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高中思想政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复习知识点

高中思想政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复习知识点 高中思想政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复习知识点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 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 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 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查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2.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包括哪三个?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性质: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A立法权:即指定法律的权力。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 使国家立法权。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 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B决定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 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c任免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权力。 D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 ③地位:全国人大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2)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①性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 ②职权: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①性质: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②职权: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③地位:它们与全国人大一起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4.人大代表 (1)性质: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产生方式:由民主选举产生。 ①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县以上的,即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代表

高中政治必修人民代表大会教学设计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 本框题教学内容是贯彻新课程标准3.7规定的:“引述宪法规定,明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要求 教材分析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人教版)《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一框题。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前面两个单元的延伸和深化。承上:通过本框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前面两个单元的内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同时也为接下来学习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打下了铺垫。因此,本节课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高一学生在初中就已学过一些粗浅的内容,日常生活中也或多或少地在电视、新闻中看过有关人大的报道,这就为学习本课知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高一学生受年龄和阅历所限,学生在生活中真正进行的政治参与比较有限,与人大代表很少接触,因此对“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认识,以及对“人大代表如何履行义务、行使职权”认识上不够到位具体化,特别是人大代表职权中的质询权,专业性和理论性都较强,从字面上理解起来很困难。此外,人大代表的职

权与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易混淆。这为他们理解本框的基本观点带来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了解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职责。 能力目标: 通过本框的学习,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人民代表大会的优越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 教学难点:人民代表的权利和职责 教学策略方法 整体思路 先攻破比较容易的,学生在初中就学过的: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其次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然后就是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的人大代表,最后再一次归纳总结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和人民的关系,在这里情感升华:感悟人民代表大会的优越性,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教学活动过程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必修二同步练习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含解析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选择题 1.(2017·江西南昌模拟)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以2 782票赞成、30票反对、21票弃权,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这开启了中国民法法典化的新时代,也必将助推法治中国建设迈向新阶段。民法总则是市场经济时代的产物,体现了时代精神,反映了时代对民法的需求。这() ①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全国人大行使表决权②彰显了我国的法治理念与法治精神,落实全面依法治国③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推进法治文明的体现 ④体现了全国人大立法工作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法律规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下列选项中符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这一原则的是() ①某村召开村民大会,村民投票选举村委会主任②某乡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③某市市长在该市人民代表大会上作述职报告④某市市委决定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范围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被市民视作“后花园”的郊野公园经常“受伤”,园内桌椅破损、健身设施失修、指示丢失等现象屡见不鲜。北京市“两会”期间,东城区代表团的20位市人大代表集体就此提交了一份议案,提出应为郊野公园的维护和管理设立独立资金账户,保证其能够及时“疗伤”。此举反映了人大代表() ①按法律程序行使提案权,为郊野公园“疗伤”②针对郊野公园“受伤”,建言献策,参政议政 ③行使立法权,为郊野公园“疗伤”提供保障④坚持群众路线,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案(草案)》。与会代表将来自不同方面的民意,通过充分讨论、辩论、协商、审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提炼出共同意愿,最终以法律形式确认。下列活动在组织和活动原则上与此一致的是() A.H区政协聚焦自贸试验区改革核心问题,开展委员视察、提案督办等履职活动 B.北京警方根据“朝阳群众”举报的线索,屡屡破获明星涉毒、社会诈骗等案件 C.X市将企业标准化管理理念引入政务服务实践,推行“标准化+政务服务”模式 D.某村就公用资金用途进行调研、听取意见,由组、村议事会成员进行投票确定 5.江苏对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如何履职进行了探索。经过几年努力,实现了“一个载体,两项制度”(创建“人大代表之家”、建立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日和市区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的广泛覆盖。“一个载体,两项制度”() ①提高了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②拓宽了人大代表了解社情民意的渠道③扩大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④促进了公民对人大工作的有序参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把每年9月5日确定为“中华慈善日”。其中明确规定个人不能发起募捐,承诺捐款不兑现或被起诉,摊派捐赠任务或构成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颁布和实施() ①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但限制了个人募捐的自由②让整个社会对慈善事业充满信心,激发了人们支持慈善事业的热情③使我国的法律体系更加完善,使依法治国方略真正落到实处④能极大地释放社会财富向善的力量,保障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因部门间监管职责不明、没有对口强制标准等,导致多地学校建设中先后出现“毒跑道”事件。直面“毒跑道”事件,人大代表可以行使() A.决定权,推动相关政策方案的通过 B.监督权,惩处相关部门失职渎职行为 C.提案权,参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高一政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点

高一政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点 政治学习任务是比较大的,因为政治的知识点特别多,为方便大家复习。 框题一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利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的权利,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的事务,并由权利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利。 (3)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职权:行使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5)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行政区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讨论决定本行政区的重大问题并由它监督实施。 (6)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及其产生: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7)人大代表的职责: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8)人大代表的职权:审议议案、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质询权。 框题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政体: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 (2)我国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政体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实行民主集中制。 (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表现: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只有人民代表大会才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 (5)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的权利机关;由国家权利机关产生其他的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 (7)人民代表大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的,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最新整理高一政治高中思想政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框复习提纲.docx

最新整理高一政治教案高中思想政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框复习提纲 高中思想政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复习提纲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1.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 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查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2.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包括哪三个?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性质: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A立法权:即指定法律的权力。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B决定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C任免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权力。 D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

③地位:全国人大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2)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①性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 ②职权: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①性质: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②职权: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③地位:它们与全国人大一起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4.人大代表 (1)性质: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产生方式:由民主选举产生。 ①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县以上的,即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代表由其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即间接选举产生。 (3)任期:每届人大代表的任期是5年。 (4)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①审议权②表决权 ③提案权:是指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 ④质询权:是指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 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能力目标 1、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 2、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等渠道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资料用于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实例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努力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内容涉及人大和其他国家机构的活动原则,内容较陌生,在教学中要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运用调查方式等,感悟、体验、探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涵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知识,知道了我国人民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决定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务的。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二)进行新课 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8页“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这一组镜头反映了我国国家机构中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人民是如何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建国家机关、开展管理国家的各种政治活动的。 1、我国的政体 (1)政体是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也就是通过什么方式、制度来组建国家政权机关的。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9、60页“专家点评、名词点击”材料,同时思考:国家机构一般由哪些国家机关组成?我国的国家机构的组成情况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国家机构一般由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组成。不同国家在具体设置上有所不同。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它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并同其他国家机关共同组成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 『了解』: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一个国家的政体总是体现国家的阶级性质,为维护国家性质服务。 (2)我国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政体只能是采用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9-60页,思考:什么是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它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 (1)含义: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高中政治必修2《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2《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 主要职权。 2、了解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二)能力目标 1、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 2、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等渠道查阅收集有 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资料用于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实例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努力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人民代表大会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那么,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呢?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我国宪法

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二)进行新课 一、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 1、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联系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内容,思考、讨论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宣称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教师提问:同学们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知道多少?请大家谈谈了解的知识。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职权: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是指什么?

高一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5课《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精品教案

第5课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2、了解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二)能力目标 1、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 2、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等渠道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 关资料用于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实例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努力的观念。★教学重点、难点 人民代表大会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内容涉及人大的活动,知识点较多,内容较陌生,在教学中要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运用调查方式等,感悟、体验、探究人大政治活动的具体程序和要求。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那么,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呢?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二)进行新课 一、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 1、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4页,联系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内容,思考、讨论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宣称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教师提问:同学们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知道多少?请大家谈谈了解的知识。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