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绘画的意义
后印象主义的起源发展及对20世纪现代艺术的影响

后印象主义的起源发展及对20世纪现代艺术的影响后印象主义是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的一种绘画流派,它在印象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并对20世纪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后印象主义的起源发展及对20世纪现代艺术的影响进行阐述。
后印象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期的法国,这一时期的艺术家开始对印象主义的纯粹主义进行批判,并试图通过更加形式化和结构化的手法来表现主观情感和对自然的理解。
后印象主义主要包括点光主义和采色派两大流派。
点光主义强调在画面中运用许多小的点、线和斑驳来表现光影效果,以表现物体的真实光与色。
而采色派则强调色彩在画面中的运用,通过对纯色的大面积运用来形成画面的整体协调和和谐。
后印象主义的艺术家们致力于通过色彩和笔触来表现情感和内心世界,他们对光影、色彩、线条等元素进行了深入探索,并主张在画面中追求对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情感的抒发。
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们对当时的艺术传统进行了颠覆和挑战,他们开始探索画面中的形式结构和色彩关系,从而为后来现代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印象主义对20世纪现代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后印象主义为现代艺术探索了新的表现方式。
点光主义和采色派的艺术家们提出了新的色彩运用和表现手法,他们对色彩、线条和形式的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为抽象艺术和表现主义等后来的艺术流派提供了借鉴。
著名的后印象主义画家凡高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20世纪的表现主义和抽象艺术,他的色彩运用和笔触在现代艺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后印象主义打破了传统的绘画观念,为现代艺术的多样化做出了贡献。
后印象主义的艺术家们不再局限于客观写实,他们开始追求对主观情感和内在世界的表达,这种契合了19世纪末期社会发展的新趋势。
这样的观念变革为现代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未来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实践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后印象主义的艺术手法对20世纪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后印象主义强调色彩和构图的重要性,这一观点在现代绘画和艺术实践中被广泛接受和继承。
变革时代——后现代主义绘画

Arts circle理论广角变革时代——后现代主义绘画文/李伟华鹿少君【摘要】后现代主义绘画是复杂的多元的体现,其后现代主义主要的特征是艺术即生活,以大众的日常生活、大众的消费作为题材,用反传统的绘画形式表现,使艺术明显趋于大众化。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波普艺术;审美取向;大众化一、后现代美术的成长环境20世纪60年代,西方的主要发达国家的国内民众活动比较频繁,反战、反集权、反女权、反人权的主题活动不断发起,这种均来自文化上的革命精神很快地渗透到各个领域,因此艺术界也出现了反传统的思想。
在当时政治上看,这个时期的社会政治力量相对宽松,没有限制民众的言论和各种活动;从社会环境上看,高等教育的普及,以至于大众艺术的普及,是社会对大众艺术修养的提高以及对艺术的关注;从经济上看,当时全面进入工业社会,经济发展稳定,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后现代主义美术的出现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据资料记载:一位英国画家在参观前卫画派的画展时,这位艺术家被画面所传达的逆向思维深深地影响,对这种画风命名为“后现代”。
之后,“后现代”就成为了新兴艺术的一种特殊符号。
在绘画艺术中,从梵高的印象派到毕加索的立体派再到蒙德里安的冷抽象,这三位大师所表现出来的是由繁到简的绘画过程,而后现代主义美术则是在它们的基础之上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新兴艺术。
贯穿于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则是人们的思想在改变,艺术上出现了波普艺术、偶发艺术、激浪派、观念艺术、录像艺术等一系列新的艺术理念和表现形式,这就是所谓的后现代艺术。
二、后现代主义新绘画艺术的特征及主要画派后现代主义绘画是复杂的多元的体现,其后现代主义主要的特征是艺术即生活,以大众的日常生活、大众的消费作为题材,用反传统的绘画形式表现,使艺术明显趋于大众化。
后现代美术作品很多是在表达对现实的调侃、嘲弄、戏谑,例如:杜尚的作品《带山羊胡子的蒙娜丽莎》,杜尚作为后现代艺术的先知者,他将达·芬奇的名画加以篡改以表明其反叛的艺术态度,由此开启了后现代主义对古典艺术的批判。
