪里?数据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应该如何表征?3.引入新课(1~2分钟)提问:(1)什么叫分析化学,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分类?学习这门课程需要重点解决哪些问题?分析化学的定义:定性、定量分析;获得物质化学组成和结构信息的科学,原理来分: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化学分析方法: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又称经典分析法。

包括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滴定分析)。

滴定分析: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络合滴定和沉淀滴定互动:(2)那么在滴定分析中:对化学反应和滴定过程的要求?为满足测定结果要求的相关计算?以及实验过程中滴定剂、标准溶液的配置等是怎么样的呢?4. 新课讲解,结合PPT(30~33分钟)第四章滴定分析法概述第一节滴定分析法简介(一)滴定分析法原理aA + bB = c C + d D + ea al仪器(重量,分析天平;体积,滴定管、移液管等)装置(容量瓶、铁架台、滴定管(酸碱)(详见PPT)(二)重点介绍滴定过程及几个概念标准溶液:滴定剂,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S化学计量点:按化学反应计量关系完全进行的程度滴定:滴定前滴定剂加到试液中的过程滴定分析:根据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以及样品的重量计算测定成分的含量的分析方法,容量分析法问题:化学计量点应该如何确定?化学方法(指示剂方法)(详见PPT)物理方法(电导指示终点、Ce4+氧化还原滴定Fe2+ 电位为0.86-1.26V,示波极谱)非水滴定法(举例药物分析:咖啡因)(详见PPT)滴定终点:滴定分析中采用指示剂颜色或仪器信号突变的方法而终止滴定为之(Titration End point)滴定误差:滴定终点(实测值)与化学计量点(理论值)测定结果的差值备注:常量分析,试样含量>1%,相对误差< 0.1%(三)滴定分析优势准确度高,操作简单、仪器廉价,方法成熟,使用范围较广;检测限须降低,使用范围(四)尤其强调对滴定反应的要求1. 按一定的反应式定量进行(99.9%以上);2. 快(或可加热、催化剂); 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都能够发生,但有些反应很慢举例:K2Cr2O7 + KI I2(I-为还原剂,不能够直接滴定测定氧化剂)慢5H2O2 + 2MnO4- + 6H+ = 2Mn2+ + 5O2 + 8H2O2但是,加入Mn2+,能催化加快反应的进行3. 有适当的方法确定终点(指示剂)。

分析化学滴定分析概论

分析化学滴定分析概论

✓主要方式:
直接法:选用适当的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被测物质。最常用。
➢返滴定法(剩余滴定法) 先准确加入过量标准溶液,使与试液中的 待测物质或固体试样进行反应,待反应完成 以后,再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标准 溶液的方法
✓适用:反应较慢或难溶于水的固体试样
例1:Al3+ +定过量EDTA标液 剩余EDTA Zn2+标液,EBT 返滴定
• 故有 n(A)= a n(B)或 n(B)= b n(A)
b
a
• •
上还可式以中将ba上或式ba写称成为:化1学n(计A)量数1 比n(B。) 1 n(C ) 1 n(D)
a
b
c
d
• 该式就称为物质的量比规则。
• 酸碱滴定:酸给出的质子数等于碱接受的质子数
• 例如: H2SO4 2NaOH Na2SO4 2H2O
d. 试剂参加滴定反应时,应定量进行,无副反 应。
• 常用纯金属和纯化合物,如Ag, Cu, Zn, Cd, Si, Ge, Al, Co, Ni, Fe和 NaCl, K2Cr2O7, Na2CO3, 邻苯二甲酸氢钾,硼砂,As2O3, CaCO3等。

• 超纯试剂和光谱纯试剂只是说明其中金属杂质 的含量很低,并不说明其主要成分的含量在 99.9% 以上。
• 以上两个通式所体现的即为等物质的量规则。
• 若采用非直接滴定的方式,则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 上反应,此时应从总的反应中找出实际参加反应的 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 例 如 , 在 酸 性 溶 液 中 以 K2Cr2O7 为 基 准 物 标 定 Na2S2O3溶液的浓度时,包括下列两个反应:
• Cr2O72-+6I- +14H+ 2Cr3+ + 3I2 + 7H2O ①

