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合集下载

【高考二轮复习】06 二轮专题复习 水循环(1)

【高考二轮复习】06 二轮专题复习 水循环(1)

二轮专题复习水循环第一部分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新疆某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设计的改进型大棚示意图近年来,大棚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的原因。

环境封闭,蒸发旺盛;土壤盐分随水分向上运动,在地表集聚;蔬菜产出率高,大量使用化肥;频繁浇水,破坏土壤团粒结构,使土壤盐分升高。

地面、植物受到阳光照射,水分蒸发或蒸腾到大棚顶部,水汽冷却凝固成水滴,顺棚顶下滑到水槽,水滴沿水槽滴灌到秧苗根部。

这一改进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下图为南极地区的自然物质运动示意图2009年广东地理)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

据此回答问题。

1.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A. 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B. 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C. 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 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2. 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个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A. 取水——保护水源地B. 输水——减少过程损耗C. 用水——节约、综合利用D. 排水——防止当地污染(2009年江苏地理卷)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2.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B.增加区内降水量C.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D.增加地下水储量3.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第二部分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因素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运动水资源更新热量交换生物循环空气湿度(环境湿度)影响蒸发的因素洋流当在某一温度下,空气的湿度到达一定程度时(即饱和状态),此时就不再发生汽化现象,若此时降低温度或增加大气压强便会出现液化现象。

2018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测试题十三: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带答案)

2018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测试题十三: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带答案)

2018⾼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测试题⼗三:⽔循环与陆地⽔体相互关系(带答案)2018⾼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测试题⼗三:⽔循环与陆地⽔体相互关系(带答案)⼀、单选题(共29题;共74分)1.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最主要补给来源是( )A. ⼤⽓降⽔B. 地下⽔C. 冰雪融⽔D. 湖泊⽔2.我国正在实施的南⽔北调⼯程,影响的是⽔循环环节中的()A. 蒸发B. 地表径流C. 降⽔D. 下渗3.下列地理现象中直接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是()①长江②⼤西洋上未登陆的飓风③东南季风④塔⾥⽊河河⽔蒸发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④4.为缓解我国西北地区农业⽤⽔不⾜问题,最可⾏的措施是()A. 利⽤科技⼿段,增加冰雪融⽔量B. 限制畜牧业发展,⼤⼒发展林业C. 因地制宜,发展节⽔农业D. ⼈⼯降⾬,增加地表径流5.下图中关于河⽔与地下⽔补给关系正确的是()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6.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源补给⽽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①永久积雪冰川补给②是⾬⽔补给③是地下⽔补给④此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7.读我国某地⼀河流流量与含沙量逐⽉分布图,完成题。

(1)该河流春汛的主要补给是()A. 冰川融⽔B. 季节性积雪融⽔C. ⾬⽔D. 地下⽔(2)该地区夏季降⽔的最主要类型是()A. 台风⾬B. 锋⾯⾬C. 地形⾬D. 对流⾬8.我国⽔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A. 春夏多、南⽅多B. 春夏少、北⽅少C. 夏秋多、南⽅多D. 夏秋少、北⽅少9.下图为某河流连续两⽇的流量变化图。

该河可能是()A. ⾮洲尼罗河B. 英国泰晤⼠河C. 珠江D. 塔⾥⽊河10.湖泊数量的减少对⽣态环境的影响是()①调蓄洪⽔的功能削弱;②湖⽔的减少可减轻当地的洪涝灾害;③使⽔⽣⽣物数量、种类减少;④可减⼩⼤⽓湿度,进⽽影响到局部地区⽓候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11.下图⽰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五 自然地理规律 2.5.3.1b 水循环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五 自然地理规律 2.5.3.1b 水循环

角度一水循环
(2017·安徽省淮北市卷)我国目前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城市内涝、生态破坏、径流污染等诸多问题,为此正积极推进能“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其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

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不包括( )
A.缓解热岛效应
B.减轻城市内涝
C.提供工业用水
D.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
[解析]活水公园增加了水域面积,能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集水区域增加,可以调节地表径流,减轻城市内涝;工业用水不是环境效益;水体增加可以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

