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隔声构造
宿舍隔声地面构造

宿舍隔声地面构造
宿舍隔声地面构造通常采用多层设计,以减少来自楼下或楼上的噪音传递。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宿舍隔声地面构造:
底层地板:使用密度较大的材料,如高密度木质地板或实木地板。
这有助于减少声音的穿透。
隔音层:在底层地板上添加一层隔音材料,例如橡胶垫、弹性阻尼层或隔音膜。
这些材料有助于吸收振动和减少传声。
中层结构:使用高密度的隔音材料,如玻璃纤维、岩棉或泡沫塑料,构建地板的中层结构。
这些材料能够阻止声音的传播。
隔音支撑:在地板结构上添加隔音支撑,如橡胶垫、弹簧支撑等,以阻尼振动和减少传声效应。
顶层地板:最上层使用类似于底层地板的密度较大的材料,以增加地板的质量,从而提高隔声效果。
这样的多层设计有助于在宿舍楼层之间降低声音传递,提供更为安静的居住环境。
设计的具体细节可能因地区和建筑规范而异。
在进行建筑或室内设计时,最好咨询专业声学工程师,以确保达到最佳的隔声效果。
建筑隔声施工工法

建筑隔声施工工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物之间的隔音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无论是住宅、商业还是工业建筑,隔声施工工法的选择和执行都对室内环境和用户的舒适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建筑隔声施工工法,以供参考。
一、隔墙隔声施工工法隔墙是建筑中常见的隔声构造之一。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使用多种材料和工法来增强隔墙的隔音效果。
1、石膏板隔墙工法:石膏板是一种常用的隔墙材料,其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可采用石膏板多层叠加的方式,或者在叠加层间填充隔声棉等材料,从而提高隔墙的隔音效果。
2、空心砖隔墙工法:空心砖具有较好的隔声性能,适用于一些对隔音要求不是很高的场合。
在施工时,可以使用双层砌块或者填充轻质隔声材料等方式,增强隔墙的隔音效果。
3、夹层隔墙工法:夹层隔墙是指在两层墙体之间设置一定的隔音空间,常见材料包括玻璃棉、岩棉等隔音材料。
夹层隔墙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空隙的封闭和空气泄漏的问题,以确保隔音效果的实现。
二、地面隔声施工工法地面也是声音传导的一条重要路径,适当的隔声施工工法可以有效减少地面传声。
1、悬吊隔声地板工法:悬吊隔声地板是一种常见的地面隔声处理方式。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铺设一层阻尼材料,如橡胶垫等,然后再铺设地面装饰材料。
通过悬吊隔声地板的处理,可以减少地面传声,提高隔声效果。
2、隔声地膜工法:隔声地膜是一种聚乙烯薄膜材料,具有较好的隔声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可将隔声地膜铺设在地面下方,然后再进行地面装饰,通过隔声地膜的隔音效果,实现地面隔声。
三、天花板隔声施工工法天花板是建筑内部声音传递较为复杂的区域,采用合适的隔声施工工法可以有效降低噪音。
1、吊顶隔声工法:吊顶是常见的天花板装饰方式之一,也可以用于隔声处理。
在吊顶施工过程中,常使用隔声棉等材料填充吊顶与原天花板之间的空间,从而减少声音传递。
2、隔声板隔声工法:隔声板是一种专门用于隔声处理的建筑材料,通常使用石膏板、胶合板等制成。
隔声间的基本结构

隔声间的基本结构
隔声间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墙体:隔声间的墙体是最主要的隔声结构。
一般采用双层墙体结构,中间填充隔声材料,如岩棉、玻璃纤维、吸音板等。
墙体表面一般采用加厚的板材或吸音材料覆盖,以增强隔声效果。
2. 地板:地板也是隔声间的重要部分。
地板一般采用多层结构,中间填充隔声材料,如聚氨酯发泡、橡胶材料等。
地板表面覆盖地毯或吸音材料,以阻止声音的传播。
3. 天花板:天花板也需要采用吸音材料,如隔声吸音板、吊顶板等,以减少声波的反射和传播。
天花板中也要加入隔声材料,如岩棉等,以增强隔声效果。
4.门窗:隔声间的门窗需要采用特殊的隔声材料,如密封门窗、夹层玻璃等,以增加隔声效果。
门窗周围也需要采用密封条等方式进行密封,以减少声音的传递。
5.空气系统:隔声间的空气系统也需要采用特殊的设计,如降