第4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第4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适用范围:滴定分析法是定量分析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此 种方法适于百分含量在1%以上各物质的测定,有时也可 以测定微量组分; 方法特点:快速、准确、仪器设备简单、操做方便、价廉, 可适用于多种化学反应类型的测定;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较 高,一般情况下,其滴定的相对误差在0.1%左右。
二、滴定分析法对滴定反应的要求
(二) 标定溶液浓度的有关计算 基本公式
例3 用Na2B4O7· 2O标定HCl溶液的浓度,称取0.4806g硼 10H 砂,滴定至终点时消耗HCl溶液25.20ml,计算HCl溶液的浓 度。 解:Na2B4O7+2HCl +5H2O = 4H3BO3 +2NaCl n(Na2B4O7)=(1/2)n(HCl) (m/M)( Na2B4O7)=(1/2)(cV)(HCl) c(HCl)=0.1000 mol/L
4.试剂最好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因为摩尔质量越大,称 取的量就越多,称量误差就可相应的减少。
二、 间接配制法

间接配制法也叫标定法。 即先配成接近所需浓度的溶液,然后再用基准物质或用另 一种物质的标准溶液来测定它的准确浓度。这种利用基准 物质(或用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来确定标准溶液浓度的操 作过程,称为“标定”或称“标化”。
例4 要求在标定时用去0.20mol/LNaOH溶液20-30ml,问应 称取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氯钾(KHP)多少克?如果改用 二水草酸作基准物质,又应称取多少? 解:n(KHP)=n(NaOH) n(H2C2O4· 2O)=(1/2)n(NaOH) 2H
由此可计算得:需KHP称量范围为: 0.80-1.0g,需二水
=(1.19×1000×0.37/36.46)/1.0=12 mol/L
(2) (cV)HCl=(c’V’)HCl 得: VHCl=(c’V’)HCl/VHCl=0.10×500/12=4.2 ml

滴定分析法概论范文

滴定分析法概论范文

滴定分析法概论范文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滴定液与待测溶液发生定量反应,滴定液的化学计量反应与待测物质的化学计量反应成正比。

在滴定过程中,通过向待测溶液中滴加滴定液,并同时使用指示剂来指示滴定的终点。

当滴定反应接近完成时,指示剂的颜色会发生明显的变化,通过记录滴定液的用量来计算出待测溶液中的含量或浓度。

1.准备滴定液和指示剂:选择适当的滴定液和指示剂,使其能够满足滴定反应的要求,并注意滴定液的稳定性和浓度。

2.准备待测溶液:将待测溶液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条件准备好,并记录其体积和浓度。

3.滴定操作:在滴定过程中,首先将滴定液与待测溶液迅速混合,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指示剂。

然后使用滴定管滴加滴定液,直到观察到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在滴加过程中,要注意滴定液的滴下速度,避免滴下过快或过慢造成误差。

4.记录滴定数据:记录滴定液的滴加体积,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和计算。

5.结果分析:根据滴定液的用量和待测物质的计量关系,计算出待测溶液的含量或浓度。

滴定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较高的优点,不仅适用于定量分析,还可以用于质量分析。

滴定分析法可以进行实时分析,方便快捷,且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

此外,滴定分析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以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分析中。

然而,滴定分析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滴定分析法对滴定液和指示剂的准确度要求较高,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结果的偏差。

滴定分析法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

另外,在滴定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滴定管、烧杯等实验器具的洁净度和正确使用方法。

总之,滴定分析法是一种常用且实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和准确的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选择适当的滴定液和指示剂,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B
cB = b a
T
B /A
103
MA
例4-6 要加多少毫升纯水到1.000×103 mL 0.2500 mol/L HCl溶液中,才能使稀释后的HCl标准溶液对 CaCO3 的滴定度 THCl/CaCO3= 0.01001 g/mL? 解: CaCO3 2HCl CaCl2 CO2 H 2O

P85 P86 10. 15.16.

