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设计1地质版第一章练习题[1]
《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

《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一、程标准1、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的改造。
2、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并能通过案例进行说明。
3、理解技术的两面性,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4、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技术的双面性,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2、难点:专利的申请方法。
三、教学过程1、介绍通用技术程高中新程八个学习领域其中之一为技术学习领域,技术学习领域又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门程。
高中学生一定学习通过《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两个必修模块,获得4学分,才能毕业。
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以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对学生发展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
就具体技术而言,通用技术具有相对性。
2、技术的产生从远古到现代,人类发明、创造了数不胜数的技术,推动了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请同学们找出身边的技术。
桌上的书本包含了什么技术?造纸术和印刷术。
这两项技术是怎样产生的?为满足人们记录和传递信息的需求,我们的祖先发明了造纸术,为人类找到了理想的书写材料。
为满足人类传播知识的需要,我们的祖先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
人类发明了飞机,满足了翱翔蓝天的愿望。
综上所述,技术是有目的性的,技术的产生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3、技术的发明与革新技术创新是技术发展的灵魂,技术创新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技术发明,一种是技术革新。
(1)技术的发明,人类历史上无数的技术发明,勾绘出了技术创新的轨迹。
集成电路的发明,促进了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同时对;家用电器、通信、航天、航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不久前,80多位科学家在电脑网页上选出了11项“超级发明”:眼镜、原子弹、印刷术时钟、水管设备、马镫技术、阿拉伯数字、橡皮和涂改液、电脑、古典音乐、避孕药。
他们认为,这些都是两千年来改变了人类生活,但往往容易被忽略的重大发明。
技术与设计1(地质版)第一章4学案

走进技术世界导学案(三、四)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技术应用的两面性,提高明辨是非、逻辑和批判性思维能力2、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办法3、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方法和途径,加强技术方面的自我保护意识二、技术应用的两方面性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手段,本身并无正面、负面之分。
但是技术应用过程中,给人类带来财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时,也可能给人类造成危害。
这就是技术应用的两面性。
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在不同领域,怎样发展新技术现代高新技术有那八大类:三、知识产权及其保护1、知识产权是指智力的创造性劳动取得成果后,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民法通则》规定知识产权包括:公民、法人享有的_________(版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其他技术成果权。
2、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按专利法授予申请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发明成果所享有的独占、使用和处分的权利。
它是一种财产权,受国家法律保护。
专利的特性: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利的种类:________________指技术含量高,花费创造性劳动多的新产品及其制造方法、使用方法。
保护期限___年。
________________指涉及产品形状、图案、色彩及其结合的、富有美感且适合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技术与设计2_地质版_复习_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练习题 -带答案

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1、结构是指(B)。
A、构成物体自身的空间形态B、物体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搭配和排列C、承受力和抵抗变形D、可承受力的非架构形态2、下列哪个物品的结构是受自然界事物的启发而产生的?(B)A、钢笔B、潜艇C、课桌D、黑板3、下列选项中,属于框架结构的是(B)。
A、房屋的墙体B、教室的门窗C、化工厂的储油罐D、煮饭用的高压锅4、如图所示的物品中,不属于...壳体结构的是(C)。
A、安全帽B、电饭煲C、阳台护栏D、天文台穹顶5、下列结构中属于壳体结构的是(B)。
A、电扇外罩B、灯罩C、文化墙D、雷达天线6、如图所示为竹、木混合材料的躺椅,其结构的主要类型是(C)。
A、实体结构B、壳体结构C、框架结构D、其他结构7、下列物品中属于实心结构的是(B)。
A、摩托车头盔B、水库大坝C、输电铁塔D、国家体育场“鸟巢”8、如图所示,自行车在单脚支撑杆的支撑下保持稳定。
如果不断地扩大支撑杆与自行车之间的夹角θ,结果是(C)。
A、支撑面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稳定B、重心越来越低,结构越来越稳定C、稳定性从差逐渐变好,又从好逐渐变差D、稳定性从好逐渐变差,又从差逐渐变好9、结构的构件受力多种多样,基本的受力形式有(D)。
①受重力②受拉、受压③受剪切、受扭转④受弯曲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0、结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有拉力、压力、剪切力、弯曲力、扭转力等,下列说法不确切...的是(C)。
A、拉力指物体所承受的拉拽力B、压力就是挤压物体的力C、剪切力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平行力D、弯曲力指作用于物体,使它产生弯曲的力11、体操运动员在单杠上做大回环动作时,会使杠体产生的变形是(B)。
A、拉伸B、弯曲C、压缩D、断裂12、固定空调室外机铁架的镙钉的受力形式为(D)。
A、受重力B、受扭转C、受剪切D、受弯曲13、水泥梁在受力后会发生形变,如图所示,此时它的上、下表面(沿表面)的受力(B)。
第一章 工程地质第一节 岩体的特征综合练习与答案