[答案] C
2.暴雨过后,公园中荷花池的最主要功能是( )
A.调节小气候B.增加下渗量
C.保护生物多样性D.美化城市环境
[解析]暴雨过后,可以增加下渗量,减轻城市内涝。

其他选项不符合暴雨之后的作用。

[答案] B
角度二河流水文特征
3.(2017·河北邯郸广平一中月考)读图,分析图示地区河流的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

-
2 -
[解析] 结合图示地理位置和气候资料知,该区域大部分处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少且季节变化明显。

据此从河流径流量及其变化、结冰期和含沙量等方面说明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

[答案] 水系特征:流程较长,由西北向东南注入波斯湾,支流主要分布于干流北侧中上游河段。

水文特征:流量较小,季节变化较大,且流量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减少;含沙量较大;冬季无结冰期。

高考地理水循环知识点复习资料(2018版)

高考地理水循环知识点复习资料(2018版)

高考地理水循环知识点复习资料(2018版)水循环听起来是一个很难的学问,但是只要考生们掌握了其中的技巧就可以轻松驾驭。

为了让大家可以轻松驾驭,本栏目小编特意整出了有关高考地理水循环知识点和练习题,只要大家认真对待,即可轻松掌握。

【什么是水循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

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

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

水会通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地底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如水由河川流动至海洋。

高考地理水循环知识点一:水循环模式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高考地理水循环知识点二:水循环作用表现①水是所有营养物质的介质,营养物质的循环和水循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②水对物质是很好的溶剂,在生态系统中起着能量传递和利用的作用;③水是地质变化的动因之一,一个地方矿质元素的流失,而另一个地方矿质元素的沉积往往要通过水循环来完成。

高考地理水循环知识点三:水循环意义①促进各种水体更新,维持全球水平衡②调节各圈层之间的热量传输③改造地表形态④促进地球表层化学元素的迁移【水循环练习题】1、下列地理现象中,仅属于陆地内循环的是(B)①黄河下游山东境内冬季和春季的凌汛②夏季,天山和帕米尔高原的冰雪融水汇入塔里木河,形成丰水期③x疆地区的坎儿井,引冰川积雪融水灌溉农田④所有流经热带沙漠地区的河流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黄河凌汛是外流河上的自然灾害,属海陆间循环;塔里木河属内流河,不注入海洋,只参与了陆地内循环;坎儿井引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水也不注入海洋,也只参与了陆地内循环;并不是所有流经沙漠地区的河流都不注入海洋(如尼罗河),也就不一定只参与陆地内循环。

2、庐山小天池有“久雨不溢,久旱不涸”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久雨不溢”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B、“久雨不溢”时地下水补给地表水C、“久旱不涸”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D、“久雨不溢,久旱不涸”说明了庐山小天池不参与水循环解析:“久雨不溢”说明小天池里的水有下渗,即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久旱不涸”说明地下水补给小天池,即地下水补给地表水;这就证明了小天池参与了水循环。

完整版2018届二轮水循环和洋流专题卷全国适用

完整版2018届二轮水循环和洋流专题卷全国适用

、选择题1. (2017 •天津红桥区高三联考)读水循环示意图,若全球气候变暖,则关于图中水循环 各环节水量变化量最可能是( )t*也艸湖姙鎰云册抵麵ftA. 大气中水汽输送增加量小于陆地径流增加量B. 陆地河湖蒸发量将明显变小C. 植物蒸腾作用减弱,海洋蒸发量明显增大D. 全球降水量明显大于蒸发量[解析] 全球气候变暖,由于冰川大量融化,从而导致地表径流大量增加,因此陆地地 表径流的增加、除了水汽输送带来的降水补给增加的部分外,还有大量的冰川融水补给,因此大气中水汽输送增加量小于陆地径流增加量, A 正确;气温升高,陆地河湖蒸发量将明显变 大,B 错误;温度升高,植物蒸腾作用增强,海洋蒸发量明显增大, C 错误;全球蒸发量明显 大于降水量,D 错误。

