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经典作品集》读后学习有感
2024年《三毛流浪记》读后感(五篇)

2024年《三毛流浪记》读后感今天中午,我和同学们一起安静的读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三毛流浪记》。
当我第一次看到书名字的时候,立刻联想到,三毛应该是一个小孩子吧!我又看了看后面“流浪”这两个字,心里想:“这个孩子在流浪的时候一定发生了很多的故事吧!”。
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了书的第一页认真的阅读了起来。
我从第一页一口气看到了第十几页,心里就为他担心,担心什么呢?因为三毛想到上海去,可是他必须要渡过一条河,还没走到河中心呢,河水已经淹没了他的胸口,三毛吓得直喊救命!一位老爷爷开着船立刻赶来把三毛救上了船,并且收养了他。
可是好景不长,突然有一天,河的两岸同时来了两队兵,他们都要老爷爷送他们过河对岸去。
老爷爷还在犹豫,这时候急性子的他们立刻用枪打死了比亲人还要亲的老爷爷。
后来书中还讲述了三毛遇到的种.种伤心事情,还两次差点丢掉了性命。
每当我看到书中描写三毛遇到危险的时候,我都在心里为他捏了一把冷汗。
不知不觉一节阅读课很快就结束了,我一共阅读了这本书的40页内容,三毛真是个可怜的孩子,没有饭吃还受到别人的欺负,如果我在生活中遇到像三毛一样的孩子,我一定会伸出我的援手去帮助他们。
想想三毛生活在那么恶劣的环境里,而我们现在的小朋友是多么的幸福,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无微不至的的照顾和关心,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这幸福的一切,同时我们也要懂得感恩和如何帮助、关爱别人。
2024年《三毛流浪记》读后感(二)前段时间,少儿频道播放了动画片《三毛流浪记》,我看得津津有味。
妈妈看我这么喜欢三毛,就带我到新华书店买了《三毛流浪记》全集。
翻看着精美的插图,可爱的三毛形象,我如获至宝。
于是,每天回到家读《三毛流浪记》成了我的必修课,晚上临睡前读《三毛流浪记》成了我和妈妈的睡前大餐。
渐渐地,三毛走进了我的心里。
三毛是个孤儿,她无家可归,四处流浪,在颠沛流离的漂泊生涯中,却更突现出她那正直善良、聪明机智,见义勇为的高贵品质。
三毛的命运使我牵肠挂肚,读着三毛,有时真的忘了自己,与三毛同喜同悲,同笑同泪。
《三毛作品集》读后感

《三毛作品集》读后感《三毛作品集》读后感4篇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毛作品集》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毛作品集》读后感1看完了三毛的作品集,觉得三毛是个极有传奇色彩的女子。
虽然从图片中看出三毛并不是个漂亮艳丽的女子,但是由她身上所散发出的人格魅力却闪闪发光。
可亲可敬中透露出的气质之美一度让我赞叹不已。
然后我认识了荷西,那个等了三毛6年的男人!我一直以为荷西长了一幅娃娃脸,比三毛小4岁,带点稚气,然而从网上搜到的照片却是一个大胡子!再等我六年,让我念完四年的大学,服两年兵役,六年后我人便可以结婚了.我一生的梦想就是有一所很小的房子,里面有一个像你这样的太太,然后我去赚钱养活你,这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梦想.后来荷西的死,让我心情沉重。
原本多么浪漫的生活就这样结束了。
从《撒哈拉的故事》到《梦里花落知多少》,每一篇都在认真地看,似乎我早已融入他们的生活,真的会笑,会哭,会难过得心疼。
她的文字,她的精神,让我悟彻,让我悲痛。
她真的.深深令我折服!很真实,纯朴又不缺乏幽默。
她与荷西的爱情简单、朴实。
也许是我还年轻,再也想象不出会有比他们爱的更疯狂的夫妻了!我真的惊异,六年来,竟日日如新婚,分离半晌就相思难耐。
不是春花秋月,缠绵细语,而只是平日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饭、洗碗、吃饭、劳动、看夕阳、吹海风------两个人真想融为一体,永远都不要分离。
这样深刻的感情,为什么要让一个人先走呢?为什么要留下一半去忍受活着的煎熬?我能想象那会是怎样的痛苦。
如此善良、温柔、和气、孝顺的三毛呀!老天不公,为什么要让她去独自承担这切肤的绞痛,即使她说“愿意”......一如三毛的为人,简单是真,平凡是实,那种天荒地老的感觉让人心底为之震撼:虽然它不轰轰烈烈,虽然它也没有什么浪漫可言。
但是,打动人的就是为种平凡中所显露的真实。
三毛观后感5篇范文集锦

三毛观后感5篇范文集锦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三毛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三毛观后感1三毛听说得多,一直没机会看,我不太相信女作家,尤其是现代的。
