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导学案(优秀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青藏地区 导学案设计

第九章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三江源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知识1 世界屋脊1.世界屋脊特色景点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青海湖周围高山环抱,山青水秀;唐古拉山山顶终年白雪皑皑旅行必备物品防晒箱.防紫外线眼镜、帽子、氧气袋、羽绒服等(温度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知识2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1.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2.青稞和小麦高产的原因青藏地区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长:虽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因此,这里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
3.青藏地区的生活习俗和文化■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知识1 江河的源地1.“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潮沧江总水量的35%均来源于这里。
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2.三江源的水源⑴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2)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它们和雪山、冰川一起,使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水源源不断地流向大海。
知识2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1.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性(1)生物多祥性: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2)水源地:三江源地区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3)重要性:保护好“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
(4)三江源地区分布有国家与青海省重点保护的珍稀物种:藏羚羊、野牦牛、雪豹、盘羊、野驴、冬虫夏草、兰科植物等。
2.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原因(1)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縮,直接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
(2)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3)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
2017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导学案高品质版

C.气温较高,风力较小 D.有丰富的灌溉水源
15.下列地理事物(现象)中,与青藏高原“高”“寒”
特征无关的是( B )
A.昼夜温差大
B.地热资源丰富
C.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D.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同步训练
16.青藏高原夏季成为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主要原因
是( B )
A.纬度高
B.地势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阳光不足
课前预习
4. 藏袍 是藏族的传统服饰。 5.青藏高原是我国的 高寒 牧区,生长着能适应高 寒、 缺氧 、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 牦牛 、 藏绵羊 、 藏山羊 。 6.青藏地区气温较低,日照较长。在一些海拔较低的地 区,如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东部的 湟水谷地 ,发 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较好,分布着 河谷 农业。这里气温 较高,土质较肥沃,适宜喜温凉的 青稞 、 小麦 等作 物的生长。 7.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 糌粑 ,牛羊肉也是 常见的食物,人们爱喝 青稞 酒。
知识网络
诗歌是一种忧郁的媒体,而诗人的使命是孤独的。垂下的头颅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 只要春天还在我就不 会悲哀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
只要生命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陷身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只要明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 是我安静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问题, 问南方,问故里,问希望,问距离。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绝望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热情, 给分开,给死亡, 给昨天,给安寂。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虚假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真诚, 离不开,放不下,活下去,爱得起。