第一章工程地质第一节岩体的特征综合练习与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地震震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震波首先传达到震中B.体波分为横波.纵波和面波C.地震波通过地球内部介质传播的称为体波D.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称为震中【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地震震源。
体波分为横波和纵波,体波经过反射.折射而沿地面附近传播的波称为面波。
2、下列岩石中不属于沉积岩的是()。
A.花岗岩B.泥岩C.石灰岩D.白云岩【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岩石。
花岗岩属于岩浆岩。
根据沉积岩的组成成分.结构.构造和形成条件,可分为碎屑岩(如砾岩.砂岩.粉砂岩).黏土岩(如泥岩.页岩〉.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如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
3、结构面结合力较差的工程地基岩体的工程特性是()。
A.沿层面方向的抗剪强度高于垂直层面方向B.沿层面方向有错动比有软弱夹层的工程地质性质差C.结构面倾向坡外比倾向坡里的工程地质性质好D.沿层面方向的抗剪强度低于垂直层面方向【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岩体结构特征。
层状结构,岩体中结构面一般风化微弱,结合力较弱,故这类岩体总体变形模量和承载能力均较高。
作为工程建筑地基时,其变形模量和承载能力一般均能满足要求。
但当结构面结合力不强,有时又有层间错动面或软弱夹层存在,则其强度和变形特性均具各向异性特点,一般沿层面方向的抗剪强度明显低于垂直层面方向的,当有软弱结构面存在时更甚。
4、标准地震仪测得最大振幅为1m,则该次地震定为()级。
A.5B.6C.7D.8【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地震震级。
1m=1000000μm取其对数等于6,即为6级地震。
5、由于成分和结构的不同,每种矿物都有自己特有的性质,()是鉴别矿物的主要依据。
A.化学性质B.光学性质C.物理性质D.力学性质【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岩石。
由于成分和结构的不同,每种矿物都有自己特有的物理性质,如颜色、光泽、硬度等。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复习学历案-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必修《技术与设计1》

【课题与课时】1.课题: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知识点复习2.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3.理解技术的价值以及技术对人、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知识讲解】第一节技术及其性质技术的含义——技术是从人类需求出发,秉持一定价值观念,运用各种物质及其装置等实现一定使用价值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技术的性质——实用性(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结果,也称目的性)——时效性(在一定时间内起到作用,具有相对性;有长有短;)——创新性(创新是技术发展的灵魂;技术创新两种表现形式:技术发明(从无到有);技术革新(从有到优))——综合性(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所以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两面性(任何事物在客观上都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从技术对人、社会和自然三个角度分析)——专利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第二节技术的价值技术与人——技术是人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技术是人提升能力的工具——技术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帮手总之,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然需求而对自然进行的改造,对人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技术与社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技术与自然——依靠技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人类利用技术改造和开发自然时,应把握合理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自然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物料的再循环工艺)。
第三节知识产权及其保护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三部分专利权——简称专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按专利授予申请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发明成果所享有的独占、使用和处分的权利。
专利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专利类型——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及其改进提出新的方案,保护期限20年——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对产品形状、构造等提出的实用的新的方案,期限10年——外观设计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等所作出的富有美感的新的设计,保护期限15年(保护期限均自申请日起计算)【综合训练】1.宁安(南京南——马鞍山东——安庆)高铁的开通,给当地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既节省了时间,人也不用那么辛苦,说明技术具有()A 保护人的作用B 限制人的作用C 发展人的作用D 解放人的作用维码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购物更加快捷。
2021 2021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高中必修:技术与设计1》《第三

