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牙科pd操作
牙片机操作流程

牙片机操作流程(总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牙片机操作流程
第一步打开电源开关
接通电源,通电指示灯亮,此时操作面版显示为上次工作设置的参数。
第二步牙片类型(Film)选择键
Film——牙片类型(Film)选择键,按此键“Film”窗口上轮番出现F-1、F-2、F-3、……F-9九组胶片曝光时间组合供选择。
第三步 X射线穿透力(KV)调节
KV——KV选择键,按此键KV窗口上依次出现55KV、60KV、65KV、70KV供选择,一般KV使用范围为60KV~70KV,若人过胖可选择70KV,反之用60KV拍片,儿童可选择60KV或65KV。
第四步管电流(mA)调节
mA——mA选择键,按此键mA窗口上依次出现4mA、7mA,普通牙片一般选择7mA;RVG、珂达E、D片及高速牙片可选择4mA档。
第五步成人、儿童选择
第六步牙位所需时间选择
按切牙键时间窗口即显示为拍摄切牙1和2所需的曝光时间,拍其他牙位所需的时间以此类推。
第七步放置牙片
第八步曝光
第九步复位
拍片结束之后,X射线机处于自然冷却保护状态,时间窗口显示为15秒钟倒计时,此时有线按控制器,X射线机不工作,等15秒钟后恢复到最后一次设定的工作状态,又可以进行新一次的工作,若一段时间不用请关闭电源。
牙科仪器操作说明

牙科综合治疗椅操作说明1、接通电源2、根据治疗项目选择不同器械(气枪,高速手机、低速手机、洁牙机等等)接于连接头上3、调节水压、功率、灯光、椅位4、踩下脚踏开始工作5、操作完毕后将椅位恢复(直接按reset键)6、清洁椅位、保持干净牙科超声波清洗仪操作说明1、接通电源2、往锅里加水,水量应在锅的三分之二处3、将所需清洗器械放入清洗篮内4、按下power键,调节温度和时间5、按下start键开始工作6、工作完毕后将右侧排水口打开排水牙科冷光美白仪操作说明1、接通电源2、按下开启键根据需要调整升降杆3、在操作面板上设置所需模式以及时间4、根据患者体位调整灯头至最佳位置5、按下开始键6、结束后将仪器恢复牙科全景机操作说明1、接通电源,待机器启动2、开启计算机,打开操作系统,录入患者信息备用3、待机器启动后将患者带入操作间内,根据身高调节机器高度4、在机器控制面板选择所需程序5、用头夹固定患者头部6、准备完成后按下复位键7、工作人员将门关上后按下曝光键8、在计算机上保存传输上的图像并打印9、关闭计算机及电源牙科x射线机操作说明1、接通电源、开启电源开关2、安置患者至座椅上3、根据需要调整调整成像器位置并相应调整限束器的方向4、选着所需曝光程序5、室外曝光6、关闭电源牙科高压蒸汽灭菌器操作说明1、接通电源2、将所需消毒品放置于灭菌器内,关门3、打开右下角下翻门,将主电源开关打开,工作状态显示“Ld”4、检查储水箱水位,若低于水位线请加入蒸馏水5、在控制面板上调整所需程序6、按下“start”键开始工作7、在灭菌结束后,状态显示“Ed”8、打开灭菌器门,取出已灭菌好的器械9、关闭电源。
四手操作

吸引技术
规则:助手右手握持 不干扰医生工作 不触及软腭、不超过咽前柱
位置:A位—操作点位 B位—磨牙后区位
视觉技术
牵引技术
牵引方法: 医生支点手指 助手左手食指 吸引器头部 三用枪顶端
责任区: 医(右颊、左下舌体) 助(左颊、右下舌体)
维护作业点清晰
清洗窝洞、口镜
保持口镜清晰
口镜位 、三用枪
器械传递
例ma13 身体各部标准
mi01—mi09 mi1-2,mi2+1, mi3-2,mi4+0,mi5-2 mi-mi:111-231 mi-mu:112,241,332.