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孤 寂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诉求, 需慰藉,待分享,惹心烦,告诉你。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冷漠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动情, 为时间,为白为天黑, 畏天命。那时我们有梦,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一切 语言都是重复,一切交往都是初逢,一切爱情都在心里,一切往事都在梦中,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一切死亡 都有冗长的回声。 走吧,落叶吹进深谷,歌声却没有归宿。走吧,冰上的月光,已从河面上溢出。走吧,眼睛望着同一片天空,心敲击着暮色的鼓。走吧,我们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九章《青藏地区》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九章《青藏地区》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九章《青藏地区》是学生对我国地理知识的重要补充,本章主要介绍了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人文特点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青藏地区。
本章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对于青藏地区的认识可能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青藏地区的整体认识,并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深入理解青藏地区的特点。
此外,学生对于青藏地区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可能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青藏地区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
2.难点: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分析、讨论,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青藏地区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辅资料。
2.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3.地图、图表等教学工具。
4.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青藏地区的自然风光、民族文化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讲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等基本知识。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3.操练(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具体影响。
八年级下册地理《青藏地区》导学案

《青藏地区 自然特征农业》导学案 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1.读青藏地区地形图,描述青藏高原的位置、范围及“高原”为特色自然地理特征。通过课堂活动,说出青藏高 原牧区的类型、主要畜种。
2.读青藏地区农牧业分布图,结合教材文字资料,知道自然特征对农业区分布的影响,理解青藏地区生产生活与 环境之间的关系。
-_______山脉以北。
山脉—_______山脉以南。
主要的省级行政单
位
主要自然特征
主要地形区
主要地形类型
气候类型
河湖特征
植被类型
畜 牧 牧区、畜种 业
种 植 类型、分布 业
主要农作物
生活 资源
特色建筑 举例
1/1
重难点:高寒的自然环境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过程
地区
区域地图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邻国: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
邻国:印度
填图:在上图 山脉:大兴安岭、昆仑山、阿尔金山、祁 山脉: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
中填出下列地理 连山、天山;
河流:长江、黄河、澜沧江
事物
河流:塔里木河
地理位置
位 于 ______ 以 西 , 长 城 和 ______ 山 脉 位于我国____(方位)部,______山脉以西,______
《青藏地区导学案》

《青藏地区》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入话题:大家知道青藏地区是什么地方吗?它位于中国的哪个地方?有什么特点?今日我们就来进修一下青藏地区的相关知识。
2. 激发爱好:青藏地区是中国的西部边陲地区,是中国的“屋脊”。
它是一个玄妙而秀丽的地方,有着奇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
我们将一起探究这片奇异的土地。
二、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貌特点和自然资源。
2. 能力目标:培育同砚观察、分析和综合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同砚对祖国边疆地区的热忱和保卫认识。
三、进修过程1. 地理位置:请同砚查找地图,找出青藏地区在中国的详尽位置,并简要介绍其地理位置。
2. 地貌特点:让同砚观察图片或视频,了解青藏地区的地貌特点,如高原、雪山、草地等。
3. 自然资源:引导同砚沉思,青藏地区有哪些自然资源?如何利用这些资源?谈论其对当地经济和生活的影响。
4. 文化传统:介绍青藏地区的藏传佛教文化、唐卡艺术等特色文化,让同砚了解当地的传统和习俗。
四、拓展延伸1. 实地考察:组织同砚进行实地考察,走进青藏地区,亲身感受其奇异魅力。
2. 亲历体验:邀请有关专家或当地人员来校进行讲座或沟通,让同砚更深度地了解青藏地区的文化和生活。
3. 创意表现:组织同砚开展有关青藏地区的主题活动,如绘画竞争、手工制作等,展示他们对这片土地的奇特理解和感悟。
五、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对青藏地区有了更深度的了解,增加了对祖国边疆地区的热忱和保卫认识。
期望大家能继续关注和探究中国的各个地方,发现更多奇异的美景和文化遗产。
六、作业安置1. 请同砚们写一篇关于青藏地区的读后感,表达自己对这片土地的感受和熟识。
