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

合集下载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农业机械化是指利用机械设备代替人力和畜力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生产方式。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生产效率传统农业生产利用人力和畜力进行种植、耕种、收割等作业,这些工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低下。

而使用农业机械化设备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减省人力和时间成本。

比如,现代化水稻收割机避免了人工摘、割、绑的艰苦劳动,短时间内可以收割大批的水稻,每天可达1000多斤,大大节省了人工般作业时间,同时保持水稻的完整度和品质,提高了耕作效率。

二、节省劳动力和成本采用农业机械化设备代替人工与畜力作业,使农民省下人工成本。

进行农业机械化后,一般每亩地仅需1至2人便可胜任多个环节的农业作业,因此不仅可以减轻农民的体力负担,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劳动力和成本。

而且,现在市场上能购买到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品种比较丰富,价格也较为合理,能够满足种植户不同的需求,农民妥善选择后能用更低的价格购买到高质量的农业机械设备。

三、增加农业产量使用农业机械化设备可以使作业更加精准、高效、标准化。

实际上,现代化农业机械化设备都是经过科学计算的,其操作精准、效率高,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比如,根据统计数据表明,种植甘蔗的支撑柱打孔机可以在亩地内的甘蔗上减少10%的病虫害,增产14%。

使用插秧机插秧则可以节省人工30%左右,同时增加一定的产量。

四、推动农村现代化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逐渐减少土地的荒芜、开垦和修建了大量水利设施,使得农村的基础设施逐渐完善,逐渐地推动了农村的现代化。

同时,农业机械化的蓬勃发展也吸引了大量的创新人才参与其中,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机械化必将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农业的生产。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农业机械化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和工具来进行农业生产的方式。

它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增加农业生产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工作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

而农业机械化能够通过使用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等各种农业机械设备,能够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使用收割机可以代替数十人的人工收割,大大缩短了收割时间,提高了收割效率,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农业机械化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农民长时间地弯腰耕作,不仅容易导致身体不适,还容易受到外界自然因素的影响。

而农业机械化可以通过使用各种农业机械设备来替代传统的人工耕作,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不仅有利于农民的身体健康,还能够减少因为劳动强度大而造成的生产事故。

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产品质量。

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因为农民工作疏忽而引起的生产失误。

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各种农业机械设备可以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减少了因为人工操作而造成的粗放现象。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产品的竞争力。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增加了农业生产收入。

在当前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农业机械化将会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带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政府、企业和社会应当共同致力于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以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农业机械化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和先进技术进行农业生产的方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传统的人力劳动生产方式往往效率低下,耗时耗力。

而农业机械化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机械化的耕作可以比传统的手工耕作更快速、更彻底地完成,减少了农民的务农时间,使农民能够有更多时间从事其他产业或精细管理农田。

机械化的种植、施肥、除草和喷药等操作也可以更高效地进行,提高种植产量和质量。

农业机械化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

农业机械化可以改善劳动条件。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往往需要农民长时间地进行辛勤劳动,容易造成身体疲劳、损伤和职业病。

而农业机械化能够减少农民的体力劳动。

利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机械设备代替人力劳动可以减少体力负担,降低职业伤害的风险。

农业机械化还能够提供更安全、舒适的劳动环境,例如引进先进的农业设备、精细的农业管理和监控系统,提供更舒适的工作环境。

农业机械化可以改善农民的劳动条件,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农业机械化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方式通常能够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减少损耗和浪费,提高销售价值。

农产品产量的提高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农业机械化也可以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利润空间。

农业机械化还能够拓宽农民的收入来源。

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方式能够提供更多的副业和农村旅游资源,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机械化能够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机械化可以帮助农民更科学地进行农业生产,通过合理施肥、科学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土壤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机械化还可以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优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种多样性,满足市场需求并适应消费升级的需求。

农业机械化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农业机械化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和技术手段来完成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操作,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机械化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使得农业生产过程更加快捷、高效。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而农业机械化可以将这些过程自动化,减少人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使用拖拉机耕地可以大大提高耕地效率,使用收割机可以大大提高收割效率,使用喷雾机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的防治效果等等。

二、提高农产品质量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使得农产品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例如人工操作不当、人力不足等等,而农业机械化可以将这些因素降至最低,从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例如,使用收割机可以避免因人工收割而造成的损失和浪费,使用喷雾机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的防治效果,从而减少农药残留等等。

三、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农业机械化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经济实惠。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而农业机械化可以将这些成本降至最低,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例如,使用拖拉机耕地可以大大降低人力成本,使用收割机可以大大降低收割成本,使用喷雾机可以大大降低农药成本等等。

四、促进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科学、规范、现代化。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例如人工操作不当、人力不足等等,而农业机械化可以将这些因素降至最低,从而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科学、规范、现代化。

例如,使用自动化灌溉系统可以大大提高灌溉效率,使用智能化施肥系统可以大大提高施肥效果,从而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科学、规范、现代化。

