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东平新城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东平新城情况介绍

以针织、陶瓷等产业为主
以内衣产业为主 以服装、陶瓷材等产业为主 塑料制品业 化工涂料业 以食品饮料为主 产业结构以家具制造业为主
14
( 数据来源:佛山市科学技术局统计资料)
家具用品制造
东平新城周边有着雄厚 的产业基础,西有钢材市场 和家具市场、南有塑料市场、 东有花卉世界和家电制造之 都,北有不锈钢市场、佛山 高新区。
职业学校(中专、职中、技
校)19所。 此外、佛山市正努力建设 广东省乃至我国南方最重要的 职业技术教育基地。
广州大学城
16
6. 文化优势
佛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 名城,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具 魅力的岭南传统文化,并培育 了佛山人敢为人先、崇文务实、 同济和谐的佛山精神,是国家 历史文化名城。 早在明清时代已被列为全 国‘四大名镇’之一,历来商 贾云集,物流畅顺;佛山也是 著名侨乡,祖籍佛山的华侨和 港澳同胞达100多万人,其中港 澳同胞60多万人。 历史文化名城 铸造历史悠久 陶瓷文化深厚 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的代表地 物质和文化遗产丰富
南海松岗
南海里水 南海大沥 金属加工及制造 禅城澜石 南海金沙
以家电产业为主
以家电、织袜、装饰夹板等产业为主 产业结构以铝型材为主 产业结构以不锈钢装饰材料为主 产业结构以不锈钢材料为主
顺德陈村
装备制造 陶瓷及其他建材 顺德伦教 禅城南庄 禅城石湾 南海罗村 电子信息 禅城市区 顺德均安 禅城张槎 纺织服装专业镇 禅城环市
东平新城
2
一、优越条件
佛山东平新城具有八大优势:
• • • • • • • •
有优越的区位条件; 有完善的交通配套; 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有雄厚的产业基础; 有强大的人才支撑; 有浓郁的文化氛围; 有充裕的发展空间; 有优秀的合作团队。
中共佛山市委、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东平新城建设的决定

中共佛山市委、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东平新城建设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佛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5.20•【字号】佛发[2011]6号•【施行日期】2011.05.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中共佛山市委、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东平新城建设的决定(佛发〔2011〕6号)东平新城是市委、市政府实施“强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
为全面加快东平新城建设,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环境再造,提升佛山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民富市强、幸福佛山”,作出如下决定。
一、抢抓机遇,全力加快东平新城建设2002年,广东省委作出把佛山建设成为广东省第三大城市的重要战略决策。
借助佛山行政区划调整的难得机遇,我市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奋斗目标,确立了“2+5”组团式城市发展模式,决定将位于中心组团中南部的东平新城建设成为佛山现代化大城市的标志性地区。
7年多来,东平新城规划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建成一批重大基础设施以及世纪莲体育中心、佛山新闻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初步展现新城雏形。
但是,总体上看东平新城建设进展还不够快,现代化大城市核心区的地位和功能还没有真正形成,影响了佛山城市品质和城市形象的进一步提升。
“十二五”是佛山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省委、省政府要求佛山在加快推进广佛同城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等三个方面取得突破,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进程中走在全省的前面。
当前,佛山正处在工业化转型、城镇化加速、国际化提升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通过新城建设展现佛山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大城市形象。