2. 选择一种方式,如绘画、手工制作等,展示你对青藏地区的理解和想象。
七、课后反馈请同砚们分享自己的作业效果,并互相沟通谈论,共同进步。
期望大家能继续关注青藏地区,了解更多有关这片土地的知识和故事。
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2. 了解青藏地区的人口、民族分布和文化特色;3. 了解青藏地区的经济进步现状和将来前景;4. 培育同砚对青藏地区的关注和关怀认识。
八年级地理《青藏地区》导学案

《青藏地区》导学任务单【学习目标】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组成。
2、掌握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高寒,理解青藏地区高寒带来的影响。
3、了解青藏地区受高寒的影响,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参照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结合教材教材,完成以下各题,把握本节根底知识。
图一、分组讨论:分为四个小组,根据教材图6.31,分别讨论位置及范围、地形、气候、河湖状况。
〔请学生代表展示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学生互评〕〔一〕、位置及范围:1.位置:经度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青藏地区位于我国_____部,_____山脉以西,_____山脉-_____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2.范围〔省区〕:包括__________和_____、省。
少数民族以_____族为主,主要信仰宗教_____。
(二)、地形特征1.读图6.31,说出青藏地区的地势:青藏地区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_____米以上,是世界上_____的大高原,素有“__________〞之称。
地势总体西北_____东南_____。
思考:从板块构造学说中分析青藏地区海拔高的原因,以及为什么青藏地区地热资源丰富。
2.在图6.31中描绘出青藏地区的山脉,并据图分析其地形类型及地形区:以_____、_____、_____为主,处于______阶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
(三)、气候1.读左图并回忆所学,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______________气候,冬_____夏_____,年温差_____,日温差_____。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_____,因此_______资源丰富。
2.藏族传统服饰是_____。
去本区旅游应该带厚衣服、防晒用品、氧气瓶等生活用品。
3.由于______的自然环境特征,青藏地区______、_____〔植被〕面积广阔,植被垂直变化明显。
4.房屋:碉房和帐篷,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关。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导学案

第九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1)学习目标1.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了解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
学习重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学习难点青藏地区的太阳辐射。
自主学习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_____部,_____山脉以西,______山脉和______山脉以南,南至___________。
2.青藏地区在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_____米以上,是世界最_________的大高原,有“______________”之称。
3.“_________,__________”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4.青藏高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5.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________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日温差。
由于海拔高,空气,日照,太阳辐射。
合作探究1.青藏高原气温低,为什么太阳能资源却非常丰富?2.讨论完成教材P87“活动2”。
课堂检测1.我国下列地区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A.海南B.四川盆地C.塔里木盆地D.青藏高原2.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A.高温多雨B.干旱C.高寒D.湿润3.下列各组河流均源于青藏高原的有( )A.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黄河 B.雅鲁藏布江、黑龙江、长江C.雅鲁藏布江、长江、黄河 D.长江、黄河、珠江4.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泊是( )A.洞庭湖 B.青海湖 C.鄱阳湖 D.错那湖5.“高原之舟”指的是( )A.牦牛B.骆驼C.藏绵羊D. 藏山羊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山脉: A: ;B: ;C: ;D: ;E: 。
(2)江河、湖泊:i 湖;h 江;a 河;f 河;g 江。
(3)城市:b ;d ;e 。
课堂检测参考答案1.D2.C3.C4.B5.A6.(1)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巴颜喀拉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唐古拉山脉(2)青海长黄印度雅鲁藏布(3)拉萨西宁格尔木第九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2)学习目标理解高寒气候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青藏地区导学案》

《青藏地区》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色以及对中国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理解。