助手职责
1、 治疗前准备及器械摆放 2、 患者体位调整 3、 吸引口内液体 4、 拉开口腔软组织 5、 保持手术区清晰 6、 及时交换器械
mi4+0 下颌姿势位 mi4-1 牙尖交错位 mi4+1 半张口 mi4+2 大张口
腕部轴向转动度
mi5+0 mi5-1 mi5-2 mi5-3 mi5+1
手掌与地面垂直
掌面内旋0-30度 掌面内旋30-60度 掌面内旋60-90度 掌面外旋0-45度
Pd操作基本条件
1、医生坐位 2、病人平卧位 3、助手
名称不统一:四手操作、水平位诊疗、 坐位诊疗、家庭位诊疗
姿势不规范:无标准化
1985年 日本HPI研究所Dr. Beach 提出 pd理论(Proprioceptive Derivation) pd操作( pd理论指导的牙科四手操作) 完整的理论体系( pd理论) 严格的操作常规(数字化) 完善的国际组织(世界pd学会)
手指控制训练
例:探针基本握持法 (1)探针头向左放于平台 (2)mi111与mi231,mi241与mi333接触 (3)mi610与mi710拿起探针头 (4)柄水平插入mi1与mi2之间 (5)针头在mi300位置 (6)mi331,mi236,mi211,mi112与柄接触
四手操作技术ppt

4、在交换之前,医生把器械A 向上并靠近自己移动,而不 是向下向外移动,这样,器 械交换是在病人脸以上的平 面进行 。
二、吸引器放置的规则
为确保获得最大的吸引效率,为医生创造 最佳视野而又不损伤患者的组织应做到: 1.吸引器由助手的右手握持;
2.吸引器必须放置在靠近助手一侧的牙 弓上;
3.助手的手和吸引器必须不干扰医生的 工作区域 4.吸引器头必须不触及软腭或不超过咽 前柱,超过此界限会引起患者恶心反射
6.保持手术区和口镜反光面视野的清 晰; 7.准备好所有材料以备随时使用; 8.及时交换器械;
9.在治疗中预先知道医生的需要,了 解医生制定的合理的工作顺序
pd操作的基本要求:
1.医生和助手有他们各自的、互不干扰 的工作区域,以保证通畅的工作线路和 密切的相互配合。以病人的长轴为中心 把术区分为医生工作区和助手工作区
牙科助手的职责:
1.保持治疗区域的整洁,并将常用的器械按规 定放置得井井有条,随时准备接待病人 2.安置病人,做好治疗前的准备工作 3.将病人置于适当位置,使医生在操作时能处 于正确的姿势
4.及时吸去病人口腔内的液体,保持医生有清 晰的视野,且不引起病人的不适 5.协助医生拉开病人口腔的软组织以保持手术 区清晰的视野,并保护病人的软组织
二、器械握持
1.器械握持的三相: 握持:医生握持或助手握持。 传递:由助手传递。 交换:在医生和助手之间交换。
2.握持 有四种基本握持法: 执笔法; 掌握法; 掌一拇指法; 掌一拇指反握法。
器械的传递
正确的器械传递需要三个先决条件: 1.助手要预先知道医生的需要,即知道在 操作顺序中下一步的器械是什么; 2.医生设定合理的器械应用顺序; 3.在医生用完器械后,他必须示意这一器 械已用毕,通常将这一器械的工作端离开 病人的牙齿,同时,把器械柄向外移出2cm, 这样,助手就知道医生已用毕这一器械, 需要下一步的器械,并考虑通畅的器械动 线。
口腔专科护理第四章

器械的性能和保养 5.保持治疗区域的整洁
第二节 医、护、患的位置关系、体位及工作
(一)医生工作区 7-12点,此区不能放置 物品,术者区也是患者 到达和离开椅位的通道
患者到达和离开椅位的通道
第三节 器械传递与交换
一、器械的握持与传递 (一)手用器械握持方法
掌-拇握持法
第三节 器械传递与交换
一、器械的握持与传递 (一)手用器械握持方法
反向掌-拇握持法
第三节 器械传递与交换