滴定分析法主要用于常量组分 的测定。特点是准确度高,误差通 常在1‰左右;操作简便、快速;
使用的仪器简单、价廉;方法成熟
,应用范围广泛。
二.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1)反应按一定的反应式进行。 (2)反应完全程度达99.9 %以上,且无副反应发 生, (3)反应速度快。如果速度较慢,要有适当的措 施提高其反应速度。 (4)有比较简便的方法确定反应终点。
=10.60g 分析天平称取10.60g Na2CO3 溶解定容至1L容量瓶中
二、间接配制法(标定法): 如HCl、NaOH等
(1) 粗配溶液 配制成近似所需浓度的溶液。 (用什么天平称量?用什么量具量 取溶液体积?) (2)标定 用基准物质或另一种已知浓度 的标准溶液来滴定。 (3)确定浓度 由基准物质的质量(或标准溶液 的体积和浓度)来计算。
常用的基准物有(P79表4-1): Na2CO3;Na2B4O7•10H2O;KHC8H4O4(KHP); CaCO3;K2Cr2O7; Na2C2O4; H2C2O4·2H2O; 问:如何配制1000mL,0.1000 mol/L Na2CO3溶液?
m
Na2CO3
= 0.1000 mol/L 1.000L105.99g/mol
答: 2.69% mL-1 10.50 mL = 28.24%
三.质量浓度ρ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表示法:g/L、mg/L、mg/mL
第三节
标准溶液的配制 和浓度的标定
一、直接配制法
二、间接配制法
一. 直接配制法
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某物质,溶
解于适量水后定量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根据试剂
的质量和容量瓶的体积,即可直接计算出标准溶液
的准确浓度。
疑问
什么物质可用直接配制法配成 标准溶液?
基准物质(又称基准试剂)
能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化学试剂。 基准物质应具备的条件: (1)必须具有足够的纯度; (2)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同; (3)稳定; (4)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为什么? (可降低称量误差)
滴定终点(ep):根据指示剂的变色而实际停止滴定之 时。 化学计量点(sp):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按一定的化学 方程式所表示的计量关系完全反应时,称反应到达 化学计量点。 终点误差(Et):化学计量点 (理论值)与滴定终点(测定 值)不完全一致引起的测定误差(又称滴定误差)。
滴定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随机误差?
通式: T B /A= (a / b ) · B · A · -3 c M 10
例: TH 2 SO4 / NaOH % 2.69%,
表示固定试样质量时,每消耗1.00 mLH2SO4 标准溶 液,就可以中和试样中2.69% 的NaOH。 问:如果用去10.50mL H2SO4溶液,则试样中NaOH的质 量分数为多少?
问:如何配制1000 mL,0.1mol/L NaOH溶液?
mNaOH = 0.1mol/L1.000L40.00g/mol=4g
台秤上称取4gNaOH 标定 溶解 稀释至1000mL
想一 想
用什么物质标定NaOH?
KHC8H4O4(KHP)、 H2C2O4.2H2O或HCl标准溶液
第四节
滴定分析中的 计算
第 四 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第一节
滴定分析法简介
一、滴定分析法的过 程及特点 二、滴定分析对化学 反应的要求 三、滴定分析分类
一.滴定分析法的过程和特点
过程: 滴定分析也称容量分析,该法使用滴定管 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标准溶液)滴加 到待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加试剂与被测组分按 化学计量关系完全反应为止,然后根据标准溶液的 浓度和用去的体积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标准溶液(又称滴定剂):已知准确浓 度的试剂溶液。 指示剂:在反应的计量点附近能发生颜色 突变,从而确定滴定进行程度的试剂。
例如对固体CaCO3的测定: CaCO3 (s)+2HCl(标1)=CaCl2 + CO2 ↑+H2O HCl(标1)+ NaOH(标2)=NaCl+H2O
(3)置换滴定法:对于不按一定反应方程式进行或 伴有副反应的滴定反应,可先用适当的试剂与被测 物质反应,使其定量地置换出另一种能被定量滴定 的物质,再用标准溶液滴定,这种滴定方式称为置 换滴定法。 (4)间接滴定:不能与滴定剂直接反应的物质,有 时可以通过另一种化学反应进行间接滴定。
例:P86
17.已知1.00mL某HCl标准溶液中含氯化氢0.004374 g/mL,试计算: (1)该HCl溶液对NaOH的滴定度T HCl / NaOH; (2)该HCl溶液对CaO的滴定度T HCl / CaO。 解: 基本公式:TB/A=(cB · A×10-3)(a / b) M 0.004374(g/mL)×1000(mL/L) cB(mol/L )= M HCl(g/mol) a 0.004374 · A M × ∴ TB/A= M HCl b
一、滴定分析计算的
依据和常用公式
二、滴定分析法中的
有关计算
一.滴定分析计算的依据和常用公式
标准溶液(又称滴定剂)B与被测物A之间的反应 式为: aA+bB=cC+dD 当滴定到化学计量点时,a 摩尔 A 物质与 b 摩尔 B 物质 作用完全: 则: nA / nB = a / b , nA = (a / b) · B ........(1) n 而 n=c· =m/M V ∴ (c · ) A = (a / b )· · ) B ...(2) V (c V 或 (m / M) A = (a / b) · · ) B ...(3) (c V
二.滴定分析法中的有关计算
(一)标准溶液的配制、稀释和增浓(自学)
(二)标定溶液浓度的有关计算(自学) (三)物质的量浓度与滴定度之间的换算 (四)被测物质的质量和质量分数的计算(自学)
(三)物质的量浓度(CB)与滴定度(TB/A)之间的换算 滴定剂B与被测物A之间的反应式为: aA + bB=cC+dD a MA g b mol ? vB=1mL, mA= TB/A 则 T= mAB/A ?g cB1/1000 mol a MA b TB/A cB1/1000 = (a / b ) · cB · MA · 10-3 /A ·
三.滴定分析分类
1.按滴定方式分类
(1)直接滴定法: 凡是符合对滴定分析要求的反应, 均可采用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被测物质。例: 强酸滴 定强碱。
(2)返滴定法:由于滴定反应较慢,或没有合适指示 剂的,可以先加入一定量过量的标准溶液,待标准 溶液与试样反应完成后,再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 剩余的前一种标准溶液,这种方式称为返滴定法或 回滴法。
第二节
标准溶液浓度的 表示方法
一、物质的量浓度
二、滴定度
三、质量浓度
一.物质的量浓度c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cB=nB/VB 单位 mol/L 而 n B=m B/ M B 故 m B=c BV BM B
二.滴定度T
含义1.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待测组分的质量(g或 mg)。 条 件:固定测定对象。 表示法:T滴定剂 /待测物 单 位:g/L或mg/mL 含义2.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待测组分的质量分数 条 件:固定测定对象且固定试样质量。 表示法:T滴定剂/待测物% 单 位:%/mL