一、导入引导(5分钟)1. 通过展示一幅地图,让学生猜测这个地区是哪里,引导他们思考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
2. 引导学生回答:你们对青藏地区有哪些了解?你们认为青藏地区有什么奇特的地方?二、知识进修(25分钟)1. 地理位置:介绍青藏地区的位置、边界、面积等基本信息,让学生了解其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2. 自然环境:讲解青藏高原的地形、气候、动植物资源等,让学生了解其特殊的自然环境。
3. 人文特色:介绍青藏地区的藏族、土族等少数民族文化,让学生了解其丰富多彩的人文特色。
4. 对中国的重要意义:讲解青藏地区在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其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思辨讨论(20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并展示讨论结果。
2. 小组展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展示青藏地区的人文特色和民俗风情,让其他同砚了解更多。
四、拓展延伸(15分钟)1. 观看视频:播放关于青藏地区的纪录片或短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这个地区。
2. 制作海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制作关于青藏地区的海报,展示给全班同砚。
五、教室总结(5分钟)1.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强调青藏地区的重要性和特色。
2. 反馈: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检测他们对青藏地区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六、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青藏地区的知识。
2. 完成一篇关于青藏地区的读后感或心得体会。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希望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人文等方面的特点,培养他们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理解,增强对祖国的认同和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而来的还有其他特征,如( D )
①太阳能丰富 ②人口密集
③大江大河发源地 ④农业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同步训练
高寒是青藏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当地自然景观的
形成及人在河谷中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C)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A.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B.西北地区植被自东向西依次是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D.青藏地区在青藏高原上,地势高耸
5.下列对两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西北地区农业主要为河谷农区 B.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为灌溉农业 C.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D.两地区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都为水资源
精巧点拨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影响。
同步训练
1.青藏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其主体是( C )
A.四川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青藏高原
D.塔里木盆地
2.由下表可知,影响那曲与南京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
因素是( C )
A.纬度位置 C.地势
B.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同步训练
4.青藏高原因“高”而“寒”,不仅如此,由“高”随
知识网络
洁心与大熊在进入高中的第一天相识,两人都是大个子,分座位的时候,老师让男女生各排一队,一队一个次第走到座位上,最后一排有六张桌子,洁心谦虚地站到一个比自己矮一点 点的女生前面,与大熊成了同桌
他们一个15岁,一个16岁,花开的季节。初学立体几何,大熊用小纸壳手工助洁心理解立体与平面的迥异,地理考试这对同桌囊括了班里两个第一,大熊94分,第一名,洁心47分, 倒数第一。大熊不知怎么就让无论如何都搞不懂季风洋流方向的洁心尤如神助,醍醐灌顶。洁心盼着上作文课,老师会朗读几篇上榜佳作,每每读到洁心的作文,大熊会看洁心一眼, 好像在说我知道这一篇是你写的,洁心也会漫不经心瞥一眼,故作平淡地回复嗯,是我。不知从何时起,他们走进彼此的心。大学毕业的第二年,他们结了婚,第三年,有了一个可爱 的孩子。洁心的日常开始以大熊小熊为中心,辞去优渥工作,成为家庭主妇,曾经的诗情画意干练要强变成琐碎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窈窕淑女变成自带三层救生圈的黄脸婆,大熊成为 业内认可的职业经理人,小熊也取得全国乃至世界各大数学竞赛计算机竞赛的各色奖牌。被大熊小熊的光环映着,洁心日复一日忙忙活活庸庸碌碌地快乐着。人和人之间的比较,是丢 失快乐最简单的方式。昔日的同学大多事业有成,成为各自领域的精英,而洁心日渐落伍,好像被抛弃在另一个时代。比较也是客观认识自己最直接的方式。失落带来思考,洁心终于 意识到这十几二十年的岁月她把自己搞丢了。洁心想重回轨道却无力又无助,知识陈旧,书生意气,与社会严重脱节,抱怨,她偏执地认为大熊消耗了她的青春改写了她的命运,而人 到中年的大熊再不会像过去只要听到洁心呼唤,马上放下全世界飞奔而来,事业有成的他也不再对洁心的发号施令全盘言听计从,洁心觉得自己失去了整个世界。洁心没有意识到很多 时候大熊只是在迁就她,不和她计较,也没有意识到一个企业高管若凡事对一个家庭主妇唯命是从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她越来越暴躁,越来越容易愤怒,家庭气氛像一只随时会被引 爆的火药桶,说不定什么琐事就会成为导火索。