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路径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初中生物知识点:血液循环

【初中生物】初中生物知识点:血液循环

【初中生物】初中生物知识点: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作血液循环。

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1)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

这一循环途径叫做体循环。

在体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舒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不仅把运来的营养物质输送给细胞,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而且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把它所结合的氧气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2)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

在体循环进行的同时,肺循环也在进行着。

肺循环以右心室为起点,静脉血射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

在这里,肺泡和毛细血管中的静脉血进行了气体交换,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到肺泡中,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里的血液中。

这样,原来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的动脉血。

动脉血经肺静脉流同左心房,完成了肺循环。

规律总结:①体循环中,动脉里流的是动脉,静脉里流的是静脉血。

肺循环中,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

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区别和联系:比较项目体循环肺循环起点左心室右心室终点右心房左心房血液变化动脉血变为静脉血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功能为组织细胞运采氧气和养料,把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获得氧气,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联系在心脏处汇合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承担物质运输的功能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体循环和肺循环虽是两条不同的循环路线,但它们是同时进行的,循环的起止点都在心脏。

心脏把两条循环路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组织细胞不断运来氧气和养料,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从而完成体内物质的运输任务。

体循环与肺循环的途径和血液成分的变化如图: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血液循环的特点

血液循环的特点

血液循环的特点
血液循环是人体的一项重要生理功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循环性:血液在心脏的推动下,沿着一定的循环路径不断流动,构成闭合的循环系统。

血液从心脏发出,经动脉系统供应身体各个组织器官,然后经静脉系统回流至心脏,完成一次循环。

2. 双循环:人体的血液循环分为肺循环和体循环两个部分。

肺循环指血液从心脏经肺动脉到达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后,再通过肺静脉回到心脏。

体循环指血液从心脏经主动脉分支供应全身各组织器官,再通过静脉回流到心脏。

3. 高速循环:血液在动脉中的流速较快,尤其是在主动脉中流速较高。

这是由于心脏的收缩力强大,能够将血液迅速推送到全身各个部位,确保有效供应。

4. 可调节性:血液循环可根据身体不同的需求发生调节,以维持血液的流动平衡。

例如,在运动时,心脏收缩增强,提高了心输出量,以满足肌肉的需氧量;而在休息时,心脏收缩减弱,降低了心输出量。

5. 与呼吸循环相互影响:呼吸和循环是密切相关的生理过程,两者相互影响。

当呼吸加快时,心率也会加快,以便更多的氧气通过血液传递到组织器官中;而心跳减慢时,呼吸也会相应减缓。

总之,血液循环通过心脏的推动,将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等输送至全身各个部位,并起到热量调节、免疫、荷尔蒙传递等功能,保持身体的正常运行。

血液循环的途径

血液循环的途径
规律总结:①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 →静脉→心房。 ②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在心脏处连通在 一起,是一条完整的循环路线。③体相同,肺相反,即体循环中,动脉中 流动脉血,静脉中流静脉血,肺循环相反。
七年级(下)人民教育· 生物
●自主构建
1. 左心室 氧 3. 5. 右心室 7. 肺泡
七年级(下)人民教育· 生物
一、知识回顾 心脏具有四个腔并连接着血管:左心房→ 肺静脉 , 左心室 →主动脉,右心房→ 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 肺动脉 ; 心房和心室间有 房室瓣 ,心室与动脉间有 动脉瓣 ,保证血液在心 脏内的流动方向是:静脉→ 心房 →心室→动脉。
七年级(下)人民教育· 生物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D ) A.动脉内的血是动脉血 B.静脉内的血是静脉血 C.动脉瓣在动脉内 D.静脉瓣在静脉内 4.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发生在( B ) A.心脏 B.肺部毛细血管 C.肺泡内 D.全身毛细血管
七年级(下)人民教育· 生物
*5.关于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先进行体循环,再进行肺循环 B.先进行肺循环,再进行体循环 C.体循环与肺循环同时进行 D.体循环与肺循环交替进行 * *6.下列血管中,血液含氧量最高的是( B ) A.肺动脉 B.肺静脉 C.主动脉 D.上、下腔静脉
七年级(下)人民教育· 生物
答案:(1)体 左心室 (2)动脉 静 (3)营养 (4)组织细胞
七年级(下)人民教育· 生物
●拓展练习 8.(东营中考)柱状图中长方形高度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组织中, 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情况。试推测甲、乙、丙、丁四种组织中呼 吸作用最旺盛的是( A )
A.甲
B.乙
七年级(下)人民教育· 生物