噪通风系统、隔音管道等,以减少空气传导声的传播。
以上就是隔声间的基本结构,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采用隔声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声音的传播,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
楼板层的隔声构造措施

楼板层的隔声构造措施咱就说这楼板层的隔声构造措施,那可真是太重要啦!你想想看,要是你在家里想安静地休息一下,却听到楼上叮叮咚咚的声音,那得多烦人呀!要做好楼板层的隔声,首先得从材料上下功夫。
就好比给楼板穿一件厚厚的“隔声棉袄”。
可以选择一些隔声性能好的材料来铺设楼板,比如说一些专门的隔声垫。
这就好像给楼板加了一层保护罩,把那些讨厌的声音都给挡住啦!还有啊,在施工的时候也得注意细节呢。
比如说楼板和墙壁之间的缝隙,可不能小看这些小缝隙,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喇叭,会把声音传出去呢。
所以得把这些缝隙都好好地处理一下,填得严严实实的,让声音没机会跑出来。
再说说这墙面和天花板吧,也不能马虎呀。
可以给它们贴上一些有隔声效果的材料,就像给它们穿上了隔声的外衣。
这样一来,声音撞到这些“外衣”上,就会被反弹回去或者被吸收掉,不会吵到你啦。
咱打个比方,这楼板层的隔声就像是给你的家建了一个安静的小城堡。
在这个城堡里,你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用担心被外界的声音打扰。
这多好呀!而且哦,要是你家是那种loft 户型,上下两层的楼板隔声就更重要啦!不然你在楼下看电视,楼上都能听得一清二楚,那多尴尬呀!所以说呀,这楼板层的隔声构造措施可不能马虎,得认真对待呢!你想想,要是你每天回到家,都能享受安静的环境,那心情得多舒畅呀!就像在一个安静的小世界里,没有外界的喧嚣和吵闹。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呢,这关系到你的生活质量呀!所以呀,大家在装修房子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这楼板层的隔声构造措施。
别等到住进去了才发现问题,那时候可就晚啦!要提前做好规划,选择好的材料和施工方法,让你的家成为一个真正安静舒适的港湾。
这难道不是我们都想要的吗?反正我觉得是!。
隔声结构的类型及其措施选择原则

隔声结构的类型及其措施选择原则
隔声结构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1. 揭开式隔声结构(Open-type)
这种隔声结构适用于需要经常访问的设备或设施,例如发电
机室,供水泵房等。
结构上可使用隔声罩,隔声门等。
2. 封闭式隔声结构(Enclosure-type)
这种隔声结构适用于不需要经常访问的设备或设施,例如空
调机组,压缩机房等。
结构上可使用封闭隔声罩,隔声墙等。
3. 声屏障/护栏(Barrier-type)
这种隔声结构适用于需要隔离噪声的室外场所,例如高速公路,铁路线路等。
可以使用声屏障,护栏等结构。
隔声结构的措施选择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根据噪声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隔声材料和隔声设计方案。
例如,对于低频噪声,可选择重质材料进行隔声;对于高频噪声,可选择吸声材料进行隔声。
2. 根据隔声结构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隔声措施。
例如,在室内环境中,可以采用吸声材料衬垫、隔声罩等措施进行隔声;在室外环境中,可以采用声屏障、护栏等措施进行隔声。
3. 考虑隔声结构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选择隔声措施时应综合考虑成本、工期、维护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方案。
4. 根据所需隔声效果选择隔声措施的性能。
例如,根据需要达到的隔声效果选择隔声材料的吸声系数、隔声性能等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隔声结构和措施适用于不同的噪声源和环境,选择隔声措施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是为了提高建筑隔声效果和保护居民居住环境而制定的规范文件。