加快东平新城建设,是落实省委决策部署的重要体现,是佛山“强中心”战略的核心,是实现城市转型的重中之重,不但有利于中心城区高端要素集聚和综合服务功能提升,而且有利于增强中心组团对全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全面提高佛山城市品位。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佛山市东平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行使行政审批(管理)权限的意见-佛府[2011]72号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佛山市东平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行使行政审批(管理)权限的意见-佛府[2011]72号](https://img.taocdn.com/s3/m/79469714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f.png)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佛山市东平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行使行政审批(管理)权限的意见正文:----------------------------------------------------------------------------------------------------------------------------------------------------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佛山市东平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行使行政审批(管理)权限的意见(佛府〔2011〕72号)禅城、顺德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东平新城是佛山中心城区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佛山实施组团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
为贯彻落实佛山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东平新城建设的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对佛山市东平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下称“东平新城管委会”)行使行政审批(管理)权限提出如下意见。
一、基本原则充分赋权,激发活力。
按照现有区级行政(管理)权限,充分赋予东平新城管委会各项审批(管理)权限,同时充分下放市级行政审批(管理)权限,增强东平新城自主发展能力,激发创新发展活力。
突出重点,循序渐进。
根据东平新城建设的阶段性要求,重点委托东平新城管委会行使规划、征地、开发与建设的审批(管理)权限,并逐步赋予审批事项的后续监督管理权限。
各项行政审批(管理)权限根据客观工作要求和东平新城管委会实际承接能力分批赋予。
加强统筹,协调管理。
东平新城管委会负责东平新城重点开发区内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事务,相应审批(管理)权限由东平新城管委会行使。
社会事务实行属地管理,相应行政审批(管理)权限由相关区、镇(街)行使;确有必要的,由相关区、镇(街)委托管委会行使。
规范行使,权责一致。
委托、授权东平新城管委会行使行政审批(管理)权限要依法合规进行。
东平新城管委会要依法依规行使各项行政审批(管理)权限,并承担相应责任。
《佛山市禅城区湖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佛山市禅城区湖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04A-30地块、05A-24地块规划调整批后公布项目名称:《佛山市禅城区湖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04A-30地块、05A-24地块规划调整一、概况调规地块位于禅城区南庄镇东北侧,属于禅西新城水岸都心区。
地块西部邻近绿岛湖、东部邻近东平河。
拟调规地块现有《佛山市禅城区湖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以下简称《湖涌片区控规》)所覆盖,地块编码分别为04A-30、05A-22和05A-24。
规划用地面积为8.22公顷。
2014年11月,《湖涌片区控规》经佛山市人民政府审批实施。
调规地块均位于禅港路东侧,地块用地红线形状较规整,现状均为未开发的建设用地。
调规地块的现状土地权属为国有用地,属禅经区管委会。
二、规划调整原因(1)注重现实发展需求,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依据《湖涌片区控规》,05A-24地块位于新城水岸都心的核心区,地块位于绿岛湖和东平河之间,是湖涌片区新岭南体验廊道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规划考虑佛山市城市轨道4号线和7号线沿地块西侧敷设,因此拟结合轨道站点开发规划为商业商务设施用地。
目前,4号线的路线基本确定,在规划地块周边设置了绿岛湖中站和绿岛湖北站。
其中绿岛湖中站是4号线和7号线的换乘站,4号线是近期建设线路,7号线为远期建设线路。
05A-24地块调整为体育用地后,距离绿岛湖中站仅450米,公共交通可达性高,有利于提高体育用地对周边地块的服务辐射范围。
规划调整后,按照体育用地的建设情况,05A-24地块属于低强度开发地块,有利于拓展绿道湖与东平河之间的开敞空间,形成较好的视觉通廊,有利于提升城市景观。
按照禅西新城的城市设计方案,05A-24地块处于新岭南体验廊。
地块性质调整后,将禅西新城的岭南体验廊延伸至东平河,塑造片区岭南水乡特色,也为岭南体验廊注入体育活动内容。
04A-30地块周边用地均规划为二类居住用地,04A-30地块距离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的绿岛湖北站约450米,属于轨道影响区范围,地块开发为商业商务用地符合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开发建设的要求。
噶米东平新城君兰路(天虹路~裕和路)道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2803号东平新城君兰路(天虹路~裕和路)道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佛山市东平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编制单位:中山大学编制时间:二零一零年五月第一章工程概况1道路规划情况本项目城市支路,总长度400m, 道路红线宽30m。