大熊忙碌粗心,洁心心灰意冷,俩人之间有了罅隙,有了不满,洁心不止一次发怒时大喊分手。洁心最脆弱的时候,大熊没有及时给予 支持和关注,洁心撕心裂肺的难过,大熊忙于工作,浑然不觉,洁心认为大熊不再爱自己,痴心错付,悔不当初,对自己的婚姻感到绝望,她给自己7天的时间思考,要不要走出这曾 欣欣然冲进来的围城。一位生性爱冒险的作家本杰明,无法走出半年前的丧妻之痛,带着一个青春期一个幼儿期的两个孩子,生活一团糟。本杰明放弃了专栏写作,拒绝开始新感情, 欲带着儿女换一个崭新环境开始新生活,于是他买了新房子,未曾想这房子却是一个经济窘迫、难以维系正常运转的动物园……本杰明走投无路之时,发现妻子给留下的“冒险基金”, 妻子自知无法常相陪伴,竭尽所能给丈夫最后的成全,这份爱让人唏嘘汗颜。本杰明给一双儿女讲述他和妻子初次见面,一见钟情,自惭形秽,踌躇不前时,自己骨子里天生的冒险精 神推着自己抓住了这份非你莫属的爱情。看着本杰明和一双儿女对着阴阳相隔的妻子、妈妈,互诉衷肠,洁心百感交集,泣不成声,她想世人听过见过无数美丽的爱情故事,但都是别 人的,现实的生活总会有种种难言的苦楚不如意,“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接受人和事的缺憾不完美,才是真实的生活。发起冷战的第三天,洁心不再继续臆想徒生 闷气,她决定给彼此一个机会,和大熊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长谈,长谈的结果是洁心庆幸失而复得的婚姻和爱情,大熊说洁心没失去过,自己一直都在,从未离开,只是不该忽视了洁 心的内心需求。洁心开始找回自己的人生旅程,列清单,定目标,开始学习、锻炼、尝试,由内而外改变自己,每晚洁心大熊两人瑜伽对望,相伴练习腹肌撕裂。假期里,大熊更多地 陪伴洁心,两人相濡以沫走遍千山万水,洁心开始一展所长,用文字记录下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人到中年,两人相互珍惜,共同成长,生命和爱情焕发出绚丽光彩,照亮了彼 此的人生,很多小伙伴说因为他们,自己又开始相信并渴望爱情了。一日,,麦克是校园篮球明星,他本可以因篮球特长被全额奖学金保送进大学,但因女友怀孕他放弃了关键的冠军 赛而向女友求婚。20年后,麦克穷困潦倒,事业家庭均失意,戏剧性地他重返了17岁,仍是青春闪耀,17岁的他遇到现实中的一对儿女,中年的妻子,一切重来,当他又站在可以延 续辉煌改变人生命运的关键时刻,他意识到妻子和一双儿女才是他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依旧做出了和20年前相同的选择。当麦克和妻子紧紧相拥时,麦克又恢复了中年的模样,妻子说,
课前预习
4. 藏袍 是藏族的传统服饰。 5.青藏高原是我国的 高寒 牧区,生长着能适应高 寒、 缺氧 、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 牦牛 、 藏绵羊 、 藏山羊 。 6.青藏地区气温较低,日照较长。在一些海拔较低的地 区,如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东部的 湟水谷地 ,发 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较好,分布着 河谷 农业。这里气温 较高,土质较肥沃,适宜喜温凉的 青稞 、 小麦 等作 物的生长。 7.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 糌粑 ,牛羊肉也是 常见的食物,人们爱喝 青稞 酒。
课前预习
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 西南 部, 横断 山脉以西, 昆仑 山脉— 祁连 山脉以南,南至国界。青藏地区在 青藏 高原上,该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 4000 米 以上,是世界最 高 的大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 称。 2.“ 远看是山 ,近看是川”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 征。青藏高原是 长江 、 黄河 、 澜沧江 、等众多大 江大河的发源地。 3.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 高寒 气候,冬 寒 夏 凉 , 年温差 小 ,日温差 大 。由于海拔 高 ,空气 稀薄 ,日照 强烈 ,太阳辐射 充足 。
D.冰川雪山多
真题演练
3.(2016大庆)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相当,
但气温却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因为青藏高原
( )B
A.纬度高
B.海拔高
C.距海远
D.晴天多
真题演练
(2016济南)图9-1-10为“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图”, 根据图中信息完成4~5题。
真题演练
4.下列对两个地区自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C.气温较高,风力较小 D.有丰富的灌溉水源
15.下列地理事物(现象)中,与青藏高原“高”“寒”
特征无关的是( B )
A.昼夜温差大
B.地热资源丰富
C.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D.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同步训练
16.青藏高原夏季成为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主要原因
是( B )
A.纬度高
B.地势高
C.阳光不足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微博天地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拉 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 一座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吐 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 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于 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 喇嘛的冬宫居所,为西藏政教 合一的统治中心。1961年,布 达拉宫成为中国国务院第一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 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