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辅料要求-理想辅料的基本条件
药品生产原辅料的要求

6.应有适当的操作规程或措施,确保每一包装内的原辅料正确
无误。
7.只有经质量管理部门批准放行并在有效期内的原辅料方可使用。
8.固体、液体原辅料应分开储存;挥发性物料应注意避免污染其
它物料。
9.原辅料应按有效期储存,无有效期的应按规定的使用期限储
5.仓储区内的原辅料应有适当的标识,应至少标明下述内容:
— 指定的物料名称和企业内部的物料代码;
— 企业接收时设定的批号;
— 物料状态(如:待验、合格、不合格、已取样);
— 有效期或复验日期。
如使用完全计算机化的仓储管理系统,则不必以可读的方式在标签上标出上述信息。(只专注于医疗器械领域)
12.用于同一批药品生产的所有配料应集中存放,并作好相应的
明显标识。
药品生产原辅料的要求
1.进口原料药应符合《药品进口管理办法》的规定。
2.药品上直接印字所用油墨应符合食用标准要求。
3.每次收货时,应检查容器外包装的完整性、密封性,且交货
单与供应商标签的内容一致。检查应有记录。
4.如一次收货的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由数个批次构成,应按批取样、检验、放行后发放使用。(奥咨达医疗器械咨询)
存。储存期内,如存放时间过长或有对质量有不良影响的特殊情况时,应进行复验。
10.应由专门指定的人员按照书面规程进行配料,确保合格的物
料经精确称量或计量,然后装入洁净容器中,并作好适当标识。
11. 配制的每一物料及其重量或体积应由他人独立进行复核,并
有复核记录。
原辅料质量标准

分发控制号: 受控状态:编制: 审核: 批准:1 目的规定采购物资的质量要求标准,确保采购的物资满足产品生产的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所需物资的采购。
3 采购物资进货验收的办法3.1检测中心检验:主要是针对采购物资中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或产品成本的重点控制物资实行化验室检验。
3.2感官检验:主要是针对采购物资中农林牧渔产品或调味品,采用的主要的检验方法:目视、手摸、口尝、鼻闻等。
3.3对比检验:主要是针对采购物资中,本公司不进行化验室检验的重要物资的控制检验,采用主要的检验方法是:以供方提供的质量证明书或供方提供的产品说明书与公司制定的验收标准实行对比。
应按以下程序进行:a.供方提供的质量证明书或产品说明书中技术质量指标(应包括出厂日期、保质期)与公司制定的验收标准中的技术质量指标要求相符,且产品包装完整无损,产品标识清楚易于识别,应经采购员验收合格,方准予入库。
b.供方提供的质量证明书或产品说明书中技术质量指标(应包括出厂日期、保质期)与公司制定的验收标准中的技术质量指标要求相符,但产品包装破损,可能受到污染,应经品控部判定,进行化验或要求供方复验合格后,方可准予进货。
c.供方提供的质量证明书或产品说明书中技术质量指标(应包括出厂日期、保质期)与公司制定的验收标准中的技术质量指标要求相符,且产品包装完整无损,但产品标识模糊不清,特别是出厂日期、保质期不易识别,应经品控部判定,进行化验或要求供方复验合格后,方准予进货。
d.所有原辅材料(除农副产品、包装物)除索取相关合格证明外,必须索取含有食品添加剂的名称及使用量的县级以上质监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给开发员确认。
4 物资采购的质量要求4.1 ☆葱:90%以上的葱直径在1cm以上,葱白长约50—60cm。
葱叶约占总长的三分之一,不允许带沙土、烂叶、干叶等,出率85—90%。
4.2 ☆姜:生姜须新鲜饱满,组织脆嫩,含粗纤维少,不霉烂,不带泥沙。
姜出率达到90%以上。
原辅料检验标准及方法