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1-1。
本项目图1.1-1项目地理位置2 主要技术标准与工程量本项目为城市支路,设计时速为30km/h,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全线技术指标见表2-2 。
表2-2主要技术指标表2.3-2 主要工程数量表3设计方案3.1 道路纵断面设计东平新城君兰路具有道路等级低、道路长度短(现状道路分割后)、与已竣工道路交叉多等特点,加之实施区域地形平坦、竣工道路均已预留排水管道接入口。
为此,道路纵断面设计将侧重以下原则进行:1、总体遵从路网的总体竖向规划,并尊重已竣工道路竖向标高。
2、本次实施道路的排水可通过加密雨水口和调整管道纵坡排除,不必单纯追求道路最小纵坡限制。
3、道路纵坡的设计应满足航道、水利部门对桥涵净空的要求。
4、道路纵坡注重与周边地块的高程衔接。
5、满足国家现行规范要求。
君兰路为两幅路,道路设计标高为中央分隔带边缘高程。
3.2 标准横断面君兰路(30m):3.0m(行人与非机动车混合道)+11.0m(机动车道)+2.0m(中央分隔带)+11.0m(机动车道)+3.0m(行人与非机动车混合道)=30.0m;中小桥:横断面外侧与路基断路面及人行道同宽,中央分隔带净宽同相应道路标准横断面。
3.3 路面设计采用沥青混泥土路面,经过计算路面结构层为:面层为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8cm粗粒式沥青混泥土AC-25C+乳化沥青下封层+36cm5.5%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20cm3.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桥面采用沥青混凝土面层铺装,面层结构为: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乳化沥青下封层。
佛山市东平新城中央商务区发展策划

( 简 本 )第一部分 城市城市发展策划发展策划一、项目核心问题的界定2008年,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
2010年,佛山新一届领导班子确定,明确提出了“智慧佛山、四化融合”的发展思路,佛山迎来了新一轮的大发展契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东平新城CBD 项目的发展定位意义重大,需要达成三大目标:1、打造成为佛山市级强核心;2、展现佛山现代城市形象;3、促进佛山产业转型和升级。
世联进行了如下思考:思考1:项目“站位”。
佛山是制造业主导的城市,商务办公市场发展滞后,对于这样的二产发达的城市,CBD 的发展应有别于传统的CBD 。
我们应如何站位,充分发掘自身优势?思考2:项目“错位”。
从目前珠三角的CBD 版图来看,广州、深圳凭借自身的城市地位,引领珠三角的商务办公市场,而东莞、珠海等其他兄弟城市也纷纷进行了CBD 规划,即使在佛山市,也规划了季华路、千灯湖等商务区。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本项目应如何和其他CBD 错位发展?因此,本项目发展策划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作为制造业发达城市,应如何打造CBD 差异化的竞争力,为佛山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建设做出贡献?二、项目发展战项目发展战略略世联通过对一线城市CBD 的研究(包括上海陆家嘴、深圳福田CBD 、广州珠江新城等),发现传统大都市CBD 普遍存在的问题:过分强调仪式感、缺乏人性化的沟通和交流空间,体现的是高压力、快节奏的大都市生活方式。
在这样的CBD 环境下,道路和空间尺度过大、商业和商务功能分离,不利于人们的活动和对空间的使用。
出于对传统CBD 的反思,一些新型CBD 开始在国际上出现,此类CBD 注重交流、环境宜人、充满活力、体现的是张弛有度的新商务生活方式,充分展现了人性化和人文关怀,称为“后商务时代CBD ”。
本项目发展战略本项目发展战略::面向未来面向未来,,定义华南后商务时代CBD !要实现项目的发展战略,需把握住两大趋势:广佛一体化趋势和佛山制造业升级趋势。
佛山东平新城交通枢纽设计方案

At intermediate and upper floors, landscaped terraces provide garden spaces for tenants. Outdoor meeting spaces and dining areas bring park-side enjoyment to building occupants.
设计及使用人工湖来收集储存雨水以减少自来水的需求与废 水设施的负载,兼可灌溉植栽。
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都市开发项目 Create a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High Performance Envelope 高性能建筑外壳 Green Roof 绿化屋顶
For maximum value to the long-term owner, high performance envelopes will save energy costs over the building’s life time. Triple glazing, low-e coatings, highly insulated spandrel panels and walls, thermal breaks, and shading devices can be combined to give this iconic structure an envelope to match.