它主要包括隔声设计的基本原则、隔声材料的选择、隔声构造的设计要求、设备设施的隔声设计等内容。
下面将对《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一、隔声设计的基本原则1.隔声设计应满足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的要求,保证居民的生活质量。
2.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筑和环境的特点,以及居民对噪声的感受。
3.隔声设计应尽量减少外界噪声对室内的干扰,同时也要防止室内噪声对外界造成影响。
4.隔声设计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二、隔声材料的选择1.隔声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一定的隔声效果。
2.在选择材料时,要考虑其吸音性能、密度、韧性、耐久性等因素,以及材料的成本和施工难度。
3.墙体、地面和天花板等部位应选择适合的隔声材料,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传播。
三、隔声构造的设计要求1.墙体结构要采用夹层结构,中间填充隔音材料,并采用断桥隔音技术,以增加墙体的隔声效果。
2.窗户和门的设计要考虑其隔声性能,选择密封性好的窗户和门,并配备隔音玻璃和隔音密封条。
3.地面和天花板的隔声设计要考虑隔声材料的选择,以及对辐射噪声和空气噪声的处理。
四、设备设施的隔声设计1.室内设备设施要选择低噪声、低振动的产品,并采取隔声措施,如隔音箱、隔震垫等。
2.建筑设备的布局要合理,避免噪声传播,可以采用嵌入式安装或远离居住区域的方式。
3.给排水管道、通风系统和电气设备要采取隔声措施,减少噪声传播。
五、施工和验收要求1.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进行施工,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
2.施工过程中要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避免产生噪声和震动,对施工现场的噪声进行控制。
3.隔声施工完成后,要进行隔声效果的测量和评估,确保达到设计目标。
总之,《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是建筑领域的重要文件,它规定了隔声设计的基本原则、隔声材料的选择、隔声构造的设计要求、设备设施的隔声设计等内容,为建筑隔声设计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浅谈浮筑构造的建筑隔声设计

浅谈浮筑构造的建筑隔声设计引言在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同时,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
而浮筑构造的设计可以解决建筑楼板撞击声隔声不足的问题,继而可以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所以在建筑隔声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因此,有必要对基于浮筑构造的建筑隔声设计问题进行研究,以便更好的完成建筑的隔声设计,继而满足人们对建筑环境的要求。
1建筑隔声设计问题分析在现代建筑建设中,楼板隔声是重要的建筑质量指标。
但就目前来看,现代建筑的楼板撞击声问题比较突出,继而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影响。
而撞击声的声源主要有两个,即机器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和人类活动产生的噪声。
而无论是那种噪声都是通过建筑物的楼板振动传播的,所以可以采取一定的隔声设计方法增强楼板的隔声性能,继而有效降低室内的噪音。
根据国内现有的住宅楼板隔声设计标准,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级应不大于75dB(A)[1]。
因此,在进行建筑的隔声设计时,应遵循这一标准进行设计。