2021 2021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高中必修:技术与设计1》《第三2021-2021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高中必修:技术与设计1》《第三2022-2022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高中必修课: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体验设计实践》和《第一节设计主题的确定》测试试卷【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类别:____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四名评分员的总分为一题和多项选择题1.新式纺纱机是詹姆斯.哈格里沃斯有一次无意中将家中的纺纱机碰翻这一偶然事件中发现纺车锤竖立时仍能转动诞生的。
说明重要问题的发现来源于()a.对日常生活的观察【答案】a【解析】2.图为专为残疾人设计的电水壶。
开水时,用户无需提起锅体,只需握住锅柄转动锅体即可轻松倒出水。
倒水后,用户只需按下弹簧按钮,锅体即可自动返回右侧。
产品主要体现了设计()b.技术试验、技术研究c、收集信息d.灵感a、道德原则和技术规范B.实践原则和创新原则c.美观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d.经济原则、创新原则【答案】b【解析】3.过去,电路图的设计是手工绘制的,繁琐且容易出错;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的发展,专用电路图设计软件不仅极大地方便了电路设计,而且可以进行模拟测试,反映了技术与设计的关系?()a.技术的发展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b.技术的发展和设计无关c、技术的发展对设计没有影响。
D.技术就是设计[答案]a[分析]4.客车的座椅旁都设有一个把手或按钮,可借此调节靠背的倾斜度,此设计主要体现了人机关系的()。
a.健康原则【答案】b【解析】5.“虽有千枚金币般的玉石,但极其昂贵却不合适,而且渗漏不住水……”这句话出自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韩非子。
它的意思是:一个酒杯价值数千黄金,但如果它泄漏,无法容纳葡萄酒,它将失去其基本功能,没有使用价值。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ppt课件

16. 褶皱中央最内部的岩层,称为褶皱的___核____。
17. 岩石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称为岩石的__强_度____。
18. 地质图上出露地表的岩层顺序为不对称重复,可以认 为发育有___断_层______构造。
可编辑课件PPT
6
三、判断题
1.矿物主要的物理性质有:颜色、条痕色、透明度、光泽、硬度、解理与断口 等。( √ )
7.矿物抵抗外力刻划、压入或研磨等机械作用的能力称为 __硬_度_____。
8.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所表现的性质称为_水__理_性__质__。
9.在褶皱构造中,背斜和向斜的轴部比较发育的裂隙类型为 __张__裂_隙___。
10.一幅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平面图、剖面图和__柱_状__图___三部分。
11.自然界中的三大岩类有其各自的分类依据,变质岩的分类依据
8.矿物受到外力作用产生的解理现象是由于其内部质点间的连结力被破坏。 (√ )
9.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反映的是沉积岩形成的环境、沉积物和运动特征。 (√ )
10.若岩浆岩侵入某沉积岩层中,并使围岩发生变质现象,说明岩浆岩侵入体 的形成年代比该沉积岩层的地质年代晚。( √ )
可编辑课件PPT
7
11. 矿物解理是反映矿物质内部质点相互连结强弱的特征。( √ )
3. 按褶曲的_轴_面__产__状__,把褶曲划分为直立褶曲、倾斜褶曲、倒转褶曲和平卧 褶曲。
4. 矿物表面反光的光亮程度称为_光__泽___。
可编辑课件PPT
4
5.表示岩层在空间延伸方向的产状要素是_走__向___。
6.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之间的地质年代不连续,缺失沉积间 断期的岩层,但彼此的产状基本上是一致的,这种不整合接 触称为_平_行__不_整_。合
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必修1《技术与设计1》课件 1.1技术的含义(28张PPT)