一、器械的握持与传递 (一)手用器械握持方法 掌式握持法 牙钳、榔头的握持
第三节 器械传递与交换 掌式握持法
第三节 器械传递与交换
(一)吸引系统的组成
第四节 吸唾技术
(二)吸引器的种类和优缺点 1.强吸 2.弱吸
强吸
弱吸
吸唾管的作用
第四节 吸唾技术
三、吸唾技术 (一)握持方法 1.反向掌-拇握持法 2.握笔式
第四节 吸唾技术
三、吸唾技术 (二)放置的两个基本位置 1.操作区 2.咽喉区
第四节 吸唾技术
三、吸唾技术 (二)放置的两个基本位置 1.操作区 2.咽喉区
门汀
复合树脂充填所需材料
复 合 树 脂 充 填 前 后
口腔器械材料繁多
第一节 口腔四手操作基础理论及基本要求
(三)操作原则
3.治疗程序标准化 4.最大限度地简化
工作过程 有利于提高效率
第一节 口腔四手操作基础理论及基本要求
(四)优点
1.提高效率和质量 2.减少紧张,增加
舒适感 3.减少术者疲劳
治疗不同牙齿医生的位置不同
牙齿固化仪操作方法

牙齿固化仪操作方法
牙齿固化仪是一种用于固化牙科填料的设备。
以下是一般的牙齿固化仪的操作方法:
1. 准备工作:确保牙齿固化仪已经连接好电源,并且选择合适的工作模式和治疗时间。
同时,确保牙科填料已经准备好。
2. 清洁牙齿:在治疗前,应该先清洁患者的牙齿,确保填料能够牢固地附着在牙齿上。
3. 应用牙科填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牙科填料应用到需要治疗的牙齿上。
确保填料均匀地覆盖整个受损区域。
4. 使用牙齿固化仪:将牙齿固化仪的光导板对准填料所在的位置,确保光能能够充分覆盖整个填料区域。
5. 固化填料:打开牙齿固化仪,选择合适的功率和治疗时间。
根据仪器的说明,将光导板靠近牙齿并保持稳定。
按下启动按钮开始固化过程。
6. 移动光导板:根据治疗需要,可以将光导板逐渐移动,确保填料的所有部分都能接受到充分的光照。
7. 结束治疗:治疗时间结束后,关闭牙齿固化仪,将光导板移开。
8. 修整填料:在完成固化后,根据需要进行填料的修整和整形。
以上是一般的牙齿固化仪操作方法,具体的操作步骤可能因设备型号和牙科填料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操作之前,最好阅读并遵守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并根据专业医生的指导进行操作。
四手操作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器械的交换方法→修复体
握持近远端
倒扣在手心
用工具拿取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器械的交换方法
管状材料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根管治疗器械
避免反复拿取
节力原则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目的 吸引器的使用
吸唾 切削粉尘,唾液, 血液,冷却水
保护 • 颊粘膜 • 口唇 •舌
除味 电刀切割时,使患者 不舒服的异味
扩大视野
牵拉口角,颊粘膜,舌 等软组织扩大视野,控 制空间操作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掌握状把持法
逆向掌状把持法
执笔状把持法