总之,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促进农业现代化等方面。

现代农业中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及有效发挥

现代农业中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及有效发挥

现代农业中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及有效发挥现代农业中,农业机械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其有效发挥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农业机械化作用及有效发挥的几个方面:1.提高生产效率:农业机械化可以代替人力,完成农业生产中的一些重复、繁杂和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如耕种、播种、施肥、除草、喷洒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人工往往无法快速完成的任务,机械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同时还可以减少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2.节约劳动成本:相较于人工劳动,农业机械化可以大幅降低劳动成本。

在人口增长放缓和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农业机械化可以替代人工劳动,降低雇佣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

3.提高质量和稳定性:农业机械化操作可以提高生产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精确播种、病虫害防治、农药施用等方面,农业机械可以准确控制作物的数量和时间,提高生产的稳定性和品质。

4.节约资源消耗:农业机械化可以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

利用农业机械进行水肥一体化,可以有效减少灌溉用水和化肥的使用量;在收获过程中,机械化可以减少损耗和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农业机械化可以实现生产方式和经营形态的转变,提高农业发展的科学性和规模化程度,从而不断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了确保农业机械化的有效发挥,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研发和创新:加大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先进技术的应用。

加强与农业机械制造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研究和开发适合国内农业生产的先进农机设备。

2.农业机械化配套服务:建立农机服务体系,提供农机购置、维护保养和技术指导等服务。

通过完善农机维修站点和农机驿站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和使用率。

3.培训与人才储备:加强对农业机械化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农业生产中的机械化技术

农业生产中的机械化技术

农业生产中的机械化技术农业生产一直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之一,而如今,机械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为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变革。

机械化技术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还减轻了劳动强度,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农业生产中的机械化技术对农业领域的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机械化技术的应用领域1. 农田耕作机械化技术在农田耕作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传统的手工播种和收获大大增加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而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设备能够实现自动化的播种和收获,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农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机械设备的广泛使用使得农民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耕作工作。

2. 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农产品加工领域的进步。

农产品的粉碎、榨汁、烘干等工序都可以通过机械设备来完成,提高了产品加工效率,同时也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温室种植温室种植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而机械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温室种植更加便捷和高效。

自动化的温室设备,如温室灌溉系统、温室通风设备等,可以根据植物对水分、光照、温度等要求进行智能化控制,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

二、机械化技术的优势1. 提高生产效率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相较于传统的人工作业,机械化技术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完成农业任务,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不仅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还有助于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

2. 减轻劳动强度传统的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劳动强度较大。

而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减轻农民的体力劳动,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改善农民的工作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3. 优化资源利用机械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优化农业资源的利用。

精确的播种、施肥、浇灌和收获等操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水资源和农药等的浪费,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机械化技术的发展趋势1.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未来的农业机械化将趋向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传感器、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农业机械设备能够实现自主感知、自主决策和自主执行,从而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和精准度。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农业机械化是指通过使用各种农业机械设备,来完成传统的人力和牲畜耕作、播种、收割等农业生产活动的过程。

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农业劳动条件,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等多方面的作用。

下面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劳动效率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依赖人力和牲畜的耕作、播种和收割等,工作效率较低,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同时易受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而引进农业机械化后,可以通过使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喷雾器等各种先进的机械设备,完成耕作、播种、施肥、喷药、收割、脱粒等农业生产活动。

这些机械设备不仅效率高,而且操作简单,可以大大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增加生产效率。

二、降低生产成本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与牲畜投入,这既增加了人力成本,又增加了饲养牲畜的成本。

而引进农业机械化后,可以通过使用各种农机设备,减少人力和牲畜的投入,降低劳动成本和饲养成本,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同时,农业机械化也可以提高稳定性和连续性,减少种植和收获的周期,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三、改善农业劳动条件农业是一项重体力劳动的行业,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程度的损害,特别是受气候和环境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危害。

而引进农业机械化后,可以使用各种机械设备代替人工力量,减轻农民的肉体劳动,极大地改善了农业劳动条件。

农业机械化不仅有效提高农民的劳动强度和工作效率,而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村稳定和发展。

四、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引进和使用,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因为劳动力的不可控等原因,使得农业生产形式不稳定,产量和品质难以得到保障,同时农业营收也缺乏保障。

而随着农机设备的完善和普及,可以在农业生产环节实现自动化、规模化和机械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总之,农业机械化的引进和使用在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意义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意义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意义农业机械化是指将机械设备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技术手段。

它对农业生产具有积极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劳动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以及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探讨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意义。

一、提高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化的应用可以替代传统农耕劳动,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劳动,机械化操作更加高效、精确且速度快,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

比如,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使得田间作物的种植、施肥、浇水、收割等环节更加快捷,减少了劳动时间和人力投入,提高了耕地的利用效率。

二、节约劳动成本农业机械化的应用可以减少劳动力的需求,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传统的农耕劳动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而农业机械化的出现减少了农民的体力劳动,降低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成本。

此外,农业机械的使用也减少了劳动力的流失,让农民更加愿意从事农业生产,提升了农村人口的稳定性和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三、提高农产品质量农业机械化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质量。