看了之后才后悔莫及,后悔没有早看。
这样一个充满着爱心的女子,当得起“女儿”两个字了,呵呵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仿佛能看到一个虔诚的、执著的、独立的、有着无比的爱心的优雅的女子,可惜英年早逝,我辈不幸。
我看了一下书序,有一句话讨论三毛的死因,我也不相信这样的女子会自杀,绝对不信。
她一定在天堂里笑看人间。
下面是从一本《三毛全集·高原的百合花·情人——阿根廷纪行》里摘来的一段,括号里是我的话:我喝了两大杯紫红色的好酒,便问米夏去不去骑马。
“太阳晒,再说骑了马明天要酸痛死的!”“先享受再说嘛!不痛也没有快乐了,是不是?”[单这句话,我就非常的赞同,是的,就是就是。
要是我听了这句话早去骑马了,管它呢,死活也要去]“不去!”他说“那我去了啊!一会儿你来替马和我照相噢!”[你会说“替马和我照相”还是说“替我和马照像”?!呵呵,我喜欢这句]我离了人群,向那些马儿跑过去。
寂寂的草原上听不见自己的足音,马儿们见我去了,起了轻微的骚动。
“不要怕,好宝贝,来,来——”我轻轻地靠上去,贴着一匹棕色的马低低说话。
“不怕,不怕,乖!”试着用手慢慢抚过马鼻,他不动了。
双手环上去亲吻马,它贴着我好舒服的样子,大眼睛温柔地一溜一溜偷看着我。
“我们去玩,你带我,好不好?”我问。
[多情的姑娘。
没有赤子般的爱心不会有这样的对话,没有金子般的心,写不出来这样的句子。
像我一张嘴就是断肠的话,最是少了教养的表现。
这样的女子我也要爱上了,难怪被农场的主人用最特殊的方式接待了]马儿不说话,又贴近了我一点,我解下了系者的马缰,爬上铁栏杆上,再扳着马鞍,一下子跨上去了。
“走吧!好孩子!”我拍拍马,两个便在阳光下小跑起来。
《三毛文集》读后感

《三毛文集》读后感1、《三毛文集》读后感初一时有一同班的女生,相貌平平,微胖,行为举止多出人所料,但文笔甚好。
美术课上老师让大家讲述自己的理想并在画纸上呈现出来,她说她想成为像三毛一样的“流浪写手”。
当时我还没有读过三毛的文章,只是知道有那样一个人——会写文章,梳长长的辫子,穿洗得褪色的牛仔裤,喜欢到处搬家,有些怪诞。
所以当我听说这个女生的理想就是成为三毛一样的流浪写手,我的第一反应便是——她也是那种怪诞的人。
然而,就在几个月后的一天,毫无征兆地,放学后归来,我发现书桌上静躺着五本包装精美、明显是同一系列的书。
近看,果真就是《三毛文集》。
大概是好奇心的驱使,我连问都没有问一声就急不可待地撕开了塑料薄膜,翻开了书页。
我看她写自己的名字,写自己的父母,写自己的学校,写自己的朋友;写自己怎么逃学、怎么出国、怎么结婚、怎么旅行……我觉得自从我翻开了那书页,三毛的文字、思想、情感就一直伴随着我,印在我的内心深处,好像我早就一直捧着她的书在阅读着。
初二的时候开始看三毛的文章,听人说,是不早也不晚、十分合适的年纪。
三毛的一生似乎被某种因素所禁锢,抑郁症从幼年伴随她到离世。
从她的文字中,我觉得她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但从她朋友的评价中,我却觉得她是个看不清自己生活的人。
她少年时期充满着矛盾。
她说自己是个“逆子”“问题孩子”,她因为演话剧有了自己的“初恋”,她突然辍学待在家里养心病,她固执地去掉自己名字里的“懋”字,她巡游各国以继续自己的学业……她写自己的过去时我仿佛看到了那样一个不羁的少女,时而驻足,时而疾走,没有人能了解她,她也不想让人了解。
而当她终于在众多的追求者中选择了荷西之后,她的生活开始充满希望的曙光。
他们在撒哈拉的婚礼和朋友,他们在加那利群岛的那个温暖的家,他们一起去过的小岛,一起为钱挣扎的日子,一起度过的春夏。
秋冬……他们似乎就要像童话里的男女主角一样一直生活下去了。
可是,那个工作的时候会突然穿着潜水衣回家看三毛的荷西,那个会和三毛一起分食一颗樱桃的荷西,那个会和三毛吵架却总能劝住三毛的荷西,终于在一天潜下海后就再也没能上来。
2024年三毛全集心得体会(2篇)

2024年三毛全集心得体会晚上大约九点多时,我和爸爸、弟弟刚从超市回到家,弟弟打开电视,爸爸发现一部电影《三毛流浪记》开始了,我们就坐在电视机前,看起《三毛流浪记》来。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两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就是三毛遇到了一个小偷的老板。
那个老板把三毛带回家,给他吃饱了,穿暖了,就让他和老板的徒弟们一起去做扒手。
三毛不愿意,老板就逼他。
老板和他的妻子带着三毛装作是一家三口的样子,去买布料(其实是偷)。
老板娘拿着一块很大的布料像是在看它的质量和花纹,其实是用它把自己作案的过程挡住,然后就把布料往自己的大衣和三毛的大衣里塞。
最后人家发现了他,三毛差点儿就被抓住了。
第二个就是一个女的领养了他,结果在一次聚会上丢尽了脸面,就不要三毛了。