2基于浮筑构造的建筑隔声设计2.1浮筑构造研究所谓的浮筑构造,其实就是浮筑式楼板或浮筑式地板。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浮筑构造就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应用,以便使楼板的隔声性能得到提高。
通过在钢筋混凝土楼板上增设弹性垫层,并在楼面完成垫层的铺设,则可以使楼板与面层隔离开来。
而这样一来,则可以使固体传声得到缓解,继而增强楼板的隔声性能。
现阶段来看,建筑的浮筑构造可以分成两种,即浮筑地面和整体浮筑结构。
其中,浮筑地面有现浇和预制架空两种构造,不同的构造方式有不同的弹性垫层材料配置方式。
利用该种结构可以使楼板下方和毗邻房间的撞击声级降低,所以更适用于进行住宅、旅馆和教室等建筑的楼板结构设计。
而整体浮筑构造是在房间内浮筑一间与周围结构无刚性连接的房间,适用于进行录音播音室和电化会议室等建筑结构的设计。
2.2住宅楼板浮筑结构设计就目前来看,房地产市场上的商品住宅的楼面层大多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层,并且层面上设有水泥砂浆找平层,而这样的设计只能将撞击声级控制在80dB(A)左右。
吸声材料和隔声构造

K — 结构的刚度因素,kg /(m2s2 )
f0
1
2
1
1.4 107 (
K)
mL
一般情况下,K=(1~3)×106kg/(m2s2),当板的 刚度因素K和空气厚度L都比较小时,根号内第二项 可以略去。但是,当L较大,超过100cm,共振频率 就几乎与空气层厚度无关了。该结构的共振频率一
般在80~300Hz之间,属低频率吸声,常见的薄板厚 度为3~6mm,空气层厚度为3~10cm。其吸声系数 一般在0.2~0.5之间。
具有二者的特征
薄的板材如钢板、铝 板、胶合板、塑料板、草 纸棉板、石膏板等按一定 的孔径和穿孔率穿上孔, 在背后留下一定厚度的空 气层,就构成了穿孔板共 振吸声结构。
•单腔共振吸声结构(如左
图)的腔体中空气具有弹 性,相当于弹簧,孔颈中 空气柱具有一定质量,相 当于质量块,整个结构可 以看作是质量块和弹簧的 共振系统。当声波入射到 共振器时,空气柱将在孔 颈中往复运动,由于摩擦 作用,使声能转化为热能。
• 声波传入围护结构的三种途
径:
• (1)经由空气直接传播,即
通过围护结构的缝隙和孔洞 传播。例如敞开的门窗、通 风管道、电缆管道以及门窗 的缝隙等。
• (2)透过围护结构传播。经
由空气传播的声音遇到密实 的墙壁时,在声波的作用下, 墙壁将受到激发而产生振动, 使声音透过墙壁而传到邻室 去。
• (3)由于建筑物中机械的撞
当入射声波频率与单腔共振结构的固有频率一致 时,产生共振,吸声效果最佳。单腔共振结构的固有 频率为:
f0
c
2
P (t 0.8d )L
f0 — 共振频率(Hz) c — 声速,一般取34000cm /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 构造
隔声有两方面
一是隔绝外来噪声的干扰,保证室内环境安静,如住宅、影剧院、音乐厅等;二是控制室内 噪声不向外辐射,如产生大量噪声的设备机房、工业厂房,隔声使其不影响其他房间、建筑 物的使用。在建筑设计中按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 118-88)中的要求执行 。‘
建筑 构造
围护结构的空气声隔声构造设计
单层匀质密室实墙的空气声隔声
有质量定律可知,单层墙要提高隔声量,主要靠增加面密度(选材)和增 加墙厚来提高隔声量。 双层匀质密实墙的空气声隔声 在双层墙之间留间间距50-100mm的空气层,在隔墙总重量不变的情况 下可显著提高墙体总隔声量5-10dB。
如需进一步提高隔声量,可在双层墙内填充吸声材料,可提高3-10dB。实际使用时可按平 均隔声量增加5dB计算。填充的吸声材料多采用多孔性吸声材料,如玻璃棉毡、岩棉毡和其 他多孔性板材。对于需要高隔声量的特殊建筑,如音乐厅、剧场、录音棚等,双层墙常用会 采用基础分开(独立基础)的形式来隔绝固体传声,以进一步提高双层墙的隔声能力。常用 双层墙隔声量及构造。
建筑 构造
浮筑楼板在承重楼板下加设吊顶
在楼板下加设钢板网抹灰、纤维板、石膏板、水泥压力板等板材类吊顶,因 其有一定的隔声能力(为提高隔声能力,板间接缝处应抹腻子),使撞击声 有所改善。其隔声效果取决于::①单位面积的重量。越重的板材隔声性能 越好。②吊顶与楼板间有一定的距离。距离大,隔声好。还可在空气层中填 放吸声材料,提高隔声量。③吊顶与楼板间弹性连接,可采用弹性卡子、弹 性吊钩、或在吊顶上裹毛毡。
.砖墙砌筑是要密实、满浆满缝
双层墙之间可填充多孔吸声材料,以提高隔声量 •当双层墙搁置在混凝土楼、地面上时,应采用弹性衬垫,如可采用40mm厚的玻璃棉作 弹性衬垫,可比未加衬垫时的隔声量提高5-6dB。