血液循环血液循环途径ppt课件

血液循环血液循环途径ppt课件

血液
血液组成
血液主要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每种成分在维持 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血液功能
血液具有运输、防御和维持内环境稳定等重要功能,如运输氧气和 营养物质、携带并清除代谢废物、抵御病原体等。
血型与输血
根据红细胞表面抗原的不同,人类的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 型,输血时需确保供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相容,以避免发生输血反应。
淋巴循环
淋巴循环的主要功能是回收组织液中的蛋白质 ,运输脂肪和其他营养物质,以及调节血浆和
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 淋巴循环的特点是流量小、无脉搏、无血压。
淋巴循环是指淋巴液在淋巴管内流动的过程, 是血液循环的辅助系统。
淋巴循环的路径包括:组织液中的蛋白质等物质 通过毛细淋巴管进入淋巴管→淋巴结→胸导管→ 右心房。
详细描述
血栓形成通常发生在动脉或静脉中,可引起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组织缺血、 缺氧和坏死。血栓形成的原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动脉粥样硬化
总结词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表现为动脉血管内壁积聚脂肪和钙质,导 致血管狭窄或闭塞。
详细描述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下肢动脉等,可引起心脑血 管事件、肾功能不全和下肢缺血坏死等严重后果。其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 脂、吸烟、糖尿病等。
血液还承担着运输激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任 务,这些物质对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 作用。
温度调节
维持体温稳定
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将热量从身体 内部带到皮肤表面,并通过出汗 、辐射和对流等方式散热,以维 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调节体温反应
血液中的温度感受器可以感知体 温变化,并通过调节皮肤血管的 舒缩、汗腺分泌等生理反应来维 持体温稳定。

人体血液循环原理图详解

人体血液循环原理图详解

处静脉注射药物进行治疗。试说出药物到达伤
口炎症处所经过的循环路径。
上肢静脉 上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动脉
左心室 主动脉 下肢动脉
下肢伤口
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动脉搏动:动脉随着心脏的收缩
和舒张而搏动。
正常心率≈75次
2000多年前,著名的医学家扁鹊就已经用 切脉方式诊断疾病。
目的:说出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器材:活的小鱼(尾鳍颜色浅一些),显微镜, 培养皿,纱布等。 指导: 1.学生4人一组,用湿纱布包裹小鱼,只露出尾 部,不要伤害小鱼。 2.把小鱼放在培养皿里,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 底部。
人体的血液循环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动脉、毛细 血管和静脉组成。
血液将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和肺吸收 的氧输送到全身各部分的器官、组织和细 胞,供其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又运走 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某些物质,如二氧化 碳、尿素等。
类和脂肪的过量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 水果;还要做到不吸烟、不酗酒,并限制 食盐的摄入量等。
算一算
人在安静状态下,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大约为
70毫升。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4000毫升。若
心率为75次/分,计算一下: 1.你体内的全部血液循环一遍需要多长时间? 2.一天(24小时)之内循环多少遍? 3.一天内由你的心脏泵出的血液总共有多少?
4000/70×75=0.76(分钟)
24×60/0.76=1895(次)
70×75×60×24=7560(升)
上腔静脉 4 肺静脉 3
右心房
右心室
下心房
6 瓣膜
左心室
考 考 你 1. 在人的手背上常能看到一条条”青筋“,

《运动解剖学》(第三版) 7第七章 脉管系统

《运动解剖学》(第三版) 7第七章 脉管系统

〔一〕血管的外形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口径最小,平均为8um左右,仅能通过一个红细胞,管 壁也最薄,主要由内皮细胞和基膜构成。毛细血管壁薄,通透 性大,管中血流缓慢,有利于血管内血液和血管外组织液进行 物质交换。
注意的是毛细血管在组织内有很多分支,相互连接成毛细 血管网。而分布在肝、脾、内分泌腺等处的毛细血管,管腔扩 大,称为血窦。
锁骨下动脉及其分支
肱动脉:
• 桡动脉: 沿前臂桡侧下行。前臂
远端位置较浅,是临床上触 脉部位。分支营养前臂和手。 • 尺动脉:
沿前臂尺侧下行。分支营 养前臂和手。
上肢的动脉
锁骨下动脉
腋动脉 (分三段)
肱动脉
平桡骨 颈处分出
桡动脉、尺动脉
掌浅弓、掌深弓
左心室
升主A
主A弓 胸主A 腹主A 髂总A (〔左右)〕
一、心的位置与外形
1、上腔静脉 2、主动脉 3、肺动脉 4、下腔静脉 5、冠状动脉 6、肺静脉
1
2
3
6 5 4
一、心的位置与外形
1、肺动脉 2、主动脉 3、上腔静脉 4、下腔静脉 5、后室间沟 6、肺静脉
12 3
6 5
4
二、心的结构
心腔内部结构:
1. 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2. 右心房(三尖瓣)
3. 右心室
1.头颈静脉血
颈内静脉
头臂静脉
上腔静脉
2.上肢静脉血
锁骨下静脉
头臂静脉
3.胸部静脉血
奇静脉
上腔静脉
右心房
2. 下腔静脉系
由下腔静脉及其属支组成。下腔静脉是下腔静脉系的主干, 也是人体内最大的静脉干。它收集下肢、骨盆腕和腹腔内的器官 、骨盆壁和腹壁等处的静脉血〔相当于主动脉腹部及其分支所营 养的区域〕。门静脉是沟通消化系统的重要静脉。