Foshan Dongping New City Metro Center Project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佛山市东平新城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佛山市东平新城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岳步片区XCND03、XCNE01、XCNE02等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裕和路以北片区的复函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佛府办函[2016]48号
【发布部门】佛山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6.01.20
【实施日期】2016.01.2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1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佛山市东平新城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岳步片区XCND03、XCNE01、XCNE02等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裕和路以北片区的复函
(佛府办函[2016]48号)
市国土规划局:
《佛山市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局关于呈批〈佛山市东平新城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岳步片区XCND03、XCNE01、XCNE02 等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裕和路以北片区〉的请示》(佛国土规划〔2016〕18号)收悉。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函复如下:
1 /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山市东平新城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佛山市规划局东平新城管理委员会佛山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09年03月佛山市东平新城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说明书目录1.规划范围 (2)2.修编依据及参考 (2)3.修编工作思路 (2)3.1修编原则 (2)3.2指导思想 (3)4.调整内容概括 (3)4.1提升发展定位,明确发展方向 (3)4.2强化新城功能,打造佛山“强心” (4)4.3优化路网结构,加强综合交通 (4)4.4调整开发强度,完善配套设施 (4)4.5其他 (4)5.目标与定位 (5)5.1目标定位 (5)5.2职能分工 (5)6.用地布局 (5)6.1规划结构 (5)6.2土地利用规划 (6)8.地块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土地使用性质 (6)9.综合交通规划 (7)9.1道路交通 (7)9.2交通设施 (7)9.3人行、自行车交通 (7)10.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8)10.1承接原控规 (8)10.2规划原则 (8)10.3绿地景观结构 (8)10.4绿地系统规划 (8)11.配套设施规划 (9)12.村庄发展规划 (10)12.1村庄发展的目标 (10)12.2村庄规划指引 (10)12.3村庄改造实施建议 (12)13.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历史风貌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大墩村历史风貌保护开发区设计要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1.区位图2.土地利用现状图3.现状土地权属图4.现状建筑质量评定图5.上版控规土地利用规划图6.土地利用规划图7.路网结构规划图8.道路系统规划图9.道路断面规划图10.交通设施分布图11.城中村发展指引图12.开发强度分区图1.规划范围东平新城,原名佛山市中心组团新城区,2003年9月宣告成立,2007年4月16日更名为“佛山市东平新城”。
东平新城位于佛山市中心组团,跨禅城、南海、顺德三区,北至同济路、南至佛一环,西至325国道(325国道)、东至桂澜路-南海大道-伦桂路,新城范围88.6平方公里。
东平新城以东平河为界,分为南北两个片区。
《佛山市中心组团新城区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下文简称“原南片控规”)于2006年7月25日由佛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本项目名称为《佛山市东平新城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是对原南片控规的修编规划,修编范围与原南片控规相比有所扩大,将原规划范围外东南部区域(南海大道以西、乐从大道以北区域,面积约0.83平方公里)纳入到修编范围内,范围扩大后,东南西北四至边界分别为南海大道、乐从大道、325国道、东平河。
本次规划修编总用地面积为22.97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21.20平方公里。
2.修编依据及参考为切实地研究和解决东平新城建设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修编《东平新城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之前,对新城发展方向和开发、村庄改造与建设、产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为此,佛山市规划局和佛山市东平新城管委会共同委托深圳市城市规划院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城市交通研究所编制了东平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专题研究,主要包括《发展方向和开发策略研究专题》、《村庄改造及建设实施专题》、《产业发展研究专题》、《东平新城南片区交通规划》四个专题。
本次规划在上层次及相关规划的基础上,重点依据该四个专题的相关规划结论,并在控规层面进行相应的落实。
规划依据和参考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佛山市道路建设规划管理规定》;●《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佛山市东平新城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2004年);●《佛山市中心组团市政设施整合》;●《佛山市电力系统专项规划》;●《佛山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佛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佛山市城中村改造规划指引》;●《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暨重点区域水系详细规划》;●《中心组团新城区商务区核心地块规划调整研究》;●《佛山市公共服务功能规划研究》;●《佛山市东平新城核心区公共服务功能项目规划选址研究》;●《佛山市中心组团新城区东部拓展规划研究》;●《佛山市东平新城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题研究——发展方向及开发策略研究、村庄发展研究、产业发展研究三大专题)》;●《佛山市东平新城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题研究—东平新城南片区交通规划》;●国家、地方相关规范。