原辅料检验标准及方法一、目的为有效指导辅料验收工作,确保原辅料满足生产标准,保证正常的生产秩序,特制定此标准。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车间生产经营中所需辅料的验收工作。
三、职责车间配料区负责人负责原辅料的检查验收工作,检验合格后清点数量。
品控部负责车间使用辅料的监督管理。
四、调味料验收标准及方法4.1检验标准4.1.1包装:产品包装封闭完好,无破损,无开封,内外包装整洁无污渍。
4.1.2产品标签:符合国家标准,标签内容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原料、配料、添加剂、生产日期及批号、保质期限、净含量、厂名厂址、执行标准、生产许可证号、营养成分等。
无标签或标签重要内容不完全者不可接收使用,符合工艺要求厂家。
4.1.3具有该种调味料特有的气味,无异味,无霉变,无杂质,添加剂的使用符合GB2760标准和进口国标准。
产品各项指标符合该产品的执行标准的相关标准。
4.1.4感观检查液体状调味料:颜色符合产品特性,或是澄清透明有光泽,无悬浮杂质。
气味符合产品特性,无异味。
粉粒状调味料:粒度均匀符合产品要求,颜色、气味具有产品特有的性状,无杂质、异物,无霉变。
半固体调味料:无结块,粘度、颜色、气味符合产品要求。
干料类调味料:颜色符合产品特性,具有产品特有气味,无杂质、异物,无腐烂、无霉变。
4.2抽检方法每批调味料到厂后,按上述内容逐个逐项检查,同一产品有多个生产日期的,每个日期都适量取样混合,送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添加剂检测。
4.3注意事项4.3.1根据车间生产情况合理领用原辅料。
对不常使用原辅料需做照片留存,产品名称、规格、原料、配料、厂名厂址、执行标准等关键内容要清晰明确。
辅料不符合检验标准或车间使用标准时拒收,同时报告车间主管负责人,必要时报相关部门确认追踪。
7.4相关记录《原辅料验收记录》修订日期: 2016年10月11日。
肉制品加工对各种辅料的基本要求

肉制品加工对各种辅料的基本要求首先要求辅料的品质要稳定、安全卫生,这些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来执行。
其次辅料最好选择规模大的、信誉度高的生产厂家来供给,这样质量会有保证。
最后辅料在保管和使用时要求注意卫生,每次使用完毕后要求及时清扫整理。
在肉制品加工中,除了以肉为主要原料外,往往要加入一定量的天然物质或化学物质,以改善制品的色、香、味、形、组织结构和贮藏性能,这些物质统称为肉制品加工辅料。
常见的辅料有调味料、发色剂、品质改良剂及其他食品添加剂。
正确使用这些辅料,对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肉制品的花色品种、提高其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肉制品加工对调味料在质量方面的要求在肉制品加工中,凡能突出肉制品口味、赋予肉制品独特香味和口感的物质统称为调味料。
其种类多、范围广,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调味料专指具有芳香气和辛辣味道的物质,又称为香辛料,如大料、胡椒、丁香、桂皮等;广义调味料包括咸、甜、酸、鲜等赋味物质,如食盐、糖、醋、酱油、味精等。
在欧洲,香辛料和调味料属于同一含义。
肉制品中使用调味料的目的,在于产生特定的风味。
所用的调味料的种类及分量应视制品及生产目的的不同而异。
由于调味料对风味的影响很大,因此,添加量应以达到所期望的目的为准,切不可认为使用量大就味道好。
在使用量上应保持恰到好处,从而使制品达到口感鲜美、香味浓郁的目的。
调味料在肉制品加工中虽然用量不多,但应用广泛、变化较大。
其原因之一是每种调味料都含有区别于其他调味料的特殊成分,这一点是调味料中应注意的重要因素。
在肉制品加热过程中,通过这些特殊成分的理化反应,起到改善肉制品滋味、质感和色泽等作用,从而导致肉制品形成众多的特殊风味,有助于提高食欲、增加营养,有的还起到杀菌和防腐的作用。
(1)咸味调料咸味在肉制品加工中是能独立存在的味道,主要存在于食盐中。
与食盐类似,具有表达咸味作用的物质有苹果酸钠、谷氨酸钾、葡萄糖碳酸钠和氯化钾等,它们与氯化钠的作用不同,味道也不一样,其他还有腐乳、豆豉等。
法规中 原料药生产用原辅料的要求