后现代主义新绘画艺术对当前高校油画教学的启示

2 10 ) 4 0 2
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 国的高等 美术教育获得 了前所未有的新 发展 , 学院派教 学模式仍一直是主流 , 我 但 很少有横 向联 系当代 西
方 艺术 教 学模 式 的 。 在 当今 西 方 艺 术体 系 中 , 现 代 主 义 新 绘 画 艺 术 以 其 艺 术观 念 和 综合 材 料 的 特 点 最 适 合 为 我 们 当前 的 油 画 艺 术教 学 所 吸 后
彩并 且 材 料 厚 重 的绘 画 作 品 。 他 的 作 品 既 关 注 自然 也 关 注 社 会 . 一 是 种 思 想 者 的绘 画 , 示 出 隐 藏 于 事 物 深 处 的 美 . 绘 画 以哲 理 性 , 体 揭 附 这
1 什 么 是 后 现代 主义 绘 画艺 术
绘 画 艺 术 所 追 求 的 文 学 性 、 事 性 以 及 以画 面 的 空 间 、 视 、 暗 、 叙 透 明 解 的技 法 以及 现 代 主 义 所 追 求 的 “ 粹 艺 术 ” 打 破 了片 面 强 调 绘 画技 法 纯 , 剖 为 基 础 的 再 现 美 学 首 先 被现 代 主义 艺 术 抛 弃 . 此 时 的 现 代 主 义 艺 的传 统 , 放 弃 了形 式 主 义 的 艺 术 小 品式 的 表 现 方 式 . 绘 画 领 域 出 而 也 使 术 脱 离 现 实 生 活 , 离 普 通 大众 , 们 开 始 认 识 到 现 代 主 义 艺 术 在 西 现 了前 所 未 有 的 多 元 化 特 征 , 脱 人 这应 该 就 是 基 夫 对 新 绘 画 艺 术 做 出的 贡 方 的没 落 ,9 5年 美 国 极 少 主 义雕 塑 家 唐 纳 德 ? 德 宣 布 “ 画 死 亡 献 吧 16 贾 绘
收 和 应 用 。通 过 对后 现 代 主 义 新绘 画 艺 术特 点的 研 究 , 们 应 从 中吸取 对我 们 3前 高校 油 画教 学有 益 的 艺 术 理 念 。 我 - " 【 键词 】 画; 关 油 新绘 画 ; 学 ; 教 艺术 理 念
怎样理解波普艺术、后现代主义、极简主义、结构主义、包豪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怎样理解波普艺术、后现代主义、极简主义、结构主义、包豪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波普艺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波普艺术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诞生于英国,60年代繁荣于美国。
波普艺术的显著特征在于它的反叛性。
波普艺术直接针对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统领天下”,主导欧美画坛做出的回应与反叛。
波普艺术家倾向运用艳丽的色彩如红、黄、蓝、紫等直接应用,给人以夸张的视觉效果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使作品成为哗众取宠的流行艺术。
有时通过把日常习见物品如汉堡包、汤匙、剥了皮的香蕉夸大比例、改变材质等手法制作成精致的公共雕塑,安放、耸立在城市广场中,从而改变了这些物品原有的内涵和意义,使之具有了纪念碑性质,让人以愉悦。
受波普艺术影响的园林实例:查尔斯•穆尔(Charles Moore)的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Plaza D’ Italia)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地处新奥尔良市的边缘的意大利裔居民集中地区,位于一些色彩丰富的老商店,以及普通的玻璃盒子大楼之间。
它的中心部分开敞,一侧有带有拱券的祭台,祭台两侧有数条弧形单面采用不同罗马柱式的“柱廊”,祭台下部是台阶呈不规则形,前面有一片浅水池,池中是石块组成的意大利地图模型。
在设计中还吸收了附近一幢摩天大楼的黑白线条,将之变化为一圈由大而小的同心圆,它们范围到达了周围的马路上,增强广场的领域感。
广场上的这些建筑形象明确无误地表明它是意大利建筑文化的延续,但设计师却加入了象征美国通俗文化蓝色或橙色的霓虹灯,还对罗马柱式做了逗人发笑的改动,如用闪亮的不锈钢的,水泥的,氖灯管组成的,瓷片的,镜面的材料来代替石头柱身;在拱的上方本来是放置神兽头像的地方,结果却安上了两张设计师本人的头像;这些改变了古典柱式的庄重的艺术性。
与波普艺术一样,也有人讽刺这个五颜六色又加上霓虹灯照明的环境是“滑稽的老一套”。
但是她是如此的热情欢快,亲切可爱,吸引着人们不断地涌来。
与波普艺术类似,受波普艺术影响的园林设计扎根于平民大众,平易近人,作品不艰涩,不让人费解。
当代美术中的后现代主义研究

当代美术中的后现代主义研究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日益流行的哲学和文学术语,近期也被广泛应用在当代美术领域。
虽然一些人可能不愿意接受后现代主义,但是它仍然在艺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当代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和艺术中的应用,同时还将讨论一些后现代主义者的作品。
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后现代主义的诞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后期,主要是通过法国哲学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提出的理论。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反对传统和权威主义,以及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但它也强调的另一方面,即现代主义中被忽视的价值观。