最后三毛还是过得很幸福。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的确,在当时的旧社会,是有很多这种中国孩子是这么过日子的。
他们抢吃、抢位置,干活也要抢。
而且,如果不大的孩子来,他们会打他。
三毛刚开始就被打了。
当时的苦日子,是现在的儿童不敢想象的。
我们现在很幸福,有吃有穿有喝有玩,什么都不用愁,不用担心。
可旧社会的孩子们并不是那么好,他们什么都得不到,三毛看到有人在贴广告,就喝那个沾广告纸在墙上的米糊,被人发现了,毒打了一顿。
那时候的米糊都能充充饥。
不要身在幸福中,却什么都以为不好啊!2024年三毛全集心得体会(2)《三毛全集》是一部我非常喜爱的作品集合,其中包含了三毛的许多经典作品。
在2024年,我有幸重新阅读了这部作品,并对其进行思考和体会。
在这里,我将分享我的一些思考和感受,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启发和思考的方向。
首先,我想谈论的是三毛的写作风格和文笔。
三毛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她善于捕捉和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自然环境的美丽与残酷。
她的文笔细腻而深情,让人读起来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每一个人物的喜怒哀乐。
尤其是在她描述大自然和动物时,总能给人带来一种震撼和共鸣。
例如,她在《撒哈拉的故事》中描述了沙漠中的美丽景色和艰苦生活,让人不禁为这片荒凉的土地而感到敬畏和敬重。
三毛全集读后感

三毛全集读后感《三毛全集》是一部由著名作家三毛所撰写的一部作品集,其中包含了她多年来的散文、小说以及游记等多种文体的作品。
这部作品集以其真挚的情感、细腻的笔触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而闻名,深受读者的喜爱。
在阅读完《三毛全集》之后,我深深地被三毛的文字所感动,她的作品不仅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更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首先,三毛的文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热情。
她在作品中对大自然的描写非常细腻,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她亲身经历的美好。
她用她独特的视角和感受力,描绘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她对于生活的热爱也体现在她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的描写上,她用她独特的方式,让读者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其次,三毛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她在作品中不仅仅是对生活的描写,更多的是对于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她用她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描绘出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读者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和复杂。
她对于人生的感悟也让人深思,她用她独特的方式,让读者对于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人对于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最后,三毛的作品充满了对于人性的理解和对于情感的表达。
她在作品中对于人性的理解非常深刻,她用她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描绘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让读者对于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她对于情感的表达也非常真挚,她用她独特的方式,让读者感受到了情感的真挚和深刻,让人对于情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总的来说,《三毛全集》是一部充满了真挚情感和深刻思考的作品集,她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她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表达,更多的是对于生活的理解和对于人生的感悟,她用她独特的方式,让读者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和复杂,让人对于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她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三毛作品集》读后感精选