1. 法规中原料药生产用原辅料的要求在原料药生产过程中,原辅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原辅料的质量和品质直接影响到最终原料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各国对原辅料的要求都有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法规中原料药生产用原辅料的要求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重要主题。
2. 原辅料的选择在原料药生产中,原辅料的选择是基础中的基础。
原辅料包括但不限于药品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等。
在我国,对于原辅料的要求主要由《药品注册申报技术要求指导原则》、《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等文件进行规定。
国际上也有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如欧洲药典、美国药典等。
3. 法规对原辅料质量的要求从法规的角度来看,对于原辅料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原辅料的质量标准:各国对原辅料的质量标准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些标准通常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微生物限度等方面的指标。
- 生产工艺和管理要求:法规中对原辅料的生产工艺和管理也有明确的规定,主要是要求原辅料生产企业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并符合相关的生产工艺规范。
- 质量控制要求:质量控制是原辅料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各国的法规都对原辅料的质量控制要求有详细的规定,包括生产过程中的抽样检验、质量分析、检验记录的保存等方面。
- 特殊要求:对于一些特殊的原辅料,比如生物制剂、植物提取物等,法规中会有额外的要求,这些要求通常是更加严格的,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用药效果。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就我个人而言,法规对原辅料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乎到原料药的质量和安全,也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原辅料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法规要求进行生产管理,提高原辅料的质量和品质,做到合规生产,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5.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全面评估,我们深入地了解了法规中原料药生产用原辅料的要求,这些要求是保障原料药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
我个人对原辅料的选择和质量要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相信,在今后的实践中,我能更好地遵守法规要求,确保原辅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2加工韧性饼干的原辅料

本讲小结 1.原辅材料 2.配方设计 3.原辅材料预处理
•谢谢观看
1.原辅材料
➢油脂:根据韧性面团的工艺特性,要求面 筋在充分水化条件形成面团,因此不应 该使用过多油脂,一般以面粉总量的20% 以下为宜。但由于油脂对饼干的口味影响 大,所以应选用品质纯正的油脂,如奶油、 人造奶油、氢化油、精练猪板油等。
1.原辅材料
➢糖:糖是饼干生产的重要原料,在韧性饼干生产 中,用糖量约为24%~26%。一般与油脂用量有 一定的关系,糖:油≈2:1。砂糖不易溶化,直接 使用会使饼干坯表面具有可见的糖粒,烘烤后, 制品表面出现孔洞,影响外观,因此一般用糖粉 或将砂糖溶化为糖浆过滤后使用。
1.原辅材料
➢疏松剂:韧性饼干加工所使用的疏松剂多为化学 疏松剂,食品用小苏打和碳酸氢铵使用最多。为 了避免饼干疏松剂对饼干的品质影响,一般都采 用混合疏松剂,两者的使用数量为面粉的1%左右。
1.原辅材料 ➢磷脂:磷脂是一种理想的食用天然乳化剂,在饼
干中广泛使用,能确保饼干各种原辅料混合均匀。 使用量一般为油脂的5%~15%。 饼干中也使用合成乳化剂。
1.原辅材料 ➢水:选择饮用水质,添加量约25%。 ➢食品添加剂:香精,按照标准使用。
抗氧化剂:BHA、BHT、PG。 ➢其他辅料:食盐、乳制品、鸡蛋等。
2.配方设计 ➢油:糖≈1:2~3。油糖:面粉≈1:2~3。
3.原辅材料预处理 ➢面粉及粉状物料要一起过筛处理。 ➢冬季的水要加热后使用。 ➢颗粒食糖可溶解后使用。
加工韧性饼干的原辅料
主要内容
1.原辅材料 2.配方设计 3.原辅材料预处理
1.原辅材料
➢面粉:韧性面团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弹性和可塑 性,调制该面团的面粉应含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 面筋,一般要求面粉湿面筋含量在21%~28%之 间为宜。若面筋含量过高,产品易收缩、变形; 若面筋含量过低,筋力弱,成品易出现裂纹。
法规中 原料药生产用原辅料的要求