为理论、概念、定 律、规则、论文等,
认识世界,有 所发现。 回答:“是什
的分科知识 体系 此类成果一般不具
么”和“为什
有商业性
么”的问题
不直接发 生联系
技术
技术是人类在利用自然 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 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 中体现出来的经验、知 识技巧和物化成果。
技术成果一般则以 工艺流程、设计图、 操作方法等形式出 现,此类成果可以 商品化
改造世界,有 所发明。回答: “做什么”和 “怎么办”的 问题
直接服务于 生产
五、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2)技术与科学的联系
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的应用, 技术发展又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 技术是直接生产力,具有实践性。只有利用技 术这个中介,科学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因而技 术具有中介性。总之,科学与技术之间是一种 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五、技术的价值(技术与人)
技术对人的解放作用表现为 人依靠技术解放延长了自己的手、 脚、眼、耳、脑等身体器官, 拓展了活动空间,提高了劳动效 率,增强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 合理地改造自然的能力。
技术具有解放人的作用
依靠技术解放延长人的手、脚、眼、耳、脑等身体器官,拓展活动空 间,提高劳动效率,增强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合理改造自然的能力。
京津城际高速列车 磁悬浮列车
五、技术的价值(技术与社会、社会属性)
1. 技术能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2. 技术能丰富人的社会文化生活。 3. 技术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4. 技术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
条件的制约。
学生举例
五、技术的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技术与社会、社会属性)
1》 技术能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版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训练题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知识点:
技术的基本性质目的性,双重性,创新性,综合性,
实践性,中介性,技术应用的两面性,专利性
一选择题
1. 通用技术在本课程中指的是()
A信息技术B体现信息性和专业性的技术
C 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技术D专业技术
2. 助听器的发明体现了技术的()
A目的性B创新性 C 综合性D专利性
3. 人类生活中,需要进食以补充能量,于是便有()的产生
A 农耕技术B食品加工技术C纺织缝制技术 D 通信邮电技术
4.B超技术的不良使用,从而导致男女比例的失衡,这主要体现技术的()A目的性B创新性 C 两面性D专利性
5.MP3制造技术使得人们享受生活,享受音乐带来了方便。
而耳机从大到小微型化,说明了说明了这一技术的()
A目的性B创新性 C 综合性D专利性
6.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能源技术的发展,应以()为目的
A快速发展B可持续发展C稳步发展D缓慢发展
7.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警告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得胜利,人类每一次对自然界的胜利都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是()
A技术具有目的性B技术具有两面性C有了技术人类可以陶醉自然
D技术的未来在于人类对自然界得胜利
8.某同学制作一个小书架需要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这说明了技术的()A目的性B创新性 C 综合性D两面性
9.电池的发明解决了人类的很多动力问题,但是废旧电池对环境造成了旧大的破坏,说明技术的()
A目的性B创新性 C 综合性D两面性
10.计算机经历半个世纪的发展和变革,这主要体现技术的()
A目的性B创新性 C 两面性D专利性
11.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不受侵犯,该公司应进行技术的()保证
A目的性B专利性 C 综合性D两面性
12.下列活动是科学活动的是()
A蒸汽机的发明B万有引力的发现 C B超技术D摄像技术的发明13.专利的申请和获得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专利局审查文件(2)递交申请并交纳申请费(3)写好专利文件(4)领取专利证书。
正确的顺序是()
A 1---2----3----4
B 3----2---1---4
C 1---3---2---4
D 2 ---4---3---1
14.定陶一中某同学设计出可折叠的饮水杯,并申请了国家专利,他申请的专利类型是()
A发明专利 B 外观设计专利C实用新型专利
15.接上题,该专利的保护期限为()
A 20年
B 10年
C 5年
D 25年
16.人们发现了电磁感性原理,并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只有通过技术活动,根据这一原理设计制造出发电机,从此人们才进入电器时代,这说明技术具有()
A 综合性
B 实践性
C 中介性
D 双重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