人体血液循环原理图详解

人体血液循环原理图详解
5肺静脉肺动脉右心房右心室腔静脉头部和躯体上部毛细血管上腔静脉静脉血肺动脉静脉血肺静脉静脉血肺部毛细血管网下腔静脉静脉血躯体下部毛细血管网主动脉动脉血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动脉血肺动脉静脉血讨论一名同学的下肢受伤后发炎通过在手腕处静脉注射药物进行治疗
走近课堂
血液是一种流动的 结缔 组织,是人 体内重要组成物质,它在人体内不停地 流动,把 氧气 和 养料 送至全身 各处,把 细胞 产生的 二氧化碳 等废 物运走。
处静脉注射药物进行治疗。试说出药物到达伤
口炎症处所经过的循环路径。
上肢静脉 上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动脉
左心室 主动脉 下肢动脉
下肢伤口
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动脉搏动:动脉随着心脏的收缩
和舒张而搏动。
正常心率≈75次
2000多年前,著名的医学家扁鹊就已经用 切脉方式诊断疾病。
血压:血液循环中,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
心室收缩时,血压上升到最高值叫做收缩压。 心室舒张时,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叫做舒张压。
正常值:收缩压/舒张压 kPa
12~18.7/8~12 kPa
思考
如果一个人的血压经常超过18.7/12kPa,则 认为是高血压。
医生给李明的父亲测量血压,测得的 数据为21.3/15.6kPa,这个数据表示什么? 可能患有什么疾病?应建议李明父亲如何 防治?
类和脂肪的过量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 水果;还要做到不吸烟、不酗酒,并限制 食盐的摄入量等。
算一算
人在安静状态下,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大约为
70毫升。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4000毫升。若
心率为75次/分,计算一下: 1.你体内的全部血液循环一遍需要多长时间? 2.一天(24小时)之内循环多少遍? 3.一天内由你的心脏泵出的血液总共有多少?

人体正常血液循环通路

人体正常血液循环通路

人体正常血液循环通路血液循环是人体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通过血液在体内不断循环和输送,确保各个器官和组织能够得到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将代谢产物和废物排出体外。

而人体正常血液循环通路正是保证这一过程顺畅进行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理解人体正常血液循环通路,我们需要先了解血液的组成以及循环系统的结构。

血液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

其中,红细胞携带氧气,白细胞参与免疫防御,而血小板则负责止血。

血浆则是这些细胞的载体,同时含有水分、蛋白质、糖类、脂类等补充能量和维持稳定活动所需的物质。

正常的血液循环通路可以分为两个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是指血液从心脏左心室流出,通过主动脉和各个动脉进入体内各个器官和组织,完成物质交换,并将含有废物和二氧化碳的血液通过静脉回流到右心房。

而肺循环是指血液从右心室流出,经过肺动脉进入肺部,通过肺毛细血管与肺泡接触,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进入体循环。

具体来说,在体循环中,从主动脉发出的一支叫做腹主动脉,它将血液输送到腹部和下肢。

另一支称为颈动脉,它将血液供应给头颈部。

主动脉分布于整个体腔,并在形状上类似一个“树枝状”的结构,不断分支的动脉与血管网相连,将血液输送到每一个细胞和组织。

静脉则是由毛细血管和小动脉汇集而成,将含有废物和二氧化碳的血液回流至心脏。

而在肺循环中,肺动脉将含有废物和二氧化碳的血液输送到肺部,进入肺毛细血管与肺泡接触,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之后,通过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再次进入体循环。

总结起来,人体正常血液循环通路从心脏开始,通过循环系统中的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同时带走废物和二氧化碳。

这一过程不断循环进行,保证了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正常运行和生命活动的延续。

对于血液循环通路这一主题,我个人认为它体现了人体的复杂性和完美性。

通过了解血液循环通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之间的协调工作以及维持生命的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