3.修编工作思路3.1修编原则3.1.1注重现状调查,提高规划成果的可操作性加强对现状地籍资料的调查,尊重土地权属人的合法权益。
在规划划分地块时综合考虑土地权属和使用权等要素的影响,尽量协调权属地块的用地边界。
3.1.2注重规划的延续性虽然东平新城南片的规划编制环境发生了改变,但是原南片控规的宏观规划理念和部分规划内容仍具有延续性。
本次控规对上版控规思路进行了延续:沿河地带滨河休闲景观的打造,创造富于地理特征的城市景观;构筑南北中央景观轴,体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沿南北中央景观轴两侧的商业开发,体现核心区的繁荣;沿河涌小尺度的线型开放空间的塑造,构筑次级景观网络系统;方格网道路系统的选择。
3.1.3协调及衔接已编、在编的相关规划上版控规审批后,相继出台了一些列的规划和研究,本次修编将充分依据和参考已编、在编的规划,结合目前新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的调整。
3.1.4注重地域文化的延续和保护,体现岭南水乡特色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村落为佛山新城带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它将成为城市佛山新城塑造地域特色、岭南水乡特色的重要载体,规划中应怎样保护和延续历史文化特色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3.1.5注重村集体利益的保障和村落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无论是纯粹的村落保护还是高标准的新城区建设,村庄的发展是必需面临的问题,大面积征地后村落发展将何去何从,村落发展怎样与新城区进行互动和协调,能否实现村庄发展与新城区建设的双赢,也是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
3.2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总的指导思想;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协调矛盾,解决问题;重视战略性和前瞻性;强调现实性和可操作性;重点突出,兼顾全面;着眼近期,把握未来。
3.2.1以现实条件为基础从现状发展条件、宏观发展环境、区域基础设施营造的发展条件为出发点,注重产业转型与提升的研究,增强产业服务功能,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增加重大区域基础设施(武广客运站、广佛城际轨道交通、交通枢纽中心、高快速路网建设)应对,促进功能协调与布局。
3.2.2以主要问题为导向针对上版控规遗留问题,从主干道路系统的延伸(拆迁阻隔)、用地空间的持续拓展(发展方向)、区内旧村的改造发展(区域和谐)、已有产业的转移提升(产业发展)等方面入手,以协调解决现实问题为出发点,编制务实、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
正确认识现状存在的问题,预测解读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隐患,协调现实和未来可以预期的矛盾,提出解决问题的保障框架。
3.2.3以专题研究为支撑贯彻、落实《佛山市东平新城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题研究——发展方向及开发策略研究、村庄发展研究、产业发展研究、交通规划四大专题研究)》的发展策略和结论,提出城市经营、空间整合、产业发展、土地经营和发展时序的策略和对策,以保障规划意图和建设目标的实现。
3.2.4以规划操作为重点注重本次规划的可操作性。
本次规划具有以下特点(1)项目属于城市中心区核心地段,是政府重点发展区域;(2)利益主体众多,土地权属复杂(市、区、镇、村四级);(3)规划范围近23平方公里,面积大(一般控规规模5平方公里);(4)招商引资不确定性,项目选择存在变数,不确定因素多;(6)涉及众多村庄(核心区6村),村庄改造压力较大。
(7)修编工作量大,协调内容多,工作难度大。
因此,本次规划应注重刚性和弹性的结合,适应市场和规划管理的要求,既保障公共设施的落实,又能适应一定时期内城市的正常发展。
4.调整内容概括在延续上版控规主要理念的同时,考虑新城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的可实施性,调整路网结构,增加商务办公、总部经济、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核心区公共服务集聚平台,加强核心圈层的带动作用。
同时在核心圈层外围增加商住用地、产品研发及物流仓储用地,完善东平新城的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性服务职能。
强调对中央景观轴的保护和延续,对片区内绿化景观水系保护的同时进行优化。
4.1提升发展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原有规划确定了“佛山市商贸金融、文化体育、休闲娱乐和信息服务中心”的发展定位,并将南向确定为主要发展方向。
本次规划根据专题研究的结论,将“珠江西岸产业支撑中心、现代生态型佛山新都心”作为新的发展定位,并确定了新的发展职能:“三基地一新区”,即都市总部经济基地;商贸物流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生态宜居新城示范区。
原有规划将南向作为新城的主要发展方向,但随着城市发展环境、区域设施的变化,结合新城近年来发展面临的问题,针对原有控规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适当调整,即“东拓、南延”。
4.2强化新城功能,打造佛山“强心”为加强东平新城的核心带动作用,打造“强核心”,规划在原有功能基础上增加了商务办公、总部经济、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核心区公共服务聚集平台,加强核心圈层的带动作用。
同时在核心圈层外围增加商住用地、产品研发及物流仓储用地,完善东平新城的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性服务职能。
进一步明确“T”形发展构架,即以新城中心区为核心,沿东平水道向东西两翼拓展,沿中央生态景观轴向南延伸,构筑多功能组团协调融合发展的布局模式。
核心区功能的调整。
根据《佛山市东平新城核心区公共服务功能项目规划选址研究》,核心区内功能调整主要体现在文化综合体地块、行政服务中心地块和富力CBD地块的调整。
细海功能区的调整。
原南片控规将细海工业区用地功能确定为综合用地,本次规划根据专题研究结论确定为研发用地和商业金融业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