后现代主义鼓励“大杂烩”,接受在现代主义中忽略的东西,包括对比、变化、故事性主义,以及文学、哲学、历史等各种元素。
艺术中的后现代主义应用在艺术中,后现代主义表现出了多样的形式,其中最为显著的是概念艺术和后现代雕塑。
概念艺术强调的是作品的概念性和思想性,而不是作品本身的外观。
后现代雕塑则更多地强调了抽象和复杂性,追求艺术作品的不可预测性。
概念艺术在英国和美国得到高度发展,其中最为知名的创作是由马瑞娅·艾伦所创作的作品《我的床》。
这个作品是由艺术家用自己的床单、被单、枕套等物品组成的,呈现了她精神分裂的状态。
这种作品可以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中对个人经验和情绪的一种反映。
在后现代雕塑中,艺术家更多地强调了材料和形式上的复杂性,旨在进一步探索艺术的形式和意义。
例如,由理查德·朗所创作的作品《学者的石头》。
这个作品是由几百个不同的石头组成的,这些石头都来自世界各地。
这个作品具有强烈的原始感和纯度感,这种感觉符合了后现代主义对过去的向往和复古。
后现代主义者的作品后现代主义者的作品常常具有相对复杂的结构和思想,强调观众的主观体验。
例如,由范·达艾肯创作的作品《转向》。
在这个作品中,观众需要通过一个旋转的照明设备,才能看到画作中的图像。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理解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理解
后现代主义艺术是 20 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强调文化、社会和人类经验的多元性和复杂性,通过对传统的批判和颠覆,探索新的文化表达方式和人类经验的本质。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核心是“反美学”,即反对现代主义艺术对美的追求和形式的完美性。
后现代主义艺术家们不再关注艺术品的艺术价值,而是致力于表达他们对社会、文化和政治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他们通过破坏传统艺术形式、解构符号和意义、颠覆审美标准等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和批判。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影像艺术等。
许多后现代主义艺术家们采用了批判和颠覆的形式,通过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否定,来揭示现代社会的弊端和人性的矛盾。
他们强调个体的体验和感受,重视主观意识和个人情感,通过对艺术品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诠释,来挑战社会和文化的传统观念。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出现,对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挑战了传统的美学观念,推动了艺术向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为现代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魅力。
同时,后现代主义艺术也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考和启示,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
浅议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美术的异同

绪, 从德国表现主义画家贝克曼等人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出对 现实世界的批判. 但是在总体上现代主义美术关注的重点始
种新的时代背景下 , 艺术家们转而从现代主义的极端自我性 中走出来, 有意识的放低了艺术的架子, 主张兼容的美学观 , 无论是本土的、 国的、 外 还是高雅的、 低俗的都可以走进绘
、
原创性与个性化批判
2世纪物质文明的急剧发展似乎给人们带来了某种错 0 觉, 即人类社会似乎是沿着直线的方向不断发展的, 而艺术
确的定义和时间划分的流派 . 更确切地说这是代表着两种不 同的美学观念的艺术思潮, 二者的发展与斗争贯穿整个2 世 0
纪美术历程
一
表 而 致 精 化纯 化 术 尚 经 能 合 会 , 现 导 的 英 、粹 艺 风 已 不 适 社 现 r l l
状的发展要求. 它的种种理念也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在这 蕾
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风格已经不再是艺术变迁的主要 目的, 对生活的直接参与成为一种诉求。 美国美术史论家L 史密斯把战后西方美术的发展趋向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威 o Z0 ×C >0 一烈Z . L 0 o
造个性语言、 偏执独特风格和热衷多样探索等特征。它的产 生有着深刻的政治、 经济、 历史和精神文化背景。 也有其特定 的环境和美术 自身的发展环境 , 它是时代的产物, 也是人们