法规中原料药生产用原辅料的要求法规中,原料药生产用原辅料的要求在医药行业中,原料药是制造药品的基础成分,其质量和纯度直接影响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
然而,原料药的生产涉及到许多复杂的过程和环节,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原辅料的选择和使用。
原辅料是用于制造原料药的物质,包括溶剂、催化剂、稳定剂等等。
为了确保原料药的质量和安全性,法规中对原辅料的要求进行了严格规定。
1. 国家药典的要求国家药典是我国制药行业的一个重要法规标准,其中包含了对原料药生产用原辅料的要求。
根据国家药典的规定,原辅料必须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包括纯度、杂质含量、重金属含量等指标。
国家药典还要求原辅料必须有可追溯的来源,并且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
2. GMP要求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一种国际标准,也是我国制药行业的一个重要法规。
根据GMP的要求,原辅料的选择和使用必须经过严格的评估和管理。
原辅料必须符合GMP 的质量标准,并且必须有完整的记录和文档,以便追溯和审核。
GMP还要求原辅料的供应商必须符合相关的质量管理要求,并且必须进行定期的审核和评估。
3. 药品注册要求在药品注册过程中,药品制造商必须提交包括原辅料的详细信息和相关质量文件。
药品监管部门将审核这些资料,并根据法规的要求评估原辅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如果原辅料不符合要求,药品的注册将被拒绝或延迟。
原辅料的选择和使用在药品注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对原辅料的检验和控制在原料药生产过程中,对原辅料的检验和控制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制药厂必须建立严格的原辅料检验标准,并进行相应的检测和分析。
只有通过检验的原辅料才能进入生产环节,否则必须进行处理或淘汰。
制药厂还必须建立原辅料的追踪和反追溯系统,以便在发生问题时能够及时查找和处理。
个人观点和理解:原辅料在原料药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直接影响着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食品原辅料验收标准

食品原辅料验收标准
食品原辅料的验收是食品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食品生产的质
量和安全。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食品原辅料验收标准,对于保障食品生产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原辅料验收的必要性、验收标准的建立以及验收标准的执行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食品原辅料验收的必要性。
食品原辅料作为食品生产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因此,对原辅料进行严格的验收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通过验收,我们才能确保所采购的原辅料符合食品生产的要求,避免因为原辅料质量问题导致的食品质量安全隐患。
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食品原辅料验收标准至关重要。
食品原辅料的验收标准
应该包括原辅料的外观、气味、味道、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多个方面,以全面评估原辅料的质量。
同时,还应该根据不同种类的原辅料,制定相对应的验收标准,确保针对性和实用性。
最后,执行食品原辅料验收标准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执行过程中,应该建立健
全的验收流程和记录体系,确保每一批原辅料都能够按照标准进行验收,并留下相应的验收记录。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验收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确保验收工作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建立科学合理的食品原辅料验收标准,对于保障食品生产的质量和
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只有通过严格的验收标准和执行,我们才能够确保所采购的原辅料符合食品生产的要求,从而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食品原辅料验收工作,不断完善验收标准和执行机制,为食品生产提供坚实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原料辅料要求
1、产品生产用的原料、辅料符合安全卫生规定,避免来自空气、土壤、水、农药或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
2、对进口原辅料应具有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检验检疫合格证;非进口的原料必须来自经CIQ备案基地,质检技术部验证(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使用。
3、原料要新鲜清洁,成熟适度、风味正常、无病虫害、无腐烂的,品质符合加工要求,加工用辅料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超过质量有效期的原辅料不得用于食品生产。
4、加工前检验人员对原辅料的品种、规格、质量、重量等进行感观鉴别和微生物化验,并做好记录。
5、原辅料进厂后,检查厂商产品合格证,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存放时须按仓库划分区按规定存放。
6、严禁使用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加工出口产品。
加工用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每半年进行一次水质卫生检测,检测结果存档管理期为2年。
******有限公司
2012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