吸引管必须与牙齿的牙面平齐,不能超过此高度,以防医生的视线被遮掩。 吸引器头不触及软腭或不超过咽前柱,超过此界限会引起患者恶心反射。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三用枪
目的: 洗净 干燥 冷却 牵拉口角、软组织
操作体位的调整
医生采取平衡舒适的体 位,保证用力点与作业 面相互垂直。
病人随诊疗部位改变进 行调整,一般头部左右 转动的幅度不应超过 45度。
医生与护士在平衡姿势 下协同工作以增进工作 效率。
保证正常操作姿势的基本条件
设备配置合理 → 综合治疗椅的配置
座椅有一定厚度的软垫, 椅座面、背靠面的机械曲度与人 体生理性弯曲尽可能一致,使病 人背部、坐骨及四肢都有比较安 全的支托,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和 关节均处于自然松弛状态。
六、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器械传递的基本原则: 应注意握持器械的部位及方法 以保证器械交换顺利,无污染,无碰撞 应平行进行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器械的传递基本原则: 器械的传递和交换发生在传递区,牙科助护必须了解诊疗
过程,预先准备好下一步需要的新器械,传递器械时最小运动 量,只是手,传递器械方向要注意使用位置(意思是器械工作 端正指向治疗的方向)
口腔科四手操作流程

四手操作流程一、树脂充填二、DT桩制作三、窝沟封闭四、备冠五、有临时牙取模六、初次根管治疗七、再次根管治疗八、洗牙九、拔牙十、手术拔牙十一、牙齿涂氟十二、冷光美白一、树脂补牙用物准备:三件套快速手机慢速手机气枪头DMG树脂充填器树脂补牙套装光固化灯咬合纸(视情况准备:麻醉枪麻药针头DMG挖勺排龈器排龈线)操作流程:1.拆三件套充填器,装快速、慢速车头,气枪,开启光固化灯2.医生检查时备好酒精纱布3.把1#、2#溶液分别滴入调盒内,每样一滴,各滴少许,盒盖及时盖好。
准备调棒2根(做好记号,方便区分)4.医生去龋时及时吸唾(不能妨碍医生操作),根据病情选择是否使用麻药5.根据医生需要及时递给器械6.患牙备洞完成后,视情况用吸唾管帮助医生隔湿7.调棒沾1#液递给医生,涂抹、吹干8.调棒沾2#液递给医生,涂抹、吹干、光固化灯照10秒9.取一块干纱布放手里备用,根据医生要求选用树脂型号,(递给医生树脂时,注意避免直接光照)随时用纱布保持医生器械干净,去除多余材料,后光照20—30秒10.重复上述动作,至最后一次充填树脂时,光照时间增加至40秒左右11.医生用咬合纸调颌、抛光。
结束12.D MG器械、光固化灯用酒精棉擦拭干净,调盒每次用完擦拭干净和树脂套装一起放冰箱备用(如1.2号液一滴棒只用过一次,可以再用)二,DT桩(玻璃纤维桩)制作流程用物准备:三件套、快手机、慢手机、DT桩套盒、光固化灯、输送器、持针器、G钻II号III号、一代钻头黄色、蓝色、玻璃板、调刀、暂粘操作流程:1. 拆三件套、装手机、器械呈备用状态2. 医生慢车头G扩打开跟管,协助吸唾并随时调整灯光3. 备洞完成,看医生需要给予一代或二代纤维桩试用4. 给医生格鲁玛酸蚀剂,同时将需要用的纤维桩处理剂处理后吹干,再用粘结剂薄薄的均匀涂一层,气枪干燥并光照10s,持针器夹好备用5. 医生用水将酸蚀剂冲洗干净,协助吸唾6. 递粘结剂,医生均匀涂抹、吹干,光照10s7. 将D-LINK打出少许在玻璃板上快速调匀递给医生,同时递给输送器,再依次递给纤维桩,光照30s,8. 再次递给粘结剂,涂抹,光照10s,根据医生需要将核桩用树脂换上输送小头加细头或粗头9. 待医生稍作调整后颊面、舌侧面依次光照30s---40s10. 