建筑 构造
轻质墙的空气声隔声
常用的轻质墙材料有空心砖、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板)、石膏砌块、石膏板类、加压 水泥板类等。轻质墙的面密度较小,按隔声的质量定律,其隔声性能比普通砖墙(如 240mm砖墙)为提高轻质墙的隔声性能,常采用双层乃至多层结构,其间留空腔或填充多 孔性吸声材料板材类轻质隔墙,可采用分立龙骨、在板材与龙骨间加弹性垫层(如弹性金属 片)等措施。经采取适当的构造措施后,可使一些轻质墙达到240mm厚砖墙的隔声量。
建筑 构造
双层墙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双层墙的共振频率宜在50Hz以下,空气层厚度不小于50mm。 双层墙宜采用不同厚度、不同刚度的墙体,或增加阻尼层等措施,避免在中频段出现吻 合效应,降低隔声量。常采用一层重墙与轻墙组合的双层墙,在重量比单层墙增加不多 的情况下可获得较高的隔声量。
双层墙之间的连接、分立基础之间应避免“声桥”——刚性连接。这时可采用柔性连接, 如采用蝴蝶式连系杆(满涂厚度为lmm的橡胶),或加柔性衬垫。
建筑 构造
组合墙的隔声量
在建筑物中,墙体是具有门窗等各类建筑构件的组合体,并且墙上还可能 有各类管线等穿墙孔洞,故其隔声量都低于墙体。因此组合墙的隔声量常 要低于单一材料墙体的隔声量。孤立地提高墙体的隔声能力往往不能取得 最佳性能价格比的结果。在设计中,应遵循“等传声量原则”—一般墙体 的隔声量比门窗的隔声量高10dB左右就可满足要求。要提高组合墙的隔 声量,最经济的办法是提高隔声性能较差构件的门窗的隔声量。 墙上的孔洞、缝隙等使中高频隔声量下降,可采取玻璃棉填充、将开孔错 开不要在墙上形成通孔、尽量不要将孔洞开在两墙相交棱线附近等措施。 空调管道、水管等大的管线穿墙处必须采取隔声、隔振措施。间采用沥青 麻丝、玻璃纤维布等密封,而在管线与套管之间则可采取多孔性吸声材料 (如玻璃棉等)填充的软连接措施,以便于隔声和隔振。
建筑 构造
隔声门窗构造设计
在维护结构隔声“系统’’中,门窗通常总是隔声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弱环节。在 对音质要求较高的场合,采用隔声门、隔声窗’提高门窗的隔声能 力’从而提高维护结构整体的隔生能力。 隔声门、隔声窗的隔声能力,除门扇、窗扇本身的隔声性能外,还 受门缝、窗缝的影响。
建筑 构造
隔声门构造设计
隔声门构造。隔声门的隔声性能也遵循“质量定律”。增加门扇重量可提高隔声量 ,但开启不灵活,可采用以下方法提高门扇的隔声性能: 浮筑楼板在承重楼板下加设吊顶采用两种以上不同材料构成多层复合结构 的门扇,并在门扇空腔中填充多孔性吸声材料。 采用薄板材料,防止面板的吻合效应频率落在有效频率范围内降低吸声量 ,或在板材上涂刷阻尼材料。 浮筑楼板在承重楼板下加设吊顶改善门缝的密封性能。可采用企口门缝、 加密封条(如橡胶条、乳胶条、硅胶条、9字形橡胶条等)等措施,使门 缝密封。 门轴、门锁等五金配件不仅要求能承重,开启灵活,而且要求密封性好, 应防止钥匙孔降低低隔声量。
建筑 构造
改善楼板撞击声隔声的构造形式
在承重楼板上铺设弹性面层材料
弹性面层材料可减弱撞击的能量和楼板的振动,从而达到改善楼板隔声的效 果。常用弹性面层材料有各类地毯、塑料地面、再生橡胶、木地板(有龙骨 的和实铺的)等。其做法及部分弹性面层的撞击声改善值。弹性面层对中高 频的撞击声改善比较明显。
浮筑楼板 浮筑楼板的面层材料不宜太轻,垫层材料弹性要好,才能获得 较高的楼板撞击声改善值。对于有龙骨的构造,在龙骨下面必 须加垫弹性材料,否则撞击声改善量不高,且易在中低频段引 起负作用。浮筑楼板的设计和施工应注意:①避免产生“声桥 ’’;②不能超过垫层材料的允许荷载;③构造上要保证整个 地面浮筑。
建筑 构造
隔绝空气声
楼板隔绝撞击声的构造设计
楼板隔声性能 撞击声 撞击声除了直接经楼板向下辐 射声能外,撞击所产生的振动 经建筑物结构(固体)传向建 筑物各处,而且衰减很小,可 以传得很远,影响范围较广。
隔绝空气声依然遵循“质量定 律”
建筑 构造
承重楼板隔绝撞击声
承重楼板(如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撞击声级随频率增加而上升(约 1.5dB/倍频程),随楼板厚度增加而减小。厚度增加一倍,理论上可使 撞击声级降低10dB,但因边界条件等实际原因达不到10dB的改善量。 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不同时的撞击声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