cB = b a
b/a 2
·
T
B /A
103
3
MA
cHCl
0.01001 10 2 0.2000 m ol/ L) ( 100.09
设稀释时加入纯水为V(mL),依题意,得:
0.25001.00010 0.2000 1.00010 V) (
3 3
V 250 .0 (mL )
0.004374 · NaOH M 1 × (1)T HCl / NaOH = 1 M HCl 0.004374 × 40.00 = =0.004800 (g/mL) 36.46 (2)T HCl / CaO = = 0.004374 · CaO M ×1 2 M HCl 0.004374 ×56.08 36.46 =0.003365(g/mL)
例:
用0.02718mol/L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测定铁含量 ,其浓度用滴定度表示为: T KMnO4 / Fe = 0.007590 g/mL 即:表示1mL KMnO4标准溶液相当于0.007590 克铁。测定时,根据滴定所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可 方便快速确定试样中铁的含量:
m Fe = T KMnO4 / Fe V KMnO4
2. 按化学反应类型分类
(1)酸碱滴定法: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 定分析,用来测定酸、碱、植物粗蛋白等的含量。 (2)络合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利用配位反应进 行的滴定分析法,主要用于对金属离子进行测定。 (3)沉淀滴定法: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 析法,主要的沉淀法之一是银量法。 (4)氧化还原滴定法: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一 种滴定分析法,可用于对具有氧化还原性质的物质 进行测定,也可以间接测定某些不具有氧化还原性 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