化倾向产生的原因之一。 而主观化与个性化要求的直接外在
族、 阶级等矛盾, 最终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 两次世界大战使 得当时的人们产生了空前的信仰危机, 信仰被反复践踏和重 建, 尼采高喊:上帝死了! “ 权威、 标准死了! 人类是一个大试 验场 ! 人类没有终极状态, 没有目的! 。 革命” ” 在“ 旗号下, 美 术创作空前活跃, 同时也丧失了恒定的判断标准, 各种美术
浅析后现代主义绘画

浅析后现代主义绘画作者:杨城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4年第04期摘要:从有关“后现代主义”的相关讨论开始,逐步引入“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新绘画形成,及其风格特征,进而剖析后现代主义艺术观,强调其历史价值性。
深入探讨具体的国家具体的新绘画形式,反映后现代主义这种思潮对当代各国绘画的影响。
总的来说,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广泛的观念艺术,是西方社会在一个更高历史阶段发展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新绘画;艺术观后现代主义这个术语首先出现在1930年的某些文艺评论作品中,而文学评论家迈克科勒在他1977年的著作中提到这个概念的复杂起源,他说早在1934年奥尼兹就采用了“后现代”这个词。
1947年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也采用了“后现代”这个术语,但他们都没有对这个词的实质含义进行准确的界定。
荷兰乌特勒支大学教授汉斯·伯顿斯提到有些理论家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从1905年美国反文化运动开始的,因而把波普艺术运动作为后现代主义的起源。
后现代艺术是一种泛称,指一种兼容并蓄,多元多样的艺术现象,这些艺术现象的共同之处是表达一种相同的新感觉,各国都有自己的见解和术语,但都可以归属于后现代主义。
在这里,首先来看看有关后现代主义的相关历史讨论。
一、关于“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相关历史讨论一种普遍的艺术现象,一般都是一个时代或一种文化的反映与表现,具有其特定社会意义,“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包括了很多方面,据资料显示,最早使用“后现代”一词的是西医作家德·奥尼斯《西医和西医语美洲诗选》一书中。
进入60年代,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讨论正式开始,著名批评家桑塔格就提出了后现代主义产生的原因是缘于对解释的厌恶所导致的某些拙劣模仿的,抽象的或刻意装饰的形式。
但是真正标志着后现代主义正式进入哲学论坛的前台的则是在70年代后,法国哲学家利奥塔出版的《后现代状态》一书。
二、新绘画的崛起进入70年代中后期,艺术家们的创作陷入迷茫状态,“现代艺术的末日即将来临”的论调也悄然而起,绘画领域里的这种现象更为明显,艺术之间以及非艺术之间的界限更趋复杂模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现代主义绘画的意义
药学院药学一班郭玉奇
在十九世纪末,许多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艺术家开始反对印象派,他们不满足于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强调作品要抒发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于是开始尝试对色彩及形体表现性因素的自觉运用,后印象派从此诞生。
所谓后印象主义是指塞尚、凡·高和高更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创造。
他们三个人最初都是学印象主义。
塞尚和高更还参加过印象主义画展,凡·高虽然没有参加过印象主义展览,但他一直自称是印象主义。
后来他们三人都认为绘画不能仅仅像印象主义那样去模仿客观世界,而应该更多地表现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他们虽有共同的创作倾向又有各自鲜明的艺术个性:塞尚一生的创作活动都是为了追求心目中永恒性的形体和坚实的结构,以创造形象的重量感、体积感、稳定感和宏伟感,最后达到简单化和几何化的效果,这使他成为后来的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的始祖。
高更主张不要面对实物,而凭记忆作画,提倡综合的和象征的美学原则。
凡·高的新画风,可以说是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日本的浮世绘版画融合在他个人气质中的产物,是东西方绘画合流的结果。
凡·高的画,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强烈地表现了自己的个性。
有人说,他的画都是他的自画像。
塞尚的《坐在红扶手椅里的塞尚夫人》是为他夫人画的肖像。
在这一作品中塞尚完全不考虑西方传统肖像画所要表现的人物性格、心理状态以及社会地位等等。
在表现手法上,也不是用传统的以光影表现质感的方法来描绘的。
而是采用色彩造型法达到他一生追求的色彩与形体的结合。
色彩与形体的表现便成了塞尚一生所追求的“造型的本质”。