农业机械的使用使作业过程更加细致、规范,消除了人工操作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减少了操作过程中的误差和损耗。

同时,农业机械还可以提供更精确的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及时间,有效避免了农药残留和化肥过量的问题,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人们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

四、保障粮食安全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在粮食生产中,农业机械化使得农业生产水平迅速提升,极大地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农业机械化设备如收割机、播种机等的应用,减少了粮食在收割、加工、储存等环节中出现的损失和污染,提高了粮食的存储和销售效率,保障了人民对稳定供应的需求。

同时,农业机械化还能在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和土壤保护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减少灾害的发生,降低粮食生产风险,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
作者:李海恩徐春江
来源:《吉林农业·下半月》2013年第07期
摘要: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稳固了农业的基础,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本文简要介绍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生产
中图分类号: S2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4-56-1
1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一方面,用机械代替手工工具,能使人摆脱天然器官的限制,使一个人能够同时用更多数量和灵巧的工具;另一方面,动力机械的应用,使劳动者能够使用的工具数目和速度完全不受人力和畜力限制。

这样,在手工劳动下需要几个人、几十个人、甚至成百上千人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在使用机器的情况下,只要一个人或几个人就能完成,农业劳动生产率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2农机是农业中实现稳产、高产、大幅度提高单位土地面积和产量的有力手段
2.1农机能够做到准确、均衡、作业质量好
它可以比人畜力操作更严格地按照农业技术的要求,适时地进行耕、耙、播、中耕、收获等作业,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2.2农机作业效率高,能抢农时,赶季节
农业化学的奠基人之一李比希说过:“在农业上没有比时间因素更重要的因素了”。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季节性的人畜力紧张在全国是普遍存在的,有不少地区还是严重的,特别是近些年来多种经营的发展和劳动力向外大量输出,再加上复种面积的迅速扩大,更加深了这种严重性。

所以就是在人口稠密的地区,广大农民也要求机械化。

另外在比较寒冷、无霜期短的东北地区等,利用农机抢农时、赶季节尤为重要,因为“气候越是不利,农业劳动期间越短,从而资本和劳动的支出就越是紧缩在短时期内。

”所以使用农机就有更大的优越性。

2.3使用农机可以大大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各种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的大敌。

我国历史上历来自然灾害频繁,其中以水旱灾为最大,病虫害的为害也很严重。

在农业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这种状况有了很大改变,但自然灾害的影响仍是很大的。

不少地方的产量仍然很不稳定,一遇灾害就大幅度减产。

这种不稳定性对于人们生活和国家建设影响很大。

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农业基本建设,对山、水、林、田、路进行综合治理,必须提高排洪和灌溉的能力,采用能抗御自然灾害的耕作方法和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措施。

而要做到这些,单靠人畜力,不搞机械化是办不到的。

2.4使用农机是实现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条件
要大幅度地不断提高单产,就必须采用各种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措施,而各种农业现代化技术措施的采用,也都需要以机器作为手段。

3农机化能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我国有非常优越的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结构都是以种植业为主体,种植业中又以粮食为主,这是农业生产力不发达的表现。

要彻底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实现机械化是一个重要的条件。

这是因为:只有在大大提高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稳定高产水平的基础上,才能为林、牧、副、渔的大力发展提供充足的粮食和劳动力,林、牧、副、渔各业也只有实现现代化,才能高速度的发展。

4农机化是降低农产品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条件
农业机械化后,由于农业生产中物化劳动消耗大量增加,农民支付的生产资料费用的绝对量将会随之增加,但是由于产品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和劳动消耗的大量减少,因而分摊到单位产品上的总成本额仍然会趋于下降,农民在支付成本后的收入仍然会不断增加,因此,要降低产品的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农业机械化是必由之路。

5农机化能推动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
实现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大发展,不仅可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商品粮食、工业原料和其他农副产品以及更多的资金,支援国家的工业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而且可以为工业开辟广阔的市场。

我国地域辽阔,实现农业机械化,需要大量的拖拉机、汽车、配套农具、油料、建筑材料等。

这样广阔的国内市场,将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非常有利的条件。

此外,农业机械化还要求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这个新陈代谢过程,必然会推动工业和科学技术事业的相应发展。

6农机化还具有更为深远的政治经济意义
我国是在没有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条件下,实现了农业合作化的。

但是绝不能认为,社会主义农业可以长期建立在落后农业的物质基础上。

只有农业机械化,才能大大减轻农民繁重的体力劳动,促进农业科学文化的发展。

所以它又是改造农村落后面貌,逐步消灭城乡、脑体劳动之间三大差别的必由之路。

概括以上各点,可以看到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中心环节。

把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等同起来的观点,固然是错误的,但是必须明确,没有农业机械化也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

目前农业机械化水平仍然很低,与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的落后面貌,不断地缩小和消除与世界上先进国家农业的差距,就必须积极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农机化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作者简介:李海恩,男,吉林公主岭人,公主岭市双城堡镇农机站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机新技术推广。

徐春江,男,吉林公主岭人,公主岭市双龙镇农机站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机新技术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