《三毛作品集》读后感《三毛作品集》读后感精选《三毛作品集》读后感精选1读三毛是在初中的时候,那时候受学业的影响,总会找些散文之类的来读,像朱自清,贾平凸之类的,那些都是为任务而读,三毛则是众多书籍中用来放松那一类的了。
现在已经忘了当时读的是哪一册了,想必是撒哈拉的故事,只记得当时三毛书籍读起来是没什么特别的,但是却被其中异域的风土人情所吸引。
那时候我眼中的三毛是一个导游,用她的文字带领我去异国他乡,去感受侠客般的自由。
后来买了三毛的作品集,不过看得很少了。
那时候初中毕业,我还很幼稚。
后来高中,大学是很少看得了。
直到前几个月,回到家恰巧那本书被翻出来。
时隔8年彼时的我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也是工作正不如意之际,再看那本书忽然觉得,三毛,你的命怎么那么苦!看荷西离世的那一段,本想与你执手天涯,相伴一生,可是却可以清清楚楚的感受到死神的逼近。
本来爱人死后需要的安慰,接之而来的却是公婆对于财产的觊觎。
在我眼中,三毛是带着面具的,带上面具的她,豪放,洒脱,自由,无拘无束。
可是,三毛小时候是受过严重精神伤害的,面具下的她始终是一个孤独,脆弱迷失在黑暗中的小女孩。
三毛的受的伤害太多,以至于我觉得就算和荷西在一起的日子,荷西也并没有治愈她,只是让她暂时把那个黑暗中的女孩锁了起来。
三毛的字里行间里,总给我一种笑着哭的感觉,尤其荷西死后,三毛已然锁不住那黑暗中的女孩了,甚至那已经变成了恶魔,时时刻刻折磨着她,我想,如果是我,也会选择自我了结,或许比她更早。
内心痛苦的人总是需要麻痹的,身体上的行走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三毛作品集》读后感精选2初读三毛是那本《万水千山走遍》,那时候觉得三毛是个个性不羁爱自由的多情女子,有过很多段生活阅历,也有几段丰富的情感历程,有风一样女子的个性,却不失对生活的热爱和掘强!就在上周接连三天我是一口气读完了她的《撒哈拉故事》《哭泣的骆驼》《稻草人手记》,当我一读到那本《撒哈拉》我就沉浸在三毛的沙漠世界里无法自拔。
读三毛有感(精选6篇)

读三毛有感读三毛有感(精选6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三毛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三毛有感1我对于三毛的涉猎并不太深,她是一个在文坛上名噪一时的人物,抑或是一个操持着家务的平淡女子。
有关她的评价太多太多,但我均不予理会。
没有看过三毛的照片,但我一厢情愿地把她当成一个美丽的,至少是可爱的女子。
有人把三毛和张爱玲作比,我笑笑,不置可否。
从美到极致的绝色女子沙伊达,到仇恨撒哈拉威人却最终为之送命的沙巴军曹;从为寻求爱舍弃一切的老实伙计沙仑,到被人奴役仍心怀自由的哑奴……,她笔下的人物,似乎都笼着一层阴影,一步步向着可悲的结局走去。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撕碎给人看,这活不错。
美丽的人,美好的事物,却不一定都有完美的结局。
只因结局的缺憾,便说悲剧没有意义吗?《红楼梦》,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都向世人有力地证明:悲剧往往比喜剧更加撼动人心。
三毛却又不是纯粹的悲观主义者,我更愿意相信,她是个十足的乐天派。
因为看了一张撒哈拉大沙漠的照片,感应到了前世的乡愁,这个一意孤行的倔强女子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安逸的生活,选择了贫瘠的沙漠。
只一念之间,却付诸于行动,义无反顾。
初到沙漠,她真切地感到了白手起家的艰难:“我被风沙迷了眼睛,觉得毫无方向。
”她坚持下来了。
用废弃的材料,构筑了一个极格调的家。
从三毛的文字中,我们领略凄楚与绝境的战栗,漫天黄沙翻滚的雄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幽记,驼铃声声的悠扬……我的青春没有撒哈拉,从她的作品里,我领悟到一个别样的温柔、袤远、充满活力的撒哈拉。
三毛懂得怎样化苦为乐,她管这叫作生活的艺术。
艺术,对的,三毛学过画,也颇有一点艺术造诣。