调整形状后暂粘戴上临时牙PS:递给器械时,需将手柄部分朝向医生,头部朝向自己,可方便取,防止划伤三,窝沟封闭用物准备:三件套、慢车头、抛光刷、抛光膏、光固化灯、窝沟封闭剂、酸蚀剂操作流程:1. 拆器械、装慢速车头,刷牙2. 抛光刷清洗操作牙表面3. 酸蚀剂涂在操作区,等候20秒4. 气枪清水冲洗干净,吸唾吸在患牙边,吹干5. 均匀涂抹窝沟封闭剂,多余部分用干纱布拭干6. 光照30秒7. 调合PS:光固化灯用完后酒精纱布擦拭消毒四、备冠及制备临时牙用物准备:三件套快手机麻药麻枪安而碘棉签针头排龈器排龈线局部托盘(小模)临时牙材料暂粘咬合纸玻璃板调刀操作流程:1. 拆三件套装气枪快手机2. 安而碘棉签消毒,装麻枪,传递给医生打麻药(必要时)3. 用藻酸盐取小模备用(小模用橡皮胶固定缠绕)4. 按要求给排龈线及排龈器5. 配合医生备牙,吸唾6. 配合医生调临时牙材料,放入小模相应牙位,让病人咬合5min7. 医生咬合纸调颌、抛光临时牙8. 调和暂粘材料,1min左右剔除,护士备酒精棉接残物,最后用牙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d操作数字化表示(HPI研究所) 手指基本点(例mi332)
第一位数 指位 : 右拇(1)-左小(10)
第二位数 指面 : 指端0 掌侧1 背侧2 桡侧3 尺侧4
第三位数 指节三等分线: 1-9
手指用力方向
代码 用力方向 该方向用力的最佳指位
mi 0+1 后,后下 mi210
mi 0+2 前
mi110
预防疾病
1
增进健康 保健指导 口腔健康教育
预防疾病
2
机能维持 表面处理 软垢、色斑清除
3
机能维持 软组织/牙齿 牙列不齐、正畸
4
机能维持 软组织/齿槽 牙周病治疗
5
机能修复 牙体缺损 牙体修复
6
机能修复 牙髓疾患 牙髓病治疗
7
机能丧失 外科手术 切除、拔除、缝合
8
机能重建 设定与置换 固定修复
理论核心:以人为中心,以零为概念, 以感觉为基础。
自然、健康状态为零,不自然不健康状态据 程度定为-1—-9
pd操作具体内容
体位与动作(患:平卧,医:9:30—12:30,助:12: 30—3:30)空间与环境设施;信息技术(数字语言)
Pd体位与动作
躯体各部零位标准
mi01:脚掌着地,小腿与地面垂直,四周无障碍。 mi02:腓骨小头与坐骨结节连线与地面平行。 mi03:平衡不倾斜,术者中腹部与患者头部轻触。 mi04:C7-L4与水平面垂直。 mi05:瞳孔连线及眼角耳屏线与地面平行。 mi06:二侧肩部自然放松平衡。 mi07:上臂自然下垂,肘部贴近胸廓。 mi08:前臂.腕部伸直不扭曲,左右活动不超过10°。 mi09:手指自然放松呈睡眠时状态(中指判断)。
4、水平诊疗台
Pd操作基本要求
1、坐骨结节与腓骨小头连线与地面平行 2、躯干长轴垂直 3、上臂长轴垂直 4、瞳孔连线及眼角耳屏线与地面平行 5、肘关节与肋弓接触 6、操作点在胸骨中心位,距离以能看清
手纹为准
可调节因素
1、 医生位置9:30—12:30 2、 患者椅位高度变化 3、 患者头部前后倾+8—-25度 4、 患者头部左右转动不超过45度 5、 患者张口度的变化
吸引技术
规则:助手右手握持 不干扰医生工作 不触及软腭、不超过咽前柱
位置:A位—操作点位 B位—磨牙后区位
视觉技术
牵引技术
牵引方法: 医生支点手指 助手左手食指 吸引器头部 三用枪顶端
责任区: 医(右颊、左下舌体) 助(左颊、右下舌体)
维护作业点清晰
清洗窝洞、口镜
保持口镜清晰
口镜位 、三用枪
器械传递
水平诊疗台5台:医生每人2台 卫生士1台 分隔式诊疗区5个:每区面积2.1×3.3平方米 休息兼会议室1间 后勤用房 总面积142平方米