故答案选 A o[答案]A(2017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三模拟)下面示意某大河流域规划 50年后建设用地增加比重(a 图)和该流域水循环某环节水量增加比重 (b 图)。

读图完成2〜3题。

2 .材料中某水循环环节是( )A. 降水 C.地下径流[解析]综合分析两图,可得,随着建设用地比重增加,某环节也增加,二者呈正相关跟踪强化训练(七)B .蒸发 D.地表径流ttftfiiw* |—iin rr^-io :辭 口|| .曲觀EP关系。

建设用地增加,绿地面积减少,导致下渗量减少,蒸发量减少,降水量减少,地下径 流量减少,短期内地表径流量增加。

故选Do[答案]D3 •流域建设用地增加对流域环境的影响是 ( )A. 使区域气候趋于干热B. 河流中下游地区洪涝减少C. 流水侵蚀作用加强,水土流失严重D. 岩层结构趋于稳定,地质灾害减少[解析]流域建设用地增加使区域降水量减少,太阳辐射增加,气候趋于干热;地表径 流的季节变化增大,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加重;建设用地一般都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对地表进 行覆盖,水土流失问题较轻;工程建设往往会破坏岩层结构,导致地质灾害增多。

水循环-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 含解析 精品

水循环-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 含解析 精品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虹吸雨水收集系统是在缺水地区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将屋顶的大气降水进行回收、处理、再利用的一种良性系统。

读虹吸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回答1—3题。

1.该系统改造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B.降水C.下渗D.径流2.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A.调节城市局地气候B.缓解城市用水紧张C.缩短径流汇聚时间D.减少土壤水分蒸发3.最适合使用该系统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华北地区D.青藏高原【参考答案】1.D 2.B 3.C2.根据材料,该系统是缺水地区回收雨水的一种良性系统,主要功能是缓解城市用水紧张问题,B对。

3.根据材料,最适合使用该系统的地区是缺水地区。

东北地区大部分是湿润、半湿润区,主要限制因素是热量,A错。

东南地区水源充足,B错。

华北地区降水少,生产、生活用水量大,缺水严重,最适合使用该系统,C对。

青藏高原是高寒气候区,生产、生活用水少,不适宜,D错。

4个角度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人类主要通过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来影响水循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分析如下:(1)从时间角度分析。

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如修建水库和植树造林。

(2)从空间角度分析。

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如跨流域调水。

(3)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

大面积排干沼泽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所以应保护沼泽;过量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面下沉、海水倒灌;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迅速向河道汇集,河流径流变化幅度增大,易造成洪涝灾害。

(4)从水资源角度分析。

人类对水资源加以利用时,应充分了解水循环的规律,如果开发利用的速度超过了水资源循环的周期,则会出现水资源枯竭。

人类生产或生活中直接排放的未经处理的污水也会加剧对水资源的破坏,使世界大部分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福建省泉州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美国波特兰市的数条街道按照“低影响开发”理念和技术,将人行道和街道侧石间的空间利用起来,建设了若干个连续的侧石扩展池,并在池中种植植物,形成一条特殊的“绿色街道”,下图示意侧石扩展池的结构和雨水流向,右图示意绿色街道景观,据此完成1—3题。

[配套K12]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每日一题 水循环 新人教版

[配套K12]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每日一题 水循环 新人教版

水循环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下面示意某大河流域规划50年后建设用地增加比重(a图)和该流域水循环某环节水量增加比重(b 图)。

读图完成1—2题。

1.材料中某水循环环节是A.降水B.蒸发C.地下径流D.地表径流2.流域建设用地增加对流域环境的影响是A.使区域气候趋于干热B.河流中下游地区洪涝减少C.流水侵蚀作用加强,水土流失严重D.岩层结构趋于稳定,地质灾害减少【参考答案】1.D 2.A解题必备水循环1.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1)影响蒸发的因素(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3)影响降水的因素(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5(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技法点拨] 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相关地理问题 (1)三江平原沼泽地的形成(2)内流河断流的成因学霸推荐山前侧向径流量,也称侧向流量,是指山丘区地下水以地下潜流形式向平原区排泄的水量,主要分布于山区与山前冲积扇的交界带。