在别人看来一文不值的坟场老人雕刻的石头,她花一千块钱如获至宝地买回来。
她懂艺术,所以,她有敏感的心灵和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毛经典作品集》读后感
历经将近二十天,终于重读完《三毛经典作品集》。
五百多页的书,如果不在暑假,最多一个星期一定读完。
可是随着暑假来临,虽说孩子将得到二个月的放松,可日子却变得没规律。
每天晚上我大把的阅读时间被分隔成东一块西一块,等终于空闲可以静下心来阅读时,大都已到夜深人静。
经过一天的生活后,此时身心已疲惫万分,只能拿起书本看几页后,躺下去休息。
人到中年后,已越来越明白身体的重要性,再也不敢如年少时可以挥霍、可以轻狂。
已几乎忘记了不到二十岁时读《三毛经典作品集》的读后感受,只大致记得看完她的作品后,想着梦想与她一样千山万水去流浪,她的作品,给我打开了世界之门,发现原来世界如此广袤无垠、丰富多彩。
二十年后,重读她的作品,多了一些理性与深度的感悟。
她的心灵从小就是不羁与向往自由,而她的心是那么的善良与崇敬自然与美好的一切。
读三毛的作品,就是在听一个普通人讲述她生命中所遇到的人与经历过的点点滴滴。
也许她的散文在很多人看来并没有很高的文学造诣,但字里行间流露的那种细腻、真实的情感足以将我们带入她的世界,品味她的思想,感受她的无奈,分担她的忧愁。
三毛是一个叛逆、倔强、不循规蹈矩的人,这让她活出了真正属于她自己的人生,这点,最是令我佩服与敬仰。
她的生活是随心所欲,兴之所至,一切都率性而为,并非刻意追求的。
而我,虽说也叛逆与倔强,却少了她的勇敢,总受太多世俗的影响与约束,于是她活出了真正属于她的精彩人生,而我却终生只能碌碌无为,至今仍活在小县城里围堵过来的沾亲带故之亲人与风俗之高墙重压下,日渐平庸地走向死亡。
在我理解,写作对于三毛来说是她一生的追求,对于一个从小喜欢‘吞书’的人,对书,对文字,一定是真正的喜爱与享受。
于我,难道就不是吗?不然,为何没有大把时间阅读,虽说日子每天都过得匆忙,仍是感觉内心是那样的空虚与迷茫?出生在很穷苦的小山村,为何从小就知道到处搜索书去‘吞书’?为何一直把书当作是最好的朋友?至亲的哥和一些最好的朋友都说我是‘多愁善感’之人,一点点事总会想得很多。
对此,我无法辩解,对于一个从小到现在都在看着父母吵闹打架,很少得到家人的关爱,从而极度没有安全感,一直在寻爱的人,说‘多愁善感’只是浮浅了。
多少次,我觉得活着是痛苦,是负担,想要毁灭自己时,都是书挽救了我,让我走出阴霾,重新有勇气面对生活。
儿子说我是一个非常两极化的人,高兴时可以像个孩子去拥抱世界,失落时却可以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还好,我与三毛一样,极度喜爱
与享受书,书真不单纯带给我知识与素养,是我极重要、极好的朋友。
也只有书与文字,可以让我真正静下心来,去思索生命的意义。
在陪伴儿子的成长路上,我走了很多弯路,与他有过欲哭无泪的日子,互相嘶喊的日子,唯一让我欣慰的是,在我的影响之下,他也极度的喜爱与享受阅读。
自从他走入青春期后,已极少再参与我的一切活动,总是选择自己一个人安静呆在家静静地看电视、看书。
一开始,我颇有怨言,后来是越来越理解与尊重他。
一个人,安静地享受阅读,多么的难得与美好。
我已俯首在世俗面前苦苦地挣扎,难道还不够?还不让儿子去过他自己精彩人生吗?任何人的心灵都是向往自由与浪漫的,唯愿他可以真正地朝着他心之所指向去自由飞翔。
正如三毛所经营的一个她的世界,这个世界在她的心中,在她的笔下。
她说:“生命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趟啊。
”有情有致的去爱人,有滋有味的去享受生命,有真有实的游戏人生……
她与荷西的爱情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平淡安定,没有什么轰轰烈烈,仅那一份轻柔、那份恬淡,足以让我们泪珠盈睫。
对于爱情与婚姻,随着年岁的增长,越来越感觉到平淡、安定、简单的珍贵。
此生能够相遇于我的丈夫,与他偕老,我是多么的幸运。
在他身边,我才是那个最安定与简
单的幸福女子。
每天晚上,他在看电视,我在他身边看书,看累了,头一歪靠在他的肩膀上,或与他一起看看电视,或就靠在他肩膀上睡着了,此生能够有他相伴,岁月如此就一片静好!
读三毛的作品,品味她的思想,感受她的无奈,分担她的忧愁后,我思绪万千,内心久久无法平静,于是写下这些思绪杂乱的胡言乱语……
“世间最平和的快乐就是静观天地与人世慢慢地品味出它的和谐。
”
“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的来说,它是细水长流,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那么我们即使不死,也在天堂里了。
”
“路是由足和各组成的。
足表示路是用脚走出来的,各表示各人有各人不同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