他的这种重在艺术形式的追求的创作倾向,对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故被人称为“西方现代绘画之父”。
梵高的《星月夜》是一幅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的作品。
画家以奔放的类似火焰般的的笔触,描绘了夜空中奇特的月亮和星星。
那一大片陷入蓝色和黄色的旋涡之中的天空,好像已经变成一束反复游荡的光线的一种扩散,使人头晕目眩。
这是凡高的躁动不安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其中也包含着画家身受精神创伤后的某种非理性的成分。
梵高的这种强调主观情感的表现,充分发挥了色彩的情感因素。
与印象主义绘画只是停留在描绘客观世界外表的光与色的美有着根本的区别
高更的《海边的两个塔希提妇女》是他远涉重洋初到塔希提岛以当地土著民族为对象创作的绘画。
这一作品首先给予人们的印象是带有原始的异国情调和由强烈的色块组合所形成的装饰性。
西方传统绘画所注重的画面的空间感被画面的平面性所取代。
高更的这种单纯而强烈的色彩画法,包含着画家强烈的主观情感。
这对后来野兽派和表现派绘画有重要的影响。
这三位画家都是在去世后很久才得到社会的承认,他们三人共同开启了现代艺术的大门,在他们的创作思想、艺术观念影响下产生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是他们彻底地改变了西方绘画面貌,由客观再现走向主观表现,并使之走向现代,他们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
印象主义是以当时光学理论的启发下得以兴起的,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发展到新印象主义更是将光学原理的运用发挥到了及至。
若从艺术是情感的产物的角度来讲,它们就偏颇了艺术,从艺术最本真的出发,后印象主义才真正是算是艺术,一如印象派对传统的反叛一样,后印象熔铸了个人的情感,思想,出现了史无前例的革命。
在中国文化里从庄子提出的“天人和一”在西方的这个时期出现了端倪。
后印象主义绘画偏离了西方客观再现的艺术传统,启迪了两大现代主义艺术潮流,即强调结构秩序的抽象艺术(如立体主义,风格主义等)与强调主观情感的表现主义(如野兽主义,德国表现主义等)。
所以,在艺术史上,后印象主义被称为西方现代艺术的起源。
后印象主义启动了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生发。
其主要原因在于后印象主义不仅在艺术上有别于传统的写实绘画,追求新的表现语言,而且在艺术精神上更加关注人的主观理念、情感特征与象征意义的表达,在艺术表现上寻找更为内在、更为心灵化的美学意蕴。
它将绘画语言从之描述外在的自然世界,引向关注主观的、内在的心灵世界;将绘画语言从只描述客观物象的形象,转向表述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状态。
它既反对印象画家对光影与色调的表面化追求与表现,也反对新印象主义画家对色彩的理性分解与并置。
其实,越是个性的也便越具有共性,越是个人的也便越是世界的,因为,人都是群体中的一员,后印象主义的出现,是人类在挖掘自身内在的情感规律。
文艺作品有重内容和重形式的两种类型。
可以这么说,在后印象主义之前,侧重的都是重在内容和客观的再现,尤其古典主义,直接取裁于宗教神话题材,为宗教服务,不曾脱离文学的影子,没有找寻到美术本身,即提上“美”这样的概念上来。
而“美”本身,纯粹的美,换言之,即“形式”。
并不是剔除内容不要,而是更侧重于情感的外在表现,我思故我画,我画故我在,更注重人生个人的存在价值;而这时的西方美术真正迈入一个个性强烈张扬,表现自由的时代了,艺术不再是宗教宣传的工具,从此,艺术也对人生有着哲学一样的终极思索。
后印象主义画派,注重如何在绘画中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情感和内心世界,不在片面追求外光和色彩效果在画面上产生的真实感觉,而是具有更为主观化的感情因素和象征性的精神观念。
这种观念的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它孕育于西方现代文化的母胎中,是秉有西方传统文化基因又在后工业化语境中变异而产生的“文化幽灵”对当代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潮本身并没有整齐清晰的模式和思想体系,在后现代主义的大旗下汇集着形形色色的流派、理论和假说。
可以说,它是西方后工业社会中全面反叛性的思潮,它一反传统文化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超越性,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标举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彻底否认了传统文艺的美学追求、文化信念和叙事规则,典型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呈现出构理性、消解中小躲避崇高、零度叙事、表象拼贴、与大众文化和流的鲜明特点。
后印象对前是继承,对后是拓展,是继往开来,承上启下的作用。
可以这样打个比方,印象主义相当于开国元勋,而后印象主义则是昌盛时期的治世能臣,真正的艺术从此欣欣向荣。
后印象主义画派,注重如何在绘画中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情感和内心世界,不在片面追求外光和色彩效果在画面上产生的真实感觉,而是具有更为主观化的感情因素和象征性的精神观念。
这种观念的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