它既是山丘区地下水的侧向排泄量,同时又是平原区地下水的侧向补给量,是一种重要的地下水资源。

下图为我国某流域某年水量平衡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注:腾发量是指植物蒸腾量与植株间蒸发量之和。

1.该流域水量在5、6月份存储量出现亏损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干旱少雨,灌溉用水量大B.气温回升较快,蒸发量大C.地表积雪量少,融雪量小D.地表径流量小,降水入渗量小2.近年来,该流域侧向流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升高,水位下降B.过度灌溉山前平原C.过度开采山前地下水D.过度砍伐山区植被答案【答案】1.B 2.C。

狂刷07 水循环-试题君之小题狂刷君2017-2018学年高考地理 含解析 精品

狂刷07 水循环-试题君之小题狂刷君2017-2018学年高考地理 含解析 精品

(浙江省绍兴市2017年9月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下图为全球海陆水循环过程示意图。

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箭头代表的环节分别是A.水汽输送、下渗、河川径流、地表径流B.水汽输送、下渗、河川径流、地表径流C.地表径流、河川径流、下渗、水汽输送D.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河川径流2.图中①②③④箭头代表的环节,与近年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弱相关性最强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D 2.B2.本题考查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主要表现为坡面径流,而近年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弱主要跟植被覆盖率提高相关,地表植被覆盖率越高,坡面径流量会减少,流速会减缓,对地表的侵蚀搬运能力减弱,这使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弱。

②为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减弱,水土流失减弱,故答案选B项。

【名师点睛】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路、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2)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回避的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

(3)影响局地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水位是指河流某处的水面海拔,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次数之和称为历时。

读某观测站绘制的某河流水位过程线与历时曲线图,回答3—5题。

3.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A.大气降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C.高山冰雪融水D.地下水4.该观测站最可能位于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东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5.在该观测站上游修建一水库后,历时曲线上的M、N点将A.同时右移B.M左移,N右移C.同时左移D.M右移,N左移【答案】3.A 4.D 5.B【解析】3.根据水位变化可知该河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且流量较大,可推测其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下面示意某大河流域规划 50 年后建设用地增加比重( a 图)和该流域水循环某环节水量增加比重( b 图)。读图完成 1—2 题。
1.材料中某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
B.蒸发
2.流域建设用地增加对流域环境的影响是
A.使区域气候趋于干热
C.流水侵蚀作用加强,水土流失严重
பைடு நூலகம்
【参考答案】 1. D 2 . A
C.地下径流
D.地表径流
B.河流中下游地区洪涝减少 D.岩层结构趋于稳定,地质灾害减少
1.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 ( 1)影响蒸发的因素
水循环
(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 3)影响降水的因素
(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于山区与山前冲积扇的交界带。它既是山丘区地下水的侧向排泄量,同时又是平原区地下水的侧向补给
量,是一种重要的地下水资源。下图为我国某流域某年水量平衡示意图。据此完成
1—2 题。
注:腾发量是指植物蒸腾量与植株间蒸发量之和。
1.该流域水量在 5、 6 月份存储量出现亏损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干旱少雨,灌溉用水量大
B.气温回升较快,蒸发量大
C.地表积雪量少,融雪量小
D.地表径流量小,降水入渗量小
2.近年来,该流域侧向流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升高,水位下降
B.过度灌溉山前平原
C.过度开采山前地下水
D.过度砍伐山区植被
【答案】 1. B 2 .C
流域面积 ( 支流数量 )
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地质条件 ( 土壤质地 )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 5)影响下渗的因素
(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
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 岩溶地貌 ) ,因为喀
改变地 表径流
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 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影响地 下径流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 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 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
影响局部地区大 气降水
影响蒸发 影响下渗
[ 技法点拨 ] ( 1)三江平原沼泽地的形成
如人工降雨 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少下渗 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相关地理问题
( 2)内流河断流的成因
山前侧向径流量,也称侧向流量,是指山丘区地下水以地下潜流形式向平原区排泄的水量,主要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