信息技术
健康状态干预指数
(Status Intervetion 目内容
0
增进健康 记录 口腔检查—X光
mi4+0 下颌姿势位 mi4-1 牙尖交错位 mi4+1 半张口 mi4+2 大张口
腕部轴向转动度
mi5+0 mi5-1 mi5-2 mi5-3 mi5+1
手掌与地面垂直
掌面内旋0-30度 掌面内旋30-60度 掌面内旋60-90度 掌面外旋0-45度
Pd操作基本条件
1、医生坐位 2、病人平卧位 3、助手
传递椭圆
医生右手 工作圈
助手左手 工作圈
握持 传递 交换
pd操作的优点
1、 减少术者精神体力上的疲劳 2、 充分利用医生在椅旁的时间 3、 发挥医生技术优势,提高工作效率 4、 提高助手工作标准 5、 使患者减少紧张,增加舒适感
空间及环境设施
工作人员8位:2名医生 2名助手 2名技士 1名卫生士 1名受付
病人上颌平面倾斜度
垂直0° 前倾+ 后倾mi2±0 颌平面与垂直面成-7° mi2+1 颌平面前倾+8° mi2-1 颌平面后倾-25°
病人头部左右倾斜度
mi3±0 正中位 mi3+1 右上后牙颌面中心线垂直 mi3+2 头右转45° mi3-1 左上后牙颌面中心线垂直 mi3-2 头左转45°
病人开口度
mi 0+3 左后
mi210,mi110
mi 0+4 左前
mi418
口镜的基本方向
mi +1 左上方 mi +2 左下方 mi +3 右下方 mi +4 右上方
口镜持法
mi610.mi711.柄端露1cm
例ma16 mi+3 mi610.mi711
医生位置代码
mi 1+0 12:00 mi 1+1 12:30 mi 1-1 11:30 mi 1-2 11:00 mi 1-3 10:30 mi 1-4 10:00 mi 1-5 9:30
名称不统一:四手操作、水平位诊疗、 坐位诊疗、家庭位诊疗
姿势不规范:无标准化
1985年 日本HPI研究所Dr. Beach 提出 pd理论(Proprioceptive Derivation) pd操作( pd理论指导的牙科四手操作) 完整的理论体系( pd理论) 严格的操作常规(数字化) 完善的国际组织(世界pd学会)
现代牙科pd操作
概述
传统操作方法
患者体位:坐位 上颌牙—上颌咬合面45° 下颌牙—下颌咬合面平行
医生体位:站/坐 弯腰、曲背、扭颈
弊端: 患:频繁漱口、疲劳、恐惧、紧张 医:疲劳、工作效率低 强迫性体位—手颤、手麻、眩晕、 颈椎病、腰背疾病
pd操作产生发展及现状
1945年 美国Kil Pathoric 四手操作 1960年 美国Dr.Beach 平衡家庭操作(B.H.O.P) 80年代初 欧美日 四手操作开始普及
90年代初 日本齿科大学陆续设pd操作训练课 1994年 国内个别医院实施pd操作 1999年 同济大学口腔系开设pd操作训练课 2000年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上海)
pd 理论与操作
理论基础:固有感觉诱导理论
固有感觉是指平衡感觉及肌筋膜的本体感觉 在人体内部的一种感受,它能使人及其自身的行 为和周围环境建立起自然平衡状态的一种感觉
例ma13 身体各部标准
mi01—mi09 mi1-2,mi2+1, mi3-2,mi4+0,mi5-2 mi-mi:111-231 mi-mu:112,241,332.
助手职责
1、 治疗前准备及器械摆放 2、 患者体位调整 3、 吸引口内液体 4、 拉开口腔软组织 5、 保持手术区清晰 6、 及时交换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